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华力创通(300045):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华力创通:2021年年度报告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09 2022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高小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 主营业务分析”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业绩亏损的相关原因及情况,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可能面临经营管理风险、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核心技术研发风险,有关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内容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部分予以描述。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14,217,08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第四节公司治理..............................................................................................................................42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63 第六节重要事项..............................................................................................................................65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96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04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05 第十节财务报告............................................................................................................................106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1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卫星应用领域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卫星应用主要产业领域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及利好政策支持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介绍,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约16.90%,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1%,达到1,295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2.11%;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9.90%,达到2,738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7.89%。截至2020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5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包含智能手机在内的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另外,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突破100万片,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农机、工程机械、测绘仪器、机器人和物联网终端等,高水平的高精度应用明显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工信部电子〔2022〕5号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三号系统开通后,提高北斗产业支撑能力、扩大北斗应用普及率已成为促进北斗产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并要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繁荣北斗大众消费市场,健全完善产业生态和加强组织保障。该文件着眼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的基础,提出两方面任务。一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重点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加快推进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北斗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二是构建北斗应用服务基础设施:推动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创新服务,推动不同地基增强系统的数据互通和业务协作,拓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在大众消费领域的应用场景。国防科工局印发的《“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重点规划》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卫星应用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北京、上海、河北、江苏、广州等省市相继出台发展新基建政策,开展“北斗+5G”应用示范,推进北斗技术的深度应用,或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或以推进产业创新基地集聚为主要手段,打造“北斗+”融合应用生态圈,逐步形成了产业链全面布局,并大力促进了北斗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北斗+”和“+北斗”的新业态、新模式,巩固产业区域聚集发展优势。另外,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时空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强烈,未来基于短报文通信等特色优势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行业、公共服务及大众市场的应用将得到极大拓展,融合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的位置服务应用,将有力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结构升级,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卫星导航产业领域将维持增长趋势。 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广域覆盖、全天候通信等特点,摆脱了长期对国外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依赖,填补了国内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空白。