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正元地信(688509):正元地信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2年04月26日 22:55:50 中财网
原标题:正元地信:正元地信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88509 公司简称:正元地信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参阅本报告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相关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公司董事会尚未审议公司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议案。

公司将按照《公司章程》、《公司上市后未来三年分红规划》等有关规定制定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在2021年年度董事会进行审议,并及时披露相关公告,并将在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 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正元地信688509/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宋彦策叶炜
办公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国门商务区机场东路2号北京市顺义区国门商务区 机场东路2号
电话010-53296266010-5329626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基于地理空间时空信息和地下管网运维保障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分为测绘地理信息、地下管网运维和智慧城市三个板块。创新利用“陆海空地”四位一体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为空间规划、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孪生底座建设提供地理空间数据和地图产品,服务于政府、企业和行业的时空地理信息需求;基于自主研发的正元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集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 AI技术,为新一代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管网、市政、城管、园区智能化智慧化建设运营等专项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地理信息+、物联网+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绿色生态环保等专项应用。

2.主要产品或服务
(1)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业务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系统、时空信息云平台、物联网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不断基集成创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积累了智慧管网、市政、城管、化工园区等专项应用技术经验,可以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城市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管理、化工园区管理提供地理信息+、物联网+的专项应用场景的智能化智慧化建设运营服务,并通过智慧城市服务业务带动测绘地理信息、地下管网服务业务,主要研发产品包括正元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正元地理信息时空信息云平台、正元物联网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正元物联统一接入平台、正元智慧地下空间管理平台、正元智慧管网管理系统、正元智慧排水(污水)监控预警平台、正元智慧燃气管理系统、正元智慧井盖智能监控装置与监控预警管理系统、正元智慧供水(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元智慧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正元智慧路灯监管系统、正元黑臭水体综合监管平台应用软件、正元智慧平安社区监管系统 V1.0、正元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V1.0及正元城市内涝监控管理系统等。服务特点突出基于地理信息+和物联网+,基于全空间三维地理时空数据和地下管网核心要素的智慧城市专项应用。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
公司不断创新包括地面移动测量、中低空航测遥感、海洋测绘和地球物理探测在内的技术手段和地理信息数据加工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提供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互联网地图服务,并形成以地面移动测量、中低空航测遥感、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服务的全空间地理空间数据协同生产与服务优势,可以为不同行业、企业厂区园区提供个性化的地上地下全空间二三维地理时空数据生产加工与应用服务,可以为实景三维中国、智慧城市数字孪生数字底座、城市大脑和一网统管、空间规划一张图提供地理时空数据生产加工与更新服务。自主研发产品正元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正元地理信息时空信息云平台、正元不动产、自然灾害、专题数据采集建库系统软件以及高分影像解析与三维建模系统、基于无人机航摄的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正元智慧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正元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平台、地下管线隐患评估系统、正元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排水在线监测系统、正元排水管网智能在线监测技术的房地一体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农房一体化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等。服务特点突出了地上地下相互协同、海陆空地“四位一体”。

(3)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技术服务
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完善业务链,在地下管线探测服务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形成了地下管线探测建库和病害治理、智能化监控的“四措并举”一体化专业技术优势,可以服务于城市和厂区园区的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也可为地下管线专业权属单位提供探测建库、病害修复与智能监控一体化服务,为地下市政设施综合管理、城市生命线安全预警管理、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以及厂区园区的总图管理,提供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和智能化建设的解决方案。主要研发产品包括在以地下管线数据处理与智能成图系统、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电子手簿、地下空间智能量测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与共享交换系统、地下管线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管线巡检装置、排水管道检测缺陷智能识别系统、管线探测便携式接收机、管道清淤装置以及正元智慧管网管理系统、正元智慧排水监控预警平台、正元智慧燃气管理系统、正元智慧井盖智能监控装置与监控预警管理系统、正元智慧供水管理信息系统等。服务特点彰显基于管网信息化的一体化、智能化,突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网安全运维保障。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在地理信息行业领域深耕多年,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商业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公开招标、商业洽谈等方式获取订单,按照合同约定任务进行立项、组织生产,通过成熟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技术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技术为客户提供地理信息完整业务链的一体化服务。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服务采购和物资采购。服务采购内容包括外协服务和租赁服务。租赁服务采购内容主要包括航摄飞机、海洋测绘船只、地面作业车辆以及项目场地租赁。物资采购内容主要为专业仪器设备和耗材。

公司服务产品种类较多、服务工序也较多,考虑到成本效益,公司在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通常根据自身生产能力及项目进度对包括辅助性劳务和技术服务、工程、软件委托开发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辅助性工序通过采购外协服务的方式进行。公司建立了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

