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义翘神州: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2月28日 10:10:57 中财网

原标题:义翘神州:2021年年度报告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02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
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
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张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冯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
员)李婉晖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
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
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
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8,000,000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
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9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公司治理 ............................................................. 36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 ........................................................ 57
第六节重要事项 ............................................................. 59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9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 ....................................................... 108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 ......................................................... 109
第十节财务报告 ............................................................ 11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2021年年度报告原件;

(五)其他相关文件。


以上文件的备至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释义项



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义翘神州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义翘有限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前身

义翘上海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神州细胞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神州细胞有限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名为“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系神州细胞前身

拉萨爱力克



拉萨爱力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义翘安元



天津义翘安元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恒



天津义翘安恒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泰



天津义翘安泰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成



天津义翘安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和



天津义翘安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平



天津义翘安平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启华二期



苏州工业园区启华二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启明融信



苏州启明融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华宏强震



华宏强震(天津)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启明融创



苏州工业园区启明融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QM92



QM92Limited

清松恒泰



深圳市清松恒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宁波泽羽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泽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元、万元、亿元



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报告期、本报告期、报告期内



2021年度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

义翘神州

股票代码

301047

公司的中文名称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义翘神州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Sino Biological,Inc.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

Sino Biological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张杰

注册地址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8号院9号楼306室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100176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无变更

办公地址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8号院9号楼306室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100176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

www.sinobiological.com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冯涛

汪书会

联系地址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8
号院11号楼204室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8
号院11号楼203室

电话

010-50911676

010-50911666转8111

传真

010-50953280

010-50953280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

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证券事务部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5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

董旭、聂生永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

保荐机构办公地址

保荐代表人姓名

持续督导期间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信三
楼8号卓越广场(二期)北座

焦延延、赵陆胤

2021.8.16-2024.12.31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2021年

2020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9年

营业收入(元)

965,272,540.65

1,596,293,024.87

-39.53%

180,826,734.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

720,013,671.11

1,127,607,535.02

-36.15%

36,410,934.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596,583,791.15

1,121,594,021.44

-46.81%

43,647,759.2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

642,617,805.03

1,092,937,539.00

-41.20%

41,792,199.0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2.7061

22.1100

-42.5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2.25%

157.53%

-135.28%

32.90%



2021年末

2020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

6,890,235,257.55

1,465,027,156.89

370.31%

187,151,036.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

6,752,312,588.01

1,298,643,517.67

419.95%

149,806,027.70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

68,000,000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
金额

□ 是 √ 否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10.5884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456,585,487.74

178,112,622.42

178,250,421.11

152,324,009.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2,207,460.55

110,442,585.67

113,712,536.77

163,651,088.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22,366,104.90

99,096,878.53

98,477,492.32

76,643,315.4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42,089,315.36

148,084,377.15

65,678,526.37

186,765,586.15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3、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2021年金额

2020年金额

2019年金额

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

35,113.6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

67,112,074.51

1,100,370.67

439,870.2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74,322,067.16

9,937,781.39

564,889.44

理财投资收益及公允
价值变动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3,770,319.65

-2,110,380.00

-

赔偿收入、对外捐赠
及其他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

-1,853,050.20

-9,553,785.31

-

减:所得税影响额

21,774,581.36

1,061,208.28

-1,277,086.79

-

合计

123,429,879.96

6,013,513.58

-7,236,825.11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概况

2021年新冠疫情仍然十分严峻,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鉴于新冠病毒的突发性,以
及复杂多变的特征,新冠相关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科研试剂的研发生产进展,充分展示了不同国家在
生命科学研究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的综合能力,也进一步促使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加大研发投入和
产业支持力度,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逐步提升以及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生物技术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国家先后出台一
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持续
增长。


2、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及服务行业概况

生物科研试剂产品和服务包含了标准化的生物试剂产品和帮助生物研究及实验的个性化专业技术服
务,应用领域广阔,既可以用于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学术客户,对各种靶点分子开展定性、定位、
定量和功能活性研究,探索生命奥秘和发病机制,又可用于支持工业客户进行新药和疫苗的开发、生产以
及质量研究。因此,生物试剂和服务行业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支撑平台,对支持和推
动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出要保证产业链供应
链稳定可控,补齐产业链短板,培育细分领域具有主导带动能力的重点企业,生物试剂及服务行业作为生
物医药产业供应链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未来有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科研试剂
具有巨大市场,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到2024年,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46亿美元,2019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7.1%。


