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九丰能源(605090):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九丰能源:2021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张建国、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影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朱颖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以截至 2021年 12月 31日公司总股本 442,969,8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50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4股。 该预案尚需提交公司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年度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可能存在的风险,详见本报告之“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 录 第一节 释义………………………………………………………………………………………….……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44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63 第六节 重要事项…………………………………………………………………………………….…..70 第七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95 第八节 债券相关情况…………………………………………………………………………..………96 第九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97 第十节 财务报告…………………………………………………………………………….............…105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48,833.90万元,同比增长 107.42%,主要系公司 LNG产品销售数量及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及本年度 LPG销售单价同比涨幅较大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974.54万元,同比下降 19.27%,主要系本年度国际 LNG价格涨幅较大,与国内 LNG价格出现非对称性波动,报告期内 LNG单吨毛利空间缩小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950.84万元,同比下降 89.15%,主要系第四季度末公司 LNG、LPG进行冬季补库,期末存货账面余额较期初增加 30,905.18万元;此外,期末一笔销售交易(金额为 36,870.17万元,2021年 12月收到信用证)出现跨期回款(2022年 1月 7日已收到全部托收款)所致。扣除上述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全年盈利水平保持一致。 3、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573,820.01万元,同比增长 128.33%,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 IPO募集资金和本年实现盈利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 1.52元/股、稀释每股收益 1.52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1.56元/股,分别同比下降 28.64%、28.64%及 26.76%,主要系报告期净利润同比下降及上市后股本数量增加所致。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1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 2021年度总体经营情况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天然气行业呈现较大波动的一年。受需求增长、地缘政治、疫情解封、极端天气、欧洲天然气库存处于低位及风光发电量供给不足、“北溪-2”通气受阻等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推动价格持续震荡攀升。 受此影响,国内天然气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对公司年度经营带来较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拥抱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充分挖掘内生增长动力与发展潜力,最大程度降低市场波动影响,并取得了较为稳健的经营业绩。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压力测试”,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规划愈加清晰,转型升级与新赛道布局全面启动,为未来持续健康发展与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48,833.90万元,同比增长 107.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974.54万元,同比下降 19.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63,887.15万元,同比下降 16.55%。 截至 2021年 12月 31日,公司资产总额 774,408.97万元,负债总额 181,929.75万元,资产负债率 2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573,820.01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4.17%。 (二)驱动公司发展与业绩变动的内在因素 1、战略驱动 公司持续进行战略回顾,适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与细化 LNG业务与 LPG业务战略发展内涵,对长约气与现货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终端直接用户与中间商客户、同行业竞争与合作、重资产布局与轻资产运营服务、海气资源与陆气资源、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等涉及公司长期价值的关键环节进行充分论证,发挥战略牵引作用,确保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全产业链价值驱动 公司定位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深耕华南30余载,业务布局已涵盖“国际采购—远洋运输—码头仓储—加工生产—物流配送—终端服务”等全产业链。由于产业链布局较为完整,公司开展业务时能够做到可控、高效、低成本,特别是当行业或市场出现重大变化时,能够灵活调整策略或者利用产业链优势进行策略跟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3、营销驱动 多年来,公司持续打造高效、专业、敏感度高、市场反应快的“狼性”营销团队,构建适应终端事业部、LPG事业部、化工事业部等)做精做细各业务板块,推动资源池与销售规模稳步提升。 