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三旺通信: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1年08月29日 18:31:14 中财网

原标题:三旺通信: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618 公司简称:三旺通信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1年8月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
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对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
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熊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袁玲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袁玲声明:
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发展战略、未来经营计划、投资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
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
................................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
................................
............
35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
................................
.
3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
................................
............
3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
..........................
60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
................................
.
6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
................................
.....
6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
................................
............
68


备查文件目录

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的公司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
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三旺通信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三旺奇通



上海三旺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分公司

北京第一分公司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
京第一分公司

控股股东、七零年代控股



深圳市七零年代控股有限公司

钜有咨询



上海钜有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上市公司股东,曾用
名深圳市巨有投资咨询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深圳市巨有咨询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名鑫咨询



上海名鑫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上市公司股东,曾用
名深圳市名兴投资咨询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深圳市名兴咨询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
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期、本报告期



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


《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

工业互联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
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
生态,其本质是以机器、原材
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
及人的网络互连互通为基础,通
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
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及
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
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
革。


以太网



由施乐(Xerox)公司创建并由
施乐、英特尔(Intel)和DEC公
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局域网协议规
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
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与
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工业以太网



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以太网。工
业以太网技术是以IEEE802.3标
准为技术基础,为满足工业测量
和控制现场的可靠性、高可用




性、实时性、安全性、环境适应
性等需求,而产生的新一代工业
通信技术。


现场总线



一种应用于自动化领域中,连接
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
字、双向、多站的底层数据通信
系统。


环网冗余



一种通信技术,是指在通信网络
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启用冗余链
路,从而使通信网络及时恢复。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以IEEE802.3标准为技术基础,
在工业现场中起数据传输交换作
用的通信产品,适应工业严酷环
境中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的
要求。


网关



实现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
或语言之间互转换的通信产品。


无线AP



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是无线终端与有线网络
的接入点。


无线AC



无线控制器(Wireless
AccessPoint Controller)是可
集中控制无线AP的通信产品。


IPv6



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
版)的简称,是互联网工程任务
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
的下一代IP协议。


TSN



英文“Time Sensitive
Network”的简称,指时间敏感
网络技术,是新一代工业以太网
技术,具备符合标准的以太网架
构,具有精准的流量调度能力,
是下一代工业网络承载技术的重
要演进方向之一。


WiFi6



基于802.11ax标准的一种无线通
信协议。


Profinet



是新一代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
自动化总线标准。


5G



第 五 代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 英 语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
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
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
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三旺通信

公司的外文名称

3onedata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熊伟

公司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百旺信高科技工业园1区3栋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公司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百旺信高科技工业园1区3栋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518000

公司网址

https://www.3onedata.com.cn/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信息
披露
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熊莹莹

廖惠萍

联系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百旺信高
科技工业园1区3栋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百旺
信高科技工业园1区3栋

电话

0755-26628087

0755-26628087

传真

0755-26703485

0755-26703485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证券事务部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及板块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科创板

三旺通信

688618

不适用





(二) 公司
存托凭证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105,464,345.40

85,277,244.67

23.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206,883.04

29,031,605.41

-13.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

18,871,901.35

25,821,415.62

-26.9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272,924.09

10,470,879.33

-20.99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677,744,840.67

672,748,955.63

0.74

总资产

780,677,347.04

758,609,184.17

2.91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0

0.77

-35.0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0

0.77

-35.0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

0.37

0.68

-45.5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70

12.18

减少8.48个百分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

2.77

10.83

减少8.06个百分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2.92

16.40

增加6.52个百分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05,464,345.4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7%,主要系公司受益
于工业互联网行业景气上行,叠加公司产品结构改善、营销网络覆盖度提升及市场需求增加等因
素,智慧矿山、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应用市场需求旺盛,加上新基建的推出进一步加快了
工业系统的数字化进程,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公司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206,883.0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871,901.3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6.91%。主要系公司基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考虑,逐步深化销售布局与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和
销售费用较同期增长72.84%和45.09%,导致公司短期内利润有所下滑。



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72,924.09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20.99%。

主要是报告期内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47.40%所致。



4

报告期


基本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均
较上
年同期
下降
,主要

净利润同比
下降
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422.74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
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
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



1,541,691.34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
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
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
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
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
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
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
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
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5,395,841.10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
值准备转回


154,355.00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
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
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36,155.4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所得税影响额


-790,638.46



合计


6,334,981.69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C392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
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营业务:

公司创建于2001年,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新颖化)“小巨人”企业。面向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需求,秉持研发驱
动的发展理念,公司始终致力于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
系,主要产品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设备联网产品、工业无线产品等。

聚焦工业级产品的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及下游行业应用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了电磁兼容、环
境适应、环网冗余、精密时钟同步等一批核心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高低温、高粉尘、高电压、潮
湿、腐蚀、无人值守、剧烈振动冲击、极强电磁干扰等严酷工业环境中的通信应用问题,产品应
用已成功覆盖智慧城市、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


2、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以关键客户需求、行业场景应用需求为导向,注重新
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了以总经理领导、研发总监负责、运营管理部、总工办、预研部、
产品开发部、综合开发部等多部门配合协作的研发体系,以自主研发为主导、辅以少量委托研发
和合作研发,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借助外部先进技术、科研人才与信息优势,促进公司技
术水平不断迭代升级,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


