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佳华科技:2021年半年度报告(修订版)

时间:2021年09月28日 19:51:24 中财网

原标题:佳华科技:2021年半年度报告(修订版)


公司代码:688051 公司简称:佳华科技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阐述了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五、风险因素”部分。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李玮、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朋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赖维君声
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
................................
................................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
................................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
................................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
................................
...........................
40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
................................
...............
4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
................................
...........................
4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
................................
.......
71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
................................
...............
7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
................................
...................
7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
................................
...........................
79


备查文件目录

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签名并
盖章的公司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股份公司、罗
克股份、罗克佳华、佳华科技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韦青信息



上海百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前
身,公司控股股东

百昱信息



上海百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控股股东

共青城华云



共青城华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

上海普纲



上海普纲企业管理中心(有限
合伙),公司股东

太罗工业/太原罗克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比蒙投资



深圳市比蒙投资有限公司,公
司子公司

展韵投资



上海展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佳华智联



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佳华物链云



成都佳华物链云科技有限公
司,公司子公司

佳华重庆



罗克佳华(重庆)科技有限公
司,公司子公司

鄂尔多斯佳华



佳华(鄂尔多斯市)科技有限
公司,公司子公司

山东罗克



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华环生态



太原华环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有
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数据科技



太原罗克佳华数据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天益蓝



山西天益蓝环境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佳华智慧




佳华智慧(太原)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佳华智造




佳华智造(太原)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元、万元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章程、公司章程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章程

报告期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
月30日

报告期末




2021年6月30日




光大证券、保荐机构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天元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德勤所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

本次股票发行、本次发行



本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
1,933.4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

上市



佳华科技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挂牌交易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佳华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

RocKontro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RocKontrol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李玮

公司注册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2层、3层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不适用

公司办公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2层、3层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101111

公司网址

http://www.rockontrol.com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不适用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信息
披露
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转转

成俊敏

联系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2
层、3层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
、2层、3层

电话

010-61502051

010-61502051

传真

010-80828823

010-8082882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http://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2层、3层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报告期内无变更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佳华科技

688051

不适用





(二) 公司
存托凭证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

295,057,134.48

288,586,458.37

2.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537,517.19

69,310,253.85

-81.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

1,816,618.09

63,142,199.32

-97.1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0,002,822.11

-114,387,209.55

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456,505,107.83

1,492,372,421.18

-2.40

总资产

1,982,855,215.26

1,998,660,443.95

-0.79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6

1.02

-84.3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2

0.93

-97.8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0.84

7.30

减少6.46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0.12

6.65

减少6.53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4.76

12.00

增加12.76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81.91%,主要系营业成本增加以
及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营业成本增加及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原因详见“第三节/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一)主
营业务分析/1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97.12%,主要系本年
度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减少,同时,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3、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84.1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
上年同期减少97.85%,主要系本年度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减少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68,572.36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
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
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
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
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7,373,150.67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
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
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
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
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
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
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
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
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
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
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
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
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
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
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
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
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4,867,814.27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
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
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
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
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
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
外收入和支出


129,466.43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
的损益项目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10,302.69



所得税影响额


-1,728,407.32



合计


10,720,899.10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佳华科技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者,十多年一直聚焦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物联网
的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积累了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实施应用经验。公司以数据为
核心、以平台为载体和中枢,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为抓手,致力于实现物联网数
据互通共享,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向各垂直领域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建立全价值链的物联网云
链大数据平台。


公司基于感知层的环境监测传感器、企业能耗监测存证器等大量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标识解
析、协议转换、边缘计算等功能,以及平台层中以海东青时序数据库和云链平台为核心的数据


层、以AI云平台为核心的计算层等核心技术,聚焦于为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场景,
提供基于物联网综合技术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数据服务。


公司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的介绍、主要经营模式以及所处行业情况,在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
具体请参见2020年年报第三节中的相关内容。


报告期内,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市场机会,公司作为由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环
境保护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作为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项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
用在线监系统顶层方案设计”的编制单位,并依托长期持续积累的行业经验、客户资源以及物联
网领域的综合技术等优势,建立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的监测、量化、分析系
统,并进行试点推广工作。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一)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物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该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
复予以命名;是国家标准《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的副组长编制单位,和工信部
《信息技术 软件项目度量元》行业标准组长编制单位、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的
参与编制单位;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
(SAC/TC28/SC37)单位委员,人脸识别工作组、行为识别工作组、基础共性工作组、动物特征
识别研究组成员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分技术委员会
(SAC/TC28/SC42)单位委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鉴别与授权工作
组、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组、大数据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成员单位;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智慧园区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同时正在参与的国家标准有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测试方法》、《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数据交换格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信息技术
面向对象的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编程接口第2部分:JAVA实现》、《信息技术 面向对象的生物特
征识别应用编程接口第3部分C#实现》、《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面向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规
程》、《信息安全技术 边缘计算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APP)SDK安全指南》、《气溶胶PM10、PM2.5质量浓度观测 光散射法》等;主导生态环境部
行业标准《环保物联网 接入设备技术规范》;主导编写山西省地方标准《智慧园区建设指
南》。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AI算法和系统研发

