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朗科智能:2020年年度报告(更新后)

时间:2021年04月21日 20:45:44 中财网

原标题:朗科智能:2020年年度报告(更新后)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


公告编号:
2021
-
0
38


2021

04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静、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钟红兵及会计机构负责人
(
会计主管人员
)
向德波
声明:
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应用如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保护、
LED

HID
照明电源行业发展受全球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动
工具、智能家居等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持续上升,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若未来全球经济波动
较大或长期处于低谷,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可能下降,将对公司经营
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智能控
制器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行业发展前景广
阔,将吸引越来越多新企业进入或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剧行业竞争。公司凭借多年研
发及生产经验的积累,掌握了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积累了
TTI
、九阳、
SN
、比亚迪等优质
客户,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确保产品品质,获得了下游客户的认可。若公司不能持续
技术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业务规模,则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会下降。



3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公司及主要客户的产品销往北美、欧洲、香港等地区,主要集中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
等日常用品领域。

2018

6
月以来,美国宣布对
中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其公布的征税清单
中包括公司部分客户的下游终端产品,但未实际执行,因此目前公司销售情况受贸易摩擦影
响较为有限,公司
2019
年度、
2020
年度的营业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公司主要原料如
IGBT

MCU
、电阻、电容等均为通用产品,贸易摩擦未对公司原材料采购及生产情况造成显著不利影
响。但若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或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摩擦,并直接涉及公司出口的主
要产品,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
、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短缺风险



本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
IGBT

MCU

MOS
管等各类型半导体元
器件,电阻、电容、电感
等无源

件,以及
PCB

FPC
等。相关原材料所处行业均为充分竞争行业,一般而言不存在供
应不足情形,但特定的原材料仍可能出现短期的供应不足或者价格大幅上升的情况。如果公
司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出现供货不及时或者大幅提升原材料价格的情况,而公司无法通过提高
产品价格等方式转嫁成本,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及新客户开拓带来不利影响。



5
、技术革新风险


电子智能控制器行业呈现技术创新快速产业化、各种控制技术集成化等趋势。随着智能
家居、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公司专注的下游产品领域对电子智能控制器产品的需求更
加个性化和多样化。如果公司的技术创新不足,在技术积累、产品研发等方面不能及时跟上
智能控制技术的变化趋势和下游客户的需求,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将影响公司的
竞争优势。



6
、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不足或流失的风险


电子智能控制器行业是一个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行业,对研发、生产团队反应速
度要求较高。公司核心经营团队在智能控制器及相关行业领域积累了近二十年的专业生产、
研发经验。若公司相关人员流失而未能及时补充岗位替代人选,或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于公司
业务发展的要求,则会限制公司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效率,并影响公司的
盈利能力。



7
、境外经营风险


公司已在越南投资设立生产基地,服务于当地客户并辐射周边市场,有利于公司业绩的
增长。公司境外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受到所在国政治动荡、外汇管制、经济政策突变、
贸易限制以及与客户潜在诉讼、客户开发不顺、客户退出当地市场等因素影响。



8
、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具有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资格。依据相关政策规定,
2018

-
2020
年公司享受
15%
的企业所得税。

2018

-
2020
年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总金额分别为
605.91
万元、
1,241.47
万元和
1,392.89
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的
13.59%

10.67%

8.18%
。此外,公司在
2018


2020
年各年度从各级政府得到补贴金额分别为
522.30
万元、
456.14
万元和
395.
40
万元。

如果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或政府补贴政策未来发生变化,导致公司不能继续享受上述税
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9
、汇率波动风险


2018

-
2020
年公司产品出口销售比重分别为
41.52%
和、
50.32%

50.36%
,部分重要原



材料,如
IGBT

MCU

MOS
等多为进口,公司进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港币结
算。受人民币汇
率变动的影响,若未来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可能会持续产生汇兑损益,对当期利润带来不
确定影响。



10
、新冠疫情相关风险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但鉴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若未来新冠
肺炎疫情在全球进一步蔓延和恶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短期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206
,
279
,
700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5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转增
3
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
................................
........
7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
................................
..
11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
................................
................................
......................
24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
................................
................................
..........
41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
................................
............................
100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
................................
........
108
第七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
................................
................
108
第八节
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
................................
108
第九节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
................................
................................
........
109
第十节
公司治理
................................
................................
................................
............................
110
第十一节
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
................................
........
117
第十二节
财务报告
................................
................................
................................
........................
124
第十三节
备查文件目录
................................
................................
................................
................
125

