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佰奥智能(300836):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佰奥智能:2021年年度报告 昆山佰奥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122022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肖朝蓬、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朱莉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期业绩下滑主要系公司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国家抗击疫情号召,推出口罩机相关业务,但由于疫情后期国内口罩产能过剩,导致公司前期备货积压的影响,公司本年口罩机相关资产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所致。 对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该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请广大投资者仔细阅读并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当前总股本49,255,72010 3.05 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股派发现金红利 元(含税),送红股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0 第四节公司治理.........................................................................................................36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57 第六节重要事项.........................................................................................................59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75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83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84 第十节财务报告.........................................................................................................85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2、载有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3、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4、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1年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5、其他备查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不适用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智能制造需求在持续扩大 从国际上看,智能制造是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趋势。各国都加紧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战略布局,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随着智能制造的推动发展,智能制造领域将往开放价值链的方向发展。 而5G、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服务商将不仅提供某些关键生产环节的服务,还将往设计、原型制造、零部件生产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也将显著增强。 随着全球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跨境整合加速,国家间、企业间的国际合作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建立了双边、多边对话机制,在标准体系架构、标准路线图制定、标准互认、产业园区和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集思广益,尽施所长,惠及各方。 开放合作的不断拓展加快了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新兴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推动传统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发生系统性、整体性变革。 从国内看,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近期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我国智能制造“两步走”战略。《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其中,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从《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安排和创新重点来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在多个领域有望完成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经过多年培育,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已从初期的理念普及、集成方案、试点应用进入到多级推进、协同创新、示范引领的新阶段。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研发、生产、运营、服务各环节数字化基础的不断强化,数字化资产对于企业的价值正在加速提升。制造业对智能制造的关注点从装备智能化、软件智能化、集成智能化,逐步聚焦到工艺智能化,即推动先进工艺与信息技术和制造装备的深度融合,将工艺知识数字化、模型化、能制造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孕育而生的智能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工控系统等新型装备将引领未来发展。另外,工业软件将成为新时期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引擎,正逐渐向SaaS化、微服务化、集成化发展,技术融合。我国有望发挥制造业丰富应用场景和巨大市场优势,在部分工业软件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融合发展的下一代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将构成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底层链接基座,实现复杂工业场景的高速度、低延时、高可靠、安全的互联互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正在从单一的设备升级、软件应用、企业上云转变为面向整线、整厂、整个供应链的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为核心,东北和珠三角为两翼,以四川和陕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为支撑,中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竞争较为激烈。 智能制造将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对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智能制造对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将使得制造行业的应用需求大幅度上升。 2、数字化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在《十四五规划》引领下,数字化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随着示范基地的建立,数字化经济正深入到各行各业,整体形态初步显现。一方面,数字化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实时获取生产和运营信息,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时效性、精准性、前瞻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向企业外部多端延伸,连接供应链、销售链,提升全链条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年,数字经济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发展格局全面扩展,深化数字化应用成为大势所趋。传统产业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全面发力,中国数字经济的布局已经全面展开。1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首部系统谋划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以下简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由此推算,2022—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年均增速将超过15%,数字经济将迎来发展高峰期,数字经济成为“十四五”,甚至未来十年的超级风口。 据IDC预测分析,到2023年数字经济的年产值将占据全世界GDP的62%,全世界将进入数字经济的时代。 因此全球数字经济的的市场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公司于2019年就开始在原有的数字化技术上进行系统的整合梳理,研发完成了数字化工厂。并持续优化数字化系统。在报告期内,公司在消费性电子、汽车、服装及餐饮等行业都建立了数字化工厂示范工程,在业务上有待于进一步拓延。 