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华设集团: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3月14日 19:16:37 中财网

原标题:华设集团:2021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018 公司简称:华设集团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二年三月十四日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

、准确


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
全体董事出席
董事会会议。





三、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为本公司出具了
标准无保留意见
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
杨卫东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侯力纲
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叶敬超
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0元(含税)。截至本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总
股本683,780,952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77,783,047.52元(含税),截至2021年12
月31日,公司2021年度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金额为9,134,495.64元(不含交易费用),
合计占经审计的公司2021年度以合并口径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24%。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公司关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
的相关内容。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
................................
................................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
................................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
................................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
................................
...........................
29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
................................
...............
4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
................................
...........................
4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
................................
.......
54
第八节
债券相关情况
................................
................................
................................
...................
58
第九节
财务报告
................................
................................
................................
...........................
59


备查文件目录

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
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
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本报告



2021年年度报告

报告期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集团、本集团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华设集团、公司、本公司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纬信



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江苏苏通



江苏苏通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江苏铁路院



江苏省铁路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江苏新通



江苏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宁夏公路院



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扬州设计院



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设投资



华设设计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江苏建材



江苏省建设材料设备供应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华设检测



华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华设浙江



华设设计集团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设民航院



华设设计集团北京民航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中德设计



中德(常州)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江苏狄诺尼



江苏狄诺尼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设腾飞



华设设计集团腾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中设中原



中设设计集团中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设环境



华设设计集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设商业



南京华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南京地铁咨询



南京地铁运营咨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西藏中设



西藏中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华设安全



华设设计集团安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华设恒通



北京华设恒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广东顺设



广东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华设生态




华设生态(深圳)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华设文化科技



江苏华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南宁华设




南宁华设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华设盐城制造



华设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江苏华通



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EPC



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
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
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
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PPP模式



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
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
共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
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元、万元、亿元



除特别注明币种外,指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华设集团

公司的外文名称

China Design Group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CDG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杨卫东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胡安兵

邓润飞

联系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紫云大道9号

南京市秦淮区紫云大道9号

电话

025-88018855

025-88018838

传真

025-84462233

025-8446223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
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紫云大道9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210014

公司办公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紫云大道9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210014

公司网址

www.cdg.com.cn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上海证券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

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董事会办公室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华设集团

603018

中设集团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设集团

603018

设计股份





六、 其他

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
师事务所(境内)

名称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贤坤路3号江岛智立方C座3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

戴玉平、袁慧馨、徐敏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2021年

2020年

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

2019年

营业收入

5,821,964,770.82

5,353,803,494.48

8.74

4,688,414,138.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8,215,781.92

582,698,094.34

6.10

517,967,351.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98,822,523.06

562,138,000.60

6.53

463,336,198.8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2,055,267.23

404,209,892.53

-3.01

404,258,942.15



2021年末

2020年末

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

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878,208,225.67

3,355,351,033.55

15.58

2,867,591,665.39

总资产

10,690,943,227.41

9,206,151,071.83

16.13

8,074,368,191.32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2021年

2020年

本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2019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92

0.87

5.75

0.7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92

0.87

5.75

0.7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收益(元/股)

0.90

0.84

7.14

0.7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7.10

18.35

减少1.25个百
分点

19.3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

16.57

17.71

减少1.14个百
分点

17.34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第四章列报第十三条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
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而增加或因并股而减少,但不影响所有者权
益金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对列报期间数据进行了调整。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1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第二季度

(4-6月份)

第三季度

(7-9月份)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

803,749,404.56

1,349,861,229.90

905,842,796.52

2,762,511,339.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79,389,202.91

155,030,944.40

76,050,918.32

307,744,716.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

74,523,297.85

154,020,993.37

74,333,014.23

295,945,217.6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324,456,563.72

-185,035,462.93

96,530,727.76

805,016,566.12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21年金额


2020年金额


2019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455,692.23

-123,914.38

2,885,808.1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
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
府补助除外


20,045,028.63

16,578,584.32

40,832,598.17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2,494,095.81

10,005,127.66

21,350,236.45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



-668,943.14

-712,031.39

-1,139,518.7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3,056,057.39

359,631.63

1,017,242.02

减:
所得税影响额


3,663,914.27

3,845,490.00

9,817,557.27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413,373.33

1,701,814.10

497,655.83

合计


19,393,258.86

20,560,093.74

54,631,152.95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
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
营情况
讨论与分析