4、制度、激励与文化驱动 公司通过健全业务制度,提高管控效力和规范运作,用机制驱动发展;不断完善市场化薪酬与分配机制,自上而下、多向联动分解关键绩效指标,强化短中长期激励,不断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以及公司的经营效率;特别地,以共同事业目标为导向的公司“合”文化(志同道合、和谐共处、合作共赢)成为驱动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 (三)公司年度经营计划执行情况 1、LNG业务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目前,LNG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2021年度,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全产业链优势,把优化国内客户结构与做大资源池作为两个重要抓手,为客户提供用气保障能力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 LNG产品及服务。报告期内,公司 LNG产品销量达 202.5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987,856.07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 LNG境内销售量保持基本稳定,其中工业(园区)用户、燃气电厂、大客户等直接终端用户销量占公司国内销量的比重超过70%;同时,以城市燃气、贸易商为代表的中间商客户成为销售重要补充,公司客户结构与质量得到显著优化与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审慎研判国际 LNG价格波动趋势,以做大“海气资源池”为主要目的,借助自身良好的国际信用及自主船运优势,充分利用国际 LNG市场出现的“价格差、信息差、时间差”,通过船贸结合、期现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等组合策略,扩大国际业务规模,公司 LNG产品在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等区域实现异地上岸,“长约气+现货气”的资源池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为未来进一步扩大国内销售规模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 在基础设施方面,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东莞立沙岛 LNG接收站气化项目”建设,该项目一期气化规模为 8万方/小时,二期气化规模达 32万方/小时,主要为东莞市立沙岛热电联产项目和东莞市城市管网供气,远期可通过省级管网及国家管网供气向异地供气;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与国家管网集团粤东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接收站中长期 TUA协议(LNG接收站使用协议),2022年开始,公司在国家管网公司相关 LNG接收站窗口期内,将实现LNG资源异地上岸,助推公司走出华南市场。 2、LPG业务竞争优势持续增强,结构调整加速 目前,LPG业务是公司另一核心主业。2021年度,公司继续夯实在华南地区 LPG市场的领先地位,在良好的资源池和国际信用基础上,以码头为依托,把开拓市场作为年度经营工作的重点。 一方面,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基础,深入挖掘三级站、二三线城市瓶装民用气市场,继续巩固等周边市场。报告期内,公司 LPG产品销售量达 177.3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 780,659.09万元。 在终端应用领域,以 PDH为代表的化工原料用气需求正成为占比最高的 LPG消费领域,而民用气用量则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受珠三角区域消费市场特点影响,过往公司 LPG业务以民用气消费为主。2021年,公司在化工原料用气市场成熟度较高的山东区域,组建了专门的化工业务团队,加快在化工原料用气市场的布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2021年 9月,公司与 PDH生产供应商巨正源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低温丙烷互联互通项目,从公司码头 C3罐铺设一条低温丙烷互通管道,经立沙岛公共管廊连通至巨正源,实现两司管线互通,以及码头和库容资源共享,公司也通过此次合作正式进入化工原料用气市场。 3、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公司于 2021年 5月 25日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成为上市公众公司后,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自我约束,坚守合规底线,持续提升公司治理与规范化运作水平,督促相关方严格履行相关承诺,保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核心利益,努力用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做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股东骄傲,让政府放心,被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企业。 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公司迈入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步伐。通过合理匹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为公司做优做强提供资金动力;通过符合规则要求的股权激励手段,吸引与留住关键人才,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发展动力;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判断,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为公司外延式发展提供可行的资本解决方案。 4、坚定新能源产业方向,前瞻性布局氢能源赛道 近年来,氢能作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多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陆续出台,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也逐渐清晰。 同时,广东省氢能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公司当前业务具有较大协同性与匹配度。报告期内,公司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并初步确定了未来布局方向。 