3、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式增长,拉动了上游产业需求快速提升 (1)公共配套设施(如充电枪、充电桩)建设 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相关部委也出台了配套措施,加大了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八大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中,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整体汽车市场的20%以上。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2021年6月充电桩运营数据。2021年6月比2021年5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90万台,6月同比增长65.4%。截至2021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92.3万台。从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04万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已开启了快速增长模式。 (2)十四五阶段,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加大 “十四五”时期,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任务更加迫切。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绿色增长、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引,加快了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步伐。在双碳目标引领之下,低碳化发展已成为整个汽车产业的核心课题,而新能源汽车是加速“脱碳”主力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中,也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的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大幅度增加。 (3)公司获得新能源汽车业的订单持续增加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2016年的50.7万辆提高到2020年的136.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分别达到了354.5和352.1万辆,同比都增长了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已超过900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突破500万辆,至2030年将有望扩大至3,000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爆发式增长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如充电枪充电桩,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功能性组件,如传感器、控制器、天窗、安全气囊发生器等行业的业务逐渐扩大,未来市场占有率及核心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4、安全生产的固定资产投入加大,带来智能装备需求量的增长 (1)新的安全生产法推行及实施,对制造业尤其火工品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更明确,加大了处罚和问责力度。火工品行业需求除了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以外,还受到安全事故频发的影响。由于火工品威力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危险性,如何做好火工品的安全生产将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通过严格准入制度,来督促企业持续提升安全防护技术,保证较高的安全投入。 (2)火工品行业固定资产增加,用人减少 在行业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用数字化系统和智能制造装备提升火工品行业管理水平,用智能制造新技术提升生产线的安全水平,火工品生产模式逐渐由人工生产向智能制造生产转型。一方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减少了用人数量,降低了火工品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随着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火工品生产单位对智能装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3)公司目前在火工品行业智能化改造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多年致力于火工品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目前在电子雷管、汽车安全气囊发生器等的解决方案处于领先地位。为增加行业产品多元化,公司于报告期内又投入了对防爆机器人的研发。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概况 报告期内,公司一直致力于智能装备及数字化工厂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客户实现智能制造提供成套装备及数字化工厂系统。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始终秉承“佰奥智造,价值极智体验”的经营理念,以“先公后私,团队协作,工匠精神,开拓拼搏”为核心价值观。积极发挥在产品研发、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客户服务、项目实施及管理等领域的经营优势,不断拓展,增加行业产品多元化,持续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及核心竞争力。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智能制造相关的机器视觉对位及检测、高速输送及精确定位、智能供料、智能控制与信息化等技术的研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13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87项,外观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7项。成立至今,公司先后荣获“2016年度苏州市专精特新百强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领军企业”、“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能化升级项目”等。2018年6月,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工信部[2018]31号)。 随着业务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公司建立了单元化、模块化、系列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产品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柔性、通用性强等优势,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的综合应用,大幅提高了客户产品质量、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了客户固定资产投入风险,协助客户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 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良好的售后服务等优势,公司服务了大量国内外知名精密组件生产厂商,进入了消费性电子、新能源汽车、火工品、教育、数字化工厂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并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户粘性不断增强。 2、主要产品 多年来,公司专注于机器视觉对位及检测、高速输送及精确定位、智能供料、智能控制与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的研发,通过归纳、总结以往众多项目的执行经验,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并经过长期质量验证,形成了大型智能化生产线单元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在大幅提升自身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装备及数字化工厂系统等,并可根据客户需要为其提供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成套解决方案。 (1)智能组装设备 公司生产的智能装备产品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准定位、高柔性等特点。产品由多个单元设备构成,每个单元设备由经过长期验证的标准化模块搭建构成,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优势凸显。产品的机器视觉对位及机器视觉在识别、测量、机器人测控等方面精准度较高。 产品的柔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可满足下游客户柔性化的生产趋势,单机之间任意插入或删减单机,随意重组,互换性高,各单元采取网络化,总线控制。下游客户产品换型时只需更换互换性模块,产品换型成本低。产品设置数据采集层、分析执行层、数据存储层和管理存储层四个信息管理层,基于TCP/IP的网络通信,通过RFID射频采集模块和扫描采集模块,将生产数据上传至总控,一物一码,实现物料追溯、生产数据上传存储分析、ERP系统数据对接、生产信息实时监控等功能。 智能组装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汽车、火工品精密组件的智能制造。如:手机马达智能组装生产线,汽车继电器智能组装生产线,电子雷管智能组装生产线等。 (2)数字化工厂系统 公司除了生产智能装备产品外,还提供了数字化工厂系统解决方案。