根据2021年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指明了卫星通信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将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完善高中低轨卫星网络协调布局,实现5G地面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业务内容是面向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用户提供话音、数据、短消息等移动通信服务;未来将通过融合导航增强、多样化遥感等多种技术手段,扩展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通、导、遥的信息一体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终端在支持卫星移动通信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导航增强、航空监视和热点信息广播等服务;可见,下一代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必将扩展它的业务范围,实现多种功能(定位、导航、授时、遥感、物联网、通信)的深度融合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推进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较早地在北斗导航和天通通信等卫星应用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已经形成了从芯片、板卡与模块、导航终端、仿真测试和系统服务等完善的产业链格局,相关技术和产品在应急管理、地灾监测、交通运输、民用航空国防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了核心芯片的设计研发,设有自主化的芯片研发团队,重点开展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基带芯片、高精度和抗干扰芯片的设计研制,并已成功研制出多款卫星通信导航基带芯片,掌握了系列核心技术,为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持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仿真测试 仿真测试产业基于仿真技术,融合相似理论、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信息科技等技术,以计算机和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以实现用仿真系统再现所仿真系统实际运行的真实程度和定量关系,对国家科技创新、各领域工业能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将仿真技术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更高级的仿真技术。作为前沿技术,其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逐渐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产生影响。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结合当地经济基础、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的层次和方向,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介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业被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具体表现在:推动三维图形生成,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动作捕捉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行业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业被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并进入国家规划布局,未来五年VR/AR技术在教育、影视、游戏、军工、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将大有可为。 在仿真测试领域,公司长期致力于针对高端装备和高端制造业的通用化仿真测试平台研制,业务范围涵盖航电总线产品、半实物仿真测试、综合仿真测试等,持续为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客户提供领先的设计方法、技术手段及测试验证工具,现已成功应用于系统装备论证、研制、试验和维护训练等领域。另外,经多年的技术积累,已形成一系列的行业解决方案,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国防电子等军队国防工业,以及能源、电力、高铁、智能制造等民用高科技行业,拥有丰富的集成开发经验和大量的成功案例,在市场上占据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3.雷达信号处理领域 雷达信号处理是为完成雷达数字信号检测和信息提取功能所采取的实施手段,通过采样、保持和分层,把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属于雷达装备的核心技术,为雷达装备的“大脑”。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的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产品及服务,以解决国际技术封锁背景下其对先进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的需求。 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军用雷达。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内斯特研究(ResearchNester)发布的《军用雷达系统市场:2027年全球需求分析与机遇展望》报告显示:预计在2020-2027年期间,军用雷达系统市场将达到4.30%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到2027年底的市场总价值约为192.22亿美元,军用雷达市场将不断扩大。同时,现代化战争会不断涌现先进武器,对军用雷达能力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无人机、先进弹道导弹和电子战系统的持续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加大军方对雷达系统的需求。将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运用在军事领域,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大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均为军用雷达信号处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雷达信号处理也成为民用雷达市场的新热点。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基建领域的加快建设,雷达信号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雷达信号处理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公司专注于先进雷达信号处理设备、雷达射频仿真测试设备、复杂电磁环境构建与监测系统及复杂电磁环境构建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雷达导引头内场实时开/闭环仿真系统、雷达外场复杂电磁环境信号构建、半实物仿真系统实时闭环测试。另外,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研发和探索,不断地为国防军工用户提供先进的信号处理产品及解决方案,参与了多项重要武器型号装备研制与生产,技术和市场优势地位明显。 4.国防军工领域 国防军工业是现代大国博弈、强国争雄的高端平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国防预算保持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0.5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45万亿元,12年CAGR为8.7%,增长速度较快;2018年,增速达到12年来最低,约6.0%,之后四年又重新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上升到7.1%,增长趋势明显。由于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以及我国装备迭代升级需求增加,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国防预算增长率将继续保持现有趋势。