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朗科智能(300543):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7日 16:07:08 中财网

原标题:朗科智能:2021年年度报告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092022年04月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静、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钟红兵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向德波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短缺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IGBT、MCU、MOS管等各类型半导体元器件和电阻、电容、电感等无源元件以及PCB、五金塑胶等。报告期内部分原材料出现了短期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情况,尤其是部分芯片涨价问题,预计短期内仍会持续存在,如果前述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及新客户开拓带来不利影响。

2、汇率波动风险
近三年以来,公司产品出口销售比重逐年上升,公司约一半的产品出口海外,出口业务主要以美元、港币结算。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可能会对未来期间损益产生较大影响。

3、新冠疫情相关风险
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再度爆发,全球范围内亦未得到有效控制,若未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进一步蔓延和恶化,可能会对公司的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货运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0
第四节公司治理....................................................................................................................................................................................36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58
第六节重要事项....................................................................................................................................................................................60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99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07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08
第十节财务报告..................................................................................................................................................................................11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载有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朗科智能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大会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章程、公司章程《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规范运作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香港朗科朗科智能电气(香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越南朗科朗科智能电气(越南)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广东朗科广东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浙江朗科浙江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安徽朗科安徽朗科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新能源合肥朗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智控合肥朗科智控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信息技术合肥朗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合肥朗科智能科技合肥朗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报告期内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报告期末2021年12月31日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朗科智能股票代码300543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朗科智能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zhenLongoodIntelligentElectric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SLIE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静  
注册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9区洪浪北二路30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1栋1701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18133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 况报告期内由“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社区爱群路同富裕工业区8-4号厂房五层”变更 为当前注册地  
办公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9区洪浪北二路30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1栋1701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133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longood.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罗斌陈洋
联系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9区 洪浪北二路30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1 栋1701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69区 洪浪北二路30号信义领御研发中心1 栋1701
电话0755-366908530755-36690853
传真0755-33236611转8080755-33236611转80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http://www.cninfo.com.cn 巨潮资讯网(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深圳证券交易所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联合广场B座11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赖其寿、刘倩倩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卓越时代广场 中信证券大厦陈宇涛/路明2021 03 16 2023 年 月 日至 年12月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元)2,330,699,926.271,663,240,767.4640.13%1,400,678,303.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106,994,253.66148,097,941.95-27.75%103,232,856.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100,974,624.19142,385,846.56-29.08%96,566,055.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232,175,005.21277,793,284.29-183.58%203,483,579.9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00.72-44.44%0.5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00.72-44.44%0.5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7%18.07%-7.30%14.56%
 2021年末2020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 减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2,264,889,209.631,662,557,735.8836.23%1,223,297,578.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1,030,273,809.80885,754,622.3116.32%758,432,177.52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
金额
√是□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399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560,431,850.03569,806,164.90572,390,570.16628,071,341.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412,956.3830,658,360.2631,221,541.63-4,298,604.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574,269.5926,635,091.2330,575,960.89-4,810,697.5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231,107.69-93,415,221.73-43,769,070.8253,240,395.03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 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221,885.64556,582.45-302,497.76处置固定资产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4,087,554.403,953,983.534,256,309.61计入当期收益的政
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 府补助除外)   府补助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 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 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 收益3,481,251.123,219,695.763,971,013.94现金管理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 出-314,637.15-847,385.34141,360.47 
减:所得税影响额1,456,424.541,205,315.611,399,384.6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34,534.60  
合计6,019,629.475,712,095.396,666,801.5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概况
智能控制器是内置于智能设备中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单元,其通过接口获取设备工作状态、命令执行结果以及环境数据等
信息,执行内部控制程序,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设备,实现对被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智能控制器是生活电器、电动工具汽
车等整机产品在原有功能应用基础上进行拓展的高附加值产品,位于产业链中部。其上游原材料主要有半导体、PCB、电容
电阻等元器件,下游应用广泛,主要包含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相关行业。根据前瞻产业
研究院统计,我国智能控制器销售额占比最高的几个行业分别为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智能家居。其中,汽车电
子类智能控制器市场份额约为23%,家用电器类智能控制器市场份额约为14%,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类智能控制器市场份
额约13%。

