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同和药业(300636):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3日 06:59:54 中财网

原标题:同和药业:2021年年度报告

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26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庞正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锦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波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1、国家政策及行业风险: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新版 GMP、两票制等的贯彻实施,以及一致性评价、关联审批等各项医药政策措施的出台,都给药品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可能带来行业竞争的新局面。

2、主要经营资质申请和续期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从事医药生产经营须向有关政府机构申请并取得许可证及执照,包括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 GMP证书等。前述证书均有一定的有效期,在有效期届满时公司须经过有关部门重新评估合格后,方可延续前述主要经营资质的有效期。如果公司无法在相关证书有效期届满时换领新证或更新登记,公司将无法继续生产、销售有关产品,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3、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部分部门工作涉及接触危险化学品,若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未来不排除因设备及工艺不完善、物品保管及操作不当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意外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仅客户可能中止与公司的合作,而且还面临被国家有关部门处罚、责令关闭或停产的可能,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公司所属医药制造业是产生化学污染物比较多的行业。公司产品生产过程涉及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并随之产生废水、废气、固废(“三废”)等污染性排放物,若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目前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后排放,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和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的排污治理成本将进一步提高。

4、产品质量控制风险:公司生产的特色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最终均用于生产制剂,因而质量管理要求很高。公司产品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等特殊性使得产品质量受较多因素影响。原辅料采购、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存储和运输等过程若出现偶发性因素,可能会使产品发生物理、化学等反应,引发产品质量问题,进而影响下游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引起退货,甚至造成法律纠纷,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市场声誉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5、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公司核心技术由公司的研发团队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反复实验积累而来,主要表现为公司已申请的专利技术和由部分核心技术人员掌握的专有技术。稳定的研发团队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如果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核心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核心技术一旦失密,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6、汇率风险:公司近年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主营业务出口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非常高。因公司外销报价时主要以美元计价,若人民币升值,将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本次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确定的股权登记日当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5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9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3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7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媒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备查文件。

上述文件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同和药业、本公司、公司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和药业进出口江西同和药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期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月 31 日。
原料药/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用于生产化学制剂的主要原材料,是制剂中的 活性药物成分。
特色原料药特色原料药是区别于大宗原料药的范畴,是用于特定药品生产的原料药,一般指 原研药厂的创新药在药品临床研究、注册审批及商业化销售等各阶段所需的原料 药以及仿制药厂商仿制生产专利过期或即将过期药品所需的原料药。
医药中间体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
仿制药Generic drug,又称为通用名药、非专利药,指原研药在专利到期后,由其他厂商 生产的具有同样活性成分、剂型、规格和给药途径,并经证明具有相同安全性和 治疗等效性的仿制药品。
原研药/专利药Patented drug,指原创性的新药,需经过严格的筛选、临床试验和审批后方可获 准上市。
《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NMPA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MFDS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inistry of Food and Drug Safety)。
PMDA日本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局(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FDA、US-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全美药品、食品、生物制品、化妆品、兽药、医疗器 械以及诊断用品等的管理。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美国等国家和 地区执行的国际 GMP。
CEP证书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
DMFDrug Master File,药品管理主文件,它是由药品生产或代理商按一定格式编写的 详细说明药品管理、生产、特性、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的文件,该文件须向各国 的注册当局上报,从而使药品在该国获得销售许可。
EHSEnvironment-Health-Safety,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OHSAS)两体系的整合,目的为保护环境,改进工作场所的健康性 和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目前应用较多的 EHS体系为 ISO14001 及 OHSAS18001。
EDQM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Quality Medicines,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
IMS Health/IMSIMS HEALTH INCORPORATED,全球领先的医药保健行业市场情报资源提供商
ICH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Q7ICH发布的原料药的优良制造规范(GMP)指南。
CDE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 业,指为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特别是创新药工艺研发及制备、工 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服务的机构。
CMO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医药合同定制生产企业,又名药品委托生产 指为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产品规模化/定制生产服务的机构。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同和药业股票代码300636
公司的中文名称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同和药业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Jiangxi Synergy Pharmaceutical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SYNERGY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庞正伟  
注册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奉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330700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2019年 5月 29日公司注册地址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奉新工业园区变更为江西省宜春市奉 新县江西奉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办公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奉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30700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jxsynergy.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周志承张波
联系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奉新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奉新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
电话0795-4605333-80180795-4605333-8012
传真0795-46057720795-460577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 61号 4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包梅庭、吴迪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 道福华一路 111号刘海燕、鄢坚2020年 5月 12日至 2022年 12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元)592,126,648.93435,420,102.6635.99%413,058,080.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81,119,813.1770,051,149.3915.80%48,309,308.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79,189,941.6667,269,500.9917.72%48,603,779.8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131,338,816.1780,066,182.1764.04%-28,272,033.8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9410.339616.05%0.234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6040.33946.19%0.233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5%9.43%0.12%7.05%
 2021年末2020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1,906,727,705.651,467,668,918.0029.92%1,015,711,377.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888,112,993.37816,500,719.558.77%706,308,394.62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
金额
√ 是 □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3867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37,346,511.89140,183,014.76150,470,925.42164,126,196.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37,702.8722,391,367.5424,017,612.5314,573,130.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55,186.6221,614,797.5823,519,786.9314,600,170.5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624,541.2027,572,207.1351,451,489.6930,690,578.15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005,257.73-1,725,126.61-3,794,876.4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3,069,286.225,188,191.992,934,017.90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275,731.1467,881.98469,602.39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0.74-190,000.002,127.00 
减:所得税影响额409,888.86559,298.96-94,657.37 
合计1,929,871.512,781,648.40-294,471.7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
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我国居民对健康问题日益重视,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显著提
升,促进国内医药行业快速增长。