2021年 12月,公司与巨正源达成合作,利用巨正源 PDH装置生产的氢气,通过合资公司方式共同推进氢能相关技术开发与市场化运营,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5、全年安全生产“0”事故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安全为基、价值为尊,和合为赢”的核心经营理念,严格贯彻各级政府的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要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安全,全年未发生一例感染和疑似病例,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顺利完成了“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 公司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对涉及远洋运输安全、码头作业安全、仓储安全、槽车装卸及运输安全、气化站安全等重要的安全风险点进行重点防范,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2021年,公司组织多项安全管理活动,如安全月活动、119消防月活动、高管安全授课、六 步审核、安全八块板、3S与可视化、全员安全绩效等,通过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手段,创建出具有 九丰特色的安全生产文化,为公司发展铸就安全基石。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立足于清洁能源产业,经营产品主要包括 LNG、LPG等,并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一)LNG行业 1、我国天然气消费量需求持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日益重视,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 源体系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使用天然气等清 洁能源的相关政策,对新上项目要求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在重点用能领域(如居民用能、工商业 用能等)实施“煤改气”,用天然气替代煤、重油、柴油等高污染燃料。 受上述因素影响,国内天然气需求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2020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复 合增长率达 10.6%。2021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 3,726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 12.7%(注: 发改委 2021年根据新增市场主体情况,调整了年度统计口径)。 图 1:2011年-2021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数据、LNG行业信息 分区域来看,我国天然气消费呈现不均衡的局面,跟经济发展程度、天然气资源规模有较大关系。2021年度,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较多的前十大省份如下: 图 2: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前十大省份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数据、LNG行业信息 2、国内天然气产量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 受制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国情,国产气规模长期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增长,需 求缺口持续扩大。2011年-202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7.0%,2021年,我国天然气 产量为 2,052亿立方米,增幅为 8.2%,年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 45%,较上年同期增加 3.1个百分 点,创历史新高。 图 3:2010年-2021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进口、消费及对外依存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BP、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3、我国天然气进口以 LNG进口为主,且增速较快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产天然气、管道进口(PNG)、LNG进口等多元化供应格局。随着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天然气进口规模持续提升。管道进口方式虽然输送成本较低,运力更高,但管道铺设投资巨大,受限于单一的气源地,地缘风险较大。LNG进口方式则通过专用 LNG船进行远洋长距离运输,且来源多元化,到国内沿海 LNG接收站上岸后利用槽车或管道输送到用户端, 灵活性较强。 2010年以来,我国天然气进口规模持续提升。2017年开始,LNG的进口量超过了管道天然气 的进口量,进口 LNG在我国天然气供应中占比越来越高。2021年度,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合计达 1,675亿立方米,其中管道进口 586亿立方米,LNG进口 1,089亿立方米,占比分别为 35%及 65%。 图 4:2010年-2021年我国天然气供应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数据、LNG行业信息 LNG进口依靠在我国沿海建设的 LNG接收站进行上岸中转。截至 2021年底,我国建成投运的 LNG接收站为 24座(含中国台湾 2座),为我国天然气保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二)LPG行业 1、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持续稳步增长 2010年以来,我国液化石油气(LPG)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11-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3%。2021年,我国 LPG表观消费量 6,988.11万吨,同比增长 10.59%。 图 5:2011年-2021年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 2、化工原料用气需求增长是带动LPG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 我国 LPG的用途包括化工原料、民用燃料、商用燃料、工业燃料和车用燃料。目前,化工原 料用气已成为占比最高的 LPG消费用途,亦为我国 LPG市场的主要增量。受近年来我国化工原料 向轻质化方向发展的影响,LPG作为比石油脑、煤等经济性及环保性更优的原料被大量运用;随 着 LPG深加工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大,用于化工原料的 LPG需求量得以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 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LPG民用气用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3、我国LPG供需缺口扩大,进口依存度提高,LPG进口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我国 LPG供给来源主要为国产和进口,其中国产 LPG主要来自于石油炼厂,主要成分包括丙 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进口 LPG通常以丙烷和丁烷成分为主,纯度高、杂质少,并可根据实 际需求进行不同比例配比。 