(一)深耕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持续提高市场占有率

2021年,公司持续加密长三角地区重点市场经营布局,深耕重点城市,在长三角以打造高质
量市场铁军为目标,重点明确了市场工作重点策略,促进市场体系可持续发展。2021年,长三角
区域设计咨询合同额共计45.9亿元,同比增长14.2%,2019-2021三年平均增长率为13%。长三
角区域市场已进入持续向好的良性发展阶段,新承接合同额稳步增长。省外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客
户,从勘察设计合同额来看,广东省近三年业绩保持4亿元以上规模,是集团除江苏省外最大的
业务来源地,具备打造成第二个“江苏市场”的潜力;山东、河南超2亿元,福建、广西、四川、
云南超亿元。重点客户合同额占比超60%,业务的持续性得到保障。


(二)通过规划业务洞察未来市场,增加客户粘性

近年来,公司深入把脉交通行业发展未来,以高端规划为载体,积极打造华设智库,服务于
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城市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公铁水空等领域,依托交通行业数据
资源,精准分析,加强提升城市与交通品质的研究,寻求区域发展中的先机。通过对江苏、广东、
河南、河北、广西、宁夏、海南、内蒙、黑龙江、安徽等10多个省级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
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重大项目,不断加强客户粘性,规划牵引作用持续增
强,在省外区域,由规划业务带来的相关勘察设计项目占比超过50%。


(三)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新型业务增长迅速

2021年,集团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新承接合同额连续两年突破100亿元,实现营业收
入58.22亿元,同比增长8.74%,其中勘察设计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93亿元,同比增长6.96%。

同时,集团加快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城市、智能养护、
低碳环保、数字平台等方面取得了项目级或产品级突破,并向产业级发展。其中:以BIM+GIS
技术为先导取得的项目合同额约2.6亿元,以BIM+GIS系统作为生产平台的项目合同额约6.7亿
元,有力支撑了公司数字化转型;集团自主研发的EICAD系统作为明星软件产品,已全面实现
SaaS化,近3年,销售收入保持了100%的年均增长速度;集团和盐城交投共同出资设立的华设
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已建成并实现量产,将智能建造生产执行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有机结合,
打造MES+数字孪生工厂,目前已为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建兴高速、盐城兴创路北延等工程提
供桥梁预制构件,累计产出近7万方砼,营业收入达2亿元。据统计,2021年公司新型业务总营
业收入达9.42亿元,其中数字智慧类3.9亿元,绿色低碳类5.5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超
20%。


(四)紧扣国家发展政策,把握发展新机遇

公司紧抓国家“双碳”“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政策带来的行业发展机遇,依托多年交通
环保专业优势,开展生态治理等方面全过程咨询和服务。近两年,承接了以泰州海陵、泰州姜堰、


南通海门生活污水等为代表的村镇污水治理项目合同额近30亿元。同时,加大了省内外水运水利
市场经营力度,2021年水运水利类项目合同额近10亿元。在省内陆续承担了南通、宿迁、徐州、
盐城等近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勘测设计项目,省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0%以上。此外,公司
充分发挥多专业的综合优势,从片区整体策划到道路、公用、水利、绿化景观等开展城市更新服
务,加快城市空间拓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居民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2021年
公司在南京、福建福鼎、广东肇庆等多个城市开展综合提升改造项目。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局和起步的第一个五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
了新特征和新要求,复杂的发展环境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


(一)数字经济引领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势在必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十
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份文件里“数字化转型”出现了26次,把各个行业在未来五年的
数字化发展都提到了举国之力的高度。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
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和战略性行业,交通运输部抓紧制定印发了《数字
交通十四五规划》及《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由此看来,
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且势在必行,公司一直以来将数字化智能化列为重点业务发展方
向,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公司乃至行业高质量转型。


(二)开启交通运输现代化新征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提出了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习总书记在也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
上提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2022年2月14日,江苏召开了全省交通运输现代
化示范区建设推进议,江苏是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部省共建交
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方案中更加突出前沿探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动交通发展向数字
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基础设施、公众出行、货运物流、智慧绿色平安交通以及行业治理的“五个
现代化”发展探索。自2010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探索,未来将持
续开展相关技术储备和业务成套解决方案。


(三)实体经济地位凸显带来新需求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向振兴实体经济
发力,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体经济地位将大幅提升。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强劲。交通运输既是实体经济
的重要构成,又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客货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
要求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四)基础设施投资稳中有升、适度超前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2年经济发展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
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确定了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仍然
会持续增加。根据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至2035年,国
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相较于现状,仍有超过5万公里的新建及
大量存量改建任务。预计2021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两
年平均增长5.1%。未来交通投资将继续保持合理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围绕构建现代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将进一步推动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中重大干线的提能工程,打造多层级一体化综合
交通枢纽系统,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城市群、都市圈等重点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国内交
通设计咨询龙头企业,公司未来业务空间增长可期。