公司不仅为仿制药企业供应原料药及中间体,也逐步以合同加工的形式为原研药(专利持有人)配套生产原料药中间体。

(一)行业发展状况
1、特色原料药(API)及中间体业务
特色原料药主要是为仿制药企业提供仿制专利即将到期产品的研究开发用原料药,以及生产仿制药用原料药。根据
Evaluate Pharma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6年,全球约有3000亿美元原研药(如沙班类、列汀类、列净类等新慢病重磅品种)
陆续专利到期,由此衍生出的原料药增量市场有望接近2000亿人民币。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和供应国,近年来正
以快速的增长趋势赶超印度。在国内,随着国内集中采购政策、药品关联审批和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药品企业集中度将
进一步提升,进口替代空间将提升,预计未来我国特色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将继续扩容和增长。

2、CMO/CDMO业务
CMO/CDMO行业主要服务于跨国制药公司和新兴研发公司的创新药,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具
有较高的要求。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CMO/CDMO 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法律逐
渐完善,中国和印度CMO/CDMO企业已经成为北美、欧洲和日本的CMO/CDMO 企业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全球医药外包产
业链向中国转移,对中国的CMO/CDMO企业是重大的机遇。尤其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使得国内市场空间打开,随着医药
制造产业链的转移和我国对创新型药物的支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测算,2020-2025年我国的CMO/CDMO市场将保持
18%以上的复合平均增速,到2025年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元。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同和药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认真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主动提升”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同和人以对待
工作“第一是认真严谨,第二是认真严谨,第三还是认真严谨”的行为习惯,致力于“推行第一流的管理,培养第一流的人
才,生产第一流的产品,创建第一流的企业”的追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公司正在成为驰名中外的原料药生产基地。

公司主要从事特色化学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主要品种的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在中国处于领先水平,拥有从50到20000
立升的各类搪瓷、金属反应釜500多只,总体积300多万立升。经过工程装备持续多年的优化升级,在自动化、连续化、大型
化和生产的时空收率上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地位。同时公司也是中国质量管理最严格的原料药生产厂之一,主要原料药品种
均有DMF文件,Q7等相关的ICH文件得到良好的实施,追求零缺陷通过官方质量体系检查;主要原料药品种通过NMPA、
US-FDA、PMDA、MFDS和德国等官方机构的GMP检查,每年接待几十次官方和客户的质量审计。

