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铜牛信息(300895):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铜牛信息:2021年年度报告 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17 2022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吴立、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鹏秀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皮纪梅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16,364,180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为基数,向 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公司治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重要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节财务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备查文件目录 (一)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 (二)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三)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四)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载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五)其他相关资料。 上述备查文件置备于公司证券法务部。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不适用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 蓬勃发展,作为信息社会数字底座的数据中心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在数字经济发展中 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且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中心产业发 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化中国”作为国家战略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 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 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奠定行业发展的基石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网民规模稳定增长,网络基础 设施全面建成,产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信息技术与实 体经济加速融合,工业互联网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政府建设发展加速,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云计算产业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排头兵)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 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数字产业的规划发展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视野。根据艾 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2021年)》预测,未来的三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仍将保持高 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将达到9286.2亿元。从云服务结构上看,对云资源的需求仍然是 最主要的需求,IaaS服务仍然市场规模最大、增长速度快,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到5527亿元,占云 服务市场的59.52%;用户上云思维的转变,以及对能力的聚焦,将推动PaaS的成长,并成为未来推动云市 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为1374.2亿元,占云服务市场的14.80%。图:2019-2024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规模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图:2019-2024中国整体IaaS和PaaS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过去十年是云计算突飞猛进的十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增长数倍,我国云计算市场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到现在的千亿规模,全球各国政府纷纷制推出“云优先”策略,我国云计算政策环境日趋完善,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云计算应用加速向政务、金融、工业、医疗等关键行业渗透。 未来,云计算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进入普惠发展期。一是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承担了操作系统的角色,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协同配合的重要结合点,是整合“网络”与“算力”技术能力的平台。二是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云计算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以云计算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快数据的流通、汇集、处理和价值挖掘,激活数据要素的价值,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2.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走向深入,产业规模与参与主体快速壮大,加速传统工业支撑体系变革,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作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行动之一。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融合发展活力,打造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实现“新四化”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将加快工业设备网络化改造、推进企业内网升级、开展企业外网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地图作为重点任务。明确了“到2023年,工业企业及设备上云数量比2020年翻一番”的具体目标。 工业云平台将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集成,成为当前企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运营体系建设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利用完备的数字化平台底座,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和多赢共享,通过汇聚数据,分析数据,实现数据价值化,为企业内外客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生态化的智能化服务。在多方力量的作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将首先带动工业云市场的快速成长。根据IDC(中国)的预测,到2023年中国工业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超过270亿元。 图:2018-2023年中国工业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IDC中国 数据流带动的工业互联网核心价值环节迁移,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焦点从上云互通转向借助人工智能深 挖工业大数据价值,工业大数据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实现全要素互联之后的核心价值创造者。新型云计算是 支撑广泛、分散、大量的工业大数据采集、聚合、处理、分析的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工业大数据发展仍处 于起步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借助先进计算技术、5G、AI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工业大数据市场进入 到快速增长阶段,也为工业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增量需求。