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东材科技(601208):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 601208 公司简称:东材科技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 公司 2021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3,233,904,280.39 元,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0,932,378.09 元。 2021 年度,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 37,927,400.28 元,扣除当年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 3,792,740.03 元以 及上年度利润分配的金额 68,373,547.10 元,加 上以前年度结转的未分配利润 124,101,579.87 元, 2021 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金额为 89,862,693.02 元。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 号 —— 回购股份》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回 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股东大会表决权、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股本、认购新股和配股、 质押等权利。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司 2021 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 898,186,112 股)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 户股 份( 9,330,000 股)后的 888,856,112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00 元 (含税),共计拟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 88,885,611.20 元,占 2021 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的 26.07% 。 本次利润分配后,公司结余的未分配利润转入下一年度。如在本报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 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保持每股派现金额不变,相应调整派现总金额, 并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 2021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 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东材科技 60120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陈 杰 张 钰 办公地址 绵阳市游仙区三星路 188 号 绵阳市游仙区三星路 188 号 电话 0816 - 2289750 0816 - 2289750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 本报告期,公司主要从事化工新材料的研 发、制造和销售,以新型绝缘材料为基础,重点发 展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环保阻燃材料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智 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消费电子、平板显示、电工电器、 5G 通信等领域。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采用“集团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基地化运营”的管理模式,集团设立三大中心(技术 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着力于战略引领、资源配置、技术研发、薪酬设计、绩效考核、 风险管控、资本运作的统筹管理。公司全面推行“基地化”自主运营模式,以五大基地公司(绵 阳小枧、绵阳塘汛、江苏海安、山东东营、河南郑州)为运营主体,授予各基地公司销售、技术、 制造、采购、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自主经营权,以净利润为导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 生产经营策略。 ①采购模式 公司一贯秉承QCDS指标原则,积极拓展物料采购渠道,完善供应商管理制度。公司的大宗 物料采购策略由集团战略管理部统筹规划,生产设备由集团工程部统一招标订购,生产性原材料、 辅料备件、办公劳保用品等均由各基地的供应链管理部自主采购。在日常采购业务中,公司严格 按照供应商开发、供应商管理、采购业务三权分离的模式,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供应链信息化 管理系统。 ②生产模式 从产业链的位置来看,公司处于大型石化企业与终端产品制造商的中间环节,产品均为满足 特定用途的功能性原材料。因此,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大宗物料、生产性原 材料由战略管理部、供应链管理部向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统一采购,制造部门结合设备性能参数 和客户预订单情况,自行制定排产计划,调配资源组织生产,完成检验并办理入库。 ③销售模式 A、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以直销为主导,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80%以上。直销模式 是通过公司营销人员销售至终端客户群,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提高市 场开拓能力;经销模式则是将产品销售给各级分销商,通过分销商开发和服务中小型客户,进而 不断扩大营销服务网络。 B、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公司以内销为主导,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90%以上。内销由各 基地营销人员销售至国内品牌厂家,外销由集团国际营销部直接与海外客户进行洽谈和交易。 C、强化大客户营销策略:公司根据客户对经营业绩的贡献能力,并结合其经营规模和发展 潜力,对客户群进行信用分级管理,强化大客户营销策略。各基地公司均委派销售专员负责大客 户的销售业务,深入了解其发展需求,资源配置给予倾斜,尽可能为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有步骤地培育一批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核心客户,进而形成长期稳定的行业竞争优势。 (三) 主要细分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公司行业地位 ① 绝缘材料行业 绝缘材料是保证电气设备(特别是电力设备)能否可靠、持久、安全运行的关键性材料,它 的技术等级和质量水平将直接影 响电力工业、电器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 发展,我国输电线路的最高电压等级正由 500kV 逐步提高至 750kV 或 1000kV ,输 电线路电压等 级每上升一个台阶,电力设备的绝缘系统也需要配套升级。没有高性能的绝缘 材料作为保障,从 发电、输变电到电器设备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电网运行不稳定 , 严重时导致整个电网瘫痪的局面。 因此 ,绝缘材料的技术水平 在保障电力系统 、 用电设备稳定运行 等 方面 , 发挥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 十四五 ” 期间,在我国 “ 碳达峰、 碳中和 + 新基建 ” 的政策 推动下 ,新能源 (光伏、风电) 、特 高压输电、发电设备、 新能源汽车 等行业迎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期,且伴随着全产业链的绿色转 型和上游供应端的配套升级,进而持续带动了耐高压、耐高热、耐冲击、耐腐蚀、耐辐照等新型 绝缘材料的市场化需求。 公司绝缘材料产品的主要下游行业为光伏行业、特高压 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A、光伏行业 公司应用于光伏行业的主要产品为 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 ,其市场需求量与光伏发电的新 增装机容量紧密相关。 21 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打破传统资 源环境约束 , 共同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能源体系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使命 。目前,光伏产业作 为我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且有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应用和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 2021 年 3 月,我国将“ 碳达峰、碳中和 ”的战略目标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旨在改变 能源 结构 ,即从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的能源体系,向零碳的风力、光伏和水电转换, 二氧化碳排放量力 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 和 。 2021 年度, 我国发改委、能源局等部 门接连下发多项光伏产业扶持政策,涉及装机规模、发电补贴、发电消纳等诸多方面,全面推动 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2021 年度国内光 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 54.88GW ,同比增长 14 % ; 其中 集中式光伏装机新增 25.60GW , 分布式光伏装机新增 29.28GW , 历史上首次突破 新增 装机总量的 50 % 。 放眼全球 ,光伏行业作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经济复苏的“主力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 主流光伏市场强势复苏 、 新兴光伏市场快速发展 。 2021 年度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总量达到 170GW ,再创历史新高。国内光伏企业主动跟进海外电站项目的配套化建设,产能规模与成本优 势在国际竞争中逐 渐凸显 , 出口规模快速增长 。根 据中国光伏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 2021 年度, 我国光 伏产品出口额约 28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9% ;其中 光伏组件出口额约 246.1 亿美元,同 比增长 44.9% 。 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性原材料 之一 ,国内 晶硅 太阳能 电池 背板基膜的产能 基本 饱 和 , 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与原材料供应短缺之间的矛盾突出 ,目前国内 新一轮的 太阳能电池背板 基膜 产业化项目正在陆续投产 ,产能释放在即。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涉足 晶硅 太阳能 电池 背板基膜制造的厂商之一,自主研发能力强,制造技 术成熟、产品技术领先、业界口碑良好。近年来,全球光伏市场对高性能光伏组件的配套需求日 益旺盛,加之国内同行大规模投放产能,导致 公司在光伏市场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 。 为抓住光 伏产业的发展机遇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东材、 东材 膜材分别 投资建设一条 “年 产 2 万吨特 种功能聚酯薄膜项目 ” 生产线 , 聚焦新一代高效组件及双面发电组件的配套需求 , 巩固在传统优 势领域的领先地位 。 同 时 , 公司 密切关注 光伏产业与新兴领域( 5G 通讯、互联网、绿色建筑)的 跨界融合趋势,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 , 加大对无氟强化 PET 薄膜、透明耐紫外基膜等竞争性 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 B 、特高压行业 公司应用于特高压行业 的主要产品为 电工 聚丙烯薄膜、大尺寸 绝缘结构件及制品,其市场需 求量与特高压建设的开工数量紧密相关。我国 的电力能源呈逆向分布,能源中心的地理位置距离 负荷重心较远,东西部电力资源分布不均,特高压电网作为跨区域输电的重要载体,具备输送容 量大、损耗低、效率高、输送距离远的综合优势,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异地电力消纳、能源互联互 通的难题,为大规模开发西部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创造了条件 ,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保障。 2021年3月,国家电网对外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将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支撑“双碳目标”:在送端,完善西北、东北主网架结构,加快构建川渝特 高压交流主网架,支撑跨区直流安全高效运行;在受端,扩展和完善华北、华东特高压交流主网 架,加快建设华中特高压骨干网架,构建水、火、风、光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提高清洁能源接纳 能力。回顾2021年度,我国以特高压工程为主的电网建设再次提速,南阳-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 工程获得核准,闽粤联网、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顺利投建, 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全线贯通,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 投运。