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精测电子(300567):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精测电子:2021年年度报告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72 2022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彭骞、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游丽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彭玉莲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 、宏观环境不确定性风险 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波动当中,叠加新冠疫情、全球政治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出现经济全面复苏的趋势,依然面临下滑的可能。此外,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方面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下游厂商更多选择国产测试设备以推动国产化替代;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对芯片等原材料的供应及价格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公司生产及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若全球经济放缓以及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可能对消费电子产业链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应对措施:针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其次,公司内部将进一步优化管理,实施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耗降费。 2、客户集中风险 受此影响,公司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09%、75.51%和71.69%,客户集中情况较为明显。虽然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和客户服务赢得了下游主要客户的信赖,也在积极开拓半导体和新能源检测业务,但是,若公司因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符合主要客户要求导致双方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主要客户未来因经营状况恶化导致对公司的直接订单需求大幅下滑,均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规模较大的平板显示厂商处于基础性核心地位,其投资规模直接影响着平板显示检测行业企业的业绩。近几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向国内转移趋势明显,公司凭借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客户服务优势较好地满足了国内面板厂商的需求,与京东方等主要客户建立了稳定信赖的合作关系,并获得了全球主要平板显示厂商的认可,公司一直努力拓展客户,在巩固平板显示客户中的占有率之外,还积极向模组面板的上下游厂商拓展新的客户,以减少未来的客户集中风险。 3、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公司所属行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的核心涉及信号编解码、信号扩展、信号驱动、自动化控制、机器视觉等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公司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与国外同行业传统优势企业之间在技术上的差距也不断缩小。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利用核心技术研发的各项产品,因此这些核心技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目前,公司执行了严格的技术保密制度,并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防止核心技术泄密。但是,如果出现核心技术泄密的情形,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及市场竞争应对措施:公司与管理层及核心人员均签署了《保密协议》及《竞业禁止协议》;同时,公司在研发及技术管理制度上不断完善,增强核心技术的保护能力。 4、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半导体检测设备、平板显示检测设备以及新能源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电路优化设计、精密光学、集成控制与信息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跨专业、多技术融汇的特点,其中产品研发人员、生产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售后工程师以及核心管理人员均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公司尤其重视研发体系的搭建和研发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保障产品质量、客户产品使用价值和高水准经营管理,公司一贯视人才资源为公司最重要和宝贵的资源,因而不断通过引进、培养、激励等手段壮大和稳定人才队伍。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若核心人才流失过多将会对公司的发展和运营带来风险。 应对措施: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公司一方面搭建有吸引力的薪酬机制,同时在上市前即进行了针对高管及核心人员的股权激励;2017年7月,公司又针对部分核心员工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2019年,公司子公司上海精测设立员工持股平台;2021年公司子公司武汉精能设立员工持股平台。今后,公司会不断通过良性的薪酬奖励及股权激励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5、半导体设备技术研发风险 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设备价值大等特性,其中占半导体营收80%以上的集成电路行业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在摩尔定律推动下,不断向前衍进的制程节点对设备技术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精测电子虽然在面板检测设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但半导体检测设备对技术研发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公司在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从零开始,面临研发投入大,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认证及产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 应对措施:内部充分挖潜,利用公司超过10年积累的“光、机、电、算、软”应用研发能力进行研发的跨界与升级转型;对外通过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吸纳顶尖半导体设备研发人才及团队;同时利用市场手段,寻找具有成熟半导体设备技术及产品的企业进行并购或合作。 