(五)双碳目标加速交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1年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召开,围绕“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

主题展开各项合作与讨论,并发布《北京宣言》,描绘了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未来场景。作为
能耗和碳排放的三大行业之一,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碳排放大户,约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
交通行业低碳发展势在必行。要求交通行业进一步调整用能结构,推广低碳交通装备;调整运输
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因此水运、轨道等低碳方式将加速发展。推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
设改造,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实施工程建设工厂化生产、装配式建造、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共出
行,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创新组织模式,推动新业态的发展,提升综合运输的效率,提供更多
的节能、环保、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环保及低碳业务是公司业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几年业
务规模上升速度可观,未来将在零碳设施、低碳材料、碳监测、碳检测等方面持续拓展。


(六)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
纲要》等重磅规划。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形态,通过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有
序发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目前,中国有上海、北京、广
佛肇、深莞惠、南京、杭州等10个2,000万人以上的大都市圈,有重庆、青岛、厦漳泉等14个
1000万~2000万人大都市圈。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以全国6.7%的土地集聚约33%的常住人口,
创造约54%的GDP,多数都市圈人口处于持续流入,未来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是长期持续发展的重
点。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于长三角区域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新型基础设施线网项目,承担了
多条重要线路的主体方案规划设计,未来将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地区加强生产及经营资源配置。


(七)实施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行动带来新机遇


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
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从关注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提质转变, 乡
村振兴建设与城市更新是“十四五”期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十四五”规划提
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振
兴、城市更新建设将从概念层面到真正实施落地,是推动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
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公司将结合现有的高标准农田、村镇污水治理、美丽农
路等业务,在未来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建设中牢牢把握新一轮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交通与城市基础设施全方位综合服务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勘察
设计,到工程总承包和运营管理,为客户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专业服务。业务主要包括
城乡规划、公路、水运、航空、铁路与城市轨道、市政、水利、建筑、生态环保、智能交通和基
础设施数字化等领域。


华设集团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工程咨询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自上市以来,以市场为引领、以
人才为基石、以创新为驱动,聚焦交通与城市领域,通过不断完善华设经营模式,保持公司经营
业绩持续稳定增长。2021年,公司上下坚定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
面深入改革创新,始终秉承决战决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定信念,克服了超过预期的困难,
高质量发展之路起步稳健,开局向好,公司新承接合同额连续两年突破100亿,公司业务继续保
持良好增长态势。综合实力攀升新高度,跃升至2021年全球150强排名第52名(2021年7月美
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数据),“全国勘察设计企业收入前100名”第5名,分别比
2020年上升10名和1名,生产经营行稳致远,为集团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主要业务方向

2021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开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元年,公司
围绕业务拓展、资源整合和价值链延伸等方面,积极推进“数字化、平台化、产业化”,在智库
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检测与感知等领域,全面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并在智慧绿色、
商业服务等领域积极产业化拓展。


智库咨询——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智库咨询能力。公司拥有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大
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平台,逐渐建立深度挖掘庞大的数据资源及其潜在价值的分析
能力,让智库研究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和社会热点,研究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提供交通
与城市发展战略政策建议及基础设施规划运营服务咨询。


工程数字化设计——基于BIM+GIS技术的工程设计和数字化交付。推动传统工程设计从“单
一阶段”二维平面设计,向“全生命周期”三维立体设计转变,公司依托BIM技术中心和工业化
建造中心,推动交通领域的公路、水运、铁路、民航等业务,以及城市建设领域市政交通、水务


生态、建筑景观、城市轨道交通等业务,向全生命周期设计和数字化交付转变,从工程设计延伸
到EPC及项目运维与资产管理。依托长期工程设计的经验,开发了成套基础设施数字化云平台和
工具软件产品,客户遍及全国数百家工程管理单位、设计院所、施工企业和大专院校。


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业务平台和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公司是一家坚持自主研发和创
新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等国家科研平台,致力
于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平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
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聚焦智慧公路、智慧水运、智慧港口、智慧照明、智慧城市、智慧公安、
智慧公交、智慧安防、数据中心等领域,形成了系列一体化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并推广应用。


