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富临精工(300432):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7日 07:02:39 中财网

原标题:富临精工:2021年年度报告

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19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藤明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彭建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彭建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阐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809,960,144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00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5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0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9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9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有关资料。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富临精工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富临集团公司控股股东四川富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欧洲富临精工公司全资子公司欧洲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富临精工电子电器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富临精工电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富临精工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富临精工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绵阳新能源公司全资子公司绵阳富临精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芯智热控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
江西升华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富临新能源江西升华的子公司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升华新材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升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升华升华新材子公司湖南升华科技有限公司
株洲升华湖南升华子公司株洲升华科技有限公司
恒信融公司参股公司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万瑞尔绵阳万瑞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电子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本计划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本次发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非公 开发行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登记结算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规范运作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 范运作》
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OCV机油控制电磁阀
VCP可变凸轮相位器
VVL可变气门升程系统
GDI汽油机缸内直喷
智能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电池,乘员舱、发动机(混动)等区域的集 中式热交换管理系统,通过其集成零件的电子水泵驱动、多通路电子 水阀分配,热交换器热传导、传感器信号采集、电控盒智能管理等过 程对车辆各区域进行主动式温度调节,保障车辆安全、高效、舒适运 行,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智能悬挂系统智能汽车电控悬架系统,可动态实时调节减振器阻尼力,提升驾驶操 控性和驾乘舒适性。其系统通过预设运动、舒适、经济和标准等多种 驾驶模式,可根据客户驾驶习惯和路况差异,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 保证车辆驾驶舒适性、稳定性和驾驶乐趣。
CDC电磁阀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 Valve,一种"连续阻尼控制液压阀"。通过 调节电磁阀电流,控制阀芯开口大小,进而改变减振器油液循环流动 的流通面积,改变减振器阻尼力值,实现减振器软硬实时调节。具有 压力响应快,控制精度高,压力可调区间大和失效保护的特点,是智 能悬架系统减振器的关键零部件。
电驱动减速器搭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电机与车轮的中间连 接的关键传动装置,通过齿轮啮合实现电机的降速增扭,实现汽车的 前进、后退及转弯(差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核心零部件。
锂离子电池一种可充电电池,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一般以石墨为负极,主要 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 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电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上的储能材料
磷酸铁锂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元素为锂铁磷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橄榄 石结构材料
能量密度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具有的能量,分为体积能量密度(Wh/L 和质量能量密度(Wh/kg)
总成由多种零部件构成的汽车或发动机总装部件
主机厂汽车发动机生产厂家,是汽车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
整车厂汽车整车生产厂家
主机配套市场、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零部件供应商为主机厂或整车厂配 套而提供汽车零部件的市场
商用车汽车分类的一种,包括所有的载货汽车和 9座以上的客车
乘用车汽车分类的一种,主要用于运载人员及其行李/或偶尔运载物品,包括 驾驶员在内,最多为 9座
偶件副指孔轴类零件经过微米级加工进行微米级分组按一定间隙配对成一 套精密运动副的部件
ISO/TS16949由国际汽车行动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编制, 并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支持发布的世界 汽车业的综合性质量体系标准。该认证已包含 QS9000和德国 VDA6.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
报告期2021年 1月 1日至 2021年 12月 31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富临精工股票代码300432
公司的中文名称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富临精工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CO.,LT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藤明波  
注册地址四川省绵阳高端制造产业园凤凰中路 37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621000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公司原注册地址为绵阳市经开区板桥街 268号,2020年 11月 26日变更为四川省绵阳高端制 造产业园凤凰中路 37号。  
办公地址四川省绵阳高端制造产业园凤凰中路 37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621000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fulinpm.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鹏程徐华崴
联系地址四川省绵阳高端制造产业园凤凰中路 37 号四川省绵阳高端制造产业园凤凰中路 37 号
电话0816-68006730816-6800673
传真0816-68006550816-680065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上海市南京东路 61号
签字会计师姓名张朱华、濮琪纬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元)2,656,371,038.401,844,526,992.6044.01%1,511,718,897.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399,091,674.57330,228,508.1020.85%514,098,159.7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238,010,113.14280,936,961.02-15.28%475,567,801.5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84,885,057.39445,714,122.67-119.04%289,944,715.0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54000.446820.86%0.6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53810.446820.43%0.6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42%17.24%0.18%0.29%
 2021年末2020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5,222,962,599.673,157,431,162.1665.42%2,700,662,254.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2,534,473,850.542,080,171,864.7221.84%1,749,772,042.02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
金额
√ 是 □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4927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529,819,070.18540,152,483.75632,072,866.21954,326,618.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143,058.4659,264,537.7878,226,112.96160,457,965.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2,892,332.6357,535,282.9476,855,745.9037,123,246.9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49,284.83-1,781,307.38-82,017,876.65-8,335,158.1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51,043,549.96374,394.51-20,794,114.50主要是处置子公司万 瑞尔股权收益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84,410,403.5722,749,034.626,315,903.88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 占用费391,823.89446,488.49226,729.57 
债务重组损益13,350.0010,037,716.5619,672,781.96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 的损益 -5,089,473.28-15,628,534.41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51,000,860.1465,312,349.8090,052,724.37主要是业绩对赌赔偿 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24,930.318,651,382.16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34,224.25-14,805,036.24-457,042.4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4,431,497.59-29,385,526.41-29,168,571.72 
减:所得税影响额21,745,912.198,521,284.5811,707,051.0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60,170.91478,498.55-17,532.61 
合计161,081,561.4349,291,547.0838,530,358.2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要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属于“C36汽车制造业”、“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属于“C3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

