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控科技: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时间:2021年03月17日 16:36:19 中财网

原标题:交控科技: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证券代码:688015 证券简称:交控科技



交控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


募集说明书


(申报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二〇二一年三月


公司声明

1、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
露资料
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
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
财务会
计资料真实、完整。



3、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
申请文
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
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
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
由发行
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
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
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
风险。




目录


释义 ............................................................................................................................... 4
第一章 发行人基本情况 ........................................................................................... 7
一、发行人基本信息 ............................................................................................................... 7
二、股权结构、主要股东情况 ............................................................................................... 7
三、所处行业及行业竞争情况 ............................................................................................. 11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30
五、科技创新水平以及保持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或措施 ................................................. 38
六、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 46
七、财务性投资情况 ............................................................................................................. 47
第二章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49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 49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 52
三、本次发行股票的方案概要 ............................................................................................. 52
四、募集资金投向 ................................................................................................................. 55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 55
六、本次发行是否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56
七、本次发行取得批准的情况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 56
第三章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57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 ............................................................................. 57
二、发行人的实施能力及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 ................................................................. 68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营业务的说明,以及募投项目实施促进公司
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方式 ............................................................................................. 69
四、本次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的情况 ............................................................................. 70
五、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立项、土地、环保等有关审批、批准或备案事项的进展、
尚需履行的程序及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 73
第四章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75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 75
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 ..................................................... 75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 75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
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 75
五、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
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 76
第五章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77
一、对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或实施效果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77
二、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78
三、可能导致本次发行失败或募集资金不足的因素 ......................................................... 80
第六章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81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 81
二、发行人5%以上股东声明 .............................................................................................. 84
三、保荐人(主承销商)声明 ............................................................................................. 90
四、发行人律师声明 ............................................................................................................. 92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 93
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 94

释义

在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公司、发行人、本
公司、上市公司、
交控科技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
行、本次发行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行为

A股



获准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人民币认
购和进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定价基准日



计算发行底价的基准日

京投公司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基石基金



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交控技术装备



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原名“天津交控浩海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5月13日更名为“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城轨创新



城轨创新网络中心有限公司

运捷科技



北京运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富能通



北京富能通科技有限公司

CBTC



Communications-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I-CBTC



Interoperability Communications-Based Train Control,基于互联
互通的CBTC系统

FAO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全自动运行系统

VBTC



Vehicle-vehicle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基于车车通信的列
车控制系统

AVCOS



Autonomous Virtual Coupling Operation System,自主虚拟编组
运行系统

ATP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ATO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ATS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

AFC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自动售检票系统

CI



Computer-based Interlocking,计算机联锁

VOBC



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车载控制器

MMI



Man-Machine Interface,人机交互界面

ZC



Zone Controller,区域控制器

DSU



Database Storage Unit,数据存储单元

DC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数据通信系统

MSS



Maintenance Support System,维护支持系统

TIDS



Train Intelligent Detection System,列车障碍物智能检测系统

TCMS



Trai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




CCTV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一种图像通信系统

PIS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GoA



Grade of Automation,自动化等级;分为GoA0- GoA4共5个
等级,其中GoA4为最高等级

SIL



Safety Integrity Level,安全性等级;分为SIL1-SIL4 共4个级
别,其中SIL4为最高等级

5G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

OC



object controller,对象控制器

云计算



通过通信网络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
计算模式

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通过模拟、延展人类和自然智能
的功能,拓展机器的能力边界,使其能部分或全面实现类人的
感知、认知功能

物联网



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
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边缘计算



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
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发改委、发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工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主承销
商、中信建投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申报会计师、立信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发行人律师、公司
律师、德恒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科创板上市规
则》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公司章程》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元、万元、亿元




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报告期




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9月




募集说明书
若出现总数和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为四舍五入原
因造成。




第一章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住所

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海鹰路6号院北京总部国际2、3号楼(园区)

注册资本(元)

160,000,000

法定代表人

郜春海

股票简称

交控科技

股票代码

688015

股票上市地

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系电话

010-83606086

公司网站

http://www.bj-tct.com

经营范围

经营SMT生产线(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仅限在丰台区科技
园海鹰路6号院北京总部国际3号楼一层经营);技术开发、技术服
务、技术检测、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销售机械设备;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
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
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二、股权结构、主要股东情况

(一)股权结构


截至
2020年
9月
30日,发行人
前十大
股东如下:


序号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数量
(股)


持股比例

%)


