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恒华科技(300365):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6:00:54 中财网

原标题:恒华科技:2021年年度报告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18)号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罗新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孟令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孟令军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技术创新风险、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风险、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等,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 “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599,855,469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20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0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上披露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恒华科技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恒华有限北京恒华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股份改制前公司名称
成都分公司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山东分公司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内蒙古分公司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道亨软件、道亨科技北京道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恒华数元恒华数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原梦工坊创新科技(天津)有限公 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上海售电恒华售电(上海)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云南电顾云南电顾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能源互联能源互联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
恒华龙信北京恒华龙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恒华学校北京恒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原北京市恒华职业技能培训西 城学校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奥斯康能源奥斯康能源服务(吕梁)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孙公司
恒华职业技术学院FOREVER TVET INSTITUTE(恒华职业技术学院),原 FOREV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恒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卢旺达)
南电弘毅贵州南电弘毅电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原本公司全资子公司,报告期 内已注销
京能绿鼎、上海磨智上海京能绿鼎科技有限公司,原上海磨智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本 公司参股公司
珠海政采珠海政采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中能互联北京中能互联电力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本公司参与设立的产业基 金
中山翠亨中山翠亨能源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咸阳经发咸阳经发能源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贵阳高科贵阳高科大数据配售电有限公司,原本公司参股公司,报告期内已注 销
长沙振望长沙振望配售电有限公司,原本公司参股公司,报告期内已退出
武汉同鑫武汉同鑫力诚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本公司参与设立的产业基 金
万峰电力贵州万峰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中科华跃中科华跃(北京)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四川能投发展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摩氢科技摩氢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智能电网资产全生命周期智能电网由规划开始,包括设计、招标采购、建设施工、运行检修、 资产退役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 数字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方法
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 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 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 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碳达峰”与“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 逐步回落;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 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 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 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2020年 9月 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 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 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 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 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 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 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 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公司章程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报告期2021年 1-12月
上期、上年同期2020年 1-12月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恒华科技股票代码300365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恒华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BEIJING FOREVER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FOREVER TECHNOLOGY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罗新伟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东滨河路 11号 4号楼 3层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100120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本报告期未发生注册地址变更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138号皇城国际中心 A座 12层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11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ieforever.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陈显龙张妍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138号皇城 国际中心 A座 12层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138号皇城 国际中心 A座 12层
电话010-62078588010-62078588
传真010-62032013010-6203201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 16号院 7号楼 12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刘国辉、李梦川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元)872,176,767.44965,315,951.82-9.65%1,123,172,356.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57,922,242.0282,452,511.36-29.75%295,056,925.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49,164,016.0581,306,288.81-39.53%272,324,964.7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378,220,381.31281,780,849.10-234.23%-63,523,648.5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00.14-28.57%0.4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00.14-28.57%0.4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4%3.79%-1.05%15.06%
 2021年末2020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2,912,975,951.872,703,135,677.897.76%2,818,795,281.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2,166,188,476.012,088,855,347.253.70%2,142,631,642.71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25,142,026.60166,218,386.43106,420,890.74474,395,463.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48,528.7930,910,756.4717,611,973.56-1,249,016.8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792,190.5630,444,306.0316,082,941.43-8,155,421.9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2,056,886.06-68,689,822.98-86,094,549.32-31,379,122.95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683,924.93-591,441.23-279,098.0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2,628,198.221,466,048.726,060,147.28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5,504,704.859,230,246.5019,558,795.68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07,420.48-3,996,085.15-20,528.6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4,280,904.91-5,100,132.35  
减:所得税影响额1,149,758.78-138,154.452,582,600.8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514,477.82568.394,754.74 
合计8,758,225.971,146,222.5522,731,960.6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服务商,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本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于公司的产品功能及用途,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为工业软件之BIM软件行业。

工业软件是指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以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的软件,按其应用环节一般可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管控类、管理运营类以及嵌入式软件,其中研发设计类软件又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BIM软件行业属于工业软件的细分赛道。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BIM技术以建设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核心是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工程信息库,实现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造价、施工、运营维护乃至拆除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的集成,同时也能够使得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在项目的所有参与方中实现共享与传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BIM技术被认为是继CAD之后建筑业第二次“科技革命”,以BIM模型为数据载体,实现从设计到建造再到运维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BIM技术的推广应用。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开发和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为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提供保障”;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求“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BIM技术,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协同”。