公司的采购流程为采购申请、供应商选择、签订合同、实施采购、验收付款。

2.生产及服务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和服务模式,即通过投标、商业洽谈方式取得业务项目订单合同后,按照合同约定内容进行立项、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

公司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和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技术服务的生产服务过程为签订合同、项目立项、技术准备、施工作业、验收及成果交付、质保服务六个阶段。依据公司流程进行合同评审后签订合同;合同立项后,由项目实施部门进行技术准备,组织施工作业,编制成果资料和成果验收,项目生产服务过程按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验收合格后进行成果交付;公司对已移交的作业成果提供售后质量保证服务。项目验收合格后,未来如果客户有数据更新的需求,公司将与客户重新签订数据更新合同,根据客户需求和公司业务技术优势,通过本地化服务协助开展地理时空数据、管线基础信息数据的更新。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生产服务过程为签订合同、项目立项、技术准备、项目实施、验收及成果交付归档、运维服务六个阶段。依据公司流程进行合同评审后签订合同;合同立项后,组织开展资料收集、需求调研和技术方案与施工方案编制等技术准备工作,组织项目实施。经过客户验收合格转入运营维护保障服务。项目生产服务过程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

公司采取多渠道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客户需求,通过多种形式推介公司品牌和业务能力、技术实力与服务水平,通过投标、商业洽谈取得订单。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行业发展形式调整市场销售体系,优化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营销网络。目前公司客户群主要为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推广销售。

(1)通过走访、网站、展会、技术研讨等方式,收集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与客户需求,向行业与客户宣传推介公司技术与业务,积极维系老客户,寻求增值新服务,努力开发新客户,建立服务联系,获取商业合作信息。

(2)取得商业合作信息后,由公司市场营销部门进行投标、商业洽谈。对于招投标项目,经过招标文件评审,确定投标后组织编制投标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投标,中标后开展沟通、洽谈、项目合同评审与签订。无须投标直接进行商业洽谈的项目,根据客户需求展示和证明公司实力,沟通洽谈合作事项与要求,经过合同评审后签订项目合同。

4.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地下管网安全运维保障技术服务及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来取得收入。目前公司项目合同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客户需求、工作内容、成果形式以及工作量等存在差异,成交价格会有所不同。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综合考虑技术难度、服务要求、服务成本等因素参与竞争或进行商洽确定合同价格,通过采取先进技术手段、高效组织管理等提高效率获取相关收益。

5.研发模式
公司已建立起高效的研发体系,在总部设立科技中心,专注以平台软件类产品为主的基础性、核心性研发,在各业务单位分别设立了研发机构,围绕本单位经营业务需求和应用需要进行应用软件类产品研发。

公司构建起了协同研发、联合推广、共同提高的研发机制,为业务能力提升、不断满足客户期望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相继设立 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 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了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科技研发平台,通过该平台挖掘利用高端科技资源开展攻关合作,培养科研人才,不断提升公司研发水平和能力。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据 2021年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 6,890亿元,同比增幅达 6.4%,呈现出较强活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地理信息产业在服务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