近几年,随着国内 LPG深加工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张,诸多石油炼厂将产出的液化气用于 LPG 深加工领域,导致国内燃料用气供应下降,需要进口 LPG进行补充;此外,PDH等 LPG深加工装 置的扩展也需要依赖大量的进口 LPG作为原料气,故国内 LPG市场对进口气依赖度逐渐提升。 根据金联创数据,2021年我国 LPG进口总量 2,449.40万吨,同比增长 24.63%,对外依存度持 续提升。 图 6:2015年-2021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出口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主要系该等地区 LPG需求较为旺盛。 (三)氢能源行业 1、氢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被誉为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发展氢能已成为多个国家在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共同选择,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工业化国家均已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制定了氢能技术目标,氢能产业的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 5月发布《全球能源行业 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到 2030年氢能需求将翻倍,到 2050年增长 6倍,在脱碳的重工业(如炼油厂、化学品和钢铁)、长途运输(卡车、船舶、飞机等)以及长期能源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报告,自 2021年 2月以来,全球范围内已经宣布了 131个大型氢能开发项目,全球项目总数达到 359个。预计到 2030年,全球氢能领域的投资将激增至 5,000亿美元。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 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创造 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 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 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在全球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18%。该报告特别指出,中国未来有望领跑全球氢能产业发展。预计到 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领域的占比有望达到 10%。 从国内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 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 1,200 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到 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 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为5%;到 2050年,需求量将达到 6,000万吨(相当于 2020年的 292.68%),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为10%,产业链产值达到 12万亿元/年。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用氢 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的19%;工业领域用氢 3,370万吨、建筑及其他领域用氢 110万吨,相当于减少 1.7亿吨标煤。 2、氢能顶层设计落地,氢能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发展低碳能源成为时代重任。氢能作为清洁的低碳能源,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多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陆续出台,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 2021年 3月,全国人大发布《“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2021年 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开展氢能产业试点示范,探索多种技术发展路线和应用路径。 2021年 8月,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将在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示范期为 4年,“氢能供应”纳入重要的积分核算。 2021年 11月,国家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2022年 3月 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其中提到强化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着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储运、应用及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力争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 2022年 3月 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提出了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应用,以及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的若干具体路径,对氢能产业走向成熟,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深远意义。《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我国要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万吨/年;再经过 5 年的发展,到 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3、广东省积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2020年 9月,广东省工信厅等 5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发展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编制氢燃料电池汽车创新路线图,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加快对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研发,提高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攻关及产业化,支持引进和开发先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推进广州、佛山、云浮、茂名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基地建设。 