截至2021年6月30日,AI算法和系统研发拥有3项核心技术。


其中“AI算法模型训练”和“融合时序预测技术”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持续
研发、优化模型累计80余个,AI模型应用部分场景如下:低碳环保、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联
防联控类包含:渣土车识别、违规占道经营场景、烟火场景、扬尘场景、黑烟车场景、河道垃圾
场景、工业企业偷排、工地出入口清洗场景、塔吊喷淋场景、裸露土地场景、雾炮机工作场景、
脱硫脱硝能耗优化、污染动态管控、标准站实时预测、污染实时风向玫瑰图和污染传输贡献等;
综合类包含:车牌识别场景、人脸识别场景、体态识别场景、危险行为识别场景等;另外“跨硬
件AI推理技术”累计支撑跨硬件平台模型部署48个,AI模型部署运行AI芯片类型包含:
GPU/NNIE/Ascend。


以上3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依托核心技术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项,软著27
项。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AI算法模型训
练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为分布式架构,基于 Pytorch实
现深度学习相关的自研AI 算法集成,
能实现从单机到多机分布式的高性能、
高可靠的模型训练。公司在全球顶级视
觉挑战赛Pascal VOC目标检测任务排
名第九、trillionpairs人脸识别排名
第五。


可广泛应用于视觉领域的
低碳环保及安全应急的模
型训练

2

跨硬件AI推
理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将模型直接编译成可执行动态
库,实现跨硬件适配,跨语言接口统
一,同一套代码能自动适配各类AI硬
件;该技术已取得华为鲲鹏、华为晟
腾、atlas等不同硬件的适配证书,针
对国内的AI计算芯片及硬件的适配证
书,解决了AI模型跨平台部署开发周
期长,调试困难,精度下降严重等难
题,提升了AI模型适配的研发效率。


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
领域AI 算法模型的跨平
台部署




3

融合时序预测
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融合机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突破
单一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极限,
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使
用融合时序预测技术,实现成本的节
省。


公司已经在低碳环保产品
中用于空气质量的预测,
目前已在多个项目中应用



2、AI云

截至2021年6月30日,AI云平台拥有3项核心技术。


“云服务接口技术”基于云服务对外提供接口能力的特点,实现利用轻量级协程高并发、高
性能等特性构建微服务对外提供云服务接口,通过可靠的签名算法进行访问合法性校验, 在识别
出租户身份前提下对单租户并发访问量合理限制,同时又具体多租户横向扩展的能力,适应云服
务的单点限流和多点扩容的业务需求。


“模型编排调度技术”基于不同AI业务场景与原子模型服务的关系特点,实现了通过简单编
排配置和少量新增代码即可将原子模型服务编排调度为复杂业务场景能力的运行框架,降低业务
场景研发成本并且提升原子模型服务的复用率从而提升算力资源的使用率。


“资源动态调度技术”基于云服务资源使用不定性的特点,实现根据当前算力资源使用情况
动态扩展或减少模型服务的部署实例,保证最小的算力资源使用下满足当前的计算需求。


以上3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如下表所示: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及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云服务接口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利用轻量级协程高并发、高性能等特性构
建微服务对外提供云服务接口,通过可靠的签名
算法进行访问合法性校验, 在识别出租户身份前
提下对单租户并发访问量合理限制,同时又具体
多租户横向扩展的能力,适应云服务的单点限流
和多点扩容的业务需求。


可应用于智慧
园区的工业企
业数据服务、
智慧环保的环
境执法服务、
低碳环保一张
图的线上服务
等领域

2

模型编排调度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实现了将单一功能的原子模型根据需求动
态编排调度为复杂业务场景能力的运行框架,降
低业务场景研发成本并且提升原子模型服务的复
用率从而提升算力资源的使用率。


3

资源动态调度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实现根据当前算力资源使用情况动态扩展
或减少模型服务的部署实例,保证最小的算力资
源使用下满足当前的计算需求。




3、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系统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其中 “基于指纹识别的智能密码钥匙”,“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行为追踪技术”和“基于底
层驱动的防勒索技术”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基于指纹识别智能密码钥匙内置的半导体指
纹模块可以在本地硬件设备上离线完成指纹对比,任何人都无法提取或窃取指纹信息,其极高的
安全性和良好的体验将成为用户身份认证的关键终端设备。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行为追踪技术通过


弱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实现用户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操作日志记录,为数据安全管理和审计提供
强大的技术手段。基于底层驱动的防勒索技术通过安全策略和安全区全方位防护勒索病毒,确保
企业用户数据文档安全。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基于指纹识别的
智能密码钥匙

自主研发

以智能密码钥匙构建佳华科技用户身份认证
技术和系统产品,改进传统智能密码钥匙需
要输入PIN码进行人员身份确认的方式,采
用指纹生物特征识别的方式实现基于硬件的
高强度安全的双因素身份认证。


可在低碳环保、智
慧园区下的工业互
联网数据服务中广
泛应用

2

基于区块链的用
户行为追踪技术

自主研发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行为追踪技术通过对电子
文件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可以完整记录文
件密级调整和文件操作记录,追踪用户操作
文件的变化轨迹。确保记录不被篡改,完全
可信。


3

基于底层驱动的
防勒索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可对文档、用户数据文件进行主动防
护。通过安全区技术和白名单机制监控终端
所有进程的文件操作行为,确保只有安全策
略允许的文件操作才能被执行,保障企业数
据资产安全。


可在高安全、高保
密性的应用环境中
广泛应用



4、商用密码服务安全平台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国密算法FPGA加速技
术”和“商用密码服务中间件化技术”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国密算法FPGA加速技术”