同时,国家电网正加速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电网互 联,计划到2030年建成9条以特高压技术为核心的跨国输电工程。未来几年,特高压项目建设将 持续带动整个电网配套工程的大规模推进,提振上下游特高压装备制造、智能化技术支撑、电网 建设安装等诸多领域的配套需求。 公司的电工聚丙烯薄膜产品技术领先、综合性能优异、售后服务快捷,与全球主流的特高压 用电容器厂家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占据国内高压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领域较高的市场份额。 公司的大尺寸绝缘结构件及制品,产能规模大、自主研发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国内柔性直流/ 交流输电、轨道交通等领域。未来,公司将深度挖掘新型特高压设备的配套需求,高度关注跨国 输电、电网智能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宽新型绝缘材料的应用领域,提升传统优势领域的营 收规模和市场领先地位。 C 、新能源汽车行业 公司应用于 新能源汽车 行业的主要产品为超薄型 电子 聚丙烯薄膜 、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是薄 膜电容器的核心原材料 。 薄膜电容器具有无极性 、 寿命长、绝缘抗阻高、频率响应广、介质损失 小等 优势 ,能承受反压、无酸污染且适合长时间存贮 ,可广泛应用于 新能源汽车 的 逆变器、车载 充电器以及配套充电桩等核心零部件 。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我国加大在 汽车 环保领域的探索力度,大力推动新能源 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 国产品牌迅速崛起 , 自主创新能力快 速提升 , 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产销量连续 六 年稳居全球第一 。 近年来, 我国密 集出台多项 新能源 汽车的 产业扶持政策 , 包括降低新能源企业进入门槛 、 延 长新能 源汽车财政补贴等 , 引导国内制造商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生产,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 比例 。 2021 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积极克服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迎 难而上,主动作为,交出了产销两旺的成绩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 2021 年 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 3 54.5 万辆,同比增长 159.5% ;累计销量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57.5%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14.8% ,较 2020 年 5.8% 的渗透率大幅提升 。 随着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 ,薄膜电容器及其上游原材料的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从产 业链格局来看,我国虽 是世界上最大的 薄膜电容器 生产国 ,但中高端领域 的配套能力较为薄弱 , 全球薄膜电容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基本被松下、基美 、 TDK 等国际领先企业所垄断 ,特别是核心原 材料 —— 超薄型 电子 聚丙烯薄膜的产能严重不足 , 长期依赖于 德国创斯普、日本东丽、法国波洛 莱等海外企业进口。近年来 , 为抢占新兴领域的发展机遇 ,国内 电容器厂家纷纷聚焦汽车产业的 市场需求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产能投放,以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稳定供应。但是, 超 薄型 电子 聚丙烯薄膜的制造设备均产自德国、日本等 , 新产线的建设周期长 达 2 - 3 年,短期内薄 膜电容器产业链 供需失衡的格局或将延续 ,原材料供应缺口扩大,导致 超薄型 电子 聚丙烯薄膜的 价格有望持续上行 。 公司是国内首批涉足超薄型 电子 聚丙烯薄膜的厂商之一 , 自主研发能力强,制造技术成熟 , 产品技术领先 , 与 国内 的主流薄膜 电容器制造厂商 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 。控股子公司 河南华佳 是一家专业生产 电容器薄膜的制造企业 , 从电子聚丙烯 薄膜 向金属化聚丙烯 薄 膜进行产业链延伸 , 产品 种类齐全、业界口碑良好 。未来, 公司 将以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为切入点, 深度挖掘 新能源 汽车领域 的配套需求, 加快燃料电池用 质子交换膜项目 的产业化建设, 充分发挥自主研发和综合 配套优势 , 提升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 ②光学膜材料行业 公司应用于光学膜材料行业的主要产品为光学级聚酯基膜,是光电产业链前端最重要的战略 性材料之一,其市场需求量与终端电子产品( 电视、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密切相关。 光学级聚酯基膜需满足高透光 率、低粗糙度、高平整度、高表观质量等特殊性能,对光学性能稳 定性、关键装备精密度的要求极高,且下游客户群对供应商的认证标准高、周期长,是聚酯薄膜 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领域。 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 , 消费者对于大屏娱乐终端 、 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人工智 能等线上消费的习惯已逐渐养成 ,软件 配套服务 日益 完善 ,终端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稳定向好。 在电视领域,整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 , 但 4K 超高清所打造的 试听体验得到 大众 消费者的青睐, “ 大屏高端 ” 正接棒 “ 智能电视 ” 驱动 电视行业的换代升级 , 其中 miniLED 、 OLED 电视、激 光 电视等高端系列均 实现了规模化增长 。 在平板电 脑领域,自国内“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线下课 外辅导大幅减少,导致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课后情景化教学和碎片式学习的需求激增。据市调机 构IDC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度,国内平板电脑市场的出货量为2,846万台,同比增长21.8%, 创下近七年内的最高增幅。在智能手机领域,随着 5G 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和通讯质量的提升 , 加 之无线充电、全面屏、多摄像头等新功能解锁,智能手机市场正逐渐扭转下滑颓势,步入 5 G 换 机时代。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21 年度 , 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 3. 