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大于50%,公司属于“C36 汽车制造业”。

一、公司所处汽车制造业发展状况
(一)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汽车行业在带动工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及全球GDP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大幅下滑,随着新冠疫情正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也在逐步淡化,需求正在企稳改善。根据商业分析机构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预测,2022年全球汽车市场将继续复苏,全球新车销量将增长7.5%,行业复苏将由亚洲和北美引领,其中全球电动汽车 (EV) 销量将继续上升,预计将增长51%。

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人均汽车保有量低、潜在需求量大、需求增长迅速,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新兴市场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主力军。世界汽车组织(OICA)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亚洲地区的汽车销量总占全球的汽车销量占比超过50%,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在全球的汽车总销量中占比为32.42%,连续十二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

(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及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汽车行业牢牢把握住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分工和汽车制造产业转移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

根据中汽协统计分析,我国2021年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增长,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

受国际市场的恢复、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等因素推动,我国汽车出口表现出色,从4月份以来,多次刷新历史记录,年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实现了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突破;中国品牌汽车受新能源、出口市场向好带来的拉动作用,市场份额已超过44%,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为有效应对传统汽车产业所带来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各国相继出台鼓励政策,部分国家制定了禁售燃油车的规划时间表,全球主流汽车强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供应链及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未来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根据分析机构Canalys研究显示,受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影响,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总销售量仅增长4%,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EV)的销量达650万辆,同比增长109%,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9%。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战略举措。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于2021年3月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由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亮点,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远高于中汽协年初预计的240万辆。以上数据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
作为汽车工业的配套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细化,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生产的重要环节,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间基于市场形成的配套供应关系逐渐成熟,推动了零部件行业发展。随着欧美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的全球化拓展,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市场凭借市场容量大、消费增长快、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巨头在该等国家建厂布局。汽车的本地化生产给当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本土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服务品质正逐步打入国际整车厂的零部件配套体系。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近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世界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纷纷看中我国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庞大的汽车市场需求,加快了到我国合资或独资设厂的进程;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行业抓住市场开放所提供的发展机遇,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改造提升了自身的研发技术、管理能力和生产水平。随着研发技术、管理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国际品牌汽车整车厂全球采购体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已然形成,将对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亦正在进入“深度国产替代”的新阶段,特别是核心零部件领域由国际厂商主导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 国内零部件厂商地位不断提升,深度国产化将为具备先进制造能力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改进领域。

从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际采购商加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力度、国产替代的产业趋势和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根据《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0)》,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值与整车产值的比例为1:1,远低于汽车产业链成熟国家1.7:1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市场空间巨大。

