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股份(300553):募集说明书
原标题:集智股份:募集说明书 股票简称:集智股份 股票代码:300553 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Hangzhou Jizhi Mechatronic Co., Ltd.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园三路 10号)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说明书 (注册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二〇二二年四月 声 明 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 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做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 公司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 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公司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 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公司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重大事项提示 1、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已经公司 2021年 3月 16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2021年 4月 23日召开的 2020年度股东大会、2022年4月1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2022年4月18日召开的2022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方案业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已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 2、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 1名,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楼荣伟先生,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 3、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为 14,400,000股,未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最终发行数量以中国证监会最终注册的股份数量为准。若公司在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前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和发行股份数量将作相应调整。 4、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发行价格为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的 80%,即 21.62元/股。 鉴于公司 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事项已于 2021年 5月 31日实施完毕(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0元),根据公司向特定发行对象发行股票方案发行价格调整相关条款,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价格由 21.62元/股调整为 21.42元/股。 如公司股票在本次发行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则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将进行相应调整。 5、本次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 3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取得本次发行的股份因公司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形式所衍生取得的股份亦应遵守上述股份锁定安排。股份限售期届满后,其减持尚需按照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6、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为 30,844.8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7、本次发行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公司股权分布将发生变化,但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亦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变更。 8、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发[2012]37号)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证监会公告[2013]43号)的要求,公司进一步完善了股利分配政策,制定了《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1年-2023年)》,并已经公司 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9、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以及中国证监会《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号)等相关规定,公司制定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了承诺。公司制定上述填补回报措施不等于对公司未来利润作出任何保证。特此提醒投资者注意。 10、特别提醒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七节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的风险”,并特别注意以下重大风险提示: (1)实际控制人未来因股权质押导致股权变动的风险 本次发行对象楼荣伟先生认购所需资金为 30,844.8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朋友借款。根据楼荣伟先生与方东晖先生签署的《借款协议》,楼荣伟先生以其持有集智股份10,199,076股股份作为质押,向方东晖先生借款3.1亿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利率为年化 8%。借款资金仅用于楼荣伟先生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借款期限届满时,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展期二年。截至目前,上述股权质押手续已办理完成,楼荣伟先生质押股份数量占本次发行完成后所持股份数量的41.46%。 鉴于本次发行完成后,楼荣伟先生的股票质押比例较高,如果未来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下跌的极端情况,而实际控制人又未能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安排,实际控制人质押上市公司股份可能面临处置,存在因股权质押导致股权变动的风险。 (2)实际控制人未来无力偿还重大债务风险 本次发行对象楼荣伟先生认购所需资金为 30,844.8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朋友借款。根据楼荣伟先生与方东晖先生签署的《借款协议》,方东晖同意向楼荣伟提供3.1亿元人民币的质押借款,借款期限为三年,借款利率为年化 8%。借款资金仅用于楼荣伟先生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借款期限届满时,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展期二年。 截至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楼荣伟先生不存在未偿还重大债务情形。未来还款期间,楼荣伟先生若未能提前安排好上述还款所需资金,存在无法及时偿还重大债务风险。 (3)市场竞争加剧或恶意竞争的风险 全自动平衡机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校和企业单位关注,参与者逐渐增多。此外,公司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持续关注。未来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的可能。若公司不能妥善应对市场竞争,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公司未来业绩下滑的风险 公司上市以来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16年-2019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42%,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 16.40%,但下半年公司加紧复工复产,全年营业收入基本与 2019年持平,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 2020年度增长 37.02%。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公司的客户结构从上市时的基本为电机、家用电器、电动工具行业,逐步拓展了汽车、船舶、航天航空等行业,公司订单出现了大幅增长,截止2021年12月末,公司在手订单超过了2.3亿元,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未来如果公司下游行业出现政策支持力度下降、市场需求疲软等情形,造成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或公司不能适时进行产品升级、增加应用场景、拓展更多的客户,公司将出现业绩下滑的风险。 (5)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8.08%、45.59%和43.59%,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6.55%、44.50%和43.72%,整体呈下降趋势。如果未来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不能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并保持技术优势,或者竞争对手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产品售价,将可能迫使公司进一步调低产品售价,或者随着公司全自动平衡机和测试机在新领域和新行业的拓展、自动化设备业务的扩张,未来产品结构可能发生调整、低毛利率产品占比上升,公司存在产品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6)经营管理风险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将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幅度增长,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将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的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快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将影响进而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释 义 在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简称或名词具有如下涵义:
目 录 声 明 ...................................................................................................................... 1 重大事项提示........................................................................................................... 2 释 义 ...................................................................................................................... 6 目 录 .................................................................................................................... 10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 ......................................................................................... 13 一、公司基本情况 .......................................................................................... 13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14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 14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39 五、公司业务发展安排及发展战略 ............................................................... 55 六、公司财务性投资 ...................................................................................... 57 第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62 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背景和目的 ................................................ 62 二、发行对象及与公司的关系 ....................................................................... 65 三、本次发行方案概要 .................................................................................. 65 四、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 ........................................................................... 67 五、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67 六、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 68 七、本次发行方案已取得有关部门批准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68 第三节 发行对象的基本情况 ............................................................................... 70 一、基本信息 .................................................................................................. 70 二、最近三年主要任职情况 ........................................................................... 70 三、发行对象对外投资及业务情况 ............................................................... 70 四、发行对象最近五年处罚、诉讼等相关情况 ............................................ 71 五、本次发行后,发行对象与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情况 ......... 71 六、本次发行募集说明书披露前 12个月发行对象与公司之间的重大交易情况 ..................................................................................................................... 71 七、本次认购资金来源情况 ........................................................................... 71 八、认购对象在定价基准日前六个月内减持发行人股份的情况 ................. 72 第四节 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摘要 .......................................................... 73 一、协议主体和签订时间 ............................................................................... 73 二、股票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 ....................................................................... 73 三、股票认购数量和认购方式 ....................................................................... 73 四、股票认购价款支付和股票发行登记........................................................ 74 五、股票锁定期 .............................................................................................. 74 六、信息披露与保密 ...................................................................................... 74 七、协议的生效、变更、终止或解除 ........................................................... 75 八、违约责任 .................................................................................................. 75 九、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 ............................................................................... 75 十、税费承担 .................................................................................................. 76 第五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77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77 二、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77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80 四、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的影响 ...................................102 五、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报批事项情况 ...........................................102 六、可行性分析结论 .....................................................................................102 第六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103 一、本次发行后公司业务及资产、公司章程、股东结构、高管人员结构、业务结构的变动情况 .....................................................................................103 二、本次发行后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 ............104 三、本次发行后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管理关系、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等变化情况 ..................................................................104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是否存在资金、资产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的情形,或公司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情形 .....................................................................................................105 五、本次发行对公司负债情况的影响 ..........................................................105 第七节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的风险 ...................................................106 