3、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及服务行业概况

中国的生物科研试剂市场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投入和快速发展而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
预计到2024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元,2019年-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13.8%。目前,
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综合实力较强,品牌影响力较大的国际龙头企业仍持续占据中国生物试剂市场的主要
份额,存在因贸易争端导致价格上升和断供的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生物
试剂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多个细分赛道竞争力不断增强,加之本土化优势,国产
品牌在生物试剂市场的占有率正在逐年提升,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4、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1)客户需求多样,“一站式”服务更受青睐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市场客户需求多样,应用场景复杂,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用途、参数繁多,
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客户从多家供应商采购,在售前、售后环节常常需要付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基于以


上原因,产品覆盖度较好,可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的供应商更容易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
对供应商的研发、生产以及产品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义翘神州通过多年自主研发,已经建立了蛋白、
抗体、试剂盒、培养基等多条生物试剂产品线,产品数量达到数万种,因此,可以满足广大客户的研究需
求,同时支持科研和工业市场拓展。


(2)市场紧随研究热点,时效性强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主要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这些研究会随着全球生命科学研究
的趋势和热点变化,因而对试剂的需求也会动态变化,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生
物试剂不需要临床研究和药监部门审批,客户往往对产品货期要求较高,时效性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较大。

因此,供应商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紧跟热点,第一时间研发出产品,快速满足客
户需求。以新冠试剂为例,义翘神州不断刷新研发记录,最快6天就完成相关蛋白研发,国内客户当天或
次日就可以收到产品,对赢得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定制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在新领域、新方向、新靶点方面的快速拓展,现有标
准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服务市场不断扩大。因此,既能提供标准化货
架产品,又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供应商,由于可以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更大优势。

义翘神州的定制化研发、生产和检测服务作为标准化生物试剂产品的有益补充,近年来业绩保持持续快速
增长。


(4)本土化支持作用重大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种类、参数众多,应用场景多样,客户在产品选择、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专
业人员的咨询和帮助。同时,客户对于生物试剂货期要求较高。因此,在不同地区建立本土化的仓储物流、
客户服务、技术支持以及销售团队,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缩短反馈时间,适应不同地域客户的习惯,
对于试剂厂商市场拓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义翘神州不断加强在地团队建设,已建立美国、欧洲和
日本子公司,以及上海、广东等分公司,持续提升在地服务支持能力。


(5)市场集中度提升

生物试剂种类繁多、市场分散、竞争者众多,销售特点是经营品类越多,增加销售额机会越大,获利
的可能性越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迫切需要生物试剂公司做大做强,对规模和效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在行业发展不断成熟的趋势下,并购整合已经成为试剂行业发展的潮流,将进一步增加生物试剂整体
市场的集中度。


5、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概况

重组蛋白类生物试剂:

重组蛋白在生物药研发、基础研究和体外诊断试剂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生物药中,单克隆抗体药物市
场需求巨大,而重组蛋白是研究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重要试剂之一。在科学研究中,重组蛋白可应用于结构
解析、细胞培养、细胞诱导、分化、酶功能性研究、底物、对照品等多个方面,诊断试剂成本的60%-80%


是包括诊断酶、抗原和抗体在内的诊断试剂原料,其中的诊断酶和抗原中的一部分就是重组蛋白。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3.6%。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其他生物试剂:

生命科学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生物试剂除蛋白以外,还包括各种核酸类试剂,抗体试剂以及以培养基为
代表的细胞类试剂。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生物试剂与重组蛋白类试剂相似,
均保持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以抗体类试剂为例,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市场规模比蛋白
试剂更大,且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科研抗体试剂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
将达到33.6亿美金的规模,期间年复合增长率5.1%。


技术服务:

鉴于生命科学研究涉及众多的靶点和应用场景,且热点不断变化,因此仅仅依靠标准化的生物试剂产
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技术服务供应商可以根据客户的特定要求,针对性的提供研发、生产和检测
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2)市场竞争格局

从研发实力、质量控制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来看,国内试剂生产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然具有较
大差距,全球科研试剂市场仍然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比如R&D Systems、PeproTech、Abcam,CST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内生物试剂厂商逐渐走向了开拓全球市场的道
路,包括公司在内的国产厂商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3)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公司所从事的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业务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以蛋白试剂为例,一方面要求重组蛋白
具备接近天然蛋白活性和修饰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对供货时间和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满足客户需求,
生物试剂的供应商需要提供数以万计性能满足要求的重组蛋白、抗体等试剂产品,因而建立相应的试剂研


发、生产和质控技术平台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缺乏相应积累的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具备适应行业
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


2)人才壁垒

公司所从事的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业务中,对研究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且一
个人难以掌握全部流程,所以新的竞争者必须要有合格和全面的人力资源储备,覆盖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一
个环节,因此人才壁垒也为新进入者设置了障碍。