智能控制器作为中游部件,其应用发展与下游景气度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下游需求的变化对智能控制器的技术迭代、产
品升级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与此同时,控制器企业的自主研发也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下游的需求变革。伴随着物联网的高速成
长,产品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智能控制器的下游空间被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广阔。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到2024
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2万亿美元,国内智能控制器市场将达到3.8万亿元。2015-2020年,国内智能控制器
市场规模CAGR达到15.2%,而全球2015-2020年智能控制器市场的CAGR为5.6%,国内市场年复合增长速度相对更快,增长空间
广阔。

(二)发展阶段
国内条件的稳步改善推动智能控制行业的产业转移。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海外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相对较早,以代傲
(德国)及英维斯(英国)为典型代表的智能控制器品牌占据较多市场份额,国内厂商份额占比较少。但随着全球化专业分
工趋势的不断加强,国内厂商技术实力的持续提升,加之国内工程师红利的逐步释放,供应链基础配套的逐步完善,部分海
外订单流入国内,国内市场的整体份额有所增长。2017年以来,国内智能控制器公司拓邦股份、和而泰以及我司的海外业务
收入均维持增长,海外份额不断提升。这一趋势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显得更为明显,欧洲工业物资供应紧缺,大量制造业工
厂停产,海外智能控制器厂商的部分客户采用中国大陆智能控制器厂商作为替代,从而促使国内厂商在疫情期间份额加速提
升。得益于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稳步提升的技术水平以及高效快速的响应能力,智能控制器行业正在呈现出产业东
升西落,国产加速替代的特征。

下游应用的需求变革推动智能控制行业扩容升级。一方面,应用变频技术的家用电器渗透率逐年显著提升,成为拓宽家
电行业增长空间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变频技术是提升家用电器效能,减少电器损耗的核心技术,能够优化传统定频电器在
调节压缩机或电机转速时的重复启停过程,通过对频率的调节来调整不同的压缩机或电机的转速,能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保证
更佳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电动工具的升级表现为动力锂电化和电机无刷化,随着锂电化和无刷化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电动
工具有望迎来一部分换新需求。锂电化是指电动工具改变传统的插电方式,改为以锂电池为能源。锂电化能够实现电动工具
的无绳化,提高电动工具的便携性,减少应用场景的限制;与此同时,锂电化能够带来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安全度,成为电
动工具升级的新方向之一。2016年到2019年,我国锂电工具产量从0.3亿台增长至0.7亿台,电动工具中锂电渗透率从11.5%
提高至24.1%。相比于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电动工具锂电化水平仍有较高提升空间,将为电动工具市场带来一批潜在换新增
量。

5G时代智能控制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更新迭代步伐加快。5G时代,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迅
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也随着终端产品的升级逐步向智能化转变。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智能化、
便携化的需求逐渐迫切,家电、汽车和工业设备等行业内企业不断推出各类智能化产品,终端产品加速智能控制器更新迭代
步伐的同时,也推动着智能控制器智能化、高集成方向迈进。

(三)行业周期
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且下游相关应用市场有成熟度高、存量市场容量大等特点,叠加产业升级的更新需求,
智能控制器行业的总体需求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波动。

智能控制器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PCB、电容电阻等元器件,前述原材料属于成熟行业,其市场参与者数量众多,
行业竞争相对充分,一般情况下不存在供应紧缺的问题。但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以芯片为典型代表的部分原
材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和短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智能控制行业及下游产品的交付,行业增速有短暂放缓的
趋势,如果未来供给端负面因素消除,预计智能控制器行业增速会恢复稳增长态势。

(四)业务模式
由于下游应用千差万别,其所使用的智能控制器也不尽相同,从这一层面来说,智能控制器是非标准化产品,智能控制
器厂商需要根据下游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定向研发设计,因此国内规模企业业务模式多以“大客户定制模式”为主。稳定的供
应商体系对下游厂商客户而言也十分重要,因此,下游厂商对供应商的考核标准也相对严格,认证周期也相对较长,并且一
旦确认后不会轻易更改,合作关系会相对稳定。

