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骆驼股份(601311):骆驼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2年04月21日 19:06:54 中财网
原标题:骆驼股份:骆驼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1311 公司简称:骆驼股份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31,789,107.64元。公司拟以实施2021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173,146,118股,以此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58,092,145.96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31.03%。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尚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骆驼股份601311/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
姓名余爱华
办公地址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汉江北路65号
电话0710-3340127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不断完善“绿色铅酸电池循环产业链”和“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链”,在稳固基本盘——汽车低压电池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赛道”,布局储能业务。

(一)汽车低压电池业务
公司汽车低压电池产品主要分为低压铅酸电池产品和低压锂电池产品,共计400多个品种与规格,广泛应用于汽车、农用车、船舶、叉车、高尔夫球车、新能源汽车及工业和各种特殊用途。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有起动电池、启停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商用车驻车空调电池等,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能、销量、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主要采用以下三种销售模式:一是对主机厂直接销售模式,公司已与国内近200家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形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实现“全球配套”指日可待;二是经销商+自营销售模式,公司已与覆盖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近2000家经销商、遍布全国的5万多家终端门店和维修点达成了合作关系,海外经销商网络也在发展之中;公司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销售分支机构,在做好服务当地经销商的同时针对零售客户开展自营直销业务;三是线上销售模式,公司大力发展电商平台线上零售直销业务,渠道包括自有电商平台及“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打造“线上下单、线下送货”的“服务型”销售体系,使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培养零售客户新型消费观念。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生产 3258万 KVAH,同比增长16.42%,全年累计销售3152万KVAH,同比增长12.17%。三大销售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国内主机配套市场份额约49%,国内维护替换市场份额约27.4%,出口销量同比增长123%。

2、汽车低压锂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有12V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24V驻车空调电池、48V启停电池与备用电源、储能电池等。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主要采用项目定点的销售模式,通过与主机厂合作开发、定点开发,进行新能源产品的配套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推进12V/24V/48V低压平台业务,完成了9家企业11个项目定点,其中12V辅助电池产品已满足戴姆勒、BMW、吉利、克莱斯勒等多个主机厂的技术要求。

(二)储能业务
公司储能产品有集装箱工业储能、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及用电侧,用于调峰、调频、削峰填谷等场景。公司在储能产业链的布局已覆盖储能电芯制造、BMS(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开发、EMS(能源管理系统)产品开发、集成式储能产品等。

公司集装箱工业储能产品目前主要以与大型发电集团进行配套合作的模式,积极进行战略卡位;户用储能产品主要针对外海市场,利用专业的团队及与部分渠道商的合作模式进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与三峡电能能源管理(湖北)有限公司签订总量不低于1GWh的合作协议,以及首批50MWh的供货合同。

(三)回收业务
为不断完善绿色铅酸电池和新能源锂电池两个循环产业链,公司持续在海内外布局,进一步推行购销一体化建设。随着安徽再生公司的投产,目前公司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能力已达86万吨/年,已基本形成一个铅酸电池工厂配套一个再生铅工厂的布局,生产基地遍布全国东、南、西、北、中,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资源闭环和循环利用。

公司再生铅产品主要采用内供与外销两种销售模式,目前产品大部分自供;同时,公司继续维护湖北金洋等公司多年来累积的优质外部客户资源,在保障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上,也针对外部蓄电池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外销业务。

公司在建成锂电回收中试线的基础上,正在开展动力锂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工厂的建设工作,并自主开发了动力电池拆解技术、破碎分选技术、萃取技术、合成和烧结工艺等,成功开发出NCM523、NCM622、NCM811三元前驱体产品。
近年来持续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系统应用,建立了以ERP为核心,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OMS(订单管理)、SRM(供应商管理)、MOM(制造运营管理)为关键系统的系统架构,同时涵盖二维码系统、OA、MES、WMS等覆盖企业关键运营环节的信息化平台,有力地支撑了企业从采购到产品生产、发运、销售、回收的全价值链流程,为企业的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处行业情况:
1、汽车低压电池行业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行业
2021年,芯片供应紧缺、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化工产品的价格上涨等因素进一步减缓了全球新车市场的复苏势头。具体而言,芯片供应短缺对全球车市产生了结构性影响,主流车企采取优先保障核心车型或产品的策略;同时,基础型车规级芯片较快从不利局面中恢复,经济型车型总产销量受此影响较小。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中,美国、日本汽车销量小幅下滑;欧洲主要国家基本与上年持平,德国大幅下滑。从整体看,“金砖国家”的汽车市场表现整体偏强,尤其是中国成为引领全球车市复苏的领头力量。汽车行业“新四化”转型加速,为全球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1年,受益于自主乘用车市场的发力,国内汽车产量增速自 2018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全年生产2608.2万辆,同比增长3.4%。乘用车产销全年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为44.43%,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国六排放法规落地等因素导致市场需求波动,商用车销量下半年显著下降。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7%和6.6%。

维护替换市场方面,不规范的企业通过各式各样的非对称竞争手段,不断挤压行业正常的毛利水平;此外,部分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进入后市场,通过整合资源,在全国范围迅速扩张。行业目前仍以价格导向为主要竞争状态。对规范型大企业而言,环保、合规等成本会适度降低利润水平,长期来看,维护替换市场的健康发展仍需更加科学、规范的监管。维护替换市场自身也在近年的发展中逐步自我优化,向更公平的市场环境靠拢。

与此同时,乘用车启停电池进入集中更换周期,商用车加装驻车空调电池成为越来越多车主的选择。近年来,政策不断地完善,行业发展愈发成熟,整体经营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在传统盈利方式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低压电池企业在服务端、产品体验端不断的迭代升级,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2)汽车低压锂电池行业
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是国内车市的亮点,2021年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 1.6倍,市场份额达到 13.4%。此外,新能源汽车也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推动力。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目前,全球已有少数车型正采用或准备采用12V锂电作为辅助电池。

