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大恒科技(600288):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2年04月19日 21:57:20 中财网
原标题:大恒科技: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288 公司简称:大恒科技







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共实现净利润72,382,411.62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1,936,469.01元,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及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公司计提法定盈余公积7,452,474.64元,历年滚存可供分配的利润为1,015,973,175.19元。

本着既能及时回报股东,又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原则,拟向公司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实际分配利润2,184,000.0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率为2.38%。

上述利润分配预案须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恒科技600288G大恒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严宏深陶冉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恒科技大厦 北座15层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 恒科技大厦北座15层
电话010-82827855010-8282809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二、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14日注册成立,原名新纪元物产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9日更名为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一)所处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相关部门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相关部门所处行业属于“4040光学仪器制造”;公司主要业务按行业细分为光机电一体化行业、机器视觉行业、媒体产业。

(二)行业发展情况
1、光机电一体化行业
光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装备的基础。

公司主要致力于以激光技术为核心的光机电一体化。薄膜事业部专业从事光学薄膜产品的生产销售,目前市场发展较好,产品分类繁多,产品主要应于激光加工、医疗生化、分析仪器、图像图形等行业。光电事业部标准件产品目前行业应用范围较广,超快激光器及应用系统属于发展阶段,其中基于飞秒激光的太赫兹技术尚处应用探索期间,公司研发的太赫兹光谱仪目前成功应用于危险品检测研究及无损检测等科研领域,皮秒激光器成功应用于卫星观测站及卫星测距系统中。

2、机器视觉行业
目前,国内机器视觉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全球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31.7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0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47%。从地区分布来看,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最大的为欧洲地区,占全球的36.4%;北美和亚太地区分别占比为29.3%、25.3%,南美、中东、非洲地区的占比为9.1%。受益于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发展迅速,将成为欧洲、北美和日本外另一个国际机器视觉厂商的重要目标市场。

公司的机器视觉组团拥有完整的机器视觉核心部件产品线和机器视觉系统集成能力,研发团队能力较强,自主研发的检测系统软件领先于同行业。

3、媒体产业
2021年,疫情对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催生了“新型消费方式”的出现,新媒体、短视频、移动化传播、线上直播等新的传播形态成为了拉动消费、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除媒体产业外,教育、公安、政企等各行各业的业务发展同样需要先进的传播技术提供支撑,融媒生产发布、短视频、直播、线上交流互动正在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新的应用。

中科大洋作为泛媒体产业的知名企业,一直处在行业发展前端,在发展传统广电采编播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动泛媒体产业的应用。

(三)主营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数字电视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和半导体元器件四大板块。

1、光机电一体化
公司的光机电一体化业务包括光机电业务、光学薄膜业务及照明器具代理销售业务三类。

(1)光机电业务
公司的光机电业务主要由下属事业部光电所承揽,主要为研发、生产、销售精密光电科研教学产品、超快激光器及太赫兹相关应用系统产品等,国内市场主要客户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国际市场主要在北美和欧洲。

(2)光学薄膜业务
公司下属事业部光学薄膜中心依靠先进的光学镀膜技术和紫外探测成像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涵盖紫外到远红外的光学薄膜产品,产品包括激光切割焊接镜头组、激光保护窗口、滤光元件、分光元件、反射镜及电晕检测专家系统等,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生化、分析仪器、图形图像、探测传感等行业。2020年起,因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核酸检测用荧光滤光元件需求较大,目前已在市场实现较广泛应用。

(3)照明器具代理销售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大恒下属照明事业部是昕诺飞的专业经销商和华北地区最大的代理商,该事业部拥有完善的照明销售网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照明方案、产品技术支持、灯具安装调试和工程售后等全方位服务,曾参与国内多项大型工程建设。

2、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
公司的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业务包括机器视觉业务、行业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业务。

(1)机器视觉业务
公司的机器视觉业务由机器视觉组团承揽,机器视觉组团包括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图像分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图像事业部、中国大恒控股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青岛恒纺视觉科技、河北天昱恒、中国大恒控股子公司苏州图锐智能科技、苏州恒视智能科技、深圳恒志、上海昊邦及合营公司潍坊天恒。机器视觉业务包括以下内容: ①为客户提供包括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工业数字摄像机和智能摄像机等机器视觉系统中核心零部件,同时基于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机器视觉系统解决方案,提供适用的系统及配套技术服务,助力客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提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实现生产效率和良品率等方面的提升;
②依托公司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机器视觉系统检测方案,应用领域有印刷包装、空瓶、纺织、医药包装、标签、印钞造币、核工业等,主要客户包括烟标包装、药品包装、标签印刷和医药生产等企业;
③研发、生产及销售智能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包括 3DSP(I 三维印刷版锡膏涂层自动检测)、2DAOI(二维印刷版焊后自动检测)、3DAOI(三维印刷版焊后自动检测); ④为新能源汽车锂电子行业设备制造企业提供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检测系统,可在涂布、辊压、分切、卷绕、组装等阶段提供锂电池 2D/3D检测系统,并配套自主研发的视觉纠偏闭环执行系统,为锂电池企业的生产过程打造闭环管控系统,提升产品质量; ⑤专注于眼科信息化和眼科 AI辅助诊断,依托公司在眼科信息化行业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研究,为客户提供眼科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就医体验。主要产品包括眼科 PACS,眼科 EMR,眼视光,眼科远程平台,眼科手术示教,眼科 AI辅助诊断等软硬件系统。