3)品牌壁垒

重组蛋白和抗体等生物试剂的种类较多,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用户在首次购买时往往需要经过大量
的挑选和比较工作,品牌影响因素大,用户粘性较强。买方“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现有厂商创立的“先发优势”,
往往使新进入企业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并建立其对自己产品的忠诚需要付出高昂代价,构成了该领域的品
牌壁垒。


4)资金壁垒

重组蛋白和抗体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多个技术平台的建立,大量工艺参数优化,不同技术路线整合以及
一系列细分类别产品的开发经验积累。以蛋白为例,为适应不同特点蛋白产品开发的需求,需要建立哺乳
细胞、昆虫细胞、细菌、酵母等不同表达技术路线,流程优化涵盖从上游分子构建,到下游细胞培养、转
染、纯化、冻干等多个环节;针对抗体,主流抗体制备技术路线既包括传统杂交瘤和文库技术,又有新涌
现的流式B细胞分选,Beacon单个B细胞技术,技术路线不同,各具特色,需要逐一建立并积累经验,在流
程优化上涵盖免疫原设计与制备、动物免疫、抗体筛选、抗体生产和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综上所述,相关
技术平台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设备等资源,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形成一定
的资金壁垒。


6、公司竞争优势

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7、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行业与全社会的基础科研和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关系密切,行业需求刚性较强,因
而周期性不明显。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行业收入的区域分布与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的分布相关性较大,通常经济发
达国家和地区的研发投入和基础科研投入较大,对相关生物试剂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较大。


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包括工业用户和科研用户,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受到国内外传统节假日如春
节、寒暑假、圣诞节和下游客户生产安排的影响。公司收入在各季度间存在一定波动,但不存在显著的季
节性特征。


8、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行业中,R&Dsystems、Abcam、PeproTech等国际巨头占据生物试剂市场主导地
位。目前,国内生物试剂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企业仍然具有规模小、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的
特点。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平台体系,凭借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资


源,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第一时间开发出新冠病毒相关生物试剂产品,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已逐步成为国内生物试剂的领先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重组蛋白、
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品,以及重组蛋白、抗体的开发和生物分析检测等服务。


2021年,公司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坚持自主研发,不断拓展试剂产品种类,全年新增上线蛋白、抗体
等各类生物试剂超过1,500种,持续为全球的药品研发企业和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试剂产
品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现货产品种类超过5.2万种,其中重组蛋白超过6,500种,
包括4,500多种人源细胞表达重组蛋白产品,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对于最接近人体天然蛋白结构和性质的重组
蛋白需求;公司还能提供约14,000种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数量超过4,900种,能够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多
个领域,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方向和创新药物研发
提供“一站式”采购生物试剂产品和技术服务的渠道。


公司的客户涵盖大学、科研院所、医药研发企业等国内外各类生物研发单位。目前公司已经在美国、
欧洲和日本建立了子公司,累计客户数量超过6,000个,品牌声誉不断累积,已成为生物试剂行业国内领先
的科技公司之一。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527.25万元,其中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41.4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2,001.37万元。


2、主要产品和服务及其用途

公司生物试剂主要产品介绍如下:

序号

产品类别

主要功能/用途

产品外观

1

重组蛋白类

蛋白是执行生物学功能的直接元件,也是生命科学及创新药物开
发的主要研究靶点。天然蛋白含量低,提取困难,公司重组蛋白
产品主要用于替代生物体内天然蛋白,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各种蛋
白靶点的活性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一些细胞因子和酶类蛋
白可以直接用于细胞增殖、分化、酶促反应等生物实验;靶点蛋
白亦可支持抗体研发、诊断试剂开发生产



2

抗体类

抗体是基础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试剂,
主要应用包括免疫印迹、酶联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免疫荧光、
免疫共沉淀等。由于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相应抗原,在基础生
命科学领域普遍应用于开展相关靶点的定性、定量,组织细胞分
布、体内外生物活性、相互作用、以及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
抗体亦可作为关键原料支持诊断试剂的开发生产






3

基因类

支持客户进行蛋白相关的表达和功能研究,组织细胞分布研究



4

培养基类

支持科研机构和生物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HEK-293、昆虫等细胞
培养





3、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设采购部负责公司的采购业务,并制定了《采购制度》《采购合同审批制度》和《供应商评定管
理办法》等制度,对采购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控制,不兼容岗位相分离,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
入库、付款、盘点等各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根据制定的预算计划申请采购。公司对供应商定期评价,
将合格供应商纳入日常合作名单,对于新的供应商采用三方询比价或招标方式控制采购风险。公司制定了
各项成本费用审批规定,依据金额大小,按规定逐级审核,由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总监及总经理签字审
批。报告期内,采购与付款控制措施有效地执行。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调度工作由生产中心负责。生产部门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边际成本和安全库存等情况,制定
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并在执行中根据订单情况动态调整。完成产品生产后,由质量控制部门进行质量检
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产品质检合格后入库储存。