公司建立起IPD项目管理体系,研发流程包括市场反馈、项目立项、方案设计、样品试制、
小批量试产、量产输出等阶段。具体形式为:①计划阶段:搭建项目环境、组建项目团队、对产
品提案进行目标分解及需求分析、形成产品概念和实现方案。制定完整的项目计划,并明确项目
的目标与范围,指导后续阶段项目的执行。②开发阶段:执行项目计划,进行各模块的详细设计、
实现各功能单元测试,完成样机的制作、测试、样机的型式试验,做好阶段性技术评审,并做好
生产相关资料的准备。③验证阶段:小批量试产,验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文件、工装夹具,
发现潜在的质量、功能性能等缺陷,对产品进行小批量验证和终端客户试用,并采取改进措施,
以确保产品能符合生产部门的要求及通过最终客户的认可。④发布阶段:对外/对内发布产品相
关信息。对供应、制造、服务做好准备工作,并进行首次量产,验证具备量产能力后转量产输出。


(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类、光器件、接插件、阻容器件、壳体、
线路板等。采购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历史数据及库存数据定期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公司产
品具有小批量、多规格、交期短等特征,公司会根据订单情况、历史数据或未来预测对部分原材
料进行战略性备货。


(3)生产模式:公司采取“自主生产+外协加工”的生产模式。同时公司会根据生产计划、
客户交期、产品技术要求、历史数据及订单情况等,并结合长期合作客户情况,对于一些常规需
求产品进行适当生产备货,备货方式包括以成品或模块化半成品方式进行生产备货。


(4)销售模式: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客户需要较多的服务支持和技术支持,
因此公司采取直销为主、少量经销的销售模式。同时,公司下游应用领域存在客户或订单较为分
散的情况,公司采取了全国性的营销服务网络布局。


(三)行业情况说明:


1
、行业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发展阶段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010
年以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处于萌芽期,
2010
-
2014
年处于发展初期,
2015
年至今,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脉络有两个维度。一是互联网的发展,二是工业的发展。互联网是从消费
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面向实际的生产经营,利用互联网
技术
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撑。工业
本身也是自动化、系统化的发展过程。从单机控制、工控系统到
ERP
等工业管理系统的出现,工
业与互联网逐步出现融合发展。随着
新技术、新发展理念的引入,
201
2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正
式被提出,工业系统正在从单点的信息技术应用向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演进。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国家连续出台了一批促进工业互联网的
政策:
2015
年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
+”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与制
造业融合的任务。

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
过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7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

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推
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结合。

2018
年工信部印发《工业
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提出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工业
互联
网平台。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来,工业互联网被逐渐提高到
了国家战略层面。

2019
年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提出建设工业互联网
网络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等。

2019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



+”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020
年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提出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
新。

2020

12
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

2023
年)》,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
融合的全新应用模
式。

2021
年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

2023
年)》,提出到
2023
年要实
现新模式、新业态的大范围推广,提高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应用普及
率。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家在产业政策上对工业互联网的大力支持,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各行
业深度融合,对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产业生态逐步完善,面向工业场景的关键技术研
发加快
推进。基础电信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持续深入,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逐步清晰。(
2
)发展
格局初步形成。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实践集中、应用案例丰富,鲁豫一带、川渝一
带、湘鄂一带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他地区
的个别
企业开展了积极探索,我国
“5G+
工业互联



初步形成了

两区三带多点


的发展格局。(
3
)加快拓展应用范围。当前,工业互联网已经
广泛
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冶金、家电服装等行业,不断催生出新的增长点。除汽车、通信与电
子制造、机械、电力、轨道交通、航空、化工、家电、钢铁、船舶等制造业行业外,港口、能源
等领域也
成为“
5G+
工业互联网


的应用重点。在视频监控、物流配送等场景应用基础上,部分
企业推动
5G
应用持续走深向实,已开始介入到装配、检测等生产内部关键环节。



我国工业互联网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
2019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
规模突破
6000
亿元,达到了
6110
亿元,未来五年
(2020
-
2025)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3%
。随着产
业政策逐渐落点,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市场空间将有望加速,并预测在
2025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
市场规模将突破
1.2
万亿元。



据麦肯锡调研报告显示,工业互联网在
2025
年之前每年将产生高达
11.1
万亿美元的收入;
据埃森哲预测,到
2030
年,工业互联网能够为全球带来
14.2
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另据预测,
2030
年,
5G
、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共将创造
30
万亿美元以上经济增长。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
IHSMarkit

2019
年发布的研究报告,
2018
年,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
业网关、工业无线等工业通信网络设备产品全球市场容量为
26.50
亿美元,
2019
年市场容量为
30.82
亿美元,相比
2018
年同比增长
16.3%
。同时,预计
2018

