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浙海德曼(688577):浙海德曼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7日 07:01:28 中财网

原标题:浙海德曼:浙海德曼2021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577 公司简称:浙海德曼 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关内容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风险因素”。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高长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何丽云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何丽云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53,971,72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6,191,516.00元(含税)。本年度不实施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送红股在内的其他形式的分配。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2021 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22.18%。如在本报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该预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 章的财务报告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 及公告的原稿。



常用词语释义  
海德曼、股份公司、本公司、 公司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虎贲投资玉环虎贲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高兴投资玉环高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台州创投台州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永如天津永如有成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凹凸人台州凹凸人进出口有限公司
玉环通快玉环通快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海德曼海德曼(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股东大会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公司章程》《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
金属切削机床用切削、磨削或特种加工方法加工各种金属工件,使之获 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床
数控机床数 字 控 制 机 床 (computer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的简称,是 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数控车床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主要用于轴类零部件 或盘类零部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 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 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零部件加工
ISO 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订的标准,中国既是发起国又是首批 成员国
立式机床/加工中心主轴竖直布置,工作台在水平面内旋转,刀架作垂直或斜 向进给的机床/加工中心
卧式机床/加工中心主轴水平布置,作旋转主运动,大刀架沿床身作纵向运动, 可车削各种旋转体和内外螺纹等的机床/加工中心
数控系统机床中用于处理输入到系统中的数控加工程序,控制数控 机床运动并加工出零件的核心控制部件
主轴部件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主轴部件的运动精度和 结构刚度是决定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是数控 车床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
电主轴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 的新技术,实现了主轴动力的零传动,电主轴是数控机床 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之一
尾座部件车床上加工长轴类零件时,辅助主轴支撑工件的功能部 件,按照驱动方式可分为手动尾座、液压尾座和伺服尾座。 伺服尾座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尾座的移动,其移动距离和
  推力可任意设定,是数控车床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
刀塔部件车床上安装刀具的功能部件,分为电动刀塔、液压刀塔和 伺服刀塔。数控车床的刀塔部件集刚性、效率、精度于一 身,是数控车床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
报告期2021年1-12月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浙海德曼
公司的外文名称Zhe Jiang Headman Machiner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Headman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高长泉
公司注册地址浙江省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北山头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03年7月29日,注册地址由玉环县城关镇石井村变更为玉环 县珠港镇城关城中路117号;2004年7月22日,注册地址变更 为玉环县珠港镇陈屿北山头;2011年11月29日,注册地址变 更为玉环县大麦屿街道北山头;2017年玉环撤县设市,注册 地址变更为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北山头
公司办公地址浙江省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北山头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17604
公司网址www.headman.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林素君陈建勇
联系地址浙江省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北山头浙江省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北山头
电话0576-873718180576-87371818
传真0576-873710100576-8737101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浙海德曼688577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 事务所(境内)名称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杭州市江干区钱江路 1366 号华润大厦 B 座
 签字会计师姓名陈素素、韩熙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 督导职责的保荐机 构名称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 1168 号 B 座 2101、2104A 室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姓名叶云华、张莉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0.9.16-2023.12.31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540,808,211.52410,550,923.3831.73384,736,158.4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006,715.5153,234,682.8837.1445,598,228.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942,160.4346,577,887.9332.9942,100,000.0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397,943.8991,010,897.49-42.4349,447,271.65
 2021年末2020年末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2,860,967.84765,735,427.896.15330,554,458.22
总资产1,223,624,813.931,048,060,187.7416.75571,261,808.95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9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351.2111.571.1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351.2111.571.1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1.151.068.491.0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811.76减少2.48个百分点14.6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7.8710.29减少2.42个百分点13.52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005.81增加0.19个百分点5.13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增长 37.14%,报告期内机床下游市场需求旺盛,高端机床收入显著增长,产品核心竞争力、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13,530,293.96157,548,941.47134,360,463.30135,368,512.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5,410,707.4723,916,677.0617,890,542.9815,788,788.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14,202,905.5021,608,477.4911,555,162.3614,575,615.0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6,221,421.4936,979,458.464,420,426.884,776,637.06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金额附注(如适 用)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6,989.69 103,669.075,046.87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 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161,704.8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 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 的政府补助除外8,949,771.01 6,052,867.764,068,632.31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 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 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 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 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4,006,066.19 1,795,212.901,718.36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    
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 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 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 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 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 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 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 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 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 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 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 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 出84,277.81 -207,242.60-221,099.7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2,793.81 117,061.54106,418.25
减:所得税影响额1,971,364.05 1,204,773.72624,192.8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11,064,555.08 6,656,794.953,498,228.03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项目涉及金额原因
代扣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12,793.81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是偶发性的,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无关,故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 影响金额
持续的公允价值计 量    
1. 交易性金融资产 和其他非流动金融 资产103,000,000.0030,000,000.00-73,000,000.00 
2. 应收款项融资36,954,173.374,736,545.44-32,217,627.93 
3. 其他权益工具投 资5,810,000.005,810,000.000 
合计145,764,173.3740,546,545.44-105,217,627.93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是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后迎来的第一个完整财年,也是实现再发展的元年,开局良好。公司抓住了难得的后疫情市场强劲反弹的机会,根据在手订单及市场预期,春节及年度出勤采取了特殊安排及政策,部分缓解了产能不足和不均衡的情况,为完成 2021年销售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公司创造了新的历史业绩。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5.41亿元,同比增长 31.73%。