公司重组蛋白产品的生产周期约为4-6周,抗体产品的生产周期根据不同品种在3-22周。由于蛋白、抗
体等生物试剂产品具有储存时间长、扩大单次生产规模时边际成本较低等特点,为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控
制产品生产频次,公司单个产品单次生产量一般按2-3年的预计需求量安排生产计划。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经销并重的销售模式。公司建立一系列关于经销商的日常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经销
商选取标准、日常管理、定价机制、物流、退换货机制、销售存货信息系统等,公司依据上述管理制度与
经销商进行合作及日常管理。


(4)质量管理模式

产品质量管理是公司获得良好客户体验的重要保障,也是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建立信任、进行持续
采购的基础,公司已建立起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已通过ISO9001、ISO13485、CNAS
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针对生物试剂产品的特点,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控制标准,由质控中心对产品按质量控
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质量检验,通过《沟通控制程序》《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内部审核


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改进控制程序》及各项操作规程和质量放行标准等文件对相应产品的
性状、蛋白活性、纯度等性能进行评估,并结合稳定性考察来对产品的贮存期限和贮存条件进行验证,相
应的质量控制活动均进行了记录保存。


在产品仓储环节,公司通过对产品属性分析,并结合多年的质量控制经验,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
存放,对于低温保存和冷冻保存的产品,建立了规范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仓储区域。


公司建立了定期抽查的制度,对于不同类型产品,通过定期抽查的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公司还建立了
出库检测制度,在产品出库时,对于仓储时间超过检测周期的产品,质量控制部门对产品关键质量指标复
测,确保产品销售时符合相应的质控放行标准。


在产品配送环节,公司制定了产品的打包标准和运输标准,确保物流过程中产品的保存条件符合规范。


公司通过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5)CRO服务模式

公司CRO服务具体流程如下:

1)合同签订

公司在接到客户需求后,及时与客户沟通技术方案,在与客户确定好技术服务方案后,完成报价,并
与客户沟通价格和服务细节、签订合同。


2)项目实施

签订合同后,公司根据客户项目方案,起草项目书,并传递项目书至相应的实验人员,开始项目实施。

在达到项目的关键节点时,公司会及时向客户反馈进展情况;如果项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公司也会第一时
间反馈客户,跟客户进行沟通,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和进度。


3)项目交付

根据项目方案完成合同要求后,公司按项目书要求分装样品入库、撰写项目报告或者成分分析报告。

与客户确认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安排产品寄送和报告发送,同时向客户开具发票。


4、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1)行业因素

随着人类基因组、干细胞、克隆技术等基础研究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快速商业化,生命科学领域的发
展进入快车道。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各国政府对于生命科学研究
和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视程度,生物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年均增速世界领先。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在
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全社会在
生命科学领域进行研究,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迅猛增长。


2021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等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不断鼓励创新研
究,科创板和港股政策对于创新企业融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在国内医保价格政策体系下创新
品种相对于竞争较为激烈的仿制药价格优势显著,因此,带动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保障了对于生物试剂的持续市场需求。



(2)企业自身因素

公司是国内生物试剂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
持高投入,并不断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满足客户需求的系列试剂产品。经过多年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建
立起多个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根据市场需求,高效率研制多样化生物试剂,并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及时提
供相关技术服务。新冠疫情爆发后,企业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优势,屡次在全球主流试剂
供应商中率先开发出各种新冠病毒相关生物试剂,在支持全球科技抗疫的同时,也持续为企业带来了良好
的品牌效应。


1)公司具有快速开发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技术平台,通过不断技术创新,优化现有
技术平台并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平台,各技术平台间互相补充、支持,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生物试剂研发
经验,有效提升技术研发效率,支持产品快速研发,产品库规模不断扩大,客户需求覆盖度不断增加。


2)公司具有严谨、完善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平台。公司依据各类产品的使用特点和用户需求,建立
了严格、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基础理化检测、酶学功能活性、细胞水平功能活性、分子水平检测、病
毒学检测到多种免疫学检测等多个维度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稳定,从
而形成良好用户口碑,不断扩大客户群体。


3)公司具有核心原材料开发和制备能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关键原材料的开发和制备自主掌
握,通过“内部闭环”的技术支撑,在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还能减少外界不可控因素对产品开发和生
产的影响,保证产品开发的效率和供应的及时性。


4)公司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升,境外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国内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持
续扩充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5、报告期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处于国内生物试剂行业的领先地位,核心管理团队和关键技术人员稳定,本年度新购置抗体研发
类Beacon单细胞光导系统,质控类Octet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仪,生产类AKTA纯化仪等大型先进设备,价
值2,000多万元,整体研发投入同比增加53.99%,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独立自主的技术平台优势