-
2023
年行业市场空间将保持复
合增长率
15.9%
的增长速度,到
2023
年行业市场空间将达到
55.30
亿美元。



(2)行业基本特点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
1
)产业链上游:数据的采集与集成。主要参与者是信息
技术企业,能够提供云计算、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服务。(
2
)产业链中游:平台的搭建。主要
参与者包括装备与自动化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核心职责是实现
平台的搭建。(
3
)产业链下游:工业
APP
开发。主要参与者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垂直领域用户以
及第三方开发者。



工业互联网因跨领域、跨行业、多技术集成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具备如下五大
特点
:


1
、工业数据的特点。工业互联网是基于各种网络互联技术,从工业设计、工艺、生产、管
理、服务等涉及企业从创立到结束的全生命周期串联起来。将赋能整个工业系统使其拥有描述、
诊断、预测、决策、控制的智能化功能。



2
、工业分析能力有改变。传统的


-

-



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业物联网终端,
无法保证工业生产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未来的工业分析能力将是

云计算
+
边缘计算


,云
计算聚焦非实时、长周期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支撑周期性维护以
及业务决策,边缘计算聚焦实时、
短周期数据分析,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



3
、工业价值的变化。立足工业数据,工业设备厂商的营利点将会从

以产品售卖、维修保
养为主




以提供基于数据的多维度生产性服务为主


转变。



4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变化。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获得的工业数据,数字孪生技术成为发
展重点。未来产品从研发、生产到使用都会从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转变为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世界映像,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5
、产品供应链的变革。传统供应链管理限于流程性关联,缺少数据驱动带
来的整体价值传
递和增值服务,导致企业同质化利润率下降、供应链协同效率低、核心业务流程受到职能管理的
制约、信息共享较差等瓶颈出现。工业互联网可实现产品实时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基于实时数据
实现供需双方精准的匹配,实现供应链的有效动态管控。



(3)主要技术门槛


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属于技术与人才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工业互联网通信产
品在各行业的信息化系统起关键作用,进入各行业形成应用存在一定门槛。



工业互联网体系构建复杂。一方面,工业互联网的落地要求云平台、软件应用、生产现场、
工业设备等融洽对接,在软硬件功能、通
信协议、设备接口等多个方面需形成一致的标准;另一
方面,工业互联网的实现要求生产设备厂商、
IT
设备及服务提供商、工业上下游企业等形成良
好的协作关系,单一主体难以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所以,工业互联网不仅归属于技术范畴,更
多的还是一个产业生态范畴。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的公司之一,深耕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产品广泛
应用于智慧城市、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及其他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良好
的品牌效应,在工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报告期内荣获了“
2021
年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建
设推荐品牌



“2021
年广东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奖项;成为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定的

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


的一员等。



公司实行多行业业务布局战略,在智慧城市、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及
其他领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同时,在下游各行业领域进一步发展多场景应用,扩大在高端领
域的市占率,如在矿山领域,以井下应用场景为抓手,进一步拓展井上井下一体化通信网络;在
轨道交通领域,形成从车上车下多场景应用优势;在电力及新能源领域,扩大高压变电站、高压
输电线路等高端应用,致力于形成
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一体化通信网络体系;在智能制造领
域,进一步拓展通信产品在工厂多场景的应用。行业布局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与为公司成长提
供了有力保证。




从全球来看,受益于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工业互联网成为工业转型
升级的重要动能。根据
IHS
数据显示,
2018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行业收入为
26.50
亿美
元,
2019
年达到
30.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3%


2018
年至
2023
年五年间,行业收入将保持快
速增长,到
2023
年将增长至
55.30
亿美元,其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占比约为
54.53
%
。而目前我
国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如此之大,但本土市场仍以欧美及台系等国际品牌为主,在我国
的渗透率并不高,由此可见,随着本土品牌的崛起,未来市场有巨
大的存量空间。伴随公司产品
技术积累加深,已经进入到一些高端应用领域及大型客户供应链体系中,在高端应用的适用性方
面逐渐展现出相对于欧美及台系品牌的优势,客户满意度逐步提高。未来伴随国产品牌有望进一
步向高端领域渗透的趋势。公司随着研发实力的不断拔高,在未来面临欧美及台系品牌的进一步
竞争时具备较强的优势。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
来发展趋势


(一)
整体情况:


(1)工业互联网通信逐渐实现融合发展趋势,产品将支持更丰富的网络管理功能


伴随工业设备和工业数据的增加,大数据分析对工业现场实时数据的采集需求提高,
IT

络与
OT
网络逐渐走向融合发展趋势。未来,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将带来海量设备联网
需求、大规模工业数据交换需求,

组大网


的趋势将进一步提升对大速率、高规格、支持智能
管理、智能运维的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的需求。



(2)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未来新技术的发展将围绕传输、安全、运维不断涌现,持续驱动行业快速增长。



A、传输方面,新兴的
TSN
技术、
5G
技术、
WiFi6
技术等有线和无线技术更好地支持
IPv6

TCP
等协议,适应未来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的数据传输需求,可
以实现网络系统进一步融合。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的并行发展以及相互融合将在未来构
建云(互联网云端)、管(海量信息传输网络)、端(智能终端)、边(边缘计算)为一体的整网
解决方案。

B、安全方面,未来积极防御、威胁情报、态势感知、数据驱动安全、安全可视化等新理念
在工业领域不断推广应用,身份认证、环网冗余、多链路传输等新兴技术将保障工业网络安
全运
行。