一、行业替代、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风险 ...................................................106 二、市场竞争加剧或恶意竞争的风险 ..........................................................106 三、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106 四、成长性风险 .............................................................................................106 五、公司未来业绩下滑的风险 ......................................................................107 六、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107 七、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风险 ......................................................................108 八、存货管理风险 .........................................................................................108 九、原材料进口风险 .....................................................................................108 十、即期回报摊薄风险 .................................................................................108 十一、经营管理风险 .....................................................................................109 十二、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低的风险.......................................................109 十三、实际控制人未来因股权质押导致股权变动的风险 ............................109 十四、实际控制人未来无力偿还重大债务风险 ...........................................109 第八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与承诺 ............................................................... 111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Hangzhou Jizhi Mechatronic Co., Ltd.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集智股份 股票代码:300553 法定代表人:楼荣伟 董事会秘书:陈旭初 成立日期:2004年 6月 2日 注册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园三路 10号 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七贤路 1-1号 邮政编码:311100 电 话:0571-87203495 传 真:0571-88302639 互联网网址:www.zjjizhi.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经营范围:制造、加工:全自动平衡机、机电设备、控制系统光电设备、新材料;服务:振动测试技术、平衡技术、平衡自动修正技术的研发、咨询,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截至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前 10名股东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股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楼荣伟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12.43%的股份,通过其控制的集智投资间接控制公司 9.64%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 22.07%的股份。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所属行业 发行人的主要产品为全自动平衡机、测试机和自动化设备。其中,全自动平衡机为发行人主要核心产品,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纺织、汽车、泵、风机、汽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等行业领域使用的回转零部件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全自动平衡机所处行业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行业代码:C40);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全自动平衡机所处行业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下的试验机制造(行业代码:C4015)。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平衡机在我国属于完全放开、充分竞争的行业,目前没有直接行业主管部门。 发改委主要负责制订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行业体制改革,促进行业技术发展和进步等宏观方面的工作;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级地方组织负责产品技术和质量监管。 试验机制造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试验仪器分会主要职能是为会员单位开展行业服务工作,包括试验机产品标准、试验机产品质检、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等工作内容。 公司与子公司及相关人员从事全自动平衡机业务无需取得相关的资质、许可或认证。 2、行业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全自动平衡机是高精度回转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配套装备,回转零部件是旋转设备的核心部件,属于基础工业件,应用范围广,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 全自动平衡机特别是真空高速平衡机涉及的国内乃至全世界绝大部分市场被德国申克所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型旋转机械的核心制造能力。大力发展本土全自动平衡机,特别是真空高速平衡机等制造服务和配套的基础产业,以逐步替代国外产品,促进我国回转零部件、旋转装备和制造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特别是舰船用燃气轮机、核动力汽轮发电机组、航空发动机等高精尖装备的快速发展,实现核心装备的自主国产化,从而提高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防工业实力,减少相关行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方向,受到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 (1)主要行业政策 2015年 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 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提出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到 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提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信息通信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领域的“四基”问题率先解决。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突破主轴、丝杠、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在轨道交通领域突破车轴、车轮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突破驱动电机、自动变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在电力装备领域突破重型燃气轮机高温部件、冷却剂主泵、煤粉泵、固体泵、大型核电汽轮机焊接(整锻)转子、大型半速汽轮发电机转子、可变速水泵水轮机转轮等核心基础零部件。 2016年 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 5个产值规模 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构建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全面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测量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依托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突破大涵道比大型涡扇发动机关键技术,支撑国产干线飞机发展。 2021年 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工信部电子〔2021〕5号)提出,重点发展小型化、集成化、高精密、高效节能微特电机。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电容器(含超级电容器)、电阻器、频率元器件、连接器与线缆组件、微特电机、控制继电器、新型化学和物理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应用。利用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机遇,面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重点推进伺服电机、控制继电器、传感器、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等工业级电子元器件的应用。推动电子元器件及其配套材料和设备仪器企业、整机企业加强联动。围绕连接器与线缆组件、电子变压器、电声器件、微特电机等用工量大且以小批量、多批次订单为主的分支行业,探索和推广模块化、数字化生产方式,加快智能化升级。 2021年 3月,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2)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本行业无专门法规,公司生产经营过程遵循《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法》及《产品质量法》等法规。 