2021年公司总体销售形势表现为前高后低,与宏观经济环境基本一致。

(一)2021年公司取得较好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如下:
(1)生产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交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面临的主轴生产瓶颈、钣金生产瓶颈、铸件供应瓶颈在 2021 年得到了一定缓解。主轴粗加工自制取得突破,初步建成了满足主力机型主轴粗加工生产体系,主轴生产瓶颈得到了明显缓解。

募投项目投产后,主轴部件精加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钣金生产瓶颈以及装配作业场地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公司历经三年建设的信息化系统于 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信息化系统覆盖了公司销售管理、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现场制造、财务管理,是公司实现再发展的基础性战略工作。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后,公司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根本提升,尤其是销售信息、生产管理信息差错率明显降低。

(2)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有三大类,高端数控车床、自动化生产线、普及型数控车床系列。2021年公司进一步强化了高端数控车床、自动化生产线产品的销售力度,充分发挥了后疫情时期难得的外部宽松环境,实现了高端数控车床持续增长。2021年普及型订单与 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高端数控车床订单增长贡献率接近 100%。中大规格高端数控车床系列增长迅猛,随着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一系列产品将成为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又一主力机型。另外,公司新开发的 Hi系列、V系列并行复合加工机实现了销售突破,客户使用效果良好。该系列产品将带动公司实现销售业绩可持续增长。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向高端数控机床系列倾斜优势资源,不断提升高端数控机床的影响力和进口替代优势。

(3)市场覆盖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直销为主,代理销售为辅”是公司基本销售政策,“以办事处为单元,建立均衡发展,全面覆盖的销售网络”是公司销售网络建设的基本路线。2021年公司重点地区/办事处销售增长迅猛,有四个办事处销售订单超过 1亿元,且高端数控机床占比均超过 80%以上 。

省内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引领者,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省内机床市场具有多元和理性的基本特点。公司依托大本营的地域优势,充分发挥价格、品质、品牌、服务优势,本着“细分深耕,不漏死角,100%全覆盖”的基本原则对浙江地区的市场开发进行了深度布局。2021年省内新增一批在区域或者行业有影响力的客户,公司在省内的品牌及市场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省外市场取得重要突破。公司针对省外市场制定了针对性的销售政策,省外区域高端数控机床销售占比超出 80%,产品结构符合预期。江苏、山东、重庆等地区是高端数控机床消费的重点地区。

公司在这些地区的销售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战略性客户。经过多年持续培育,外省区域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陆续成为公司的客户,并开始了批量采购。

(4)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势愈发显现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掌握了数控车床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了核心部件自主化。公司自主开发的主轴部件(电主轴)、伺服刀塔部件、伺服尾座部件三大核心部件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提升了公司数控车床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尤其是“替代进口”的效果非常明显。进口替代有相当一部分是存量市场,其需求量基本集中在高端数控机床。2008 年金融危机后,那一轮经济增长带动了机床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其中高端数控机床绝大部分为进口产品。目前,这批设备处于更新的高峰期。2021 年公司省内外市场有相当一部分销售属于这类性质的客户。随着公司核心技术及基础技术不断突破、扩展、完善,公司替代进口的产品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二)2021年公司经营工作主要围绕以下重点方向开展
(1)公司信息化系统全面上线
历经三年时间,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在 2021年全面上线。信息化系统覆盖了公司销售、技术、财务、生产、制造全过程。信息化系统的核心软件包括 CRM(销售管理系统)、PL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ERP(资源管理系统)、MRP(物料需求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信息化系统是公司战略性的基础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信息化系统完善和具体使用开展二次开发工作,通过二次开发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提高公司日常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为下一步建设智能化工厂提供基础支撑。

(2)沙门基地产能建设
沙门基地是公司的募投项目。目前全部生产设备已经进入生产状态,全面导入信息化系统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步进行的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2022 年公司将全力推动沙门基地形成基本目标产能,为实现 2022年经营目标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也为实现 2023年基本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沙门基地已经被评为浙江省智能工厂,并按照未来工厂要求建设,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打造以信息化系统为基础,智能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3)核心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取得重要成果

产品类别产品系列具体产品型号运用领域
高端数控 车床排刀式数控车床T25、T35、T35B各种零部件的高度、高精度车 削加工
 刀塔式数控车床T40、T45、T50 
  T55、T55M、T60、T65、T65M 
 并行复合加工机Hi6000、VD7000、VZ7000、 Vi7000、HTD500各种零部件的高速度、高精 度、复合并行高效自动化加 工
自动化生 产线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T40-AUTO自动化加工单元各种零部件的高速度、高精 度、高效率、自动化车削加 工
  T50-AUTO自动化加工单元 
  T55-AUTO自动化加工单元 
 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采用高端标准车床、关节机器 人、物流线等集成为自动化生各种零部件的高速度、高精 度、高效率、少人化车削加
  产线
普及型数 控车床HCL 系列HCL300各种零部件一般加工
  HCL360 
  HCL300A 
具体产品型号和特征如下: 1、高端数控车床 海德曼高端数控车床主要有排刀式数控车床、刀塔式数控车床、并行复合加工机3个产品系列。 (1) 排刀式数控车床 排刀式数控车床系列主要机型有T25、T35、T35B 等。该系列车床配置自制的高速、高精度主轴 部件,主要用于小型零部件的高精度和高速加工,尤其适用于有色金属的精密加工以及黑色金属“以 车代磨”的精密加工场合。部分产品图示如下: T25 T35B