释义


释义项





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朗科智能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大会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章程、公司章程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章
程》


《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规则》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规范运作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香港朗科





朗科智能电气(香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越南朗科





朗科智能电气(越南)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广东朗科





广东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浙江朗科





浙江朗科智能电
气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安徽朗科





安徽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新能源





合肥朗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智控





合肥朗科智控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信息技术





合肥朗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智能科技





合肥朗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机构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报告期内





2020

1

1
日至
2020

12

31




告期末





2020

12

31



元、万元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


朗科智能


股票代码


300543


公司的中文名称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朗科智能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Shenzhen Longood Intelligent Electric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


SLIE


公司的
法定代表人


陈静


注册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
69
区洪浪北二路
30
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
1

1701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518133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
69
区洪浪北二路
30
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
1

1701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518133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


www.longood.com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罗斌





联系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
69
区洪
浪北二路
30
号信义领
御研发中心
1

1701





电话


0755
-
36690853





传真


0755
-
33236611

808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的名称


《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


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证券部、深圳证券交易所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联合广场
B

11



签字会计师姓名


龚晨艳
刘倩倩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2020



2019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8



营业收入(元)


1,663,240,767.46


1,400,678,303.78


18.75%


1,201,848,500.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


148,097,941.95


103,232,856.67


43.46%


44,574,584.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142,385,846.56


96,566,055.10


47.45%


34,914,588.1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


277,793,284.29


203,483,579.93


36.52%


-
94,416,520.24


基本每股收益(元
/
股)


0.720


0.50


44.00%


0.37


稀释每股收益(元
/
股)


0.720


0.50


44.00%


0.3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8.07%


14.56%


3.51%


6.80%





2020
年末


2019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18
年末


资产总额(元)


1,662,557,735.88


1,223,297,578.20


35.91%


1,046,787,523.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


885,754,622.31


758,432,177.52


16.79%


662,587,347.20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237,507,541.90


375,750,706.97


458,713,344.38


591,269,174.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529,035.37


21,265,272.23


46,161,923.29


61,141,711.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9,296,893.69


17,257,041.05


46,642,149.74


59,189,762.0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3,536,226.12


-
18,686,372.02


2,522,486.87


210,420,943.32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2020
年金额


2019
年金额


2018
年金额


说明


非流动
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556,582.45


-
302,497.76


-
142,031.69


处置固定资产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
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
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3,953,983.53


4,256,309.61


5,883,080.15


计入当期收益的政府
补助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5,951,066.11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
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
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
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
的投资收益


3,219,695.76


3,971,013.94





现金管理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847,385.34


141,360.47


-
267,777.66








减:所得税影响额


1,205,315.61


1,399,384.69


1,764,340.9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34,534.60











合计


5,712,095.39


6,666,801.57


9,659,995.92


--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
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
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
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
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
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基本情况

公司是从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
司智能控制器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商用电器、电动工具、智能电源及新能源等领域。

智能控制器是终端整机产品的“神经中枢及大脑”,是集合了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算法、
传感与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电路技术的核心控制部件,是以微处理控制器芯片为核
心,在其中置入定制设计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并经过电子加工工艺,实现终端产品的特定功
能的控制单元。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公司已经成长为智能控制领域最具竞争力的核
心企业之一。公司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智能制造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与TTI、SN、九阳、比
亚迪、惠而浦、松下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


智能电源产品主要是将电力电子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辅以合适的算法,从而在
满足高效节能的情况下为负载提供能量,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植物照明. 锂电池管理和储能
逆变产品等领域。


1、智能控制器的研发、生产、销售

公司的电器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智能家居、机器人、电动工具、商用
电器等产品门类,部分产品应用产品示例如下:






智能控制器是万亿级别的大市场,近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智能家居、人工智能、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例如:5G技术、WiFi、蓝牙等)日益成熟,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
将越来越广,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同时,智能控制器下游整机产品对智能控制器的智能
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行业技术壁垒不断提升,利好头部企业的发展。另外,随着电器行业
专业化分工不断提高,掌握智能控制器这一核心技术的企业,凭借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拓
展,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智能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