6、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所在的行业特别是平板显示检测行业,由于我国起步晚,相应的检测设备行业长期由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企业垄断,国外厂商凭借其先发的技术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国产检测设备厂商正在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正在逐渐的渗透,在相关领域解决方案上以及产品供应上趋于成熟,目前主导是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设备企业。同时,由于我国平板显示行业未来投资前景广阔,吸引部分国内外的企业投入该行业,存在进一步加剧该行业竞争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一贯坚持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显示检测领域形成了基于“光、机、电、算、软”一体化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优势,公司产品覆盖了平板显示各类主要检测系统,成为行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平板显示三大制程检测系统的企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产品、服务、客户优势。 公司将充分利用及巩固上述优势,防范和应对上述竞争风险。 7、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逐步增加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这对公司的管理与协调能力,以及公司在文化融合、资源整合、技术协同、营销拓展、风险管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公司已有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构架,拥有较为健全的运营体系,基本能满足目前的经营规模和发展需要,并且在管理、营销、技术开发等方面储备了一定的人才,但如果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不能跟上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将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深入研究,改进、完善并创新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逐步强化内部的流程化、体系化管理,减少管理风险。 8、新冠疫情风险 自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对国内及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风险上升。第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由下游大型面板客户产线投资扩产和升级维护拉动,如果新冠疫情在全球或国内继续蔓延,将造成产业链终端客户需求下降,影响下游客户产线扩产或升级维护的积极性,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第二,公司部分重要原材料来自国外,如果全球新冠疫情继续蔓延,可能会对国际及国内的产业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进而会影响公司的正常采购活动;第三,公司销售的产品需要在客户现场安装调试,如果国内疫情形势出现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人员流动受限,无法提供现场安装调试服务。 如果未来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剧且持续较长时间或不断反复,则可能对产业链及上下游产生持续冲击,进而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及时作出应对。公司将继续加大战略研发投入,强化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创新。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12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6 第四节公司治理......................................................................................................................................................51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73 第六节重要事项......................................................................................................................................................75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111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20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21 第十节财务报告....................................................................................................................................................12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载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2021年度报告文本。 五、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法务部。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不适用