随着节能减排与环保标准的趋严,24V锂电驻车空调电池、48V锂电池分别应用于中大型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

2、储能行业
2021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国内新能源储能行业发展迅猛。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国内储能也将迎来政策和市场的飞速发展期。2021年受益于海外储能装机规模暴涨以及国内风光强配储能的政策推动,储能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48GWh,同比增长2.6倍;其中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29GWh,同比2020年的6.6GWh增长4.39倍。

与此同时,储能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不少问题:2021年,锂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疯涨,优质电池产能紧张;产业规模化带来的降本效应完全被原材料价格涨势压制,锂电池系统价格不降反增;全球范围内,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国内储能商业模式未完全成熟,资产闲置等现象较为普遍,企业总体投资意愿不高;储能配置时长以2小时居多,高比例大容量风光并网对4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需求日渐迫切。在此背景下,两部委近日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十四五期间国内新型储能产业的市场现状、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等作出内容规定与方向指明。《实施方案》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历史文件的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的发展与创新。

3、回收行业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双碳”目标的配套政策在 2021年逐步落地。 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1)铅回收行业
国内汽车、电动车、工商业领域铅酸电池保有量不断增长,铅酸电池产销量持续稳步提升,再生铅原料充足。再生铅生产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等优势,符合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与再生金属分会数据,再生铅相比原生铅,每生产1吨铅会少耗 659kg标煤、工业水235m3,少排放固废128 吨、二氧化硫0.03吨。

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市场仍充斥着众多不合规的小规模企业,再生铅行业的政策、标准、管理尚不完善,导致过去数十年我国再生铅产量持续低于原生铅,而欧美国家再生铅产能大于原生铅。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产能发展迅速,产能持续扩张,并超过原生铅产量,贡献了国内铅锭市场的主要增量。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再生精铅累计生产280.6万吨,同比增长12%。近两年环保监管、危废督查成为再生铅市场的重点。随着新《固废法》的实施,全国多地开展了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收集、转移、倾倒及处置废旧铅酸电池的利益链,执法、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强,有效地遏制了此类违法犯罪行为。随着再生铅行业逐步规范,部分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小企业陆续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21年,再生铅产能扩张明显,新投产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等具备明显的优势,生产积极性较高。

(2)锂电回收行业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批量“退役”的动力电池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作为新能源整车价值量最大的部件,动力电池价格高,回收难度大。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政策逐步完善,产业资本纷纷跑步进场布局。

过去几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维持1000家以下,2011年至2019年仅增加600 余家。进入2020年,随着回收政策持续出台,以及电池需求和退役数量的不断增大,动力电池回收参与企业显著增多。2021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激增,全年新增企业数量占总体企业比例高达80%。行业进入新一轮激烈竞争期,市场环境恶化。

通常,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被划分为“回收—再生利用—销售”三个环节。梯级利用是将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即将剩余容量较高的退役电池在低要求的电池领域进行二次使用;回收再生则通过干法、湿法等特定回收工艺,获得有价值的锂电池原材料。梯次利用的退役电池目前主要被应用于储能、通信基站、低速电动车等领域。2021年新能源上游原材料一度趋于紧缺,在供需严重失衡的市场格局下,动力电池回收进一步受到了市场的追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逐步放量的背景下,锂电回收产业有望成为一个规模超数千亿的红海市场。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9年
总资产1,293,720.1094141,236,517.7550094.631,143,725.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848,696.122667743,137.66953214.2652,519.61
营业收入1,240,345.451782963,981.57184328.67902,339.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83,178.91076472,613.47375114.5559,519.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77,363.0161,608.9525.5747,339.1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76,522.30900299,822.348912-23.3481,13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益率(%)10.5510.38增加0.17个百分点9.54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0.730.6512.310.53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0.720.6412.50.52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 据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3,227,218,564.433,018,847,273.042,896,081,874.913,261,306,805.44
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275,323,638.58229,981,132.10168,997,980.72157,486,356.24
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248,960,849.40212,025,165.50159,400,393.69153,243,682.98
经营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390,171,358.97540,347,752.94102,882,405.71512,164,290.3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46,37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50,842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 减期末持股数 量比例 (%)持有 有限 售条 件的 股份 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 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刘国本0294,373,33725.090质押17,690,000境内 自然 人
湖北驼峰投资有限公 司0150,382,00912.820质押74,451,000境内 非国
       有法 人
刘长来036,938,6943.150质押13,500,000境内 自然 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 司532,64124,916,0352.1200其他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东方红沪港 深灵活配置混合型证 券投资基金15,123,26215,123,2621.2900国有 法人
李映元10,914,64510,914,6450.9300境内 自然 人
谭文萍-505,3888,720,5350.7400境内 自然 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富兰克林国 海沪港深成长精选股 票型证券投资基金8,000,0278,000,0270.6800国有 法人
李文植7,925,7187,925,7180.6800境内 自然 人
李海旭7,527,5777,527,5770.6400境内 自然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明湖北驼峰投资有限公司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国本先生的控 股公司,刘国本先生兼任湖北驼峰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刘国本先生之配偶与董事长刘长来先生之配偶系姐妹,股东 谭文萍女士系董事刘国本先生侄媳。除此以外,未知上述股 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40,345.45万元,同比增长 28.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3,178.91万元,同比增长 14.55%,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 77,363.01万元,同比增长25.57%;应缴税费156,333.83万元,同比增长34.03%。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