2020年 11月,广东省发改委等 7个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着力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多渠道增加氢源供应,加快推进加氢站规划建设等。 2021年 4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突破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打造多渠道、多元化氢能供给体系。 据公开信息,2021年底,由广东省发改委制定的《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征求意见稿显示,到示范期末,广东省实现推广 1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目标,实现年供氢超过 10万吨,建成加氢站约 200座,车用氢气终端售价降到 30元/公斤以下,示范城市群产业链更加完善。 2022年 2月,广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征求《制氢加氢一体站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为国内该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业务概述 公司定位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立足于天然气、石油气等清洁能源产业,为广大客户提供用气保障能力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 LNG、LPG产品及服务。经过 30多年的发展, 公司业务布局已涵盖国际采购—远洋运输—码头仓储—加工生产—物流配送—终端服务等全产业 链,实现了清洁能源“端到端”(从资源源头端到直接用户需求端)的全方位布局。 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甲醇、二甲醚(DME) 等。其中 LNG及 LPG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甲醇、二甲醚等化工产品是公司稳步发展的业 务,氢能是公司积极布局的新赛道业务。 公司国内核心业务“端到端”全产业链布局图如下: (二)公司业务经营模式 1、采购、运输模式 公司 LNG、LPG采购以境外采购为主,采购模式主要为长约采购与现货采购。公司与马石油和 ENI已签订 LNG长约采购合同,约定年度基础提货量、计量方式、价格计算公式、结算方式等,公司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年度交货计划并实施。长约采购的 LNG气源为供应商所属的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本土井口气,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司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公司与国际市场诸多知名能源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凭借良好的国际信用,进行 LNG及 LPG现货采购,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及需求缺口灵活制定采购策略,并做好资金安排、船运安排、商检指定、报关卸货等。 此外,公司积极打造“海气+陆气”双气源资源池,在海气价格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大境内“陆气资源”现货方式批量采购(如向中石化、中海油、川渝 LNG工厂采购等),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及价格竞争力。 图 7:公司 LNG、LPG海外资源池分布图 在 LNG、LPG运输方面,公司积极布局专用船运市场,目前自主控制 8艘运输船,其中 5艘 LNG运输船(3艘自有,2艘租赁),1艘 LPG运输船(租赁),募投项目在建 2艘运输船(1艘 LNG 船,1艘 LPG船),能够完全满足公司 LNG及 LPG产品的周转与运输,可以有效避免船运市场供 给出现波动,及船运价格上涨对公司供应链造成的不利影响。 图 8:公司自有 LNG远洋运输船(船号:Global Energy) 2、接收、输配模式 公司拥有自主的 LNG、LPG接收码头,位于东莞市立沙岛,码头岸线 301米,海域面积 16.59公顷,最大可靠 5万吨级船舶,共设有 3个泊位。在仓储方面,公司建有 16万立方米 LNG储罐、14.4万立方米 LPG储罐、12.5万立方米甲醇储罐等,可实现 LNG年周转能力 150万吨,LPG年周转能力 150万吨,能有效保证公司业务流的规模化周转及顺畅、高效。 图 9:公司位于东莞市立沙岛的 LNG、LPG接收码头及库区效果图 公司 LNG、LPG资源接收上岸并进入储罐后,通过“液进液出”及“液进气出”方式,将产品输送至目标客户端。在“液进液出”方面,截至 2021年末,公司在运营的 LNG槽车近百台,可保证液态产品的日常输送。在“液进气出”方面,公司投建的东莞市立沙岛 LNG接收站气化项目,总气化规模为 40万方/小时,并联通东莞市城市管网,可实现气态产品的高效输送。 2022年,公司将通过国家管网公司的接收站码头实现 LNG异地上岸,并利用国家管网公司的管输优势,实现液态及气态输送,助推公司走出华南市场。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以境内直接终端用户销售为主,同时基于做大资源池为目的,在合适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国际业务。 在国内业务方面,公司通过“资源(LNG、LPG)+资产(码头、仓储)+市场”模式,服务半径覆盖了粤港澳大湾区较密集的用能群体,包括直接终端用户及中间商客户等。在客户结构方面,2021年,LNG业务下游客户中工业(园区)用户、燃气电厂、大客户等直接终端用户销量占公司国内销量的比重超过 70%;LPG业务用气结构中应用于终端居民用气的比例预计超过 80%,化工原料用气占比预计未来将持续提升。在 LNG业务策略方面,公司采用“长约气对应国内直接终端用户”、“现货气对应国际业务”的基本业务逻辑,确保长约定价与下游客户销售定价的相对一致性,提升价格弹性及顺价能力,当出现极端情况时,进行内外互补、合理修正。在 LPG业务策略方面,公司参照不同客户的资信情况、采购需求、前瞻合作等因素,制定了一套灵活的销售定价模式,通常以 CP、FEI或者附近石化炼厂挂牌价为基础进行计价。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端到端”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定位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业务布局已涵盖国际采购—远洋运输—码 头仓储—加工生产—物流配送—终端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了清洁能源“端到端”(从资源源头端 到直接用户需求端)的全方位布局。特别地,公司在“海气资源池”方面优势明显,在 LNG 船远 洋运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公司位于华南地区的 LNG、LPG 接收站具有较强稀缺性。 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及关键核心资产的独特优势,可以极大提升公司业务的可控性,避免外部 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以提高公司产品周转能力和运作效率、降低中间环节成本,以船运 为例,在正常的海运假设条件下,自有 LNG运输船的单位运输成本较租赁方式降低约 37%;此外, 在全产业链布局对公司提升 LNG、LPG保供能力,做大资源池获取客户信任度,提高品牌影响力, 挖掘潜在价值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X优势+目标客户”模式下的综合竞争力 以 LNG业务为例,按照市场区域划分,分为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国内业务按客户类型划分, 又分为以工业(园区)用户、燃气电厂、 大客户为代表的直接终端用户,以及以城市燃气、贸易 商为代表的中间商客户。