4 亿部,同比增 长 15.9% ; 其中 5G 手机出货量 2.7 亿部,同比增长 63.5% ,全面 普及指日可待 。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需求强劲、人才梯队健全等优势的驱动下,海外产能纷纷向大陆转移, 加之国内厂商密集投放产能,我国 触控模组、 LCD/OLED 显示面板 、 MLCC 陶瓷电容器等光电产 业 的产能规模迅速 扩大 ,自主核心技术和全球产业话语权也快速提升。但作为其核心原材料,我 国光学级聚酯基膜的产能结构分化严重,常规品种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中高端系列基本 为全球垄断性生产,长期依赖于日本(东丽、三菱、东洋纺)、韩国( SKC 、科隆 )等海外品牌进 口,进而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压缩产品的盈利空间。目前 , 在全球金融局势严峻 和 “ 经济内循 环 ” 的叠加效应下,为打破海外基础原材料的技术垄断,光电企业 正 积极寻找优质的国产配套供 应商,以实现关键性原材料的本土化采购,为 我国 光学膜制造企业带来了弯道 超车的机会,渠道 和品牌的积累由量变进入质变阶段,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 国产化替代的进程明显加快 。 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增亮膜基膜、 OCA 离型基膜、 ITO 高温保护基膜、 MLCC 离型基膜、 偏光片离保膜基膜 、贴合膜基膜 、 窗膜基膜等,制造技术成熟、性能指标稳定、盈利能力稳 步提 升 。 近年来,考虑到现有产能已基本饱和 , 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主动融入通讯领 域、新型显示领域的配套化建设,通过全资子公司 江苏东材、 东材 膜材分别 投资建设 “ 年产 2 万 吨 MLCC 及 PCB 用高性能聚酯基膜项目 ” 、 “ 年产 2 万吨新型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 膜项目 ” , 主要定位于制造 MLCC 离型膜基膜、高端抗蚀干膜基膜、 偏光片离保膜基膜 等产品 , 提升公司在 中高端领域的综合配套能 力 。同时, 公司还凭借自身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投资建设 “ 年 产 1 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 ” ,主要 定位于减粘膜、柔性面板功能胶带、 OLE D 制成保 护膜等涂布产品 , 进一步向 OLED 柔性显示领域进行产业链延伸。未来,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释 放,公司在光学膜板块的产能规模将快速扩张,品种结构和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公司将加快整 合市场优势资源 , 构筑拳头产品 的技术壁垒, 维持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③电子材料行业 公司应用于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主要产品为电子级树脂材料,是制造印制电路板 ( PCB )的 上游核心材料 。作为 集成电路的硬件载体 , 印制电路板承载着连接电子元器件、电子 设备数字及模拟信号传输等核心功能,被誉为 “ 电子产品之母 ” 。公司生产的电子级树脂材料具 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低膨胀系数等特性,能够满足信号传输高频化、 信息处理高速化的性能需求,是制作高性能覆铜板的三大主材之一,可广泛应用 于 5G 通 讯、汽 车电子 、 消费电子等领域。 近年来 , 在 “ 新基建 ” 政策的引领下 , 我国 5G 网 络建设稳步推进, 下游应用广度拓宽,与 信息通讯相关产业的融合加速。根 据工信部发布的 《 2021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数据显示 : 2021 年度 , 中国移动 、 中国电信 、 中国联通 和 中国铁塔 共完成 5G 投资 1 , 849 亿元 , 占电信固定资产总 投资的 45.6% 。 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 5G 基站 142.5 万个,占全球 5G 基站总量 60% 以上 , 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到 10.1 个,比 上一年 末提高近 1 倍 ,我国已 成为全球范围内 5G 网络覆盖最广的国家 。 从产业规模上看, 5G 基站具有精度高、覆盖半径小的 特性,同等覆盖 范围需配置的 5G 基站数可达到 4G 基站数 的 1 . 5 倍,且基站天线仍延续大规模阵列化和一体化有 源天线的趋势,导致单个基站 PCB 板面积大幅提升 。由此可见, 5G 通讯的全面普及将迅速拉动 PCB 产业 的市场需求, 进而为其上游的原材料供应链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 汽车电子行业正伴随着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快速演进 。传统 燃油 汽车在车载显示多屏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消费驱动下,电子设备渗透率大幅提升 。而电子元 器件 及芯片 在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 、安全系统、通讯系统、娱乐系统中 的用量远高于传统燃油 汽车 ,正 越来越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 产销量和渗透率显著提升 , 为整车 PCB 配套及上游电子 级树脂材料带来了充裕的增量空间。 近年来,随着 海外覆铜板及下游 PCB 产能纷纷向 我国 转移,国内厂商密集投放产能,我国基 础覆铜板行业的产能规模迅速扩大,占全球产能 70% 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基地。 但是,我国的产能结构分化严重,常规覆铜板产能 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而高性能覆铜板 ( HDI 板、 IC 载板等 ) 领域的技术壁垒较高,贸易逆差仍在持续攀升。 为避免受到国际金融博弈 和原材料价格的牵制,国内覆铜板企业正加快中高端领域的产能投放 , 积极寻找国内树脂供应商 , 联合开发高频高速、高耐热性、高导热性、高可靠性等高性能覆铜板的多元化解决方案 ,保障 5G 通讯网络建设的安全稳定 。 为抓住我国覆铜板行业的转型机遇,公司提前布局 5G 通讯、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项 目培育 , 在成都设立了以开发高性能树脂材料为核心任务的东材研究院 - 艾蒙特成都新材料科技有 限公司,自主研发出碳氢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活性酯树脂、苯并噁嗪树脂、特种环氧和特种 酚醛树脂等电子级树脂材料,并 与 多家全球知名的覆铜板厂商 建立了 稳定的供货关系。同时 , 公 司 正在投资建设 “ 年产 5200 吨高频高速印 制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 ” 、 “ 年产 6 万吨 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 ” 、 “ 年产 16 万吨高性能树脂及甲醛项目 ” , 积极拓展高性能树脂在 电子材料、复合材料、防腐涂料、橡胶轮胎等诸多领域的市场化应用 。