系统方案不仅应用于本公司的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中,同时还对外进行方案输出,提供数字化系统软件的实施服务。 根据应用层级,功能需求的不同可分为服务于车间级的MES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服务于产线级的EAP信息化管理系统。两者均采用模块化的开发方式、前后端分离、多层软件架构,便于根据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进行较为快捷的开发部署及功能的扩展。 产线级EAP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柔性生产线,配合柔性生产线实现产品的生产制造管控及统计。主要包含如工单管理、工艺管理、数据采集、生产调度管理、生产过程监控、在制品管理、人员权限管理等功能。根据集成应用于不同行业的生产线,会进行相应功能或模块的调整。目前产线级EAP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如装配行业中的汽车传感器装配线、电子雷管装配线、硅料包装线、连接器装配线等;机加行业的板类零件柔性机加线;服装行业的智能吊挂线等。 车间级MES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于生产车间,实现整个车间的生产制造环境中人、机、料、法、环、测全要素的管理。主要包含:订单管理、人员权限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产品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看板管理等功能。此外,还包含与周边系统如ERP、WMS、SCADA等系统的集成应用。目前MES信息化管理已经开始应用于火工品行业的装配车间生产管理。 数字化工厂系统可应用各种行业的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如共同提供给某服装公司,包含原辅料仓库、裁剪中心、悬挂物流、物联网缝纫机、后道分拣、智能仓储等在内的整套数字化工厂系统。 3、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在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 3.1研发模式: 公司设立研发部,主要参与制定和实施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利用收集的信息,分析与本公司有关的行业和市场信息,研究行业技术的发展动态,为公司的产品开发、技术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通过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组织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知识优化,培养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2采购模式: 公司设置了采购部,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从供应商选择、物料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编制、采购工作方式等方面对物料采购工作逐一执行。公司通过制定合格供应商评审制度,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评审、筛选,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若干家供应商间的询价比价,结合产品质量、交期等因素择优选取供应商进行相应原材料的采购。 3.3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主要使用标准化模块实现定制化设计,形成详细的技术方案及相应图纸。根据设计方案,公司将产品所需零部件形成详细的设备物料清单,通过外购、外协加工与自行生产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零部件供应,在物料采购入库后进行组装及调试。 3.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人员、工程师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等与潜在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客户内在需求,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产品方案,获得客户认可,进而获取客户订单。公司对下游客户的产品特点、工艺特性等理解不断加深,单元化、模块化及标准化的理念获得客户认可,产品交付质量及服务响应速度等均获得了较好的品牌口碑,积累了优质的市场资源和客户资源,为订单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后,公司通过高质量的订单交付获得客户的信任及认可,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从而获取后续更多的订单。此外,公司还通过参与各类行业展览、行业会议等方式,积极拓展宣传和销售渠道,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以获取更多项目资源。 4、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4.1行业需求增加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通过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出台,更加体现出对制造业发展愈发重视,加快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战略由此不断升温。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制造也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从市场需求看,伴随着我国的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制造业企业劳动力的成本压力不断加大,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企业将采用更多的智能制造设备取代人工生产。在火工品领域,由于火工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危险性,智能制造也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方式选择,同时相比于人工生产方式,智能制造还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规范性,使质量整齐划一。另外,在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家环保节能要求日趋严格的背景下,企业亟需更新设备,进一步采用更加智能的制造装备,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些都将推动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家产业政策驱动制造迈向“智造”,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 4.2公司竞争力增加,拓展了新的细分市场 从公司业务推动方面看,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智能制造装备及数字化工厂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智能化改造,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具有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创新的标准化生产优势、可靠的产品质量优势、客户服务优势、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等各种优势,并顺应市场需求,将业务拓展到智能制造教育、餐饮,以及服装等行业。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一直致力于智能装备及数字化工厂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创新的标准化生产优势、可靠的产品质量优势、客户服务优势、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优势等,具体如下: 1、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及制造领域深耕十余年,已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专业技术知识,积累和开发了一批优质、业务关系稳定的客户资源。在合作过程中公司和客户之间通过深入的技术交流,对客户的需求有充分理解,能满足客户多样化、定制化的需求。近年来,公司与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厂商、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以及其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智能制造国际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并通过高质量的订单交付及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帮助客户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及认可,在客户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客户对于产品质量、功能的稳定性、交付及时性、技术更新及支持、售后服务等均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认证体系,下游客户基于自身生产经营稳定性的考虑,一旦合作关系确立,不会轻易变更,公司将伴随原有客户的规模扩张而共同成长。 2、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 2.1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及技术储备 公司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研发内容囊括结构设计、电控设计、软件研发、标准化研发等不同的技术领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设计方案。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85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23.21%,技术团队力量不断壮大。