图:2018-2024中国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3.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前沿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成熟和商业化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也逐步向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工厂的场景化趋势演进,人工智能已逐渐在工业制造、企业服务、生活消费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在几乎每个职业领域,各种智能工具和服务正在涌现,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未来,人工智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将会变得更加紧密,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元宇宙整合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多种新技术,可实现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元宇宙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其重点在于实现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无疑是元宇宙的关键,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创造在线环境,让人们在元宇宙中体会宾至如归的感觉。 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业态、新模式,其发展依托于数据中心、超算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将极大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2021年7月,工信部正式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以“统筹协调,均衡有序;需求牵引,深化协同;分类引导,互促互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安全可靠”为原则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将新型数据中心作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加快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二)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深化推进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催化剂1.数字经济产业政策铺平行业发展道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着重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化中国”的目标,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为抓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此外,在国家发改委、网信办下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国家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引导产业发展的政策中,也提出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新基建主力军优势,积极开展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要求。 2020年6月,北京市经信委发布的《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中提出:“建设国际领先的新一代超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云边端等数据智能基础设施”。2021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到2025年要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50%左右,进入国际先进数字经济城市行列,北京人均算力达到3000GFlops的发展目标。《北京市第十四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提速数字经济新基建,建立人工智能超高速计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区块链共性平台等数据智能基础设备,是厚积数字化发展新势能的重要环节。规划提出的在金融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文化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丰富首贷中心、续贷中心、确权融资中心、知识产权融资中心功能;发展绿色金融,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实施泛在智能的城市感知全覆盖工程,建立交通治理、应急调度、公共服务、智慧楼宇、智慧社区等示范应用;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聚焦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建设面向重点产业的行业级和通用型平台,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线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基本实现智能化改造全覆盖等一系列具体举措,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发展方向。 2.数字化转型实践催生行业发展需求 从全球范围看,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倍增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保障自身生存、提高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力求通过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推动全社会生产力提升,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应用,数据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海量数据向异构化、多模化、泛在化等形态演进发展,传统的计算技术已难以满足未来以云化、边缘化、移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计算需求,新环境、新形势、新变化对以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传统的以CPU为核心提供基础算力的云计算平台,正在向能够综合提供基础算力、智能计算、超算算力的高性能计算云演进,算力应用在金融行业、能源行业、制造业、城市管理等诸多领域深度渗透,并通过产业智能化重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成从供给侧的技术驱动导向转向需求 侧的场景化应用主导转型。 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快,以金融行业、能源行业、制造业、公共事业为代表的“千行百业”在自身发展 中对数据中心、算力、数据安全性要求以及数据资产、数据主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在金融科技、智慧能源、 城市感知、智慧出行、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的推动下,以智能算力、超算算力为代表的新型算力 需求快速增长,从以基础算力为主的传统云计算平台向可以弹性、灵活地调整平台算力结构,适应不断变 化的算力需求的高性能计算云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3.“东数西算”工程优化行业发展布局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复函,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同步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意味着“东数西算”工程已启动推进。“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推动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 当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随着算力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土地、能源、气候等条件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具有较大难度和局限性。