各类生物研发单位对于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需求较为多样,且对及时性的要求较高。公司拥有完善、
全面的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技术平台,且均为自主研发并独立掌握,产品研发和生产无需依赖其他厂商,
因此能快速跟进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及时研发并生产出多种类试剂产品,满足客户和市场需
求;同时,由于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平台均为自主掌握,能够长期稳定的供应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更
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2、相对闭环的研发体系优势

公司的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经过多年投入和建设,建立了较强的研


发实力,在相关产品研发上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公司已经自主研发了规模较大的蛋白和抗体试剂产品
库(现货产品),其中蛋白试剂产品数目超过6,500种,抗体试剂产品数目约14,000种,另有现货基因产品
近32,000种,并能独立生产用于培养HEK-293、昆虫细胞等的多种培养基。


全面的研发体系,一方面帮助公司建立起品类齐全、规模庞大的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科
研试剂和服务采购体验;另一方面,公司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部分关键试剂也能独立开发并量身定制,
能有效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3、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高素质规模化的技术、管理和市场团队。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博士37人,研究生
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近三分之一。拥有一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能力强的研发队
伍,为公司的新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同时,公司在国内、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建
立了国际化的市场和技术支持团队,能够快速掌握市场动态,高效跟进客户对于产品选购、技术参数和实
验开展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需求。


4、全球化市场布局优势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建立了市场和销售团队,并先后在美国、
德国和日本设立子公司,加大市场和宣传投入。目前,公司的产品已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或地区。2021年
度,公司境外市场收入占到全年营业收入的78.13%,全球业务布局的模式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5、品牌和市场优势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大学、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客户对于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公司
在生物试剂领域深耕多年,坚持自有品牌推广和销售策略,凭借丰富的试剂产品库、专业的服务水平、稳
定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逐步与客户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覆盖了清
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和药明康德、赛诺菲
等医药研发企业,建立了品牌和市场优势。此外,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率先研发出一系列
新冠相关试剂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支持客户累计发表新冠研究文章超过900篇,其中170多篇发
表在Cell,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公司秉持一贯的踏实严谨的作风,凭借全球布局的综合实力和核心技术
平台的优势,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产品研发和生产,积极开展销售推广工作,持续
优化费用管控。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5亿元,同比下降39.53%,其中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收入
3.59亿元,同比增长4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0亿元,同比下降36.15%;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64,261.78万元,同比下降41.20%。公司2021年整体业绩下降主要系新冠病毒相关业务受疫情
变化、防控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


2021年度,公司秉承“坚持自主开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创新研发


提供高质量试剂和服务支撑,助力推动健康事业发展,造福人类”的经营宗旨,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各
项工作,有序推进产品研发和生产,积极开展销售推广工作,持续优化费用管控,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持
续快速增长,收入规模显著提升,保持了良好的长期发展态势。


2021年度,公司各项重点工作开展如下:

(1)实现A股创业板上市

2021年8月16日,公司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开发行股份1,7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49.80
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47.24亿元,用于生物试剂研发中心项目、全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公司流动资
金。其中生物试剂研发中心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库和产品线的丰富
度;全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推广营销能力,提升客户综合服
务能力;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保障公司正常经营和业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将会充分利用上市的契
机,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扩充优化现有产品线,加强全球营销网络建设,为生物医药行业以及生命科学
研究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打造中国自己的生物试剂高水平支撑平台,建
设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企业。


(2)在泰州、苏州、日本成立子公司

2021年9月16日,公司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签署《入园协议》并在泰州医药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成立全资子公司义翘神州(泰州)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以培养基,蛋白、抗体诊断原料为代
表的生物试剂研发、生产与销售。


2021年11月23日,公司与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成立义翘神州(苏
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拟在苏州高新区设立南方研发中心和以生物制品细胞质量及生物安全检测为主的
检测服务中心。


2021年11月29日,日本全资子公司完成设立登记,主要负责日韩地区的生物试剂销售工作,进一步完
善公司全球营销网络布局,增强公司市场开拓及服务能力。


(3)延续研发优势,支持全球抗疫

为支持全球科技抗疫工作,公司一直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情况,不断跟进市场需求开发出相关基因、
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2021年累计新开发上线323种新冠相关生物试剂,全面覆盖33种主要变异毒株,
产品覆盖度在全球主流生物试剂供应商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针对引发全球新一波疫情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公司团队发扬2020年用时11天率先完成新
冠病毒关键蛋白试剂研发生产的拼搏精神,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平台优势,不断突破技术极限。2021年仅用
6天就完成了从分子构建,到细胞培养、蛋白纯化、质量检定等一系列工作,成功生产出奥密克戎(Omicron)
变异株RBD蛋白试剂,第一时间提供给相关机构开展研究,充分展现了企业的技术平台优势和社会责任担
当。之后,公司又在短短10天内开发出了三聚体蛋白、抗体、假病毒等一系列相关生物试剂,支持全球病
毒研究、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开发工作,中国北京制造的新冠病毒关键工具试剂再次领跑,助力全球
科研防疫。