1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境内国有法人


26,663,917


16.66


2


郜春海


境内自然人


17,788,725


11.12


3


永新县卓海科技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法人


13,200,043


8.25


4


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境内国有法人


11,198,845


7.00


5


唐涛


境内自然人


7,895,826


4.93


6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


境内国有法人


6,346,012


3.97


7


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
伙)


境内非国有法人


5,332,783


3.33


8


北交联合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



境内非国有法人


4,701,398


2.94





序号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数量
(股)


持股比例

%)


9


张建明


境内自然人


2,931,858


1.83


10


李开成


境内自然人


2,931,858


1.83


11


马连川


境内自然人


2,931,858


1.83


12


刘波


境内自然人


2,931,858


1.83


合计


104,854,981


65.53




发行人前十大股东中,京投公司与基石基金为一致行动人,交大资产与交大
创新为一致行动人。



(二)主要股东情况


发行人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5%
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情况如
下:


1
、京投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基石基金情况



1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截至
2020

9

30
日,
京投公司持有发行人
26,663,917
股,占比
16.66
%

基本情况如下:


成立时间


1981年
2月
10日


注册资本


14,529,054.91万元


法定代表人


张燕友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11241849


注册地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

6号京投大厦
2号楼
9层
908室


主要业务


制造地铁车辆、地铁设备;授
权内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投
资及投资管理、地铁新线的规
划与建设;地铁已建成线路的
运营管理;自营和代理各类商
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
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
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地铁车辆
的设计、修理;地铁设备的设
计、安装;工程监理;物业管
理;房地产开发;地铁广告设
计及制作


股权结构


北京市人民政府
持有
100%股权


2019年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总资产


62,116,466.88


营业收入


1,592,482.55


净资产


23,315,798.40


净利润


318,143.18





2020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单位:万元)


总资产


68,941,388.53


营业收入


904,433.91


净资产


25,700,624.47


净利润


201,371.48





2
)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截至
2020

9

30
日,
基石基金持有发行人
5,332,783
股,占比
3.33%

基本情况如下:


成立时间


2011年
9月
8日


注册资本


58,375.00万元


执行事务合伙人


北京基石创业投资管
理中心(有限合伙)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582556446G


注册地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
外环西路
26号院
58
号楼一层
102室


主要业务


创业投资业务;代理其他创业
投资企业等机构或个人的创业
投资业务;创业投资咨询业务;
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服务
业务;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
与创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



股权结构


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43.08%股权;京投公司持有
32.33%股权;


北京富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
8.05%股权;北京鼎汉轨道交通装备技术
服务有限公司持有
7.71%股权;北京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
5.14%股权;北京
基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
3.51%股权;北京基石创业
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0.17%股权




2

郜春海
先生基本
情况


截至
2020

9

30
日,
郜春海先生直接持有发行人
17,788,725
股,占比
11.12
%
。郜春海先生,中国国籍,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研究工作
;于
2009

12
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并于
2012

4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郜春海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获得
国家高层
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和北京市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
”等荣誉称号,
2020

11
月被评为

全国劳动模范






3
、交大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交大创新基本情况



1
)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截至
2020

9

30
日,
交大资产持有发行人
11,198,845
股,占比
7.00%

基本情况如下:


成立时间


1992年
5月
20日


注册资本


11,594.15万元


法定代表人


沈永清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1020418746


注册地


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
斜街
44号科教楼
806



主要业务


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
询;经济贸易咨询等


股权结构


北京交通大学
持有
100%股权





2)北京
交大创新科技中心


截至
2020

9

30
日,
交大创新持有发行人
6,346,012
股,占比
3.97%

基本情况如下:


成立时间


2005年
11月
18日


注册资本


10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


侯晓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783248976L


注册地


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
路上园村
3号北京交通
大学第
11号楼
(第
8公

)857、
858、
860室


主要业务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
询、技术服务


股权结构


北京交通大学
持有
100%出资额




4

永新县卓海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
2020

9

30
日,
卓海科技持有发行人
13,200,043
股,占比
8.25%

基本情况如下:


成立时间


2013年
1月
31日


注册资本


1,00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


肖光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5061261538H


注册地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
禾川镇袍田村五组


主要业务


技术推广、技术开发、技术咨
询;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
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销售
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
讯设备、电子产品、机械设备。



股权结构


张鸥
持有
95%股权,
肖光辉持有
5%股权





三、所处行业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所属行业


公司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信号系统解决方案,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第
C37
类:

制造业





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
GB/T4754
-
2017
)》,公司所处行业为

C
类:

制造业




铁路、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


(编号
3716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2018
)》(国家统计局令第
23
号),公司业务属于