工程总承包——以技术引领产品创新。公司以设计为入口,积极向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拓
展公司的业务链。公司在EPC总承包项目承接上,坚持技术创新和创意引领的项目承接原则,坚
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既积极又慎重,重点在长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开拓市场,
积极拓展工业化智能建造、装配式生产、城市更新、智慧城市、生态水务、高标准农田等EPC业
务。


感知与检测——探索搭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公司拥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以及
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专项、水运工程材料甲级、水运工程结构甲级等工程
试验检测资质,涉及计量认证业务范围7大类62个大项830个参数,主要从事道路工程、大型桥
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水运工程、地铁工程的监测监控与检测。依托江苏省综合交通智
能感知与管控重点实验室,围绕在役基础设施健康感知分析,综合运用激光扫描、机器视觉、物
联网等方面技术,在基础设施运行养护监测领域开展应用和产品开发。


生态环保——致力于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绿色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为交通和城市基础设
施领域的生态环保提供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服务,主要涵盖交通环保、城镇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
固废处置、智慧环保等专业领域。公司拥有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成立的“江
苏省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拓展全社会、全行业的环保领域,形成了以交
通噪声防治、水环境整治、农村污水处理为代表的系列产品。


(二)主要业务的经营模式

在市场经营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支撑,不断
创新业务经营模式。公司建立了长三角、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五大区域事业部,覆盖全国31
个省(区)市,通过营销体系、客户渠道以及各种信息网络,广泛收集与自身业务有关的项目信
息,做好客户关系的维护与跟踪工作,稳步开展经营活动。公司主要通过投标和客户直接委托两
种形式获取业务。


在生产组织方面,公司获取项目后,根据具体项目的业务类型和客户需求,按照不同业务类
型特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制定项目策划、方案拟定、方案评审、编制成果
文件和成果审核审定五个环节。



在服务采购方面,公司制定了相应的采购流程与管理办法,建立了合格供应商信息库。有服
务采购需求时,综合考虑采购项目特点,考虑供应商的经营范围、资质等级、质量信誉等因素,
在合格供应商备选库中比选或进行邀请招标。


在工程总承包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工程总承包业务,重点在路桥、建筑景观、智慧交通、
智慧公交、生态环保等领域,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以设计牵头、
具有技术引领的项目,控制项目风险。同时,公司选择能力强、信誉好的大型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共同开展业务。


在数字系统集成业务方面,在深度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依据行业经验和软硬件产品性能
特点,快速打通各设备或系统之间的集成壁垒,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或者采用SaaS服务模式(软
件即服务),通过提供标准数字平台、专业设备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为业主提供数字化、专业化
服务。


在质量控制方面,公司通过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认证,并取得AAA+认
证证书。公司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标准要求全方位运行,有效保证了对生产过程、产品
质量、环境保护、职工职业健康及安全风险方面的全面管控,实现了质量管理精细化水平及管理
效能的不断提升,并能够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和高
品质。


(三)公司行业地位

60多年来,公司秉持“让世界更通达,让城市更宜居”的使命,聚焦交通与城市的现代化建
设与运营,在全国各地承担交通与城市战略、规划和前期研究工作,成为了江苏领先、中国知名
的交通和城市发展智库。公司具备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设计能力,可提供交通及城市
领域从战略规划、工程咨询、勘察设计到科研开发、检测监测、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等全寿命周
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且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化、低碳化等技术,不断开展产业化探索。

在业务领域、人才技术、项目经验、科研创新、服务品牌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具
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均名列前茅。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并在主板上市的工程咨询公司,是全国仅有的3
家同时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综合资信的设计综甲院之
一,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公铁水空全方式设计能力的企业。公司荣膺2021年“全国勘察设计行业
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前100名”第5名、2021年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52名,基本
确立了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领域设计企业的龙头地位。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公司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定位,加快调整转型,从传统的工程咨询
公司转化为规划设计作为入口的创新企业平台。



(一)战略领导力

2021年是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元年,集团围绕“高质转型,基业长青”主题,通过不断完
善的战略规划体系协同内部力量、协调外部资源,并制定实施了事业合伙人制度。目前,基本形
成了“战略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年度重点计划”的战略规划体系架构,并按照不同周期
进行动态调整、发布和执行。


战略规划方面。2021年2月,公司董事会正式发布了《华设设计集团管理纲要1.0》,以未
来10年为时间跨度,围绕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基业长青,阐明集团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明确
公司在治理、市场、生产、研发与创新、文化及人才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理念与原则,重塑华设集
团二次创业的企业灵魂。


