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岩大地(003001):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中岩大地:2021年年度报告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立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会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月斋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可能受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注意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127,750,72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96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5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5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8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公司盖章的 2021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原件; (四)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巨潮资讯网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管理部。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 适用 □ 不适用
□ 适用 √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 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披露要求 1、行业分析 (1)建筑行业: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创新深入推进, 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 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较上年增长8.1%。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0138亿元,较上年增长2.1%,增速低于国内 生产总值6个百分点。但自2012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85%以上,2020年再创历史新高, 达到了7.18%,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持续稳固。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93079.31亿元,较上年增长11.04%。 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较上年提高4.8%,连续两年上升。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65.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29%, 增速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出现回升,较上年增长了1.02%。通过全国近些年特别是2021年的建筑业增加值、总产值和新签合同 额增速来看,建筑全行业规模依然处在持续扩张状态。 “十四五规划”提到,要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领域短板,推 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目前,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 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引下,国家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 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基 建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十四五规划”还提到,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新基建。岩土工程技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趋向于闭环化、智能化、 系统化和环保化,行业内传统工艺处于优化升级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对于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新工艺的产生起 到促进和激励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综合管廊”的不断发展,建筑可用地日趋紧张,高等 级建筑越来越多,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加大,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地基与基础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智慧、智能、大 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为支撑,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地基与基础工程行业的发展方 向。 (2)环境修复行业: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使土壤污染防 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4亿元,较2020年增长10%。通过中 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采招网等公开途径不完全统计,2021年土壤修复行业总资金额约150亿元(包括工业污染场地修复、 农田修复,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咨询服务等),其中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资金额约90亿元。随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工作的完成,各省市陆续公布并定期更新污染地块修复名录,2021年全国污染地块总数达到770块,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空 间较大。 “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要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做出了新的规划,积极探索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全过程咨询服务模式; 通过试点加快“治理修复+开发利用”制度创新,通过加强承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破解政策障碍;对于大型复杂污染地 块,在充分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场内+场外分步验收方法,合理加快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及修复名录的退出 机制。标志着我国土壤修复工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阶段国内土壤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人口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 地区以及西南、中南地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大,北方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废弃矿场、采石场等。当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 于起步阶段,国内的土壤修复行业起步较晚,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依然尚未成熟,真正可行的技术路线较少行业产值仅占环保 产业总产值的2%,而海外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行业产值比重超30%,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还存在很大增长空间。 2、周期性特点 (1)建筑行业和岩土工程行业的周期性。 岩土工程行业作为建筑业的分支,其发展依托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在经济较为景气的时期,需 要工业建设的发展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又是国家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 济复苏常用的手段。因此,本行业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强。 (2)环境修复行业的周期性 环境修复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知名机构EBJ(Environment Businiess Journal)曾将环保行业发展分为4个阶段,分 别是市场初步发展阶段、环保基础设施发展阶段、加强监管阶段以及成熟稳定阶段。根据目前我国的行业特点,并与发达国 家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国环境修复行业处于基础设施发展阶段,正在加速成长。未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提高以及经 济转型力度的加大,政府将出台更多的政策用以规范行业的发展,行业将进入加强监管阶段。 3、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劣势 岩土工程行业所能处理的问题包括:各类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 地铁、隧道等;资源回收利用,能源,历史结构物的保护和修缮,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问题,场地整治和环境改良,自然灾害 的防治和风险减轻等。