公司长期重点推动欧盟、北美、日本及韩国等国外规范市场的拓展,以高端市场起家,有与国际大客户合作的丰富经验,
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产品在欧美日韩都取得较大规模均衡销售的企业。

公司是技术驱动型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的比例为7.68%,多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批组建了“江
西省特色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西
省新药研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政策变化
1、大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
202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
改产业〔2021〕1523号)提到,大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系统观念,补齐技术装备短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布局优化调整,培育国
际竞争新优势,构建原料药产业新发展格局,夯实医药供应保障基础。这对我国原料药格局将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原料药生
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在布局调整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2、集中采购政策
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再一次明确药品集中带
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
的药品集中采购市场。经过三年努力,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已经形成了
常态化格局,集采竞价规制、质量、供应、配送、使用的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也日趋完善和优化。

在集中采购政策的影响下,对于原料药企业而言,质量保证能力、供应规模及供应稳定性、价格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公司具备国际化高标准的GMP管理与质量体系、运行良好的环保管理设施、较大的生产规模,能够在新政策下满足下游制
剂厂商的需求,不断趋严的监管和环保要求也使原料药行业能够构筑更好的行业壁垒,集中采购政策对公司拓展国内业务有
一定的积极作用,2021年内销的快速增长也体现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塞来昔布、替格瑞洛在通过CDE审批后,迅速成为国内
最大的供应商,其中塞来昔布国内市场份额已达到70%。

3、药品关联审批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起,关联审批通过
将审评定标收回到国家层面,有利于节省社会资源、加强技术要求,同时使得原有通过审评后的产品缺乏后续质量追踪的情
况得以改善,另外关联审评使制剂企业将成为药品的主要负责人,对关联辅料产品的质量负责,因此在原辅料的选择方面将
更加谨慎,一些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原辅料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具有高标准要求的企业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行业集中度将进
一步提高。

4、一致性评价政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
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
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药品的一致性评价生物等效性试验(以下简称“BE”)在药物临床试验阶
段完成。公司下游制剂药品提出境内上市许可申请前,均需完成药物临床试验等研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下游
仿制药在国内一致性评价情况为:盐酸文拉法辛、塞来昔布、加巴喷丁、替格瑞洛、维格列汀、利伐沙班、非布司他、米拉
贝隆的下游客户已有对应制剂完成BE。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变化。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方向
为特色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专利原料药中间体。公司积极在抗凝血、抗高血糖、抗高血压、抗痛风,以及镇痛类、抗癫痫、
抗抑郁、消化系统类用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系列品种,丰富公司产品线。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序号药品系列产品名称制剂适用症
1神经系统用药(抗癫 痫药)加巴喷丁原料药难治的不全性癫痫。现也广泛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包括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卒中后 中枢性疼痛等)。有报道抗焦虑药加巴喷丁和抗病毒药 伐昔洛韦联用可减少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险。
2消化系统用药(抗溃 疡病药)瑞巴派特原料药胃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期胃粘膜病变 (糜烂、出血、充血、水肿)的改善。
3解热镇痛及非甾体 抗炎镇痛药醋氯芬酸原料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椎炎等。 也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
4   
  塞来昔布原料药缓解骨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缓解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的 症状和体征;治疗成人急性疼痛;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的 症状和体征。
5循环系统用药(抗高 血压药)坎地沙坦酯原料药原发性高血压
6   
  阿齐沙坦原料药原发性高血压
7   
  沙坦类中间体作为几个治疗高血压的沙坦类原料药中间体
8治疗精神障碍药(抗 抑郁药)盐酸文拉法辛原料药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 症
9抗病毒类阿扎那韦硫酸盐适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用于治疗 HIV-1感 染。
10循环系统用药(抗凝 血类药)达比加群酯原料药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
11   
  替格瑞洛原料药小分子抗凝血药,可以阻断血小板活化,用于治疗急性 冠脉综合征患者,减少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由采购部负责采购公司所需各类物资,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配件及辅助材料、分析仪
器、实验室耗材和试剂等。采购部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结合公司的质量指标,制定采购计划。