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计划方面。随着国家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公司自身成长阶段特点,
提出公司将进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2021年2月,印发了《华设设计集团2021-2023年发展规
划》和《华设设计集团2021年度重点工作》,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公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
环境,明确了后三年各业务条线发展目标及方向,并在年度重点工作中分解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形成合力。


专项规划方面。通过一年的时间,编制完成人力、科技、市场、投资4大专项战略规划制定,
为公司顶层设计提供重要支撑,形成了战略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重点计划相互
支撑的战略规划架构,并按照不同周期进行动态调整、发布和执行。同时,持续推进机制体制改
革,完成了集团业务类型细分梳理,按照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特点,制定了集团高质量考核指标
框架,切实推动战略规划落实落地。


事业合伙人计划启动落地。集团事业合伙人机制是以传承为责任、以创新为抓手而构建的命
运共同体。2021年集团启动了事业合伙人计划,制定《合伙人计划管理制度》,组建以传承为责
任、以创新为抓手的命运共同体,认定首批事业合伙人,完成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配售和第二期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发行,凝聚并赋能志同道合的事业伙伴,形成事业共同体。未来,集团将继
续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事业合伙人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激发组
织活力。


(二)创新驱动力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1年集团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及能力建设,优化组织结
构,成立实体化创新研发机构,完善创新体系,加强科技项目布局、过程管理、成果管理及推广
应用,以“数字化、产业化、平台化”为导向,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运维、智能交通产业
化等重点方向布局。


公司目前已拥有共有14个部、省级科技平台,包括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交通
运输行业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涵盖了公、铁、水、空交通方式,覆盖了交通规划、
设计、建设、养护全产业链,2021年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超过2.5亿元,同比增长近40%,近4年
累计超过8亿元。国家—省—市三级科研平台体系正在不断建立完善,汇聚公司内外部资源力量


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和研发应用工作。2021年,集团创建的“江苏省综合交通智能感知与管控重点
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成立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举办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持续推动实
验室管理架构、建设计划和研发重点等工作,重点围绕交通数字化、智能化、智能感知等方向开
展研发。同时,成功获批“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化智能建造工程研究中心”,并与江苏省产
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此外,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公布的2021年行业首批重点科技项
目清单成果中,集团共有12项成果入选,位列第一。


成立华设创新研究院,打造科技创新核心载体。2021年11月,公司成功召开第五次科技创
新大会,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是集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同时,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成立华设创新研究院,瞄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领域关
键核心技术,打造集团核心业务产品线,成为持续引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科技战略力量,
形成“市场洞察—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流程创新体系,培育集团新业务生态,打造集
团未来可持续增长核心引擎。


围绕数字化转型构建了研发机构。公司建立了BIM技术中心、大数据技术中心、数字化工程
技术中心、智能交通实验室、气候环境模拟实验室等实体性研发机构。通过多年的孵化、培育,
公司形成了工程数字化建管平台(“一云两线”)、智慧公路、智慧公交、基础设施运维等具有
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及业务产品线,其中工程数字化建管平台在交通、水运、城建板块应用率
明显提升,目前平台已管理超过400GB的项目结构化数据,公司以BIM+GIS技术优势取得的项
目合同额累计约3.1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公司数字化转型。


开启新赛道业务布局探索。为策应集团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紧抓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网联
化等重大机遇,2021年公司与业内有关科创头部公司加强合作,推动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产业,
将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技术与公司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系统集成紧密融合,开展探索。同时,依
托公司道路设计、智慧检测等业务,在路面新材料方面加强融合发展。此外,结合公司城市景观、
建筑设计及工业化建造等业务,加强在光伏一体化、零碳建筑等方面的探索。


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公司建立了“开放引智、激发创新”科技研发创新制度,并加大了科技
创新投入,为未来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活力。2021年以来,公司修订发布了新版《科技管理》行政
手册,完善科技基金管理、科技基础设施管理、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同时,公司积极推行“微创
新”制度,鼓励全员参与精益改善和创新提案,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此外,公司设立的开放
科研基金已连续运行了四年,吸引外部科研资源与企业业务结合,得到了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等相关院校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


(三)技术领先力

公司先后荣获千余项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和咨询成果奖以及多
项国际大奖,持续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力。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千米级特大跨径桥梁设
计经验,先后主持或参与设计了200多座特大桥梁,其中包括当今世界跨径最大的十座桥梁中的
四座,先后获得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FIDIC百年优秀工程项目奖、英国结构工程师协