在智能电源方面,公司主要设计生产智能电源、植物照明及数字逆变电源等产品。


在智能电源管理系统领域,随着电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物联网、
电源控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用电逐渐成为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主流。智能电源管理系
统作为智能用电的核心技术,将电力电子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辅以合适的算法,从
而实现对电源产品进行监测、管理与控制,达到对整个回路的控制目的,为电源产品的现场
及网络交互管理提供基础支持。公司在智能电源管理系统领域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获得
了一批国内外发明专利,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电
动工具、医疗器械等领域,获得了国内外大客户的高度认可,成为行业中领先的方案及产品
提供商。


在植物照明领域,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沉淀,已经发展成为该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结合
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公司成功开发了植物工厂管理系统。通过实现现场优先+远程检测干预、
营养液供给精准控制、无线组网控制、模拟潮汐控制等方式,该系统能优化植物不同阶段的
营养、光照、空气等生长条件,提升了植物生长效率,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逆变电源的主要作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驱动各种交流用电器,方便户外用电。

逆变电源也可用于太阳能及风能发电领域,实现电能储存及转化,同时通过错峰用电方法解
决电网运行的平衡问题,达到很好的经济价值。


公司部分产品实例如下:




3、新能源锂电池包的研发、生产、销售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锂电池产品方案,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电动
自行车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器设备逐步趋于便携及智能环保,逐渐从有线转为无
线,从而对锂电池包等新能源产品产生诸多新兴需求。公司在锂电池管理系统(BMS)领域储
备了丰富的专业人才,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个性化解决方案。


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自动化的生产线、专业化的人才优势、良好的品牌形象,迅
速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基于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公
司的技术积累,公司专门设立控股子公司东莞市朗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该业务。


4、无刷电机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设计生产的无刷电机系统主要应用于吸尘器、电动工具、空气净化器、风筒等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办公自动化的高速发展,家用电器、工业设
备等逐步趋于小型化、高效化及智能化,其中电机作为各类设备的主要执行元件亦需要具备
高精度、高速度等特点以保证设备的高效耐用。无刷电机凭借着低噪音、高能效和耐用性强
等优点,更是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替
代传统的有刷电机及交流感应电机。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积累了FOC磁场定向控制、超高速电机控制、降噪(音频噪声
和电磁噪声)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环境清洁、电动工具等领域。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公司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体系由研究院和产品中心组成。研究院侧重于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产
品中心侧重于工程技术的应用开发,根据客户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设计解决方案,
通过严谨的测试验证,最终形成定制化产品。


产品的设计验证流程







2.采购模式

由于公司产品涉及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包含半导体、无源元件、PCB等,上游供应商较为
分散,公司选择的自由度较高。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公司以供应商来料的品质、交期为基础,
根据性价比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审察和评价打分,择优选择合格供应商。公司与合格供
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规定采购产品类别、质量责任、账期等。同时,品质工程师每月对
采购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稽查和综合评价。公司日常采购实行按需采购,并根据采购需求、
采购周期等因素确定安全库存。


3.生产模式

公司遵循“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主要客户每年会与公司签订供货框架协议,规
定结算方式、质量责任、账期等;公司产品的技术方案及样品经客户验证和确认后,公司根
据客户订单,围绕客户需求,按照客户要求的性能、产品规格、数量和交货期组织生产。由
于各类智能控制器产品的生产流程基本相同,因此公司采用柔性化生产模式将订单对应的产
品拆分成各种组件,通过生产管理和信息技术系统,实现规模化定制加工,以提高效率和降
低成本。


在整体的流程上,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依次进行原型机评审、工程样机评


审、试产评审通过后进行量产,确保产品交付品质。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采取直销方式。根据销售区域,公司销售划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在
国内销售方面,公司与国内头部小家电品牌进行合作,公司2004年便进入九阳的供应商体系,
积累了广阔的行业资源。在新客户拓展方面,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进行联动,充分了解
客户个性化需求,快速研发出配套方案,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在老客户的服务上公司凭借与
客户的深度合作以最快速度交付产品。在国外销售方面,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产品由公
司作为供货商直接出口给客户,大客户包括TTI、SN等。外销客户主要以港币或者美元结算,
针对汇率波动风险,公司主要采取银行外汇掉期以及通过调整进口物料支付方式的措施分散
汇率波动风险。


(三)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经过近二十年的深耕与发展,公司在智能控制器领域中已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始终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构建科
学、先进的管理体制和平台,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面对物联网、智能家居、人
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趋势,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
核心、以品质为根本的战略思维和重结果更关注过程的控制系统,继续巩固、扩大智能控制
技术及解决方案为主的核心业务,致力成为行业内国际化知名企业。