(4)不断拓展技术服务业务领域,保持快速增长


2021年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拓展技术服务业务领域,在保持既往主营蛋白、抗体表
达服务业务的同时,以抗体开发、病毒清除验证、细胞库检测业务为代表的技术服务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
不断提升,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整体CRO服务同比增长73.69%,部分业务增长超过100%,对于更好的满足
市场需求,支持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不断打造高素质规模化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495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员工157人,以研发负责人
杨嘉慧博士为代表的15名员工2021年分别入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人才。公
司已建立一支以海外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为核心,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研发和管理
运营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

965,272,540.65

100.00%

1,596,293,024.87

100.00%

-39.53%

分行业

研究和试验发展

965,272,540.65

100.00%

1,596,293,024.87

100.00%

-39.53%

分产品

重组蛋白

309,562,403.00

32.07%

475,818,321.09

29.81%

-34.94%

抗体

529,484,365.88

54.85%

1,038,042,773.70

65.03%

-48.99%

基因

11,707,983.63

1.21%

14,743,678.19

0.92%

-20.59%

培养基

26,950,161.37

2.79%

17,272,576.13

1.08%

56.03%

CRO服务

87,567,626.77

9.07%

50,415,675.76

3.16%

73.69%

分地区

境内

211,094,567.38

21.87%

295,688,119.14

18.52%

-28.61%

境外

754,177,973.27

78.13%

1,300,604,905.73

81.48%

-42.01%

新冠病毒相关业务与非新冠病毒相关业务

新冠病毒相关业务

605,787,520.51

62.76%

1,342,074,558.04

84.07%

-54.86%

非新冠病毒相关业


359,485,020.14

37.24%

254,218,466.83

15.93%

41.41%

分销售模式

直销

782,996,848.54

81.12%

1,392,817,956.34

87.25%

-43.78%




经销

182,275,692.11

18.88%

203,475,068.53

12.75%

-10.42%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行业

研究和试验发展

965,272,540.65

58,239,864.01

93.97%

-39.53%

16.98%

-2.91%

分产品

重组蛋白

309,562,403.00

17,618,438.84

94.31%

-34.94%

-14.47%

-1.36%

抗体

529,484,365.88

13,138,553.37

97.52%

-48.99%

-12.04%

-1.04%

分地区

境内

211,094,567.38

31,168,861.21

85.23%

-28.61%

7.78%

-4.99%

境外

754,177,973.27

27,071,002.80

96.41%

-42.01%

29.72%

-1.98%

分销售模式

直销

782,996,848.54

45,670,652.91

94.17%

-43.78%

17.52%

-3.04%

经销

182,275,692.11

12,569,211.10

93.10%

-10.42%

15.03%

-1.53%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

项目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金额

占营业成本比重

研究和试验发展

材料成本

24,699,121.36

42.41%

21,186,506.56

42.55%

16.58%

研究和试验发展

直接人工

23,099,575.30

39.66%

19,632,085.99

39.43%

17.66%




研究和试验发展

制造费用

10,441,167.35

17.93%

8,969,071.96

18.01%

16.41%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2021年度本公司通过投资新设的方式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从事生物制品研发生产、生物制品检测服务以及生物制
品贸易,截至2021年末三家公司均处于筹建期,未实际开展经营,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子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

持股比例%

法定代表人

义翘神州(泰州)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11

3000万人民币

100.00

张杰

义翘神州(苏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1-11-10

1000万人民币

100.00

张杰

SinoBiological日本株式会社

2021-11-29

500万日元

100.00

-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

441,722,641.30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45.76%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


0.00%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

第一名

233,401,861.39

24.18%

2

第二名

106,305,158.23

11.01%

3

第三名

43,128,417.83

4.47%

4

第四名

35,024,267.40

3.63%

5

第五名

23,862,936.45

2.47%

合计

--

441,722,641.30

45.76%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

33,005,312.50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20.42%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