当前,我国BIM软件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国内使用的平台类软件主要为国外软件,国内厂商主要以项目管理和单点应用类型的产品为主,BIM底层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基于国外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会导致国内BIM软件的发展受限于国外BIM软件的开发水平和开放程度,全球复杂的政治形势对数据安全也会带来隐患。BIM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二)下游行业情况
公司作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主要产品及服务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

1、电力行业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文件,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统谋划。

电力是碳减排的主战场,也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指导方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能源局等部门共同推动我国能源系统转型升级。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等目标的实现提出具体要求;6月,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大力推动整县光伏,我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及其配套电力工程迎来持续发展机遇;2021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先后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推动网源荷储共同发力。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驱动下,我国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正在进入非化石能源主导的崭新阶段。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1年,电力工程年度完成投资再次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电网完成投资4951亿元,同比增长1.1%;电源完成投资553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8.6%。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7.0%,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比重。

在电力行业BIM应用方面,早在2012年初,国家电网便启动了BIM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电网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通知文件,全面推进三维设计工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全面应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及建设工程数据中心的意见》要求“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新建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应用三维设计;到2020年底前公司所有新建、改建、扩建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具备数字移交条件,总体上实现三维设计、三维评审、三维移交”;《国网办公厅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费用计列意见的通知》明确“采用三维设计的工程,在工程投资估算和招投标最高投标限价阶段,按10%调整计算设计费”。

与此同时,南方电网随着“数字南网”建设的持续推进,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工作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BIM技术在电网主网工程建设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引导的发展背景下,BIM技术也在配网工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综合能源等项目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

2、交通行业
在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智能交通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仍有待进一步拓展,部分关键核心产品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21年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推进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能航运、智慧民航;2021年8月,交通运输部和科学技术部发布《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指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装配化、工业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发展,促进智慧工地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自主创新应用”。交通领域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涉及相关专业众多、应用场景多样,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和项目全生命期的可预测和可控制,有效促进交通行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交通行业工业化发展。

随着“数字交通”、“交通强国”等战略的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3、水利行业
水利方面,2019年7月,水利部印发《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方案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深度融合遥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设计了智慧水利总体架构,确定了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高速互联的水利信息网、智慧水利大脑、创新协同的智能应用、网络安全体系、保障体系等六项重要任务,对智慧水利进行顶层设计。2021年11月,水利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水利工程BIM应用和智能化建设,同时加大投入来积极推动BIM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运用,结合国家水网建设推进已建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和在建水利工程智能化建设。《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中强调“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化水平。目前,BIM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已从概念普及过渡到项目试点阶段,水利行业BIM应用存在较 大市场空间。 上述影响因素对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公司的发展空间带来直接增量,为公司“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 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的战略推进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 在国家自主可控、行业数字化、BIM等技术大力推进的市场机遇下,公司结合产业趋势及自身优势, 大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战略升级,确立了“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在整 体战略目标引领下,公司集中各业务体系优势力量,聚焦行业细分领域,按照业务属性及专业化经营策略, 构建了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以BIM平台及软件研发为核心,以设计咨询业务为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以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为载体,同时积极拓展大数据应用、数字教育等相关业务,为电力、水利、交通等 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赋能。 公司业务布局图
1、BIM平台及软件
BIM平台及软件为公司核心业务体系之一,定位为BIM平台及工具层软件研发、销售,涵盖自主可控的底层BIM平台、GIS平台、物联网平台及应用快速开发平台等,以及BIM设计系列软件、BIM造价软件、BIM基建平台、BIM运维平台等软件产品。

(1)核心技术平台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与技术迭代,公司形成了“三维建模引擎(DH3D)”、“三维数字地球平台(DHGlobe)”以及适用于网页端和移动端的“轻量化BIM引擎(BIMEngine)”、“轻量化GIS引擎(GISEngine)”、“物联网平台”和具备低代码快速开发功能的“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Web)”、“移动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Mobile)”等核心技术平台,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三维设计核心算法”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BIM应用构建的企业。

(2)BIM设计系列软件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BIM底层技术平台,研发了围绕电网工程设计领域的三维线路设计软件、三维变电设计软件、三维电缆设计软件、三维配网设计软件、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三维评审平台等系列软件产品,以及面向新能源设计的三维光伏设计软件、三维风电场设计软件等产品。公司电网设计产品覆盖电网工程三维设计的全专业、全过程,深度契合电网设计企业需求,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可全面支撑电网设计企业开展三维设计工作,已取得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