国盛证券研报指出军工成为国家“必选消费行业”,俄乌战争带来最清晰的认知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下发展国防军工的必要性、长期确定性凸显,长期也将超GDP增速。我国以“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长期发展目标,但当前军事装备与美对标差距仍然很大。根据《WorldAirForce2022》介绍,中国三代与四代战机占美军的24%左右;根据GlobalFirePower、CMPR数据,中国拥有航母2艘而美拥有11艘,核潜艇15艘而美拥有68艘等,装备补缺口任重道远。正如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所述,“我国国防实力与之相比还不匹配,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安全战略需求还不相适应”。为实现本世纪中叶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目标,则军费占GDP应向美看齐(根据SIPRI,2020年中、美分别是1.75%、3.74%),那么预计未来30年我国军费增速将超过GDP增速,其背后的产业逻辑:一是装备补缺口,二是军事对抗牵引新装备持续迭代,可见国防军工行业持续增长动力强劲。 公司是国防电子和军工装备信息化领域的优质供应商之一,国防、军工预算的稳步增长和军事装备的持续迭代有助于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步伐。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深耕国防及行业信息化领域,聚焦卫星应用、仿真测试、雷达信号处理、轨道交通、无人系统等公司主营方向,不断推动技术升级和应用创新。公司依托核心技术和完善服务,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电子、特种装备等国防市场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器件及模块、终端、系统和解决方案;为交通运输、应急通信、灾害预警、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研发,在多类型北斗导航技术与产品、卫星通信技术与产品、多类型仿真测试产品平台、雷达技术与电子对抗技术与产品以及轨道交通产品等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产品 1.卫星应用领域 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依托自身的核心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围绕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等领域开展相关的产品研究及应用推广,已经形成“芯片+模块+终端+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格局,技术和产品在应急管理、地灾监测、交通运输、民用航空、国防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卫星应用产品主要包括: 第一,芯片模块产品,主要是指北斗导航基带芯片、天通卫星通信基带芯片以及相应的模块产品。北斗芯片和天通芯片的研制奠定了公司的行业地位,为相关的产品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第二,终端类产品,主要是指为适应不同应用场景而研制的各类手持、车载、机载、船载等定位或通信终端。在北斗领域,公司研制了差分用户机、高精度GNSS接收机、导航抗干扰组件、MEMS惯性组合导航等多种型号的导航终端产品,目前已经在交通、国防、应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卫星通信领域,公司研制了天通船载终端、天通卫星手持终端、天通便携式终端、天通物联网终端等多种型谱卫星通信终端,以适应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检测类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研究所、工厂,以及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 第四,系统级产品,主要包括北斗高精度安全监测系统、天通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以及卫星导航、通信综合集成应用系统。同时,公司正在积极研制适用于民用航空的机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机载卫星通信系统,抢占核心技术高地。 公司紧跟国家在卫星应用领域发展的政策引导,积极开展北斗三号、北斗+5G、低轨卫星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产品应用研究和跟踪,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持续提升产品及服务的先进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迎接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做好充分的筹备和产业规划。 2.仿真测试领域 在仿真测试领域,公司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预研,依托核心技术全力开发建设仿真与测试相关的平台软件开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硬件模块开发能力,致力于打造针对武器装备和高端制造的通用化仿真测试平台。同时,公司借助虚拟现实、仿真可视化、数字孪生、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针对装备研制、训练仿真、仿真应用展示等具体需求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具体产品主要包括: 第一,标准化产品,包括多种航电总线终端板卡以及IPCore等核心产品,以及便携式航电网络分析仪以及航电总线交换机等标准化货架产品。 第二,总线测试综合平台,自主研发的航电总线测试升级平台BEST+,提供了针对大型飞机的航电综合系统测试方案,总线一致性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的解决方案,以及数字化的系统验证方案。该平台能够快速搭建多网、多总线的仿真测试环境,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拓展,为新一代的总线通讯仿真和系统测试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第三,系统仿真测试集成平台,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行业等应用特点,配合业务逻辑,升级HRT半实物仿真平台,能够满足机载设备、发动机、机电系统、飞控系统、卫星应用的综合仿真测试验证业务需求。 第四,公司从事仿真应用开发及仿真可视化系统的集成,可提供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光电半实物仿真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电磁仿真定制型系统解决方案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可视化信息系统,积极推进仿真技术的创新发展。 3.雷达信号处理领域 在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公司聚焦先进雷达信号处理设备、雷达射频仿真测试设备、复杂电磁环境构建与监测系统三大类产品,分别是: 第一,型号装备类产品,包括雷达信号处理机,雷达侦察干扰机等。 第二,雷达与电子对抗射频仿真测试设备,包括雷达综合测试仪、雷达干扰机测试仪、雷达实时回波模拟器、实时杂波信号模拟器、射频信号高速记录与回放设备、雷达电子靶标、相控阵天线模拟器等。 第三,复杂电磁环境构建与监测系统,包括复杂电磁环境规划与管理系统、雷达干扰信号模拟系统、雷达回波信号模拟系统、雷达辐射源信号模拟系统、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监测系统等。 4.轨道交通领域 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的业务主要以全资子公司明伟万盛为依托,主要提供用于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屏蔽门系统和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吸收装置两大类产品,分别是:第一,用于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站台门系统。公司的技术方案日趋成熟,智慧运维系统方案和无人驾驶地铁站台门系统技术方案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为客户提供了智慧、高效、友好、安全的系统解决方案,顺应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趋势。 