(五)汽车零部件市场地位及竞争格局
1、市场地位
公司长期深耕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与市场开拓,已成为国内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其主要产品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首先实现国产替代。公司依托精密制造优势,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系统,包括智能热管理集成模块、新能源汽车减速器、智能悬挂系统等,主要代表产品为电子水泵、电子水阀、车载减速器总成、变速箱电磁阀和可变阻尼减震器电磁阀系列产品等。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主机市场为主、售后市场为辅,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快速突破的格局。公司现有主机市场客户60余家,其中国内市场客户涵盖了上汽、广汽、比亚迪、华为、联合电子、吉利、长城以及“造车新势力”等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等国内合资品牌主机厂。境外主机市场客户包括思达耐、雷诺、PSA、北美通用、奥迪、大众印度等主机客户;公司境外售后市场客户包括盖茨、辉门、墨西哥KUO、科勒及富兰克等全球主流品牌。

2、竞争格局
(1)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在国外主机配套市场中,公司精密液压零部件主要竞争对手:德国伊纳轴承公司(INA)、美国博格华纳(BorgWarner)、伊顿(EATON)、日本NTN轴承株式会社、法国Bontaz(喷达);公司电磁驱动零部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德尔福公司(Delphi)、美国博格华纳(BorgWarner)、日本株式会社三国、日本电装株式会社(DENSO)、德国海力达(Hilite)。

(2)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系统
全球汽车智能电控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多元化。根据NE时代统计,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渗透率持续上涨,全年累计搭载175万台;随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要求提高,车载减速器随“三合一”(电机+电控+减速器)驱动总成走向主流,进入潜在的未来核心电驱厂商对减速器及其他零部件企业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推动热管理系统升级,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需要主动制热,同时还增加了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因此热管理系统升级的需求尤为紧迫。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左右,热管理行业市场空间将大大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国际巨头具备丰厚的技术储备,本土企业兼具贴近市场和低成本两大优势,两类企业各有机会。本土企业有望在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上获取较大份额,且优质企业有望成长为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供应商。

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情况
(一)动力电池行业
根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220GWh,相对2020年增长175%。出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2021年国内新能源终端市场增长超预期,多个细分赛道出现明星车型,使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量接近350万辆,同比增幅超180%,带动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超180%;2)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高增长,年销量超200万辆,带动国内部分头部电池企业出口规模提升。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1月 (二)锂电正极材料行业 新能源动力电池主要以锂电池为主,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锂电池的能量密 度、安全性、循环寿命和应用范围。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30%-40%,直接决定电池 整体成本,是锂电池产业链中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材料。随着“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发展共识,在能源 革命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开始迎来蓬勃发展时期,带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需 求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 (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2021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量增速显著快于三元电池 根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为220Gwh,同比增加170%;其中磷酸铁锂 电池产量为125GWH,同比增长267%,占比5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三元电池产量为94Gwh,同比增长100%, 占比4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全年动力装机量首次超过三元电池 根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年国内动力锂电池装机量154.5GWh,同比增长143%。其中磷酸 铁锂电池全年装机量为79.8GWh,同比增长228%,占比52%,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三元电池全年装机量为 74.33GWh,同比增长91%,占比4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2021年1月-12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单位:MWh) 3、磷酸铁锂出货量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在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据主流 (1)刀片、CTP等新工艺带动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提升,拉动铁锂出货量增长;(2)以比亚迪汉、比亚迪秦、铁锂版model 3、铁锂版model Y以及宏光MINI EV等为代表的爆款车型带动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增长;(3)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如电解液、正极、负极、集流体等材料价格上涨超25%,动力电池企业降本压力增大,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低的成本,性价比优势明显;(4)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比三元电池更高的安全性,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消费者选择铁锂车型较多,进而带动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提升。