0.00%




比例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

第一名

13,005,416.36

8.05%

2

第二名

6,562,999.40

4.06%

3

第三名

5,332,519.74

3.30%

4

第四名

4,095,000.00

2.53%

5

第五名

4,009,377.00

2.48%

合计

--

33,005,312.50

20.42%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

81,455,777.64

93,064,302.42

-12.47%

主要系新冠病毒相关业务下降,市场
人员奖金减少所致

管理费用

60,028,968.26

46,184,797.33

29.98%

主要系人工成本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

-3,784,275.76

35,966,867.10

-110.52%

主要系汇率变动所致

研发费用

40,129,306.95

26,059,125.31

53.99%

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重组蛋白产品开发

针对新冠病毒,流感病
毒,抗体药物靶点,细
胞因子等方向和分子,
研发和优化重组蛋白产


共计完成包括病毒
类,因子类,药物靶
点类等近300种蛋
白试剂的开发和优
化工作

新冠病毒相关蛋白需结合突
变流行情况,保证在短时间
内获得重组蛋白产品;针对
市场热门需求的其它关键蛋
白试剂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
和既有产品的优化升级

公司持续在新冠病毒蛋白产
品研发速度和覆盖度方面保
持领先水平;在其他重组蛋
白产品领域不断补充和升级
重点产品,提升竞争力

免疫诊断抗原原料
开发

开展重组免疫诊断类抗
原原料研发工作

初步完成表达评估

在过敏原,自身免疫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传染病等领域
完成非新冠类免疫诊断核心
重组抗原原料的开发

依托公司重组蛋白研发技
术,增加免疫诊断试剂需求
的抗原原料产品,拓展新的
业务领域

分子生物学工具酶
类产品开发

利用重组表达技术开展
分子生物学工具酶类产
品的研发工作

初步完成1个重组
酶的小试工艺开发

完成市场热门需求的工具酶
的研发,实现工业化生产

依托公司重组蛋白研发技
术,不断增加分子生物学工
具酶类产品




无细胞表达体系

自主研发无细胞表达体
系支持重组表达产品开
发和客户服务项目

研发工艺摸索阶段

利用无细胞表达体系开发完
成重组蛋白产品,承接技术
服务业务

新增和进一步丰富重组蛋白
表达技术路线,提升产品开
发和客户服务项目承接范围
和成功率

膜蛋白制备技术

建立可获得全长膜蛋白
的技术平台

研发工艺摸索阶段

建立和完善2-3种膜蛋白制
备技术,支持多种重组膜蛋
白产品研发

解决膜蛋白制备的关键技
术,开发重要膜蛋白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

流感NP试剂盒开


开发高亲和力广谱性识
别流感NP蛋白试剂盒

完成高亲和力广谱
流感抗体研发工作

获得1个试剂盒产品

依托公司多种抗体开发技
术,获得多株高亲和力流感
NP抗体和试剂盒,可应用于
诊断领域

纳米抗体研发平台

建立纳米抗体发现平台

实验流程验证阶段

建立纳米发现平台,并利用
平台完成重要靶点的纳米抗
体研发

新增和丰富公司抗体研发技
术路线,支持抗体类技术服
务和抗体产品开发

胶体金平台

建立胶体金评估平台

实验流程验证阶段

建立胶体金检测技术

新增1个抗体评估平台,支
持研发可用于胶体金检测用
的抗体

磷酸化单克隆抗体
研发技术

建立针对磷酸化修饰的
抗体研发技术流程,支
持抗体产品开发和客户
技术服务

获得多株抗体,抗体
应用验证阶段

建立磷酸化抗体开发平台,
获得可识别天然样本的单克
隆抗体

新增1个抗体技术平台,支
持抗体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

CHO细胞瞬转无
血清培养基

开发1种CHO细胞无
血清培养基

完成初步的配方评


获得1种支持CHO细胞瞬
时重组表达的培养基产品

新增1个培养基产品,助力
科研和企业用户细胞培养实


全长人源基因产品

补充人源基因产品

新增432条全长人
源基因产品

新增400条全长人源基因产


依托公司自主开发的真核表
达载体优势,增加全长人源
基因表达载体,支持科研基
因表达需求

病毒包装平台

优化现有慢病毒包装平
台,建立腺相关病毒包
装平台

实验方案研发阶段

建立腺相关病毒包装技术,
提高慢病毒包装滴度

建立常见病毒包装技术,支
持病毒载体研发和提供病毒
包装技术服务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2021年

2020年

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

122

102

19.61%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4.65%

27.42%

-2.77%

研发人员学历

大专及以下

13

12

8.33%

本科

76

62

22.58%

硕士

26

21

23.81%




博士

7

7

-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30岁以下

67

48

39.58%

30~40岁

39

41

-4.88%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研发投入金额(元)

40,129,306.95

26,059,125.31

23,279,874.09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4.16%

1.63%

12.87%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元)

0.00

0.00

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
的比例

0.00%

0.00%

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
润的比重

0.00%

0.00%

0.00%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项目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139,953,606.29