(五)行业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技术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及时根据下游消费市场需求进行产
品升级,力争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且更加满足需求的产品。经过多年的研发创新活动,公司充分掌握了智能控制器相关产品
设计和制造的多项核心技术,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使得公司始终保持着技术的行业先进性和市场适用性,经过20多年的
研发创新和技术沉淀,公司已经逐步成长为国内智能控制领域的领先企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业务概述
公司是从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智能控制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智
能家电、电动工具、智能电源及新能源等领域。智能控制器一般以微控制器(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含有
嵌入式计算机软件、电子线路硬件、塑胶五金结构件等若干组成部分,集成自动控制、传感、微电子、通讯、电力电子、电
磁兼容等技术。智能控制器系软件算法与硬件结合体,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两大板块:电器控制器板块和智能电源及控制器板块。其中电器控制器板块主要包括
各类小家电和电动工具的智能控制器以及洗地机等整机产品;智能电源控制器包括新能源电池包、BMS、植物照明等产品。

除了上述已经产生收入和利润贡献的品类外,报告期内公司还在着力研发无刷电机、储能逆变和惯性导航等相关产品,
目前相关研发设计工作已取得良好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无刷电机相比传统电机具有效能高、稳定性好、噪音低、使用寿命
长等优点。传统有刷电机的电刷通过与换向器的接触和摩擦来切换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来保障电磁力的正常输出,进而驱动
电机正常运转。但电刷在与换向器不断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损耗,从而降低电机的效能,同时也容易产生电火花对设
备造成干扰。无刷电机则去除了电刷结构,通过霍尔元件将机械换向改为电子换向,弥补了有刷电机的缺点,能够有效减少
电动工具的效能损耗,提升应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公司当前自主研发的储能逆变产品主要系可移动便携电池包,可实现交直两用,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户外露营,园林修整
等。小功率产品即将小批量试产,大功率产品也已立项。

惯性导航技术是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并自动进行积分运算,获得飞行器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数据的一种技术。组
成惯性导航系统的设备都安装在运载体内,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界辐射能量,不易受到干扰,是一种自主式导
航系统。公司的智能控制器产品及相关技术可以大量应用于民用惯性导航产品中,通过已设定好的程序对于载体的航向、位
置、姿态、速度等进行控制和记录,可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物流、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二)公司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体系由研究院和产品中心组成。研究院侧重于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产品中心侧重于工程技术的应用开
发,根据客户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设计解决方案,通过严谨的测试验证,最终形成定制化产品。

2.采购模式
由于公司产品涉及的原材料种类繁多,包含半导体、无源元件、PCB等,上游供应商较为分散,公司选择的自由度较高。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公司以供应商来料的品质、交期为基础,根据性价比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审察和评价打分,择优选
择合格供应商。公司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框架协议,规定采购产品类别、质量责任、账期等。同时,品质工程师每月对采
购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稽查和综合评价。公司日常采购实行按需采购,并根据采购需求、采购周期等因素确定安全库存。

3.生产模式
公司遵循“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主要客户每年会与公司签订供货框架协议,规定结算方式、质量责任、账期等;
公司产品的技术方案及样品经客户验证和确认后,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围绕客户需求,按照客户要求的性能、产品规格、数
量和交货期组织生产。由于各类智能控制器产品的生产流程基本相同,因此公司采用柔性化生产模式将订单对应的产品拆分
成各种组件,通过生产管理和信息技术系统,实现规模化定制加工,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整体的流程上,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依次进行原型机评审、工程样机评审、试产评审通过后进行量产,
确保产品交付品质。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采取直销方式。根据销售区域,公司销售划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

国内销售方面,公司与国内头部小家电品牌进行合作,积累了广阔的行业资源,如九阳、小米等。在不断加强原有客户
的深度合作及快速相应服务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新客户,构建了研发、生产、销售部门联动机制,充分了解客户个性化
特点,快速研发出配套方案,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国外销售方面,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产品由公司作为供货商直接出口
给客户,大客户包括TTI、SN等。外销客户主要以港币或者美元结算。

(三)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创新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业务理念,以技术创新驱动客户价值,报告期内加大了研发创新投入力度,
通过更新产品设计方案,有效满足了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82%,在原材料普遍涨价,部分原材料供
不应求的情况下,公司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更新有效缓解了供给短缺在制造端的拖累,如期交付了客户订单,满足了客户需
求。