(四)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地位及竞争格局
1、市场地位
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是一家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加工、制造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草酸亚铁技术路线的开创者。江西升华紧抓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产业政策引导等行业发展机遇,积极把握市场变化,对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品技术升级,与战略客户协同研发新一代磷酸铁锂产品;投资新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扩大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市场规模,努力提升产能产量。对外积极引进产业链生态伙伴及战略投资者,与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知名客户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上游盐湖企业在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锂电上游原材料产业布局及产业投资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保障公司磷酸铁锂业务上游锂资源的供应。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目前已在产能布局、技术升级及市场站位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果。

2、竞争格局
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路线和发展优势。随着行业内技术工艺的不断成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最终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高品质、低成本”。伴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和技术性能指标进一步提升,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主机厂大量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带动下,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有效产能正在陆续投产放量,产品和技术工艺升级进展顺利,与核心客户及国际一流终端主机厂的合作持续稳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生产经验、产能规模和客户粘性优势,公司磷酸铁锂业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重塑公司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1、汽车零部件
(1)传统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产品
以挺柱、摇臂、喷嘴、张紧器及缸内直喷高压油泵泵壳为主的精密液压零部件,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以VVT、VVL、油泵电磁阀为主的电磁驱动精密零部件,应用于汽车发动机。

(2)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产品
以电子水泵、电子油泵、智能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电控执行器为主的电子驱动系列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传统汽车的热管理及动力系统;车载减速器总成、高精度齿轴及壳体等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载电驱动系统;变速箱电磁阀系列产品应用于自动变速箱和混动变速箱的电液控制系2、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产品
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

(二)经营模式
1、汽车零部件
(1)采购模式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所需的主要坯料/成品、原辅材料、外购标准件及其他物资采购,由采购部向供应商统一负责开发与采购。按照采购类型不同,分为成熟产品采购、新品开发采购、大宗物资采购和零星采购。每月中旬公司计划物流部依据与主机厂签订的月度订单结合库存情况,编制次月生产计划,并组织安排事业部生成及采购完成交付。

(2)生产模式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采取专业生产与外协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热处理、精密加工、产品装配、检测等是保证产品质量与竞争力的关键,这些关键工序制造由公司完成。公司仅向外协供应商采购坯料和外协加工服务,这种生产模式最大限度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由于公司产品为主机厂配套的发动机机型各有不同,因而公司产品生产具有多品种、中小批量、定制(非标准件)生产的特点。公司的生产模式为“核心零部件自制和总装(检测)”,采用“预测+库存拉动”的方式组织生产。事业部在生产组织过程中积极运用精益生产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实施精益改善缩短生产节拍、缩短换线周期,以实现快速响应、缩短交付周期、降低库存水平以提升公司经营绩效。

(3)销售模式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向国内外主机厂配套销售,少部分产品通过外贸公司或跨国公司等渠道销往国内外市场。

境内主机市场,公司通常在当年年末或下年年初与发动机主机厂签订下年度采购合同,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相关物流协议。国内售后市场,实行限价销售。境外主机市场,对已在中国合资配套的境外主机厂商,外延业务至其外方市场;对还未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的境外客户,公司直接与境外客户进行业务合作。境外售后市场,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即直接同客户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和与专业出口贸易公司进行合作。

2、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
(1)采购模式
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开发程序主要用于选择、评估、认可及管理满足公司原材料采购需求的供应商,通过初步筛选、现场考察、试加工与试采购等环节,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价格进行综合考量。供应商通过考核后被确定为合格供应商。

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严格遵循采购流程,建立了《采购及供方管理程序》、《采购及付款流程》、《生产计划控制程序》、《合同协议评审制度》等完善的采购制度,以及包括供应商开发程序、物料采购程序、不合格供应商淘汰程序、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等在内的一套严格的采购管理流程,能够依照制度对物资采购环节进行管控。