会奖、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建国60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
程奖等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主持完成勘察设计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数量超过200座,项目业绩遍布
国内多个省份及海外地区,主持设计了国内最长的水下隧道——太湖隧道(于2021年12月建成
通车),国内首条穿湖双层叠加隧道——阳澄西湖南隧道,国内最长的市政山岭隧道——苏州七
子山隧道。


2021年6月,公司主持设计的国内首条智慧高速公路——五峰山智慧高速建成停车,在广义
车路协同、智能感知消冰除雪、交通事件极速感知、匝道流量管控、车道级精细化管控、服务区
无线充电桩、光伏人行路面、新型新风除霾系统、准自由流收费、GIS+BIM全数字管养平台等方
面提供“华设方案”,并主持编制了《江苏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为全国智慧高速公路
建设提供江苏经验。


(四)人才竞争力

对人才的有效管理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1年公司瞄准构建“精准选配、赋能成长、有效
激励”三位一体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快推进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优化,力争建设一支与战略发
展相适应(总量适当、层级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创建以拼搏者为本的
人才机制和文化土壤,让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拼搏者脱颖而出。


截止2021年底,集团员工6,0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共2,145人,本科及以上
学历人员占全集团员工总数的88%。拥有正高级职称109人,高级职称1,032人,中级职称1,841
人,中级及以上占比48%,已经跨入大型工程设计咨询企业行列。一直以来,对人才的有效管理
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基本构建了“精准选配、赋能成长、有效激励”三位一体的人才
管理机制。2021年,为更好地落实公司战略及组织目标,开展并完成了新一轮中层干部双选评聘
工作,以目标责任制为指导思想,强调绩效,着重担当,竞争上岗,让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
的拼搏者脱颖而出。同时,实施了干部轮岗计划,挖掘人才潜力,培养多面手,激发干部工作激
情,增强职能、市场、业务各组织条线之间的相互理解,强化沟通协调,为公司高效运营提供支
撑。2021年,公司继续以薪酬绩效优化咨询项目为依托,对公司岗位体系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以
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五)市场开拓力

公司在9大专业院(事业部)的业务布局和5大经营片区的市场布局基础上,不断提升整合
资源的能力,努力成为以技术和创新驱动为引领的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平台型工程咨询公司。

通过5大区域事业部的设立,对公司全国化战略形成了有效的支撑,深度覆盖全国各省(区)市,
加大了对各区域市场的拓展,有效凝聚区域内的资源和优势,提升了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在
全国各地树立了华设的品牌效应。


2021年公司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抓住发展机遇,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市场发展趋势和产品革
新方向,优化业务板块、商业模式、管理体系和营销服务网络,通过优化经营体系和生产运营管


理,确保了集团发展实现逆势增长,在绝大部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公司市场份额和品牌价值不
断提升。


2021年,公司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加强经营管理,开发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进一步促进“铁三角”角色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突破传统障碍,不断强化“铁三角”组织
深度融合。此外,公司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除南京外,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关中
平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着力构建大湾区(深圳)、成都、银川(西安)三大区域生产中心,实
现共建、共享的经营生产格局,更好更快地为当地客户提供贴身服务,以区域事业部为龙头,形
成公司全国化战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了全国化布局,充分凝聚经营资源和优势,促进区域
经营生产一体化,快速提升经营能力和区域市场拓展能力,为树立华设品牌效应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六)风险管控力

公司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突出了战略目标引领和责任主体落实,
强化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内控过程管理要求,促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同。2021年,公司制定了风险
内控体系优化提升计划,委托外部的风险管理咨询机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控过程管理,
依托信息系统加强内部控制,推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分包采购等公司
管控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从合规风控向管理风控转型,实现风险内控体系与业务信息系统有机
融合。


质量风险管控方面,公司围绕“创意新、质量好、服务优、效率高”的产品与服务理念,整
合科研、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全面启动业务升级和质量管理变革,提升自身能力建设与管理
效率,着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领域”的华设水准的产品与服务。公司连续多年通
过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认证,并获得AAA+认证证书。


财务风险管控方面,不断加强全过程预算管理和财务信息化建设,逐步完成预算编制、报销、
调整及分析等全过程管控,保证成本费用开支和战略目标、工作的开展计划相匹配。同时持续加
大了对分子公司的监管,定期对分子公司的人事管理、生产经营、项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进行现
场检查和督导。


(七)文化影响力

公司构建了以“使命、愿景、价值观”为导向,以拼搏者文化为核心,以工程师文化及“家”