公司采购部根据质量部下达的质量标准通过评选确定原辅料供应商,由质量部评估并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正常生产所
需原辅料须向合格供应商目录内的厂商采购。公司采用竞争性比价的模式采购原料,确保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处于合理水平。

采购员通常获取三家合格供应商的报价(特殊情况可以少于三家),通过比价及综合评判后确定供应商。供应商原辅料送到
公司后,由仓库人员检查接收,并将货物卸在指定区域等待质量部门检测后放行。合格放行的原辅料,由仓库人员按照类别
进行入库。

2、生产模式
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生产通常由若干道工序构成,生产过程中依次产出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其中部分中间产品
既可用于下道工序继续生产,也可直接对外销售。

公司生产装置分为专用车间和多用途、多功能车间。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安排专用车间进行生产,以销定产;市场需求
量不大的产品安排多用途车间进行生产,多用途车间可用于数个品种轮流生产,在产品生产切换时,需对车间设备进行清洗、
改造等,切换期间有一段停产时间;完成研发时间不长,市场需求较小,处于市场早期的品种安排在多功能车间生产,情况
与多用途车间类似,但轮流生产的品种数量更多。后两种情况公司根据订单计划及市场预测,兼顾生产成本,通过一次性生
产备足存货,满足既有订单和临时订单需求。多用途、多功能车间的生产模式会产生较多的产品库存。

公司严格实行GMP的生产管理模式,以销定产并保留适当安全库存,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出的各产品年度预测的销
售计划确定年度生产计划,每月通过产销协调,结合各车间的生产能力及产品库存情况下达生产计划。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
计划落实生产的安排,同时对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管理,质量部门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原料、中间产
品、半成品、产成品的质量进行监控与检验,安环、设备等部门对生产全过程也进行监管。

3、销售模式
(1)内销销售模式
国内销售模式是直接销售为主,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公司通过网络、贸易商、展销会、拜访客户等方式收集公司产品
的潜在销售对象信息,并与其取得联系,实现直接销售。根据公司与客户签订的《购货合同》等合同文件约定,公司直接向
客户销售相关产品,公司在约定期限内在指定地点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二是以中间商销售作为补充,部分药品的国内
销售通过医药贸易公司进行。

(2)出口销售模式
公司出口销售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
①自营出口
公司产品通过客户的现场审计及出口国主管部门的审批后,货物直接出口给国外最终用户。

②通过国外贸易商出口
某些国家或地区的药政当局要求在进口医药产品时,必须有在本国注册成立的公司作为代理商,办理进口医药产品的注
册、审批程序,以便管理和联络;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商业习惯使然,部分终端客户日常业务通常不会直接与供应商联系,
而是选择通过贸易商来进行业务交流。公司与一些国外贸易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其专业知识和市场能力为公司带
来更多的客户资源。因此,在向此类国家或地区销售时,通过国外贸易商进行出口销售。

③通过国内贸易商出口
根据最终进口国的具体情况,出于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考虑,公司选择通过掌握特定客户资源的国内贸易商出
口的方式实现对外销售,该种出口模式销售占比较小。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是技术驱动型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的比例为7.68%,不断丰富产品线,技术和新产品储备丰富,结
合多年形成的产品质量优势、规模供货能力,满足客户要求,取得客户认可,获得稳定订单。