综上,公司所处行业是我国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行业。 (三)行业发展概况 1、平衡机的发展历史 平衡机发展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发明了发电机。4年后,加拿大人 Henry Martinson申请了平衡技术的专利,拉开了平衡校正产业的序幕。1907年,Franz Lawaczek博士把改良的平衡技术提供给了德国申克创始人 Carl Schenck先生,后者在 1915年制造了全球第一台双面纯机械平衡机。目前,德国申克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平衡技术、平衡机及服务供应商。 平衡技术及平衡机伴随着工业革命及技术升级不断演进,上世纪四十年代,所有平衡工序都是在纯机械平衡设备上进行,转子平衡转速通常取振动系统共振转速,以使振幅最大,这种方式测量误差较大;五十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刚性转子平衡理论的普及,大部分平衡设备都采用了电子测量技术,测量精度不断提高;七十年代开始出现全自动平衡机;九十年代以后平衡技术不断吸收其他先进科技,测量技术及自动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 上世纪中叶,出于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我国开始重视平衡技术的研究,并建立了一些研究机构及配套平衡机制造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兴起,国外平衡机生产企业开始在我国建立合资或全资企业,平衡技术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也开始从事平衡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包括公司在内的部分本土企业,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开始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全自动平衡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探索,部分本土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在一些领域具备了和国外企业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 2、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容量 (1)行业发展前景 全自动平衡机是高精度回转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配套设备。回转零部件是旋转机械和设备的关键核心部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旋转设备的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资料表明,导致高速回转机械振动过大的激振力,95%是由其中的回转零部件平衡不良引起的不平衡力。平衡后的回转零部件,可以降低振动和噪声,提高工作转速,保障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及改善工作条件,在汽轮机、燃气轮机、透平机械和航空发动机等大型高速旋转设备制造中,平衡已经成为确保设备质量的重要环节。此外,回转零部件属于工业基础件,使用量大,应用范围广,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电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泵、风机、汽车、化工、高铁、电力、船舶和航空航天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使用高精度的回转零部件。因此,大力发展高精度回转零部件及其配套产业,是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产品质量,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和制造业升级的基础。在我国,本土全自动平衡机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对提升国产大型装备性能、增强国防和军事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工业转型和制造升级的政策。在相关政策指引和要求下,我国制造业开始向自动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产品品质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日益重视产品平衡问题,纷纷对原先不平衡或平衡要求不高的产品进行平衡,平衡应用领域不断扩张。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回转零部件制造企业以手工平衡为主,手工平衡缺点明显:①需要大量熟练操作工人,管理难度和培训及用工支出较大;②需要重复3-5次测试及修正过程,平衡效率较低;③平衡精度取决于操作工人的经验和精神状态,难以有效保持稳定性。因此,手工平衡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批量生产下的精密制造需要。 进口全自动平衡机通常在原产国设计定型,对回转零部件初始不平衡量和品质一致性要求较高,对不同规格回转零部件兼容度也不高,我国同一企业生产的回转零部件往往规格较多,初始不平衡量较大,品质一致性也较差,进口设备在我国难以充分发挥其性能。 进口设备价格高,国产设备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全自动平衡机普及率不高,迫切需要本土研发和设计高性能的全自动平衡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精密制造要求和市场需求,促进工业转型和制造业升级。 此外,我国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的趋势,将有力推动全自动平衡机在我国回转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2018年和 2019年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较上年增长 6.84%、8.33%和 8.13%,增幅较大;同时,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几大重要制造基地频频出现招工难现象,并且我国总劳动力人口在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小幅下滑,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仍将持续。全自动平衡机效率高,精度稳定,可以大幅减少平衡用工数量,采用传统手工平衡领域全自动平衡机的使用率正在不断提高,为全自动平衡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在我国工业转型和制造升级、用工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综合推动下,采用全自动平衡机替代传统手工平衡在回转零部件制造领域逐渐成为趋势,全自动平衡机使用率不断提升,进入更多新的应用领域,本土全自动平衡机生产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全自动平衡机市场容量及未来发展趋势 全自动平衡机的市场容量及未来发展与回转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电机、汽车、泵和风机等行业领域是公司重要的目标市场。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电机、汽车、泵和风机生产国,相关产品产量巨大,为本土全自动平衡机行业提供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高速动平衡技术、产品及服务在我国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蒸汽轮机、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也是公司着力拓展的目标市场,这些领域的突破对提升我国重大装备性能、增强国防和军事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①电机行业的持续发展将推动全自动平衡机市场的快速增长 电机是现代社会动力之源,根据功率大小可将电机分为大型电机、中型电机、小型电机、小功率电机(又称为分马力电机)和微特电机,以微特电机最为普遍和常见。微特电机即微型特种电机,指体积、容量较小,输出功率均在数百瓦以下的电机,主要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用微特电机、视听设备、信息处理机器、工业机械、医疗、武器等领域。大中型电机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电力、石化、煤炭、矿山、建材、造纸、市政、水利和造船等行业。 电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固定部分、转动部分和辅助部分。固定部分也叫定子,主要由定子机座、机架、定子铁心、定子绕组、端盖及底板等导磁、导电和支撑固定等结构部件组成;电机的转动部分也称为转子,包括转轴、转子铁心、转子支架、转子绕组、集电环等部件;辅助部分包括轴承、电刷和换向器(直流有刷电机)和冷却器等。定转子成本占比约 30%。 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促进了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及军事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为电机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为平衡机市场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特电机小巧、轻便,使用面广,作为产业系统中重要的执行机构或驱动基础元件,也是公司重要的市场之一。伴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为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利及舒适度,需求量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微特电机的家庭平均拥有量为 80台至 130台,而我国大城市家庭平均拥有量仅在 30台至 60台之间。若每个家庭每年平均使用量增加 1台,则我国每年微特电机需求量将增加 3亿台至 4亿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是全球微特电机生产大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知名品牌公司凭借着数十、上百年的微特电机生产制造经验和关键工艺技术,仍然影响着世界微特电机的发展。微特电机行业的生产强国主要是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瑞典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知名品牌和公司凭借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产经验和关键工艺技术,掌控着全球大部分高档、精密、新型微特电机的技术和产品,对世界微特电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主导性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凭借其精密加工技术,在电子信息产品用微型电机制造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引领着高档精密微型电机的技术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市场上微特电机行业日本是强国,掌握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国是微特电机的生产大国,掌握较大份额的中低端产品生产;欧美其他发达国家在一些细分领域存在优势,例如美国在军用微特电机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技术实力较强。 