C、运维方面,边缘计算将得到进一步应用,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以及从现场设备节点到
云端中心控制节点的网络端到端保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在工业互联网中叠加,建
设高效的通信运维体系。

(3)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随着国家近年持续出台对工业互联网通信自主可控发展的支持政策,有助于扶持和培养国内
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完善相关配套支撑产业链,壮大产业供给能力,也将进一步加快国内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业链的迭代升级,进一步加快在关键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掌握技术自主权,
进一步保障工业互联网通信行业自主可控,构建相关生态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亦将进一步形
成国产品牌发展效应,带动下游领域逐渐形成在高端领域及对客户的突破具备较强的示范效应,
壮大未来产业的发展规模,拓宽未来产业的需求服务链条,提高未来产业的发展层次,进一步筑
牢国内自主品牌在产品性能、服务需求、使用维度、运行经验等方面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
有望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市场份额。



(二)
具体行业情况: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随着工业互联网逐步应用普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带动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快速发展。未来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行业应
用前景积极向好。




下游
行业


具体应用场景


智慧
城市


综合管廊(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智能交通(包括电子警
察、高速公路监控、隧道监控等系统等)、社会治安监控系统、 海关、机场、码头
监控系统等。



智慧
矿山


井上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
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



轨道
交通





铁路行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
列车运行状态监测系统、铁路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
统、隧道桥梁监控系统、车站隧道视频监测系统、防风监测系统、车内信息系统等。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通
信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等。



电力
及新
能源

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风电分布式检测控制系统、火电 DCS、核电 DCS 系统
等。



智能
制造


运动控制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废水处理系统
等。


其它


医疗行业:红外体温检测系统、医院监控系统等。



物流行业:自动化分拣系统、运输机器人、AGV 等。





(1)智慧城市


应用说明:
智慧城市主要包括综合管廊、智能交通、社会治安监控系统、海关、机场、码头
监控系统等。总体架构包括五个层面:感知层、通信、网络层、城市数据层、控制层、支持系统
层和城市应用层。其中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和网络层,起到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的作用。以
综合管廊应用场景为例,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的应用为将前端传感器、
信号控制器、摄像头等现
场设备与后端控制中心连接,构建从现场感知到云端控制的通信网络,满足智慧城市通信网络构
建、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多种需求,在综合管廊等地下、存在天然气的特殊环境中还需具备防
爆等高规格特性。



发展情况:


中国自
2012
年开始推行大规模智慧城市试点,且不断扩大项目试点范围,并将智慧城市上
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工程。

根据
2020

2

IDC
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
2020
年我国
智慧城市投资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
266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支出国家


目前,我国
智慧城市试点已经超过
600

,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未来,智慧城市的规模将
进一步扩大。现存及未来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带来较多信息化基础设施
的需求,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面临市场空间较大。



(2)智慧矿山


应用说明: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在智慧矿山行业的应用以煤炭为代表。我国能源总特征是
“富煤、缺油、少气”,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都是我国最主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

同时,我国煤矿存在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易出现矿井灾害等特点,多数矿井同时具有瓦
斯、水、火、煤尘、顶板等灾害隐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为此
,彻底改变煤炭工业的
生产和管理模式,从传统粗放型开采到信息化、智能化少人或无人开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高
度共识,也是我国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煤炭工业得到发展的动力。



发展情况:
智慧矿山的建设远未达到目标,尚有较大改造空间。智慧矿山的建设大体可分为
矿山数字化、信息融合平台化、单系统智慧化、单矿山全面智慧化、矿山集群综合智慧化等五个
阶段,目前仍有较大改造空间。

2020

2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
8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
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煤矿智能化三阶段目标:到
2021
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

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到
2025
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
2035
年,各类
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未来随着智慧矿山多系统全面集成、以及智慧矿山集群化集成发展,将为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尤其是大速率、符合工业现场环境要求、具备智能管理、能支持大数据分析
的产品带来较大需求。



(3)轨道交通


应用说明

轨道交通包括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主要包括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城市轨
道交通主要包括地铁和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以及低碳、
环保等特点,是现代社会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向之一。

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已处于集中投资、快速发展阶段。列车运行速度加快,列车
运行间隔缩短,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保证显得日益重要,这也对轨道通信产品提出了更高
的技术要求。铁路应用方面,以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为例,在整个监测系统中,现场
级设备有高清摄像机、
各类传感器等设备,通过设备联网产品连入网络,再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
机传输至控制设备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并及时发现故障。由于高铁处于高速运动过程中,用于
该场景的通信产品需同时符合电力线路环境要求以及列车高速运行要求,保
证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性和及时性。



发展
情况:
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缩
短了区域时空距离,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根据交通
运输部数据,
2
020
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14.6
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
5.3%
,其中高铁营业里程
3.8
万公里。

2020

3
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
要》,按照
“1
-
8
-
1
-
1”

的布局结构,即铺画一张智慧城轨发展蓝图;创建智慧乘客服务、智能运
输组织、智能能源系统、智能列车运行、智能技
术装备、
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安全和智慧
网络管理八大体系;建立一个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制定一套中国智慧
城轨技术标准体系,未来
智慧城轨对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网络的需求将带来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