报告期内,专利即将到期的新产品逐步放量,需求旺盛;CMO/CDMO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在稳步提升国际市场的同时,
加强国内注册工作,国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以塞来昔布、替格瑞洛为代表的在国内注册获批的产品内销快速增长。报告期
内销占比超过30%。此外,公司多个产品已递交注册申请,与国际国内众多制剂企业合作关联申报,未来各产品陆续获批并
商业化销售后,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的销售增长。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究开发优势
研发实力是公司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石,也是公司未来继续快速发展的保证。公司多年来持续保持对研发的高投入,拥
有一支各学历层次人员组成的300多人的研发技术团队,研发技术人才齐全,覆盖了市场专利的追踪分析、先进技术的前瞻
性研究、从事新工艺研发、放大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质量检测及杂质分析、DMF文件编写、国内外注册认证等医药制造
的主要方面。各类人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保证公司高效准确地遴选出具备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第一时间完成研发并投
入市场,并将研发成果顺利转化成专利、DMF文件等知识产权。

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体系和产业化系统,包括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具备完成小试、优化及放大生
产的开发能力,建立了技术、生产、工程、质量人员的全程沟通、反馈的机制,为及时、高效实现研发产业化目标提供了保
证。公司获批设立了“江西省特色原料药工程中心”、“江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江西省新药研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等科研中心,2020年继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具有多项领先的工艺技术,如手性诱导技术、不对称还原技术、绿色合成技术、催化技术和特定反应器技术,公司
的主要品种均具有独立自主的工艺技术。

抢仿能力是特色原料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药品专利主要包括化合物专利、晶型专利、工艺专利(包括中间体及
制备方法专利)、给药系统专利、药品不同适应症专利等。化合物专利一般是第一个到期,在化合物专利到期前,任何仿制
药制剂不得上市销售;化合物专利到期后,若无法避开原研药的工艺专利,则需等到原研药的工艺专利到期后,才能上市销
售。一般而言,仿制药企业的仿制药上市准备需要在目标药物专利到期前5~10年进行布局,前期准备包括项目评估、产品
研发、验证批生产、稳定性研究、cGMP建设、仿制药申请等一系列工作。公司作为原料药供应商,研发布局时间长,能尽
早尽快攻克原料药的仿制工艺,第一时间向下游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料药产品,抢占先发优势,争取在研发阶段就成为其合
格供应商和长期合作伙伴。

专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获得1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共17项,欧洲发明专
利1项,共18项发明专利。

报告期内获得专利情况:

序号专利名称专利类型专利所有人专利号申请日授权国家或地区
1一种非布司他中间体的制 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非布司 他中的应用发明专利同和药业ZL201810025214.22018.01.11中国

2、市场布局与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长期重点推动欧盟、北美、日本及韩国等国外规范市场的拓展,以高端市场起家,有与国际大客户合作的丰富经验,
公司多年来主营业务出口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在80%左右,其中来自欧盟、北美、日本及韩国等主要规范市场的销售
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左右。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国内销售的扩大,出口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及规范市场销售收入占
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有所降低。根据一般规范市场药品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剂产品上市时需将其所用原料药产品及生产厂
商信息一同上报并接受审查,制剂厂商对供应商的选择挑剔、严格且慎重。由于不同供应商的工艺路线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同,
产品的纯度、杂质均有一定差异,会使得生产出的制剂毒理、代谢等方面出现重大差异,因此制剂企业一旦确定合格供应商
便不轻易更换,两者从而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目前拥有一批稳定国外客户。

规范市场的客户及潜在客户群体,给公司带来的竞争优势如下:
(1)有利于公司与大客户之间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有利于公司获得先发优势和稳定的较高毛利率;
(3)有利于不断提高公司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