(3)BIM造价软件
公司BIM造价软件以电力行业建设工程造价业务为核心,以国家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为依据,依托公司在三维设计和工程造价领域的技术积累,将电力工程三维设计与工程造价深度融合,研发了输电设计造价一体化软件、概预算造价软件、造价分析软件、造价评审软件等多款产品。公司BIM造价软件面向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打通设计、造价业务与数据流程,实现设计、算量、造价一体化,能够为电力建设工程科学的投资决策、动态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支撑。

(4)BIM基建平台
公司将BIM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提升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为重点,面向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等用户,构建基建现场智慧管控平台和智慧水库数字化管控平台等BIM基建产品。BIM基建平台将工程信息管理与三维可视化相结合,在工程BIM模型中集成、整合工程设计施工阶段各专业数据和现场“人、机、料、法、环”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在三维场景中展现设计模型、建设过程、预警问题,实现工程施工建设过程的数字化呈现。

(5)BIM智慧运维平台
BIM智慧运维平台是专注于实现工程运维可视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基础产品平台。平台将BIM、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与基础设施模型相融合,实现互联网、物联网、工控网集成的端边云集成,实现生产、设备、人、环境的数字孪生应用。平台具备模块化、配置化、服务化等特点,围绕实景展现、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运维管理、能耗管理、安防管理、智慧决策等运维业务内容,可快速搭建智慧楼宇、智慧机场、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多种业务场景,实现工业4.0理念在工程运维领域的成功落地。

2、BIM设计咨询
BIM设计咨询业务以BIM行业应用市场为主要切入点,利用公司研发的BIM平台及相关软件开展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规划、设计、咨询、运维等业务,为公司BIM平台及软件切入相关市场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和工程应用示范。

在电力行业,公司现已构建了齐备的资质认证体系,资质认证范围覆盖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等多个领域,可面向送变电工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充换电站(桩)、智能微网等业务领域,提供规划咨询、工程勘测、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运维服务为一体的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综合能源业务方面,公司面向园区、工业企业、公用建筑等客户群体,以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建设为基本原则,综合冷、热、电、气等负荷需求,为用户提供涵盖能源供应、能源运营以及能源信息化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县域光伏方面,公司基于遍及全国的工程设计团队,可提供整县光伏试点方案,并已建立起从前期资源调查、规划咨询、设计施工到运维支持的全过程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了公司独特的业务合作模式。储能方面,公司基于对电力行业的深度理解与新能源发电特点的分析,可提供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储、风光火储、调峰储能、调频储能、黑启动储能、备用储能等规划设计服务。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面向交通及水利行业的设计咨询业务市场,在交通行业,提供包括公路道路工程勘察设计、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在水利行业,以规划咨询、水工设计、水保生态业务为主,逐步向水利综合规划等方向拓展。

3、基于BIM的资产数字化应用
基于BIM的资产数字化应用业务以“平台驱动业务拓展”为战略目标,基于自主BIM平台进行行业资产可视化管理及数字化应用服务,服务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

(1)能源资产数字化应用
能源资产数字化应用基于多样的传感手段建立感知网络,实现对电网运营、用户用能、公共设施安全运维等场景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面向各类能源供应商、能源服务商、工业园区、用能用户提供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交易、能源消费、能源管理等多元化能源服务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含云售电平台、配售电一体化平台、安全监控管理平台、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智能运维调度管理平台、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等。

(2)交通资产数字化应用
交通资产数字化应用以国家“大交通”为契机,以GIS数字地球为载体,BIM模型为依托,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系统化运营模式,面向国内外交通领域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管养单位提供智能交通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慧基建工程管理平台、资产可视化管理平台、集群桥梁健康监测管理平台、道路综合养护管理平台等,业务范围横向贯通投资、设计、造价、施工、管养等各环节,纵向穿透集团、企业、项目部与工程现场,专业覆盖公路、桥梁、隧道、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园区、城市综合管理等诸多领域,为客户提供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

(3)水利水务资产数字化应用
水利水务资产数字化应用以国家“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为发展契机,依托云、大、物、移、BIM+GIS、三维仿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手段,面向水利厅、水务局、水投集团和调水公司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水利水务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水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河目智云、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征地移民信息化管理系统、水电站机电集控系统等,覆盖水环境、水资源、水旱灾害、水工调水、水电站集控、智慧水务及河长制等多个业务领域。