未来,随着公司产业化项 目的 陆续试车投产 , 电子材料的产能规模将快速扩张,品种结构更加完善 ,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技 术研发投入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 为 我国 5G 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发展, 提供关 键性原材料的本土化保障。 ④ 环保阻燃材料行业 公司应用于环保阻燃材料行业的主要产品为环保阻燃共聚型聚酯树脂,是环保阻燃聚酯纤维 及纺织品的上游基础原材料,具有耐水洗、加工性能优良、阻燃性能稳定、无卤环保等特殊性能, 可广泛应用于地毯窗帘、汽车及轨道交通内装饰、消防军备、安全防护等功能性纺织领域。 据统计 ,全球每年因火灾死亡 6 - 7 万人,而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并非火源,而是 周边材料在燃烧中释放的大量烟雾和毒气。作为全球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的合成材料,聚酯纤维 具有抗皱性、高强度、弹性恢复能力强等性能优势,但其极限氧指数只有 20% - 22% , 在燃烧过程 中常常伴 随着熔体滴落现象和浓重的烟雾,是火灾中引燃、蔓延和致人烫伤的直接祸因 。因此, 如何减少纺织品燃烧危险性及燃烧时有毒气体的释放,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全球纺 织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 随着人类环保、安全、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欧美国家在功能性纺 织领域的安全法规日益完善,海外市场对环保阻燃、抗菌阻燃聚酯纤维及纺织品的市场需求 快速 增长 。 为攻坚中高端的阻燃纺织领域,公司 自主研发出阳离子可染阻燃聚酯、耐热阻燃聚酯、阻 燃抗熔滴聚酯等系列产品,可满足欧盟 RoHS 指令 /REACH 法 规的环保要求,终端产品出口比重 较大 。 2 021 年度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率提高,海外防疫物资的需求有所 回落,加之新疆棉花 事件的持续发酵,我国消费类及功能性纺织品行业的出口需求 较为 低迷。 为提前布局健康纺织品 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出抗菌阻燃聚酯、抗菌吸排聚酯、抗菌去甲醛聚酯等健康类聚酯树脂,推出 “葛伦森” 功能性民用 品牌, 目前已在医疗卫生、日用家纺等下游领域实现 小批 量应用 。未来, 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 加快整合市场优势资源 , 努力将 “葛伦森”品牌产品推广到更多功能 性民用纺织领域, 积极推动 安全健康 纺织产业的绿色转型 。 (四)公司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1、绝缘材料行业 公司绝缘材料产品的主要下游行业为光伏行业、特高压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① 光伏行业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共同 推动疫情后的世 界经济 “ 绿色复苏 ” , 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能源体系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全球目前约 126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且完成时间大多定在 2050 年。 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光伏 发电拥有安全高效 、 应用场景丰富等显著优势,已获得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 , 成为推动绿色能源 变革的重要引擎 。 “ 十四五 ” 期间,在 “ 碳达峰、碳中和 ” 战略目标下,我国光伏产业 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有 望进一步加快我国从 “ 以化石能源为主 ” 向 “ 以清洁能源为主 ” 的能源结构转型,助力生态文明 建设。 就技术方向 来看,相比集中式光伏发电, 分布式 光伏 占地面积小 、建设快捷、对土地要求 更低,在 国家能源局整县推进户用和屋顶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引导下 , 应用规模将迅速扩大,商 业模式日渐成熟,成为 推动我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 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 根据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 ( 2021 年版 ) 》的研究显示: 2022 - 2025 年,我国将 逐渐形成 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发展格局, 光 伏年均新增装机或将达到 83 - 99GW 。 未来,随着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 中国光伏制造业将进一步深化产业技术革新、加速 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导入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叠加光伏产业在新兴领域 ( 5G 通讯、工业互联网、绿色建筑等)的跨界融合发展 , 为中国光伏制造业实现产业链精细化分 工、差异化战略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 成为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 ②特高压行业 近年来,随着特高压领域的自主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建设应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 掌握特高压技术及设备、并将其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彻底扭转了电力工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 家发展的被动局面,诞生了“中国标准”,实现了“中国引领”。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继高铁、 核电之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三张高科技名片,有力推动着全球能源体系转型和世界工业格 局的演进。 2021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工作的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双碳工作的主要目标、减碳路径及相关配套措施,就新型电 力系统的建设规划来看,我国规划化的风电、光电大基地主要分布西北部地区的沙漠、戈壁和荒 漠地区。特高压作为能源传输的骨干网架,承载着电力“广域输送”的重担,可以有效解决新能 源发电端的传输消纳和用户端的空间错配等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中国能源报》报道, 国家电网将进一步加大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力度,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 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3.4亿千伏安,总投资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 的特高压投资2,800亿元,同比增长35.7%。