微特电机的下游应用、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大潮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推进,微特电机产品已有数千品种,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微特电机常用于电器及设备的动力装置,或在控制系统中,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计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是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防监控、家用电器、武器装备等不可少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空气净化设备、医疗器械、视听设备、工业生产设备、机器人、电动工具、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行业。可以说,凡是需要电驱动的地方基本都有微特电机的身影。2017年全球微特电机应用多的是信息处理行业,占微特电机使用量的 29%;家用电器次之,占 26%;武器、航空、农业、轻纺、医疗、包装等应用领域占 20%;汽车领域占 13%;视像处理占 7%;工业控制及其他占 5%。 数据来源:国元证券《立足智能化驱动芯片,向模拟芯片 PMIC领域进军》,2020年 8月。 A.信息处理设备用微电机 在智能化、5G、物联网的大趋势下,各种信息处理设备、通信设备大量出现,这些产品及相关半导体制造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存储设备都涉及微特电机的使用,信息产业也因此成为微特电机应用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以个人电脑为例,其使用的微电机主要包括各类散热风扇电机、光驱主轴电机、光驱激光头电机等。 通信设备方面,智能手机普遍需要振动微电机。目前,尽管这些产品的市场规模增长存在放缓的可能,但其庞大的市场存量带来了巨大的更新换代需求。预计微特电机在该领域的需求将保持稳定或温和上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202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回落 1.6个百分点。202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6.4%,增速比上年加快 4.7个百分点。信息处理行业的稳定增长将为微特电机行业的发展带来持续的需求拉动。 B.汽车用微电机 微电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汽车使用的舒适度,改善操控体验,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以电机驱动代替手动控制的机械装置。此外,对于以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机还构成其动力系统。 微电机是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汽车的雨刷器、空调、后视镜、天窗、电动门窗、电子刹车、电子转向机、大灯随动转向、暖风电机等部件皆需要使用微电机。根据《微特电机行业“十二五”发展展望》,一般每辆经济型汽车配备 30台以上小电机,高级轿车至少配备 60台以上小电机,豪华型轿车配备近百台小电机。新能源汽车除了传统燃油车需求的电机外,还有 1-3台的驱动电机。 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公布的数据,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汽车产量为 7,797.11万辆,较上年下滑 13.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522.5万辆和 2,531.1万辆,同比下降 2.0%和 1.9%,远低于世界汽车产量的下滑幅度。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成为全球大汽车市场,为汽车微电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以每辆车平均配备 30台微电机计算,全球汽车制造行业对微电机的需求量至少为 23.39亿台,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微电机的需求量至少为 7.57亿台。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企业相关的支持政策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蓬勃发展,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 354.5万台,创出历史新高。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根据我国汽车新车销售总量超过 2,500万台计算,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 500万台。按照每台新能源汽车平均需要两台驱动电机测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需求数量将超过 1,000万台。从另一个趋势看,类似特斯拉 MODEL S P90D车型的双电机驱动,乃至应用轮毂电机的 4电机驱动,都将进一步推升驱动电机的市场需求。 目前,尽管汽车市场规模增长存在放缓和下滑的可能,但其庞大的市场存量带来了巨大的更新换代需求。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及各类电机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广泛应用,将使各类电机的市场需求在该领域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C.家用电器 随着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及智能化升级速度加快,家用电器新产品层出不穷,与其配套的微特电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规模也越来越大。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风扇、吸尘器、跑步机、吸油烟机、洗碗机、面包机、榨汁机、搅拌器、电动牙刷、电吹风、扫地机器人等家用电器都需要大量的微特电机。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2019年家用电器行业运行形势回顾及 2020年发展展望报告》和《家电行业 2020年稳步恢复,出口突破 800亿美元大关》,2019年全年,家电全行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6万亿元,同比增长 4.31%,累计利润总额达 1,338.6亿元,同比增长 11.89%。其中,家用空气调节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居各品类第一位,分别增长了 1.77%和 10.84%;家用制冷电器具表现良好,营业收入增长 6.80%,利润总额增长 13.5%;家用厨房电器具营业收入增长 7.71%,利润总额增长 20.04%;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累计营业收入增长 6.32%,但利润总额下降 0.78%,美健个护类产品的累计营业收入增长 8.30%,利润增长 20.88%。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家电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是,随着疫情防控效果显现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家电行业的生产、销售陆续恢复正常,市场需求也逐步恢复;同时,全产业链的优势还给我国的家电制造业来了更多的海外订单。 目前,行业新的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消费升级带来的家电产业红利会进一步释放,高品质、新技术的家电新品(洗碗机、干衣机、集成厨电类产品等),特别是在 2020年开始逐步走进消费者的成套化、场景化的家电方案,都会成为增长的新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市场普遍预计 2021年~2022年是房地产竣工高峰期,作为房地产后周期行业,家电行业也有望受益。 随着我国家用电器产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新型智能家电的快速增长,配套微特电机的需求也将同步增长。 D.电动工具行业用微特电机 电动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建筑、林业、农牧业等各行各业,成为人们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替代手工作业、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电动手提式工具产量呈现波动趋势,2019年,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电动手提式工具产量为 2.02亿台,同比下降 6.6%,2020年,受到海外订单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电动工具生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我国电动工具出口金额达到了884.31亿元,较下所示: 电机是电动工具的“心脏”,电动工具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必将促进相关电机的生产,从而提升对平衡机的需求。 E.各类机械设备、机器人、武器装备、医疗保健设备等用微特电机 除了上述领域外,微特电机在其它领域也扮演重要角色。工业自动化装备、医疗健康器械、办公自动化设备、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军用武器系统都大量使用了各种微特电机。微特电机已由过去简单的启动控制、动力提供的目的,发展到对其速度、位置、转矩等的精确控制。同时,为了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需求,微特电机越来越演化成品种繁多、功能各异、具有一定智能化水平的机电一体化模块。上述领域的规模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未来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高端工业装备、机器人系统、医疗器械必然以更高质量和更大数量得以普及,微特电机作为这些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零部件和模块,其市场需求将同步提升。 以国内市场来看,《“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这些装备均对微特电机有重要依赖,这些领域的发展和突破必然要求微特电机行业的加速发展,特别是在高端精密微特电机方面将创造巨大市场需求。 