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金发科技(600143):金发科技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5日 22:56:31 中财网

原标题:金发科技:金发科技2021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0143 公司简称: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袁志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奉中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吴健桦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向2021年利润分配实施公告确定的股权登记日可参与分配的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元(含税),具体实施分配方案时,实际派发现金红利金额根据股权登记日实际情况确定。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本年度不作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上述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年度报告涉及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因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四)可能面对的风险”的相关内容。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54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7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84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91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9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9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98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 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 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章程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0年修订)
本公司/公司/金发科技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金发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金发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金发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金发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金发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金发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美国金发Kingfa Science & technology (USA) , INC.
欧洲金发Kingfa Sci. & Tech. (Europe) GmbH.
印度金发Kingfa Science & Technology (India) Limited
金发生物材料珠海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特塑公司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金发碳纤维/碳纤维公司广州金发碳纤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宁波金发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宝来新材料辽宁宝来新材料有限公司
PP聚丙烯
PE聚乙烯
PC聚碳酸酯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PS聚苯乙烯
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
PLA聚乳酸
BDO1,4丁二醇
LCP液晶高分子聚合物
PA聚酰胺
PPSU聚亚苯基砜树脂
PES聚醚砜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本期、报告期2021年度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金发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KINGFA SCI. & TECH.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KINGFA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袁志敏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戴耀珊曹思颖
联系地址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丰 路33号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丰路 33号
电话020-66818881020-66818881
传真020-66221898020-6622189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丰路33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 情况2007年9月,公司注册地址由“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890号广州国际 科贸中心12楼”变更为“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高唐工业区高普路38号” ;2012年7月,公司注册地址由“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高唐工业区高 普路38号”变更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丰路33号”
公司办公地址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丰路33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0663
公司网址www.kingfa.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金发科技600143-


六、 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境 内)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 61号 4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张宁、徐红兵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40,198,623,226.9235,061,170,904.8814.6529,285,923,753.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1,661,495,265.864,587,696,510.29-63.781,244,503,121.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1,536,200,705.774,435,578,215.63-65.371,019,092,181.8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2,215,003,094.226,216,986,372.12-64.372,738,343,438.68
 2021年末2020年末本期末比上年 同期末增减( %)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14,986,958,295.4514,841,977,473.930.9810,539,525,443.93
总资产48,300,022,105.8232,454,896,472.9548.8229,169,654,922.14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1 年2020 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9 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4561.7826-63.780.474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64561.7826-63.780.474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0.59691.7235-65.370.388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036.21减少25.61个百分点12.1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益率(%)9.8035.01减少25.21个百分点9.92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1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9,057,347,670.8310,230,173,199.7110,305,971,110.8810,605,131,245.50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764,528,797.81816,690,566.03149,827,181.92-69,551,279.90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后的净 利润713,128,327.08749,014,930.79226,754,960.01-152,697,512.11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223,206,112.76515,707,494.181,184,265,817.12738,235,895.68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金额附注 (如 适 用)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35,555,612.06 -12,293,830.41-27,332,129.90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 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 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 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 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 的政府补助除外281,102,458.92 244,220,399.58195,150,538.67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 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 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 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 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 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 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 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 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 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 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 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 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 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 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3,566,822.82 -10,699,425.964,037,476.24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 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2,354,710.20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 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 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 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 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 收入和支出3,922,255.69 -33,143,975.8116,414,430.5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 损益项目   62,143,675.52
减:所得税影响额18,215,884.95 34,614,296.0518,040,103.2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2,391,834.69 1,350,576.699,317,658.47
合计125,294,560.09 152,118,294.66225,410,939.52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 响金额
应收款项融资1,707,512,760.48796,631,304.22-910,881,456.26-
其他非流动金融 资产213,047,000.00223,683,035.0010,636,035.00-
交易性金融负债10,622,123.80347,131.90-10,274,991.9010,274,991.90
合计1,931,181,884.281,020,661,471.12-910,520,413.1610,274,991.90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我国新冠疫苗逐渐普及,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游需求持续提升,我国经济率先恢复,给公司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是,由于海外疫情及极端天气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出现区域性、时点性紧张,全行业各环节都承受了涨价甚至断供的压力,给公司的供应保障和经营质量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聚焦主营业务,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以及公司搭建的全球供应链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集团一体化营销平台,公司迅速抓住了发展机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一)改性塑料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人均效率稳步上升、大客户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全球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改性塑料板块销量持续增长。产成品销量 174.53万吨,同比增长 12.84%;营业收入 253.28亿元,同比增长 24.11%。