而西部地区的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及电力资源丰富,具备承接东部算力需求、发展数据中心的优良条件。通过“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优化了算力资源空间布局的同时,也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带动数据中心产业链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这张算力网开始展开,未来东西联动,在需求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贡献加速度。 (三)公司主要客户所处行业发展概况 1.互联网行业 2021年,我国互联网行业整体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去年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去年提升2.6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各类个人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呈普遍增长态势。其中,即时通信等应用广泛普及,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网上外卖、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互联网理财、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率也均在10%以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终端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的进步,为制造业、工业、金融、医疗、交通、零售、城市建设与管理及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提供了突破信息互联网服务局限的新型科技产业形态,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更加广泛深入,持续推动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同时,互联网正从人与人连接的时代进入到万物互联的时代,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正处于历史交汇期,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快速延伸,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拓展,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变革发展,推动创新资源加速向中小企业汇聚,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金融行业 在数字化转型的热潮中,金融行业一马当先。随着对金融科技认识的深化,传统金融机构正在从“科技赋能”逐步向“科技引领”转型,进行新的理念升华和实践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在2019年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加快金融科技的发展,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内在需要和重要选择。科技正在定义金融行业的新未来。在金融科技的投入方面,金融机构科技投入增长远超过其收入增长率。根据中国信通院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白皮书》中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六大行IT投入同比增长34.54%,远高于其4.44%的收入增长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金融科技作为推动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途径、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利器,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金融行业开始向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745.56亿笔,金额174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10.5%,增速明显加快。同时,数字人民币推广提速,试点测试规模有序扩大,应用领域逐步拓展,促进了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公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试点有效验证了数字人民币业务技术设计及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增进了社会公众对数字人民币设计理念的理解,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的试点使用。 3.政府事业单位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我国各省市积极探索、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数字政府建设的任务,单独设立“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章节,明确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相继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的有关规划,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数字政府展现出巨大潜能。一方面,新技术助力高效防疫工作。相关部门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助力疫情趋势研判、人流实时分析、风险人员识别、抗疫物资调配、病毒基因检测等,快速切断传染链条,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有力支撑复工复产。另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集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及相关增值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和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信息系统服务需求。 1.主要产品与服务 公司互联网综合服务主要指依托公司自建互联网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 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和云服务(即IDC及增值服务),即通过自建和租赁标准化电信级机房,自建云平台,租用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IP地址资源,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互联网带宽和虚拟专用网接入服务、云服务、网络安全、数据灾备等服务。 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即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指根据客户多样化的信息系统需求,提供从信息系统设计、设备采购、集成配置、安装测试、数据中心部署、接入互联网到日常运行维护的一站式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先进的集成配置中心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改变了传统较复杂的现场信息系统集成配置实施过程,诠释了先进的IT交付概念,为客户提供模块化、即插即用的集成配置服务,降低了客户信息系统实施成本。 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IT运维外包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以及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等。 2.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营销中心承担市场开拓职能,经过多年运营积累,已培育了一支专业市场营销队伍,负责营销渠道拓展、客户关系管理。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通过投标方式或商务谈判、参加展会、网络推广、技术交流、战略合作协同拓展以及强化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合作等方式直接拓展、获取客户。公司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历史业绩口碑,以满足客户业务需求为终极目标,为客户提供专业互联网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从而获得客户信赖。营销中心积极开展各产品线的销售工作,对竞争态势、客户需求变化等市场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主动调整销售策略,并通过整合公司现有产品资源,不断开拓新市场。营销中心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在价格政策和定价机制范围内调整销售价格体系,或提出价格政策、定价机制调整等建议,并通过对市场变化的研究,提出公司产品与服务的优化、发展与调整建议。