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必创科技(300667):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必创科技:2021年年度报告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11 2022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代啸宁、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鞠盈然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鞠盈然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敬请投资者查阅。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0840639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8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2 .............................................................................................................................. 第四节公司治理 37 ..................................................................................................................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 56 .............................................................................................................................. 第六节重要事项 58 ..........................................................................................................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79 ..................................................................................................................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 87 ......................................................................................................................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 88 .............................................................................................................................. 第十节财务报告 9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年度报告原本。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将上述文件的原件或具有法律效力的复印件同时置备于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以力学感知技术和光学感知技术为核心,融合“感知+连接+智能”的综合性技术,建立了以智能传感器、光电仪器、 无线连接产品为主的产品矩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场景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工业、城市和科研的智能监测、检测系统,为 工业和科研客户提供高效、精准、智能化的数据。下游客户包括智能制造、能源电力、科学研究、智慧城市、节能环保等, 为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感知工具和手段。 根据证监会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C40仪器仪表制造业”;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公司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及“光电分析仪器制造业”。从应用领域看,在数字经济、工 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产业中,主要定位于感知层,属于“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及“工业通信网关”细分行业;在科学仪器产 业中,属于“光谱仪器”及“专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细分行业。 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21世纪以来, 传感器逐渐由传统型向智能型方向发展,传感器市场也日益繁荣,特别是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 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和渗透速度在逐步提升。而科学仪器行业被称为科学家的“眼睛”和高端制造业皇冠上“耀眼 的明珠”,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基础科学研究、制药、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化工、环境、通信、半导体等产业 需求支撑科学仪器行业不断发展。无论是智能传感行业还是科学仪器行业都是技术门槛较高、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目前从 技术发展及应用规模来看大部分细分行业还处于产业化早期,部分细分行业由早期逐渐步入成熟期,其中,技术实力突出、 垂直行业应用经验丰富的优质厂商有望脱颖而出,随着下游应用的规模发展,叠加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有望实现长期稳定 成长。 在政策法规方面,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达到10%的重要发展目标”,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加速推进全面感知、 泛在连接、安全可信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述两个重磅文件,均将传感技术作为关键基础技术,并明确提出了“纵 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 智能制造工程,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工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的规划。另外,在科学仪器方面,2021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鼓励 优先采购国产科学仪器,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并提出了配套支持政策。 总体来讲,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升级、产业链的完备,国家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为公司所处行业的 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推动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握核心技术、产品和应用优化迭代速度 快,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智能传感器和光电仪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工业监测系统、检测分析系统及 MEMS传感器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以智能工业、科学研究、数据连接及智慧城市等为核心应用领域,运用光敏和力敏的感知手段、融合“感知+连接+ 智能”的综合性技术,为工业和科研客户提供工业监测系统、检测分析系统及MEMS传感器芯片。 