(2)系统集成项目
公司控股孙公司大恒软件通过重点追踪网络及移动通讯技术、数据采集监测及分析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及网络安全监控技术的发展,结合承接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需求,将上述技术灵活应用至自主开发的信息数据采集监控处理等相关软、硬件产品中,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于党政、水利、邮政、中小金融、能源等行业。

3、数字电视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
中科大洋以致力于成为泛媒体领域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为公司愿景,整合研发媒体融合、4K/8K超高清、5G、AI、云计算、AR/VR、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形成融媒体、超高清、视频云服务、演播直播等全流程一体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客户包括广播电视机构、报业机构、视频运营商、新媒体机构和教育、气象、公安、政企等行业用户,打造了媒体产业的优秀品牌,主要业务包括:
(1)4K/8K超高清视频业务
重点研发广电专业视频领域 4K/8K超高清视音频处理技术、基带视音频 IP化传输技术、视频云服务技术、超高清演播直播技术等。广泛开展超高清制播业务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和服务。

形成涵盖各类软硬件、系统平台、运维服务的端到端全域全流程一体化的超高清视频解决方案。

目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台、广东台、广州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等大型媒体机构落地应用。

(2)媒体融合业务
面向广播电视、报业、教育、公安、央国企等行业机构和政企单位,整合 5G、4K/8K超高清、云计算、大数据分析、AR/VR、演播直播等先进技术,提供覆盖广播电视、传媒机构、政企宣教机构的全媒体全流程解决方案。涵盖策、采、编、发、追、评、分析等产品和服务,提升泛媒体产业全媒体生态体系的建立。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各级媒体机构落地应用及合作。

(3)融媒演播直播业务
以融媒演播域中的 AR/VR技术、AI等先进技术和设计服务为基础,提供空间艺术设计、包装设计、视频连线、虚拟演播、导播直播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适合全媒体演播直播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东京奥运会和西安全运会转播、2021中关村论坛、新华日报等重大活动中落地应用。

(4)媒体云服务业务
围绕媒体大数据和视频云服务提供媒体云制作、云导播、超低延时视频连线、视频大数据、运营互动等能力与服务。将媒体业务中策、采、编、发、追、评等多种能力和服务全面云化,为电视台、报业、新媒体机构及行业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简单的媒体全流程一体化云端生产能力。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中关村论坛、广州日报、中山台等单位落地应用。

(5)报业和教育业务
整合媒体融合、4K/8K超高清、演播直播、云服务等基础能力和解决方案,针对报业全媒体传播的需求,提供融合媒体生产、媒资管理、直播、分发、运营、分析等应用,优化提升了报业内容视频化业务能力。

在教育行业推出以广播级视听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云录播、智慧教学、校园融媒体、媒体实训等核心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媒体技术和教育教学业务充分融合,为众多高校、中小学、教育管理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4、半导体元器件
公司全资子公司泰州明昕生产的半导体元器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及其外围、通讯设备、电子、绿色照明、仪器仪表及其他消费电子电器。


三、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9年
总资产3,534,060,596.483,603,742,311.97-1.933,274,054,446.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85,565,672.821,693,957,291.665.411,639,102,342.19
营业收入2,537,098,601.102,315,175,744.259.593,305,797,829.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936,469.0157,228,242.6360.6573,087,580.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682,256.9043,424,966.859.8061,419,775.1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159,506.74109,306,659.14-119.3635,634,760.2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93.43增加1.86个百分点4.6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1050.131060.690.167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1050.131060.690.1673