(1)公司积极拓宽产品的品类与应用场景,同时将产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产品的应用
也进一步丰富,我司生产的迪士尼旗下电动玩具获得授权进入其园区销售、智能电源产品在
植物照明上应用进一步扩大。其中植物照明业务增长最为显著,2020年植物照明业务同比增
长超70%。同时,公司产品向终端产品一体化延伸,推出了洗拖一体机等产品,公司的新能源
电池包业务、逆变器、直流无刷电机系统等业务也在快速发展。


(2)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理念,技术创新驱动客户价值,使产品
更加高端化与智能化,以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公司的研发、制造及销
售团队高度协同,快速响应市场及客户需求。在多年经营中,公司与核心客户配合日益紧密,
研发团队协同客户进行新品的同步开发,提高了客户新品设计的可生产性,在保证产品交付
品质的前提下,大幅压缩研发及交付周期。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55,919,339.24元,同比
增长8.81%。


(3)公司在稳定优质大客户战略基础上,深耕现有客户新项目、挖掘开拓新客户,不断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在深化与现有大客户的合作的同时,又陆续开辟了直流无刷电机系统、
商用电器领域相应客户。同时公司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4)公司通过加大原材料战略储备和元器件替代力度实行精益制造以降本增效。公司将
产、供、销,人、财、物等有机、高效地协调组织起来,以有限的人工支出、合理的设备配
置以及精益制造与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制造环节的综合成本优势;同时公司利用全球化供应链
优势降低采购成本,上游原材料价格整体上涨、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公司毛利
率仍保持相对稳定,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21.55%,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四)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1、智能控制器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产品、设备、装置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控制其完成特定的功能,在
终端产品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在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浪潮中,智能控制
器作为互联时代中信息的重要物理接入口,提供终端感知、处理能力,是万物互联场景中的
重要连接器。


行业的上游主要为集成电路、分立半导体、PCB等。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包含汽
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等。




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15462亿美元,同比增长
7.1%;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169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1548亿元,年复合增
长率达16.5%,增速远超全球市场。其中,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是智能
控制器的主要应用领域,这三大行业合计占据整个智能控制器过半市场。


在公司主营的小家电领域,行业在新消费经济带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在智能家居与物
联网趋势下产品矩阵日益多元化。据多家券商研究所预测,2020年我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
有望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速为为14.3%。2020年,在家电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小家电凭
借体积小、免安装、轻服务、销售灵活性较高的产品特点和成熟的线上渠道,取得逆势增长。



根据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2020年618期间小家电(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
电水壶、豆浆机、食品料理机、电烤箱)零售额共计32.2亿元,同比增长20.6%。


清洁电器方面,2020年的新冠疫情迫使人们居家隔离,更加注重家庭卫生清洁,因此极
大程度的刺激了清洁电器市场增长。2020年清洁电器市场规模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20%。

2021年,清洁电器市场将会迎来进一步的增长,据奥维云网(AVC)推算数据显示,2021年清
洁电器市场将主要在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的拉动下,有望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26%。2020
年,公司与洗拖一体机的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合作并已形成一定规模,洗拖一体机系消费级清
洁设备,根据淘宝/天猫平台数据,在2017-2020年四年间,复合增长率约为189%;随着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其增长势头更是迅猛,达到1000%的增长率,在淘宝/天猫电商平台销售
额达到7.3亿元,总体市场在400-500亿元人民币。


电动工具方面,主要分为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
动工具,除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工业与建筑业外,电动工具在欧美也成为家庭必备的工具。

据Zion Market Research数据,2017年至2021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预计将实现增长逾74.4
亿美元。2020年度,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预计超过290亿美元,到2025年,预计全球电动工
具市场规模将以4%以上的增速达到360亿美元左右。电动工具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
熟,北美、欧洲和亚太为全球三大市场,共计占有70%的份额。目前,博世、3M、史丹利百德
和TTI占据了全球电动工具市场主要份额。


公司智能电源业务下游主要应用于植物照明。美国、加拿大最大的五家植物照明经销商
垄断了市场约80%的份额,随着下游经济作物新型种植技术的持续发展,行业空间不断提升。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植物补光设备市场规模达17.6亿美元,至2019
年市场规模达37.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1%,预计2020年至2024年全球植物补光设备
行业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5.5%,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达到115.0亿美元。随着
现代农业的发展,温室大棚和植物工厂等新型农业形式将更加普及,植物补光设备的需求量
将持续增长。


