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紫光股份: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1年04月23日 20:45:56 中财网
原标题:紫光股份: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000938 证券简称:紫光股份 公告编号:2021-009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是 √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总股本2,860,079,87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
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紫光股份

股票代码

000938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蔚

葛萌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紫光大楼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紫光大楼

传真

(010)62770880

(010)62770880

电话

(010)62770008

(010)62770008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作为全球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服务的领先者,为云计算、大数据、人
工智能、5G和物联网在行业智能应用提供技术领先的计算、网络、存储和安全等软硬件产品,并为政
府、电信、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农业、交通、智慧城市等众多行业用户的云计算智能应用项
目提供规划设计、软件开发、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及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目前已形成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涵盖云计算IaaS、PaaS和SaaS层的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和物联网等平台支撑。公司在AI计算、SDN/NFV、
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融合平台开放计算、AI防火墙等云计算智能应用关键技术领
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政务云、金融云、交通云、医疗云、电信云等云计算智能应用领域保持技术
和市场领先地位,引领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应用的创新发展。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单位:人民币元



2020年

2019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8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营业收入(元)

59,704,894,413.24

54,099,057,664.94

54,099,057,664.94

10.36%

48,338,071,477.87

48,338,071,477.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元)

1,894,623,217.43

1,843,401,709.04

1,843,402,111.12

2.78%

1,705,539,607.32

1,705,539,607.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元)

1,662,514,747.61

1,302,289,267.58

1,302,289,669.66

27.66%

1,312,809,815.42

1,312,809,815.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元)

5,067,579,146.96

1,698,907,946.22

1,699,104,626.46

198.25%

4,873,260,692.60

4,873,260,692.6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662

0.645

0.645

2.78%

0.596

0.59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662

0.645

0.645

2.78%

0.596

0.59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54%

6.74%

6.74%

-0.20%

6.59%

6.59%



2020年末

2019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

2018年末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总资产(元)

58,833,329,201.59

54,739,257,221.06

54,702,264,299.36

7.55%

48,600,910,041.36

48,565,454,150.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元)

29,744,917,886.42

28,182,549,504.95

28,183,049,907.03

5.54%

26,574,151,779.64

26,574,151,779.64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为使公司会计核算更加准确、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公司对符合净额法核算条件的政府补助由总额法改
按净额法核算。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上述变更后的会计政策。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公司
2020年期初净资产和2020年度净利润。公司比较期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关财务数据将根据变更
后的会计政策进行追溯调整,但不会对比较期间的净资产及净利润产生影响。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9,966,544,748.25

15,582,442,199.41

15,812,373,286.50

18,343,534,179.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2,256,508.62

628,919,636.37

414,325,023.33

599,122,049.1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99,775,301.81

610,980,067.41

296,551,972.24

555,207,406.1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59,526,465.05

2,077,553,112.51

2,357,792,328.71

2,791,760,170.7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
股东总数

179,362

年度报告披露日
前一个月末普通
股股东总数

184,910

报告期末表决权
恢复的优先股股
东总数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
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
优先股股东总数

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持有有限售条
件的股份数量

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

数量

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46.45%

1,328,555,471



质押

745,503,999

北京屹唐同舟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境内一般法


5.68%

162,452,536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首期2号员工持股计划

其他

3.18%

91,022,403







西藏林芝清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2.82%

80,663,848







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2.25%

64,427,92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境外法人

2.10%

60,043,386







北京国研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1.24%

35,352,51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其他

0.83%

23,629,558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首期1号员工持股计划

其他

0.78%

22,287,320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

其他

0.32%

9,167,379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截至本报告期期末,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和西藏林芝清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
际控制人同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除此之外,本公司对其他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及是
否属于一致行动人情况不详。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不适用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教育部







清华大学



100%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51%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