1.车用材料:主要的车用材料销量为 61.75万吨,同比增长 26.82%。

行业概况:2021年,受到全球性的芯片短缺、疫情蔓延、关键原料供应紧张影响,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仅增长 3.26%。但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实现 340万辆销量,同比增长 148.20%。

经营情况:①持续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公司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确保各大汽车客户的材料供应,尽管外部供应普遍紧张,公司仍是主流汽车企业全球供应链保障的主要选择。②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创新。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公司在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功能结构件烯烃化、核心部件材料国产化、整车部件材料开发轻量化、舒适化和低碳化等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③持续深化品牌策略。公司通过产品工程化、功能化调整,以及对 OEM细分市场的经营,加大对主流豪华品牌汽车的材料拓展,随着客户相关项目陆续投产,项目开发材料占比超过 30kg/辆。公司产品在主流新能源汽车以及豪华品牌汽车的全球布局上成效显现。

2.家电材料:主要家电材料销量 37.00万吨,同比增长 26.28%。

行业概况:2021年我国家电累计销售额 7543亿元,较上年增长 3.40%。从结构上看,传统家电增长乏力,新兴品类如干衣机、集成灶及吸尘器等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宅经济”催生的新型厨房电器发展较快,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1年新兴品类整体规模约 632万台,销售额达 435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 10%,零售额同比增长 25%。

经营情况:①研究行业趋势,开发新产品。公司开发透光显示 PP、超韧 HIPS、低噪音材料及香薰材料等一系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产品,顺应家电行业高颜值、高品质、健康舒适和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②推广低碳材料,助力绿色发展。结合行业绿色发展趋势,公司开拓利用材料减碳、降碳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客户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3. 电子电气材料:主要的电子电气材料销量为 16.90万吨,同比增长 36.29%。

行业概况:随着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及汽车自动化驾驶趋势的发展,电子电气产品需求越来越多。2021年,受国内双碳政策推动和国产替代趋势加快的影响,锂电储能、光伏等绿色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汽车电子、5G、物联网、存储、功率器件等电子电气材料需求量大幅提升。

经营情况:①把握科技新周期,布局行业新机遇。随着终端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逐渐提升,以汽车电子、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智能硬件对材料的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紧跟智能汽车、消费电器等电子电气产品的发展趋势,开发出低翘曲良外观结晶性材料、高刚高韧性增强尼龙材料等材料。②保持技术优势,夯实行业地位。公司研发的无卤阻燃 PBT产品突破在风扇行业的应用瓶颈;公司研发的 PC/ABS合金解决了耐溶剂开裂的问题,满足在储能行业的应用需求。③开拓绿色环保领域,助力循环持续发展。公司通过对绿色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和成型效率的优化,结合创新性回收利用技术,推出海洋回收等级、PIR/PCR等级产品,响应低碳环保要求。如含有海洋基回收塑料(OBP)的无卤阻燃 PBT产品,取得了 TüV莱茵集团的全球首张趋海再生塑料含量证书,在多家世界知名厂商实现批量应用。

4、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2021年实现销量 18.21万吨,同比增长 31.29%。