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2.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
2.1.1
其他轨道
交通装备制造






(二)行业主管部门


1
、国家发改委


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行业的管理与规划等,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推
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下属基础司负责统筹能源、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家发
展规
划的衔接平衡。提出能源发展战略、重大规划、重大产业政策、重大改革方
案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核意见。综合分析交通运输运行状况,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提出统筹综合交通发展有关政策建议。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负责依法组织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拟订城乡规划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会同
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负责国务院交办的城市总体规划、省域城
镇体系规划的审查报批和监督实施,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审查,拟订住
房和城乡建设的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指导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
设。



3

交通运输部



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陆、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
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等,指导城市地铁、轨
道交通的运营。



4

工信部


负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
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
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5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家一级协会,由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同时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的
行业指导,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现
有单位会员涵盖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地铁运营、建设施工、装备制造、
咨询研究、院校媒体等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在政府与会员之间搭建交流平台,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会组织有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生产的
信息交流,加强沟通,共同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进步。



(三)行业的政策法规


1、主要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序号

名称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主要内容

1

《关于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国产化实施
意见的通知》

国家计委

1999.2.9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无论使用何种建
设资金,其全部轨道车辆和机电设备
的平均国产化率要确保不低于70%。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工作的重
点是轨道车辆和信号系统。


2

《关于加强城市快
速轨道交通建设管
理的通知》(国办
发〔2003〕81号)

国务院办
公厅

2003.9.27

拟建城市要认真贯彻设备国产化的
有关政策,积极采用国产设备,促进
国内设备制造业发展。要不断提高城
轨交通项目设备的国产化比例,对国
产化率达不到70%的项目不予审批。


3

《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管理办法》

住建部

2005.8.1

从运营管理、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三
个方面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
面的相关规定,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的主要管理法规。


4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规划法》

全国人大

2007.10.28

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部
门、制定规划应满足的要求。





序号

名称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主要内容

5

《城市轨道交通工
程安全质量管理暂
行办法》(建质
[2010]5号)

住建部

2010.1.8

明确了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新建、扩
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需
要遵守的规范。


6

《国务院关于加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的意见》

国务院

2013.9.6

为加强和改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
出了指导性意见,如对城市道路和公
共交通设施建设、市政地下管网建
设、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等提出
了建设要求。


7

《城市轨道交通工
程设计文件编制深
度规定》

住建部

2013.11.18

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深度,确
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质量,住建
部组织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牵头
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
编制深度规定》。


8

《城市轨道交通建
设工程质量安全事
故应急预案管理办
法》的通知(建质
[2014]34号)

住建部

2014.2.13

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高城市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风险事故的应急
处置能力。


9

《城市轨道交通建
设工程验收管理暂
行办法》(建质
[2014]42号)

住建部

2014.3.27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
工作,明确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
工作的监督部门。


10

《关于请组织申报
城市轨道交通创新
能力建设专项》的
通知(发改办高技
[2014]2600号)

国家发改


2014.10.30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
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测试、车
辆系统集成、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
系统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等重点环节
的技术支撑能力,组织实施城市轨道
交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布局建设相
关创新平台,为突破城市轨道交通核
心关键技术创造条件。


11

《关于加强城市轨
道交通规划建设管
理的通知》(发改
基础[2015]49号)

国家发改


2015.1.12

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方针,
按照统筹衔接、经济适用、便捷高效
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
有序发展地铁,鼓励发展轻轨、有轨
电车等高架或地面敷设的轨道交通
制式。把握好建设节奏,确保建设规
模和速度与城市交通需求、政府财力
和建设管理能力相适应。


12

《关于开展城市轨
道交通装备认证工
作的通知》(发改
产业[2016]2029号)

国家发改


2016.9.23

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委托中国城
市轨道交通协会组建城轨装备认证
技术委员会,按照自愿性认证和强制
性认证相结合的原则,对车辆、信号
系统等重点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逐步
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力争到2020
年实现城轨装备重点产品认证全覆
盖。


13

《关于加强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关键节

住建部

2017.11.1

明确要求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
身风险和周边环境特点及危险程度




序号

名称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主要内容

点风险管控》的通
知(建办质[2017]68
号)

确定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具体内容。


14

《关于保障城市轨
道交通安全运行的
意见》(国办发
[2018]13号)

国务院办
公厅

2018.3.17

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为目标,
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创新
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支撑,夯实安全
基础,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安全防范
治理能力。


15

《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管理规定》(交
通运输部令2018年
第8号)

交通运输


2018.5.21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要求、运
营服务要求、安全保证内容、应急处
理、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6