100%





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0%







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





46.45%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
公司债券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2020年,公司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紧抓数字经济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围绕“云—网—边—
端—芯”产业链,发布了全新的“AI in ALL”智能战略,将AI能力全面引入产品与解决方案,提升数
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
收入规模持续上升。公司聚焦政企业务、运营商业务和国际业务三大市场,政企业务持续保持领先地
位,运营商业务快速增长,国际业务稳步推进。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05亿元,同比增长10.36%。一方面,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务
实现收入358.31亿元,同比增长20.0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从去年的55.15%提升至60.01%,收入
结构持续优化;一方面以云与智能平台、超融合及软件定义存储为核心的云产品与云服务业务不断扩
大,为公司聚焦云与智能领域奠定了良好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控股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全年实
现营业收入367.99亿元,同比增长14.08%,重点布局的运营商业务和国际业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运营商业务收入达到56.58亿元,同比增长67.15%;国际业务中新华三H3C品牌产品及服务收入达到7.18
亿元,同比增长61.45%。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5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63亿元,同比增长27.6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
到50.68亿元,同比增长198.2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81%,达到41.31亿元。


根据IDC数据,2020年公司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达35%、中国企业网路由器市场份额达
30.8%,均位列市场第二名;中国企业级WLAN市场份额为31.3%,蝉联市场第一;中国X86服务器市
场份额第三,达到15.4%;中国存储市场、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中国UTM防火墙市场份额
位列第三。


(一)围绕“AI in ALL”智能战略,打造“云—网—边—端—芯”产业链

1、智能联接

报告期内,网络产品在“智能联接”战略引导下,坚持场景化开发,将“AI in ALL”战略全面落
地,推动网络向内生智能方向演进,面向运营商、政企行业持续发布新产品新方案,帮助客户构建超
宽、智能、融合、可信、极简的智能联接。


在交换机和路由器领域,公司发布了新一代S12500R系列融合交换路由器产品,拥有业界最高密度
的400G吞吐性能,并联合业界测试仪领导厂商思博伦执行了业界最大规模的400G+SRv6叠加性能测试,
具有超强的转发能力。该产品上市后迅速成为大型互联网企业下一代数据中心架构的核心主力产品。

面向数据中心、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公司发布了多款交换机产品及网络智能融合解决方案,
解决客户数据日益增长的承载压力。同时,公司还发布了MSR系列5G路由器及5G组网解决方案,从边
缘处理、安全保障及体验提升三大方向,助力行业用户构建融合开放的5G专网,已在医疗、金融行业
率先实现落地应用。



在无线领域,公司持续在WLAN、物联网、4G/5G及融合方案等方向发力,进一步深耕场景化方案
和优化用户体验。公司全年新发布了16款Wi-Fi 6产品,至此连续发布了27款Wi-Fi 6场景化无线接入点
(AP),形成室内、室外、高密、集中部署、分布部署、工业部署等丰富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其中,
WA6628成为国际权威评测机构Tolly Group测试过的单射频性能最高、速度最快的Wi-Fi 6接入点。公司
在无线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在网络管理与运维领域,公司全新升级了依托核心先知网络架构SNA的AD-NET网络解决方案,在
数据中心、广域网、园区网等多个应用场景当中实现管理、控制、分析融合,同时实现了包括本地AI、
设备AI、云端AI的全面智能化应用,构建全场景、全域、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网络,在金融、教育、
能源和电信等众多领域实现规模部署。


在网络芯片领域,公司基于16nm工艺具备高级编程能力的智能第一代商用网络处理器芯片正式投
片,该芯片采用全球领先的网络处理器架构,支持GE到400GE的全系列以太网接口类型,可广泛应用
于路由器、交换机、安全、无线等数据通信领域,公司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基于该网络处理器
芯片的系列网络产品。目前,公司已在多核处理器、高性能片上网络、高速以太网接口、高速内部互
联接口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IP,同时拥有先进工艺、
大尺寸、数模混合、多芯片封装等领先的芯片设计能力,并且将保持量产一代、设计一代的迭代方式
不断进行技术演进。公司布局网络芯片,有助于公司在中国高端路由器等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在5G产品和解决方案领域,为了进一步提升5G网络服务垂直行业的能力,公司Open UPF(User
Plane Function)已经和5G核心网主设备厂商共同完成了业界首次解耦测试,在推进Open UPF服务政企
客户的道路上形成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公司与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浙江省分公司联合完成了业
界首款基于SA架构的4.9GHz小站在垂直行业场景的验证测试,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将为后续生
产型企业进行5G部署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样板案例。