行业概况:2020年中国产生的废塑料约 6,000万吨,回收量仅约 1600万吨,总体回收率不足30%。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是解决塑料废弃物污染、加速再生产业升级的关键,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经营情况:①加快建设全国回收平台。针对各细分回收渠道,公司开发 500余家优质供应商,建成 60余个资源回收网点,搭建了工业、农业、生活、海洋等多场景多品种的塑料废弃物回收体系,提升公司资源供应能力。②持续提升前处理能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核心工艺技术和装备,在清远、邳州建成 6个前处理车间,废塑料处理能力达 12万吨。③稳步提升高质利用技术。公司加强在技术工艺、设备改造、品控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建成食品级高质利用车间,实现对食品级 PP、PE新塑料的同等级替代。尤其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级气味去除技术,实现了循环材料在高档汽车内饰件的应用。公司打通了回收—前处理—再利用三大关键环节,实现了从废塑料到高性能材料质的飞跃。

5.其它改性材料:公司依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拓材料在新场景的应用,如消费电子、医疗设备、新能源等行业,销量实现了较大增长。

(二)新材料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成效显著,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行业地位日益突出,经营质量稳步攀升。新材料板块实现产成品销量 10.19万吨,同比增长 29.32%。

1.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销售 7.97万吨,同比增长 22.28%。

行业概况:2021年,随着国内双碳战略的推进和“禁限塑”的实施,国内可降解塑料需求快速增长,引发更多的资本和企业踊跃布局可降解塑料项目,市场竞争有所加剧。而主要原材料 BDO价格大幅上涨、出口海运费用高企,公司降解塑料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经营情况:①产能扩充有序推动。公司自主研发生物降解共聚酯产业化集成技术,目前具备18万吨/年的 PBAT树脂生产能力。②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公司开发了吹膜级、挤出级、注塑级、流延级等产品,满足终端客户定制需求;推出满足食品接触要求的 PBS树脂,推动饮品行业吸管等材料变革。③强化上游资源,保证原料供应。公司与主要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保障了公司的原料供应。

2.特种工程塑料:实现产成品销量 1.79万吨(其中 LCP销量 0.30万吨),同比增长 68.92%。

行业概况:2021年,特种工程塑料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消费电子、LED户内外显示屏、新能源汽车和 5G通信等行业需求增幅明显。此外,受疫情影响,国外订单需求转移至国内,带动国内特种工程塑料的需求大幅增长。

经营情况:①深挖行业潜力,拓展应用场景。公司开发的无卤阻燃增强半芳香聚酰胺 PA10T材料,在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和充电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开发的高流动、低翘曲和高熔接痕强度 LCP材料,在高 Pin数 CPUSocket应用上获得国际知名芯片生产商的独家认可并实现批量应用;公司开发的 5G通讯高速背板连接器用介电性能可调系列 LCP材料,备受行业内代表性客户的青睐;公司开发的高透明低杂质含量 PPSU材料,在 5G通讯关键部件上获得批量应用。②追踪前沿技术,提升成果转化。公司开发了全系列多品种 LCP薄膜专用树脂;公司稳步推进 LCP薄膜在柔性覆铜板领域的应用,目前 LCP薄膜已在扬声器振膜应用上实现销售。③积极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新增年产 1.5万吨 PA10T/PA6T合成树脂项目,第一阶段 0.4万吨已提前投产;公司 LCP产能已达 0.6万吨/年;公司千吨级 PPSU/PES中试产业化装置已基本达产。

3.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1.28亿元,同比增长 51.90%。

行业概况:2021年,冷链运输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需求快速增长,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应用需求增幅明显。

经营情况:公司持续拓展复合材料的应用场景,公司产品已稳定应用于汽车、工业级无人机、摄像器材和智能机器人、冷链物流车、管道等领域,如抗菌防霉复合材料产品在冷链运输集装箱及疫苗运输箱行业广泛应用,相关产品的销量在报告期内实现快速增长;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光伏、建材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三)绿色石化板块经营情况
1、宁波金发:实现成品销量 62.11万吨,同比下降 35.04%。

行业概况:国内石化行业及能源体系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丙烷价格同比增幅最高接近 70%,在能耗双控和限电限产影响下,丙烯下游需求减弱,各路线丙烯行业产品利润均呈快速下降趋势。