(2) 刀塔式数控车床
刀塔式数控车床主要机型有T40、T45、T50、T55、T55M、T60、T65、T65M等。该类产品配置电主轴、伺服刀塔、伺服尾座和热补偿技术。电主轴采用海德曼自主开发的高刚性、高精度核心部件,可以实现高精度“以车代磨”,适用于大切削量时的高刚性要求,满足客户粗精加工集约化的要求。部分产品图示如下:
T55 T65 (3)、并行复合加工机 并行复合加工机机型主要有Hi6000、Hi5000、VD7000、VZ7000、Vi7000、HTD500等。该系列产 品包含H系列和V系列,其中H系列采用卧式布局,主要包括Hi系列以及HTD系列。V系列采用立 式布局,主要包括VD系列、VZ系列、Vi系列、Ve系列。该类产品采用双主轴、双刀塔的基本布局, 并在产品结构上配置对应的自动化加工接口。双主轴均配置同步电主轴,双刀塔均采用伺服刀塔,刀 塔结构为高刚性BMT(一种底座安装方式)结构,并配置大功率铣削主轴。采用双通道数控系统,两 个通道可以各自加工工件,也可以互相协作同时对同一工件进行加工,采用多坐标、多轴控制。主要 用于各种复杂零部件的车削、铣削、钻孔、镗孔和攻丝等复合化、并行化的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 加工。部分产品图示如下:

2、自动化生产线
(1)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
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适用于各种轴类、盘类等零部件的高效集约化加工。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配置自动检测、设备运行自动控制等功能,形成单体自动化加工单元,根据客户需求可联接多台自动化加工单元,形成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海德曼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单体主要产品有T35B-AUTO、T40-AUTO和T55-AUTO等。部分产品图样如下:
一体式自动化生产线 (2)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 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由标准型高端数控车床、智能化物流系统、检测系统、防护清理系统和智能化 控制系统组成,能稳定高效地完成智能化制造,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产成品精度和生产效率。 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柔性。组成集成式自动化生产线的各个子系统在 物理结构上相互独立,各个子系统的动作流程通过海德曼自主开发的PLC系统集中控制,采用模块化手 段,能够兼容多种规格产品的生产,提高系统的柔性,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最集约化实现高精度生产。 具体项目案例及生产线图示如下:

3、普及型数控车床
普及型数控车床主要有 HCL300、HCL360、HCL300A 等。普及型数控车床具有工作效率高、稳定型强、性价比高的特点,主要针对小型零部件的通用加工。公司产品线配置丰富,可以根据客户具体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进行配置选择,以实现最佳的性价比。部分产品图示如下:
HCL300 HCL300A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研发中心是公司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的主要部门,专门负责产品、基础技术、新项目及新工艺的开发。此外研发中心还负责技术标准的制订、样件试制、工艺验证和产品批量生产的技术支持等工作。目前,公司已建立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队伍。

自主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根本保证。公司采用自主开发为主,校企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模式按项目管理(PM)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方法,结合行业特点,对研发过程进行设计并优化。研发中心在广泛收集产品的市场定位和需求情况下,根据公司产品和生产能力形成可行性报告,组织评审团评审,评审通过后予以立项。研发中心制定研发计划,并根据需要开展阶段评审,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完成设计理论验证后,研发中心会同生产部门进行产品试制。新产品研制完成后,对设计和开发的产品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达到研发和生产双重标准后进入量产阶段。

针对校企合作开发,公司提出总体要求及布局,由相关合作人员与公司研发中心人员进行项目整体推进和技术攻关的具体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公司技术人员可以提升基础理论水平、学习先进设计理念、掌握基础设计手段,以此提升公司整体的研发设计水平。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负责。

公司以“高效、控制、简捷”为宗旨,以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从供应商管理和日常采购作业两个模块对采购过程进行设计和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经济合理性的要求。公司注重对供应商的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开发供应商,并审核其基础资料,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

将满足公司需求的供应商整理成名录,形成《合格供应商目录》,并在合作一定期限后进行供应商评价,对评分较低的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剔除。若供应商数量明显减少则寻找新的供应商进行新的一轮考察。

同时,对于合作较好并在《合格供应商目录》的供应商,则选择一定数量作为核心供应商,签署框架采购协议。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管理由生管部具体负责。

公司产品分为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产品。对于标准化产品,一般按照“以销定产,保持合理库存”的原则,销售部根据上年度的实际销售情况和对市场的预判制定本年度销售计划。生管部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季度调整计划和月度经营计划,并报生管部负责人和销售部负责人审核,同时按照市场销售情况及产品库存量调整生产计划,对部分通用机型进行备货。

对于定制化产品,由于不同的用户对产品的配置、性能、参数等要求具有特殊性,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的模式。订单式生产是指公司提供多种产品的基本型号供客户参考,客户在提交订单前,先期在基本型号基础上提出定制要求,而后公司将客户的定制要求下达到研发中心,由其进行设计开发。开发完成后,生产部门按计划组织生产。