基于FPGA硬件的PCIe板卡,对国密SM2/SM3/SM4算法进行高速、并行的芯片级代码实现,实现服
务器密码机高吞吐、低时延的密码算法处理和计算。“商用密码服务中间件技术”具有自主密钥
管理、权限管理、日志审计、系统监控等机制,能将密码算法过程封装在其内部完成,提供符合
GM/T 0018-2012 《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 的国标接口和国际接口(如PKCS#11),基于此类
标准接口对接各类业务系统,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的应用层密码服务。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国密算法FPGA
加速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对SM2/SM3/SM4国密算法
进行Verilog源代码级别实现和
优化,性能良好,安全可控。


可在高安全、高保密性的数
据传输环境中广泛应用,
如:碳监测、碳排放数据报
送过程中

2

商用密码服务中
间件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实现接口调用和系统管理
更简单、更便捷,行业应用可以
快速平滑接入商密服务以满足安
全合规要求,保证业务数据产
生、传输、接收到处理整个过程
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不
可抵赖性。




5、海东青时序数据库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时间序列索引技术”、
“SQL优化技术”和“ISR分布式算法”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


时间序列索引技术基于对时序数据使用的特点,采用时间分段索引设计,以及按时间排序的
列式数据存储,可以高效的实现数据压缩(占用存储空间只有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1/5到


1/10),以及大幅提高按时间段的数据查询性能。使用实际项目线上数据对比MySQL、Oracle、
Hbase三种数据库,占用空间分别为这三种的1/6.4,1/6,1/5.6。该项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
域后,存储成本降低了1/6。


SQL优化技术,是基于时间段分布数据信息,生成更优的SQL执行计划和更小的写入开销,从
而大幅加速时序数据查询和数据写入性能; 同时利用数据标签的时间索引,对于小时间范围查
询,可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基于时序数据的写入和查询性能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2-5倍。


ISR分布式算法,是一种可靠日志复制管理算法,是实现主从架构及分布式架构的基础,并
且ISR算法可以让主从架构无缝升级到分布式架构,此算法可以通过配置让用户在数据可用性和
数据一致性之间作出选择,而不用绑定到某一种上,同时基于此算法也可以实现主从切换,故障
转移等功能。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时间序列索引技


自主研发

该技术基于对时序数据使用的特点,采用
时间分段索引设计,以及按时间排序的列
式数据存储,可以高效的实现数据压缩
(占用存储空间只有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
1/5到1/10)。


可用工业互联网数
据服务、生态环境
数据服务、碳监测
数据领域

2

SQL优化技术

自主研发

是基于时间段分布数据信息,生成更优的
SQL执行计划和更小的写入开销,从而大
幅加速时序数据查询和数据写入性能; 同
时利用数据标签的时间索引,对于小时间
范围查询,可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


3

ISR分布式算法

自主研发

是一种可靠日志复制管理算法,此算法可
以通过配置让用户在数据可用性和数据一
致性之间作出选择,而不用绑定到某一种
上,同时基于此算法也可以实现主从切
换,故障转移等功能。


4

时序数据库数据
存储加密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针对时序数据库特点,基于存储算
法改造,配合国密算法,同时支持硬件国
密板卡或纯软件加密两种模式,高效实现
数据存储的加密能力。




6、IoT物联网平台V2.0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项自主研发并通过认证的IoT物联网平台核心技术,分
别是“高性能网关技术”、“分布式计算引擎”、“底层网络协议”等。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高性能网关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利用轻量级协程高并发、高性能等
特性构建微服务,设备与网关连接后使用
单独协程并发处理数据,结合kubernetes
容器编排的部署方式实现了设备海的量接
入、数据的高效处理,经CNAS的权威性能
测试,具备了百万设备的并发接入能力。


可用于低碳建筑、智
慧城市的工业互联网
数据服务、企业低碳
环保优化体系等领域




2

分布式计算引擎

自主研发

该技术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流批一体的
处理方式,改进了内存的回收、优化网络
通信效率。经第三方测试报告,对比
MapReduce和Spark,在相同条件下,实时
性是Spark的1.35倍,是MapReduce的
2.02倍。


3

底层网络协议

自主研发

该技术支持在无线通信弱网环境下的稳定
通信,支持0-RTT鉴权,经第三方测试报
告,在模拟真实5%丢包率的情况下,性能
分别为TCP的1.28倍,UDP的1.22倍。


4

低代码数据解析
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支持在通用协议之上,通过图形化
操作或脚本编写方式,快速完成数据解析
插件的开发,实现设备协议数据的解析,
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
数据解析能力。


5

全链路监控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支持在微服务架构下,构建服务与
服务、服务与中间件、用户与服务之间的
依赖关系和调用数据展示,便于平台运营
和管控,及时发现服务异常,提升平台软
件服务水平,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
具备了全链路监控的能力。


6

规则引擎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支持在设备与设备间进行数据、命
令的联动,支持设备数据在平台流转到数
据库、消息总线、缓存等组件,为平台数
据流转核心,丰富和便捷了平台应用场
景,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具备规则引擎
的能力。


7

基于SQL结合图
形操作的大数据
分析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支持通过图形化编排和SQL编写,
完成设备大数据实时数据流分析,降低了
数据分析的难度,同时提升了数据分析的
效率,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
易用的数据分析的能力。


8

灵活的数据可视
化技术

自主研发

该技术支持在B/S架构下,通过可拖拽配
置的2D图表组件,结合灵活的后端数据绑
定方式,快速实现客户数据的精准展示,
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
数据可视化的能力。