竞争格局方面,在家用电器等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行业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市场份
额向行业龙头集中,且趋势有望加速,总体呈现出“高准入门槛、高客户粘性”的特点。因
为智能控制器研发合作周期长、稳定性高,对于已经了解客户需求特点并形成了配合默契度
的现有供应商而言,业内的其他竞争对手比较难于夺得其份额。在电动工具控制器领域方面,
由于下游电动工具整体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电动工具控制器的竞争格局往往体现在其绑定下


游行业内客户的地位。公司核心客户TTI为全球电动工具领域领导品牌之一,公司与其建立了
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此外公司还拓展了博世等行业巨头。植物照明技术领域尚处于早
期发展阶段,行业内竞争较不充分,公司发展态势良好。


2、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智能控制器原有市场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是智能控制器的主要应用领域。


智能网联时代下,汽车电子占整车比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持续增
长。根据盖世汽车硏究数据,2017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2017-2022年全
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的CAGR达到7.99%,预计到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国内市场
规模快速扩大,2017-2020年CAGR达到12.62%,预计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接近万亿。


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消费需求朝着智能化、高端化转变。

根据Statista预测,预计全球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69.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近
4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5%。


电动工具的更新换代需求较大,随着电动工具在我国家庭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全球制造业、
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动工具的市场将进一步稳定增长。根据德国莱茵TUV集团发布的《2016
年中国电动工具市场白皮书》,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工具的市场规模可达464.7亿美元。


①智能控制器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

随着各种终端产品日益智能化,智能控制器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智能控制器目
前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众多领域,并逐渐往智能家居、物联网、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渗透,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另一方面,现有终端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从单一功能产品不断创新升级为多功能智能化终端产品,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及适用性不断提
高。


②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家电产品以及各种泛家电产品、甚至
是工业设备正在经历由机械化时代向电子化时代转变的过程,并且未来最终将过渡到智能化
时代。这导致下游家电等产品对智能控制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智能控制器能实现的功能越
来越强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将不断提升。除了渗透率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单位
产品价值的提升也将有力的促进行业市场容量的增长。


因此,随着智能控制器渗透率的提高、产品性能及附加值的提升以及下游行业专业化分


工的发展趋势变化,未来几年智能控制器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


(2)智能家居、物联网和产品高度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拉动智能控制器的市场需


智能控制器是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等终端产品实现智能化的
核心部件,随着下游行业实现与云端后台链接,5G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智能终端的需求量提升,
同时也促进智能控制器体积的减小,智能控制器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考亿欧智库和
Statista的数据,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为435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


(3)智能控制器的产业分工不断扩展,产品不断向终端延伸

随着行业分工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在改善生产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研
发投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行业少数企业逐渐参与到下游客户终端产品研发设计中,
与客户联合研发新产品,甚至自主研发并生产终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4)智能控制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行业壁垒凸显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家电产品以及各种泛家电产品、甚至
是工业设备逐步智能化、小型化、功能多样化。这导致对智能控制器的智能化程度、集成化
程度要求不断提高,行业技术壁垒不断提升,这对智能控制器企业的资金、技术、客户拓展
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实力的头部企业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3.公司在智能控制器行业所处的地位

智能控制器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家居、锂
电池、医疗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市场规模巨大。下游细分领域众多,产业发展成熟度不
均衡,市场竞争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尚没有行业性的垄断企业。

部分行业企业在某一特定的下游细分市场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就整体智能控制器行业来
说,却仅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


公司主要服务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保护、植物补光系统等细分行业。在公司
所处的细分行业中,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在传统的电器智能控制器领域,公司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市场快速响应能力和完善的
服务体系积累了SN、九阳、比亚迪、惠而浦、松下等一系列行业中知名客户,成为全国最具
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在电动工具领域,公司与行业内世界级供应商TTI有着20年长期稳定的合作历史,有着丰
富的合作经验,获得客户的长期信任与支持,能够与客户进行共同开发和产能布局、快速交


付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高标准的要求,成为客户在智能控制器领域核心供应商。


在智能电源及控制器领域,公司根据20年的BMS(电源管理系统)的技术积累和行业发展
新趋势积极向下游延伸,在逆变电源、植物照明领域均取得突破。在植物照明领域,公司凭
借在智能电源的长期经验切入该领域,不断拓展头部厂商订单。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专业化的人才优势,拓展锂电池包业务,
该业务已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案,并投入自动化生产线保障产品优势,产品获得国际知名客户
高度认可。2019年公司设立东莞市朗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该业务独立化运作。