公司不断强化不同类型客户的差别优势,形成了“X优势+目标客户”模 式下的差异化综合竞争力,增强客户粘性。 图 10:公司“X优势+目标客户”业务模式 (三)拥有规模化、稳定直接终端用户的清洁能源服务商 公司将直接终端用户作为 LNG市场开拓的重中之重,为客户提供专业、灵活的定制化一站式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要,为各类工业企业(如陶瓷厂、玻璃厂、食品厂、五金厂等)、工业园区、燃气电厂、大客户等各类直接终端用户提供气源供应、LNG气化站建设与管理、管网与储气站建设、专业安全与技能服务、技术咨询等综合服务,以满足客户对稳定气源供应的需求。 公司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 5S能源供应与服务标准,包括先进的安全运营标准、领先的一体化设备安装运行标准、稳定质优的气源供应标准、个性化服务标准及节能技术标准。 截至 2021年末,公司服务的直接终端用户超过 100家。2021年度,终端销气规模占国内销售量的比重超过70%,客户黏性不断增强,价格弹性与顺价能力持续优化。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规模化、稳定直接终端用户的清洁能源服务商。 (四)良好的国际资信及充足的资源池保障 开展国际 LNG、LPG采购,对买方的资信要求较高。公司凭借优良的国际能源接收与储备库资源、良好的交易信用、充实的资金实力、所处地区广阔的市场容量等优越条件,与国际能源供应商常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基于良好的国际贸易品牌资信,公司境外采购及交易获得了国家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银香港、渣打银行、荷兰银行、华侨银行、大华银行等多家大型内外资银行的授信与融资支持,涉及备用信用证、进口发票融资、跟单信用证、运费融资、押汇、贴现等。 在资源池方面,公司已与马石油和 ENI已签订 LNG长约采购合同(合同有效期最长至 2026年3月 31日),进行按约长期采购。同时,与国际市场诸多知名能源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进行 LNG、LPG现货采购,如马石油、卡塔尔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Vitol(维多)、Glencore(嘉能可)、Marubeni(丸红)、Pavilion(兰亭)、Chevron(雪佛龙)、韩国 SK燃气等。目前,公司已形成稳定、多元、可靠的“海气资源池”,并以国内“陆气资源”作为有效补充,打造“双气源资源池”,确保供应链安全。 目前,在 LNG业务方面,公司是华南地区 LNG 流通市场的重要供应商;LPG业务方面,以2020年进口量计算,公司是我国第四大 LPG进口商,华南地区第一大 LPG进口商。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详见本节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之“(一)公司 2021年度总体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127.53%,主要系公司 LNG产品采购数量及采购单价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及本年度 LPG采购单价同比涨幅较大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50.84万元,同比下降 89.15%,主要系第四季度末公司 LNG、LPG进行冬季补库,期末存货账面余额较期初增加 30,905.18万元,此外,期末一笔交易(金额为 36,870.17万元,2021年 12月收到信用证)出现跨期回款(2022年 1月 7日已收到全部托收款)所致。扣除上述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全年盈利水平保持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增长 15.26%,主要系本期支付募投项目工程款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净流入,主要系公司于 2021年 5月收到 IPO募集资金所致。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822,969.78万元,同比增长 106.26%;发生主营业务成本1,715,884.59万元,同比增长 126.42%。 (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周转较快,各主要产品销售生产比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其中 LNG为 102.11%,LPG为 99.36%。 (3)重大采购合同、重大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期前,公司与马石油签订了长期采购合同及其补充协议,约定 2021合同年至 2025合同内需要完成提货量合计 416万吨。合同采购价格与相关价格指数挂钩,采取“照付不议”约定,并对照付不议提货时间、合同期限、价格等条款设定了协商机制,保障合约双方的灵活性。 本报告期前,公司与 ENI签订了长期采购合同,约定 2021年至 2024年需要完成的长约提货量为 81万吨。合同采购价格与相关价格指数挂钩,采取“照付不议”约定,并对照付不议提货时间、合同期限、价格等条款设定了协商机制,保障合约双方的灵活性。 长约采购的 LNG气源为供应商所属的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本土井口气,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司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4)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报告期内,分行业、分产品的销售成本均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公司采购单价以及生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所致。 (5)报告期主要子公司股权变动导致合并范围变化 √适用 □不适用 详见本报告之“第十节 财务报告”之“八、合并范围的变更”。 (6)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675,863.41万元,占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37.07%;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 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0 %。
报告期内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 50%、前 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B.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899,818.2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51.84%;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 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