文化为支撑的文化体系,始终致力于将拼搏者文化打造成员工血液中流淌的激情和基因,成为公
司血脉传承的企业精神,同时围绕拼搏者文化,传承工程师基因,践行工匠精神。坚持以人为本,
营造和睦、互助、宽容的和谐氛围,增强组织凝聚力,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以企业的发展来
带动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满意度,着力共建“华设家园”。


此外,集团秉承“一个华设、一个理念、一套制度、一种文化”的原则,持续推动分子公司
管控模式改革,2021年陆续完成10家分子公司部门管理改革,加快分子公司与集团层面的全方
位统筹,保障了集团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2,196万元,同比增长8.74%;实现净利润63,653万元,同
比增长5.28%;集团新承接业务额1,068,565万元,同比增长4.42%;其中:勘察设计类业务实现
营业收入509,266万元,同比增长6.96%,勘察设计业务类新承接业务额719,853万元,同比增长
2.09%。集团继续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


币种

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


营业收入


5,821,964,770.82

5,353,803,494.48

8.74

营业成本


3,967,057,881.91

3,588,228,124.47

10.56

销售费用


250,582,072.95

242,661,137.25

3.26

管理费用


362,584,991.48

337,694,582.14

7.37

财务费用


-1,312,026.54

-1,697,304.20

不适用

研发费用


253,854,568.28

224,954,653.87

12.8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2,055,267.23

404,209,892.53

-3.0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4,392,995.19

-95,975,878.91

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7,647,643.06

-261,792,522.52

不适用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具体如下:

(1). 主营业务

行业
、分
产品
、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服务业


5,789,803,682.49

3,948,040,661.23

31.81

8.43

10.19

减少1.09
个百分点

其中:传统业务


4,847,717,710.72

3,252,948,961.00

32.90







其中:新兴业务


942,085,971.76

695,091,700.23

26.22


数字智慧


390,111,473.08

294,530,099.76

24.50


绿色低碳


551,974,498.69

400,561,600.47

27.43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规划研究


735,601,187.29

464,082,504.79

36.91

-23.21

-15.66

减少5.64
个百分点

勘察设计


3,657,799,055.78

2,379,667,160.38

34.94

14.08

12.55

增加0.88




个百分点


试验检测


368,991,557.17

285,690,070.79

22.58

-4.18

9.74

减少9.82
个百分点


工程管理


178,356,479.37

155,592,177.54

12.76

4.26

19.44

减少11.09
个百分点


工程承包


697,185,923.73

545,108,554.86

21.81

20.53

10.19

增加7.34
个百分点

其他


151,869,479.15

117,900,192.87

22.37

272.89

254.66

增加3.99
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分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江苏省内


3,603,618,705.48

2,337,973,280.59

35.12

7.93

7.44

增加0.29
个百分点

江苏省外


2,186,184,977.00

1,610,067,380.64

26.35

9.28

14.43

减少3.31
个百分点





(2). 产销量情况
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3). 重大采购合同、重大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成本分析表


单位:
万元


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

成本构成项目

本期金额

本期占总成
本比例(%)

上年同期金


上年同期占
总成本比例
(%)

本期金额
较上年同
期变动比
例(%)

服务业

服务采购成本

168,305.57

42.63

142,076.94

39.65

18.46

服务业

人工成本

143,869.17

36.44

124,103.88

34.64

15.93

服务业

其他成本

82,629.32

20.93

92,124.88

25.71

-10.31





(5). 报告期
主要子公司股权变动导致合并范围变化


□适用 √不适用



(6).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 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5,302.0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2.93%;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
售额34,743.2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96 %。



报告期内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
数客户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B.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5,178.7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35%;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
采购额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



报告期内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的或严重依
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无。




3. 费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科目

2021年度

2020年度

变动比例(%)

主要原因

销售费用

250,582,072.95

242,661,137.25

3.26

/

管理费用

362,584,991.48

337,694,582.14

7.37

/

财务费用

-1,312,026.54

-1,697,304.20

不适用

/





4. 研发投入


(1).研发
投入
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


253,854,568.28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


253,854,568.28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4.36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2).研发人员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

979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

16%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类别

学历结构人数

博士研究生

11

硕士研究生

641

本科

293

专科

34

高中及以下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类别

年龄结构人数

30岁以下(不含30岁)

452

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

474

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

47

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

6

60岁及以上

/






(3).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适用

不适用




5. 现金流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科目

2021年度

2020年度

变动比例(%)

主要原因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392,055,267.23

404,209,892.53

-3.01%



投资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134,392,995.19

-95,975,878.91

不适用

主要系新增联营企业出
资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

-97,647,643.06

-261,792,522.52

不适用

主要系本期银行短期借
款增加所致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

负债




单位:元

项目名称


本期期末数


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


上期期末数


上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


本期期末金
额较上期期
末变动比例
(%)