二、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1、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主要资产


重大变化说明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

工程技术应用层面的研发设计要求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重
视技术能力的构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已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研发团
队。目前,研发团队中10%-20%成员为从业十年以上研究开发经验的资深工程师,拥有着丰富
的行业经验。公司通过产研销一体的模式,将前端销售与后端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紧密
结合,根据产品落地及销售业绩对研发人员实施相应的激励,充分保证产品方案的快速落地,
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公司于2019年成立研究院,充分探索市场前瞻性技术应用得可能性。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了103项专利,其中22项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17
项外观设计专利。


(二)独特领先的技术方案

智能控制器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对于同样的终端功能可能存在多种技术方案,而不同技
术方案所生产出的产品在可靠性、生产成本等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企业在智能控制
器的设计、开发能力决定了其产品的功能、成本、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


积累和研发实力,涉足多领域的控制器研发,已经发展成为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控
制保护、智能照明等领域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的专业供应商,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方案,能够根
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迅速响应。


此外公司还积累了一些具有独特领先优势的技术,如在锂电池控制和保护技术方面,实
现了对锂电池组充电电压的精确控制,使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还具
备高可靠性、高效节能的特点,可实现零待机功耗;在智能照明驱动技术方面,可实现智能
照明产品高功率因素、低纹波、高可靠性、智能调光等特点,适应多种场合的需求。


(三)快速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由于电子电器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生命周期短,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著名终端产品厂
商对合作伙伴的协作灵活性和反应速度要求极高,体现在技术研发专业性、柔性生产灵活性、
信息沟通效率、交货及时率等各个方面。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较强的研发实力,可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符合客户要求
的各类智能控制器产品,满足其对终端产品的功能化要求,并在柔性生产的机制下组织规模
化、高效的生产安排,及时交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针对核心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公司设
立了专门的事业部及生产线,与客户深度绑定,同时研发团队也保持对客户的新品研发的跟
进。公司新产品/新型号的研发时间、生产组织时间和交付时间大大缩短,为客户产品在终端
市场的尽快推出提供

(四)优质的客户资源积累

电器类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快,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作为智能控制器产品
供应商,客户的实力决定了公司的销售规模以及产品的定位。公司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完
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国内外知名厂商的信赖。公司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智能电源等领域
的主要客户在相应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公司与这些客户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
了公司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公司国内客户主要有九阳、比亚迪、追觅、惠而浦、BOBOT、松
下等,国外的客户主要有TTI、SN等。此外,公司在核心客户的配套占比也处于优势地位。


智能控制器企业进入知名下游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具有较高门槛,必须具备较强的研发
能力、品质保证能力、较大的生产规模及丰富的生产经验。智能控制器企业一旦通过合格供
应商资质的最终审定,便可纳入下游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逐步与其建立长期深层次的战略
合作伙伴关系。近三年,公司绝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上述知名企业,这些优秀的客户群体为
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客户稳步拓展,结构不断丰富,从1


家核心客户为主的结构发展成为2家核心客户、4-5家重点客户、10家以上长期客户的结构,
公司重点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合作关系较为稳定。


(五)领先的质量控制体系

作为下游终端产品的核心部件,智能控制器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终端产品的性能与使
用寿命。


公司内部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拥有较完善的企业管理、质量
保证体系。公司先后建立了环境实验室、锂电分析实验室、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理化实验
室、能效分析实验室、UL目击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EMC实验室等,能够自主
进行电子智能控制产品主要项目的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严格参照CQC、UL、CUL、LVD等认证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及生产。公司陆续通过
了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等多项认
证,一直以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质量手册》,产品质量控制已
全面覆盖生产作业、基础设施保障、技术研发、信息采集、客户服务、用户意见反馈等各个
业务环节。


公司注重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质量控制
优势。从简单的测试治具,到具备全面测试能力的全自动测试系统,均能自行设计制造进行
检测。公司对品质要求较高,满足甚至超越客户需求,较高的产品品质有力的支撑了下游客
户的品牌,是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和竞争优势。


(六)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公司产能持续增长,配合较为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能适应品牌客户、中大规模客户的
供货需求。智能控制器的生产工序多,工艺复杂,如何加强生产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稳定
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是行业内每个生产企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智能控制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已积累了多年的专
业生产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生产过程控制及检测优势。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检测系统的能力,
能够根据产品的不同功能特点,自行研制专用测试系统,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生产
成本。