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不仅保持高速增长,而且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及相关技术是数字经济、新型基础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各领域的重要支撑。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平稳,基本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要,但城市地下管线、地下通道、地下公共停车场、人防等市政基础设施仍存在底数不清、统筹协调不够、运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城市道路塌陷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地下管线信息化以及地下管线清淤、检测和修复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水平亦迅速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聚集效应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对城市供排水、燃气供应、污水处理、交通等领域提出更大的挑战。为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等对城市发展的挑战,顺应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要求,智慧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智慧城市相关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城市面临的各种挑战得到缓解,智慧管网、智慧市政、智慧化工园区等相关应用,解决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带来的城市安全、城市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难题。改善城市服务质量,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明确了智慧城市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方案的战略地位,以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任务。发改委联合其他七部委发布《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对具体落实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纲领性的指导意见,当前正在加紧制定,并计划从九个方面推动落实。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持续刺激各地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对促进智慧城市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是将当今城市发展到智慧城市的必然方向。通过不断推升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体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数据表达--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推进,为大场景下的“数字孪生”提供了更完善的数据基座,也为智慧城市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技术升级也可为一些过去不能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提供可落地的新解决方案,激发新的建设需求。因此,科技进步为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2021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 19.3万亿元,预计 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 25万亿元。从投资规模方面来看,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 285.8亿美元,增长 1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为仅次于美国的支出第二大的国家。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将达 313.8亿美元。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正元地信是国家首批获得甲级测绘资质的大型地理信息企业,拥有覆盖地上地下全空间数据获取、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的多项高等级资质;主要业务为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相关服务;现有从业人员 2800余人和多项具有突出优势的核心技术。公司业务足迹遍布全国,服务领域覆盖城建、规划、国土、铁路、交通、水利、环保、农林、海洋等各行业,是第一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首批战略合作伙伴。2016年至 2021年,连续六年位列全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前五名。公司拥有 4个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 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拥有 98项专利和 767项软件著作权,公司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4项、行业标准 6项、团体标准 11项。其中以自有核心技术打造的正元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贴合国家安可工程,作为智慧城市核心基础平台,在福建、浙江、山东等多地得到应用,2020年 3月成功入选工业与信息化部 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近年来,公司获得 2020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企业、2020中国智慧县域领军企业、2020中国信息技术优秀服务商、2020中国信息技术影响力企业、2020中国信息技术优秀解决方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企业信用评价 AAA级信用企业、2021数字政府产品技术创新奖、“十三五”化工园区优秀服务商、中国测绘学会科技创新型优秀单位、中国测绘学会仪器装备专业委员会数字孪生化工园区-优秀产品创新奖、卓越贡献奖、宿州市智慧管网项目-优秀应用案例奖、2021政府信息化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地理信息+一网统管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等荣誉称号。公司作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石油石化安全与应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第六届副会长单位、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地理信息产业在服务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导航定位、地理信息、测绘遥感等技术服务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经济的大量应用场景,都离不开地理信息及其技术作为重要支撑,为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服务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催生了很大的新市场空间。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维 GIS技术作为解决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技术关键,在传统的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三维空间数据模型,融合倾斜摄影、BIM等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多种信息技术,推动三维 GIS实现室内室外一体化、宏观微观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支撑全空间的三维 GIS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到达虚拟化的临界点,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非接触式技术的形成,元宇宙应运而生。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元宇宙将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变革,重构工作生活方式。作为一个虚拟与现实融合的世界,元宇宙需要对物理世界进行表达,将自然环境(包括空天、地表、地下海量的三维数据,涉及但不限于道路、房屋建筑、绿地、 管线、水系、地质结构、矿产等地理实体各类信息)纳入元宇宙中,形成数字底座。三维 GIS是管理“地理位置”的核心工具,能够将大量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管理,进而成为三维世界模拟仿真的重要底座;三维 GIS是一项可以做到充分表达物理世界,形成元宇宙底座的核心技术,是将真实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的一个工具。

全面推进 CIM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已成为当下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形成国家、省、城市三维 CIM平台体系,充分发挥 CIM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以及政务服务、公共卫生、智慧交通等领域深化应用。

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与上述新技术、新产业等联系紧密,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9年
总资产3,968,272,746.603,500,898,228.7813.353,308,792,860.85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产1,505,492,938.551,180,221,442.8527.561,134,047,458.73
营业收入1,567,453,717.271,676,032,959.24-6.481,935,711,481.49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润48,832,599.5264,204,220.27-23.9482,497,853.70
归属于上市公34,148,820.7854,460,857.35-37.3073,909,772.44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额32,981,217.4728,566,760.9815.45-252,357,862.21
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3.695.55减少1.86个百分 点7.50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07280.1070-31.960.14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07280.1070-31.960.14
研发投入占营 业收入的比例 (%)5.134.75增加0.38个百分 点3.90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86,788,677.00408,595,890.38236,704,828.45635,364,321.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8,616,107.56-3,745,309.80-13,676,123.9184,870,140.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18,478,179.38-5,236,266.70-22,812,144.8880,675,411.7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67,149,486.68-48,054,057.24264,305.11247,920,456.28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8,762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 数(户)15,929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 0
先股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 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 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 期内 增减期末持股数 量比例 (%)持有有限售 条件股份数 量包含转融 通借出股 份的限售 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 冻结情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冶金地质总 局0385,207,80050.03385,207,80000国有 法人
宁波中地信壹号 投资管理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073,728,6009.5873,728,60000其他
珠海凌沣股权投 资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071,263,8009.2671,263,80000其他
烟建集团有限公 司039,907,8005.1839,907,80000境内 非国 有法 人
中信证券投资有 限公司029,892,0003.8829,892,00000境内 非国 有法 人
中银资本投资控 股有限公司08,500,0000.968,500,0001,092,6000境内 非国 有法 人
吴培侠04,550,0000.594,550,00000境内 自然 人
刘银明03,306,0300.433,306,03000境内 自然 人
陈均洲02,603,6690.342,603,66900境内 自然 人
武晓琨02,155,2080.282,155,20800境内 自然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宁波中地信壹号投资管理合伙 企业(有限合伙)、珠海凌沣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烟建集团有限公司、中银资本投资控股有 限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未 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 人。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是否有关联关系或一致 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 明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详见“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