公司配备专职客户服务团队,分派客户服务经理对客户进行专人负责,衔接客户业务需求与公司技术服务能力,及时跟踪、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使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提高了客户的稳定性和满意度。 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销售模式均主要通过公司营销中心采用直销的模式进行。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依据业务需求进行按需采购,因业务类别不同,采购模式略有差异:①IDC及增值服务 IDC业务采购能源、电力、租用机房房屋和采购各类设备,同时还需采购带宽、IP地址等基础通信资源。 数据中心机房配置的电力、空调、网络、安全、监控等系统设备,公司一般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根据采购设备的特点也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的形式选择供应商。通过公开的、有竞争的采购模式,根据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等综合因素选择质量过硬、价格公允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国内带宽、IP地址等通信资源主要集中于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公司分别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商租用宽带等通信资源。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电信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采购量,且持续增长,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主要涉及软、硬件设备以及技术服务的采购。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采购模式为以消带采,按照客户需求采购的软、硬件设备,公司采购部门在项目销售合同签署后,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材料向生产厂商及其代理商、分销商采购软、硬件设备等,主要按市场价格进行采购。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不断完善采购体系,与市场上主流软硬件设备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公司先后与华为、新华三(H3C)、Juniper、PulseSecure等国内外多个知名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确保了采购环节的品质及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公司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采购资源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IDC及增值服务主要采购能源、电力、租用机房房屋和采购各类设备,同时还需采购带宽、IP地址等基础通信资源,该类相关资源的采购均为按照公司业务需求及技术标准执行的自主采购。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主要涉及软、硬件设备以及部分服务的采购,且该类采购行为均为按照客户需求和技术标准从IT设备和软件的供应商、代理商进行采购。 (3)服务模式 公司的服务模式为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标准化或定制化的IDC服务和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①IDC及增值服务 公司为客户提供IDC及增值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接入、日常运维、故障排除和SaaS服务的软件配置工作。其中,接入过程中的服务主要包括协助客户进行各类型业务的开通、变更、终止;日常运维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服务台响应、巡检、容量管理、协助客户人员入室等;故障排除的服务包括故障处理及升级和故障问题管理;SaaS服务的软件配置则包括根据客户业务需求进行软件系统配置、流程配置、许可授权、帐户开通、系统测试等。公司的IDC及增值服务采用电子化工单流转方式,设备安装调试、日常运维、故障排除及软件配置等为人工作业方式。公司提供的所有服务均按公司质量控制流程和体系进行监督和管理。 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公司为客户提供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系统解决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系统结构框架设计、系统性能设计、系统软硬件选型和部署方案。当客户对系统解决方案确认并签订合同后,进行系统解决方案的详细设计,内容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硬件系统配置方案、软件系统部署与配置方案、系统调试方案、项目实施计划、系统测试大纲与测试方案等,在客户对方案确认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在项目实施阶段。公司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等物料的采购,项目实施人员进行设备及软件的安装、配置。产品硬件安装、配置并部署完成后,根据测试大纲与测试方案进行系统测试,测试完成并通过客户验收。 (4)盈利模式 ①IDC及增值服务 在IDC服务过程中,公司根据预估的客户需求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并向电信运营商采购带宽等通信资源,建立连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不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多线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中心综合服务并产生业务收入。其中,数据中心综合服务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监测、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日志分析、日常巡检等增值服务。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及精细化运营可以提升带宽等资源的可靠性和复用率,降低电费等运营成本,从而实现更好收益。 在云服务中,公司将自有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部署在自建数据中心内,并采购带宽、IP等通信资源,利用云计算技术,公司将上述的IT基础资源整合为一个资源池,虚拟成为多个相互独立的云主机供客户使用。客户可以自主选择资源配置,从而实现IT资源的动态分配、灵活调度、跨域共享。客户依据约定的资源配置及价格,按需付费。公司对云主机、带宽等资源的销售收入与资源、设备等投入成本的差额形成了公司的收益。 在云服务的SaaS服务中,公司将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和其他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应用软件部署在云上,客户根据需求选用相应的应用软件,按采购用户许可数量付费。采用其他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应用软件时,收益有两种取得方式:一种是向客户销售用户许可取得的收入与公司采购软件和资源投入成本之间的差额形成的收益;另一种是其他软件开发商将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根据按向用户销售许可取得的收入进行双方分成,分成的收入与资源投入成本之间的差额形成的收益。 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在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中,公司在对客户业务需求和IT系统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其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具体需求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形成整个项目的架构设计。并实施硬件平台搭建、系统配置和软件部署等工作。此类业务的盈利主要是来自于为客户制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和方案实施中的硬件设备及软件的安装、配置、调试、部署等技术服务,公司从中通过向客户收取硬件设备、软件采购和实施系统集成服务的价款,从而实现盈利。 (二)业绩驱动因素 2021年,公司坚持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持续深化“业务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创新思维,牢牢抓住国家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及培育壮大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的发展契机,在新冠疫情和全球宏观经济形势趋于震荡下行的背景下,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平稳。 