□ √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 金额 √是□否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平板显示检测行业 平板显示检测是平板显示器件生产各制程中的必备环节,在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过程中进行光学、信号、电气性能等各种 功能检测,其发展主要受下游显示面板产业新增产线投资和已有产线升级改造需求驱动,与显示面板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 联动性。 (1)国内显示面板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带动平板显示检测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增长、日本和韩国面板厂商逐步退出LCD市场和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面板厂商持续 加强对高世代线投入影响,国内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快速增加,带动平板显示检测设备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 数据,预计国内显示面板出货量将由2020年91.10百万平方米,增长至2025年约121.20百万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5.88%, 高于全球增长水平。 显示面板市场主要分为LCD和OLED面板市场。一方面,LCD面板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已进入产业与技术的成熟期, 产能增速趋缓,行业应用集中在大屏幕显示领域如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领域。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国内LCD面 板出货量占比为98.68%,预计2020-2025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5.07%;另一方面,OLED因其独特的柔性特质,能满足曲 面和折叠屏的需求,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领域,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 2020年国内OLED面板出货量仅为1.20百万平方米,预计2020-2025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38.43%,市场份额将由1.32%进 5.03% 一步提升至 。 (2)中大尺寸OLED、Mini/Micro-LED产业化加速推进,平板显示检测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LCD OLED Mini/Micro-LED 近年来,受下游消费需求升级及技术进步影响,平板显示行业正处于从 到 及 快速迭代发展阶段,平板显示检测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OLED相较于LCD技术具有自发光、厚度薄、响应速度快、对比度更高、易弯曲及视角广等优势,主要应用于以智能手 机为主的中小尺寸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中大尺寸OLED产线良率提升及成本下降,OLED在LCD传统领域(如电视和笔记本 电脑等)加速渗透。据UBI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领域OLED面板销 售额达到了29.05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137.90%。 Mini/Micro-LED作为新一代的核心显示技术,具备高显示效果、低功耗、高集成、高技术寿命等优良特性,已成为全球 显示产业厂商的共识和争相布局的重点领域。在Mini-LED领域,凭借较好的显示效果和相对可控的成本,主要面向Mini-LED RGB 3C MillionInsights 2025 Mini-LED 背光和 直显领域,在 和商用市场的应用已进入量产初期。根据 预计, 年全球 市场规模将达59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86.60%;在Micro-LED领域,目前下游应用集中在VR/AR、智能手表等小显示模块 领域,是显示行业普遍认可的未来终极显示技术,目前尚处于产业化初期,但随着产业制程中巨量转移技术的逐渐突破,预 计市场规模和应用领域将快速扩大。根据IHS预测,2026年全球Micro-LED显示器出货量将达15.50百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 达99.00%。 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和新型显示技术的逐渐成熟,平板显示行业持续加大新型显示技术的产业化投资。如以三星、LG、 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惠科股份等为代表的面板厂商正在投资建设第8.5/8.6代中大尺寸OLED生产线。根据高工LED不完全统 计,2021年Mini/Micro-LED领域新增投资超过750亿元,涉及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瑞丰光电、国星光电、澳洋顺昌、晶元 光电等LED芯片、封装巨头,以及利亚德、兆驰股份、洲明科技、华星光电和京东方等显示面板厂商。因此,随着新型显示 技术产业化的快速推进,叠加生产工艺较LCD更为复杂,良率提升难度更高,将带动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 (3)下游行业技术升级推动平板显示检测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 平板显示检测是保障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良率的关键环节,其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与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紧密相关。一方 面,新型显示器件具有更高的解析度(8K、16K)、刷新率(120Hz、240Hz等)和信号传输速度(Gbps),需要检测设备 行业开发更高技术性能(如更精确的模拟量输出及侦测能力等)、集成度和检测效率的检测系统;另一方面,由于Mini/Micro LED采用硅基工艺,显示检测设备企业纷纷向产业链中游进行研发和产品布局,拓展显示晶圆及芯片段等中后道检测产品; 第三,新型显示器件具有更为复杂的制程工艺和较高的生产成本,对产线良率的要求更为严苛,下游客户积极寻求高效的综 合良率管理解决方案。 2、半导体检测行业 半导体产业与显示面板产业相似,都是重资产投入,设备投资占总投资规模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具有技术含量高、制 造难度大、设备价值高等特点。半导体检测是半导体生产各制程中的必备环节,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1)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的持续驱动以及存储器芯片、模拟芯片等产品市场需求 的带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产能扩张仍在继续,带动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VSLIResearch的统计,2016 年至2020年全球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其中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76.5亿美元,同比增长 20.1%。 受益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政策大力扶持,多家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制造企业进入产能扩张期,国内半导体检测 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VSLIResearch的统计,2016年至2020年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1.6%,其中2020年市场规模为21.0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 新冠疫情常态化后,5G通信、汽车电子、工业电子、人工智能、云计算、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等终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行业内“缺芯”情况进一步加剧,台积电、英特尔、格罗方德、三星、中芯国际等国际大厂纷纷加大资本开支。