公司根据客户产品及生产工艺特点,为客户进行定制设备的个性化设计开发,实现产品功能,并满足客户对良品率、稼动率、生产节拍等要求,这是公司取得订单并得到客户持续信任的关键所在。 机器视觉对位及检测、高速输送及精确定位、智能供料、智能控制与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的研发,通过对系统科学、感知科技、信息科技、控制技术与工程理论等跨学科知识、技术的综合运用及跨学科集成,使产品在检测、控制、调度、管理和决策功能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攻克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如载具高速循环精确定位技术、零件基准点定位技术、运动轨迹定点技术、人机界面操作系统应用技术、料盘夹取分料技术、压力注胶技术、旋转点胶技术、机器视觉对位技术、高性能3D图形采集等核心技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13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87项,外观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7项。 公司的设计开发能力及技术储备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 2.2创新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主要采用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客户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较强,不同项目间的产品方案设计、实施流程、技术特点、组装调试等环节差异较大。公司采用单元化、模块化的设计,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进行拆解,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标准化模块库的持续积累,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定制化设备的标准化生产与研发。通过对各模块的选择和组合以“搭积木”的方式构成不同的产品生产线。模块化设计使得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较高,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公司的设计及生产效率。 产品的模块化降低了研发设计、生产及采购成本,可提高设备对不同生产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客户产品换型成本,并可实现共线生产,同时提高生产的协同性和智能化程度,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3、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数字化工厂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实现了将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化的无缝对接。经过多年研发,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化研发体系。而目前市场上在开发数字化工厂的解决方案时,还需要另外寻找开发智能装备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公司因具有独立完成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所以无论从开发周期、开发成本,还是后期服务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可靠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优势 公司通过采用单元化、模块化、系列化、标准化的设计,使得所生产出的设备具有柔性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等质量优势,具体如下: 4.1柔性化程度高 单元化、模块化设计使得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较高。智能组装设备采用单元化构建,单元设备间以柔性方式连接,各个单元可根据生产需要任意抽换,或在各单元之间插入一台或多台单机;针对不同的生产场地,还可将设备排列成环型、L型、直线型等不同的布局方式,也可以单独使用。 此外,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够快速响应客户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实现多批次的生产,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帮助客户降低生产等待时间,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公司自身的设计效率。 4.2通用性强、互换性高,产品换型成本低 单元化、模块化的设计模式适用于多种类型产品生产。产品换型时,根据需求,可以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如变更载具、载盘和拾取夹具等零组件,使得设备具有通用性强、互换性高、产品换型成本低等优势,降低了客户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4.3智能化精准对位 通过机器视觉对位技术对装配体和被装配体的尺寸、颜色等物理特征进行精准识别和测量,在装配体、被装配体和机器人之间建立空间坐标体系,工控机可精确计算出所获取目标点的空间坐标,从而消除系统误差,实现装配过程中的精准对位,并可自动校正,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4.4高协同性、可扩展性 生产单元通过总线各分布控制系统,将信息上传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了生产测试数据备份、生产数据邮件通知、生产装箱成品ID管理、ERP系统数据对接、生产信息实时监控、定期自动进行质量等级评估、自动生成各种质量分析报告等,具有生产的高协同性。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对生产线的智能化及信息化进行升级改造,实现AGV物流、智能仓储与智能制造的无缝对接,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5、客户服务优势 公司建立了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工程师及销售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高效、迅速的服务,能够对客户需求及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响应,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增强了客户粘性。 通过十余年来对专业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客户服务效果的不断改善,公司沉淀了丰富的系统集成技术及相关经验,具备了与国际知名客户进行技术对接、商务对接及服务对接的能力,能够做到与国际知名客户进行充分的需求理解与互动。服务领域也从提供单一操作工站扩展到提供包括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制造、装配及批量供应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产品品类、系统集成能力大幅提升,客户服务优势愈加显著。 6、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一直从事智能装备的定制生产,通过服务性消费性电子及汽车精密组件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客户,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智能生产线项目涉及整体方案设计、机械与电控方案设计、信息化功能设计、零部件采购、安装调试、系统技术升级等各环节,项目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强大的项目管理能力。客户需求变化性和生产工艺复杂性的提升进一步增大了项目管理难度。公司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部,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能力灵活、高效,项目管理团队全程参与客户需求沟通、设计规划、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及时交付。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适用□不适用 2021年生产量减少系公司2021年整线设备(整线设备订单金额较高,投入较高)产量增加,单机设备产量减少所致。报告期 内,产销比增大,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产能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单位:元
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本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
本期已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报告期内无子公司减少。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适用√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341.35%,主要系订单增加及应对供应链风险,对部分原材料进行备货,工 资薪酬的逐步增长等原因导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03.69%,主要系本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03.13%,主要系上年募集资金款到账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 本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9,056.9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4.76万元,主要系订单增加,在制产品增加及对应 供应链风险,对部分原材料进行备货,工资薪酬的逐步增长等原因导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