1.创新驱动 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扩大云平台建设规模,着力提升云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各类因疫情催生的SaaS层产品及服务提供了技术依托和服务平台,迎合了市场需求,赢得了客户对铜牛信息服务品质、技术能力和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良好评价,为云平台业务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基础。公司基于疫情背景下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的现实,进一步完善“专属云”的业务模式,在公司自建数据中心为客户建立“专属云”,替代传统的“私有云”建设模式,为解决在疫情防控条件下难以进入客户现场进行项目实施的难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公司狠抓技术创新,参与工业企业的了生产型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及建设,对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相关技术经验,并明确了为未来将以专注于能源店里行业为工业互联网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组织创新方面,对内部组织功能优化与资源重新配置,形成了“三个底座、五个支柱”的业务组织模型,将公司能力聚合在为客户提供最优服务和最佳解决方案上,通过业务考核体系的调整、完善,提升公司业务运营效率。 2.政策驱动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数字经济独立成篇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之中。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指导性政策政策。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及《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指出,新型数据中心是以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以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为牵引,汇聚多元数据资源、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具备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务、赋能千行百业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同时,正式开启东数西算,确认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八大节点,全面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借助一体化政策东风,发展本地数据中心产业,北京作为数据中心产业热点区域之一,也围绕数据中心的发展出台《北京市数据中心统筹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成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驱动器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抓手,持续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对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数据中心为数字产业赋能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在政策引导、产业需求、技术推动的合力下,一体化、高算力、绿色集约、面向应用等特性将成为数据中心产业必选的发展道路。 3.需求驱动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数据中心从支撑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中心,转变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算力和能力中心。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企业上云上系统持续进行、行业大数据中心纷纷落地、伴随人工智能,AI训练及推理、数字孪生技术的日趋成熟,进一步加快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新冠疫情带来远程协同工作、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社会治理等应用需求的急剧增加,成为数据中心需求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4.技术驱动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普及使得诸如区块链、AI、虚拟现实、元宇宙、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具备了全面融入社会各行各业的基础条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加速渗透,进一步提升社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面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整体数字化转型服务 目前,国内传统IDC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为面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IDC服务,通过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合作的方式向最终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则以提供云计算服务为主要经营模式,少有涉足向最终客户提供IDC服务及客户应用端的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解决方案。铜牛信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为客户提供IDC服务、云计算服务、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私有云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成为向客户提供整体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 在资源层面,公司拥有自建数据中心与自主搭建的云计算平台资源,资源布局于京津两地,可以一站式解决客户IDC需求、云服务需求及异地灾备需求等综合性互联网服务需求。在这种资源架构中,公司自建数据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建设私有云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资源,自建云计算平台则可为客户提供了具有高弹性、高冗余性、高安全性的云计算资源。两种资源的共存融合为客户自主实现其混合云架构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公司依托自身资源,凭借自身技术实力,通过多资源整合、多技术融合,为客户提供满足各种应用模式、各种架构、各种安全等级要求的综合服务。在解决方案层面,公司长期以来通过为政府行业、金融行业等多种不同业务类型、不同组织型式和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提供IDC系统集成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服务,逐步形成了适用性较强的互联网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经验,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随着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社会数字转型的时代即将到来。工业互联网及新一代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将一方面导致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网络、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客户对边缘侧应用解决方案的需求将呈几何级数上升。同时,客户业务需求的多态性,对信息系统基础架构的多样性要求也成为必然。公司所具有的IDC服务能力、云计算服务能力及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解决方案能力,在网络架构解决方案上,可以满足客户业务多态性对网络结构的多样性需求;在资源架构上,可以将客户多样性的算力、存储及安全需求融合在一起,满足客户对复杂网络统一调度、弹性转换、综合管理的切实需求;在应用解决方案上,可以满足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多样化应用需求。 (二)京津两地布局,拥有优势区位内的优质资源 公司现有数据中心布局于京津两地核心区域和经济重点发展区域。公司天坛数据中心位于北京市二环内、CBD数据中心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国门数据中心位于北京市三环内。