情况说明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0,000.00


0.02


8,900,000.00


0.10


-77.53


主要系银行理财产品减
少所致


应收票据


14,773,487.88


0.14


7,750,123.33


0.08


90.62


主要系承兑汇票收款增
加所致


其他流动资产


4,558,443.11


0.04


2,009,429.11


0.02


126.85


主要系增值税借方余额
重分类所致


长期股权投资


286,476,933.81


2.68


166,025,217.17


1.80


72.55


主要系一季度投资华设
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所致


使用权资产


59,004,026.73


0.55








不适用


主要系使用新租赁准则
调整所致


长期待摊费用


30,232,467.03


0.28


63,445,102.06


0.69


-52.35


主要系使用新租赁准则
调整所致


应付票据


16,902,960.00


0.16


30,125,600.00


0.33


-43.89


主要系应付票据到期兑
付所致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


12,087,055.29


0.11








不适用


主要系使用新租赁准则
调整所致


租赁负债


23,484,643.26


0.22








不适用


主要系使用新租赁准则
调整所致


长期应付款


697,073.01


0.01


194,498.82





258.39


主要系专项应付款增加
所致





其他说明

无。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



√适用 □不适用

长春市宏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宏程”)作为宁夏公路院的服务采购商参与
S251线福海至五家梁公路勘查设计项目劳务合作,由于合同纠纷,长春宏程向吉林省长春市中级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求宁夏公路院支付其设计费14,025,000元以及逾期付款利息1,658,066元,
并申请对宁夏公路院银行账户进行相应金额的冻结。本案开庭审理过程中,因双方对费用存有争
议,法院委托第三方机构就劳务费用进行鉴定,2022年3月17日将再次开庭。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 投资状况分析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4. 报告期内重大资产重组整合的具体进展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七)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

本报告期

主要业务

注册

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净利润

主营业务
收入

主营业务
利润




江苏纬信

勘察设计、规
划研究

4,000

76,482

20,871

5,487

55,430

17,835

宁夏公路院

公路工程勘
察、设计

1,364

65,252

29,282

2,653

27,156

10,129

扬州设计院

水利工程设计

1,000

46,721

19,212

4,126

25,449

10,082

江苏华通

桥梁加固施工

6,010

49,073

18,455

2,040

33,737

4,223



1、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报告期会计报表进行了
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认为,江苏纬信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
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江苏纬信2021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1年
度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


2、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会计报表
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认为,宁夏公路院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宁夏公路院2021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
及2021年度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


3、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报告期会计报表进
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认为,扬州设计院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扬州设计院2021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
2021年度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


4、江苏天宏华信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报告期会计报表进行了审
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认为,江苏华通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江苏华通2021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1年度
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




(八) 公司控制的
结构化
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公司
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 □不适用

1、宏观经济稳中求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
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六个方面发展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展现了
我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
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
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


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2010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连续跨过多个“关口”。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GDP增长2.3%,2021年GDP强势反弹。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总量数
据,2021年GDP达114.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近两年平均增长5.1%,连续两年超百万亿元。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2021年全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
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投资方面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资金投向方面
要求“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
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支持在建项目的同时,强调新开工,从而加强了
2022年投资发力的确定性。


2、交通强国带动引领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
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
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
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
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
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5年,国家综
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实体线网里程29万公里左右;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
网络。


《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
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交通体
系深入推进,“一脑、五网、两体系”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交通新基建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数
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


3、重点区域发展机遇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
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形成,港口群
联动协作成效显著,安全可控的水网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重要江河骨干堤防全面达标,铁路网密
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



《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了实现“八个转型八个新”的总体思
路。到2025年,江苏将率先建成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争取苏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
代化,全省范围内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新型枢纽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
现代化。提出了“32121”的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实现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省域设区市
间2小时通达,南京、苏锡常都市圈1小时通达,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力争完成投资1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2年,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35年,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
中心地位,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
展和良性互动;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完善大湾区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的综合运输通道;构
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目标,
完善重大交通设施布局。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
基本形成,客货运输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体建成贯通全省、
畅通国内、连接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出到
2025年,基本实现 “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的发展目标,出行交通圈实现:
珠三角地区内部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
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快货物流圈实现:省内1天送达,
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十四五”期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
重大建设项目投资约2万亿元。




(二)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围绕“高质转型,基业长青”,构建华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以“成为交通发展与(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