4、基于BIM的大数据应用
基于BIM的大数据应用业务依托自主BIM平台、IoT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平台,开展基于电力大数据征信、能源数据分析、规划设计预测等电力垂直细分领域大数据应用,以及面向智慧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应用及运营等业务,构建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的BIM应用体系,逐步推进互联网转型,培育公司新的价值增长点。基于BIM的大数据应用产品包括面向电力垂直细分领域的煤改电大数据智能平台、电力大数据征信系统、电力大数据分析平台、电力物联网智能平台等产品,以及围绕居家养老服务的德胜无忧养老平台。

5、BIM数字教育
BIM数字教育业务主要围绕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开展BIM专业培训、认证、比赛、评优以及海外培训交流,为公司BIM相关的产品及服务国内外销售进行前期推广,获得客户的预认可。数字教育业务将以公司多年积累的行业用户资源为抓手,打通垂直行业培训市场,在细分市场中建立业务生态闭环,强化公司在电力、交通、水利行业产品和专业技术的品牌影响力,挖掘市场需求,促进与其他业务体系的协同发展。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以BIM平台及工具软件研发为核心,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用户,通过提供BIM软件产品、行业数字化应用及工程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获得收入和利润。

2、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独立研发、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采用业内主流的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研发模式。具体而言,基于公司产品集中运用多学科多专业技术且紧密贴合行业实际应用的特点,公司建立了以“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为核心的研发架构,将用户所处行业的专门技术与可复用的底层技术平台相结合,强调研发工作在跨部门和跨团队之间的协作。其中,平台研发中心负责底层技术的研发工作,底层技术是公司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根据用户需求归纳的可以复用于多个业务场景及产品的核心技术,如DH3D、DHGlobe等。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中心下设若干产品研发小组,负责针对各行业领域进行研发工作,并最终由产品团队交付商业化产品。公司的研发流程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收集与分析、研发项目立项、制定研发计划、项目定期跟踪评审以及项目验收总结等阶段。

3、采购模式
公司在软件产品、基础平台研发过程中需要采购的主要为软硬件设施,以及在软件产品部署过程中外购的少量硬件产品。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和采购流程,供应商经过资质审核、内部评审、商务谈判等环节,入围公司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在采购环节,遵循至少有三家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的原则,数额较大的采购会委托专业的招投标服务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同时,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采购审批制度,并对数额较大的采购进行专项审计,规范公司的采购管理。

4、营销模式
公司通过各地分支机构的设立,建立了覆盖全国及部分境外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通过定向客户拜访和销售、开展用户大会、线上线下培训会、参加行业展会等多种方式向各终端用户推介产品及服务,通过投标方式或者商务谈判方式获取订单。

(三)市场地位
BIM软件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平台型软件以国外厂商为主,国内企业多集中于项目管理及单点应用,软件底层多基于开源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公司坚持“独立研发、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经过多年的研发工作和在电力行业的积累,拥有了自主BIM核心技术以及完整的业务体系,研发了“三维建模引擎(DH3D)”、“三维数字地球平台(DHGlobe)”、“轻量化BIM引擎(BIM Engine)”、“轻量化GIS引擎(GIS Engine)”等技术平台,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三维设计核心算法”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BIM应用构建的企业。

同时,公司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为电力能源行业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公司凭借自主可控BIM核心技术,以基于BIM的三维设计为切入点,将BIM技术应用在电网资产建设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电网信息化三维协同设计、电网工程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交付、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过程管控以及资产运行维护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了BIM在电网工程建设全周期的贯通,真正实现BIM核心价值,为公司打造“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构筑了较高的商业壁垒。