经营情况:①提升装置运行效率。公司定期检修丙烷脱氢设备,使生产负荷较检修前上升约6%,丙烯收率提高 0.85%。②持续降本增效。在原料采购端,公司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同时,公司利用丰富的储罐资源和国际采购优势,积极开展仓储业务和分销贸易,增加公司利润来源。③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公司的“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阶段主装置设计进行 60%模型审查,主装置、公辅设施和低温罐的土建施工全面展开,低温丙烷罐于 2021年 8月完成顶升建设。截至 2021年底累计投入资金约 12.41亿元,完成概算总投资的 18.20%。

2、宝来新材料:截至本报告期末,60万吨/年 ABS及配套工程项目累计资金投入 71.67亿元,合同签署进度完成概算总投资的 76%。

宁波金发“120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宝来新材料 60万吨/年 ABS及其配套装置项目达产后,宁波金发和宝来新材料的规模竞争优势将更为明显,并有利于金发科技打通全产业链,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产品综合竞争力。

(四)医疗健康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健康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15.27亿元,同比下降 43.65%。

行业概况:随着疫情常态化,国内外居民的医疗防护意识、个人卫生习惯和消费观念有所改变,医疗健康产品逐步转变为必备的防护用品,卫生健康产品的需求仍较为旺盛。同时,2021年医疗健康产品价格回归常态,行业盈利水平较上年大幅下降。

经营情况:①产线优化升级,提升人均效率。公司对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生产效率。②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积极布局国内外电商平台、药房和医院等渠道,提升全球影响力。③技术驱动创新产品,提升综合竞争力。如公司研发了高等级低阻高效非织造布,推出低阻高效口罩“风动云轻”系列,在保持高滤效的同时降低呼吸阻力,受到市场高度认可。④严控产品品质,产品取得国内外诸多认证。具体认证情况如下:
产品适用标准/法规资质
医用外科口罩(灭菌)EN14683欧盟 MDD产品证书 中国 2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YY0469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灭菌)EN14683 
 YY/T0969 
医用防护口罩(灭菌)GB19083中国 2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医用外科口罩(可降解、高透气)EN14683欧盟 MDR-1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折 叠款)GB2626-2019中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丁腈手套(多种颜色、规格)GB10213中国 1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证 美国 510K医疗器械许可 欧盟 MDR-1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 欧盟 PPE-耐化学试剂防护产品证书 英国 MHRA-1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 英国 PPE-耐化学试剂防护产品证书 俄罗斯 GOST-R医疗器械产品注册 加拿大 HealthCanada医疗器械产品注 册 食品级防护安全标志
 GB28881 
 ASTMD6319 
 ASTMD6978 
 EN455 
 EN374 
 EUmarket 
 JapanNotification No.370 
 FDAPart177.2600 
 GB4806 
 LFGB 
防护服EN14605欧盟 PPE-耐化学溶液渗透产品证书 欧盟 PPE-抗病毒渗透产品证书 欧盟 PPE-耐气溶胶渗透产品证书
 EN13034 
 EN13982 
 EN14126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灭菌)GB19082中国 2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隔离防护面罩EN166中国 1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证 美国 1类医疗器械产品列名 欧盟 PPE-防液体飞溅产品证书
 GB14866 
护目镜GB14866中国 1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证 美国 1类医疗器械产品列名
消毒湿巾、消毒喷雾、消毒凝胶GB/T27728中国卫消产品备案 美国卫消产品备案 德国卫消产品备案
 GB15979 
 EN1276 
一次性使用手术衣(灭菌)EN13795欧盟 MDD产品证书 中国 2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五)海外子公司经营情况
公司拥有印度金发、美国金发、欧洲金发、马来西亚金发四个海外基地。2021年,海外疫情仍较为严峻,全球经济均受到较大影响,作为公司在海外的重要销售平台和窗口,海外各子公司克服困难,调整经营策略,依托集团的供应链平台、营销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抓住发展机会,经营成果进一步提升。

印度金发:2021年印度疫情逐渐趋于稳定,整体经营环境持续好转,在全球供应短缺,同行供应不畅的情况下,公司积极拓展工程材料在汽车、家电、电子电气等行业的应用,持续落实工程材料本土化生产策略,提升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及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拓展产品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印度金发运营效率及盈利情况持续提升,改性塑料实现产成品销量 6.97万吨,同比增长 30.89%。