1、工业监测系统是公司通过感知设备采集工业生产设备、汽车、船舶、基础设施等对象的动静态物理参数、环境参数 及成分含量数据,由接收设备接收并传输至终端设备或云平台,并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业监测系统为客户 提供安全、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是客户业务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基础,通过数据可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安全事故等。目前公司的工业监测系统已经在数字油田、电力电网、3C制造、冷 链物流、智慧城市、节能环保及智慧船舶等领域获得了成熟应用,并正在向医疗设备、智慧农业和食药安全等领域拓展。 2、检测分析系统是通过对被测对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感知被测物的物质属性、成分及品质,为科学研究等场景提 供感知和分析的手段。主要包含力学参数无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光学单元及光电分析仪器、精密光机控制单元、激光品质 测量单元、力学感知单元,以及基于以上产品整合及对应的数据采集分析等软硬件技术的光电测试整体解决方案。 3、MEMS传感器芯片:包括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和压力传感器模组,公司主要针对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领 域客户提供产品定制化批量生产。 (三)公司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公司根据销售订单、生产计划、库存情况以及原材料市场情况进行采购。为了保证采 购质量,公司产品原材料由公司采购部进行采购,在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和原材料采购制度的基础上,通过ERP系统严 格执行验收、入库、登记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要求。对于关键、重要物料,为确保物料采购质量,公司对供应商进行考 察、评价和选择合格后,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并进行定期考核。对于常用原材料,设有安全库存指标,每年的指标都是 根据往年的产品销售情况以及整体市场的产品需求情况来制定。 2、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根据已经签订的订单情况和订单进度安排,编制生产计划,并采用核心结构件自行加工、 通用辅助件等非核心业务环节外协加工的模式,生产,检测、校准等核心技术环节自主完成。在自主生产环节,主要包括核 心部件加工、产品装配两部分加工过程,对于精密核心部件通过自主加工方式以保证核心部件高精度加工的良好品质,各产 品线均遵循流程化管理模式在产品定型并顺利通过试验后,对外协加工完成的其他辅助部件进行组装。严格根据ISO9001等 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品质保证,实行自产产品全检、外协加工件抽检的方式对所有产品进行严 格的入库检验。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市场主要为国内市场,由于公司产品技术专业性较强且大部分产品需要根据客户具体需求进行研发、生产、 设计,故主要采取直销的销售方式。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用户,需要销售人员与客户技术人员详细沟通,综合考虑客 户的需求匹配解决方案,合理引导客户的需求,分方案咨询阶段、方案实施阶段和长期使用阶段三个阶段。同时通过参加相 关学术交流会议、产品展会及使用多种媒体平台等方式向客户展示产品并获得市场信息。 在各事业中心的销售团队内,除直接销售人员外,还包括负责技术服务的应用工程师和负责产品管理和测试应用方案设 计的销售支持人员,销售人员负责客户拓展、合同签订、交货验收等环节,销售支持人员负责产品技术推广、方案设计、产 品选型、样品测试、环境搭建及使用培训等技术服务支持,以确保满足客户的需求。 4、盈利模式 公司销售收入通过销售工业监测系统、检测分析系统及MEMS传感器芯片并对部分产品提供持续技术服务来实现。 公司的工业监测系统、检测分析系统综合考虑软硬件产品配置、技术开发难度、专业化服务的复杂程度、实施定制开发 与提供技术服务的人员成本及运营管理成本等因素,并结合市场竞争情况,确定系统解决方案价格。公司的MEMS传感器芯片 根据采购成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出货量,结合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情况,确定产品销售价格。 (四)公司所属行业发展及市场地位情况 1、行业发展 从行业发展趋势上看,在智能传感器以及光电分析仪器市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工业领域相较于中国具备先发优势, 国际巨头凭借核心技术数量及品牌优势,长期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国内企业持续技 术积累及应用迭代,国内外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部分国产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具备性价比高、本土化、个性化等优势, 逐渐向高端领域渗透。 2、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型智能传感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也是国产光电分析仪器设计制造领域率先进行 自主研发的企业之一,在相关领域积累丰富的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并以监测、检测设备或应用解决方案的形式在工业、科 研场景获得了成熟的产业化应用,实现了规模销售。通过持续的技术和市场经验积累,在监测和检测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和 市场先发优势,对行业应用的特点和需求了解更加透彻,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五)业绩驱动因素 1、外部环境影响 数字化变革: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全球已进入以 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其中公司业务所处的物联网、工业互联 网、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感知层,是获得巨量、精准、高效的数据的工具和手段。行业总体发展虽然还处于偏早期,但与 各个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整体呈现加速的趋势。 后疫情时代及复杂的国际形势:在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和全球经济复苏的同时,国际形势也愈加复杂,公司所处行业受此 影响,一方面国内外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加大,另一方面国产替代、自主可控也成为了需求端的主要动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政策支持:确立了坚持创新、发展科技、实现现代化等指导思想和中长期目标,随着 相关产业具体政策的逐步推出,为公司所处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内部因素驱动 公司业务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司具备多感知技术融合的产品矩阵及应用方案,具备较强的持续 创新和优化升级的能力。二是公司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优质的客户资源及专业的技术支持体系有助于公司深度挖掘客户需 求,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标准产品、配套产品及解决方案,保持客户的高度黏性,形成较强的品牌竞争优势。