当前,公司BIM相关产品及服务在电力行业已取得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核心产品BIM设计系列软件包括输电线路设计、变电设计、电缆设计、配网设计以及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三维评审平台等诸多产品,是国内少数可以提供覆盖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各专业软件产品的企业,相关产品在全国各地的电力设计企业中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并在多个大型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与验证。其中,三维线路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50%,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年研发积累,实现BIM底层平台自主可控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研发、自主可控”的研发路线,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以及电力行业应用经验,现已积累了涵盖BIM软件领域、电网工程数字化领域、物联网领域等多方面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三维建模引擎(DH3D)”、“三维数字地球平台(DHGlobe)”等核心技术平台,以及适用于网页端和移动端的“轻量化BIM引擎(BIM Engine)”、“轻量化GIS引擎(GIS Engine)”、“物联网平台”和具备低代码快速开发功能的“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Web)”、“移动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Mobile)”、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公司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BIM应用构建的企业,核心技术平台具有自主可控、贴合行业需求、可以进行深度定制和二次开发等特点。基于自主可控BIM技术,公司构建了完善的BIM产品体系,包括BIM设计系列软件、BIM基建平台、BIM智慧运维等产品,真正实现了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周期的应用价值,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2、深耕电力行业,打造了以BIM产品为核心的电力能源行业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二十年,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为智能电网设计、基建、运维、营销等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供应商,并逐步将业务范围从电网侧向电源侧及配售电侧进行延伸。公司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全过程为客户提供BIM系列软件,为数据流、业务流、能源流提供技术支撑。在发电侧,公司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提供规划咨询、三维设计、资产数字化运维、信息化产品等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业务。在电网侧,公司具备电网设计、基建、运维、营销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重点参与了国家电网GIM(电网的BIM数据模型标准)标准制定,使公司在电网设计环节拥有相对领先的竞争优势。在售电侧,公司提供售电平台、资产数字化运维等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3、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塑造了公司一体化服务竞争优势
公司在“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引领下,形成了自身完整且独特的基于BIM的研发体系和业务体系。公司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以BIM平台及软件研发为核心,以专业设计咨询业务为技术支撑,以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为载体,以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为驱动,以教育培训和认证为保障,构建了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能提供软件及信息化产品又能提供专业设计咨询服务的企业,“以专业技术优化软件产品,软件产品提升业务能力”的业务架构,也为公司BIM平台及软件切入目标市场、深入相关应用场景提供了必要条件。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专项乙级等资质认证。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二级资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MMI 5认证、ITSS 3认证;工程设计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甲级、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专业、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乙级;工程咨询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甲级;测绘(互联网地图服务、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专业甲级等多项资质和认证,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客户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构造了较高的行业壁垒。

4、成熟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将研发和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先后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不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和研发人员激励制度,为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研发创新工作开展,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共8,715.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近10%,充分保证BIM核心技术研发,协同推动成熟软件升级迭代及新产品研发应用。2021年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0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新增专利申请14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7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8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3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33件。

5、以专业的产品及服务为依托,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公司凭借深度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优质可靠的技术服务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相关研发成果曾荣获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形成了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道亨软件入选国家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及北京市2021年度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控股子公司恒华龙信参与建设的“面向能源革命需求的省级电网多层级绿色协调规划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及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指挥服务平台”、“恒华输电线路工程云造价平台”、“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智能评审系统”等产品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获评“BIM技术创新企业(AAA)”等企业荣誉,企业品牌价值得到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报告期内,参与制定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 第2部分:架空线路》《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软件平台基本功能规范》等6项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标准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进一步夯实了公司BIM平台产品在电力行业的优势地位。

6、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支撑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一家软件企业,优秀的人才已作为公司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关系着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具有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经验,从中总结、深刻领会了电力能源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并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可以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公司经过多年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了一支既具有对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的深刻认知,又通晓BIM/CIM等软件相关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充分保证研发产品满足客户需求、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公司、股东和员工的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促进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在“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目标引领下,积极拓展以自主可控BIM底层平台为核心的大场景工业软件应用市场,聚焦BIM平台及软件、设计咨询、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核心主业,有序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17.68万元,同比下降9.65%;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792.22万元,同比下降29.7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916.40万元,同比下降39.53%。