根据Omdia预 测,2021-2025年中芯国际、华虹、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华润微等本土主要晶圆制造厂商每年资本开支合计将继续维持在 110-130亿美元,将进一步带动上游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的发展。 (2)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我国是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的市场,但国产化率较低。根据SEMI的统计,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87.2 亿美元,同比增长39.2%,位列第一,但半导体设备市场目前基本处于美日寡头企业垄断的局面。根据VLSIResearch统计, 2020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厂商均为境外企业,市场份额合计高达76.6%。其中,半导体检测设备基本被美国科磊半导体、 泰瑞达和爱德万垄断。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作为电子信息关键元器件的半导体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已经上 升至国家和行业战略高度,尤以作为半导体产业核心和短板的半导体设备行业最为重要。一方面,国务院发布的《国家集成 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封装测 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关键装备和材料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实现跨 越式发展,明确制定2020年大陆集成电路内需市场自给率达到40%,2025年将更进一步提高至70%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 国内下游晶圆厂商基于自身供应链安全,积极扶持上游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发展,加大对国产设备的采购和支持,半导体检 测设备国产化替代加速推进,市场空间广阔。 3、锂电设备行业 锂电池设备是指锂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其发展直接受下游锂电池厂商新增产线投资所驱动,与动力 电池和储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锂电设备按照工序可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环节。前段为极片制片环节, 将原材料加工成为极片,以涂布机为核心设备;中段为电芯装配环节,将极片加工成为未激活电芯,以卷绕机(圆柱或方壳 电池)或叠片机(方壳及软包电池)为核心设备;后段为电芯检测和组装环节,目的在于激活电芯使之成为成品电池包,通 (1)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加,锂电设备行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为代表的锂电池厂商加速扩产,带动锂电设备需求增加,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主要下游市场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①动力电池领域 受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333.40万辆,同比增长167.50%,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15.52%,同比提升9.34百分点,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 市场。其中,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渗透率已高达19.61%,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根据Frost&Sullivan预计,国 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从2021年的15.52%攀升至2026年的37.70%,而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2026年也将达到30.10%。 2017-2026E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渗透率情况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新能源车指新能源乘用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上游动力电池厂商加速扩产,动力电池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根据GGII数据统计,国 内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从2015年的15.70Gwh增长至2021年的220.0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30%,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 池生产国家。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70GWh,未来5年车用动力电池市场年复合增 长率将达到42.50%。根据GGII初步统计,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投扩产项目63个(含募投项目),投资总额超6,000亿元,规 划新增产能超过2.5TWh。从具体的产能规划来看,头部企业均有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如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2025 年锂电池产能规划均已超过500GWh。 ②储能电池领域 储能锂电市场是近年来新兴的锂电终端市场,但受益于产业政策和下游电网储能和通信储能需求推动,储能锂电池市场 发展迅速。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为16.20GWh,同比增长71%,预计到2025年中国储能电池 出货量将达到58GWh,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06%,将直接带动上游锂电设备行业发展。 因此,受益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行业快速发展,锂电设备需求旺盛。根据GGII调研显示,中国2021年锂电生产设备 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0.30%,达575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锂电设备市场。根据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测算,预计国内2022-2025 年规划落地的电池产能分别为448/635/606/416GWh,按照单GWh设备投资额2.30亿元测算,对应的国内锂电设备采购规模分 别为1,030/1,461/1,394/957亿元,为国内锂电设备厂商带来长期较大的发展空间。 (2)锂电设备持续迭代,智能化和整线化趋势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锂电池工艺技术快速提升,带动锂电池生产设备持续升级。