第二,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回馈装置主要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再利用,将列车消耗在制动电阻上的能量吸收并反送回电网,该装置对交流电网无任何影响,能稳定直流牵引网电压,具有“削峰填谷”的功效,实现制动能量更高效率的再利用,符合当下“碳中和”的时代潮流。 5,无人系统领域 在无人系统领域,公司重点发展以特种行业应用的中小型无人机系统、小型侦察无人车系统和反无人机系统,重点打造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强环境适应性等特点。报告期内,公司提高自研进度,主动推广自研产品,已见初步成效。自主研发的倾转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留无人机、网捕无人机以及小型复合式无人机取得重大进展,系留无人机和小型复合式无人机已经完成定型。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政府及行业机构用户,基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公司采用“专用定制化+通用产业化”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收入主要来源于项目型收入。其中各主营业务领域的项目产品由于客户类型、应用端场景、技术规格等因素的差异化,可分为具有标准价格的定型标准化产品和通过市场竞争投标的定制化项目两大类。通过项目定制化,满足专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产业化路线,挖掘和培育可以形成量产、可复制的通用货架产品,助力公司扩大业务规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专注于卫星应用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卫星导航通信融合应用技术的科研单位之一,芯片是卫星应用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及行业应用的基础必备产品。在集成电路领域,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了芯片的设计研发,培养了自己的芯片研发团队,重点开展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基带芯片、高精度和抗干扰芯片的设计研制,并已成功研制出多款卫星通信导航基带芯片,掌握了系列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研制出“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SOC核心基带芯片HTG001”,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实力,为公司进入北斗三号应用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北斗+5G室内外融合定位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卫星互联网高低轨协同通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方向的研究,为国家航天发展及其卫星应用产业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一直坚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研发理念,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变革,以创新,谋发展。公司历来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拥有多支具有丰富经验和优秀技术能力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在50%以上;长期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不低于20%。公司始终坚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创新并持续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科研流程与过程管控机制,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仿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稳步巩固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助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新领域和新概念的技术研究,紧密跟踪低轨卫星通信、室内外定位、机载卫星通信导航等新技术领域,紧跟客户需求、坚持自主创新。 公司继续加强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计拥有有效专利276项,软件著作权363项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0项。公司将继续探索各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同时兼顾多领域技术的通用性,实现技术和产品经济效益高效转化,开拓技术创新新格局。 (三)产业协同效应优势 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主营业务已经覆盖了卫星应用、仿真测试、雷达信号处理、轨道交通、无人系统等业务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应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生态模式。一方面,公司不断地优化产品和服务级别,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更高规格的业务需求,持续不断地挖掘产品和服务的宽度、深度,使公司的资源、技术得到充分地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公司正在积极地进行技术和产品的行业迁移,培育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为公司进一步放大产业链的乘数效应、打造比较竞争优势构筑了良好的基础。华力创通集团化建设协同效应明显,北京、成都、上海、云南、西安地区的产业化队伍进一步扩大,集团公司抓总、子公司主建、市场业务夺标,东西南北中协同的集团企业组织框架初步形成,能有效利用各地关键资源和区位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四)齐全的国防及行业准入资质优势 在特种行业领域,准入资质及行业认证是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公司较早地取得了完整的国防军工准入资质以及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和北斗民用分理服务试验资质;并顺利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9100D:2016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GJB5000A-2008二级现场评价。完整的行业准入资质及质量体系确保了公司过硬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彰显了公司整体的技术研发实力,为公司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人才和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长期坚持“国家意识、务实创新、以人为本、诚信感恩”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建立积极正向的组织氛围,凝聚了一批各领域的优秀人才,通过企业文化为员工赋能,对公司稳健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多数毕业于“双一流”等重点院校,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程经验及活跃的创新思维。销售团队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对行业理解深刻,具有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公司的管理经营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较强的市场把握能力,能够带领公司在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中准确判断发展方向,不断挖掘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充分调度公司的各个部门资源予以快速反应。