《城市轨道交通设
施设备运行维护管
理办法》

交通运输


2019.8.2

对车辆、供电、信号等涉及行车安全
的关键设备,到达使用年限应及时更
新等进行明确规定。




(2)主要政策




政策文件

发布
时间

主要内容

1

《国家中长期科技
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2006

交通运输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把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高效运输技术装备列入了优先主题。明确指出要重点研究
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
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包括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
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运载工具,形成系统成
套技术。


2

《国家新型城镇化
规划(2014-2020
年)》

2014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完善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
输网络,依托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东
中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西部城
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建设,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
干,组成的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
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按照优化结构的要求,
在城市群内部建设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有效衔
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提升
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建成以城际铁
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客运和大能力货运网络,推进
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
建设,逐步形成城市群内快速交通运输网络。


3

《关于印发<中国
制造2025>的通
知》

2015

大力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突破发展,研发新一代绿
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
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
交通产业体系。


4

《国家十三五规划
纲要》

2016

构建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
铁路并逐步成网;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
交通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完善故障预警、运行维护和







政策文件

发布
时间

主要内容

智能调度系统,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
化。


5

《国家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纲要》

2016

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
化。发展交通、电力、通信、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
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
生态城市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加强重大灾害、公
共安全等应急避险领域重大技术和产品攻关。


6

《中长期铁路网规
划(2016-2030年)》

2016

进一步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特大城
市要强化铁路客运枢纽、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联接。


7

《“十三五”国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规划》

2016

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
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指出:强化轨道
交通装备领先地位,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
化、轻量化、系列化、标准化、平台化发展,加快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
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
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
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


8

《智能制造发展规
划(2016-2020年)》

2016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航空
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
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
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
度应用。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的推
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9

《“十三五”现代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规划》

2017

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十纵十横”综合
运输大通道,加快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强
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道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
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
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10

《西部大开发“十
三五”规划》

2017

指出要提升铁路路网密度和干线等级,将西部地区铁路建
设作为全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干线铁路、高速铁
路、城际铁路、开发性新线和枢纽站场建设,强化既有线
路扩能改造,促进西部高速铁路成网、干线铁路升级、全
网密度加大、运营提质增效。


11

《增强制造业核心
竞争力(2018-
2020年)》

2017

将“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列为2018-2020年增
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九大重点领域之一。提出发展高速、
智能、绿色铁路装备,发展先进适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构建新型技术装备研发试验检测平台等重点任务。


12

《关于促进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
备示范应用的意
见》

2018

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整体
提升,到2020年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体系,首台套检测
评定体系、示范应用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形成,保障
机制基本建立。到2025年,重大技术装备综合实力基本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政策文件

发布
时间

主要内容

13

《交通强国建设纲
要》

2019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
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
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
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
础设施。


14

《中国城市轨道交
通智慧城轨发展纲
要》

2020

以新兴信息技术与城轨交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进城轨信
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实现城轨交通由高
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助推交通强国的崛起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是国家一直大力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在《交通强国建设
纲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等文件中,均强调了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信号系统作为轨
道交通的核心设备,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国产化的设备之一。中国城市轨道协会于
2020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我国智慧城轨的
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将持续推进城轨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
大力开创自主创新发展新局面。整体而言,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监管体制、法律法
规、行业标准和相关政策均有利于发行人的经营发展。



(四)行业的基本情况


1
、行业发展概况


(1)市场概况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需求持续释放。从全球范围
来看,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基本达到80%左右。相较之下,中国城市化率
在2019年仅为60%,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城镇化建设所形成的城
市群和都市圈将进一步释放更多公共交通需求,利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

中国城镇化率如下图所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949


1954


1959


1964


1969


1974


1979


1984


1989


1994


1999


2004


2009


2014


2019


中国城镇化率(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完成投资额达到
5,959.90亿元,同比增长8.93%,2011-2019年复合增速达到17.61%。进入“十
三五”四年来,全国共完成建设投资19,992.70亿元,年均完成建设投资额4,998.20
亿元。全国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如下图所示:



1,628.00


1,914.00


2,165.00


2,899.00


3,683.00


3,847.00


4,761.60


5,470.20


5,958.90


-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轨道交通完成投资额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在建线路长度达到6,902.50公里,在建线路规模稳步
增长,年度完成建设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轨道交通投资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新增


线路里程的增加,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利好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
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里程情况如下图所示:



