高盛机器人深度研究:市场过于乐观了?

时间:2025年02月21日 11:49:25 中财网
[01导读] [第02页] [第03页] >>下一页


 1  高盛机器人深度研究(一):市场过于乐观了?

  
  高盛认为目前市场极度乐观,已经提前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增长空间。根据高盛的模型,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为7.6万台,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027年50万台的水平,比高盛预计2032年出货量达到50.2万台要提前五年。

  当市场沉浸在人形机器人的超预期进展时,高盛却泼起了冷水,警告称如今的市场表现可能已经提前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增长空间。

  人形机器人股票今年大涨48% 但市场预期比高盛模型“早五年”
  高盛在2月20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目前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极度乐观,他们覆盖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股票今年迄今平均上涨了48%。高盛认为这是基于市场可能已经按照2027年50万台的出货量和40倍的市盈率对相关供应链公司的股价进行了定价。

  然而根据高盛的模型,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计为7.6万台,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027年50万台的水平。高盛认为要等到203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才有可能达到50.2万台。

  市场认为,鉴于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养老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只要功能和成本符合市场需求,全球出货量最终将达到100万台。

  但是高盛预计,实现100万台的时间点会更晚。基本情境下预计在2034-2035年实现,乐观情境下也要到2030-2031年,最乐观的情境则为2028-2029年。

  人形机器人公司估值的“双重路径”
  高盛认为市场目前对人形机器人供应链股票的估值方式是“核心业务估值+人形机器人估值”。

  其中核心业务估值是指公司现有的业务机会、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另外则包括公司通过机器人产品可能带来的额外增长,这取决于几个因素,比如对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公司市场份额、产品净利润率和远期市盈率的假设。

  但是这些潜在的增值机会也有风险。一旦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不如预期,那么这些增值预期就可能落空。比如人形机器人的基础模型和硬件瓶颈,会直接影响到市场对这些公司的预期,进而影响股票的估值。回顾早期电动车等技术的爆发阶段,当时部分股票的市盈率一度高达120倍。(微信公众号"硬AI")
[01导读] [第02页] [第03页] >>下一页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