2.加速产能扩充,优化产能结构。报告期内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通过自建和租赁方式扩充了公司的产能储备,从
而保障了在手订单的生产需求。报告期内,越南产能爬坡速度好于预期,2021年产值同比增长279.67%。为满足新能源和植
物照明业务的发展需求,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租赁方式增加了相应的产能储备,相关业务亦取得了良好增速。

3.终端客户对产品的无绳化需求刺激着新能源电池需求的进一步爆发,新能源板块业务增速强劲,报告期内相关业务增
速达48.4%。下游市场对产品便捷化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在国内锂电池技术提升与成本降低的支撑下,大量下游产品正朝着
无绳化、小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4.植物照明孕育百亿级新空间,市场渗透速度加快。据Yole数据,2017全球植物照明系统级市场仅约38亿美元,然而2022
快速增至86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70亿美元;2017-2027CAGR为16%。行业增速显著提升的原因主要系以下三个方面:1)
北美医疗大麻商用合法化贡献增量需求;2)疫情暴露食品供应链及安全问题等,植物工厂积极融资扩产,催化植物照明需
求爆发;3)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使粮食需求危机日益深化。我国植物照明市场仍属成长初期,有望开启增
长快道。据GGII预测,2020植物照明灯具产值约28亿元,同增速33%;植物照明系统产值约95亿元,同比增速25%。根据高工
产研LED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1年1-3月中国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金额为10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0.3%。

5.洗地机业务增速明显,新客户业务放量迅速。报告期内,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洗地机整机产品凭借清洁能力强、噪
音小、性价比高等优势,一经推广,深受客户青睐,报告期内同比增长超500%;除整机产品之外,公司的厨房小家电业务报
告期内亦放量迅速,其中与松下电器业务规模实现了同比翻番。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
工程技术应用层面的研发设计要求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技术能力的构建,经过多年的
努力和积累,已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研发团队。目前,研发团队中10%-20%成员为从业十年以上研究开发经
验的资深工程师,拥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通过产研销一体的模式,将前端销售与后端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紧密结
合,根据产品落地及销售业绩对研发人员实施相应的激励,充分保证产品方案的快速落地,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公司还
成立了研究院,充分探索市场前瞻性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133项,其中22项发明专利、
88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3项外观设计专利。

(二)独特领先的技术方案
智能控制器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对于同样的终端功能可能存在多种技术方案,而不同技术方案所生产出的产品在可靠性、
生产成本等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企业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开发能力决定了其产品的功能、成本、质量和市场竞争
力。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涉足多领域的控制器研发,已经发展成为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控制保护、
智能照明等领域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的专业供应商,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迅速响应。

此外公司还积累了一些具有独特领先优势的技术,如在锂电池控制和保护技术方面,实现了对锂电池组充电电压的精确
控制,使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还具备高可靠性、高效节能的特点,可实现零待机功耗;在智能照明
驱动技术方面,可实现智能照明产品高功率因素、低纹波、高可靠性、智能调光等特点,适应多种场合的需求。

(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
由于电子电器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生命周期短,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著名终端产品厂商对合作伙伴的协作灵活性和反
应速度要求极高,体现在技术研发专业性、柔性生产灵活性、信息沟通效率、交货及时率等各个方面。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较强的研发实力,可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各类智能控制器产品,满足其
对终端产品的功能化要求,并在柔性生产的机制下组织规模化、高效的生产安排,及时交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针对核心
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公司设立了专门的事业部及生产线,与客户深度绑定,同时研发团队也保持对客户的新品研发的跟进。

公司新产品/新型号的研发时间、生产组织时间和交付时间大大缩短,为客户产品在终端市场的尽快推出提供快速支持。

(四)优质的客户资源
电器类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快,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作为智能控制器产品供应商,客户的实力决定了公司
的销售规模以及产品的定位。公司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国内外知名厂商的信赖。公司在家用电器、
电动工具、智能电源等领域的主要客户在相应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公司与这些客户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公
司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公司国内客户主要有九阳、小米、比亚迪、惠而浦、BOBOT、松下等,国外的客户主要有TTI、SN
等。此外,公司在核心客户的配套占比也处于优势地位。