7、云链共享平台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分别是“支持国密的区块链底层
架构”、“基于密钥对的角色权限控制体系”、“安全可控的点对点数据共享网络”。


截止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如下表所示: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及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支持国密的区块
链底层架构

自主研发

该架构实现了区块链底层、数据存储层以及
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国密算
法加解密,可使用基于软件层面的加解密算
法,同时也支持国密硬件加解密卡。


可广泛应用于智慧
城市、智慧园区等
需要多系统协作的
大型解决方案

2

基于密钥对的角
色权限控制体系

自主研发

该技术使用国密算法的密钥对进行身份访问
控制,每一对密钥都可设置系统访问权限,
使用者在进行数据存证时也基于此密钥进行
加解密,同时,系统管理员与普通用户的密
钥进行隔离,通过独立的管理客户端连接网
络以进行高权限操作。


3

安全可控的点对
点数据共享网络

自主研发

该技术实现了基于权限控制的点对点共享网
络,为实现两节点间数据可控访问提供便




利,同时由区块链系统加持,为数据访问链
路进行存证留痕,以便追踪数据流向。






8、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通用型二级节点

截至2021年6月30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拥有3项核心技术。


“边缘端 IoT流式处理技术” 结合边缘流式数据处理的特点,编写了基于数据源、SQL、目
标的规则引擎来实现边缘端的流式处理。该技术运用于各类物联网的边缘计算场景中,通过边缘
处理可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节省网络带宽费用和存储成本。


“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引擎”支持接入 Modbus,OPCUA,IEC61850,IEC104 和 BACnet 等
众多协议和设备,同时提供管理控制台,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进行可视化的配置,实现跨工业设
备数据的接入,将接入设备解析并转换为统一的 MQTT等协议后,可接入云端工业物联网平台。

通过该引擎可实现在边缘端的工业协议解析、数据汇聚和流式处理的一整套边缘解决方案。


“双碳数据标识解析体系”创新性的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主要解
决企业碳排放过程中监管部门与企业信息不互通,防止企业存在瞒报、误报、漏报等情况,同时
企业也需要在银行征信、金融服务、碳市场交易等方面的碳排放数据得到认可和信任。该体系利
用标识解析技术为每一笔碳排放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存证,并赋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码,保证
了数据的可信可追溯,建立了企业与监管机构、服务机构等之间互联互信的基础。


以上3项核心技术,在构建泛工业物联网平台,赋能工业领域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
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均属于自主研发技术。


序号

核心技术名称

技术来源

核心技术及先进性说明

应用领域

1

边缘端 IoT流式
处理技术

自主研发

基于数据源、SQL、目标的规则引擎来实现边
缘端的流式处理。该技术运用于各类物联网的
边缘计算场景中,可扩展实现对不同的数据源
的支持,实现在边缘端 ERP、MES、WMS 和工
业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实时分析与处理;通
过边缘处理可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节省网络
带宽费用和存储成本。


可广泛应用在生
态环境、碳排放
交易、绿色信贷
等领域

2

工业物联网数据
采集引擎

自主研发

支持接入 Modbus,OPCUA,IEC61850,IEC104
和 BACnet 等众多协议和设备,同时提供管理
控制台,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进行可视化的配
置,实现跨工业设备数据的接入,将接入设备
解析并转换为统一的 MQTT等协议后,可接入
云端工业物联网平台。通过该引擎可实现在边
缘端的工业协议解析、数据汇聚和流式处理的
一整套边缘解决方案。


3

双碳数据标识解
析体系



自主研发

利用标识解析技术帮助用户掌握了解企业碳排
放信息,补充传统手工抄表,手动汇总和手动
上报的信息记录方式,碳排放数据通过系统自
动收集,传输打码、汇总上报,可进行数据分
析和信息追溯,保证每一笔数据都真实可信,
监管机构和服务部门通过标识解析了解企业碳
排放详情,帮助企业搭建可信的数据体系。





(二)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本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7项,商标25项。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 771 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设计专利5
项,软件著作权409项,商标300项。截止本报告期末,申请中的发明专利39件,实用新型专
利7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商标9件,软件著作权36件。


报告期
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

2

2

39

11

实用新型专利

1

0

7

46

外观设计专利

3

0

3

5

软件著作权

74

37

0

409

其他

2

25

9

300

合计

82

64

58

771



注:上表中其他为商标

(三)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


上期数


变化幅度
(%)


费用化研发投入


39,804,397.48


22,245,568.10


78.93


资本化研发投入


33,237,438.65


12,393,157.64


168.19


研发投入合计


73,041,836.13


34,638,725.74


110.87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24.76


12.00


12.76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45.50

35.78

9.72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的增长原因详见“第三节/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一)主
营业务分析/1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


资本化研发投入的增长,主要系AI算法和系统研发等项目自2020年4月进入资本化阶段,
至本报告期仍处于开发中,且本报告期新增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和数字孪生平台研发资本化项目所
致。这些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序号

项目名称

预计总投资规模

本期投入金额

累计投入金额

进展或阶段性成果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


1

云链平台
V2.0

34,606,000.00

2,753,944.96

5,057,296.73

1.完成基于密钥
对的权限控制系
统 2.完成持国密
的区块链底层存
储与哈希算法模
块 3.完成国密加
解密的点对点共
享网络 4.完成应
用-模板-存证为
架构的统一存证
系统