随着政策的支持,我国微特电机生产企业出现了一批品牌价值较高与技术研 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具备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特点,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和 自动化程度较高,手工平衡已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 难等问题的持续发展,这些企业采购全自动平衡机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意愿不断 增强,为本土平衡机乃至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②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全自动平衡机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汽车制造业是全自动平衡机的另一重要市场领域。汽车是各种零部件的有机 组合体,其中回转零部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除电机外,汽车使用的其他 回转零部件可分为轴类件、轮毂及盘类和风扇类回转零部件等,轴类包括发动机 曲轴、涡轮增压器、传动轴、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零部件,轮毂及盘类主要包括启 动飞轮、离合器压盘、离合器总成、轮胎、齿轮、刹车鼓和刹车盘等零部件,风 扇类主要包含冷却风扇和空调风扇等零部件。汽车回转零部件构成具体如下图所 示: 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522.5万辆和 2,531.1万辆,规模相当于日本和欧洲的总和。 汽车作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汽车产量将维持现有水平并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国内汽车回转零部件以手工、半自动平衡为主,随着制造升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规模企业开始采用全自动平衡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力支出,全自动平衡机在该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据《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和平衡机需求》预测,到 2018年上述零部件生产企业对全自动平衡机的累计需求量将超过 5,000台。以单台设备 50万元售价计算,2018年汽车回转零部件使用的全自动平衡机累计市场需求约为 25亿元,按 8年的设备淘汰更换周期计算,年均市场销售额超过 3亿元。考虑汽车配件出口需求、汽车售后维修需求以及上表未测算的其他回转零部件的平衡需求,我国汽车回转零部件全自动平衡机的年均市场销售额将远超过 3亿元。 此外,轮胎生产也需要全自动平衡机对轮胎平衡性进行测试和筛选,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轮胎年产量将达到 7.04亿条,按照目前全自动轮胎筛选机单台年均 15万条的处理效率,“十四五”期间我国全自动轮胎筛选机的需求约为 4,700台,以单台设备 150万元售价计算,我国全自动轮胎筛选机累计市场需求为 70亿元,按 8年的设备淘汰及更换周期计算,年均市场销售额超过 8.75亿元。考虑到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轮胎消耗量未来仍将快速增长,全自动轮胎筛选机的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 ③泵和风机制造领域全自动平衡需求 泵是通用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建筑、石油、电力、船舶制造、矿业、冶金和环保等行业,主要泵类产品有各类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回转式容积泵、往复式容积泵和水环真空泵等。随着各行业尤其是流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泵业也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同时,水处理行业、石化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电力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景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各类泵产量从 2010年的 8,096.26万台上升至 2020年的 18,250.67万台,产量快速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47% 风机也属于通用机械产品,包括通风机、鼓风机和压缩机等,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纺织、船舶、煤矸石综合利用、新型干法熟料技改等领域和地铁、隧道等各种大型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风机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量大广的中、小型风机,这类产品在风机产量中占比较高;另一类是为重大装备成套的离心式或轴流式压缩机、鼓风机和大型通风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风机产量从 2010年的 1,376.88万台上升到 2020年的 4,169.92万台,产量快速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72%。 泵和风机需要平衡的回转零部件有电机、联轴器和叶轮,目前我国泵和风机产业仅有少数企业采用全自动平衡机进行相关回转零部件的平衡,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手工平衡,效率较低,产品一致性也较差,稳定性不足。这为全自动平衡机在泵业回转零部件生产和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潜在市场空间。 ④高速动平衡的市场需求 高速动平衡技术主要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透平机械和航空发动机等大型高速旋转设备的平衡。该类设备转速高、质量大,对平衡具有很高的要求。资料表明,导致高速回转机械振动过大的激振力,95%是由其中的回转零部件平衡不良引起的不平衡力。因此进行转子低速动平衡、高速动平衡和超高速动平衡实验,保证转子平衡精度成为大型高速旋转设备制造企业确保机组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降低机组振动、噪声,提高工作转速,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和改善工作条件。汽轮机、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普遍用作发电和动力装置,是煤电、燃气发电、核电、船舶、军舰、潜艇、民航和战机等行业领域的核心部件。 目前相关制造企业进行高速动平衡的实验装置均以进口设备为主,对进口设备存在较大依赖度。发展本土高速动平衡技术及其产品不仅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对提升国产大型装备性能、增强国防和军事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末,我国民用机场数量将超过 260个,通用机场达到 500个以上,机队规模超过 5,000架。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科技工业基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飞机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运载能力、航程长短和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目前,全球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少数国家。从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历经“引进—仿制—自主研发”,发展至今,我国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生产研制体系,相继推出了涡扇-10、涡扇 10B、涡轴-16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大推力小涵道比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国家。航空发动机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明确指出,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推进民用飞机产业化,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提高航空材料和基础元器件自主制造水平。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的增长和航空事业的发展,为汽轮机、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高速动平衡技术及相关设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3、行业的上下游行业 全自动平衡机为高端智能装备,其上游行业是电子元器件、电气配件和机械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各类回转零部件生产企业,涵盖电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泵、风机、汽车、化工、高铁、电力、船舶和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 全自动平衡机的核心体现在算法、模型、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和机械设计技术,上游行业技术改进可以协助本行业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但本行业的技术升级不依赖上游行业的技术改进。 全自动平衡机用于下游行业生产过程中不平衡量的检测和修正,是集自动测量和自动修正于一体的智能化装备,是回转零部件生产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效率的重要装备。 4、行业的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全自动平衡机是多学科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其研发和设计需要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将各学科进行整合的技能,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双重特点。 全自动平衡机是典型的智能装备,以快速测量、可靠定位、精确计算和准确去重为设计目标。快速测量以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为手段,可靠定位以巧妙的机械设计技术为依托,精确计算以严密的数学模型为支撑,准确去重以精准的对刀和进刀为基础。