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公司的策略是:立足于中国大而统一的市场及其完备高效的制造供应链,把握“数字 化”、“智能化”、“国产替代”等产业趋势及政策支持,以“持续升级创新的产品矩阵”与“深耕细分市场”为两翼,形成产品研发 与市场应用互相推动的正反馈机制、加快推动下游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同时对内不断提升运营效率,进而加强综合竞争实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和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研发综合实力的提升,致力于先进感知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积 极引进研发人才与资源,公司的技术团队专业功底扎实、高效务实,自主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融合光电感知技术 团队后,研发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为产品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研发、试 制新产品,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及供应链体系,高效率、高质量实现量产,并在形成市场规模后,根据细分市场的要求持续迭 代,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的品质,使其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目前已经掌握了光敏、力敏等先进感知技术,在智能传感、光电仪器及相关监测、检测系统方面,已经具备了较为 突出的设计能力、产品优化及研发定制能力、专业化配置能力、数据采集及处理能力、智能化升级能力、安装调试能力、售 后支持能力、技术开发及服务能力。自主研发生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列产品、金属化光纤、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通用光 栅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精密位移控制单元及OLED/LCD显示器件光色评价系统等多项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均达 到国内较高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较高水平,丰富的技术储备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自主创新及技术研发成果显著,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卓立汉光均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 单,截至报告期末,共计取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7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1项,国内外观专利授权14项及软件著作权99 项,参与制定并发布13项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及2项国际标准,取得国内注册商标30项。 报告期内新增国内授权发明专利4项、国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国内外观专利授权5项及软件著作权3项,国家标准2 项,新增国内注册商标1项,荣获2项省部级奖项。 (二)先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型智能传感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子公司卓立汉光也是国产光电分析仪器设计制 造领域率先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之一,在相关领域积累丰富的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并以监测方案、检测方案的形式在工业、 科研场景获得了成熟的产业化应用,实现了规模销售。持续的技术和市场经验积累,以及对行业应用特点和需求了解更加透 彻,使公司在监测和检测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市场先发优势。 (三)产品线齐全优势 公司凭借优秀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积累,建立了基础共性技术和工艺平台。在为各技术创新方向提供 支撑的同时,该平台既能开发、生产出通用性强的产品,也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及不同行业多品种的差异化需求。目 前,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矩阵以及丰富的应用经验,可以为客户群提供高效、精准、多维的数据采 集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健全的品控体系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智能工业、数字油田、 智慧城市、电力电网、医药食品、节能环保、安检防控、发光显示、自动化生产、消费电子、农林生产、科学研究等专业或 领域持续深耕,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应用经验、产品开发经验、配套服务经验以及人员培训经验等。丰富的经验有助于公司深 度挖掘客户需求,迅速提出完整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而保持客户的高度黏性,形成较强的品牌竞争优势。 (五)客户基础优势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客户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巩固。结合不同的行业应用特点,在工业领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 业单位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丰富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现有产品的优化和升级、以及公司整体水平的提升与 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牵引与支持,有助于将技术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提高产品和业务的附加值,也有助于公司紧跟行业发 展趋势,加强前瞻性研究投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技术领先和差异化战略。 (六)专业服务优势 公司产品及应用方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专业技术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质量保障等要求很高。公司主要采取 直接销售模式,直接面对产品终端用户,该等终端客户对仪器的需求或测试结果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公司始终聚焦 主业,精耕细作,保障了从方案咨询、方案实施保证直至长期使用阶段能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专业服务。 (七)拥有自主生产测试平台及实验室优势 公司一直重视生产测试平台和技术产业化转化能力的建设,结合产品的特点和应用要求,自主设计产品生产线。公司自 主设计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可以迅速跟进市场需求变化,满足多品类产品的柔性化生产,生产工艺设计能力强,具备订单调 整灵活、内外部协调高效、整合能力突出等快速应变特质。自主生产线快速应变能力和专用生产检测设备研发能力,为公司 在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供货能力保障。 公司的物联网工程实验室是中关村物联网人才实训基地、中国标准化协会“1字标”联合实验室及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 该实验室致力于开展物联网领域前沿技术研究、模拟仿真、技术测试、标准制定、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实验室引 进CMW500等世界先进高端仪器,建设多个物联网终端测试系统,目前已包括电磁兼容实验室、低功耗测试实验室、无线通信 实验室、OTA无线终端实验室、计量校准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精密光学仪器实验室和MEMS传感器封测实验室,涉及电学、 光学、电磁学、计量校准、环境可靠性、封装测试等多个领域。可实现EMC测试、射频测试、功耗测试、OTA测试、温度计量 校准、湿度计量校准、高低温冲击试验、跌落试验、盐雾试验、防尘试验、淋雨试验、浸水试验等项目的认证测试,对物联 网产品在需求设计、产品开发及生产等环节提供全过程基础性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及整改,同时具备为客户及公司产品提供 更专业、更权威的检测报告能力。 公司的温湿度检测计量实验室,已获得CNAS实验室国家认可证书,可提供冷链设备设施验证及计量校准服务;环境可靠 性实验室可为新产品研发提供可靠性性能验证,为产品批量生产提供环境试验和出厂检测,极大的提高了公司产品质量,保 障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全面提升公司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发展战略以及年度经营计划,上下齐心协力,贯彻执行董事会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全 年实现营业收入84,546.