一方面,随着方 壳电池在国内成为主流,锂电池中段叠片工艺较卷绕工艺在充放电速率、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且随着叠 片工艺效率快速提升,逐渐成为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主流选择;另一方面,锂电池后段生产设备逐渐从简单的功能实现,转 向智能化、高精度、标准化和集成化,以满足下游锂电池对高性能、高稳定性和降本增效的需求;再一方面,由于锂电池生 产线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和生产设备种类繁多的特点,随着锂电池厂商进入快速扩产期,单机设备将向分段整线 集成,再到智能化的总线集成转变,可大幅缩短产线建设周期、降低设备投资成本、提升生产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显示、半导体及新能源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目前在显示领域的主营产品涵盖LCD、OLED、 Mini/Micro-LED等各类显示器件的检测设备,包括信号检测系统、OLED调测系统、AOI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 备等;在半导体领域的主营产品分为前道和后道测试设备,包括膜厚量测系统、光学关键尺寸量测系统、电子束缺陷检测系 统和自动检测设备(ATE)等;在新能源领域的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生产及检测设备,主要用于锂电池电芯装配和检测环节等, 包括锂电池化成分容系统、切叠一体机、锂电池视觉检测系统和BMS检测系统等平板显示检测是平板显示器件生产各制程中的必备环节,在LCD和OLED产品等平板显示器件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光学、 信号、电气性能等各种功能检测,主要用以确认生产制程是否完好、分辨平板显示器件良品与否、对每道工序上的不良品进 行复判以及对不良品分类并加以解析提升产线良品率。平板显示检测系统行业的发展受下游平板显示产业的新增产线投资及 因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所产生的产线升级投资所驱动,与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 公司现有的半导体检测设备主要分为前道和后道测试设备。公司前道检测主要用于晶圆加工环节,目的是检查每一步制 造工艺后晶圆产品的加工参数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或者存在影响良率的缺陷,偏向于物理性的检测;后道测试设备主要是用 在晶圆加工之后、封装测试环节内,目的是检查芯片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偏向于电性能的检测。 公司新能源领域中锂电池生产检测系统处于锂电池产业链的中游,系锂电池研发、生产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池 检测系统主要用于锂电池生产、锂电池功能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检测,包括锂电池化成分容、锂电池组充放电检测、BMS EOL 检测、锂电池组 检测及工况模拟检测等。 产品具体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销售订单安排采购,对于集成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源、连接器等标准化零部件,依据销售订单的预测情况进 行适当备货,其中集成芯片通过代理商采购;配套设备、PCB电路板、结构件等非标准化零部件,通过定购的方式向专业厂 商采购。 为保证原材料的品质,公司由研发部和运营部负责原材料选型,并由运营部-供应链管理中心对供应商进行遴选;为保 障按时交货,公司建立了安全库存管理制度,满足公司的正常生产。 2、生产模式 由于不同客户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产品类别、产品技术指标有所差异,需求的定制化特征突出,公司采用“以销定 产”的生产模式。若承接的订单为公司已有成熟产品,则直接由生产部和测试部负责产品生产和出货检验;若订单标的为新 型产品,则市场部接到客户订单后,由产品线经理进行部门间协调,先交由研发部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预判,再协同运营 部、生产部开发小批量样品,之后交由测试部进行检测,完成后则开始进行大批量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公司客户多为知名的平板显示厂商、集成电路厂商和锂电池厂商,公司在获得客户采购需求后, 由市场管理部组织市场、技术、研发、生产等部门人员,针对客户的需求拟定产品技术方案,确定合作后签署正式供货合同。 除少数产品以外,公司大部分产品需要提供现场安装调试服务。 4、研发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研发模式。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注重知识产权建设,持续加大对 “光、机、电、算、软”技术融合与提升的研发投入,并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实现“销售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 代”的研发战略。 由于公司平板显示、半导体和新能源检测设备产品主要为非标准化设备,产品研发主要采用客户需求定制化研发及行业 前瞻性研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需求分析评审、方案评审、设计验证评审、装配/生产工艺评审等过程控制。客户需求 定制化研发指公司通过市场与销售获得商业机会后,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工艺特点,利用公司已有的技术成果,制定具 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综合解决方案。行业前瞻性研发指公司基于行业以及技术的发展趋势,持续跟踪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 具有前瞻性的技术与平台预研、新产品和核心部件开发,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迭代升级,确保可持续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平板显示检测系统涉及基于机器视觉的光学检测、自动化控制以及基于电讯技术的信号检测等多项技术,涵盖电路优化 设计、精密光学、集成控制与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跨专业、多技术融汇的特点,技术门槛较高。我国平板显示检测 行业起步较晚,行业核心技术早期主要被境外厂商垄断。公司成立以来,主要专注于基于电讯技术的信号检测,坚持实施自 主创新,注重技术的积累与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随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趋势,成功研发了多项平板显示检测系统,是 国内较早开发出适用于液晶模组生产线的3D检测、基于DP接口的液晶模组生产线的检测和液晶模组生产线的Wi-Fi全无线检 测产品的企业,也是行业内率先具备8k×4k模组检测能力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Module制程检测系统的产品技术已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技术优势明显,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目前在显示领域的主营产品包括信号检测系统、OLED调测系统、AOI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等,在 传统及新型显示器件的主要制程均能提供相应的产品,随着主动显示器件的普及,公司紧跟技术前沿,加大研发投入。