虽然国内大中型岩土工程类企业众多,但该行业如此大的覆盖范围,足以让技术实力突出、施工质量 强、经营范围多样化的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参与岩土工程施工服务市场竞争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具备较强 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的岩土工程企业,拥有较好的施工资质、管理水平、技术实力及品牌知名度,有实力竞争国家重点及其 他大中型岩土工程项目;二是小型岩土工程施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多数企业只能以价取胜,竞争 激烈,毛利率水平较低。 环境修复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十 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生态文明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完 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加快推进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等生态屏障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 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加强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和保护。同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推进重点流 域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管控修复,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上述未来规划方向看,公司的 环境修复的业务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公司拥有的环境岩土技术将在环境风险管控、土壤应急和修复等领域中大显身手,公司 也将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从而加快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前沿企业。 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岩土工程设计甲级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领域必 要的业务资质,是集总承包、专业承包、勘察、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 上的优势,相继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并参与了我国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规范中与岩土工程相关的全部三本规范的编制 工作,主编及参编了多部国家、行业标准及教材,奠定了公司在国内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地位。凭借技术优势、项目经 验以及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在北京、山东、湖北、湖南、浙江、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区建立起较强的竞争优势, 并逐步实现跨区域经营,累计布局全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目前,公司已成长为一家全国性布局、能够为客户提 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岩土科技公司。但是,公司也面临一定的竞争劣势,如: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单一的融资渠道也可能会 4、公司现有的行业资质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特种工程(建筑物纠偏和平移、结构补强)专业承 包不分等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建筑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施工劳务不分等级、 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设计环境工程专项(污染环境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水污染 防治工程)乙级资质以及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物探测试检测监测))乙级资质,能够承接和完成各种规模大、 周边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的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相关资质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岩土工程、环境修复等领域的服务,是一家拥有多项核心技术,能够为建筑、交通工程、市政工程、 环保工程等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包括设计、咨询、施工在内的岩土工程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岩土科技公司。 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基础设施领域及环境与节能领域等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服务。具 体服务领域及说明如下表:
1、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采用单一的专业施工承包模式,即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组织,完 成施工任务。除此模式外,公司凭借在技术、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侧重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设计施工 一体化模式是公司发挥自身的计算分析能力、专利、特有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业主的需求,提供设计方案 或针对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最终完成后续施工。 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包括销售模式、采购模式以及生产模式,具体如下: (1)销售模式 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为参与招投标,根据发包人招标文件的发布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司商务中心、岩土 各部及分公司,通过固定客户或是相关网站等信息渠道,广泛收集项目信息,经过分析和筛选,将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 确立为公司重点跟踪的信息;在获取项目信息后,公司核心团队与业主进行接洽,取得项目需求信息,并与相关人员交流相 关工程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及业主要求履行招投标手续,参与投标工作。 在投标过程中,公司会依据发包方发包的情况,组织商务中心、技术中心及相关的各岩土部门成立投标小组进行标书 的编制工作,承揽岩土工程业务。 投标完成后,项目经营人员将随时跟踪投标状况,并在中标后及时获取中标通知书,商务中心将对项目进行立项,并 组建项目部开始进行主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工作。主合同需经商务中心审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签订,并交由财务部进 行合同备案。 (2)采购模式 公司注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于混凝土、钢筋、水泥等成本较高,对工程质量影 响较大的材料,公司实行统一采购。在劳务分包管理制度中,从分包商的选择到施工质量把控上严格进行管理。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分为施工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两部分。施工方案编制阶段,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地勘报告、设计图纸 以及客户的要求等信息,以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公司完成类似项目的经验为依据,同时考虑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等 因素,完成方案编制并履行项目方案的审批。 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竣工验收三个步骤,具体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和项目方案,为客户提 供施工服务。在施工前由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勘察及技术准备,认真做好设计方案的核查工作,负责编制施工方案、编制项 目计划成本、组织图纸会审。完成现场踏勘及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后,项目部负责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进场等工作。项 目含有劳务分包的,项目部对劳务分包商进行现场交底,包括项目合同工程工期、质量要求、明确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以及各 单位、人员的责任划分。 现场施工过程中,在公司的管理下,项目经理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与实施,认真履行合同,完成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 签署各项指令和文件,组织并主持工程验收。 竣工验收过程中,项目部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工程结算书等材料,进行自检及竣工验收。竣工资料经监理、设计、业 主签字盖章确认后,按合同约定,开展工程结算工作,同时将项目工程资料报公司存档。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模式未发生变化。 