(4)电力及新能源


应用说明: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之一,电力产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
其生产、传输、供应和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电力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五
个环节:发电、升压输电、降压变电、低压配电和用电,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在电力生产全过程
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实现以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全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
构建连接机器、物料、人、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实现电力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实时分
析,形成科学决策与智能控制,站在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电网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2009
-
2018
年,全社会用电量从
3.64
万亿千瓦时增至
6.84
万亿千瓦时,呈稳步上升态势,整体复合
增长率达
7.26%


2019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
72,255
亿千瓦时,已提前实现《电力发展


三五


规划(
2016
-
2020
年)》中关于
2020
年全社会用电量
6.80
-
7.20
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
5,000
千瓦时左右的预期目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未来我国将继续大力加强电网建设,使
电网发展速度与电
力需求和装机规模相匹配,满足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智能电网和泛

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将带来大量设备的终端设备的联网需求以及随之带来的数据传输需求,对通
信产品的需求将有较大提升。由于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对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稳定
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目前国际品牌在我国电力行业中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未来,随着电力行
业国产化的加速,国产品牌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5)智能制造:
智慧医疗是
5G
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中的重要场景,以

感、知、行


为核
心的智能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平台,需要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区块链等多种技
术。



应用说明: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
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
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
能的新型生产方式,通过智能自动化装备及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通过工业制造数据系统等
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数据采集、通信互联、分析决策,从而提供最优化的生产方案、协同制造。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数字技术的迅速进步,智能制造已经逐渐贯穿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和
服务的各个环节,也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始普及广泛,同时也对相应的通信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情况: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
统中。受益于中国制造
2025
战略、国内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国家政策的持续驱动,工业自动化将持续提升,发展
前景广阔。中国工控网《
2019
中国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市场白皮书》显示,
2018
年中国自动化市
场规模达
1,830
亿元,同比增长
10.5%
。随着智能制造进一步发展,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
的大规模部署要求工业互联网通信网络满足业务数据可靠、实时的交互传输需求,未来的工业互
联网通信产品的应用将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
及其
先进性
以及报告期内
的变化情况


公司从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战略,凭技术赢得市场、靠创新取得效益,
以更广泛的技术应用为导向,深耕工业互联网领域近20年,密切跟踪行业需求,积极布局技术
研发,形成了创新性强、实用性高的系统架构技术,并围绕工业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
以及下游行业的应用场景需求,专注研发核心技术,公司核心技术来源均系自主研发。截止
2021年6月30日,公司掌握的主要核心技术如下:

序号

类别

技术名称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1

系统架构

模块化产品技术

软件与硬件高度集成、尺寸小巧、支
持灵活拓展与二次开发,功能、可靠
性、功耗等处于较好水平。


可根据不同客户、不同
应用场景而灵活定制。


2

SWOS工业交换机操作
系统

易用、可靠,系统运行效率较高,支
持协议和功能完备,可在实际应用中
满足不同细分领域客户对操作系统的
多样化需求。


应用于智慧城市、矿
山、轨道交通、电力及
新能源、智能制造及其
他多个领域的工业通信
领域。


3

NOS工业交换机操作系


兼具完备的核心功能及较快的启动速
度,精简的架构改进了传统系统启动
速度耗时较长的问题。


应用于对启动时间要求
敏感的场合,可实现
1~2秒完成系统的启
动。




边缘分布式
AI
分析系



具备完整的从管理平台(云部署或私
有化部署)、边缘
AI
计算(边缘嵌入

AI
服务器),与多种终端设备所组
成的系统,从而实现多项智慧城市
AI
视频分析算法。





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智能电网等区域范围
广、与中心机房
/
云通
信压力大、事件发现与
处理的实时性要求高、
设备有远程管理需求的
领域。



4

可靠性

电磁兼容技术(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围绕干扰源、敏感源、耦合路径等设
计要素,选择最优电路泄放路径,隔
离及屏蔽干扰源,设计去耦电路,提
高产品电磁兼容性,同时保障产品小
巧化,节省客户组网成本。


应用于复杂的电磁干扰
环境,如变电站、高铁
车厢、高压电路等。


5

环境适应性技术

公司具备环境适应技术体系,在宽
温、防水、抗压、防尘、抗振动冲
击、隔爆等多方面改进产品性能,使
之适应高低温、高粉尘、高电压、潮
湿、腐蚀、无人值守、剧烈振动冲
击、极强电磁干扰的严酷工业环境。


适用于轨交车辆、煤矿
井下、风电光电发电场
及其他多种恶劣工业环
境。


6

以太网连接可靠性诊断
技术

在数据交换传输的同时可通过识别和
分析通信链路故障,为传统数据交换
设备增加数据诊断和故障告警功能,
具备到一定创新性。


适用于对通信链路可靠
性要求高的环境,可在
通信不间断的同时监测
通信链路。


7

SW-Ring环网冗余算法

自主研发无主站架构,有效避免主站
失效带来的通信故障,同时提升了故
障恢复效率,自愈恢复时间<2ms,支
持单环、耦合环、相切环、链、Dual-

应用于多种对故障敏感
的场景,如轨道交通、
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
造等对实时性要求高的