在信 号检测系统产品方面,不断完善相关电讯指标及显示接口技术、精准量测技术、精密信号互联系统、控制与分析软件等,对 目前高度集成与高可靠性应用场合提供支撑。在OLED调测系统及AOI光学检测产品方面,公司集合传感、电学、嵌入式运 算等技术在计算视觉多维度弱信号的捕获、量化、传输、运算处理上建立技术优势,突破了机构精密运动控制、抗扰以及精 密可靠压接系统。公司完善了全套综合服务软件体系,涵盖检测系统、修复系统、评价系统、线体与品控管理系统等。同时, 公司自主研发基于AI的检修一体化算法库及相关产品。在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产品方面,整合了低阻抗高可靠性的自动压 接系统、高精度定位的移载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及设备监控的软件系统等使其具有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不同制程、不同尺 寸产品)、快速高精度定位及对位、可靠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等。 行业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数量较少,且市场集中度较高,而公司在Module制程检测系统的产品技术已处于行 业领先水平,技术优势明显。Cell制程检测系统的市场份额之前主要被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企业占据,随着公司近年的不 断投入及发展,公司在该制程检测系统的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产品完全覆盖Cell制程。Array制程检测系统的市场份 额主要被日本企业占据,公司已通过技术积累开始涉足,部分产品亦已完成开发并实现了批量销售。同时平板显示检测行业 内多数企业的产品仅涉及“光、机、电、算、软”中的一项或两项,难以满足客户的整体需求。公司基于模组检测系统的优势, 通过引进行业内的技术和人才,产品已覆盖AOI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形成了“光、机、电、算、软”一体化 的产品线,具有较强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 半导体产业化过程,设备先行,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是制约我国半导体制造产业的“卡脖子”难题,以KLA(KLA-Tencor Corporation,美国科磊半导体)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占据了全球量测检测设备大部分的市场。在政府引导和下游市场需求的双 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产设备企业投入到半导体测试领域。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致力于半导体前道量测检测设备以及后道电测检测设备的研发及生产,在光学领域自主开发针对集成 电路微细结构及变化的OCD测量、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OCD人机交互简便易用三维半导体结构建模软件等核心技术, 在电子束领域自主开发了半导体制程工艺缺陷全自动检测、晶圆缺陷自动识别与分类等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 公司在半导体光学、半导体电子光学及泛半导体领域积极进行项目研发,在半导体单/双模块膜厚测量设备、高性能膜厚及 OCD测量设备、半导体硅片应力测量设备、FIB-SEM双束系统、全自动晶圆缺陷复查设备、激光切割设备、DRAMRDBI测 试设备、CP/FTATE设备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一定技术沉淀。 2、服务优势 我国平板显示检测行业发展初期,国内平板显示厂商多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进口检测系统,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存 在操作界面较为复杂、售后服务不及时、服务定制化程度差等问题。公司自设立以来,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客户相对 集中的地区,如苏州、成都、合肥、北京、深圳、厦门、重庆、南京等地配置了客户服务小组,配备专门的技术支持人员, 辐射全国主要平板显示器件生产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够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贴身式的服务一方面有 助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售后维护服务,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升客户的使用满意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深入理解 客户的需求,与客户形成研发互动,在客户新建生产线或技术升级早期阶段,即可通过研发的早期介入,了解客户的个性化 需求,提升产品的客户体验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托于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公司成功抢占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 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众多大型面板和模组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3、客户优势 平板显示行业较为集中,行业前10名平板显示厂商占据了行业的绝大部分产能,这些企业规模大,有较为严格的供应商 准入标准,只有产品质量稳定性高、品牌影响力大、研发能力强和服务体验好的供应商才能进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单。而平板 显示厂商在选定供应商后,通常不会随意更换,这对于新进入行业企业而言,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沉淀。公司自设立以来, 专注于平板显示检测系统业务,客户已涵盖国内各主要面板、模组厂商,如京东方、华星光电、中国电子、天马微等,以及 在国内建有生产基地的韩国、日本、台湾地区的面板、模组厂商,如富士康、明基友达等,客户资源优势明显,为公司业务 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推动,客户更易采用公司的产品。因此,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具有较明显的客户优势。 4、人才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平板显示检测系统业务公司之一,研发、市场、管理等专业人才团队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关键。 首先,平板显示检测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涉及电路优化设计、精密光学、集成控制与信息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跨专 业、多技术融汇的特点,对技术研发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业务精 良的研发团队,并制定了有效的研发激励和人才培养机制,为公司保持并巩固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公 司研发部门员工人数已超过公司员工总数的48%,涵盖电子、光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及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研发团队中的 核心成员均具有专业教育背景,参与过本行业多项研发项目和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在平板显示检测技术的研发方面具有丰 富的实践经验。 