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我国特高压行业将通过坚实网架基础、输 电设备智能化、输配电一体化,全面实现特高压电网的智能化应用。同时,随着国际能源合作的 不断深入,特高压建设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持续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国际电网互联, 促进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进而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 出重要的贡献。 ③ 新能源汽车行业 众所周知,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阶段可以实现零碳排放,且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也显著低于同 级别的传统燃油汽车 。近年来,为 实现交通领域的碳减排目标 ,世界汽车业传统大国纷纷加强在 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谋划和政策支持,促进汽车制造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和先进产能投放,新能源 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共同 选择。 根据 Markets 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全球电动汽车 销量预计从 2018 年的 150 万辆增长到 2025 年的 1 , 079 万辆,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2.57 %。 在我国,随着 新 能源汽车 “ 三电 ” 技术日渐成熟 ,续航 里程和充电效率逐步提升,新能源汽 车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由政策驱动 逐步 转向市场需求拉动 ,正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 段。 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2021 - 2035 年 ) 》的发展愿景,到 2025 年中国新能 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 25% ,就现下不足 15% 的渗透率而言,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此外,考虑到 传统燃油 汽车所使用的汽油、柴油均是从石油中提炼的,而我国 2021 年度原油进口量为 5.13 亿 吨 , 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72% , 已远超 50% 国际警戒线 。 为减轻石油依赖 , 增强我国在世界能源 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力发展电能、氢能等替代性能源已逐步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 未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 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顺应信息网络智能化趋势,不断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慧、 便捷的出行体验。同时,我国将加快完善充换电、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推动汽车与能 源、交通、信息通 信的深度融合,构建交通运输体系和城市智能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光学膜材料行业 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LCD/OLED显示面板行业快速发展,LCD显 示面板年产量稳居全球第一,OLED显示面板年产量稳居全球第二,中游面板制造商(京东方、 华星光电等)正快速赶超海外厂商,成为全球面板龙头企业。与此同时,作为其核心原材料,我 国的光学基膜制造企业坚持科技创新,自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窗膜、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用光 学基膜已率先实现国产化,偏光片离保膜基膜、OCA离型膜基膜、中高端MLCC离保膜基膜、 PCB干膜基膜等中高端领域也已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国产化替代的进程明显加快 未来,我国将大规模重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 态,助推数字化经济转型迈上新的台阶。同时,随着智能终端的渗透率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智能家居、穿戴式产品和车载交互式屏幕等创新智能应用将得到迅猛的发展。作为硬件载体,终 端电子产品将直接获益于通信网络建设和应用场景升级,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迭代,我 国光学膜行业及上游供应链的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3、电子材料行业 21 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健发展, 高 端制造工艺取得不断突破 , 高性能树脂行业的 制造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 新兴领域的需求旺盛 , 且 下游产业涵盖范围日渐广泛 ,涉及 消费电子、 信息通讯 、 装备制造 、船舶 防腐、橡胶轮胎等诸多行业 。 2021 年 7 月,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 5G 应用 “ 扬帆 ” 行动计划( 2021 - 2023 )》, 标志着 我国正式 开启 5G 应用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未来几年,随着 5G 基 站 、通信设施及终端电子产品的 大规模换代重建 ,必将有效 拉动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市场需求。同时 , 在我国 双碳 目标的推动 下, 陆地风电、海上 风电的装机规模正保持高速增长 ,按照 1GW 风电装机量约 消耗 6000 吨配方 料 和 700 吨结构胶 推算( 1 吨配方料中含 65% 的纯环氧树脂, 1 吨结构胶 含 50% 的 纯环氧树脂 ), 1GW 风电叶片需要消耗高达 4,250 吨 特种环氧树脂,也将为 高性能树脂的 市场规模增长提供 巨大 的动能 。 未来, 全球树脂产业将日渐规范化,生产成本过高、环保不合格、档次定位低的落后产能将 逐渐被淘汰 。 同时 , 随着 国家 支柱产业 ( 信息产业 、 汽车制造 、 交通运输 等) 的蓬勃发展 , 高性 能树脂产业 下游的差异化应用将不断拓展和延伸, 全面涵盖到工业互联网、云数据、人工智能等 诸多新兴领域 ,进而带动整个树脂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 4 、环保阻燃材料行业 近年来,我国环保监察力度趋严、法规日趋严谨,国内众多传统纺织企业被迫关停或者停产 整顿,污染较严重的有卤型、添加型阻燃聚酯纤维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削弱,而共聚型阻燃纤维 凭借 耐水洗、永久阻燃、着色性好、透气性优越等显著优势,正逐渐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成为 加快纺织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所亟需的基础原材料。 