3,892.00


4,073.00


4,448.00


5,636.50


6,246.30


6,374.00


6,902.50


-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全国轨道交通在建线路长度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进入“十三五”四年来,共有27个城市新一轮建设规划或规划调整获国家
发展改革委批复,获批项目初步估算总投资额合计约25,000亿元。四年共完成
建设投资19,992.70亿元,年均完成建设投资额4,998.20亿元。四年共新增运营
线路长度为3,118.2公里,年均新增运营线路长度779.6公里。规划、建设、运
营线路规模和投资额稳步增长,城轨交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发展概况

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控制中枢,用于指挥列车行驶、并保证列车
行驶安全,实现轨道交通高效运营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信号系统的需求量激增。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涉及行车安全,是集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
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安全性不断提高、运行效率不断提升、智能化
程度不断提高是信号系统最重要的技术发展目标和路径。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经了
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三个大的阶段,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列车行
车间隔不断缩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发展概况图如下所示:




1)CBTC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技术基础

基于移动闭塞的CBTC系统显著提高了列车运行效率,可以将发车间隔从
准移动闭塞系统下的2分钟以上缩短至90秒,产品化应用后CBTC系统迅速替
代之前的准移动闭塞等信号系统。CBTC系统技术由于可以实现移动闭塞,能够
实现车-地双向、实时、高速度、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列车定位精度高,列车运
行权限更新快,不受牵引回流的干扰,轨旁设备简单、可靠性高,可以缩短列车
追踪间隔,提高通过能力,使其成为国内地铁建设时采用的首选制式。


面对国内快速发展的CBTC系统市场机遇,国内信号企业纷纷引进国外技
术参与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2010年末,由发行人研发的国内首个具有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在北京地铁亦庄线顺利开通运营,解决了信号
系统核心技术依赖外国公司的难题,为我国大中城市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
运营提供了自主化技术与装备保障。北京地铁亦庄线的顺利开通标志中国成为继
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泰雷兹)、加拿大(庞巴迪)后第四个成功
掌握CBTC核心技术并顺利开通应用实际工程的国家。


CBTC技术目前已实现国内产业化应用,发行人在CBTC的基础上进一步研
发演进出I-CBTC、FAO、VBTC等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


2)I-CBTC与FAO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主流产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出行体验要求不断增长,对于列车运行效率要求不断提
高,同时下游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推动着城市轨道交通信
号系统向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的方向快速发展。


为了支持行业发展,国家发改委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批复了“重庆轨道
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示范工程”和“北京市轨道交通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工程”等2项国家示范工程,体现了国家对I-CBTC和FAO的
支持。其中,重庆示范工程项目由发行人作为技术牵头方和重庆环线信号系统的
总承包商,与其他三家厂商共同完成了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实现了
I-CBTC的工程应用,该项目于2020年6月通过了经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聘
请的专家组验收通过。2020年9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对
该项目作出评价,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攻克了自主化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重大
技术难题,互联互通的CBTC系统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社会与经济效
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北京燕房线示范工程由发行人作为信号系
统总承包商和核心技术提供方,于2017年实现了国内全自主FAO的首次工程应
用。北京燕房线是中国第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系统,是
目前世界上按照列车自动运行最高级别来进行设计和建设的线路,对中国地铁的
高质量发展有着里程碑意义。


3)VBTC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热点技术

随着信号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系统架构也越来越复杂,众多的设备使
得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日渐困难,因此国际上的主要厂商均开始研究新一代采用车
车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VBTC)。VBTC是以列车为中心的新型列车
控制系统,大量精简了轨旁设备,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同时简化了系统数据交
互的复杂度,缩短了通信的时间延迟,可以进一步缩短运行时间间隔。


发行人VBTC已完成原理和样机研制并通过SIL4安全等级认证,正在开展
面向工程化的现场试验。同时,VBTC的部分技术成果作为发行人AVCOS的技
术基础进行进一步研发实验。