2、智慧计算与智能存储

2020年,公司服务器产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内生智能,成就智慧计算”全新战略的指
引下,公司在产品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推出多款高性能服务器产品。公司推出的高性能服务器H3C
UniServer R6900 G5,可服务于核心数据库、企业核心计算、私有云、AI推理与训练、高性能计算与内
存计算等核心高性能应用领域;H3C UniServer R4950 G5服务器在SPEC CPU 2017 两项基准测试中获
得优异成绩并创造了浮点运算性能测试成绩的两项世界纪录,在互联网、数据中心、电信等领域广泛
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在运营商集采项目中不断大份额中标,产品涵盖通用服务器、人工智能服务器
和边缘服务器等系列。


在存储产品方面,公司发布了全新智能存储平台,支撑负载优化的多种类存储设备以及全局智能
引擎,可向上感知应用,向下运维设备,全局分析数据,帮助用户应对海量数据及复杂多变的应用环
境挑战。另外,自主研发的UniStor X10000分布式融合存储以30%的第二大份额成功入围中国移动分布
式块存储采购项目,关键业务智能存储系统Primera陆续中标金融、政府类关键应用项目。


3、云产品与云服务


2020年,公司将数字大脑的核心引擎升级为“云与智能平台”。同时,面向未来的云服务架构,提
出了混合云战略,实现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软硬件同构,为企业客户带来统一架构、统一服务和统一
体验的全新“紫光云”。


面向私有云应用场景,推出全新UniCloud Stack架构,全面融合从虚拟化到IaaS、PaaS、数据服务
的全部ABC能力,满足客户开箱即云的需求。面向公有云应用场景,推出的全新UniCloud 2.0架构,实
现了运营调度层面的分层解耦以及计算、存储能力解耦、服务调用链路优化及服务架构优化,提供从
IaaS到SaaS的16大类、304种全栈服务交付的能力集。在解决方案方面,推出了面向教育行业的
Learningspace及面向全行业的Workspace新一代融合云桌面解决方案,具备接入灵活、运维便捷、使用
安全三大核心特性,全面支持金融、政务、医疗、教育等行业复工复产。在疫情期间,Workspace新一
代融合云桌面方案支持了公司超过万余名员工的在线远程工作和开发,保障业务连续不中断。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面向未来企业数据中心的下一代超融合创新架构UIS 7.0,打造业界首款中
心边缘统一架构的超融合平台,在云原生引擎、智能边缘云引擎、百变金刚引擎和边缘云引擎共同作
用下,将提升企业数据存储业务表现,可满足企业未来十年的技术架构变革。


公司发布的“绿洲平台”以云为基础,以大数据平台为底座,融合技术、聚合生态、赋能应用的
数据服务中枢,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云生态功能,成熟的数据运营体系和强大的工具集,提升了业务数
据处理效率,陆续支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智慧园区等众多行业智慧应用项目。


4、主动安全

在安全领域,公司发布具有“AI、云化、协同、共生”四大特点的主动安全战略2.0,提供基于AI
平台、AI管理、AI网关、AI终端的AI Inside安全能力集;推出全系列AI安全业务板卡覆盖高中低三档
防火墙产品,成为率先在全系列防火墙上均有专业AI安全硬件业务板卡的厂商,对安全威胁的智能处
理能力大幅提升。公司还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2.0、工控安全解决方案、视频安全解决方案等级保护
2.0解决方案和零信任解决方案等。目前,公司安全业务已具备业界最全面的安全产品交付能力,覆盖
网络安全、云安全、IPv6安全、安全大数据、移动安全、工控安全等级保护等领域。


在重点研发项目方面,“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信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
范项目”、“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研究项目”等国家、省级重点
研发计划开展有序,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基于云服务
的安全防护平台”、“智慧安全网关软硬件一体化板卡”和“内置5G安全的边缘计算防护”等方面形
成了多项核心技术。


(二)新华三聚焦三大市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华三已形成由政企、运营商、国际构成的三大市场架构。

在不断巩固和加强政企业务领导者地位的同时,运营商业务快速增长,国际业务逐步落地与拓展。


1、政企业务

在国家“新基建”战略指引下,行业数字化转型及企业上云步伐进一步加速。新华三围绕“云与
智能”,以智能数字平台为依托,紧抓智慧应用核心,持续提升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助力加