(二)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406,392,598.27725,709,357.96624,537,250.77780,459,394.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76,873.2864,116,201.506,248,021.5645,649,119.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901,786.0850,952,594.047,963,682.0914,667,766.8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0,005,140.24-22,465,559.47-36,025,576.71187,336,769.68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股东情况
(一)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6,373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3,540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 减期末持股数 量比例 (%)持有有 限售条 件的股 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 情况 股东 性质
     股 份 状 态数量 
郑素贞0129,960,00029.750冻 结129,960,000境内自然人
任奇峰-500,00019,736,8114.5200境内自然人
吴立新-564,00016,316,0003.7400境内自然人
台州华茂文体 发展有限公司9,170,0009,170,0002.1000境内非国有 法人
张金伟2,834,2005,738,0001.3100境内自然人
陈定华-83,8005,234,7001.2000境内自然人
陈肖静1,144,9002,949,0000.6800境内自然人
李明明-1,184,3002,741,3020.6300境内自然人
王凤飞1,684,1852,681,1000.6100境内自然人
靳帅-9,445,0002,491,4220.570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 动的说明公司未知前十名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任奇峰与任沛瑞为父子关 系,二者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 持股数量的说明      
(二)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三)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四)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1年度,全球新冠疫情仍然持续反复,各经济体在不均衡中缓慢复苏,国内各地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疫情多点散发等诸多挑战,公司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可行的业务举措推动公司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在力求抓住市场新机遇的同时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报告期内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收入25.37亿元,较2020年度23.15亿元增加9.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93.65万元,较2020年度5,722.82万元增加60.65%。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原因主要为:
1、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公司机器视觉组团中相关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增长;
2、因疫情防控需要增加,国内核酸检测设备所需的滤光元件需求加大,母公司下属事业部光学薄膜中心净利润增幅明显;
3、报告期内公司部分政府项目通过验收,政府补助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一)大恒科技母公司
1、母公司下属事业部光电所
光电所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488.33万元,较2020年度同期增长4.91%,毛利率未发生较大变化。报告期内,光电所主营业务收入略高于去年同期,整体业务平稳进行。国内市场较去年逐渐转暖,原有国内业务陆续恢复正常水平。为应对后疫情时期市场竞争等影响,光电所2021年度着眼于通过调整报价体系及加强内部流程管理等措施巩固并维护原有市场。

“基于飞秒激光的太赫兹时域光谱仪”项目进展顺利,进度和成果产出达到任务书要求的考核指标,顺利通过综合验收,目前太赫兹光谱仪已经形成销售。“软X射线/极紫外无谐波光栅单色仪”国家科技部重大仪器项目已完成综合验收。报告期内,与中山大学合作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密大带宽锁相放大器的研发及应用”顺利批复。

光电所经过多年研发的激光抛光设备取得成功,预计在下个报告期可以实现销售。激光脉冲沉积系统(PLD)也已研发成功,能够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正在为商业化应用作相应准备。应用于风电系统的油液检测设备目前处于实验研发阶段。

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及光纤激光器已形成一定规模销售,广泛用于科研及教学领域。全新的太赫兹技术日益成熟,逐渐解决各种交叉学科难题,包括石墨烯/二维材料电学性质非接触快速测量系统、涂层厚度非接触系统等。

2、母公司下属事业部光学薄膜中心
光学薄膜中心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356.10万元,较2020年度的5,243.09万元增长97.52%。因疫情防控需要,国内核酸检测设备所需的滤光元件需求加大,相关产品订单及销售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光学薄膜中心已于报告期内完成用于激光加工行业的高精度激光加工光学元件的研发试制,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略占优势,并向目标客户提供批量产品,较去年同期收入增加较多。因此,光学薄膜中心2021年度营业收入大幅提升,与疫情相关产品的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光学薄膜中心2021年在红外探测滤光元件、增强现实(AR)组件、快速核酸检测元件、激光加工组件、极紫外滤光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中取得一定进展,快速核酸检测元件及激光加工组件已实现批量销售。红外探测滤光元件及极紫外滤光系统预计可以实现销售。

3、母公司参股公司
母公司参股公司诺安基金2021年度实现投资收益6,104.26万元,较2020年度的5,476.70万元增长11.46%。

(二)主要控股子公司经营情况
1、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大恒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65亿元,较2020年度的14.99亿元增加11.07%,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略有提高。

(1)中国大恒主导产业为机器视觉组团(包括中国大恒图像分公司,大恒图像、深圳恒志、上海昊邦、苏州图锐智能科技、苏州恒视智能科技等子公司,大恒图像子公司下属青岛恒纺、河北天昱恒等子公司及合资公司潍坊天恒),公司机器视觉组团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较2020年度8.78亿元增加23.01%。

2021年,疫情在中国得到较好控制后,中国制造业实现了进一步恢复,新能源等相关行业需求强力增长。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公司机器视觉组团中相关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电池业务完善组织体系建设,稳步扩大业务规模,进行了有效的人员储备,为下一步有序发展、扩张奠定了基础。2021年度,公司机器视觉组团相关业务陆续收到宁德时代及其他头部客户的中标通知,实现销售业绩大幅增长。