公司采用单元化和模块化生产体系。单元化和模块化生产体系是公司生产体系的核心。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生产模式,其根本意义在于实现了零件、单元件、部件、成品机床并行生产。通过单元化和模块化生产体系将产品的技术标准分解到零件、部件、分装、总装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根据产品标准进行独立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了成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单元化模块化生产体系使得公司主要功能部件或者零件可以通用和互换,从而减少了零件总体种类,降低了单台机床的生产成本。应用模块化体系把客户的定制需求转化为公司的标准功能模块,并形成独立的标准单元,缩短了设计及制造周期。单元化模块化生产体系使得公司得以建立零件、单元部件、成品三位一体的库存体系,优化了库存结构,减少了中间在制,实现了集约化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公司基本销售方针为“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建立覆盖全国均衡发展的市场网络”。销售部依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销售方针,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和客户服务网络。

销售模式上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即直接对客户进行销售。部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模式。

(1)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即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合同获得产品订单。公司通过积极参与行业内各种展销会、网络媒介宣传等渠道拓展客户,以直接获取产品订单。公司的国内市场大部分产品是通过直销模式进行销售,另外公司有少量的外销收入也是通过直销实现。

(2)经销模式
经销模式主要通过与公司有良好合作的经销商向最终客户销售。报告期内,公司部分产品的销售通过经销模式进行。

公司国内经销和海外经销均采用买断式销售模式,除因公司责任导致的原因外,公司不接受经销商退货。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发展现状(阶段)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高端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中国机床市场竞争的主流产品。

目前,中国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基础产品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具备与国外同行同台竞技的实力,进入了主动竞争阶段,这类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中国的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卧式加工中心、各类五轴数控机床、高度复合化数控机床、数控磨床、制齿设备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个别企业在这类高端数控机床上已经取得了技术突破,但是总体上与国外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满足不了用户的使用要求;二是以汽车等行业为代表的国内高端数控机床主流市场还没有形成使用这类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共识。卧式加工中心、各类五轴数控机床、高度复合化数控机床、数控磨床、制齿设备等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尚处于被动竞争阶段,这类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品牌占有率比较低。

汽车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兵器、航空航天行业是高端数控机床市场的核心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必将释放出巨大的高端数控机床需求潜能。建设“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经济结构为中国机床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制造业重新布局产业链,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趋势正在形成,为高端数控机床实现国产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产高端数控机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前景非常光明。

(2)2021年行业发展基本特点
2021 年机床工具行业延续 2020 年下半年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市场需求持续改善,进出口大幅度增长。机床工具行业运行继续保持向好趋势。全年总体呈现前高后低,增速逐月回落,运行压力逐步显现。

2021 年 1-12 月,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8.9%;新增订单同比增长 19%,回落 5.7个百分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都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落。金属切削机床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效益持续提升,但需求增长的速率快速回落给 2022年的运行带来一定压力。
2021年全年行业运行呈现如下特点
1)主要经济指标前高后低,但仍保持高位增长
得益于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2021 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延续了 2020 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趋势。受上年基数影响,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前高后低,但全年同比增速仍处高位。同时,2021年机床工具各分行业的增长也比较均衡,各行业普遍实现了明显增长。行业近十年来的下行走势有望扭转。

2)下半年出现增长势头减弱迹象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不利因素增多,多地出现疫情反复和自然灾害,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对市场需求和行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原材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对行业成本造成很大压力。重点联系企业的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的同比增速回落加快,多个分行业利润增速降至低于收入增速,行业增长势头有所减弱。

3)机床行业主要技术门槛
经历改革开发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国产数控机床取得了长足发展,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高端数控机床是中国机床市场竞争的主战场。目前,中国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等基础产品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这类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中国的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卧式加工中心、各类五轴数控机床、高度复合化数控机床、数控磨床、制齿设备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制约这类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发展的主要技术门槛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业技术基础能力较弱
由于行业技术人才短缺,设计基础弱,围绕客户、行业、零件等创新设计严重不足。信息化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机床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信息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具体技术路线是机床动态响应虚拟控制,建立仿真加工系统,其核心领域是软件开发。而国内相对应的工作还处于非常初步阶段,人才短缺是主要原因。综上,行业技术基础能力较弱的根本制约因素是人才短缺。围绕五轴数控机床发展所需的高速度和高精度控制技术、复合加工技术、电主轴技术、各类具备复合化特征的功能部件等虽然有所突破,但是距离商品化阶段还有较长距离。这些基础能力制约了中国机床行业在卧式加工中心、各类五轴数控机床、高度复合化数控机床、数控磨床、制齿设备等高端数控机床方面的发展。

二是,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基础及核心功能部件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数控系统是影响中国数控机床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机电技术深度融合是现代数控机床发展的总体趋势。数控机床更多先进功能必须通过数控系统功能体现出来。人工智能技术要求机床主机厂家对数控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这就要求数控系统要有很强的开放性和丰富的信息化接口。数控系统厂家和机床主机厂家必须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机制。由于国产数控系统技术水平满足不了要求,以及国外数控系统对中国机床主机厂开放水平有限,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数控机床关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另外,导轨、丝杆、主轴轴承等基础核心部件主要短板表现在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得到最终客户的认可还有较长过程。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
机床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机床行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生产设备。机床行业下游客户包括汽车工业、工程机械、通用机械、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工业、模具行业、电力设备、铁路机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以及其它加工工业。机床工业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及国防工业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机床行业中金属切削机床之车床大类。车床,尤其是高端数控车床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工业母机,是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装备。数控车床是汽车行业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电机、变速箱、底盘等零部件中轴、齿轮、轮毂等典型零件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加工装备;工程机械的液压及操作系统、变矩器系统、底盘系统等关键零件加工都是典型的车削类加工工艺,对数控车床的精度和复合化水平均有较高要求;以电机、液压、气动阀、各类泵、阀门等为代表的通用设备行业里有大量的高精度阀芯、轴、端盖等需要用数控车床加工,这些行业的发展水平更是与数控车床的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数控车床精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车铣复合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在模具行业的特殊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成为该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在航空航天及军事工业领域,数控车床的应用更是占据特殊地位,最突出的应用是以车代磨技术和车铣复合加工技术。随着以车代磨技术和车铣复合技术进一步突破,数控车床在航空航天及军事工业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总之,在金属加工领域各个行业都存在着大量的只需车削加工就可以完成的典型零件,数控车床所特有的高效率、高精度、操作和维修简便等优势是其他机床所不能替代的。