前述技术的实现,需要具有扎实的力学、动力学和数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全自动平衡机自动完成不平衡量的检测、定位及修正过程,是测量技术、定位技术、去重技术、智能控制和机械设计的完美结合,产品设计需要综合机械设计、运动控制等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各种技术的掌控、整合能力是进入平衡机行业特别是高端平衡机行业的重要壁垒。 (2)人才壁垒 全自动平衡机的研发和设计对研发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我国全自动平衡机发展的时间较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综合统筹能力的人才较为欠缺。是否能吸纳优秀的全自动平衡机研发和设计人才,持续改进和研发,已成为平衡机研发生产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资金壁垒 全自动平衡机企业成长速度和抗风险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实力和资金实力,是否可以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改进、研发和设计新产品,在保持现有应用领域技术领先和市场地位的同时,不断技术创新和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上述事项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 5、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平衡技术领域中,平衡精度的提升和平衡的标准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前者可以归结为针对某一旋转体确定其合理的平衡精度以及为确保这一精度而建立平衡手段,其中也包含平衡状态的好坏用什么尺度来进行判别、评价的基准,同时高速旋转时产生动挠曲的挠性转子的平衡也极为重要。 现在,平衡机大都是针对旋转部件的最终工艺过程而言的。但是,在把整个制造工艺过程看作一个系统时,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力求用最少的劳动取得最大的效果,就必须研究并实施在工艺过程的某个阶段采用何种方式来进行平衡,也就是说,在旋转部件处于原材料准备、加工阶段、加工结束、装配阶段等各个不同阶段都必须要考虑平衡问题。这时,整个工艺过程的监视、计算及控制当然要采用计算机。例如,对于成批生产的产品平衡来说,需要对最终产品的统计性质进行在线监视,根据需要,反馈来的信息可使前面的工艺过程进行自动调整,以此来合理保持产品的平衡精度。平衡机的微处理机控制技术也是世界动平衡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含回转零部件的设备、产品等的转速越来越高,对静音、能效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衡机也需要适应下游产品的变化,逐步向精密化、高速化方向发展。 6、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影响公司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国内劳动用工成本逐年上升、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环境的逐步改善等方面。 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 平衡机属于智能装备,下游涉及众多战略新兴和高端制造行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到 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家用电器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国家这些关于智能制造、战略新兴和高端制造行业的鼓励政策都有利于平衡机行业的发展。 ②用工短缺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全自动平衡机应用普及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回转零部件制造企业以手工平衡为主,手工平衡缺点明显:A、需要大量熟练操作工人,管理难度和培训及用工支出较大;B、需要重复 3-5次测试及修正过程,平衡效率较低;C、平衡精度取决于操作工人的经验和精神状态,难以有效保持稳定性。因此,手工平衡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批量生产下的精密制造需要。 进口全自动平衡机通常在原产国设计定型,对回转零部件初始不平衡量和品质一致性要求较高,对不同规格回转零部件兼容度也不高,我国同一企业生产的回转零部件往往规格较多,初始不平衡量较大,品质一致性也较差,进口设备在我国难以充分发挥其性能。进口设备价格高,国产设备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全自动平衡机普及率不高,迫切需要本土研发和设计高性能的全自动平衡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精密制造要求和市场需求,促进工业转型和制造业升级。 此外,我国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的趋势,将有力推动全自动平衡机在我国回转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2018年和 2019年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较上年增长 6.84%、8.33%和 8.13%,增幅较大;同时,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几大重要制造基地频频出现招工难现象,并且我国总劳动力人口在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小幅下滑,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仍将持续。全自动平衡机效率高,精度稳定,可以大幅减少平衡用工数量,采用传统手工平衡领域全自动平衡机的使用率正在不断提高,为全自动平衡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③下游行业持续发展为本土全自动平衡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电机、汽车、泵和风机等行业领域是公司重要的目标市场。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电机、汽车、泵和风机生产国,相关产品产量巨大,为本土全自动平衡机行业提供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此外,高速动平衡技术及其产品不仅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提升我国重大装备性能、增强国防和军事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公司重要的研发方向。 我国是电机、汽车、泵和风机生产和制造大国,下游行业生产企业众多,产量巨大,下游行业正处于向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升级的历程,公司面临良好市场机遇。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场容量具体内容详见本募集说明书本节之“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之“(三)行业发展概况”之“2、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容量”。 ④产业环境逐步完善 经过国外企业多年的营销宣传和市场培育,全自动平衡概念逐步为我国制造业所接受,市场快速成长,不少企业开始从事全自动平衡机的研发和设计。本土产品以较大的性价比优势迅速进入市场并获得认可,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全自动平衡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企业可以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为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提供方向性指引,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不利因素 ①资本实力不足 目前,本土平衡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实力不足,大部分企业难以维持全自动平衡机研发和设计所需要的持续投入,尤其是重型自动平衡设备研发投入大,整体上本土全自动平衡机生产企业难以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抗衡。 ②行业人才储备不足 全自动平衡机的研发和设计涉及力学、动力学、机械设计、数学、电子、数字信号处理、运动控制、自动控制等多门类学科,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应用,不仅需要专业学科人才,更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全自动平衡机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发展历程较短,行业人才储备较少,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快速成长。 ③本土企业影响力不足 全自动平衡机的研发和设计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大部分本土企业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国家标准和行业自律性组织。虽然公司产品已在电机制造领域获得较高的市场地位,相关产品也进入了一些知名的国内外企业,但与国外同行相比,公司在行业中的总体影响力仍不足,尤其是公司作为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在一些重大市场的开拓方面仍处于不利地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赢得客户和市场信任。 (四)公司市场竞争情况 1、公司的竞争优势 (1)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掌握了全自动平衡机核心技术,解决了传感器设计、精确定位、数学模型建立、对刀与进刀、动态密度补偿等难题,在测量、定位、计算、搬运、对刀和进刀等方面形成了 24项核心技术。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共计 63项,其中发明专利 14项,开发了全自动平衡机智能控制系统并取得了37项软件著作权。 基于公司核心技术开发的全自动平衡机,最快工作节拍可达 4.5秒、动态重复测量精度幅值 1mg、相位±1o、自动对刀误差 0.02mm、一次去重成功率高于90%,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 掌握核心技术,还意味着公司新产品研发和设计周期更短、风险更低,可以快速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更多新产品,迅速抢占市场先机。 (2)产品设计优势 公司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深入了解和总结了下游客户的平衡需求,并在产品设计时将应用环境作为重点考虑因素,根据客户特点进行针对性开发,在材料选用、组件配置、机械设计和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或结构优化。