序号

类别

技术名称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Homing等多种组网方式。


场景。


8

Bypass直通技术

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时通过避开故障设
备实现通信网络的连通,可即时恢复
通信网络,切换时间可小于10ms,在
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
等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领域有所应
用。


应用于多种对故障敏感
的场景,如轨道交通、
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
造等对实时性要求高的
场景。


9

无线并行冗余技术

采用双通道设计,可实现双频无缝漫
游零丢包,增强无线传输带宽和抗干
扰能力,满足大带宽、低时延、低抖
动、抗干扰能力强等要求。


适应用于对无线传输要
求较高的场景中,如移
动机器人、高铁配电监
测等。


10

实时性

PTP技术

通过主通信设备使工业控制系统其他
设备保持时间同步,以达到精准控制
的要求,同步精度可达到优于±15ns
的水平,与行业技术水平相接近。


应用于对时间精度要求
高的通信系统或控制系
统,如电力、轨道交通
等。


11

网络电口快速连接技术

结合软件与硬件研发,降低端口数据
连通耗时,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经长
期迭代发展后实现技术改良,连通耗
时从数十毫秒降低至5毫秒。


适用于车载、电力等对
实时性要求极高场景。




TSN(时间敏感网络)
技术

基于时间同步,时间片预留,帧抢
占,帧复制和消除等功能,实现网络
内端到端的大容量、低延迟和确定性
数据传输,同时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适用于轨道交通列车控
制系统、自动驾驶、工
业互联网等时间敏感型
应用。


12

安全性

网络安全技术

具备较为丰富的网络安全防护功能,
支持多种VLAN模式、可有效防范ARP
欺骗攻击、支持ACL包过滤技术,对
广播风暴、组播风暴和未知单播风暴
有抑制功能。


网络安全为当前热门话
题,该技术适用于各种
对网络安全有要求的环
境,比如轨道交通、电
力、安防、智慧能源
等。


13

网络风暴端口隔离技术

可以有效检测未知网络是否有环路存
在,避免未知链路中产生的风暴报文
冲击设备及网络。


适应煤矿井下等存在大
量老化电缆的复杂网络
环境。


14

行业应用

大功率PoE技术

可以提供最高95W的输出功率,能支
持大功率设备、多种类型设备接入通
信网络。


应用于需要用到大功率
受电设备的场合,比如
智慧城市里的高清摄像
机、工业自动化行业里
的工业相机等。


15

列车重联网络通信技术

支持TTDP、R-NAT、TRDP 、端口
bypass被动旁路功能、端口汇聚等功
能,可实现列车自动编组、IP地址映
射等,在高铁动车等场景中应用较
多。


应用于轨道交通行业,
可灵活实现列车自动编
组、IP地址映射。


16

光口速率自适应技术

支持不同光通信端口正常通信,可实
现光纤传输产品即插即用,方便简
单,降低客户组网成本,具备工业现
场应用意义。


应用于需要不种通信速
率网络设备混合使用的
环境,如安防行业,可
实现不同速率的光口无
缝对接,即插即用。


工业5G CPE技术

工业5G CPE利用蜂窝5G 网络为用户
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无线数据传
输,同时提供串口、CAN、以太网、光
纤及WiFi等通信接口,实现高速、低
延迟的工业互联网数据通信。


应用于矿井、电力、智
能工厂、移动机器人等
行业。


WiFi6技术

WiFi6相比于前几代WiFi技术,可以
实现更高带宽、更低的延迟、更高的
待机数、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在未来
工业高带宽无线局域网通信领域具有

应用于矿井、综合管
廊、无线网桥、电力、
智能工厂、移动机器人
等行业。





序号

类别

技术名称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绝对的优势。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



(1)智慧城市行业:

报告期内,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从管理平台(云部署或私有化部署)、边缘AI计算(边缘嵌
入式AI服务器)与多种终端设备(目前主要从智慧城市领域出发,设备主要为多种传感器)组
成的系统(边缘分布式AI分析系统项目)。该系统易于横向拓展,适合大规模部署,将计算压
力分散至边缘,降低中心化的网络通信与计算压力,并实现高实时性的事件分析与处理能力。此
方案已进行实际项目落地。


(2)轨道交通行业:

报告期内新增一款支持时间敏感网络的交换机产品(TSN交换机),时间敏感网络是
IEEE802.1 TSN任务组开发的一套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以太网数据传输的时间敏感机制,通
过允许一些流量分组优先转发,利用门控调度机制清理线路以及带宽预留等机制来保证业务流量
在以太网中的传输性能,为标准以太网增加了确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以太网能够为关键数据的
传输提供稳定一致的服务级别,当前可支持的时间敏感网络基础协议包括:IEEE1588 PTPV2,
IEEE 802.1AS Time Synchronization、IEEE 802.1Qbv Scheduled Traffic、IEEE 802.1Qav等。

此系列产品可很好的应用于列车控制系统,以满足列车控制系统对时间敏感性和关键数据确定性
的要求。


(3)电力及新能源行业:

报告期内实现了工业级室外5G CPE产品的量产,工业级5G CPE技术产品支持5G NR蜂窝无
线网络,兼容3G/4G LTE全网通,支持2.4GHz、5.8GHz双频段WiFi;支持12~48VDC电源输入和
48VDC PoE电源输入;支持-40~75℃宽温工作,支持双SIM卡冗余、支持有线WAN与5G的双链路
冗余,实现了IP68、EMC4级等防护等级,强力维护用户的通信保障与安全。


(4)智能制造行业:

报告期内应用WiFi6技术产品的室外AP的样机已完成硬件调试,软件处于功能、性能调优
的状态。





报告期
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

3

1

85

6

实用新型专利

4

0

58

52

外观设计专利

1

0

8

6

软件著作权

20

20

100

100

其他

0

0

0

0

合计

28

21

251

164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


上期数


变化幅度
(%)


费用化研发投入


24,169,951.13


13,984,102.53


72.84%

资本化研发投入


0.
00


0.00


0.00


研发投入合计


24,169,951.13


13,984,102.53


72.84%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
比例(%)


22.92%


16.40%


6.52%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0.00

0.00

0.00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涨72.84%,主要系公司为提高研发服务能力和业
务承接能力,加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加大自主研发项目投入,增加研发人员人数,研发人
员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
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预计总
投资规


本期投
入金额

累计投
入金额

进展或阶段性成果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1


5G边缘计算网
关项目

300

114.85

314.77

1.已完成开发基础版边缘计
算网关样机;

2.已完成基本系统框架框架
的开发,实现了基于容器化
技术的多语言的APP编程环
境;

3.正在持续开发以增强更多
5G网络特性,并持续完善
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协议
支持,及增加对主流物联网
云平台的支持。


基于公司自主研
发的边缘计算系
统框架开发具备
5G通信能力的边
缘计算网关产
品,支持接入主
流的物联网云平
台、主流工业以
太网和现场总线
协议,提供基于
容器化技术的
C/C++/Python/Go多语言的APP
编程环境。


该课题致力于将
5G通信与边缘计
算技术相融合,
开发5G边缘计
算网关的软硬件
平台,使其达到
行业先进水平,
加速工业互联网
和5G垂直行业
应用推广。


应用于智能制
造、智能电网、
智慧城市等领
域,构建广覆
盖、低时延和高
可靠的边缘网
络,为工业应用
提供边缘计算能
力。


2


AIBox产品开
发项目

200

212.34

212.34

整机采用工业级芯片、M12
稳固型接口、防护等级可达
IP67,令产品长期稳定高效
运作。该产品必须符合电磁
兼容性标准要求,必须符合
EN50155相关电磁兼容性标
准,产品硬件已经完成中试
转产。


开发工业级通用
具有人工智能计
算能力的边缘计
算网关。


本课题填补公司
在边缘计算人工
智能领域的产品
空白,提升了公
司在工业互联网
场景的影响。


该产品面向工业
物联网边缘侧人
工智能和机器视
觉应用场景,适
用于智能制造等
多个领域。


3


IES6300系列
交换机项目

400

14.3

363.86

1.已发布全千兆产品
IES6300,完成了基础二层
交换机的功能,实现了私有
环网/公有环网,静态路由
功能以及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PTP功能模块;

本项目精确时钟
同步协议支持普
通时钟、边缘时
钟、端对端的透
明时钟、对等透
明时钟,并且交
换机的精密同步

本课题将推出一
个全新的交换平
台,精密同步时
钟的传输精度达
到行业领先水
平。


应用于智能制
造、智能电网、
智慧城市等领
域,为工业自动
化、电力设备在
线监测、智能交




2.支持双系统,双文件系
统。


时钟的传输精度
可以达到20ns
以内。


通等应用提供精
确授时。


4


Linux平台
Modbus网关项


500

19.78

363.44

1.采用智能路由技术,实现
RTU Slave、RTU Master、
ASCII Slave、ASCII
Master四种操作模式;

2.采用链路表和队列技术,
实现多主机、多从机的并发
访问;

3.引入虚拟ID和真实ID机
制,实现ID映射功能。


开发一款多端
口,全协议、高
性能的智能型
modbus网关产
品。


本课题提升了公
司modbus网关
产品的功能和性
能,使其保持行
业领先水平。


适用于水、气、
汽管网监测;
2EMS(能源管理
系统)信号采
集、传输;市政
供、排水管网、
管沟监测;地下
管廊环境监测;
生产制造、加工
企业生产过程信
号采集、数据传
输。


5


RCU6000产品
开发项目立项
报告

400

32.16

32.16

1.modbus协议点位映射;
2.EtherNet/IP协议采集控
制;

3.MQTT协议采集控制。


开发一款协议可
拔插,硬件可定
制的协议转发平
台。


本课题将推出一
个多协议互转平
台,性能达到领
先水平。


应用于智能制
造,矿山,电
网;信号采集、
传输;市政供、
排水管网等系
统。


6


TBW系列产品
开发项目

300

287.85

287.85

1、发布并量产TBW6200系
列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一共4
款;

2、发布并量产TBW6300系
列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一共4
款;