其次,公司销售团队成员大多具有丰富的平板显示行业从业经验,对相关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趋势有较深入的理解 和掌握,能够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进而促进公司产品的研发方向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在市场竞争中易于获得客户的认 可。 再次,公司主要创始人具有多年的市场经验和扎实的研发能力,管理层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基于实际情况和行业 发展动向制定符合公司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以丰富的营运经验和优秀的管理技能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产经营决策,为公司 的发展提供持续的驱动力。 最后,公司基于自身实力,给予员工良好的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建立了专业化、年轻化的人才团队。公司中层及 以上管理人员、核心业务人员稳定,并不断引入新的专业人才,这是公司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5、基于“光、机、电、算、软”一体化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优势 平板显示检测行业内多数企业的产品仅涉及“光、机、电、算、软”中的一项或两项,难以满足客户的整体需求。公司基 于模组检测系统的优势,通过引进行业内的技术和人才,产品已覆盖AOI光学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形成了“光、 机、电、算、软”一体化的产品线,具有较强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 基于“光、机、电、算、软”一体化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优势,公司产品覆盖了平板显示各类主要检测系统:从检测对象 来看,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LCD、OLED等各类平板显示器件,能提供基于LTPS、IGZO等新型显示技术以及8K屏等高分辨 率的平板显示检测系统,并能提供触摸屏检测系统,满足客户的各类检测系统需求;从生产制程来看,公司产品已覆盖Module 制程的检测系统,并成功实现了部分Array制程和Cell制程产品的开发和规模销售,成为行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平板显示三 大制程检测系统的企业。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受到原材料大幅上涨、上游芯片缺货以及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增加了经营 压力和挑战。面对上述压力和挑战,公司上下一心,在公司董事会以及公司管理层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继续加大战略研发投 入,强化产品并加强研发创新。在显示测试领域,不断突破创新,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了面板中、前道制程设备、关键 核心器件以及Micro-LED、Mini-LED等新型显示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同时公司也不断优化客户结构,由原来集中攻关大客户 逐步转变为与大客户成为持久合作伙伴,增加海外客户的扩展力度;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半导体领域中的技术、 产品、市场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已在国内主要集成电路厂商取得批量订单,并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将 进一步助力公司持续快速的发展。 鉴于半导体领域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大,投资周期长,公司目前在半导体、新能 源等新业务仍处于投入期,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45,435.55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41.05%(其中在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 16,097.49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40.14%;显示领域研发投入26,974.08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4.31%;在新能源领域研 发投入2,363.97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23.71%),对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0,895.31万元,同比增长16.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28.84万元,同比下降20.9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 产为604,734.10万元,较期初增长2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1,476.11万元,较期初增长89.25%。 (一)平板显示检测业务 报告期内,国内平板显示行业LCD产线投资放缓,但受益于OLED、Micro-LED、Mini-LED等新型显示产品的发展和下 游应用的不断拓展,以及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催生出多类应用场景,如移动消费终端、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医疗、智慧教 育、智能汽车、轨道交通等。这类创新应用场景的市场正在加速成长。公司在深耕存量市场的基础上,在创新应用场景中不 断拓展增量市场。 同时,公司基于在“光、机、电、算、软”一体化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优势,不断向面板中、前道制程扩展,成功实现了 Array制程和Cell制程产品的开发和规模销售,成为行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平板显示三大制程检测系统的企业;其次,在关键核心器件(显示仪器仪表),通过近几年持续的投入以及孵化,目前已经有色彩分析仪、成像式闪烁频率 测仪、成像式亮度色度仪、AR/VR测量仪、Micro-LED微显示多功能亮色度测量仪等多款产品投放市场,取得国外头部终端 厂商和全部主流面板生产厂商的重复批量订单,打破国外厂商在高端显示测量仪器长期垄断;另外,公司不断发力以μ-LED为基础的半导体显示,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创新,在微显示领域不断扩大领先优 势。在Micro-LED微显示领域,根据公司特有的ATE、AOI整合的技术进行晶圆段微显示单元的AOI检测,另外在模组段能 实现Demura、Gamma、API和AVI多合一的整合检测,在半成品和成品之后(AR/VR阶段),可以对近眼显示实现色彩和视 角的检测。