公司自主开发和设计了高阶带通滤波器、自动对刀技术、柔性夹具快速更换技术,因此,公司产品重复测量精度高、对刀零点与待处理工件匹配度强、处理工件范围广,对客户工艺水平和制造能力的要求低、适用的初始不平衡量和波动幅度大、设备兼容性强,适合国内制造业产品质量及精度参差不齐的现状。 在控制系统方面,公司进行了创新,采用归一化参数数学模型,便于用计算能力较弱但抗干扰能力强的 PLC系统替代工业控制计算机。这一创新避免了产品进行复杂计算,使得设备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转,更适合国内企业制造环境。 (3)品牌和服务优势 全自动平衡机属于高端智能装备,本土产品被市场及下游企业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过硬的质量和性能。公司产品已经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成功进入博世、万宝至、格力、美的、胜地汽配、济南重汽、中国船舶、华生电机等国内外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汽车等多个行业的电机制造领域,在电机生产领域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售后维护等客户服务体系,在国内设立了 8个区域服务中心,为重点市场区域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安装调试、人员培训、产品升级和售后维护等服务。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公司把握国内全自动平衡机快速发展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迅速进入其他新市场领域提供了有力地助推。 (4)研发团队和技术创新机制优势 回转零部件是工业基础件,产业关联度高,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回转零部件平衡方法差异较大,单一平衡机处理的工件范围有限。全自动平衡机生产企业需要具有持续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断研发不同类别和型号的产品,从而丰富和扩展产品线,进入更多市场领域。 全自动平衡机在我国属于新兴产品,行业人才储备较为欠缺。公司秉承“技术创造价值”的研发理念,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建了鼓励创新的研发体系,培育了一批技术精干的行业精英,组建了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研发团队,形成了可持续的人才梯队。公司研发部门被认定为 2017年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截至 2021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98人,占员工总数的30.91%。 较为完善的研发团队、激励创新的研发文化和技术创新机制,为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人才和制度保障。 (5)性价比优势 通过长期的产业化实践和技术创新,公司积累了产品设计经验,公司产品各项综合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竞争产品水平,某些指标更优,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公司产品与国外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相比,生产成本及产品售价更低,具有性价比优势。 (6)产业化实践和市场先发优势 经过国外企业的前期宣传和市场培育,全自动平衡机有助于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在我国工业转型和制造升级鼓励政策指引下,在劳动用工成本逐年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下,企业采用全自动平衡机进行回转零部件平衡的意愿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院校投身全自动平衡机的研发和设计。 与潜在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深刻体会和理解了下游企业的产品需求和应用理念,掌握了全自动平衡机核心技术,研发和设计了众多类别和型号的全自动平衡机产品,成为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供应商,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培育了一批技术骨干,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实践和市场先发优势。 2、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情况 全自动平衡机行业主要竞争对手是德国申克、日本高技和日本 DSK,本土主要竞争对手是孝感松林、北京青云、上海北友、上海剑平及公司。德国申克、日本高技是综合型的全自动平衡机供应商,日本 DSK产品以电机行业全自动平衡机为主;上海北友和北京青云是本土全自动平衡机的综合供应商,孝感松林产品以汽车回转零部件平衡机为主。行业内主要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1)德国申克 德国申克成立于 1881年,位于德国达姆斯达特市,目前隶属于德国杜尔股份有限公司(DüRR AG)。德国申克是平衡机行业的鼻祖,也是全球重要的平衡机生产和供应商,其创始人 Carl Schenck先生于 1915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双面纯机械平衡机。德国申克在技术研发及产品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技术水平较高,产品涵盖汽车、电机、航空、汽轮机和通用工业等领域。 (2)日本高技 日本高技成立于 1969年,2010年在日本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OSE:7722),注册资本为 10.23亿日元。该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和销售电机及回转设备测试和计量装置、制造和销售自动检测设备,主要产品包括动平衡机、带流水线轮胎平衡机、轮胎筛选机、轮胎及车轮总成平衡机等。 (3)日本 DSK 日本 DSK成立于 1974年 11月,位于日本大阪市,注册资本 5,000万日元。 该公司主要产品平衡测试机、平衡修正机、绕线测试机、定子测试机、成品马达测试机、轴矫直修正机、换向器外围切削机和全自动产品保存装置。2002年 6月,该公司在中国设立全资子公司迪斯凯(苏州)电子精机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产品主要以电机平衡机为主。 (4)孝感松林 孝感松林成立于 1995年 1月,注册资本 1,000.6192万元,由孝感市试验机厂和日本高技合资,2020年,孝感松林国际计测器有限公司中国合资方收购外资合资方所有股权,同时公司更名为孝感松林智能计测器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汽车回转零部件平衡机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产品主要包括质量定心机、自动平衡机、立式平衡机、通用平衡机、汽车专用平衡机等。 (5)北京青云 北京青云成立于 2003年 1月,注册资本 260万元。该公司生产制造的动平衡机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火车、石化、纺织、化纤、机床和机电等行业,主要产品涵盖 0.001kg-90000kg各种型号软硬支承、卧式、立式平衡机、高速平衡机和全自动平衡机。 (6)上海北友 上海北友成立于 2004年 7月,注册资本500万元。该公司专门研发制造各种零部件的在线监测、实验及相关加工设备,主要产品包括高精度平衡机系列、自动轴类校直机系列、电机测试系列、汽车零部件试验设备、磁粉探伤机系列、试验机系列、各种非标设备系列。 (7)上海剑平 上海剑平成立于 2004年 11月 9日,注册资本 300万元,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动平衡机仪器设备的生产制造供应商,主要产品有万向节平衡机、圈带平衡机、单面立式平衡机、贯流风叶平衡机、传动轴平衡机等十二大类系列四十多种型号,广泛应用于风机、电机、空调、内燃机、航空航天等领域。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全自动平衡机、测试机和自动化设备。其中,全自动平衡机为公司主要核心产品,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纺织、汽车、泵、风机、汽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等行业领域使用的回转零部件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公司主要产品如下图所示: 1、全自动平衡机
公司主要通过全自动平衡机、测试机、自动化设备的销售获得主营业务收入,通过刀具、夹具、传感器和陶瓷棒等配件销售和技术开发及设备维护等获得其他业务收入。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以内销为主,主要通过直销方式进行;外销通过自营出口和贸易商买断式交易实现销售。公司主要通过展会、行业研讨会、网络和广告等方式进行营销宣传,提高公司和产品曝光率,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客户或客户的客户推荐,获得潜在客户需求信息。全自动平衡机具有较强的定制化特征,公司通常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技术需求、产品性能指标要求和应用方向,组织研发部、生产部和供应部进行综合评判,最终与客户进行商务谈判或招投标获取订单。 2、生产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专注于全自动平衡机、测试机和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设计,公司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机械组件和电气系统的安装、整机联调、试运转及整机自检和品质检测,产品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和主机的预装配均委托第三方协作单位实施。公司采用外协加工生产模式有利于公司集中有限资源于全自动平衡机、测试机和自动化设备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综合设计,借助社会分工和专业加工商的专业技能,实现机械组件及零部件加工的专业化,节约加工设备和场地的资本投入,是公司优化资源的综合抉择。 (2)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销量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产能、产量、销量情况如下: 单位:台/套
注 2:自动化设备分为单机和产线两类。其中,单机与平衡机有相近的生产过程和耗用,其产能与全自动平衡机一起占用单机产能;产线是按照客户订单要求个性化设计、集成的非标生产设备,不同产线在工艺复杂程度、产品单价、投入工时等方面差异较大,产线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产能概念。 (3)主要固定资产情况 截至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的主要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