2021年为公司战略转型的首个会计年度,为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夯实发展基础,公司一方面减少EPC等业务承接,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能源业务。但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光伏、风电等业务收入确认不及预期,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出现阶段性下降;同时,新能源等市场开拓前期投入增加以及转型过程中管理费用上升等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业务转型及新市场的开拓需要一定的资源积累及转换周期,短期内造成业绩波动。随着公司BIM核心技术研发积累和多领域市场布局的逐步深入,加之国家双碳、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及行业数字化等政策驱动,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的效能将逐步释放。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如下:
1、围绕“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业务转型及组织变革工作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稳步推进业务转型及组织变革工作。一方面,公司根据全新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业务转型,进一步整合五大业务体系优势资源,聚焦行业细分领域,基于当前双碳目标、行业数字化、BIM技术发展等外部机会,大力发展BIM平台及软件、设计咨询、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等核心主业,减少EPC业务承接,通过有力的业务结构优化,推动公司进一步向专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强品牌发展。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五大业务体系能动性,各业务体系独立运行,公司根据各业务体系不同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管理,通过统筹管理与放管结合激发各业务体系活力,实现五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的确立以及五大业务体系的构建为公司下一级段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持续推动科技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开展BIM核心技术攻关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集中优势资源加大BIM核心技术平台及相关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全面梳理产品与服务总体思路及组织架构,深化研发和技术攻关方向,创新实践BIM应用,协同推动成熟产品推广及新兴业务培育。公司研发融合BIM/GIS/VR的超级引擎平台BIMWise,实现“一个数字模型、一个基础平台、一系列智慧场景”的产品构架,同时对BIM引擎(BIMEngine)、GIS引擎(GISEngine)等自主研发平台进行迭代更新,平台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携手行业伙伴,助推国产软件生态建设与发展,自主研发的BIM引擎(BIMEngine)等产品先后通过麒麟软件及华为云鲲鹏云服务兼容性测试。同时,公司结合行业数字化管理需求,继续开展自主BIM核心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理念的融合,与三峡集团四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铁云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河图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不同行业优质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开展BIM核心技术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等多领域研发应用,共同为行业数字化发展赋能。

3、强化业务聚焦,大力推进五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五大业务体系围绕“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立足自身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1)BIM平台及软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BIM产品体系完善升级,对核心产品三维线路设计软件、三维电缆设计软件等产品进行升级迭代,不断完善产品功能,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巩固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增加三维光伏设计软件、三维风电场设计软件、新能源经济评价软件等新能源三维设计软件市场拓展力度,结合新能源设计咨询优势,加快抢占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丰富BIM技术跨行业应用场景,持续推动青岛港、天津港、那板水库等一系列交通、水利行业典型示范应用落地,并基于前期项目实施经验,启动跨行业产品开发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2)BIM设计咨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重大市场机遇,依托齐备的新能源资质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积极开展光伏、风电、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综合能源等规划设计业务,新能源领域相关业务较上年同期取得明显增长。2021年下半年,国家开启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重大部署,公司迅速布局了面向整县光伏规划咨询、工程设计、资产运维、信息化产品等全过程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属地新能源团队组建工作,汇聚行业合作伙伴,加快推进新能源产能扩充。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与大型能源集团、新能源设备厂商等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方案,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为公司后续业务承接奠定了基础。

(3)基于BIM的资产数字化应用:公司聚焦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行业信息化应用领域,深度挖掘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快推进行业资产数字化的产品研发及项目实施。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四川省水电集团、中国中铁、山西地电、中国化学、中国交建等多个大型信息化项目均取得重要进展,为公司产品在不同业务场景的应用积累了丰富案例。同时,公司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丰富智慧能源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积极探索碳资产管理、能源托管、能耗监测等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在天津、湖北、江西等地市场取得重要突破。