2、业绩驱动的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驱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技术驱动: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通过研发技术创新优势, 快速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增强公司在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公司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市场驱动:公司始终坚持“悦人达己”的企业文化,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己任,积极拓展客户扩大 市场份额,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公司在地基与基础行业深耕近13年,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目前已和“万 科、华润、北辰、中国建筑、中车”等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在主要经营区域也形成有优秀的供 应商队伍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材料及劳务服务。公司自深交所上市后,凭借上市公司背景及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的口 碑,为公司在全国的业务开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驱动:公司进一步优化管理及内控体系,持续加强高效高质的组织绩效管理;继续强化升级激励机制,大大增强了 员工主观能动性;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从国内高等院校和优质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同时针对每个员工、每个岗位均开展 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持续提升人员整体素质。管理模式的持续改进,激励机制的持续优化,团队能力的持续提升,不仅大 幅度降低公司管理费用,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进行产能提升、成本优化,使用新方法、新工具,提高公司生产效率, 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公司毛利率。 3、公司融资情况 公司融资途径主要有银行贷款、票据等,均已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4、公司质量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 公司坚持“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贯彻执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 体系符合GB/T19001-2016/ISO9001:2015;GB/T50430-2007标准的要求。公司一直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相关规定,从原材料采 购到施工完成,质量控制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项目质量问题。 5、公司安全生产制度的运行情况 公司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明确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职责,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人人参与 安全工作”为原则,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公司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 关规章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安全生产情况,编写《安全管理手册》为日常安全工作指引,手册内容涵盖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流程,由安全生产组织结构保障体系、培训教育体系、各项管理制度体系、责任体系、监督检查体系、技 术标准体系、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安全资金投入、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等架构而成。通过实施《安全 管理手册》,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风险分析,做到事前能预防,风险能掌控,杜绝重大事故, 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管理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公司安全生产体系健康良好的运行。报告期内,公司 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 公司利用自身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综合能力,以技术为核心,将技术作为设计与施工的桥梁,达成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高效、经济的新技术,利用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形成反馈,从而不断优化技术、改进设计,为 业主提供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及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真正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经济、工 期合理的优质岩土解决方案,有效践行“悦人达己,创新卓越”的公司理念,为公司承揽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力,同时 公司也可得到相应的技术溢价。 2、国家规范、标准及教材编制 公司近年来主编、参编了36部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包括作为第一主编与清华大学共同主编的《桩基地热能利用技术 标准》(JGJ/T438-2018)、作为第一主编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编的《软土固化剂》(CJT526-2018)等。特别是随着 国家标准化改革和新型标准体系的建立,强制性规范成为工程领域标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性技术法规。公司参加了我国城乡 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规范中与岩土工程相关的3本规范的编制工作,分别为《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 《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既有建筑物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公司还主 编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继续教育必修教材《岩土加固与处理工程技术新进展》。 3、团队和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团队核心成员拥有高学历、具备岩土工程类丰富的实践经验。团队主要人 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 院校,并在冶研院、中科院、综勘院、日本EBH等国内外著名工程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事科研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多年,具有 较高的整体素质,岩土工程领域专业知识较为全面。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近年来团队主编、参编了多部岩土 工程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担任住建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是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 会、北京岩土工程协会等多个行业学会、协会理事单位或理事。公司团队整体素质较高,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58.09%, 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0.33%,拥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2人。 此外,核心团队长期从事岩土工程行业,对于行业的产业特性、经营特点、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有深入、全面的理 解和把握。团队优势不仅保证了公司岩土工程技术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先进性,而且在公司的战略布局、运营管理方面具有 较为良好的基础。 4、研发和技术优势 在多年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公司团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截至拥有多项国家专利,例如复杂工程计算分析技术、 长螺旋成桩系列技术、止水帷幕系列技术、岩土锚固系列技术、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开发系列技术、污染场地修复系列技术、 土体固化材料技术等,均已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述各项核心技术将为公司的 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与王思敬院士合作成立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岩土 工程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与王思敬院士及团队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岩土领域的技术水平。 