(2)生产模式
由销售部统一接受订单后,编制需求计划输出给计划物流部,计划物流部根据实际原材料和成品库存编制 采购计划输出给采购部,采购部按计划采购,计划物流部编制生产计划输出给生产部,生产部按计划组织 生产,工程设备部对机器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品质部对原料、制造过程、成品出入库进行检验和监督。整 个正极材料生产流程中,耗时最长、工艺要求最高、最能影响产能规模的是窑炉烧结环节。因此,通常以 窑炉作为生产线的标识,一个窑炉对应一条生产线。正极材料的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3)销售模式 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全部采取直销方式。公司销售部门与锂电池制造商初步确定合作意向后,即 向客户送样;客户经过样品检测、实验验证以及相关阶段考察合格后,将公司认定为合格供应商,然后公 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或订单安排生产和出货计划。 (三)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1、汽车零部件 (1)VVT-OCV电磁阀生产工艺流程
(2)电子水泵生产工艺流程
2、磷酸铁锂生产工艺及流程 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固相法+草酸亚铁工艺路线。该技术以二价铁源为原料, 与其他采用三价铁源的路线比较,不需要进行碳热还原反应,材料碳包覆均匀,制成工艺简单,产品技术 性能具有高压实密度,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等优势,特别受到高端动力市场青睐。 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产量  销售量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与上年同比增减本报告期上年同期与上年同比增减
按零部件类别      
电磁驱动零部件1,603.73万支1,700.54万支-5.69%1,631.73万支1,529.61万支6.68%
同比变化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零部件销售模式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向国内外主机厂配套销售,少部分产品通过外贸公司或跨国公司等渠道销往国内外市场。

境内主机市场,公司通常在当年年末或下年年初与发动机主机厂签订下年度采购合同,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相关物流协议。国内售后市场,实行限价销售。境外主机市场,对已在中国合资配套的境外主机厂商,外延业务至其外方市场;对还未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的境外客户,公司直接与境外客户进行业务合作。境外售后市场,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即直接同客户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和与专业出口贸易公司进行合作。

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 适用 □ 不适用
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
单位:元

产品类别产能状况产量销量销售收入
智能电控系统475万台/套(万支)174.60万台/套(万支)194.17万台/套(万支)239,554,337.71
锂电正极材料62,000吨/年13,018.2吨10,120.11吨653,974,443.89
新能源汽车补贴收入情况
不适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清晰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公司坚持牢牢把握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主赛道,以现有核心技术为依托,加快新能源智能电控产业布局,加快智能热管理系统、新能源车载电驱动系统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方向升级,同步积极加快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在新能源动力市场抢滩卡位,不断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公司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及汽车智能电控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实现“智控领军、铁锂龙头”的战略目标。

公司的战略聚焦使得公司在充分发挥与公司智能智造业务协同效应的同时,将内外部资源聚力到汽车电动化的基础材料——动力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业和汽车智能化的关键部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领域。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坚持“目标导向、深究、专业、极致”的经营理念,在两个共同服务一线主机厂的协同领域加快产能扩建,推进产融结合,为全球客户提供富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新能源产业赛道的抢滩卡位。

(二)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创新驱动
公司是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及锂电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已取得授权专利300余项,建立企业标准数百项。公司作为第一、第二起草单位,共起草制订行业标准4项。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涉及材料、机械设计、精密加工、模拟仿真等多个专业领域,具备从产品概念设计到样件生产和过程实验验证能力;公司还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上汽技术中心、一汽汽研院、广汽汽研院、上海交大、美国思达耐(STANADYNE)等下游客户的技术研发中心建立了长期的产品合作研发关系,以期快速响应整车厂或主机厂的技术需求和产品需求。公司一直与各主机厂保持着密切的同步研发,并以开放共享的理念与主机厂共享产品的设计及加工中的工艺和技术,为主机厂的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持。与主机厂同步研发及为主机厂提供研发服务,确保了公司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及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持续的技术研发创新,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已形成相对领先的生产技术。同时,随着公司规模化生产工艺及制备流程的持续改进,公司在生产环节积累了独有的特殊工艺技术,能在保证产品质量、性能、产量、一致性的基础之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前端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完善的研发体系保证了公司磷酸铁锂研发技术和产品性能的领先型。完善领先的生产技术与特有的生产工艺,构建了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赢得了重要客户的认可。