随着近年国内制剂文号持有人制度、药品一致性评价和集采制度的出台,以及对原料药GMP管理规范要求的不断升级,
国内制剂企业与公司这类符合国际高端市场GMP管理标准的原料药制造企业的合作意愿大为提高。2020年7月公司的塞来昔
布原料药已通过CDE审批,公司已占据塞来昔布国内市场份额的70%;2021年3月公司的替格瑞洛原料药已通过CDE审批;
2022年3月公司的利伐沙班原料药已通过CDE审批。公司其他品种完成国内注册后,也将为提高国内销售创造有利条件。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优化的产品结构。公司在产及在研产品类型上涵盖了消化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物、治疗精神障碍药物、循环系统药物、血液系统药物、抗微生物药
物、泌尿系统药物等较为丰富的品类。在产品代际结构上,形成了成熟产品、完成报批或正在报批的产品、在研产品的合理
梯度分布,其中在产的成熟产品大多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上升期,完成报批或正在报批的产品是近几年药物专利陆续到期
的产品,在研产品大多是近年原创药刚刚上市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代际结构为公司中长期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全面的cGMP质量体系和高标准的EHS体系
公司在成立初期以高端规范市场——日本起家,日本市场对产品质量和纯度、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现场的清洁卫生要求
极为严格。在与规范市场客户的合作中,公司的 cGMP 体系、EHS体系和项目管理能力均有了系统性提升,自身综合管理
能力大大加强。公司严格按照 cGMP 规范建立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整个生产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截至2021年
12月31日,公司先后通过了17次中国 NMPA、4次美国 FDA、2次欧盟 EDQM、5次日本 PMDA、3次韩国MFDS等多个国家的官方药政检查。公司拥有符合美国FDA、欧盟EDQM、中国 NMPA 和 ICH 等标准的 cGMP 质量管理体系,6个产品
在欧盟、2个产品在美国、3个产品在日本、6个产品在韩国、3个产品在中国等国家完成主文件注册并通过药政当局的现场
GMP检查,为获得持续订单、业绩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各项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跨国制药公司对上游供应链的
要求,建立了高标准的EHS管理体系。公司环保设施占地面积超过公司已建成总面积的25%。废水废气处理能力是公司一大
优势,技术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具有不需借助园区污水处理站独立达标排放的能力。环保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1500吨/天,
废气处理能力30000立方/小时。公司的三废处理设施应用了多项尖端技术创新成果,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充分实现了源头控
制、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废气超净排放处理,废水深度达标处理,是江西省标杆企业。一流的环保设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
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重视本质安全管理,风险管理贯穿了产品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以热稳定性数据进行工艺热反应安全评估,以粉尘
燃爆特性数据制定粉尘管控措施,并基于职业危害、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采用先进粉尘控制设计理念,从源头和输送使用过
程中隔离或消除暴露危害,减少粉尘暴露对员工带来的健康损害及安全风险。利用智能检测、大数据、智慧模型等手段,将
公司各监控检测数据汇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的动态监测和自动预警,从源头上避
免安全、环保等事故的发生,为公司可持续的安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高纯度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具备全球竞争能力
公司(一厂区)现有合成车间12个,反应釜500多个,单个体积从50立升到20000立升,总体积300多万立升,具备较强
的生产制造能力。公司是技术驱动型的企业,同国内众多的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相比,公司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我
们没有经历典型的先生产中间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升级到原料药这么一个过程。公司设立之初就是生产原料药,并主攻欧
美日韩高端市场。公司产品2010年开始规模化销售日本市场,日本客户对于原料药的纯度要求比欧美要高得多,公司从最难
做起,成功地使日本市场成为公司销售的最大市场。在对日本市场及其他高端市场的开发过程中,公司逐渐形成具备全球竞
争力的高纯度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及相应工艺技术能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在基础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运输舱位紧张导致延期交货等不利情况下,公司加强产品注册和市场
开拓,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研发实力,持续巩固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业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公
司实现销售收入59,212.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99%,其中实现国内销售18,152.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9,897.11万元,
增幅达119.88%,占比由18.96%提高到30.66%;CMO/CDMO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043.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79.78万元,增
幅达到59.67%;实现净利润8,111.9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0%;研发投入3,902.15 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59%,继
续保持较高投入水平。


(一)产品注册与市场营销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注册工作取得较好成果,为扩大国内外销售规模打下良好基础。国内注册方面:替格瑞洛获批,盐
酸文拉法辛工艺变更获批,利伐沙班(已于2022年3月获批)、米拉贝隆、加巴喷丁完成发补预计会很快获批,瑞巴派特和
甲苯磺酸艾多沙班2个产品完成登记备案;国际注册方面:维格列汀欧洲注册获批,阿齐沙坦酯日本注册获批,阿哌沙班在
台湾注册获批,加巴喷丁新工艺扩产获得欧美主要市场的批准,完成利伐沙班、米拉贝隆、替格瑞洛的CEP/ASMF递交。