3、TBW系列产品满足
EN50155行业要求。


提供地铁PIS系
统完整的通信解
决方案和传输设
备。


本系列产品提供
了POE, BYPASS,
快速环网等功
能,能够完全满
足现有轨交市场
的应用需求。


适用于地铁PIS
系统数据传输。


7


TCU2000产品
开发项目立项
报告

300

38.51

38.51

产品硬件已经完成样机制作
调试,即将转入中试集成路
由、交换、NAT、VPN和防
火墙等常用网络功能,提供
常用工业控制协议,支持容
器应用和多语言二次开发,

开发工业级通用
可编程二次开发
边缘计算网关产
品。


本课题提升了公
司在工业互联网
边缘计算领域的
影响力。


适用于工业互联
网领域复杂网络
应用与数据采集
监控场景的边缘
计算网关 。





具有丰富的接口和较高的电
气防护性能。


8


TNS M12交换
机项目

400

15.58

340.62

1.已发布并量产TNS5500、
TNS5500D系列二层轨交专
用产品;

2.已发布并量产TNS5800、
TNS5800D系列三层轨交专
用产品;

3.TNS M12系列交换机满
足EN50155行业标准要求。


在公司现有TNS
系列产品的基础
上持续开发和完
善产品线,使轨
交类产品逐渐丰
富,满足轨交客
户在各类应用场
景中的产品需
求。


本课题致力于持
续开发和优化
TNS轨交产品
线,使其保持行
业领先水平。


该产品线系列产
品主要用于轨道
交通行业,可应
用于如地铁、云
轨、高铁、动车
组等车上和站内
需要以太网信号
传输的场合。


9


大功率UWB及
UWB补盲基站
开发项目

300

268.76

268.76

1.当前处于硬件调优阶段;

2.无障碍物传输距离已超过
300米。


开发出一套可实
现远距离的UWB
定位解决方案。


本课题将推出一
套远距离定位的
解决方案,定位
精度达到领先水
平。


应用于矿山、综
合管廊、智能制
造、巡检机器人
等具有高精度定
位需求的场景。


10


工业互联网系
统开发项目

400

114.26

260.13

1.已完成深度学习模型算法
优化和裁剪,并在边缘端侧
嵌入式硬件中成功部署和调
度。


基于公司自主研
发的边缘计算网
关产品,开发出
动态部署和调度
深度学习模型算
法的系统平台。


该课题旨在开发
出:适合在工业
互联网领域的边
缘端侧嵌入式硬
件中,部署和调
度深度学习模型
算法的系统平
台。


在工业互联网和
智慧城市等领
域,通过将人工
智能下沉到边缘
侧,可有效地实
现城市整体运营
的降本增效,有
利于城市管理效
率提升。


11


工业自动化
Profinet2.4
交换机产品开
发项目

400

103.73

345.32

1.支持profinet RT实时
通信,满足一致性类比CC-
B需求,支持
profinet mrp网络冗余,
重组态时间小于200ms;

2.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行业
标准,如profinet、
STP/RSTP/MSTP、支持多种
访问方式,可通过STEP7或
TIA Protal组态工具实现
简单一致的组态诊断;

研发一款针对工
业profinet环
境下使用的工业
以太网交换机,
端口满足百兆千
兆兼容,支持
IP67防水等级,
支持漏电流检测
等。


本产品具有EMC
防护等级高,防
水等级高,支持
现场漏电流检
测,支持
profinet协议等
优点,产品组网
完美兼容华三、
思科、华为。


本产品应用在智
慧工厂、智能制
造等自动化场
景。





3.支持整机漏电流检测功
能,支持IP67防水等级

4.支持浪涌3级防护能力采
用M12结构,可适用于强烈
震动和冲击的工业现场场
景。


12


光开关旁路交
换机开发项目

400

248.9

248.9

1.产品已经完成样机制作调
试,经过可靠性测试,并已
经转为中试阶段; 2.实
现光口断电Bypass功能,
实现备用线路的及时切换,
双输入电源,实现多路备用
供电功能;

3.达到EMC 4B标准,增强
可靠性,结构明显创新,LC
法兰嵌入壳体内部,使整体
更加美观。


基于公司自研产
品,推出光口通
讯Bypass功
能,用于光伏、
高速公路、隧道
等使用光通讯的
场景。


此产品具有宽压
输入、高速率通
信、高速切换
Bypass时间等技
术优点。


应用于多种对故
障敏感和光通讯
的场景,如轨道
交通、电力及新
能源、高速公路
等场景。


13


轨道交通常规
交换机开发项


300

170.76

170.76

完成
TNS5500,TNS5500D,TNS5800,TNS5800D4个系列10多款
产品的开发。


提供完整的轨道
交通系统通信解
决方案和传输设
备。


本系列产品提供
了POE,
BYPASS,快速环
网等功能,能够
完全满足现有轨
交市场的应用需
求。


适用于轨道交通
行业车载通信系
统。


14


交换机安全认
证项目

400

285.22

285.22

1.实现丰富的安全策略,增
强的多业务能力;

2.实现灵活的数据转发方
式,对报文进行全面控制和
安全监管;

3.实现多种认证接入方式,
支持多种远程接入场景。(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