另外,公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及员工持续学习,通过组织各类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骨干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绩效改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1年,国内经济需求收缩、预期减弱,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公司紧抓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大势,把握新机遇,聚焦全年发展目标不动摇,以顽强拼搏、昂扬向上的发展劲头,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有序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504.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96.38万元。公司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进入低谷期,发展速度放缓,外部销售市场环境竞争加剧的影响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导致收入较上期大幅下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对其当时并购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14,792.92万元。另外,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加速应用推广,受北斗导航技术迭代更新、客户应用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谨慎性考虑,对前期针对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研发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6366.63万元。剔除商誉减值及无形资产减值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公司卫星应用、仿真测试、雷达信号处理等主营业务经营稳健,整体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一)产业化持续推进,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1.卫星应用业务 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专注于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和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 基于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的核心芯片技术,形成“芯片+模块+终端+系统解决方案”的较全产业链格局,面向特殊机构和行业用户,提供包括芯片、模块、终端、装备、平台系统、运营服务等系列产品和服务,并随着卫星系统建设迭代和完善,持续进行技术、产品和应用模式的更新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开展针对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基带芯片、模块及终端产品的研制攻关。2021年7月,公司成功研制并发布了“北斗三号高精度定位SOC核心基带芯片”,该芯片支持北斗三号和北斗二号RNSS民用信号全频点接收、支持全球四大导航系统全频点高精度定位、支持RNSS/RDSS双模导航通信、支持北斗全球短报文通信,同时具备抗窄带干扰和抗欺骗干扰能力。在芯片设计上,具有架构先进、集成度高、功耗低、性能卓越等优点,芯片灵敏度、时间特性、抗干扰性能、定位测速授时性能等关键指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基于公司自研的北斗三号基带芯片,公司开展了北斗三号短报文模块、高精度模块、双模OEM模块的设计工作,并逐步进入样品研制和行业试用阶段。同时,公司针对特种行业新需求以及部分自主可控替换需求,研制了多款面向车载、机载、船载、手持、便携等应用的北斗三号终端产品,并取得了多项竞标入围,为今后公司在北斗三号特种行业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在卫星导航领域积极运用“北斗+”和“+北斗”的推广模式,依托核心技术和应用研究,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北斗综合应用能力,将“终端+平台”模式逐渐深入到行业细分应用领域。在机载北斗领域,公司自研的北斗定位追踪设备在历经产品规范、试验大纲审查,产品功能、性能测试,环境目击试验等一系列审查后,于2022年通过了适航认证审查,获得了CTSOA证书,取得进入民用航空领域的“通行证”。在报告期内,公司为多架特种飞机加装了北斗导航设备,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及工程经验。在北斗高精度安全监测领域,公司重点围绕地质灾害监测进行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在不断完善北斗高精度接收机产品的同时,产品团队完成了裂缝计、雨量计、无线网关设备等三款产品的研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安全监测解决方案。公司顺利完成贵州、青海、山西、新疆等地数百处地灾隐患点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建设,共计安装设备数千余套,设备覆盖GNSS地表位移监测、雨量监测、裂缝位移监测、崩塌加速度监测、雷达泥位监测、土壤含水率监测、声光预警等常见地灾监测类型,对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基于我国天通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通信基带芯片,并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研制了系统化天通通信终端。报告期内,公司将卫星通信和物联网应用相结合,完成了基于天通物联网的加密、传真、位置上报等功能的开发,以满足特色应用场景下定位的应用需求;完成物联网模块、卫星数传单元等新产品的产品开发,为天通应用领域的推广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公司新研制了天通船载终端HTL4201、天通物联网终端HTL6300和天通卫星手持终端HTL1300等新型天通终端产品,天通产品型谱进一步得到扩充。 随着天通市场的逐渐打开,用户对终端配套的平台需求也越来越多,借助项目支撑,公司建立了融合天通、北斗、RNSS、GIS,5G/4G等技术协议为一体的通信及位置服务平台,平台支持核心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数字化、可视化大屏的方式进行直观、科学展示,解决行业用户应急,林业,车载等管理、调度、监控的需求。 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密切跟踪国家低轨卫星系统建设发展的趋势,为公司的技术方向推进提供指引。报告期内,公司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终端应用等相关的多个论证资料;积极参与了北京市科委卫星互联网储备课题的申报工作,芯片、终端验证两个课题成功入选科委储备课题,并联合九天微星成功申请《基于5G星上处理的宽带通信载荷原理样机研制》课题,双方将围绕卫星互联网、新技术体制、地面终端研发和商业航天产业化开展深入合作。 2.仿真测试业务 在仿真测试领域,公司继续致力于针对高端装备和高端制造业的通用化仿真测试平台研制,业务范围涵盖航电总线产品、半实物仿真测试、综合仿真测试等,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国防工业和电子、电力、高铁等民用高端装备制造业。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发布了半实物仿真平台HRT3000,该平台是飞控、液压、机械等多领域数字模型的管理运行平台,综合了仿真验证、批量测试、数据处理、工程管理等多种功能,支持用户自行搭建数字化实时仿真、硬件在环、快速原型验证、数字孪生等应用平台,致力于提供标准式、货架式的产品和服务。