1.实现单节点分布式架构
以达到水平扩容的需
求 2.实现基于密钥对的
权限管理系统以满足节点
内多角色权限细分的管理
需求,同时,基于密钥的身
份认证机制以便未来扩
展 3.实现可扩展易接入
的统一存证系统,以便现有
系统快速接入,为构建分布
式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便利

国内先进水平

可广泛用于
智慧城市、
智慧园区等
需要多系统
协作的大型
解决方案

2

IoT物联
网平台
V2.0

32,566,000.00

5,325,868.35

8,516,868.06

1.完成计算平台
v2版本的研发2.
完成规则引擎数
据转发3.完成可
视化大屏

IoT物联网平台v2.0的建
设内容主要围绕“开放、高
性能、多功能”的目标,建
设一套通用的高性能的物
联网平台。平台主要利用微
服务,kubernetes容器化
管理, 分布式数据流计算
引擎等高新技术和先进的
理念。


国内领先水平

可用于低碳
建筑、智慧
城市的工业
互联网数据
服务、企业
低碳环保优
化体系等领


3

海东
青时序数
据库

28,733,200.00

1,900,645.39

3,741,130.79

1. 实现完善的数
据库周边生态工
具,包括数据全
备、增备、冷备、
数据迁移等工具

1. 数据库国产自主可控
2. 完整的数据库安全性
(数据加密、通信加密、权
限控制等)3. 很好的数据
库易用性、可用性(数据库

国内外同类型
数据库之间处
于领先水平

可用工业互
联网数据服
务、生态环
境数据服




2. 实现数据库存
储加密技术:该技
术针对时序数据
库特点,能在不影
响数据库原有逻
辑情况下,高效实
现数据存储的加
密能力;能够适配
包括国密算法在
内的多种数据加
密算法;并且同时
支持纯软件实现
加密和配合国密
板卡的软硬件结
合加密模式

管理控制台、兼容常见协议
等)4. 实现高效的时序时
空数据存储查询5. 实现
数据库分布式集群,可水平
扩展

务、碳监测
数据领域

4

AI算法和
系统研发

48,537,000.00

12,196,825.09

30,017,506.54

算法模型部分,2021年上半年总
产生软著25个,
专利申请5个,进
入信创图谱18
个,AI模型累计
研发新模型和优
化老模型共计80
余个,新增超20
个模型。其中新增
AI算法模型包括
脱硝物耗优化模
型、除尘能耗优化
模型、负荷预测模
型、污染融合预测
模型、污染前向轨

AI算法的整体目标为提供
高准确率、高性能、高稳定、
跨GPU和NPU硬件平台部
署的AI服务。2020年总产
生软著15个,专利申请10
个,AI模型累计研发新模
型和优化老模型共计>50
个,2021年、2022年成果
为在2020年的基础上依次
递增50%。AI系统的整体目
标为提升AI建模的自动化
水平,降低建模成本,最终
可以达到规模化生产AI模
型等能能力。AI系统集成
数据收集、标注、训练平台、
部署平台、自动化测试,让

国际先进水平

可广泛应用
于视觉领域
的低碳环保
及安全应急
的模型训
练、计算机
视觉领域
AI 算法模
型的跨平台
部署及低碳
环保产品中
空气质量的
预测




迹溯源模型、污染
异常检测模型、邻
域管控模型、全局
管控模型、道路垃
圾检测、商场垃圾
检测、占道经营场
景、乱贴小广告、
垃圾箱溢满检测、
沿街晾晒、乱堆物
料、机动车违停、
碳数据监管、加油
站作业安全设施
检测、加油站作业
指示牌检测等。AI
系统包含数据收
集、标注、模型训
练、部署、测试的
版本已经在内部
投入使用,平台新
增支持大于 30
个算法模型在平
台上进行日常训
练迭代。平台执行
有效模型训练作
业累计1389次,
交付发布模型 84


内部所有AI模型在平台上
进行研发和迭代,且对外销
售和商用

5

大数据平
台升级研


12,213,400.00

4,646,099.11

12,099,337.78

1.支持云资源费
用按比例分摊至
各业务线,满足各
个业务线成本计

提供支持多云资源管理、
APM监控、双架构容器集群
管理为一体的云计算平台

紧跟云原生社
区最前沿技术

应用部署、
公有云资源
管理、私有
云资源管




算2.支持分布式
监控告警,降低中
心业务集群资源
用量3.支持隧道
模式连接,降低在
网络受限制情况
下中心对远端集
群管理的困难度

理、应用服
务监控告
警、基础资
源监控告警

6

边缘计算
智能站

1,215,000.00

141,816.35

854,807.70

1、产品系统软件
迭代更新。2、由
于3519A芯片限
制中,因此正在进
行硬件平台切换

实现多场景AI模型分析;
实现多路视频分析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智慧
环保、智慧
城市领域的
视频边缘计


7

智慧城市
创新产品
研发

8,991,600.00

5,466,722.29

8,892,908.41

1、本期取得4项
软著,包括智慧信
访系统V1.0、智
慧文旅系统
V1.0、城市网格化
系统V1.0、城市
决策分析系统
V1.0;2、智慧城
市方面新研发应
急指挥调度系统、
智慧文旅系统、智
慧信访系统、绩效
考核系统、城市决
策分析系统,对城
市统一门户、城市
运营系统进行了
升级,其中城市决
策分析系统涉及