(4)基于BIM的大数据应用及数字教育:基于BIM的大数据应用及数字教育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重要补充,在报告期内均取得一定突破。大数据应用方面,智慧社区产品完成从德胜卡服务平台到恒华健康驿站再到德胜无忧养老平台两次大版本升级,形成以老年人精神需求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平台,平台合作伙伴、入驻商家、注册用户均得到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互联网业务转型;数字教育方面,完成恒华学校设立并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资格、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等相关资质,开展多期BIM专业和无人机驾驶专业培训,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和国际服务及业务的双循环。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872,176,767.44100%965,315,951.82100%-9.65%
分行业     
电力行业836,980,955.7495.96%932,047,471.1096.55%-10.20%
交通行业23,309,974.252.67%18,431,878.941.91%26.47%
水利行业11,885,837.451.36%14,836,601.781.54%-19.89%
分产品     
软件服务520,916,086.5859.73%433,142,943.5044.87%20.26%
技术服务143,884,595.4216.50%66,757,124.176.92%115.53%
软件销售51,879,705.215.95%64,332,567.926.66%-19.36%
硬件销售13,724,204.451.57%12,168,512.841.26%12.78%
EPC工程总承包收 入141,772,175.7816.25%388,914,803.3940.29%-63.55%
分地区     
东北地区9,919,700.651.14%13,828,848.841.43%-28.27%
华北地区252,628,769.5428.97%314,174,244.6432.55%-19.59%
华东地区156,970,824.1818.00%133,841,673.4213.87%17.28%
华南地区66,545,457.677.63%56,149,756.505.82%18.51%
华中地区18,037,491.212.07%22,578,862.492.34%-20.11%
西北地区62,528,876.927.17%53,900,124.475.58%16.01%
西南地区304,315,855.4134.89%369,752,893.0238.30%-17.70%
境外1,229,791.860.14%1,089,548.440.11%12.87%
分销售模式     
直销872,176,767.44100.00%965,315,951.82100.00%-9.65%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2021年度   2020年度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25,142,026. 60166,218,386. 43106,420,890. 74474,395,463. 6770,215,925.7 7174,044,257. 21270,814,526. 12450,241,242. 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10,648,528.7 930,910,756.4 717,611,973.5 6-1,249,016.8 05,856,151.2828,496,120.6 658,853,211.5 9-10,752,972. 17
说明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及波动风险
本公司当前客户主要为电网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会计年度内的分布受到电网公司内部投资审批决策、管理流程及惯例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依照电网公司的惯例,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电力系统对电网软件及硬件配套生产企业进行集中规模框架资格文件预审、招投标工作;在每年第二季度进行技术协商,并启动执行项目;在每年的第三、第四季度是电网行业集中采购、需求供应的高峰期。受客户需求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本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具有一定的的季节性波动风险。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单一销售合同金额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 30%以上且金额超过 5000万元的正在履行的合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名称合同订立 对方名称合同金额业务类型项目执行 进度本期确认 收入累计确认 收入回款情况影响重大 合同履行 的各项条 件是否发 生重大变 化是否存在 合同无法 履行的重 大风险项目进展 是否达到 计划进度 或预期未达到计 划进度或 预期的原 因
《黔西南 州兴义市 城市配电 网建设与 改造项目兴义市电 力有限责 任公司552,000,0 00.00EPC总承 包合同98.32%0.00431,275,0 07.79487,504,7 75.60公司根据 业主方的 项目建设 规划及项 目资金拨
设计、采 购、施工 EPC总承 包合同》          付情况执 行本项 目,截至 目前已经 结算完 成。
《兴义市 电力有限 责任公司 2018年 第一批城 网改造项 目工程》兴义市电 力有限责 任公司179,520,0 00.00技术服务 合同98.80%0.00157,425,4 90.06177,346,4 00.00公司根据 业主方的 项目建设 规划及项 目资金拨 付情况执 行本项 目,截至 目前已经 结算完 成。
《兴义市 2019年 10kV及 以下城市 配电网建 设与改造 项目输变 电工程设 计、采购 施工 EPC 总承包合 同》兴义市电 力有限责 任公司625,128,0 12.00EPC总承 包合同90.79%141,772,1 75.78597,900,6 49.14305,856,7 31.28公司根据 业主方的 项目建设 规划及项 目资金拨 付情况执 行本项 目,截至 目前合同 仍在履行 中。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软件服务310,480,256.7355.09%231,542,483.3135.55%34.09%
技术服务93,045,760.4316.51%34,333,439.335.27%171.01%
软件销售9,978,012.311.77%268,348.420.04%3,618.30%
硬件销售10,251,493.511.82%8,997,921.921.38%13.93%
EPC工程总承包139,836,534.9324.81%376,251,972.6257.76%-62.83%
说明:无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

成本构成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软件服务310,480,256.7355.09%231,542,483.3135.55%34.09%
技术服务93,045,760.4316.51%34,333,439.335.27%171.01%
软件销售9,978,012.311.77%268,348.420.04%3,618.30%
硬件销售10,251,493.511.82%8,997,921.921.38%13.93%
EPC工程总承包139,836,534.9324.81%376,251,972.6257.76%-62.83%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8户,具体包括:

子公司名称子公司类型持股比例(%)表决权比例(%)
北京道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69.6569.65
北京恒华龙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70.0070.00
恒华数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00.00100.00
能源互联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00.00100.00
恒华售电(上海)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00.00100.00
云南电顾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100.00100.00
恒华职业技术学院全资子公司100.00100.00
北京恒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70.0070.00
合并范围变更主体的具体信息详见财务报告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237,472,086.69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7.23%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 5大客户资料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