上述区域周边聚集了大量的金融、商业服务、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知名服务机构、要素交易市场、大型国有企业总部等高端客户,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目标客户资源,也为公司紧跟IDC、云计算和信息系统集成行业的技术与应用模式最新发展动态,提供了最佳地缘优势。 天津自贸区数据中心位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天津自贸区背靠京冀,辐射东北、西北、华北,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拥有目前北方最大的港口和华北第二大航空货运基地,开通中欧班列,实现了亚欧运输通道高效连接,海、铁、空、陆多式联运高效便捷,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业务聚集,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天津自贸区不断加快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国家租赁示范区建设以及大力发展的大宗商品交易、现代物流行业,特别是率先在全国实施的“数字仓库+可信仓单+质押融资+大宗商品市场+风险管理”的“五位一体”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为天津自贸区数据中心所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运营的IDC机房多为自建机房,相对于租赁机房具有更强的可控性,能够更好的整合基础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更能满足用户多线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更加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保障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在业务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紧抓国家新基建的发展战略机遇,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公司前瞻性的布局使得公司在优势区位内拥有了优质的数据中心资源。 (三)品牌认知与服务质量优势 公司是北京市国资委旗下唯一一家以互联网综合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服务的客户覆盖政府行业、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等众多行业。公司紧紧抓住国有企业上云行动及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重点拓展国有企业客户市场,根据目标客户相对集中的特点,通过建立示范性项目扩大企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口碑效应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等有效手段,迅速扩大了在北京市属、市管国资企业中的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自建的云服务平台,凭借过硬的云平台建设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维经验,新拓展了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同仁堂、京能集团、巴士传媒、首开集团、北辰实业、京粮集团、京城机电等一批大型北京市属国资企业客户。 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技术与服务品质,在国资企业客户及其他客户中赢得良好的口碑,聚集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新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丰富的运维经验 公司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运维经验,打造了一支历经考验的运维团队,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运维服务管理流程和运维质量管理体系。公司通过以自主研发为主的自动化运维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预防性运维,为IDC及云服务客户提供7×24×365不间断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顺利通过《数据中心网络基础环境等保三级认证》和《云平台等保三级认证》,铜牛国资云平台取得了公安部测评机构颁发的云平台渗透、漏扫专项测评A级安全资质,保障了铜牛国资云用户的运营安全。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评、ISO90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和可信云认证的复审工作。公司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工作,为公司业务有序、平稳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管理体系保障。 (五)技术研发与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凝聚了一批行业内优秀的年轻技术骨干。公司所属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对服务质量要求严格,良好的客户体验依赖于营销、技术、研发、客服等部门的通力配合。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技术、市场、管理、运维等各方面积累了一批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 公司深耕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和云服务领域多年,形成了公司特有的技术优势,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来自于自主研发,在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中广泛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36.0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5.54%。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公司沉淀并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为公司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疫情持续导致整体经济形势较为不利,也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带领公司全体员工有序推动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将年度经营计划逐一落到实处。在发展战略布局、资本市场发展、数据中心及云平台稳定运营、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拓展、管理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扎实基础、稳步提升自身实力。 (一)公司经营总体情况 公司是一家集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应用软件开发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在新冠疫情持续对实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锚定发展目标,稳步推进现有业务,积极拓展新生业务,为实现全年经营目标夯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0,395.2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0%;实现利润总额5,447.6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4.8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27.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0,105.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EBITDA利润率为33.25%,比上年同期增长1.69%;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5.73%;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23.05万元,同比下降172.47%。 (二)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1.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业务稳健发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持续提升自身核心业务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数据中心及云服务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全力保障数据中心实现稳健高效运营,在网络基础构架建设方面完成了各数据中心核心层网络升级改造及网络安全优化;在机房运行维护方面,公司积极落实双碳政策,通过优化运维管理进行节能减排,实现数据中心全年平均PUE整体下降;并积极参与市场化电力交易,降低机房运营电费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天坛数据中心成功拓展落地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绿色交易所IDC)”项目;公司天津自贸区数据中心入围了“天津联通创新业务IDC合作机房项目”,夯实了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二期资源扩容及云平台安全资源池建设顺利完成。