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60.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9.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8.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9,99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70%;公司研发投入共计7,435.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研发投入占营业 收入比重达8.79%。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情况回顾如下: (一)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持续加强产品竞争力 在智能传感方面:(1)不断优化迭代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保持综合性技术优势的同时朝着无线化、微型化、埋入及边 缘计算等方向进行创新;(2)聚焦于工业过程监测、油田数字化、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冷链物流、智能装备等场景,根据 行业应用需求的变化持续进行升级产品,提升客户体验效果,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动态调整供应链,从技术和价格两方面提 高市场竞争力。 在光电仪器方面:在工业光电领域,(1)以基于光谱技术的多品类光电分析系统为基础,努力对标国际领先厂牌和产品, 在灵敏度、光谱范围、探测器适配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上达成与之并驾齐驱的竞争格局;(2)针对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检 测、环保、精准农业等行业场景对光学检测、监测技术的需求,努力提供行业用户认可的新型光电仪器、传感器及系统,助 力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在科学仪器领域,公司专注荧光、拉曼、高光谱、精密机械控制和基于材料的光电探测等重点种类产 品的研发,结合国家力度持续加大的政策引导与支持,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重大仪器专项和区域重点研究项目, 借助政策的东风,持续提升研发与生产能力,不断巩固公司在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地位。
公司的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分析仪器具有技术壁垒较高、产业细分环节多而分散等特点,应用领域多为朝阳产业。报告期 内,针对数字油田、电力电网、3C制造、冷链物流、智慧城市、节能环保及智慧船舶等已经获得了成熟应用的领域,公司充 分运用先发优势和行业经验积累,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品改善和迭代,进而加快客户培育和市场 渗透。同时针对医疗设备、食药安全、智慧农业、半导体检测等领域的技术升级和新的应用需求,公司运用现有市场营销体 系和技术资源,积极进行尝试和布局。 在海外营销方面,随着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和海外渠道的拓展,报告期内实现境外收入14,057.64万元,同比增长38.84%。 另外,为拓宽营销渠道及规避疫情影响,同时也针对长尾市场,公司也在积极进行网上商城的筹备和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渠 道建设。 (三)提升制造水平,保障客户利益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循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项目过程管控体系。在制造计划实施的过程中, 利用CRM/ERP管理体系提供的标准化流程和关键节点检查功能,对各项生产资源利用进行管控,持续对标国际先进产品的质 量标准,持续提升项目策划、论证、评估、方案、设计、工艺、生产、调试、测试及维护等全方位设计与生产能力、工程化 开发及产业化实施能力,关注终端用户应用需求的变化趋势。 为提高公司产品质量,通过加强供应商及物料管理,提高物料合格率,保障产品的成品入库率。为优化生产工艺、实行 精细化生产,公司自主开发了油井电柜测试系统,可自动检测油井控制柜电气性能、启停井功能等,用于产品出厂检测以及 售后维保现场巡检,增强了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提高了检验效率。同时,建立了ITAF16949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 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控制计划加强了对MEMS芯片开发、生产、交付过程的质量要求。通过加强关键生产节点的质量监测,对 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改进,提高全员产品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体系,缩短交货时间, 为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四)审慎“外延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公司所处的产业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同时技术多样化,研发门槛和工艺门槛都较高,从同行业全球知名企业的发展路 径看,以自身业务为基础,通过“内生+外延”的有机结合,可以为公司业务拓展和上下游生态的建立带来额外的机会,有利 于提升核心主业的质量和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5,200万元,与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无锡华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共同投资设立无锡产发和生光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的设立增强了公司在光电感知方向的投资布局能力。 在项目投资方面,公司控股孙公司双利合谱与长春长光辰谱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设立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以孵化和发 展基于滤光片的高光谱相机及应用解决方案;公司参股投资武汉普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数据采集技术。 2019年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拓展了光电感知技术,卓立汉光在2019-2021年度合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利润为19,081.41万元,超出业绩承诺的7.80%。在此期间,通过在运营管理、业务协同方面的有效融合,实现了全局规划共 创未来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资产规模。 上述投资事项,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丰富和完善公司新型传 感器感知技术的布局,并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 (五)加强内部控制,提升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在保证公司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分子公司的经营监督、业务指导、财 务管控及文化融合,保障分子公司规范运作、合法经营。通过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方式,改善管理薄弱点,强化运营职能,推 行降本增效举措,增强全员降本增效意识,提高控制成本水平,同时着重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内控治理水平,提升公司整体 管理和运营效率,助力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切实维护公司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适用√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