速智慧城市、政务、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新型智慧城市领域,依托紫光云全栈智能、全域覆盖的能力,从数字治堵,到数字治城,再到
数字治疫,推动“城市数字大脑”在更多城市落地。报告期内,推出了全新城市操作系统3.0,借助技
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等技术创新和实施经验,作为底层平台支撑各种特色应用场景,覆盖城
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城市运营体系等诸多面面,全面支持智慧城市“千城千面”

的打造;中标并打造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级”城市大脑——呼和浩特城市大脑正式上线启动,帮助
呼和浩特实现“一屏统揽全城,一部手机享青城”的重要数字化转型。此外,还陆续中标和落地了成
都高新区智慧城市、杭州城市大脑滨江平台、山东滨州沾化智慧城市等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公司“郁
垒系统——‘一脑协同多端感知’的现代治理能力提升解决方案”入选2020年工信部疫情防控和复工
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成都高新区智慧城市项目入选IDC中国数字化转型优秀奖。


在政务行业,新华三陆续中标海南、山西、河北、宁夏等省级政务云以及郑州、连云港、成都、
义乌等地市级政务云;中标上海市政务外网、山西全省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项目、海关总署国产化设
备采购项目等多个重点政务、民生项目,继续保持政务云市场领导者地位。


在交通行业,在各地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新华三以全栈城轨云平台,Wi-Fi 6、5G、LTE-M等
通信网络,城轨安全三级等保,智能运维,城轨视觉中枢,IT架构和智能基础设施在内的一站式全融
合智慧城轨解决方案,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多场景业务需求。报告期内,首发的Wi-Fi 6地铁车地无线通
信解决方案连续中标杭州、深圳三条地铁线路,也是国内率先采用Wi-Fi 6车地无线通信技术的地铁线
路;中标重大突破性项目北京城轨云项目,提供包含云平台、网络、安全、服务器和存储等公司全线
ICT产品服务北京城规云建设;为太原地铁提供了行业领先的城轨线网云解决方案,保障了太原地铁的
顺利开通运营。此外,在民航、铁路、公路、港口等领域均中标多个行业标杆项目。


在医疗行业,新华三服务于智慧医疗各应用场景,从创新科研、智慧医疗、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
四大方向推进医疗服务和管理的升级,实现对智慧医院建设的全域赋能,助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报
告期内,中标重庆医保云、青海医保云、北京疾控中心私有云、协和医院网络改造项目等医保、医院、
公共卫生防控救治领域的标杆项目。


在电力能源行业,新华三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除网络设备和安全产品持续支持电力、石油、
煤炭等行业业务发展外,服务器和存储产品均取得了重点突破。陆续中标中石化集团沙河数据中心项
目,中石油集团广域网及云计算资源池建设项目,冀中能源、国家电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关键项
目。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新华三与紫光云引擎共同打造的紫光UNI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入选工业
和信息化部《2020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成为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标杆,平台已
在电子信息、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电气、化工、光电缆、新能源等10余个行业广泛应用。


2、运营商业务

2020年,我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新华三抓住新一代网络建设的战略机遇,在运营商市场
取得重大突破和快速增长。公司全面参与运营商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在“三云两网”业务战略指


引下,为运营商提供云网安融合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新华三与运营商合作共同开拓行业垂直
市场应用。报告期内,新华三成功中标近30项关键产品年度集采。


在骨干网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面向运营级应用的全新一代核心路由器CR19000通过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严苛集采测试并在三大运营商集采项目全部中标,在中国移动2019年至2020年高
端路由器项目中获得70%第一份额。目前,CR19000核心路由器已应用在广东电信骨干网和城域网出口
交接位置和上海移动城域网联接省干和国干的出口位置,支撑了海量云网用户连接的出口访问需求。

CR19000核心路由器已成为运营商组建国家级骨干网重要核心产品。


在5G承载网领域,随着5G建设的全面铺开,新华三在5G承载网上取得全面突破,在核心网、城域
网、接入网、终端接入均获得规模应用。新华三中标中国电信STN(5G IPRAN)集采项目;在2020年
中国联通智能城域网项目中,首次在核心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全标段入围。新华三5G IPRAN解决方
案目前已在中国电信15个省和中国联通19个省获得规模应用,新华三已成为运营商城域网技术创新应
用领导厂商之一。