公司坚持以精益生产管理为基础的管理理念,在生产模式、操作流程、质量管理、采购
与物流管理等方面不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推动持续改善,现已形成了完善而有效的管理体
系。由于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行业企业至关重要,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长期改善、提高的结果,


一般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建立,因此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构成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2020年,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加之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
对公司年初复工复产有所影响。面对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压力,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带领全体
员工,紧密围绕年初确定的经营目标,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疫情防控。与此同时,公司坚
定“做强自身的核心优势,向新的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横向发展,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
纵向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发优质客户、拓展主营业务市场,加强经营管理,努力克服
疫情对公司的影响,充分把握下游市场复苏机会,实现了经营业绩的良好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240,767.46元,同比增长18.75%;营业利润
171,097,893.70元,同比增长48.48%;利润总额170,251,217.61 元,同比增长46.30%;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8,097,941.95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6%,实现扣非后归属上
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2,385,846.5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45%。


(一)聚焦核心业务,推动优势产能扩张

在电器智能控制器领域,公司紧抓我国清洁类电器市场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巩固扩张
包括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净水器等细分品类,推动业务的增长。


在电动工具领域,公司加深与长期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紧跟疫情下电动工具需求提升
及行业无绳化趋势,积极推动优势产能的持续扩张。2020年公司越南同安工厂建成投产,公
司产能稳步提升。报告期内,越南工厂产值贡献突破1100万美金,预计未来产能还会得到进
一步释放。


(二)新业务拓展显著,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结合自身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新趋势,进行产品及客户结构的调整,
以期有效配置资源,实现进入新市场,建立新客户群,研发新技术及拓展新产品线的目的,
促进公司价值增值,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围绕客
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淘汰了低附加值和低毛利率的产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司的
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植物照明、锂电池包等高毛利业务营收占比得到提升。


在植物照明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把握植物照明领域由HID向LED转变的行业机遇,
成功开拓行业头部客户,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保持了业务的逆势高速增长。2020年植物照


明业务同比增速超70%,在此基础上,公司将持续布局新的产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在新能源锂电池包业务方面,2019年公司成立东莞朗科新能源,独立化运营新能源电池
包业务。2020年,公司积极拓展该板块业务,在年初取得盈亏平衡的基础上进入快速增长状
态,形成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报告期内,东莞朗科新能源净利润同比增长297.33%。


(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前瞻性布局,夯实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品质为根本”的战略思维
和重结果更关注过程的控制系统,以智能控制器为主导产业,以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为核心
竞争优势,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建设。2020年公司继续围绕客户进行技术创新,满
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并在BLDC驱动技术、BMS电池管理技术、储能逆变技术等方面深入研究,
持续支撑公司业务发展。面对行业快速变化的趋势。公司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通过有效
的知识产权建设,取得了一批对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的研发成果和知识产权。公司以优秀的
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的研发能力、研发队伍规模、自有知识产权
方面在国内同行业中均处于优势地位,技术实力与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大客户的高度认
可,并稳步实现了业务转换。


(四)继续推进全球化布局

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国家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
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提高对全球客户的响应能力和全球资源的利用水平,
公司拟加大对朗科智能电气(越南)有限公司的投资力度,以自有资金增资越南朗科3000万
美金。2020年,公司继续加深与头部国际品牌的合作,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围绕客户需求进
行生产制造。报告期内,公司越南同安工厂已完成车间及产线的建设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
全年营收贡献超1100万美金,业绩增速远超预期。越南工厂的投产扩大了公司的产能,提高
了服务客户能力,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海外业务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公司还将进
一步探索和实现“一地设计、多地制造、全球交货”的全球布局模式。


(五)稳步推进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项目

公司自2020年5月7日启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项目,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38,000.00万元用于“合肥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惯性导航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建设,是公司进一步顺应智能化升级趋势,加强无刷电机控制系统
和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产品竞争力、顺应国家战略,布局惯性技术应用市场的重大投资。截至
本报告披露日,本次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已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债券代码:


123100;债券简称:朗科转债。


(六)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范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情况,积极做好防护,科学应对,灵活办公,努
力让疫情对公司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措施,贯彻落实疫情防护工作,做到
全面管控风险,稳妥、有序地安排生产。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社会
责任,疫情期间为支持医疗机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公司向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
捐赠空气净化器共100台,合计人民币249,900元,在恰逢春节工厂尚未开工的情况下,有效
缓解了医院物资短缺的情况。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中的