美国金发:2021年,受极端天气、全球供应链危机等影响,北美地区化工原材料严重短缺,价格飞涨。美国金发抓住发展机会,在汽车、电子电气、电动工具等行业实现突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美国金发改性塑料实现产成品销量 1.51万吨,同比增长 134.35%。

欧洲金发:2021年欧洲金发克服了全球化工材料紧缺及疫情蔓延等困难,加速推动前期已布局项目的落地,获得持续的产品订单。报告期内,欧洲金发改性塑料实现产成品销量 1.70万吨,同比增长 358.57%。

马来西亚金发:2021年马来西亚的新冠疫情持续,家电、日用品等“宅经济”产品的需求持续上涨,带动了改性塑料需求的增长。马来西亚金发在保障正常生产运营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工厂生产能力建设和产品体系认证工作,取得了 ISO9001和 ISO14001体系认证,本地化生产供应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报告期内,马来西亚金发改性塑料实现产成品销量 1.80万吨,同比增长 97.51%。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化工新材料行业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业中最有活力和深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关键领域,也是支撑我国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继而成为我国材料工业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产品领域之一。根据我国行业分类,化工新材料范畴主要包括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其他前沿材料。其中,先进高分子材料可细分为高性能树脂(改性塑料、工程塑料、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烃等)、高性能合成橡胶(特种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等)和功能性膜材料等。2020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主要类别产量约 2,600万吨,表观消费量超 3,600万吨,自给率约 70%。

2021年全球经济在疫情中前行,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一,遭遇诸多的障碍和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包括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和通胀危机。受上述危机影响,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面临原料供应紧张的局势,上游原材料价格全年高位运行。同时由于全球集装箱海运拥堵,海运费用高企,直接导致化工新材料的上游(原料粒子)和下游(塑胶制品)到欧洲及美国的进出口运费大幅度增加,供需不畅。2021年,我国多省市陆续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均指出要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如上海重点发展化工先进材料,广东省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浙江省推进低碳转型、推进绿色清洁发展、推进资源循环发展等。可见,中高端化工新材料进行国产化替代和绿色低碳循环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一定程度上限制新增产能使得现有的先进产能成为更优质的资产;化工行业发展将从规模的扩张走向创新深加工,未来化工新材料将成为驱动化工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

从长期看,中国的消费升级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趋势将重塑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环保新材料或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总体上来说,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未来依然有诸多确定性的增长需求,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金发科技目前已形成以先进高分子材料为核心,包括改性塑料、新材料、绿色石化、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四大业务板块,通过继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依托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卓越运营体系保障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 7大类,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气、通讯电子、新基建、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物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行业,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公司的产品技术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围绕高分子材料,逐步实现从单一改性塑料到多品种化工新材料的升级,产品结构不断向产业高端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延伸。


板块产品下游应用领域
改性塑料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汽车、家电、电子电气、通讯等
新材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农膜、3D打印等
 特种工程塑料LED、通讯电子、新基建等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汽车、无人机、现代物流等
绿色石化轻烃及氢能源聚丙烯、丙烯腈、有机溶剂等
医疗健康熔喷布、口罩、丁腈手套、防护服等/

(二)主要经营模式
由于化工新材料因客户和市场需求各异,涉及的塑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的业务模式是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

采购模式:
主要是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推进原材料国产化,综合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全球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保障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

生产模式:
生产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方式,即由客户提出产品性能和功能要求等订单需求,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原料和产品库存以及装置状况等情况,组织产品生产、检验并交付。

销售模式:
销售模式主要以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涉及的塑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需要对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这一业务特点决定了本公司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凝聚人才的企业文化
公司打造了基于价值分享的激励体系——“蛋糕理论”。该体系着重将公司的发展与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让公司核心优秀的人才能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秉承“共同奋斗,共同成长,共同致富"的理念,公司不断创新和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此外,公司强调以实现客户价值为导向,将“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近年来,公司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将公司目标逐级分解至各关键岗位,引导和激励员工追求目标的达成,以获得最优效益。岗位目标责任制充分肯定各岗位、各员工的价值,激励员工通过个人努力为公司创造效益,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共赢。