由于全球疫情形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供应链的问题导致自 2021年初出现明显供需失衡,半导体行业的供应短缺问题对很多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工业相机和采集卡等机器视觉核心器件产品的供应受到半导体供应短缺的较大影响。机器视觉组团在上述利弊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积极调整研发、营销和供应链策略应对需求突增和供应链危机,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面阵工业数字摄像机、线阵工业数字摄像机及机器视觉软件等均较上年同期实现销售收入增长。

机器视觉组团中以机器视觉技术解决方案和设备提供为主的图像子公司通过调整管理团队、梳理业务方向、加强管理制度及流程建设等措施,经营情况取得一定改善。报告期内,图像子公司继续专注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研发,致力于加强基于AI及3D视觉技术的核心技术研发,其中AI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视觉检测系统中,同时,在白酒异物检测和烟叶智能分级设备方向取得一定成果,白酒异物检测设备已交付客户使用,部分项目完成验收。受益于国内疫情原因受限降低,相关企业生产恢复,加之玻瓶检测因相关客户在应用于新冠疫苗所需产品的扩产,报告期内该部分订单有所增加,但受市场行情及材料成本增加的影响,毛利率略有降低。机器视觉组团中玻璃瓶检测、药瓶检测设备联合抽检机及一体机经过多年研发取得成功,2021年销售大幅增长,未来将会成为行业的主流产品。

机器视觉组团中智能检测设备及检测系统原有SMT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小幅增长,但由于竞争加剧,毛利有所下滑,报告期内为了开拓新的非标业务,增加了在自动化及视觉方面的人员储备及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面向高端制造的机器视觉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及“多用途工业数字摄像机技术升级改造”通过验收,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2)中国大恒照明事业部2021年度由于受宏观经济对行业的下行影响以及疫情防控等原因,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较慢。

(3)中国大恒参股公司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2021年度实现投资收益531.16万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41.72%。

2、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大洋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较2020年度的6.03亿元增长3.48%。2021年,在疫情局部反复和行业持续下行的形势下,中科大洋作为泛媒体产业的专业产品和提供商,持续坚持挖掘新需求并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的发展战略,在转型发展上积极探索和实践。2021年,中科大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台8K超高清播出项目取得较大突破,通过8K超高清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落地,带动超高清产业在各地的快速推进。

近年来,由于融媒体等政府建设趋于饱和,广电行业市场容量持续下滑,加之省平台、央企平台提供服务,广电媒体与地域绑定,原传统的广电服务商市场份额大幅压缩,同时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趋势。同时,下半年因客户需求降低导致大量项目延后和取消,并且少数核心大项目招标跨年。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处于第一年发展的投入期,且投入较大,见效较慢,整体造成公司业绩受到相应影响。

公司推出的融媒体生产发布平台、超高清编辑生产工具、视频云服务、智慧媒资、演播直播等多产品线,快速在报业、教育、公安、消防、政府和大型央国企落地应用,形成泛媒体行业的产业化赋能。在超高清视频制播关键技术方面,JpegXS技术,IP化底层技术、AI中台技术、8K播出技术,低延时直播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快速落地应用。

报告期内,中科大洋持续优化核心业务板块和销售团队,优化完善融媒演播、视频云服务业务线团队,优化完善报业、政企行业线销售团队,优化完善分公司办事处和经销商体系,形成子公司、办事处和经销商体系密切协同的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服务体系。

2021年度,中科大洋获得北京市广电局颁发的“北京市智慧广电重点实验室”荣誉称号,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中科大洋及其分子公司共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等单位颁发的各级各类奖项10个,涵盖了智能云采编、智能语音转写、超高清电视播控、数字云直播等多产品和业务系统,进一步确立了公司在行业技术、产品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地位。

3、泰州明昕微电子有限公司
泰州明昕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521.82万元,较2020年度的2,200.56万元增加60.04%,报告期内,在原有业务缩减减少亏损的基础上新增一系列毛利率较高的机加工等业务,泰州明昕业绩同比有所改善。

4、北京大恒普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大恒普信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1.42万元,较2020年度的187.41万元增长284.94%,毛利率水平有所提升。报告期内,大恒普信调整公司经营模式后经营成果有所改观,眼科AI系统在体检行业的标杆客户打造完毕,系统应用逐步成熟。

大恒普信专注眼科信息化,致力于提供眼科医联体解决方案和基于眼科大数据的智慧医疗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眼科PACS,眼科EMR,眼科特检叫号,远程会诊、手术示教、AI眼底照相健康评估及双目测距仪等软硬件系统。

公司依托在眼科信息化行业多年的技术积累,已为超过200家医院提供信息化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医三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海新华医院、重庆大坪医院、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等三甲医院。目前,政府对医疗信息化政策支持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的发展也催化了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着眼未来,大恒普信将结合AI技术建设智慧眼科,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