智能控制器企业进入知名下游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具有较高门槛,必须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品质保证能力、较大的生
产规模及丰富的生产经验。智能控制器企业一旦通过合格供应商资质的最终审定,便可纳入下游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逐步
与其建立长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近三年,公司绝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上述知名企业,这些优秀的客户群体为公司
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客户数量稳步上升,客户结构不断优化,从1家核心客户为主的结构发展
成为2家核心客户、4-5家重点客户、10家以上长期客户的结构,公司重点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合作
关系较为稳定。

(五)领先的质控体系
作为下游终端产品的核心部件,智能控制器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终端产品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公司内部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拥有较完善的企业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先后建立了环境
实验室、锂电分析实验室、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理化实验室、能效分析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EMC实验室
等,能够自主进行电子智能控制产品主要项目的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严格参照CQC、UL、CUL、LVD等认证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及生产。公司陆续通过了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以及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一直以来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编制了《质
量手册》,产品质量控制已全面覆盖生产作业、基础设施保障、技术研发、信息采集、客户服务、用户意见反馈等各个业务
环节。

公司注重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质量控制优势。从简单的测试治具,到具
备全面测试能力的全自动测试系统,均能自行设计制造进行检测。公司对品质要求较高,满足甚至超越客户需求,较高的产
品品质有力的支撑了下游客户的品牌,是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和竞争优势。

(六)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公司产能持续增长,配合较为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能适应品牌客户、中大规模客户的供货需求。智能控制器的生产工
序多,工艺复杂,如何加强生产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稳定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是行业内每个生产企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智能控制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已积累了多年的专业生产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生产
过程控制及检测优势。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检测系统的能力,能够根据产品的不同功能特点,自行研制专用测试系统,大大提
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公司坚持以精益生产管理为基础的管理理念,在生产模式、操作流程、质量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等方面不断寻找最佳
解决方案,推动持续改善,现已形成了完善而有效的管理体系。由于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行业企业至关重要,而完善的管理体
系是长期改善、提高的结果,一般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建立,因此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构成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全球经济尚处在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供给不足,需求乏力的经济环境使得公司面临的经营
挑战较之以往更为严峻。汇率波动、货运紧张的同时,国内经济亦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多重压力。大宗商
品价格高位波动,局部疫情时有发生,能源供应偏紧、节能限电政策、供应链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都在不同程
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央和各级政府利用宏观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加强了对经济
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了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公司亦紧跟政策步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自身优势条件,
加大研发投入,综合运用提前备货,方案优化,价格传导等多种方式,克服日常经营的多重困难,紧抓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
顺利实现了全年的经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0,699,926.27元,同比增长40.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994,253.66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75%,实现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974,624.1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08%。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差异较大主要系以下原因所致:
1.部分原材料持续涨价,核心原料供不应求。报告期内,公司上游原材料多数品类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其中以芯片为
代表的核心原材料涨价最为明显,且部分细分品类严重缺货,尽管公司采取了提前备货、方案替代等措施积极应对供给端的
短期冲击,公司的正常经营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其中二季度影响尤甚。与此同时,公司积极与客户协商沟通,通过
价格传导方式共同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由于价格传导有一定时滞性,公司四季度才开始对新订单执行新的价格策
略。

2.出海货运船只紧张,海运货柜紧缺,运费高涨。海外疫情持续爆发引发了港口物流业务限制,国际物流运输业务有一
定程度受阻,加之海外港口用工缺口的持续存在,造成了严重的港口拥堵,航运延误和滞留时间延长等问题。出海船只无法
正常返航,导致了我国出口船只和集装箱的短缺。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相关运费、附加费和手续费飙涨,一方面增加了产品
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在短期内降低了海外客户的提货意愿。

3.汇率波动明显,对当期损益影响明显。公司50.75%营收贡献来自海外,相关交易采用外币结算,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
下,同等数量外币兑换的人民币减少,因此当期收入及毛利受影响较大。