(2)行业变化情况
经历改革开发四十多年的发展,数控车床已经成为中国车床行业的主流产品。国产数控车床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与国外同行竞争的实力。首先是,国产数控车床实现了主轴、刀塔、尾座等核心部件的突破。以核心部件自主化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其次是,国产数控车床性价比优势明显。依托于本土化的优势,再加上国产数控车床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国产数控车床行业的性价比优势越来越明显。建立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格局有利的促进和加快了制造业实现核心装备国产化的步伐,新旧产能替换及进口替代为国产数控车床的发展提供新的需求空间。

以信息化和智能制造为引领,机床市场的需求结构和需求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具备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智能化特征的各类高度复合化的加工装备会迅速被市场认可,逐渐成为主流需求,从而带动中国机床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最近几年国产数控车床在复合加工技术的应用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以数控车床为基本平台,复合了铣削、镗孔、钻孔、攻丝等加工中心功能的国产车削中心产品得到了国内客户广泛认可和使用。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数控车床作为智能装备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控化基础上,通过引入各种智能化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数控车床性能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实现如智能编程、自适应控制、几何误差补偿、热变形误差补偿、运动参数动态补偿、故障监控与诊断等功能,实现了智能校准、智能感知、智能预测与维护。

数控车床行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的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更为高效、复杂、精密的加工技术
积极发展复杂、精密、特殊材料加工和成形等关键共性技术,在以下几个领域持续进行技术挖掘和开发,主要包括:精密及超精密车床的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技术、复杂型面和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及成形技术、在线精密检测与智能装配技术等。

二是,融合智能化技术
数控机床智能化是机床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机床用户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前提是数控机床这一基本装备智能化。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相互促进和融合成为机床技术发展的基本目标。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控机床需求模式的变化。由单机向包括机器人上下料和在线检测功能的制造单元和成套系统转变,由自动化、数字化向柔性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由通用车床向定制、复合化车床转变,由制造单元向智能加工中心转变,由单一车间向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转变。

三是,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
首先是,生产模式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定制化柔性生产;其次是业务形态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再次是产品的价值体现在“研发—制造—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工艺设计+先进装备+技术服务”业务形态逐步增加。

四是,整合上下游供应链
对上游提出更精准的需求,以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在对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化生产,对重要部件进行定制化;同时,不断加深对下游客户产品形态和工艺流程研发过程的参与度,了解更多的需求信息和配套技术,合理配置资源,形成上下游联动,研发设计与销售行为相结合。

(2)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国务院在 2015年 5月印发了《中国制造 2025》,重点提到了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对于包括数控车床细分行业在内的数控机床行业,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将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方向。

具体而言,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国家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以此促进机床行业的稳定增长。

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高端数控机床进口依赖依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未来我国高端数控机床需求将持续扩张。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高精尖机床禁售、限售,高端数控机床将面临重大缺口,这为高端数控机床制造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进一步将数控机床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到 2020年要形成技术开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完善的数控机床产业链,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高端数控机床基本满足国家重点行业需要。同时,高端数控机床作为“中国制造 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行业将受益于各项政策的扶持,行业红利将逐步释放。

依托于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宏观背景下,机床工具行业包括高端数控车床产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格局有力的促进和加快了制造业实现核心装备国产化的步伐,新旧产能替换及进口替代为国产数控车床的发展提供历史性发展机遇。



认定称号认定年度产品名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高端数控机床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2021年公司完成9个品种合计40个机型开发设计工作。其中有4个品种属于成熟产品更新换代。