公司的价值分享理念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博士 109名、硕士 795名、学士 2,089名,其中近四成毕业于双一流高校。

(二)立体驱动的研发体系
公司秉承“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的研发理念,打造“13551”的研发体系(1个中央研究院、3个国际研发中心、5个分技术中心、5个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和 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形成以技术研究、行业研究、产品研究三轮驱动的研发平台。

公司为打通各模块之间的共性技术,成立技术研究院,下设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所、阻燃技术研究所、界面技术研究所、材料寿命技术研究所、聚合物合成研究所等研究所。技术研究院以项目为抓手,系统解决各类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技术研究效率。

公司强化行业能力的研究,成立行业研究部,下设汽车、家电、5G与消费电子、轨道交通与电动工具、绿色包装、医疗健康等行业研究模块及相对应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模块,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方向,紧跟行业发展和前沿技术应用,为行业客户提供专业和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以产品类别和材料应用为维度设置产品研发部,以客户需求为基点,进行定制化的产品研发,与客户共同成长,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

另外,技术研发平台还设有工艺装备部和知识产权办公室。工艺装备部主要研究加工工艺和装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为客户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知识产权办公室通过专利布局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 4447件,其中 3201件发明专利,622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外观设计专利,368件 PCT专利,222件国外专利,已获得的各类专利数量在国内制造业企业中处于顶尖水平。

(三)全球协同的营销网络
公司秉承“订单就是命令,合同就是老大”的营销理念,围绕客户需求打造全球协同的营销网络。在营销中心形成了以区域、客户、行业三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

在区域维度,设立中国(国内有东南西北中五个基地)、印度、美国、欧洲、马来西亚全球协同的服务网络,秉承快速响应的服务理念,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

在客户维度,设大客户经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客户诉求,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行业维度,设行业经理对细分领域深耕细作,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营销行业经理协同技术行业专家研究行业发展方向和行业需求,为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四)全球化的供应链平台
公司采取全球采购战略,与上游供应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质量、交期、价格综合优势明显,并通过打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全球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在 2021年行业上下游供需紧张之际,公司依托与上游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全球协同的生产物流体系,最大程度保障生产和客户交付,获得诸多大客户的认可,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五)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公司始终高度关注质量,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顾客为关注焦点,秉承“标准立企、质量强企、客户至上”的质量理念,在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基础上,将 ISO9001、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IECQ QC080000、ISO/IEC17025、ISO50001、ISO10012等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金发特色的 “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刚柔共混质量管理模式”,以实现客户高质量、产品高质量、供应链高质量、运营高质量和员工素质高质量的“五个高质量发展战略”。近年来,公司质量管理获得了业内广泛的认同与认可,先后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 AAA、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广州市市长质量奖、苏州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