1.研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智慧文旅系统、智慧信访类
相关产品、智慧园区产品、
扩大智慧政务类产品研发,
研发城市网格化系统、城市
决策分析系统;2.对已有系
统进行产品化,优化升级城
市统一门户、城市运营系
统、重点项目管理系统、政
务服务相关系统

采用前后端分
离软件架构,
前端采用VUE
及H5等主流
语言及框架,
后端采用
springmvc架
构, 该框架易
扩展,灵活配
置,容易集成,
能够适应所有
业务开发,体
现出高内聚,
低耦合的架构
优势,达到国
内领先水平

可用于智慧
城市建设,
实现城市信
息资源和碳
资源共享




碳相关数据采集、
基于碳数据和城
市运行关键指标
的关联性分析、碳
排放量/碳强度/
能源强度预测;3、
智慧政务方面对
重点项目管理系
统、政务好差评系
统、政务公开等系
统进行优化升级

8

机房智能
机器人

2,922,500.00

691,688.90

1,140,921.06

1、完成底盘自动
巡检功能。2、完
成图像采集系统。

3、完成机房内空
气质量监测系统。

4、身体屏显示方
案初步设计完成,
需要微调。5、完
成自动回充系统
6、完成红外热成
像系统

产品寿命:5年;技术指标:
最大爬坡角度10°;工作
温度:0-80℃;AI:至少运
行4中AI场景;导航:激
光导航+防碰撞+防跌落+自
动回充;热成像分别率:
384*288;采集参数:
PM2.5/PM10/内部温度/环
境湿度;采集指标性能:
PM2.5/PM10量程:0-
1mg/m3;PM2.5/PM10精度

; ±15%F.S;内部温度:
0~80℃(0.1℃);环境湿
度:(0-99)%RH (0.1%RH);
热成像测温精确到:±2℃;
完成客户制定的其他需求
应用范围:机房/数据中心
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
利1项、外观专利1项、软
件著作权3项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机房
配电室自动
巡检




9

非分散红

(NDIR)
气体传感


4,747,000.00

419,906.11

692,948.69

目前已完成NDIR
技术的研究,CO2
碳排放传感器的
技术方案调研完
成,结构设计初步
完成

精通NDIR技术,可通过
NDIR实现CO2,SO2,NO2,
CO、CH4等气体的检测。尤
其是各类碳排放相关温室
气体的高精度、低成本监测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环境
监测、工业
监测、安全
监测、温室
气体监测、
碳排放监测
等各类气体
监测场景

10

《空气质
量检测仪
AirLamp》
产品研发

1,955,400.00

49,799.68

1,562,398.35

完成空气质量检
测仪AirLamp产
品的研发,准备结


1、完成移动端的空气质量
检测。2、与移动AI分析仪
的联动形成视频+数据的模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城市
道路污染移
动监测

11

车载前端
环境检测
单元升级

2,436,000.00

524,386.51

2,828,254.18

项目研发完成,完
成EMC测试,网络
安全测试,rohs
测试等第三方测
试,已结项

形成销售订单和行业内的
推广应用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
汽车行业的
前装市场,
自动空调领
域,作为车
内环境的感
知单元,与
空调控制器
或车身域控
制器形成联
动闭环方案

12

扬尘噪声
检测仪升
级研发

1,314,500.00

148,348.76

556,042.91

已完成核心板开
发及自动校零功
能、气态污染物采
集功能、和人工智
能识别污染场景
功能

开发完成符合行业标准的
产品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城市
扬尘噪声自
动化检测




13

工况智能
终端研发

410,000.00

133,283.92

402,550.69

新增采集计量碳
排放的功能,产品
研发已完成,正在
试点

支持采集电网有功,无功电
能,采集计量回路中碳排放
量。


国内先进水平

产品可用于
联动采集水
表,电表等
多种能耗因
子,计算碳
排放量的企


14

数字孪生
平台研发

19,090,599.00

1,946,558.29

4,844,047.20

1、完成数字孪生
城市底座v1.0的
产品设计、方案调
研、功能研发2、
完成数字孪生智
慧城市、智慧建
筑、智慧园区的解
决方案的制定3、
完成第一版数字
孪生与AI大气算
法的融合

数字孪生作为行业新兴产
出的技术,我们围绕“高复
用、高灵活、低成本)的目
标进行设计。1、设计并开
发自动化建模能力,可以通
过使用SHP文OSM等数据
进行大规模的城市信息模
型建设,并可以达到最高国
家3级模型精度标准,可以
查看地面10至5000米的
视觉效果,极大提高生产效
率,人力开支。2、制定城
市底座城市三维场景数据
标准集,开发可上传OSM、
CAD、SHP数据集文件进行
标准化转换3、自主研发
UTM投影算法、自动化贴图
算法、自动化铁路模型建设
算法、自动化路网模型算
法,天气光照系统,可以通
过上传数据集,通过参数配
置自动化生成对应场景4、
自主研发粒子模型、流体模
型算法视觉算法,与推演算

国内先进水平

仿真环境可
以建设孪生
城市、孪生
园区、孪生
景区、孪生
自然生态、
孪生工业部
件等。在这
些孪生环境
中,可以进
行智慧化管
理、生态繁
衍推演、精
密部件分析
教学等多种
环境的应用




法结合,进行模拟仿真展
示,研发落地大气污染推演
项目5、实现数字孪生标准
场景的设计,制定统一、标
准的场景

15

数据安全
管理系统

30,475,000.00

4,685,705.71

7,132,947.19

已完成国密SM4
算法FPGA实现,
低成本FPGA上
SM4处理速率接
近10Gbps,智能
密码钥匙、高性价
比的PCIe密码卡
在商密认证中电
子文件安全系统
(暨数据资产安
全管理系统)销售
许可证认证中