2021 年 6 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发布《纺织行业 “ 十四五 ” 发展纲要》,提出按照 “ 创 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 ” 发展方向,持续深化纺织行业 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十四 五期间, “ 结构调整 ” 、 “ 科技创新 ” 、 “ 绿色发展 ” 将构成我国纺 织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拓宽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医疗 卫生、大众消费领域对抗菌、吸排和空气自净化等功能性聚酯的市场需求尤为突出。 未来 , 全球功能性聚酯厂家将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探索和延伸,加大竞争性产品的研发 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多功能、差异化、健康环保的共聚型阻燃聚酯产品,为客户提供产品定制化 服务,以满足下游功能性纺织行业的多元化市场需求。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 元 币种: 人民币 2021 年 2020 年 本年比 上年 增减 (%) 2019 年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总资产 6,106,061,712.49 4,197,030,169.94 4,197,030,169.94 45.49 3,228,954,756.19 3,228,954,756.1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 3,588,528,924.17 2,517,527,775.10 2,517,527,775.10 42.54 2,324,151,415.99 2,324,151,415.9 9 营业收入 3,233,904,280.39 1,881,078,267.80 1,881,078,267.80 71.92 1,735,366,951.57 1,735,366,951.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 340,932,378.09 175,494,792.60 175,494,792.60 94.27 72,871,524.03 72,871,524.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14,337,090.26 145,416,473.02 145,416,4 73.02 116.16 54,206,158.88 54,206,158.8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 - 58,509,567.82 159,691,034.58 159,691,034.58 - 136.64 239,304,024.64 239,304,024.6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 ) 10.72 7.11 7.11 增加 3.61 个 百分点 3.14 3.1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40 0.22 0.29 81.82 0.12 0.1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40 0.2 2 0.29 81.82 0.12 0.12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 元 币种: 人民币 第一季度 ( 1 - 3 月份) 第二季度 ( 4 - 6 月份) 第三季度 ( 7 - 9 月份) 第四季度 ( 10 - 12 月份) 营业收入 746,533,732.06 842,695,145.57 864,896,383.89 779,779,018.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4,956,803.84 95,343,033.79 91,053,314.08 69,579,226.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79,510,576.67 92,535,299.12 79,660,315.82 62,630,898.6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5,555,557.57 29,083,991.37 - 1,842,274.37 - 70,195,727.2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 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 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22,38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24,114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 报告期内增 减 期末持股数 量 比例 (%) 持有有限售 条件的股份 数量 质押、标记或 冻结情况 股东性质 股份 状态 数量 高金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38,627,880 182,387,480 20.31 无 境内非国有法人 熊玲瑶 6,282,648 27,224,808 3.03 无 境内自然人 高金富恒集团有限公司 26,811,091 26,811,091 2.99 26,811,091 无 境内非国有法人 熊海涛 4,259,032 18,455,804 2.05 无 境内自然人 唐安斌 - 379,720 14,811,880 1.65 390,000 无 境内自然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 施罗德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 券投资基金 13,672,654 13,672,654 1.52 无 其他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 施罗德阿尔法核心混合型证券投资 基金 13,265,908 13,265,908 1.48 无 其他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投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11,806,044 11,806,044 1.31 无 其他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达 澳银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 券投资基金 11,747,565 11,747,565 1.31 无 其他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安 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 券投资基金 11,374,39 1 11,374,391 1.27 无 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公司第四大股东熊海涛女士为第一大股东高金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及 第三大股东高金富恒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一致行动人关系。