聚焦主业的同时,公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工具增强公司资金实力,报告期内成功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380万份,
募集资金3.8亿元用于扩充产能和研发创新,目前,募投项目开工前的必要流程均已获批,但华东地区的疫情对项目建设进
程可能存在一定影响。报告期内,为加快公司国际业务开拓,推进公司全球化制造进程,同时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带来的
不利影响,公司增加了在越南的产能扩张力度,前述项目完成以后,公司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充,海内外业务辐射面积都
将进一步延伸,预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亦会得到更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2,330,699,926.27100%1,663,240,767.46100%40.13%
分行业     
智能控制器行业2,267,759,355.5497.30%1,629,474,294.8097.97%39.17%
其他62,940,570.732.70%33,766,472.662.03%86.40%
分产品     
电器智能控制1,303,860,832.9355.94%1,029,557,175.1661.90%26.64%
智能电源及控制 器963,898,522.6141.36%599,917,119.6436.07%60.67%
其他62,940,570.732.70%33,766,472.662.03%86.40%
分地区     
国外地区1,182,714,669.7250.75%837,651,742.9050.36%41.19%
国内地区1,147,985,256.5549.25%825,589,024.5649.64%39.05%
分销售模式     
直销2,330,699,926.27100.00%1,663,240,767.46100.00%40.13%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智能控制器行 业2,267,759,355. 541,901,053,198. 0216.17%39.17%49.17%-5.62%
其他62,940,570.7355,189,540.9612.31%86.40%81.49%2.37%
合计2,330,699,926. 271,956,242,738. 9816.07%40.13%49.93%-5.48%
分产品      
电器智能控制 器1,303,860,832. 931,113,578,808. 5614.59%26.64%30.48%-2.52%
智能电源及控 制器963,898,522.61787,474,389.4618.30%60.67%87.06%-11.53%
其他62,940,570.7355,189,540.9612.31%86.40%81.49%2.37%
合计2,330,699,926. 271,956,242,738. 9816.07%40.13%49.93%-5.48%
分地区      
国外地区1,182,714,669. 72987,419,050.3716.51%41.19%51.85%-5.86%
国内地区1,147,985,256. 55968,823,688.6115.61%39.05%48.01%-5.11%
合计2,330,699,926. 271,956,242,738. 9816.07%40.13%49.93%-5.48%
分销售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
智能控制器行业销售量PCS83,861,29173,548,09014.02%
 生产量PCS84,765,62675,253,79012.64%
 库存量PCS18,213,62117,309,2865.22%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 
电器智能控制 1,113,578,808. 5656.92%853,424,931.4365.41%30.48%
智能电源及控 制器 787,474,389.4640.25%420,975,252.0832.26%87.06%
其他 55,189,540.962.82%30,409,111.012.33%81.49%
合计 1,956,242,738. 98100.00%1,304,809,294. 52100.00%49.93%
说明
不适用。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较上期相比增加2户,具体包括:

名称变更原因
合肥市朗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设
合肥市百粱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设
本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有2家,具体包括:

名称变更原因
广东朗奕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处置
广州朗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销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511,998,783.19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4.87%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 比例0.00%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第一名1,204,514,139.7751.68%
2第二名81,626,921.283.50%
3第三名80,225,476.003.44%
4第四名77,613,892.783.33%
5第五名68,018,353.362.92%
合计--1,511,998,783.1964.87%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与前五名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5%以上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
他关联方在主要客户中未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权益。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721,148,399.10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7.01%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 额比例2.48%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第一名448,954,474.2323.04%
2第二名95,314,139.794.89%
3第三名79,143,927.034.06%
4第四名49,428,667.482.54%
5第五名48,307,190.572.48%
合计--721,148,399.1037.01%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与前五名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5%以上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和
其他关联方在主要供应商中未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权益。