公司承担鲲龙-600水陆两栖飞机(AG600)铁鸟综合试验台测试采集系统、信号仿真系统与液压源系统试验器等项目;该项目提供了量化的通信性能指标,完善了通用化测试模块的功能,提供了便捷化的设计模板,积累了铁鸟综合试验经验。 在系统仿真领域,公司可向客户提供包括可视化应用、高性能计算、智能感知仿真平台、光电仿真、数字孪生、智慧+等领域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对某型装备进行智能识别,协助进行虚拟维修、虚拟拆装及使用培训。实现了装备单元模块智能识别,采用AI智能学习方式,随着训练量的不断累积,识别速度和准确率不断提升,为智能识别技术在军事作战训练领域拓展应用奠定基础。公司正在自研“基于北斗时空大数据的孪生城市数据中台”,基于北斗时空数据的孪生城市数据中台是数字孪生城市精准映射虚实互动的核心,通过智能感知设备、联接网络将汇聚大量的政务和社会数据,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整合后,展现城市全貌和运行状态,成为数据驱动治理模式的强大基础,将依托北斗三号时空数据信息,以公共位置和地理信息服务为载体,以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为基础,打造卫星通信、遥感、导航一体化服务技术体系。 3.雷达信号处理业务 在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受益于信息化装备需求增加及前期产品型号积累,该板块业务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报告期内,多款型号产品订货增多,公司集中力量,保生产保交付。在导引头测试领域,公司紧跟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不断适配新型号产品,并完成了产品的技术升级迭代,性能更优,接口更为丰富,可以兼容多种型号的导引头测试工作,借助于产品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优势,导引头测试产品配套研制速度得到提升。为适应国防装备智能化和隐蔽化的发展需求,公司研制三频段上下变频组件,并批量的进行了供货和交付。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参与多个重点型号项目的研制,依托于国产化芯片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多款新产品的国产化研制及老产品的国产化升级,确保了国防装备的自主可控。 4.轨道交通应用业务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主要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明伟万盛进行开展。2021年,反复的新冠疫情对轨道交通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家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继续保持收紧状态,全年新建项目极少,在建项目验收压力大,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受到制约。在行业环境恶劣的形势下,明伟万盛“保交付、保开通”,保障在建项目的顺利交付和验收;分阶段实施人员精简,减少成本支出;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积极改善经营状况。明伟万盛进一步迭代升级站台门系统,优化运动算法和安全闭环控制逻辑,进一步降低自研系统成本。2021年,明伟万盛被认定为“江苏省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5.无人系统业务 在无人系统领域,公司已初步形成了无人系统集成研制、产品销售、飞行服务的整体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优化改进型的动平台起飞降落无人机的陆地试验;继续深化了小规模无人机集群的控制、仿真与飞行验证等工作。60公斤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完成了缩比样机的优化、加工、集成;小型复合翼无人机完成了动力与航电选型、地面组装、系统集成与测试,初步具备批量供货能力。在无人机领域,公司已基本具备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地面和飞行测试试验、用户演示无人机的能力,部分研制新产品已开始向外小批量销售。 (二)满足公司战略需求,积极推进再融资 为满足公司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需要,公司于2020年底启动再融资事项,计划募集资金3.3亿,将主要用于布局公司“北斗+5G融合终端基带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北斗机载终端及地面数据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公司于2021年7月份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文件,于2021年11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3675号)。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非公开发行相关事宜。通过此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填补公司在室内高精度定位领域芯片的技术空白、拓宽公司的产品线,有助于巩固公司在北斗产业以及在航空领域的优势、深入民用航空市场,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增长增添动力。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金实力,为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并进一步满足公司核心业务增长与业务战略布局需要,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内部经营管控,加强企业运营管理 为适应公司发展需求及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薪酬制度,践行“计划上求实;管理上求精;技术上求细;质量上求严”行为理念,推动落实用制度规范公司,用机制管理人员,用文化凝聚员工的管理机制。公司加强内控建设,坚持以提升效益、改进效率、创造价值为导向,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效能,优化资产结构,全面提高公司现代化经营管控水平,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完善公司治理,为公司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薪酬体系,加强人才培养 为充分挖掘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公司继续深化绩效改革,提高人均效率,实行项目管理与绩效考核挂钩,实现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和透明,促使奖勤罚懒的理念进一步落地,鼓励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员工在公司平台上积极发展,培养年轻的核心团队。报告期内,公司下设的华力学院本着公司文化引领的理念,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结合公司特点,注重课程的前期设计及培训的落地执行,报告期内共组织各类技术交流和培训达到102次,一对一超过100人次,有效提升了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另外,报告期内公司有15人通过了2021年度职称评审,其中有6人荣获高级工程师。 (五)严格规范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规范信息披露工作,提升信息披露工作的整体质量,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与投资者保持密切交流,在资本市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司充分利用易董平台、深圳证券交易所网上业务平台、互动易等平台,实现事前资料查询、事中系统化管理、事后智能化分析,帮助上市公司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适用□不适用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进入低谷期,发展速度放缓,外部销售市场环境竞争加剧的影响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导致 轨道交通行业收入较上期大幅下滑。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