在网络云领域,5G的加速部署开启了运营商网络云建设的巨大市场,新华三凭借着全领域的云基
础设施和全栈技术方案,中标中移动信息IT云资源池SDN系统二级集中框架采购项目、中国移动2019
年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二期工程分布式块存储采购项目、中国移动硬件防火墙产品集中采购项目等;此
外,新华三成功进入中国联通5G核心网,成为中国联通5G核心网的云化资源池核心厂商之一。


在政企业务领域,新华三发布了5G行业专网解决方案,将云基础设施、5G云化小基站、5G开放
UPF网元、MEC边缘计算、安全设备以及行业应用方案进行融合,与运营商及行业应用提供商共同推
动5G政企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现已率先在工业互联网、水利以及安防领域实现5G融合的应用实践。


3、国际业务

2020年,新华三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重点聚焦日本、俄罗斯、马
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印尼、哈萨克斯坦七个子公司的功能建设,通过自主拓展和“一带一路”

项目联动与合作,新华三已在30多个国家形成项目突破并成功落地交付,陆续中标运营商、政府、交
通、医疗、教育、数据中心等多个格局性项目和一带一路标杆项目,收入规模持续上升。新华三积极
搭建合作伙伴体系,已认证海外合作伙伴增加至252家,覆盖20多个国家,形成了立体的拓展、交付体
系。


(三)紫光数码持续优化产品线结构,保持分销业务稳健发展

公司控股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数码”)与惠普、戴尔、联想等
厂商持续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区域和渠道的覆盖能力;培养高毛利潜力产品线,不断
调整优化产品线;升级信息化系统,增强数字化运营能力,降本增效、控制风险;持续拓展物流业务,
不断提升供应链整体服务能力。紫光数码IT分销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发展。


2020年,公司整体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智能终端、智能工厂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
持续完善公司“云—网—边—端—芯”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云与智能”核心能力和场景应用。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

营业利润比上
年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服务

35,830,824,286.53

2,605,471,872.25

27.34%

20.09%

-1.11%

-3.63%

IT产品分销与供应链服务

29,873,633,407.14

1,001,565,761.98

6.45%

-4.15%

37.52%

-0.09%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
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面临退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①根据新收入准则变更会计政策

根据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发布的《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财会
[2017]22号)(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进行了相应变更。根据新旧
准则衔接规定,公司根据首次执行新收入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2020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
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不产生重大影响。


②根据《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通知》(财会[2017]15号)变更会计
政策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为使公司会计核算更加准确、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公司对符合净额法核算条件的政府补助由总额法改按
净额法核算。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不影响公司2020年期初净资产和本期净利润。公司比较期间的资产负
债表和利润表相关财务数据将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进行追溯调整,但不会对比较期间的净资产及净
利润产生影响。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范围增加公司14家,减少公司5家。具体如下:

合并范围增加:

① 公司出资25,500万元设立了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51%股权;
② 公司出资2,000万元设立了上海紫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③ 公司出资1,000万元设立了海南紫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④ 公司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苏州美珖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⑤ 公司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苏州美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⑥ 公司子公司紫光数码(苏州)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设立了苏州美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⑦ 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300,000万印尼盾设立了华三通信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
公司间接持有其99%股权;
⑧ 公司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0万澳门元设立了新华三澳门(一人)有限公司,公司间
接持有其100%股权;
⑨ 公司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出资10,000万元设立了新华三智能终端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
有其100%股权;
⑩ 公司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出资10,000万元设立了新华三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间
接持有其100%股权;
. 公司子公司无锡紫光星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80万元设立了无锡市菱丰建筑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80%股权;



. 公司子公司无锡紫光星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80万元设立了无锡豪缘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间
接持有其80%股权;
. 公司子公司无锡紫光星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80万元设立了控股无锡创尔清能源科学研究
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其80%股权;
. 公司受让了紫光恒越(杭州)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合并范围减少:

公司5家子公司哈尔滨紫光华信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紫光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紫光华信
科技有限公司、沈阳茂正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茂正华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
围。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21年4月24日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