3、费用
单位:元

 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18,065,787.7915,567,595.1516.05% 
管理费用90,750,154.4473,763,263.6623.03% 
财务费用23,814,819.0014,448,002.9464.83% 
研发费用81,543,320.1355,919,339.2445.82%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 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 响
小功率单电池包 逆变技术研究和 开发。通过深入研究,突破 电池包逆变技术的各 项难点,结合使用公 司电动工具产品的电 池包,拓展产品的应 用领域,加深产品的 配套优势。已投入市场应用, 目前持续的推进 中。配套电动工具电池包,可 用于户外应急照明,带动 小功率市电产品,满足数 码产品充电应用。该产品增加了电池包应用 范围和场景,其独有的热 插拔技术和电源管理方案 更是填补了市场空白。
洗地机停机时防 滴水技术研究与 开发。解决洗地机停机时, 水泵停止工作,水泵 到喷嘴这段管路内的 水继续流出,导致滴 水。开发设计已完成, 测试验证已完成, 进入市场推广阶 段。洗地机停机时,控制电路 立即关闭水泵,同时让水 泵反转,抽吸水泵到喷嘴 管路内的水,防止滴水。本项目完成后,可有效解 决洗地机滴水问题,可提 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BLDC去掉电容 式方案及算法研 究为了去除输入电容对 BLDC产品的成本影 响,通过BLDC方案 和软件算法的深度研 究来实现。验证测试阶段通过新算法的研究,改善 或消除BLDC产品在运行 中的谐波,来实现取消 BLDC控制器中的输入滤 波电容。对BLDC的软件控制算法 的研究,来实现产品的小 型化。实现以优质技术服 务提供给客户,增强与客 户之间的粘度。
刀片电芯BMS进一步的缩小工具体验证测试阶段通过新型式的电芯研究,扩宽技术研究以及积累,
电动工具的研究 与应用积,增大储能,电动 工具的使用时长的深 度研究。 实现产品轻巧,蓄能高的 技术指标,实现降本目的。为公司的产品多元化,技 术储备多元化做好铺垫, 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不断 推出。
基于PAR值闭环 植物照明控制系 统随着植物照明、智慧 农业技术迅速崛起, 种植者对实现自动化 种植的需求日渐强 烈。需要实现对植物 所需光照进行灵活配 置,智能、程式化干 预植物对光照的需 求。验证测试阶段高精度PAR值检测并通过 多路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灯 光色温和亮度,形成闭环。 并通过大屏幕触控UI界面 或远程控制端口,按不同 时段/周期设置植物生长最 佳参数。并有提醒/报警和 保护等相关功能。可以使操控者直观及时了 解相关光照信息。并记录 存档可查询。为寻求最佳 关照方案提供依据。实现 高效节能,降低植物种植 的各个环节能耗,节省成 本,提高经济农作物的产 量,为智慧农业提供操控 平台。
吸力电机降噪结 构的研究与开 发。解决洗地机吸力模块 噪音偏大问题,提升 用户体验。开发设计已完成, 测试验证已完成, 进入市场推广阶 段。通过吸力电机迷宫式风路 设计,软胶柔性连接吸力 电机,增加吸音海绵,有 效降低噪音。本项目完成后,可有效降 低洗地机噪音,提升用户 体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 力。
锂电池智能充电 控制技术研究和 开发经过深度研究,解决 不同锂电池产品充电 问题,对于市面每个 便携式锂电池产品, 都需要一个相应的适 配器充电,新技术将 升压降压两种方式融 合起来,实现能对低 压和高压产品同时充 电。设计开发已完成, 产品进入测试验 证阶段。通过TypeC标准电源,使 用升压降压方式给1~6节 电池充电,能够实现一个 适配器对多个产品充电功 能。本项目完成后,有利于公 司在BMS充电控制技术 上的积累,同时能够为客 户在锂电池充电中实现最 低成本解决方案。
洗地机轻量化 设计的研究与 开发。解决洗地机重量偏 重,操作不方便问 题。开发设计已完 成,测试验证已 完成,进入市场 推广阶段。通过薄壁技术研究及 合理设计加强筋,有效 降低单个零件重量,选 用低密度材料,优化产 品设计,合并零件等, 有效降低产品重量,满 足人机工程学,提升用 户体验。本项目完成后,可有效 降低洗地机重量,提升 用户体验,提升产品市 场竞争力。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2021年2020年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3293144.78%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5.42%15.76%-0.34%
研发人员学历   
本科102957.37%
硕士31200.00%
本科以下2242182.75%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30岁以下14612913.18%
30~40岁140155-9.68%
40岁以上43301.28%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021年2020年2019年
研发投入金额(元)81,543,320.1355,919,339.2451,389,837.76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50%3.36%3.67%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元)0.000.00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 的比例0.00%0.00%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 润的比重0.00%0.00%0.00%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