低成本FPGA上处理速率达
到5Gbps;高性能FPGA上
处理速率达到20Gbps

国内领先水平

可在低碳环
保、智慧园
区下的工业
互联网数据
服务及高安
全、高保密
性的应用环
境中广泛应


16

智能建筑
IOT平台

1,311,300.00

307,957.36

867,234.89

完成V1.0的原型
设计和UI设计,
进入代码开发阶
段;完成智能化弱
电子系统数据接
入方案和数据集
成接口服务模块
V1.0

实现智能建筑弱电子系统
集中管理与控制;实现弱电
子系统数据集中与融合,促
进各弱电子系统联动运行,
提升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
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减少系
统运行故障,保障智能化系
统可靠运行,为智能建筑全
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采用符合目前
智能建筑主流
发展的数字
化、网络化、
物联网、自动
化和智能化技
术应用,处于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城市
智能建筑领


17

智慧城市
2.0产品
研发

3,258,900.00

1,089,034.61

4,093,233.38

完成智慧城市视
频统一平台,提供
协同办公及绩效
考核服务,已结项

1、完成了协同办公系统、
绩效考察系统、行政审批系
统、服务指南查询系统的建
设,提供协同办公及绩效考

系统研发采用
目前主流的微
服务架构技
术,Spring

可用于智慧
城市信息化
建设




核服务2、视频统一平台,
减少了网格员事件巡查的
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全
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让城
市管理无死角

Cloud架构沿
用了spring
的耦合性低,
集成方便,代
码复用性高等
优势,所有服
务更加独立,
优化了框架配
置更加简单,
是一套体系完
整的架构

18

智慧物业
管理平台

716,000.00

49,507.11

126,434.74

已完成尽联APP
的上线运行,实现
了运维设备巡检、
设备数据告警工
单、设备保养工
单、设备数据统计
及设备管理功能

实现物业管理设备的数据
实时采集上传,经过数据集
中平台的统计分析,生成设
备的运行记录,提供设备维
保智能服务、设备故障智能
预警、APP巡检工单等高效
便捷的物业服务功能。


采用符合目前
智能建筑主流
发展的数字
化、网络化、
物联网、自动
化和智能化技
术应用,处于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智慧
社区平台建


19

数字佳华
平台V2.0

3,285,982.50

1,090,525.71

1,921,341.34

1、完成3个自动
化场景2、部分场
景移动化并对接
微精灵强化移动
端能力3、完成考
勤系统研发4、完
成员工假期管理
研发5、完成付款
计划管理研发6、
完成移动周报,外
出打卡审批研发

1、优化并完善现有业务系
统功能,将部分需要人工核
验的功能自动化,减少人员
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办公效
率,朝着智能化目标迈进;
2、公司全部门业务电子化,
加强企业信息化集成,电子
化取代纸质化办公;3、让
大量数据帮助企业做决策,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4、
对部分常用且使用人员不
方便频繁使用电脑的业务

数字佳华产品
是经过对公司
各业务部门需
求调研后,自
主开发的综合
性企业信息化
产品。项目完
成后可处于国
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企业
信息化管理




开发成移动端应用,加强效


20

生态环境
物联网平
台(车载
系统)
V2.0

2,302,700.00

471,062.20

714,422.74

结合V2.0产品设
计进行系统功能
开发,同时收集各
个项目上的有效
需求转化为产品
功能进行设计、开


监测的实时数据可利用移
动物联网技术实时传送至
自建的生态环境物联网平
台,利用相关大数据算法绘
制道路污染云图,使得道路
大气污染状况能够直观呈
现;利用多元监测数据深入
挖掘分析,发现污染来源及
扩散趋势,准确分析污染物
定位、迁移过程,实现精细
化管理,精准锁定污染源
头,让每一处污染无处遁
形。最后,通过平台运维制
定科学的精细化治理和监
管模式,形成及时派单及时
处理的有效机制,给快速定
位污染源和快速处理形成
上下链佐证信息,打通网格
间的联动互动,促进环境治
理工作高效运转,成为治理
环保的又一利器,并可指导
相关环卫部门精准定位道
路移动污染源,为重点区域
的重点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另,平台还对相关区县、街
镇、路段进行统计排名及改
善排名,实现环保压力下沉
到最基层,压实责任促进基
层环境治理

采用符合目前
主流发展的数
字化、网络化、
物联网、自动
化和智能化技
术应用,处于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城市
道路污染移
动监测




21

微精灵
(原名:
Air专业
版产品研
发)

7,187,450.00

1,708,345.36

3,079,166.01

在应用方面,完成
音视频通话改版
升级在生态方面,
提供了对第三方
应用提供沟通和
任务的api接入
在底座方面,目前
已经对接了数字
佳华、生态云链、
企业赋能平台、云
链共享平台等产
品。在业务扩展方
面,目前正在进行
碳精灵app的开