报告期内,销售尤其是国内销售增长势头良好。报告期内,公司调整销售团队组织架构、增加销售人员,工作成效显著
提升,各业务人员在各市场业务开拓与业绩提升上取得较好的成绩。2021年是国内销售增长实现较大突破的一年,塞来昔布、
替格瑞洛销售量均大幅提高,同时克立硼罗、阿戈美拉汀、米拉贝隆、非布司他、维格列汀等新产品已经开拓多家国内客户
与公司关联申报;CMO/CDMO项目有3个中间体进入商业化阶段放量增长,其他产品也在推进中;其他新、老产品对各国
或地区市场推广也比较成功,为2022年增长打下了基础。报告期内,由于新冠疫情影响,部分新项目立项或研发进度有所延
后,出口各主要目的港运费上涨,美元持续贬值,对公司销售收入与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对公司总体业绩影
响较小。


(二)生产、质量与研发
报告期内,通过优化作业流程,统筹平衡资源,提高生产综合效率,公司各生产装置正常运作生产,产能有较大幅度提
高,能够及时满足销售需求。公司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严格按GMP要求组织生产,加强细节管理与检查控制,公
司的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共接受官方和客户拜访/审计51次,其中包括6次国内官方检查,
均顺利通过,总体评价较好。

报告期内,全年共立项开发多个新产品,攻克了多个产品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完成CMO/CDMO项目的交货任务。在开
发新产品的同时,公司研发部门对老产品进行了持续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进,老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及节能减排工作得到进
一步提升。公司研发部门按照最新国际国内的法规要求开展产品质量研究,完成了多个产品的质量研究、发补等工作,完成
多个产品的遗传毒评估、亚硝胺杂质评估,为公司产品的国际国内注册及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报告期内提交了
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三)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
报告期内,在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监管压力继续加大的情况下,公司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环保方
面:取得一厂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完成二厂区污水处理站、三效、RTO、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安全、职业健康方
面:一厂区完成新、改、扩项目试生产,完成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行。二厂区完成一期项目的安全、消防实施的安
装调试,完成一期前期项目的试生产,完成一期部分车间的自动化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安全、环保、
职业健康工作进一步提升。


(四)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注重产能扩大与优化,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2020年10月,公司成功完成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3.6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江西同和药业
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吨7-甲氧基萘满酮、30吨利伐沙班等原料药及20亿片口服固体制剂项目一期工程”,此次再融资对进一
步增强公司实力,助力公司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可转债因转股减少16,996张,转股数量为94,205股,
公司可转债尚有3,583,004张,剩余可转债金额为35,830.04万元。

2、2016年10月12日,公司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批准实施新厂区项目的议案》(新厂区即下文的
二厂区),项目名称为《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吨7-甲氧基萘满酮、30吨利伐沙班等原料药及20亿片口服固体
制剂项目》。报告期内,二厂区项目一期工程土建已基本完成竣工验收,设备安装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其中2个车间已部分
投入试生产,2个车间处于安装扫尾及设备调试阶段,其他仓库、公用工程等设施均已进入收尾阶段。

3、2019年10月28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一厂区溶剂罐区、公用工程及部分车间技术
改造项目的议案》,同意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不超过9,500万元在一厂区实施技改项目,新建公用工程楼3、新建溶剂灌区2及
改造原合成六车间。2020年5月30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原<一厂区溶剂罐区、公用工程
及部分车间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名称及部分项目内容的议案》,根据公司经营情况,需要在一厂区对部分老产品产能进行调
整,并将部分已完成中试的新产品投入规模化生产,同意对部分项目内容进行调整,项目名称变更为《一厂区溶剂罐区、公
用工程及部分车间新、改、扩项目》,项目投资额和实施时间不变。报告期内一厂区新、改、扩项目总体建设已完成,提升
了产能,加快了新品种的投放速度。