这类产品主要是基于客户使用及产品缺陷进行全面改进和提升,尤其是伺服刀塔可靠性提升以及冷却和防护性能提升。此次改进进一步增强了T系列高端数控车床的竞争力;另外3个品种为大规格数控车床开发,主要是完善卧式数控车床产品型谱。其他 2 个品种为并行复合加工机。并行复合加工机系列属于公司战略储备产品,经过近4年的研发已经基本形成系列,其中一部分已经完成样机试制,并投放市场。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年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91279
实用新型专利3135139108
外观设计专利2031
软件著作权111313
其他0000
合计4337182131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32,460,551.0423,853,654.1436.08
资本化研发投入00 
研发投入合计32,460,551.0423,853,654.1436.08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6.005.810.19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0.000.000.00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36.08%,主要系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完善了产品型谱,在核心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 资规模本期投 入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500/630 卧式加工 中心1,000.0052.88507.95目前完成了市场调研及机 床指标蓝图等方面的工 作,已经开始对关键功能 部件的结构进行设计分析 及对比,下一步确认关键 外购件的品牌及规格,进 行整体方案的设计工作该产品结构采用倒 T 式结构,底 座三点支撑提高机床整体刚性, 主轴采用电主轴,B 轴为直驱转 台,实现五轴五联动。采用中空丝 杆冷却保证加工精度,双交换工 作台配合 FMS生产线适合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该产品定位精度高, 动态响应好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适合多品种小批 量生产,特别适合 于加工壳体类零 部件,尤其是加工 汽车缸体、缸盖和 变速箱壳体等产 品
2Hi5000 并行复合 加工中心1,500.00618.791,316.82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应用已经成熟的车床并行 功能基础平台,应用模块化手段, 主轴采用性能可靠的同步电主轴 形式,机床上下两侧配置两个高 刚性的伺服刀塔,后置高刚性的 伺服尾座,可以实现高效,高精的 零件加工,配备自动化生产单元, 能实现批量零件的自动化生产需 要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长轴 类零件加工需求
3一种长轴 类零件车 铣复合加 工中心的 研发350.00106.62148.19目前已完成整体设计,整 理资料准备下发和产品试 制验证该产品为中大规格数控车削中 心,主要适用于加工直径大、加工 长径比较大的轴类零件的车削和 铣削加工,由于带 Y 轴进一步拓 宽铣削能力。该产品配置大功率 同步电主轴、12 工位伺服液压动 力刀塔、伺服尾座,选配大规格高 刚性中心架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长轴 类零件加工需求
4一种中大 规格零件 精密数控 车削中心 的研发500.00137.87184.01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中大规格数控车削中 心,主要适用于加工直径大、加工 长径比较大的轴类零件的车削和 铣削加工。该产品配置大功率同 步电主轴、12 工位伺服液压动力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长轴 类零件加工需求
      刀塔、伺服尾座,选配大规格高刚 性中心架  
5一种小规 格零件对 置双主轴 车铣中心 机床的研 发350.0048.9762.51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该产品为小规格数控车削中心, 主要适合加工盘类零件,対置式 双主轴单刀塔结构,特别适合一 次装夹完成两序加工,主副主轴 均采用同步电主轴,12 工位伺服 液压动力刀塔,配备自动化生产 单元,可实现批量零件的自动化 生产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盘类、 短轴类零件加工
6一种中大 规格零件 精密数控 车床的研 发290.0058.1682.92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中大规格数控车床,主 要适用于加工直径大、加工长径 比较大的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该产品配置大功率同步电主轴、 12工位伺服液压刀塔、伺服尾座, 以及大规格高刚性中心架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主要用于中大型 长轴类车削零件 的加工
7VZ7000B 车床200.00107.29126.40技术资料已下发完成,目 前正在进行试制,下阶段 进行装配工艺的验证正置式数控立式车床,高刚性的 结构设计,能满足重切削及高精 度加工的需求,采用紧凑布局的 设计理念,最大限度的减少机床 的占地使用面积,刀塔采用 12工 位伺服刀塔,根据客户实际需求 可配置两面刀(刹车盘加工)及自 动刀具快换系统(解决刀具数量 限制问题),最大限度的扩展设备 的使用范围。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适用于各种盘、壳 类、中小规格轴类 零部件的批量加 工
8VE6000 车床380.00114.14114.14初步开始对关键功能部件 的调研及开发蓝图制定该品采用倒置主轴结构,左侧配 备伺服刀塔,右侧配备带 B 轴功 能的铣削主轴,铣削主轴配合刀 库系统,可实现复杂零件的铣、 钻、磨等复合加工能力。通过车、 铣分离的方式,解决了复合功能 部件多功能制约瓶颈的问题,可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盘类、 短轴类零件加工
      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及适用性  
9HTD400 车床研发500.0050.5450.54技术资料已下发完成,目 前正在进行试制,下阶段 进行装配工艺的验证该产品采用平行双主轴结构形 式,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对应相关 主轴使用的刀塔,结构紧凑,占地 面积小,配套桁架自动滑单元,可 实现同一零件两端两序自动化高 效加工或同一序两个零件同时加 工倍增效率的多种组合应用形式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短轴及盘类零 件一次成型大批 量自动化零件加 工的工业行业
10HTD500 车床研发400.00101.15101.15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该产品采用平行双主轴结构形 式,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对应相关 主轴使用的刀塔,结构紧凑,占地 面积小,配套桁架自动滑单元,可 实现同一零件两端两序自动化高 效加工或同一序两个零件同时加 工倍增效率的多种组合应用形式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短轴及盘类零 件一次成型大批 量自动化零件加 工的工业行业