1、发展微精灵的生态圈,
对沟通、消息、任务、机器
人等基础应用进行优化和
对外接口开发,支持各组织
在app上集成H5微应用,
通过调用对外开放的接口
与基础应用进行交互。2、
研发微精灵运营管理平台,
除提供用户、数据以及各类
应用的统计分析外,建立支
付平台,支撑各类付费应用
的线上交易活动。3、构建
APP、PC桌面版的全终端产
品体系,让用户通过手机和
电脑都可以使用我们的产
品。4、集成我们企业内部
的各类应用,如数字佳华、
绿道、晓知等产品,相互加
持和赋能,以组合拳的形式
对外提供高效产品和优质
服务。5、完成碳精灵app
开发,除基本业务功能外,
构建会员体系及支付体系

微精灵的底层
技术有物联网
IoT平台、国
密算法、工业
二级节点及云
链平台的加
持,整个系统
采用前后分离
的方式,降低
了模块间的耦
合度,提高了
处理复杂业务
的能力。拥有
APP(Android,
ios),pc版,
web版等多个
移动端,建立
了完整的使用
生态,面向双
碳业务领域提
供技术底座

以微精灵为
技术底座,
向双碳业
务、智慧城
市、智慧环
保等行业应
用提供技术
支持,为政
府和企业提
供组织级的
核心产品,
面向整个生
态圈,将各
类应用集中
在一个app
中,完成高
效协作的一
系列活动

22

生态环境
大数据孵
化平台
(原名:
智慧大气
4.0产品
研发)

39,384,000.00

7,113,731.55

13,248,204.94

完成以下功能模
块的版本开发工
作:1、大气联防
联控管理平台
V4.0;2、水环境
联防联管理平台
V1.0;3、IAM中台
V1.0;4、E-AI赋

以固定式大气环境微
观站监测和移动式车载监
测为基础,结合配套智能采
集系统和运维系统,基于物
联网、气象、大数据及认知
计算等技术,形成监测体
系,实现微观尺度的地区大
气污染空间分布及结构分

采用主流的物
联网技术、云
计算技术、区
块链技术以及
分布式微服务
理念进行平台
开发支撑,处

可用于低碳
环保领域




能平台V1.0;5、
事件中心V1.0;
6、企业赋能管理
平台V1.0;7、万
能视频管理平台
V1.0;8、运营管
理平台V1.0;9、
云链市场管理平
台V1.0;10、移动
环保管家
APPV1.0

析,填补常规网络站点少造
成的能力短板,以支持环境
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最
终实现污染管控“全覆
盖”“无死角”。帮助用户
决策,实现精准治污、科学
治污、依法治污,避免一刀
切。从碳排放角度,大气污
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五年,碳
排放的增长速度减缓,说明
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在一定
程度有利于碳减排,但碳排
放只是增长速度收窄,排放
量并未出现明显降低。可
见,想要降低碳排放,协同
治理是必然选择

于国内先进水


23

软件工程
计价软件

1,800,000.00

341,373.68

465,445.31

1、软件计价系统
V1.0版本完成,
能够实现:软件规
模半自动化估算
(半自动化估算,
即按规定模版填
写需求并上传)、
工作量估算、成本
估算,系统所有调
整因子采取行业
发布最新数据;2、
V1.0版本完成
后,申请了3个软
著,分别是:估算
造价系统、软件估

1.需求文档输入,能够自动
识别功能点;2.建立地标
库;3.开发完成V2.0

1.前端使用
vue3技术;2.
后端使用
Java语言,采

springcloud
微服务架构,
基于
springboot
构建,nacos
作为
springcloud
注册中心,配
置中心,
gateway作为

可用于全国
信息系统应
用软件造价
评估




算造价系统、AI
智能识别估算造
价系统

服务统一网
关, 使用
mybatis,plus
作为java持
久层框架,采
用pgsql作为
关系型数据存
储,采用
redis作为缓
存数据库,
spring3.安全
方面
security、
oauth2、jwt
作为安全认
证,鉴权项目
完成后可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

24

“绿道”

云链认证
产品研发

4,020,000.00

245,402.52

298,567.22

已完成设备功能
研发,通过USB接
口采集系统数据,
设备内部进行算
法实现,并通过
4G上传平台,设
备在试点项目已
经进行现场的验
证和功能实现

绿道产品以ARM-Cotex-M3
处理器为核心开发,主要用
于快速采集环保和能源行
业生产企业现场运维系统
的现场原始生产数据,通过
USB快速插装,自动识别,
并可通过USB和网口实现
数据的采集,具有快速转
发,容错性存储转发功能,
同时具备平台远程管理功
能,最后通过4G模块上传
平台,且安装方便、快捷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工业
互联网生产
过程中合规
性数据认证




25

智能终端
系统

11,595,864.00

1,151,338.52

1,151,338.52

该阶段主要针对
硬件设备诸如,
Atlas 500(采用
华为升腾310系
列)以及比特大陆
的SE3、SE5、瑞星
威RK3399等进行
硬件对比,以及硬
件架构分析,经过
测试得到了相关
硬件的性能参数,
其中性能稳定以
及分析算力较小
的为华为的升腾
系列以及比特大
陆SE5等,另外针
对智能终端方案
梳理NBS(Nebula
System)架构的设
计方案,当前初稿
已经完成,在逐步
分析规划内的功
能模块,现在比较
重点的是AI场景
编排、系统最小化
固件、SSH反向代
理以及硬件NPU
以及GPU的编码
库等,其中边缘云
边系统设计已经

边缘设备AI化智能系统,
对满足的硬件能够低移植
高度整合,高可复制的解决
方案

国内先进水平

可用于边缘
设备智能终
端的管理,
为促进优化
减少碳排放
提供监控优
化解决方案




完成,进入开发阶


26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