5、行业经验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岩土工程行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公司承担了多项重大岩土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一 批国家重点工程,如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雄安新区城际铁路雄安站、雄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粤港澳大湾区横琴澳门通 关口岸、新建济南东站、北京新机场、北京地铁7号线、北京地铁12号线、北京地铁15号线、北京地铁4号线、郑州市轨道交 通3号线、来广营北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广西河池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项目等,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面对传统 的岩土工程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施工效率低、地层适用性受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公司在多年的科研与工程实践 过程中,不断创新,开发了多项高效、节能、环保的岩土工程新技术,包括复杂工程计算分析技术、长螺旋成桩系列技术、 止水帷幕系列技术、岩土锚固系列技术、地下空间开发系列技术、污染场地修复系列技术、土体固化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 均已在多个工程项目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跨区域经营优势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差别较大,对岩土技术的要求较为多样,在计算分析方法、参数选择、工艺设备等诸多方面 有很大的不同,对希望跨区域经营的岩土企业带来了较大挑战,因此大部分企业采取区域经营策略。公司基于自身的技术优 势,积极积累各地设计、施工经验。经过多年的积累,能够针对于各区域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合于当地地质条件的岩土工程 解决方案,并能有效的整合当地及全国资源,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全国性布局的岩土公司, 业务已覆盖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江西、云南、海南等在内的全 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是书写高质量发展 新篇章的开端。在此背景下,公司紧跟国家大力推动新基建发展的步伐,坚持以“以科技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优质岩土解决 方案”为使命,持续推进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着力优化管理体系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员工激励,加强 风险控制。报告期内,公司在疫情持续影响的大环境下,进行资源动态调整,不忘初心,勇于开拓,顺利完成全年经营任务, 实现营业收入1,377,358,702.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513,292.83元,比上年同期增 长10.30%。 1、聚焦主业,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始终专注于岩土工程行业,凭借不断追求卓越的岩土工程技术实力和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与管理规范、运营稳定 的优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 通过优化和创新带来技术溢价,改变传统业务的“低门槛”困境,业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全国各大城 市的区域布局,依托于科研成果的持续转化应用,凭借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成功完成了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项目、雄安 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项目、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 同时结合公司的岩土工程核心技术优势,布局于环境修复业务板块,针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管控与修复、绿色矿山生 态修复以及水环境等环境岩土、水土共治等高关联度的细分市场持续发力,提高业务的承接能力,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增长 点。报告期内,实施完成了凤凰县新场镇历史遗留采矿废渣综合整治项目等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2、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持续稳定的投入研发资源,不断提升研发实力,通过关注市场动态及客户需 求进行针对性研发,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系统的岩土工程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金额4666.8万元,占公司 整体营业收入的3.39%,研发的课题及成果包括:大直径深层搅拌复合桩(DMC桩)技术、高压旋喷动态实时监测及自动化 施工技术、帷幕灌浆防渗技术、伺服装配式格构型钢支撑、基坑工程三维可视化自动监测系统、城市更新市场应用及技术进 展、软土固化剂市场及工程应用等。截至2021年底,公司及子公司累计申请国家专利495项,累计授权国家专利232项,其中 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02项;2021年新申请国家专利140项,新授权国家专利10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 用新型专利97项。 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技术创新,取得了以下成果,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所参 编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2021)、 《既有建筑物鉴定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已正式发布,累计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36项。“软土地区深大基 坑工程理论及绿色支护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性、综合性进展,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在技术上解决高难度 问题,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作用,经实践证明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荣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邻近既有潜埋线结构及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综合施工技术研究” 项目通过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科技成果鉴定,荣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评定,该项 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路高边坡NPR锚索加固和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及绿色防护技术与应用”项目解决了公路高边坡加 固中常规锚索大变形易失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公路高边坡全寿命周期的智能预警应急协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改善道 路建成后的景观效果,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推动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报 告期内公司推出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覆盖公司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合计59人。股权激励计划是公司绩 效管理和激励措施的有利补充,有效实现了员工利益、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统一,极大提升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主 观能动性。同时,伴随着公司人员规模和业务板块的增加,人力资源的管理难度也在增加。公司全面优化KPI考核机制,对 公司所有岗位的职责和考核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提高公司整体绩效能力与水平,提升人均效能,确保 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为提升员工岗位技能,公司对培训体系进行了重点投入,从应届生培养的种子计划,到高 阶管理者培养的星辰计划,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不断健全激励机制、绩效管理、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提升管理水平,为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单位:元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完工(已竣工验收)项目的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 适用 √ 不适用 存货中已完工未结算项目的情况: 单位:元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是否开展境外项目 √ 是 □ 否 当前公司建筑工程境外项目共5个,合计合同额2152.21万,主要分布在越南,2021年合计确认收入 1849.14万元 单位:元
行业和产品分类 单位:元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本年合并范围新增北京中岩大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中岩大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中岩大地环境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中岩大地新材料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岩大地澳门一人有限公司 6 家公司,均为本公司本年新投资设立的公司。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