11T85 车床 研发300.00117.04117.04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中大规格数控车床,主 要适用于加工直径大、加工长径 比较大的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该产品配置大功率同步电主轴、 12工位伺服液压刀塔、伺服尾座, 以及大规格高刚性中心架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主要用于中大型 长轴类车削零件 的加工
12VD6000250.0032.3632.36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构 思,正在详细设计,下一阶 段准备进行图纸下发该产品倒立式主轴结构形式,结 合物流系统可实现多台机床联机 使用,能够实现从毛坯到成品的 自动化单元生产,该产品配置大 功率同步电主轴、12 工位伺服液 压刀塔,能高效稳定的进行零件 加工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短轴及盘类零 件一次成型大批 量自动化零件加 工的工业行业
13数控转台 单元300.0023.7223.72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构 思,正在详细设计,下一阶 段准备进行图纸下发该产品采用直驱技术,可以任意 角度分度定位或者联动加工,配 合车削中心可实现 5 轴 5 联动加 工,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工序加 工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复杂 零件加工需求
14高速度高 精度高刚 性车削中 心伺服动 力刀塔研 制600.00276.39276.39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改产品搭配车床可实现零件的车 削和铣削加工,刀盘采用液压锁 紧、三片齿的齿盘定位,刚性好, 精度高,铣削动力头采用大扭矩 电机提供强力铣削扭力输出,刀 盘采用最新 BMT结构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零件 加工需求
15VZ8000 单刀塔230.0056.3556.35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构 思,正在详细设计,下一阶 段准备进行图纸下发该产品正立式主轴结构,适合加 工中大型盘类零件,产品配置大 功率同步电主轴、12 工位伺服液 压刀塔,能高效稳定的进行零件 加工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适用于各种盘、壳 类、中小规格轴类 零部件的批量加 工
16T55/300II 数控车床350.00105.85105.85技术资料已下发完成,目 前正在进行试制,下阶段 进行装配工艺的验证改产品为卧式车床,结构紧凑、占 地面积小、精度高、刚性好,产品 配置同步电主轴、12 工位伺服液 压刀塔,能高效稳定的进行零件 加工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短轴及盘类零 件加工
17一种机内 物料输送 机构150.001.931.93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一款数控机床的机内物 料输送形式,通过比较低的成本 实现了数控机床的自动化生产。 具有换产方便、 储料能力强, 可以实现长时间的无人化生产的 优势。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主要适用于零件 形状相对规则、体 积比较小巧的回 转体零件的大批 量自动化加工。
18一种排刀 架上下料 机构150.001.931.93技术资料已下发完成,目 前正在进行零件加工,下 阶段进行装配工艺的验证该产品主要为排刀车床的自动化 送料设备。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 了小棒料类零件的自动化生产, 装卸料效率高,装卸料时主轴不 停转,装料一次只需 3秒,可以实 现零件的掉头加工; 优化了 机械动作,上料和下料动作是同 步进行的。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主要适用于零件 形状相对规则、体 积比较小巧的回 转体零件的大批 量自动化加工。
19一种倒置 立式车床 用深孔加200.002.832.83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该装置配合倒立式车床使用,解 决目前传统刀塔难以满足深孔加 工,并且粗、精加工分序、多把刀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工刀架    具自动交换效率较低、刀具费用 较高等问题,提供了倒置立式车 床用深孔加工一种新的高效解决 方案 械等行业的深孔 加工需求
20一种便捷 的尾座调 整装置150.002.322.32技术资料已下发完成,目 前正在进行试制,下阶段 进行装配工艺的验证该装置解决传统车床尾座设计工 艺中的高强度钳工作业,同时优 化改善因加工无法保证而引起的 设备精度稳定性不良,其次提高 设备在出现撞机等事故后的恢复 维修效率加工难度小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轴类零件加工
21一种机床 防护快拆 盖板200.002.682.68技术资料已下发完成,目 前正在进行试制,下阶段 进行装配工艺的验证该装置解决当前机床防护盖板拆 卸繁琐的问题,实现机床防护盖 板的快捷高效拆装,有效提升了 机床防护盖板的拆装便利,方便 客户现场机床的维护保养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应用于有此类需 求的机床产品中
22一种大尺 寸工件翻 转机构200.001.731.73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主要为规格尺寸较大、比 较重的工件翻转机构,本机构采 用推力气缸、夹紧气缸、翻转气 缸、工装板、支撑架、导向杆等部 件来实现对大尺寸工件在需要掉 头加工时的姿态翻转。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主要适用于规格 尺寸较大(直径> 300mm)、比较重 (>50kg)的工件 (比如刹车盘、轮 毂、差壳、缸体等) 自动化生产时掉 头加工的翻面应 用。
23一种零件 翻转装置200.001.861.86已完成整体方案的构思设 计,目前正在进行机床零 件图纸资料的设计工作该产品主要为一款通用性强的翻 转机构,主要实现零件在自动化 生产过程中的掉头加工时需要翻 转姿态,并且翻转后的零件要求 定位精度高,零件的角向稳定,翻 转后落地柔性无磕碰划伤。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主要在异形件、多 种类小批量零件 的自动化生产过 程中的应用。常见 的曲轴、曲柄、喷 油嘴、活塞等汽摩 配件的自动化加 工领域。
24一种重型200.001.941.94已完成整体方案的构思设该产品变更了传统的导轨形式,达到国内该产品广泛应用
 竖梁桁架 机器人   计,目前正在进行机床零 件图纸资料的设计工作采用负载更大的硬轨,增大了桁 架机器人可抓取工件的重量。同 时为了解决重型工件体积过大, 两个手爪没有足够空间进行交互 上下料的问题,采用双竖梁形式, 每个竖梁连接一个手爪,单独对 工件进行上下料,完成自动化运 行的衔接。先进水平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长轴 类零件自动化生 产过程中的物流 系统。