(三)沉淀多年的体系化精密智造优势
公司已经具备了深长盲孔精密加工、激光自动焊接、高精密零部件机加工、自动化装配及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并得到稳定可靠的批量化应用。公司已拥有高端精密的生产设备、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成熟稳定的技术工艺、高效严格的现场管理等生产要素,拥有各类精密零部件产品的开发、成型、加工、装配及检测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高一致性的发动机零部件产品,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精密制造技术优势。公司多年的精密制造经验,有益于公司把握行业的市场机遇,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方向升级,主要产品由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的应用向汽车智能热管理、汽车动力传动等领域的应用转型。同时,公司精密智造的经验和优势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产能建设、产线布局及生产过程中也得到了体现和发挥。

(四)以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精益管理优势
公司精益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公司通过提高产品设计精度、改进和革新工艺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实施平台化生产、优化生产线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行全员质量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等方式,确保对成本的精确管控,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具有一定的成本领先优势。确保公司核心产品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具有国际认可的实验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开展提案改善,确保质量管控体系有效运行,得到国内外主流优质客户的认可。

公司对产品成本的精确管控,确保了公司的主导产品在与外资企业竞争时具有价格优势,特别是针对主机厂的中小批量产品时,公司相对于外资零部件厂商具有更强的成本优势。在保持产品成本优势的同时,公司产品品质得到了业内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多次荣获国内外主机厂颁发的“优秀供应商”等荣誉称号。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产品在能量密度、电压平台、热稳定性、循环性能、一致性等方面均表现优异,产品综合性能高,能较好的保持各性能属性的均衡状态,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精益管理优势和产品的性能、品质赢得了核心客户及一线主机厂的高度认可。

(五)丰富的客户资源与生态协同
经过多年的业务扩展,公司已同国内外众多主机厂建立了长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产品质量、价格、交付能力、同步研发能力、生产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客户认可,公司已能在主机开发的早期参与客户的同步研发并了解客户的配套需求。同时,公司依托主机厂客户合作关系,跟随传统燃油车客户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切入,继续与主机厂客户进行合作研发、同步研发。公司依托目前联合电子(UAES)、华为等客户的合作关系及需求,在新能源车载电驱动减速器项目持续爬坡增量的情况下,继续导入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系统及关键部件业务,形成系统集成优势。

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公司已经与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国内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良好稳定的客户关系有助于公司巩固市场份额,确保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国际一线主机厂的认可,与核心锂电池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稳定持续。

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形成了交互生态和产业链协同,为进一步扩大公司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行业地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全球疫情和国际形势反复多变;汽车芯片持续短缺,国内车市芯片供给受影响;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国内企业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运价、汇率三重成本上涨压力等不利因素,但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多措并举,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引导汽车行业稳中有增,新能源产业相关行业板块呈现迅速发展态势。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创新升级的开局之年,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团队聚力新能源产业赛道,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两个重要的领域加快布局,在产能扩建、战略合作、资源拓展、产融结合等方面实现了良好开局,在战略聚焦、组织建设和创新驱动机制方面为后续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公司管理层贯彻执行董事会战略部署,积极作为,迎难而上,紧紧把握行业发展历史机遇,经营情况整体向好。

本报告期,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稳中有升,主要基于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以及新能源智能电控等部分新产品已进入批量交付,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引入战略投资者,核心客户持续稳定的深入合作;江西升华射洪基地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于年底顺利达产,产能有序释放并批量供应;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磷酸铁锂市场供需偏紧等因素带动了公司产品价格的上涨,江西升华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得到改善,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整体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规模效应凸显。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637.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01%;实现利润总额45,899.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0%;实现净利润39,909.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5%。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22,296.26万元,较年初增长65.42%;所有者权益253,447.39万元,较年初增长21.84%。

公司经营管理层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主业优势
(1)产业布局
随着环保标准切换、“碳达峰”能耗排放要求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影响,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正在从精密机械液压到电子化方向转型、从发动机零部件到系统总成升级、从传统内燃机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已逐步形成以VVT和挺柱为主的发动机精密零部件、以电子水泵、电磁阀、电子油泵以及智能热管理集成模块、车载减速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产品系列的产业格局。