1,482,347,548.85

-23.1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497,335,801.26

389,410,009.85

27.7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642,617,805.03

1,092,937,539.00

-41.20%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4,347,472,328.02

619,538,478.28

601.7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6,896,540,406.95

1,658,841,192.23

315.7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2,549,068,078.93

-1,039,302,713.95

145.27%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4,740,658,000.00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8,296,262.30

7,060,000.00

300.8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4,712,361,737.70

-7,060,000.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806,832,311.11

45,835,452.13

6,023.71%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适用□不适用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变动较大主要系公司新冠病毒相关业务有所下滑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较大主要系募集
资金现金管理、购建固定资产等因素影响所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较大主要系上市募集资金等因素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2021年末

2021年初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

占总资产
比例

金额

占总资
产比例

货币资金

2,872,406,250.78

41.69%

56,115,773.00

3.77%

37.92%

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上市募集资金
所致

交易性金融资产

3,638,326,605.91

52.80%

1,072,708,285.69

72.08%

-19.28%

主要系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现金管理
所致

应收账款

153,449,381.16

2.23%

194,302,921.79

13.06%

-10.83%

主要系报告期内回款良好所致

存货

24,751,421.70

0.36%

14,246,419.84

0.96%

-0.60%

-

固定资产

59,409,985.49

0.86%

52,408,385.33

3.52%

-2.66%

-

使用权资产

48,162,218.31

0.70%

24,553,479.10

1.65%

-0.95%

-

合同负债

13,810,327.69

0.20%

9,361,565.76

0.63%

-0.43%

-

租赁负债

26,903,545.65

0.39%

15,588,441.73

1.05%

-0.66%

-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适用√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期初数

本期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

计入权
益的累
计公允
价值变

本期计提
的减值

本期购买金额

本期出售金额

其他
变动

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
产(不含衍生金
融资产)

1,072,708,285.69

74,089,767.16

-

-

6,898,640,000.00

4,407,111,446.94

-

3,638,326,605.91

金融资产小计

1,072,708,285.69

74,089,767.16

-

-

6,898,640,000.00

4,407,111,446.94

-

3,638,326,605.91

上述合计

1,072,708,285.69

74,089,767.16

-

-

6,898,640,000.00

4,407,111,446.94

-

3,638,326,605.91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目

期末账面价值(元)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141,500.00

履约保证金

合计

141,500.00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募集年份

募集方


募集资金总


本期已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已累计使
用募集资
金总额

报告期内
变更用途
的募集资
金总额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累计变更
用途的募
集资金总
额比例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总额

尚未使用
募集资金
用途及去


闲置两年
以上募集
资金金额

2021年

公开发
行股票

472,375.43

151,294.99

151,294.99

-

-

-

319,912.91

存放于募
集资金专
户,用于募
投项目使
用。


-

合计

--

472,375.43

151,294.99

151,294.99

-

-

-

319,912.91

--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
2364号)文件批复同意, 本公司公开发行了普通股(A 股)股票1,700.00万股,发行价为每股人民币292.92元。截至2021
年8月9日,本公司共募集资金497,964.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25,588.57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72,375.43万元。2021
年度,本公司募集资金累计直接投入募投项目36,794.99万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25,0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流
114,500.00万元,尚未使用的金额为319,912.91万元(含专户存储累计利息扣除手续费净额315.42万元,其中存放于专户
的募集资金28,612.91万元,理财为291,300.00万元),实际结余募集资金319,913.26万元,差异0.35万元系尚未支付的
发行费。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承诺投
资项目
和超募
资金投


是否已
变更项
目(含部
分变更)

募集资金
承诺投资
总额

调整后投
资总额(1)

本报告期投
入金额

截至期末累
计投入金额
(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3)
=(2)/(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告
期末累计
实现的效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承诺投资项目

生物试
剂研发
中心项




45,000.00

45,000.00

6,859.31

6,859.31

15.24%

-

-

-

不适用



全球营
销网络
建设项




20,000.00

20,000.00

4,935.68

4,935.68

24.68%

-

-

-

不适用



补充流
动资金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25,001.67

100.01%

-

-

-





承诺投

--

90,000.00

90,000.00

36,794.99

36,796.66

--

--

-

-

--

--




资项目
小计

超募资金投向

未明确
投向



266,392.48

266,392.48

-

-

0.00%

-

-

--

不适用

不适用

补充流
动资金
(如有)

--

114,500.00

114,500.00

114,500.00

114,500.00

100.00%

--

--

--

--

--

超募资
金投向
小计

--

380,892.48

380,892.48

114,500.00

114,500.00

--

--

-

-

--

--

合计

--

470,892.48

470,892.48

151,294.99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