25一种送料 翻转装置200.002.482.48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带工件缓存、输送、翻转 装置功能的翻转装置。 通过信 号的的传输,可实现自动化运行, 整个机构分为两部分,可单独运 行,可兼容不同类型的工件,只需 要更换手指和末端定位块即可, 输送翻转带缓存功能, 该装置 的稳定性高。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适用于各工序之 前需要翻转且加 工节拍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的时候, 提供一种输送翻 转,缓存的作用。
26一种正反 面识别翻 转装置200.001.871.87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一种带正反面识别功能 的翻转装置。利用零件正反面的 一些特征,通过接近传感器,短轴 端放在工件台上,无法触发传感 器,只有长轴端放上去的时候,传 感器才能触发,此传感器可识别 有效范围为 2mm。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自动正反识别功 能的翻转机构,通 常适用于零件自 动化生产过程中, 零件放反、零件毛 坯质量差等情况 下的自动识别并 翻转。
27一种具有 码垛功能 的料仓150.001.931.93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一种具有码垛功能的料 仓。 放置零件的小车为双工 位,可以实现码垛功能,加工后的 料盘通过手臂存放在另一个空的 工位上。最多码垛 5层,可存储零 件数量多,占用空间小。 通过 更换料盘或定位工装可兼容多种 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零件,适用范 围广。 可移动小车方便零件更换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大容量的储料料 仓,实现加工设备 长时间无人自动 化运行。适用于汽 车、航空、航天、 工程机械等行业 的短轴类、盘类零 件自动化生产过 程中的物流系统,
      和运输。 精密的传动结构,料仓 运行精度高 也 可 以 实 现 和 AGV 小车的自动 对接功能。
28一种零件 角向定位 机构150.001.931.93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 计工作,图纸已经下发,正 在进行产品试制,下阶段 进行产品装配的验证该产品为一种角向定位机构。在 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机器 人进行上下料(将工件从机床抓取 到存取料库架中存放)时,由于圆 柱体工件具有较为规整的外圆周 面,机器人视觉难以识别其细微 特征并旋转到指定的方向上,从 而导致给机床上装料时机床无法 按指定的角向装夹,进而导致零 件加工错误、撞机等情况。本机构 可解决以上问题。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主要适用于汽车 变速箱齿轮、轴承 套(座)、金属冲压 结构件等圆柱体 工件的机械生产 加工过程中。
29一种浮动 定位块150.001.901.90图纸已经下发,正在进行 产品试制,下阶段进行产 品装配的验证为了解决长轴类零件在掉头加工 长度较短的二序时,二序加工侧 没有中心孔或者无法使用尾座顶 尖进行辅助加工。在这种情况下 解决加工零件的总长稳定,两序 加工的外圆同轴、跳动较好,装夹 简单快捷问题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适用于所有轴类 零件加工,特别是 两工序完成的轴 类零件
30一种机械 人手指200.001.801.80图纸已经下发,正在进行 产品试制,下阶段进行产 品装配的验证为使手指推料装置更能发挥出本 身的推料作用,不存在有任何的 干涉,更加有力的在保证自动化 加工中实现无人化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该设计专用于自 动化加工中无论 是桁架手指还是 关节手指;内撑夹 持和外圆夹持都 可方便应用
31一种拔套 器150.003.053.05图纸已经下发,正在进行 产品试制,下阶段进行产 品装配的验证一种特殊夹具使用的定位套为消 耗品,需要经常更换,但由于定位 套完全塞入夹具内部,定位套磨 损后难以取出。本设计便于更换 夹具定位块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特殊夹具
32一种间接210.002.932.93图纸已经下发,正在进行一般的气密检测定位块,需要有达到国内加工表面不规整
 式气密检 测装置   产品试制,下阶段进行产 品验证加工过并且很规整的平面才能实 现气密检测,在装夹表面不规整 的毛坯件时,就没法实现气密检 测了。本设计可有效解决此问题先进水平的毛坯件均能使 用气密检测
33一种辅助 夹紧机构200.002.402.40图纸已经下发,正在进行 产品试制,下阶段进行产 品验证细长零件在双顶加工时,由于驱 动面积小,摩擦力不够,在切削加 工时容易出现零件打滑,导致加 工精度不合,刀具崩刃的现象,以 此机构可以实现增加夹持刚性, 间接加大驱动力,提高稳定性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驱动面积小的零 件均可适用此原 理,解决零件打 转,增加夹持刚性 使夹持更稳定,提 高工件合格率,提 高效率
34一种数控 车床刀库300.002.102.10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该装置配合立式车床和刀塔使 用,适合加工需求多把加长镗刀 的工况,拓宽了传统刀塔刀具数 量的不足,实现不停机一次装夹 完成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 精度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汽车、航 空、航天、工程机 械等行业的深孔 加工需求
35一种多级 分离环保 水箱150.002.462.46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该装置通过改变水箱结构,增加 油水分离装置,延长乳化液寿命, 减少乳化液的使用量,达到降低 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由于乳化 液使用减少,间接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对环保有 要求的企业
36一种油污 分离机150.004.224.22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该装置安装在机床水箱内用于分 离油液,本油污分离机还带有油 与乳液进一步分层分离的组件, 通过油水分离,延长乳化液寿命, 减少乳化液的使用量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各种对环保有 要求的企业
37一种主轴 定位装置150.004.584.58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该装置用于主轴刹车定位,实现 车铣加工中的 C 轴定位,满足车 铣加工中的高定位精度,由于采 用全圆周盘式结构,定位精度高, 抱闸力大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该产品广泛应用 于主轴 C 轴定位 要求的机床
38一种新型300.005.145.14目前已经试制完成,并投该装置提供一种新型机床防护盖达到国际该产品广泛应用
 机床防护 盖板   入市场销售,进行小批量 验证板,可以解决当前机床防护盖板 拆卸繁琐,实现机床防护外观美 观,进而提升机床整体外观质量 和审美体验,方便客户现场机床 维护和保养先进水平于主轴 C 轴定位 要求的机床
合计/11,610.002,064.133,362.35////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