(五)社会责任
公司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及由此而来的严峻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科学组
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时,公司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共安排就业1076人,比2020年增长11.5%;同时
公司积极助力当地扶贫事业,建立扶贫车间,报告期内安置了13名贫困人员就业;每月购买不低于1万元当地贫困人员农业
合作社的大米、香菇等农产品。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592,126,648.93100%435,420,102.66100%35.99%
分行业     
医药制造589,068,762.3499.48%433,967,703.8899.67%35.74%
其他业务3,057,886.590.52%1,452,398.780.33%110.54%
分产品     
医药原料药460,983,459.5477.85%344,690,820.3479.16%33.74%
医药中间体128,085,302.8021.63%89,276,883.5420.50%43.47%
其他产品3,057,886.590.52%1,452,398.780.33%110.54%
分地区     
内销181,527,498.1330.66%82,556,411.4418.96%119.88%
外销410,599,150.8069.34%352,863,691.2281.04%16.36%
分销售模式     
内销131,598,294.5522.22%50,604,916.3811.62%160.05%
自营出口126,046,447.4621.29%87,120,142.7320.01%44.68%
国外贸易商出口284,552,703.3448.06%265,743,548.4961.03%7.08%
国内贸易商出口49,929,203.588.43%31,951,495.067.34%56.27%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行业      
医药制造589,068,762.34411,299,315.5430.18%35.74%46.11%-4.95%
分产品      
医药原料药460,983,459.54329,221,816.7628.58%33.74%39.36%-2.88%
医药中间体128,085,302.8082,077,498.7835.92%43.47%81.32%-13.38%
分地区      
内销181,527,498.13123,171,483.6032.15%119.88%108.24%3.79%
外销410,599,150.80290,100,232.7829.35%16.36%30.02%-7.42%
分销售模式      
内销131,598,294.5584,868,983.1435.51%160.05%168.84%-2.11%
自营出口126,046,447.4691,016,880.2027.79%44.68%82.37%-14.92%
国外贸易商出口284,552,703.34199,083,352.5830.04%7.08%14.62%-4.61%
国内贸易商出口49,929,203.5838,302,500.4623.29%56.27%36.28%11.25%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 适用 √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
医药制造销售量KG984,909.76674,721.6845.97%
 生产量KG956,736.61847,118.712.94%
 库存量KG380,785.35408,958.5-6.89%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销售量同比增长45.97%,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119.88%;CMO/CDMO业务增长较快;新产品如维格列
汀、米拉贝隆、阿齐沙坦、替格瑞洛、达格列净等品种(含对应中间体)销售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增涨所致。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医药原料药材料成本170,347,414.2551.74%127,523,854.1953.98%33.58%
医药原料药人员费用28,874,672.208.77%21,625,937.219.15%33.52%
医药原料药制造费用129,999,730.3139.49%87,090,606.1536.87%49.27%
医药中间体材料成本43,800,551.9253.36%25,180,600.5855.63%73.95%
医药中间体人员费用6,674,872.638.13%4,565,679.5810.09%46.20%
医药中间体制造费用31,602,074.2338.50%15,520,439.9834.29%103.62%
其他产品材料成本1,972,400.84100.00%758,905.48100.00%159.90%
其他产品人员费用     
其他产品制造费用     
说明
①医药原料药材料成本、人员费用、制造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3.58%、33.52%、49.27%,主要原因为医药原料药
②医药中间体材料成本、人员费用、制造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3.95%、46.2%、103.62%,主要原因为医药中间体
销售收入与去年相比增长43.47%。

③其他产品材料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主要原因为其他业务收入与去年相比增长110.54%。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203,374,330.80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4.35%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 例0.00%
公司前 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一72,864,802.4812.31%
2客户二42,472,998.007.17%
3客户三37,387,632.676.31%
4客户四32,061,017.655.41%
5客户五18,587,880.003.14%
合计--203,374,330.8034.35%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