报告期内,为适应公司智能电控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热管理模块及零部件集成化、平台化,公司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产业布局更加清晰,进一步增强公司汽车零部件整体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项目获取情况
传统汽车零部件板块:电动VVT获得广汽乘用车混合动力汽车定点,标志着国内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1
在该领域的首发应用;变速箱电磁阀获得比亚迪(BYD)DM-i项目定点;EA888摇臂、喷嘴、喷嘴电磁阀、油泵挺柱获得大众汽车定点;喷嘴获得PSA定点;7DCT变速箱电磁阀获得青山工业定点。

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板块:400W、450W、200W电子水泵系列已在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量产,并新获得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多个项目定点;电子水泵执行器获得大众汽车定点。智能热管理模块研发已通过客户夏季标定实验并获取主流造车新势力项目正式定点。电子油泵供华为系列动力总成,并已通过PPAP,新获得小鹏汽车、博世力士乐等客户的项目定点。车载电驱动减速器获得华为、华人运通项目定点,联合电子(UAES)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并持续获得新项目定点;华为车载电驱动减速器项目已经正式量产。齿轴产业获取主流客户正式定点,且多个主流项目参与交样,获得一线客户的充分认可。CDC电磁阀分别获得比亚迪、上汽、东风、广汽项目落地,其中比亚迪和东风项目已进入SOP阶段。

(二)推进产能建设,加快资源拓展
1、产能建设
(1)汽车零部件业务
公司根据汽车零部件业务已初步形成的产业格局并审慎评估客户对有关产品的需求进度,加快了二期厂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已在其间形成了变速箱电磁阀年400万台/套、电子水泵年60万台/套、电子油泵年30万台/套、GDI泵壳年100万台/套、齿轴及壳体年13万件的产能并已实现量产。公司二期厂房新建 1
比亚迪 DM-i超级混动技术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以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和高性能的大功率电机为设计基础,主要依靠
大功率高效电机进行驱动,汽油发动机的主要职责是在高效转速区间发电,并在合适的时机直接驱动车辆,通过改变传统混
的第二条车载减速器年产能18万台/套产线建设已完成,正在批量供应华为,公司车载减速器年产能已达到33万台/套。

(2)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为促进产品技术升级,扩大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市场规模,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产能扩建项目“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和规划新增投资项目“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公司子公司江西升华于2021年初在四川射洪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12月达产,有效产能已完成拉动爬坡,正在批量供应宁德时代等主要客户。2021年7月,公司规划新增投资建设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并先行启动一期项目,即新建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计划于2022年10月前实现项目投产,该项目达产后,江西升华磷酸铁锂短期将具备12.2万吨的年产能,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将有效提升公司锂电正极材料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其市场地位。

2、资源拓展
(1)汽车零部件业务
汽车零部件业务针对已量产的VVT、电子水泵、摇臂挺柱、喷嘴等,在确保质量和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抓住混合电动汽车(HEV)、增程式电动车(EREV)机会,扩大客户项目获取。加快油泵、泵壳技术升级换代,推进电磁阀系列产品的电子化应用,特别是加强电子油泵、壳体、齿轴的平台化建设和市场拓展,保证成本、质量、交付受控。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打造“标杆项目”,实现产品在客户端的快速覆盖,布局传统发动机零部件PSA、雷诺、通用、科勒、俄罗斯伏尔加等海外客户;智能电控系统的变速箱电磁阀零部件的海外业务;热管理总成及其零部件的海外市场。

(2)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报告期内,磷酸铁锂原材料市场供不应求,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为锁定上游锂资源,确保碳酸锂和磷酸锂的供应,降低原材料成本,公司于2021年9月受让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人股东陈伟持有的恒信融9%股权,股权转让价款为33,300万元,股权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于2021年11月完成。公司参股恒信融有利于扩宽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上游原材料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进一步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上游锂资源,有利于实现公司上下游一体化战略,提高公司整体竞争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三)建立生态伙伴,深化战略协同
1、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
为加强与头部企业的长期合作,充分发挥和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宁德时代、长江晨道共同增资子公司江西升华,其中公司增资2.72亿,宁德时代、长江晨道合计增资1.84亿,本次增资江西升华为战略投资者宁德时代的首期增资,增资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于2021年8月完成。本次增资款项用于江西升华射洪基地5万吨磷酸铁锂扩产项目,本项目的实施是公司与宁德时代展开战略合作的开局之举,公司通过战略合作缓解项目投入资金压力,开展与下游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为公司提供产业链支持,为后续规模化及一体化发展打下基础。