4)AVCOS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领域的发展方向


在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推动下,我国城轨交通行业数字化、智
能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如京、沪等地的智慧城轨建设业已起步,
一批后发城市也在积极跟进。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智慧城轨的有序建设,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20年3月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
纲要》,纲要对智慧城轨发展的技术政策、技术规范、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等作
出指导,为我国智慧城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的“建设重点”部分,提出要发
展灵活编组与协同编队技术的多列车协同编组技术、新一代车地通信及环境感知
系统等,从而提升城轨列车运行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
(AVCOS)是针对我国智慧城轨运行系统所需技术进行研发及产业化的新一代
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新兴技术,使得轨道列车基于感知
自主运行,并且实现灵活高效的虚拟动态编组技术,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
运营安全水平,提高乘客服务水平,进一步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AVCOS从现有技术基于地面集中控制,转为以列车感知为核心的自主、自
治控制,基于全时空动态信息采集与融合,实现的自主安全防护和控制。一方面,
系统具备复杂周边运行环境的自主识别和学习能力,能够感知线路空间上的所有
物体体积、颜色及动态信息,消除障碍物、侵线等隐患对城轨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可靠性、舒适性和高效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系统不依赖地面控制设备及外
部条件,依赖自身视觉及决策能力行车,在系统车地通信、地面系统等完全故障
的情况下仍能完全基于自主感知能力的控制列车运行,解决故障情况下乘客有效
快速疏散、运营快速恢复的问题。


目前发行人在AVCOS的部分关键技术上已有所进展,情况如下:

AVCOS关键技术


发行人进展


虚拟编组


目前已在室内完成全系统仿真平台搭建及测试,并组织业内专家进行
了评审




一体化平台及网络


基于
SIL4/SIL2/SIL0级一体化平台和
TSN综合承载网络,通过统一
骨干网承载
TCMS、门控、制动、
CCTV、
PIS等,精简车辆控制系统
架构,降低了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

目前已在北京地铁
7号线完成现
场试验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
的机器视觉技术


已在
北京燕房线、
上海
6号线、成都
3号线、香港荃湾线等完成系统
功能测试
,相关部件
已获得
SIL2级产品认证

通过铁路型式试验验







目前国内外对
A
VCOS
相关的关键技术均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尚未有成熟产
品。



2
、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


(1)上游产业发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及电气设备制造企
业,该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竞争充分。



我国电子元件器产业发展近年来呈现出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方向,参与
电子元器件的企业不断增多,市场日益繁荣,有利于在采购中实现质量提升和价
格下降的双重目标。此外,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近年来制造业保持平
稳发展,电气设备制造行业亦不断成熟。伴随着近年来技术进步引领的电子制造
业的智能化发展,能够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提供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产品。



(2)下游产业发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的下
游客户主要为轨道交通建设公司。近年来,在城
市化进程加快、新一线城市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迎来快
速发展。

2020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城轨建设列入七大

新基建


之一,发改委
明确提出

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
入发展新时期。轨道交通行业建设和投资的高速发展,将带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领域的市场规模快速提升。



(五)发行人面临的行业竞争情况


1
、行业竞争情况


行业内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

(1)国外竞争对手

①德国西门子


德国西门子成立于1847年,其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西门子的产品
与服务在交通行业的应用领域包括城市交通、城际交通、综合交通解决方案、智
慧交通以及相关客户服务。


②法国阿尔斯通

法国阿尔斯通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全球基础设施和工业市场提供部
件、系统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阿尔斯通为铁路运营商和基础设施管理人员
提供控制和信息系统以及车载和在轨设备。


③法国泰雷兹

法国泰雷兹成立于1879年,根据官网信息,泰雷兹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航天、
航空、地面运输、数字身份和安全以及国防和安全。泰雷兹可提供轨道交通相关
的系列解决方案。泰雷兹的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等主要轨道交通市场。


④加拿大庞巴迪

加拿大庞巴迪成立于1942年,提供全面的铁路及轨道运输解决方案,同时
在公务飞机、商用飞机和特种飞机市场领域提供航空产品及服务。根据官网信息,
庞巴迪业务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业务领域涵盖全面的铁路解决方案,包括
车辆及相关设备和子系统、信号传输系统、电动交通技术以及数据驱动等维护服
务。


(2)国内竞争对手

①卡斯柯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3月,目前股东为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
份有限公司(持股51.00%,为控股股东)和阿尔斯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持
股49.00%)。卡斯柯为中国通号的控股子公司。卡斯柯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
业务提供全套的轨道交通信号解决方案。


②通号城交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号城交”)成立于2010年
5月,为中国通号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通号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业务的实施
主体之一。


③电气泰雷兹

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目前股东为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0.10%股权),泰雷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
有49.90%股权)。电气泰雷兹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电
气泰雷兹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地铁、轻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
和单轨等各种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④众合科技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
6月7日,无实际控制人。众合科技主要产品包括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烟气脱硫
脱硝机电工程、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权以及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在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领域,众合科技前期主要与美国安萨尔多进行技术合作,同时也在逐步
开展CBTC信号系统的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


⑤华铁技术

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铁科院通号所下属开展信号系统总承包业
务的公司,铁科院通号所始建于1950年,是铁科院下属的铁路通信信号技术领
域具有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整体功能的高科技企业。