公司顺利通过《数据中心网络基础环境等保三级认证》和《云平台等保三级认证》的等保复审、及《可信云服务评估》的复审,保障了公司云计算平台的运营安全,满足了客户对云上安全的重点关切。公司针对国资客户数据安全方面需求推出了企业“专属云”解决方案,使客户在充分体验云计算高弹性、高可用、高可靠、低成本优势的同时,也拥有了最佳的数据安全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开拓了多个市属国资企业云平台建设及服务项目,包括首农食品集团、首开集团、建工集团、建工地产、北京同仁堂等,公司云服务业务在国资客户市场中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26.56%,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稳步推进 公司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涵盖了系统集成服务、设备采购与配置、软件安装与实施服务等多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公司基于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长期沉淀的技术方案、长期培养的技术团队,以国资企业、商业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为重点目标客户,瞄准行业发展机遇及市场需求,重点拓展云平台集成及工业互联网集成等业务方向。报告期内,公司承接实施了北京银行、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华润集团、雪花啤酒、中材高新材料等知名客户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本身具有项目前期投入较大、实施周期长、回款周期长等特征,特别是工业互联网项目,由于部分产品为定制型产品,与通用型产品相比,导致业务本身具有的周转周期较长的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多次反复的复杂形势,导致疫区企业处于基本停工状态,物流系统也几近停滞,直接导致公司相关业务项目的实施周期出现延迟,部分项目实施进度比预计明显延后且未能按计划在报告期内验收,从而导致报告期内公司预付账款及存货增幅较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去年显著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99亿元,同比减少21.24%。 3.积极延展业务范围,扩大公司市场空间和经营规模 公司从“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数字经济能否健康发展,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实施,网络信息安全是必要保障。公司从现有业务的服务过程中,看到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巨大市场需求和发展商机。2021年,依托自身技术及资源优势,公司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设立了控股子公司北京铜牛奇安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安全产品整合、网络安全监控中心、态势感知平台及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积极推进,共同拓展北京市属国资企业客户网络信息安全市场。 公司认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引导的数字化转型是以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实施路径,以建设工业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公司从2020年开始涉足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并取得了初步经验。2021年,公司紧抓国家“双碳”目标下的市场发展机遇,发力电力行业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的拓展。设立了控股子公司铜牛能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铜牛信息的技术能力和资源平台优势,结合投资伙伴多年为能源电力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技术服务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和市场资源,面向能源、电力行业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致力于为能源电力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以自主研发创新型智能产品为核心,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推动铜牛信息在能源领域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整合社会资源,以聚合优势技术与资源的模式快速展开业务布局,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扩大公司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 4.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公司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根据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报告期内,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对现有技术进行快速迭代升级,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能力。公司主要研发项目“基于可靠性的云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保障系统与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综合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云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保障系统,对云计算平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设备健康管理。提高云计算平台的业务连续性水平,减少由于非计划停机造成的损失。研发项目“铜牛专属云系统”,利用OpenStack开源框架技术和WebRESTful建立铜牛云系统和云管平台,并为客户提供专属云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专属虚拟化资源池。在专属云内,用户可申请独占物理设备,独享计算和网络资源,并使用可靠的分布式存储。用户可在管理控制台统一管理资源,就像自建私有云一样的灵活使用公有云。研发项目“铜牛私有云管理平台”利用OpenStack技术和WebRESTful建立铜牛私有云管理平台和为客户提供云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不同方式的云服务。项目采用分阶段逐步深化和扩展的方式进行研发,第一阶段目标是完成铜牛私有云管理平台技术原理的测试工作,主要包括:web管理、权限管理、虚拟机管理、管理网络流量和ip、镜像管理项目、磁盘管理、网盘对象管理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后续阶段进行应用和扩展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软件著作权23项,研发投入总计1684.7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4%,研发人员同比去年增长32.26%。 5.内部资源重新配置优化功能,提升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努力克服疫情的持续影响,面对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应变,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客户、不同渠道组建集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业务团队,以专、精的服务形象面向终端客户,集中优势力量拓展目标市场。 同时,公司层面做好四个协同平台,包括财务协同平台、运营管理协同平台、研发协同平台和技术协同平台的建设工作,落实与业务团队的高效协同机制,助力公司业务高效开展。随着公司内部组织功能的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协同、管理体系的健全,全面提高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有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本公司经营不具有季节性或周期性波动的情况。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