最后,公司也不断调整和优化客户结构,由原来集中攻关大客户逐步转变为与大客户成为持久合作伙伴,同时增 加海外客户的扩展力度。 公司紧跟市场变化,依托已有的技术优势和完善的市场及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公司“光、机、电、算、软”一体化系统集 成优势,大力推动新型显示产品以及关键核心器件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行业优势,虽然受原材料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毛利润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公司在显示领域销售收入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在平板显示检测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18,763.05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31%;其中OLED领域2021年实 现销售收入80,857.2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88%。综上,公司在显示领域仍保持了较好增长。未来,公司对整个显示检测 领域行业以及公司在该领域持续稳健增长充满信心。 (二)半导体检测业务 目前公司已形成在半导体检测前道、后道全领域的布局,公司子公司武汉精鸿主要聚焦自动检测设备(ATE)领域(主 要产品是存储芯片测试设备),目前已实现关键核心产品技术转移、国产化研发、制造、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老化(Burn-In) 产品线在国内一线客户实现批量重复订单,CP(ChipProbe,晶片探测)、FT(FinalTest,最终测试,即出厂测试)产品目 前已取得相应订单。 公司子公司上海精测主要聚焦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领域,致力于半导体前道量测检测设备的研发及生产。上海精测膜 厚产品(含独立式膜厚设备)、电子束量测设备已取得国内一线客户的批量订单;明场光学缺陷检测设备已取得突破性订单; OCD设备也获得国内一线客户验证通过,半导体硅片应力测量设备等其余储备的产品目前正处于研发、认证以及拓展的过 程中。2021年公司在整个半导体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3,617.16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0.54%。 (三)新能源检测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立常州精测与武汉精能共同深耕新能源测试领域。公司布局新能源产业虽然较晚,但依托在平板显 示和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装备制造经验,具备针对系统项目开发集成的研发生产经验,具有将运动控制、视觉 检测、分布式处理系统等成熟技术结合动力电池厂商工艺特点进行定制开发的能力,为锂电池各工艺段生产装备的快速开发 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已逐步缩小与同行业公司的差距。2021年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收入5,184.71万元。虽然较上年 户的能力。2022年3月,公司与中创新航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确定公司为其锂电设备的优选合作商,在锂电设备领 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迭代产品,提升双方产业竞争力。此外,公司正积极开拓与国内知名电池厂商的合作关系。 (四)研发持续高投入,不断拓展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45,435.55万元,较上年增加41.05%,占营业收入的18.86%(其中在 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16,097.49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40.14%;显示领域研发投入26,974.08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 14.31%;在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2,363.97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23.71%)。持续的高投入研发为公司带来了较丰硕的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1,472项专利授权(其中570项发明专利,646项实用新型专利,256项外观专利)、285项软件著 作权、76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59项商标(其中国际商标27项)。 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通过开放创新与资源整合,在平板显示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向上下游领域进行延 展,保持竞争力;在半导体与新能源领域,积极创新探索,不断努力实现技术及产品的突破,尽快提升新业务客户范围、订 单数量及营收规模;在新的业务领域早日实现盈亏平衡,为下阶段半导体及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投资者关系 公司连续几年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等级取得好成绩,2021年公司继续保持优良的工作传统,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认真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在遵守信息披露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及时回复互动易平台中的投资者提问,举办多场次的机构投资者 交流会、业绩说明会,始终保持投资者关系电话的畅通,保障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畅通交流,增加了公司运作的透明度, 有效履行了公司的义务,维护了公司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投资者关系。 后续,公司将继续紧抓高世代显示面板、OLED新增及存量产线投资、传统面板领域向行业的前道、关键核心部件以及 Mini-LED和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商业应用的投资机会,积极开拓国内及国际市场,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研发 出满足客户产线以及实现国产化替代的技术产品,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产线渗透率。 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半导体及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新业务板块产业布局,加快公司半导体、新能源测试设 备的产品进一步突破和产业化进程,推动公司半导体、新能源测试设备业务板块的发展。同时,积极寻找半导体、新能源测 试领域优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半导体、新能源测试技术及产品应用的发展,快速提升竞争力。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