⑥恩瑞特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8日,为上市公司国睿科技的
全资子公司。恩瑞特以生产销售雷达整机系统和子系统、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以及
其他相关产品为主营业务。


⑦中车时代电气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H股上市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26
日,第一大股东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时代电气的主营业务


产品包括机车牵引系统、动车牵引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城市轨道交通
永磁牵引系统、轨道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产品、零部件产业、乘用车电
驱系统等。其中轨道交通信号产品的应用市场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和大铁市场。


⑧富欣智控

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16日,注册资本
32,653.06万元人民币,由上海富欣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允升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2018年8月,富欣智控的控股
股东变更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富欣智控的产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系统、有轨电车信号及通信系统、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等。


⑨和利时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和利时集团的子公司之一,成立于1996年
9月25日。和利时集团始创于1993年,为美股上市公司。和利时集团主要从事
自动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核心业务聚焦在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
自动化和医疗自动化三大领域。和利时的主要业务领域包括铁路自动化和城市轨
道交通自动化,产品包括高速铁路自动化列控车载设备、车站列控中心设备、应
答器地面电子单元、无线闭塞中心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自主
综合监控及行车调度管理平台、无线通信应用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监控系统、
环境控制系统等。


⑩交大微联

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12日,注册资本1亿元,为
上市公司神州高铁的控股子公司。交大微联产品包括CI、ATS、列控中心系统、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等。


.新誉庞巴迪

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11日,注资资本1亿元。

新誉庞巴迪是从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信及综合监控系统等业务的合资企业,
由新誉集团有限公司和瑞典庞巴迪分别出资50%设立。




2
、发行人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十二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总承包商之一,是国内首家成功研
制并应用自主化
CBTC
核心技术的厂商。作为行业内国产厂商的龙头企业,公
司也是多项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推动了全自动运行、互联互通等行业技
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主技术的领跑者。



凭借安全、可靠、高效的产品品质和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信
号系统领域处于技术优势地位。公司于
2010
年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自主
CBTC

术的应用,通号
城交

6
家厂商自
2015
年起陆续实现了
基础
C
BTC
自主技术的
工程应用。公司的
FAO
自主
技术于
2017
年应用于北京燕房线,
2019
年应用于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

截至
2
019
年末,
国内
除发行人外

1
家竞争对手实现了
FAO
引进
技术的国内工程应用。



3
、发行人的主要竞争优势



1
)与国际竞争对手对比


相比于国际竞争对手,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如下:


1
)公司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国际厂商的产品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发展和全球化应用后更为标准化,但
是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
有速度快、客流量大、发车间隔小等特点,国外厂
商的标准化产品无法适应国内轨道交通线路特点。在达到同等的国际标准要求和
安全性等级的基础上,公司的产品为国内客户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系统选择方案。



根据《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报告(
2017
年)》,公司的自主
CBTC
系统在开通
第一年的故障率明显低于国外厂商的
CBTC
系统,具体对比如下:


应用线路名称


北京亦庄线


北京昌平线


北京
7号线


北京
2号线


北京
10号线


北京
5号线


核心设备供应商


交控科技


交控科技


交控科技


阿尔斯通


西门子


西屋


故障率(次
/车万
公里)


0.092


0.073


0.055


0.288


0.358


0.443




2
)公司产品贴合国内客户个性化需求



中国的客流强度和复杂程度远高于国外的地铁运营,要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和运营公司的运营服务水平,往往各条地铁建设时需要提出因地制宜的定制化需
求。快速捕捉和挖掘符合行业技术发展的用户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
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将需求转化为安全、可靠的产品并推向市场是公司的核心竞
争力。公司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全生命周期安全苛求产品开发管理体系,在为
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产品的前提下,将用户习
惯、运营管理方式、后期运营维保的需求在研发或者再开发阶段融合在信号系统
产品中,嵌入了便于后期运
营、管理、维保的多种功能,如提供可视化的故障信
息、移动终端、设备状态信息感知等。



3
)公司的产品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局面,降低行业成本


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
CBTC
自主技术的应用,在保证产品安全符合国际
标准的情况下,为国内的客户提供了价格更低、技术服务更完善的产品。发行人

CBTC
技术的掌握打破了国外厂家在国内轨道交通信号行业的垄断,降低了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的整体成本
,为国内客户有效解决了国外厂家报价高昂的
问题




4
)公司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


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
CBTC
系统技术的自主化后,在保证产品安全符合
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将用户习惯、运营管理方式、后期运营维保的需求在研发或
者再开发阶段融合在信号系统产品,明显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故障率,缩短了故障
排除时间,有效降低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售后维护成本,显著提升了乘客出行
体验。