(六)卓著的行业影响力
金发科技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重要角色。2009年承担全国塑料标委会改性塑料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目前参与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工作组(WG)近 20个,拥有国家级 TC、SC、WG委员 30余人,广州市标准化专家 10余人;牵头和参与起草发布的国际标准 9项,制定并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130余项。金发科技牵头制定并发布的国家标准等共 40余项,涉及阻燃、增强、抗静电、再生料改性、降解塑料等领域,基本覆盖了金发科技的核心产品。改性塑料分标委秘书处通过收集、整理改性塑料领域中大量的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ISO标准和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标准),编制了《改性塑料标准手册》。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401.99亿元,同比增长 1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1亿元,同比下降 63.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36亿元,同比下降 65.37%,基本每股收益为 0.6456元,同比下降 63.7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0.60%,同比减少25.61个百分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5亿元,公司资产总额为483.00亿元,负债总额为 315.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计 149.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65.38%。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40,198,623,226.9235,061,170,904.8814.65
营业成本33,517,501,408.1326,024,822,099.8328.79
销售费用565,116,899.01636,777,485.82-11.25
管理费用1,368,495,746.941,123,899,076.8421.76
财务费用765,729,914.08575,739,863.3233.00
研发费用1,455,208,165.991,438,962,962.121.1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15,003,094.226,216,986,372.12-64.3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19,600,252.43-2,795,939,680.28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89,059,544.36-2,414,054,166.63不适用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报告期公司利息费用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报告期采购材料现金支付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报告期在建工程投入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报告期内银行借款增加。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401.99亿元,同比增长 14.6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28.79%。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 比上年 增减 (%)
化工新 材料行 业38,088,410,991.3531,779,094,869.1316.5619.3026.99减少 5.06个 百分点
医疗耗 材1,526,962,264.001,293,473,283.0015.29-43.6599.39减少 60.77个 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 比上年 增减 (%)
改性塑 料25,327,677,823.8120,333,066,887.5519.7224.1134.96减少 6.45个 百分点
新材料2,653,839,565.411,754,307,184.7633.9051.1265.57减少 5.76个 百分点
绿色石 化产品4,014,372,610.593,717,374,874.837.40-16.29-9.21减少 7.21个 百分点
医疗健 康产品1,526,962,264.001,293,473,283.0015.29-43.6599.39减少 60.77个 百分点
贸易品6,092,520,991.545,974,345,921.991.9422.6424.33减少 1.34个 百分点
合计39,615,373,255.3533,072,568,152.1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分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营业成 本比上毛利率 比上年
    年增减 (%)年增减 (%)增减 (%)
国内销 售31,635,524,036.5026,569,717,473.2016.0110.2020.68减少 7.29个 百分点
国外销 售7,979,849,218.856,502,850,678.9318.5134.5577.78减少 19.81个 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
1、改性塑料包含改性塑料产品和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产品。

2、新材料包含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3、医疗健康产品包含熔喷布、口罩、手套等。

4、绿色石化产品包含丙烯、异辛烷、甲乙酮及液化气。


(2). 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主要产品单位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生产量比上年 增减(%)销售量比上 年增减(%)库存量比上年增 减(%)
改性塑料万吨182.78174.5313.1615.0412.8416.39
其中:环保高 性能再生塑 料万吨21.2818.210.7942.0331.2912.41
新材料万吨13.7110.191.3936.6729.3225.66
其中:完全生 物降解塑料万吨10.677.971.0928.4022.2822.26
特种工程塑 料万吨1.851.790.2472.5068.9228.07
碳纤维及复 合材料万吨1.190.430.0683.3142.55111.34
绿色石化产 品万吨60.8562.112.24-36.86-35.04-35.34
其中:丙烯万吨50.8649.931.44-19.29-20.30171.34
熔喷纤维制 品万吨0.280.090.05-66.78-70.37-77.21
口罩亿只17.9826.413.08-54.9817.66-82.11
手套亿只33.6224.337.49   

产销量情况说明
1、 改性塑料包含改性塑料产品和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产品;
2、 新材料包含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3、 医疗健康产品包含熔喷布、口罩、手套等;
4、 绿色石化产品包含丙烯、异辛烷、甲乙酮及液化气;
5、 根据国家统计制度中《工业报表统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工业产品生产量包括要销售的商品量和本企业的自用量。



(3). 重大采购合同、重大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成本构 成项目本期金额本期占 总成本 比例 (%)上年同期金额上年 同期 占总 成本 比例 (%)本期 金额 较上 年同 期变 动比 例(%)情况 说明
化工新 材料行 业、医疗 耗材直接材 料25,100,019,609.6088.1019,915,171,386.1886.5026.03 
化工新 材料行 业、医疗 耗材直接人 工414,336,183.841.45394,261,588.861.715.09 
化工新 材料行 业、医疗 耗材制造费 用2,976,563,509.8710.452,713,494,959.0411.799.69 
化工新 材料行 业、医疗 耗材合计28,490,919,303.32100.0023,022,927,934.08100.0023.75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