一、概述


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0



2019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


1,663,240,767.46


100%


1,400,678,303.78


100%


18.75%


分行业


智能控制器行业


1,629,474,294.80


97.97%


1,365,983,618.99


97.52%


0.45%


其他


33,766,472.66


2.03%


34,694,684.79


2.48%


-
2.68%


分产品


电器智能控制


1,029,557,175.16


61.90%


882,558,433.44


63.01%


16.66%


智能电源及控制器


599,917,119.64


36.07%


483,425,185.55


34.51%


24.10%


其他


33,766,472.66


2.03%


34,694,684.79


2.48%


-
2.68%


分地区


国外地区


837,651,742.90


50.36%


704,819,987.21


50.32%


18.85%


国内地区


825,589,024.56


49.64%


695,858,316.57


49.68%


18.64%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行业


智能控制器行业


1,629,474,294.80


1,274,400,183.51


21.79%


19.29%


19.54%


-
0.17%


其他


33,766,472.66


30,409,111.01


9.94%


-
2.68%


-
0.68%


-
1.81%


合计


1,663,240,767.46


1,304,809,294.52


21.55%


18.75%


18.98%


-
0.15%


分产品


电器智能控制器


1,029,557,175.16


853,424,931.43


17.11%


16.66%


16.83%


-
0.12%


智能电源及控制



599,917,119.64


420,975,252.08


29.83%


24.10%


25.46%


-
0.76%


其他


33,766,472.66


30,409,111.01


9.94%


-
2.68%


-
0.68%


-
1.81%


合计


1,663,240,767.46


1,304,809,294.52


21.55%


18.75%


18.98%


-
0.15%


分地区


国外地区


837,651,742.90


650,251,621.20


22.37%


18.85%


28.01%


-
5.56%


国内地区


825,589,024.56


654,557,673.32


20.72%


18.64%


11.19%


5.32%


合计


1,663,240,767.46


1,304,809,294.52


21.55%


18.75%


18.98%


-
0.15%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
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


2020



2019



同比增减


智能控制器行业


销售量


PCS


73,548,090


63,158,938


16.45%


生产量


PCS


75,253,790


62,895,049


19.65%


库存量


PCS


17,309,286


15,603,586


10.93%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
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


项目


2020



2019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智能控制器行业





1,274,400,183.51


97.67%


1,066,046,059.71


97.21%


19.54%


其他





30,409,111.01


2.33%


30,617,642.09


2.79%


-
0.68%


合计





1,304,809,294.52


100.00%


1,096,663,701.80


100.00%


18.98%




单位:元


产品分类


项目


2020



2019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电器智能控制





853,424,931.43


65.41%


730,502,756.91


66.61%


16.83%


智能电源及控制






420,975,252.08


32.26%


335,543,302.80


30.60%


25.46%


其他





30,409,111.01


2.33%


30,617,642.09


2.79%


-
0.68%


合计





1,304,809,294.52


100.00%


1,096,663,701.80


100.00%


18.98%




说明


不适用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2019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名字

公司类型

持股比例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母公司

-

广东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浙江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朗科智能电气(香港)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广东朗奕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92%

东莞市朗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51%

广州朗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朗科智能电气(越南)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2020年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名字

公司类型

持股比例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母公司

-

广东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浙江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朗科智能电气(香港)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广东朗奕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92%

东莞市朗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

51%

广州朗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朗科智能电气(越南)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合肥朗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合肥朗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合肥朗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安徽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合肥朗科智控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100%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
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


1,115,466,205.69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67.06%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



0.00%




公司前
5
大客户资料


序号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


第一名


757,176,115.12


45.52%


2


第二名


219,383,181.85


13.19%


3


第三名


50,758,961.14


3.05%


4


第四名


44,875,157.83


2.70%


5


第五名


43,272,789.75


2.60%


合计


--


1,115,466,205.69


67.06%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


423,031,646.68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31.74%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
比例


0.00%




公司前
5
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


第一名


283,434,010.20


21.27%


2


第二名


69,854,134.25


5.24%


3


第三名


30,312,076.37


2.27%


4


第四名


22,904,713.33


1.72%


5


第五



16,526,712.52


1.24%


合计


--


423,031,646.68


31.74%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0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