除 此之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无 4.2 公司与 控股股东之间的 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1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33,904,280.39 元,同比增长 71.9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 340,932,378.09 元,同比增长 94.27%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 314,3 37,090.26 元,同比增长 116.16% ;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40 元,同比增长 81.82% 。 2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 、深化机构变革,强化技术创新突破 本报告期 ,在 “ 集团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基地化运营 ” 的管 理架构下,各基地公司的发展 战略和经营计划更为清晰,持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经营决策效率,内生动力得到明显提升。各 基地公司以净利润为导向,在保证传统优势领域市场份额的同时,精准应对市场行情变化,聚焦 新兴领域的差异化需求,不断提升战略客户和重点发展领域(光学膜、电子材料、新型功能膜等) 在主营业务中的销售 占比,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引进 高端技术人才,鼓励技术和市场部门的联合攻关,加强新增产能的产品技术和客户资源储备,为 公司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充足的项目储备和技术支撑。 2 、加快项目建设,夯实战略发展基础 本报告期,公司积极克服海外新冠疫情对设备进口和工程调试进度的影响,坚持 “ 任务项目化、 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 ” 原则,全面推进公司重点产业化项目建设。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公司 “ 年 产 2 万吨 OLED 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 ” 已转固并实现量产; “ 年产 5200 吨高频高速印制 电 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 ” 、 “ 年产 1 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 ” 、 “ 年产 6 万吨特 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 ” 处于试车阶段; “ 年产 2 万吨 MLCC 及 PCB 用高性能聚酯基膜项目 ” 、 “ 年 产 2 万吨新型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 ” 、 “ 特种功能聚酯薄膜项目 ” 等重大项目的工程建设 进度基本符合预期。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生产设备的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加强生产现 场的安全管理和过程控制,产能规模和生产交付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3 、加快信息化转型,健全人才梯队建设 本报告期,集团财务中心根据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推 进子公司的信息化系统上 线工作,完成江苏东材、山东胜通、山东艾蒙特财务协同平台的搭建及应用,实现了贯穿生产经 营全过程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有效促进会计核算业务规范化,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鉴于公司 “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期解除限售的条件已成就,公司顺利完 成第一期限制性股票的解禁事宜,有效建立起公司与经营管理层、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利益 共享机制,保障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集团管理中心持续加大高校招聘力度,强化绩效 激励和管理层考评机制,并积极开展管理技能、内控治理、业务实操等方 面的专项培训和技能竞 赛,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健全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狠抓基础管理工作,挖潜降本增效益 本报告期,公司依托集团中心 SAP 管理系统、财务协同平台,引入外部商业银行的票据池管 理平台,通过银企直连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票据流转追踪机制,实现了票据跨区域、全覆盖的精 细化配置。同时,公司在传统业务上坚持走高质量、内生式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精益化管理、完 善上游供应链布局、加强生产现场过程管控、严控期间费用支出、灵活部署价格调控策略,实现 了经营业绩的新跨越。各基地公司积极开展降本增效 工作,加强存货管理和呆滞物料削减工作, 健全固定资产日常运维档案,强化设备能源管控和综合效率提升,杜绝设备安全隐患,为生产制 造和项目建设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5 、成功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持续探索外延式发展路径 本报告期,公司顺利完成了 2020 年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事项,到位募集资金合计人民币 7.67 亿元,资产负债结构更趋于合理,整体资金实力和偿债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为公司未来的产业化 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公司紧密围绕未来发展战略,凭借自身的技术储备和渠 道优势,积极探索并购、重组等外延式发展路径。控股子 公司山东艾蒙特以 3,600 万元收购山东 东润 100% 股权,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丰富产品结构,完善公司在电子材料板块的产业链布局。 3 合并财务 报表 范围 √ 适用 □ 不适用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二级子公司 10 家、三级子公司 5 家及 3 个 结构化主体。本期合并范围较上年同期增加 1 家二级子公司、 2 家三级子公司,增加 2 个结构化 主体。 4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 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中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