在工程实施方面,公司目前的模式由覆盖各个主要片区的子公司负责对所辖
城市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实施,并在子公司准备相关线路的备品备件,保证了对
工程现场的及时技术支持和快速响应,将故障问题对运营和行车安全的影响降到
最低,也有利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的售后服务。同
时公司在项目当地建设
测试平台,结合公司的云平台测试技术,在交付前反复测试、修复产品缺陷,有
效提升产品交付的速度和质量。




在研发创新方面,本地化的项目执行团队与客户的沟通更为顺畅,可以随时
掌握客户的新需求并迅速反馈至研发部门进行响应,公司也可以依托当地测试平
台与客户联合探索新需求和新技术,协助研发部门更好地掌握客户需求。




2
)与国内竞争对手对比


相比于国内竞争对手,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如下:


1
)公司的核心技术来源于系统性自主研发


早期,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有着显著差距,
CBTC
的核心技
术主要由西门子、阿尔斯通、泰雷兹等国外厂商所垄断。但是由
于国外厂商的产品难以满足国内用户的建设速度快、客流密度大、发车间隔小等
需求,国产自主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
重要意义。



拥有底层核心技术是公司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础。信号系统是涉及多专业的复
杂的系统,需要全过程、自主可控的研发体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公司

CBTC
研发初始就按照将整个信号系统作为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核心技
术的突破和核心系统的实现为基础、进一步完成其他系统的开发。对信号核心技
术的系统性研发使得公司在新需
求出现后可以快速响应,在
CBTC
的基础上演
进出
I
-
CBTC

FAO
,并实现产品化和工程应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层次和
稳定的产品创新。



从技术来源和股东背景来看,目前国内的
12
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总包
商中,除发行人和华铁技术外,其余厂商早期均为通过引进外资厂商的技术开展
业务。公司的核心技术完全来源于自主研发,公司在国内率先自主掌握了
CBTC
的核心技术并在北京亦庄线实现工程应用,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使得我国成
为全世界第四个掌握
CBTC
核心技术的国家,实现了进口替代。



2
)公司在技术水平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市轨道交通信号解决方案是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反复的研究、测试和工
程应用进行长期的技术经验积累,其中很多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需要长期的持续
性研究,因此行业外的企业在进入时,面临的技术壁垒很高;行业内企业对相应



技术进行研发和实际应用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完成研发后,新的产品必须经过
长达数年、从低密度区域到高密度区域、从简单到复杂的工程化应用过程,才能
将系统定型,进而在更大的市场推广和应用。



公司的
CBTC
自主技术拥有明显的先发优势,相比于国内其他厂商自主
CBTC
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领先了
5
年;公司的
FAO
技术于
201
7
年应用于北京
燕房线,
截至
2
019
年末,
国内
除发行人外

1
家竞争对手实现了
FAO
引进
技术
的国内工程应用。



公司在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也积极参与
CBTC
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
的制定,为国内厂商的自主化提供了良好的行业环境,并带动了国内厂商积极进
行自主研发。公司在
CBTC
技术基础上不断研发,成功推出
I
-
CBTC

FAO
等新
产品,满足了国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抢占了市场份额。



3
)公司具有持续创新的机制和能力


公司设立了多层次、内外结合的研发机制进行研发创新。在内部机构中,公
司设立有研究院,结合行业需求引入行
业内外前沿技术,快速迭代开发行业共性
技术,再由研发中心实现产品化。在对外合作方面,公司通过与北京市自然科学
基金成立交控科技轨道交通联合基金,主动跟踪和捕捉基础前沿技术;公司作为
承担单位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设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
实验室,加速推进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工程示范,快速推向应用市场。秉持“产学
研用”相结合的理念,依托资源整合和组织机制创新,公司实现了创新链和产品
链的融合,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4
)公司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由于在信号系统招投标过程中,过往业绩的数量和质量是评分的重要考量

素之一,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有利于公司的市场拓展。

截至
2020
年底,公司共
承担包括北京、成都、深圳、重庆、宁波、杭州、合肥等
28
个城市累计约
2,057
公里的信号系统项目建设,业务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区域,其中已开通运行线路总

20
条,线路总长度

772
公里。产品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区域。公司的项目实



施经验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体现了公司产品的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工
程应用能力。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公司协助客户进行项目总体管控,为工程提供一体化设
计的信号系统解决方案和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同时在项目中紧密结合产品特点(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