为进一步加深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战略合作和产业布局,宁德时代于2022年2月对2021年首期增资江西升华的选择权进行行使,即将原投资协议约定“宁德时代指定方认购目标公司增加的注册资本人民币4,400万元”进一步明确为宁德时代直接增资,同时宁德时代行使原投资协议对江西升华进一步增资人民币1.00亿元的权利,宁德时代最终以人民币14,400万元认购江西升华增加的相同金额的注册资本,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江西升华60%的股权,宁德时代和晨道资本分别持有江西升华20%的股份。江西升华作为宁德时代的合格供应商,宁德时代对其进一步增资,不仅是双方前期合作的肯定,同时有利于提升公司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行业地位和品牌价值,提高公司整体竞争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2、与锂电上游原材料企业建立供应链关系
为了在上游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升级和延伸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2021年9月先后与恒信融、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关系的确立,有利于加强双方技术及产业项目的合作,加快公司对盐湖锂资源、磷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拓展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保障公司磷酸铁锂业务上游原材料源的供应,通过以资本为纽带与化工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公司降低主要原材料成本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加快推进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上下游一体化战略。

(四)重视资本运营,推进产融结合
公司于2021年6月启动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工作,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00.00万元(含本数),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产业项目、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于2022年1月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3933号)。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已于2022年3月9日全部到位,公司于2022年3月15日对外披露《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发行情况报告书》,本次非公开发行向富临集团等共16个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6,577,896股,发行价格为22.5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499,999,996.88元。公司于2022年3月18日对外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2022年3月23日本次发行新增股份66,577,896股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本次非公开发行的成功发行和圆满实施,开启了公司产融结合新篇章,使公司资本结构得到优化,营运资金得到有效补充,一定程度上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项目资金需求,有利于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夯实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竞争优势,为公司抵御不确定性风险和后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五)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能力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规模扩大以及战略规划布局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智能电控业务和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快速扩张,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建设对处于成熟发展期的公司至关重要。报告期内,公司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对汽车零部件业务模块、产品架构、各事业部定位进行了合理优化,明确了公司目前三大产业板块,即智能精密产业、智能电控产业、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产业;董事会领导下的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同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内部管控体系、管理流程、审批权限以及内控制度进行了修订和优化。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运营职能,全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为了推进技术创新和进步,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积极探索外部引入专家型人才和内部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薪酬结构,完善公司人才保留及引进机制。报告期内,公司首次推出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形成推进战略落地的发展动力和中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公司的持续创新、长期稳定发展。股权激励的牵引也推促经营管理团队及激励对象高质量的完成了2021年经营业绩指标。

(七)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树立资本市场新形象
公司全面重视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回答互动易投资者提问、召开业绩说明会等各类形式,与各类投资者保持良好互动,建立了多元化投资者关系。公司投资者关系团队积极开展投资者交流、调研活动,帮助投资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公司,做好公司和投资者“桥梁”的双向互动工作,有效传递公司价值,进一步树立公司资本市场新形象,提升公司资本运营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2,656,371,038.40100%1,844,526,992.60100%44.01%
分行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制造2,002,396,594.5175.38%1,788,226,597.7496.95%11.98%
锂电池正极材料653,974,443.8924.62%56,300,394.863.05%1,061.58%
分产品     
精密液压零部件731,259,856.4127.53%662,491,306.2635.92%10.38%
电磁驱动零部件997,929,490.7137.57%1,041,728,646.2656.48%-4.20%
锂电正极材料653,974,443.8924.62%56,300,394.863.05%1,061.58%
智能电控系统239,554,337.719.01%55,816,791.773.03%329.18%
其他33,652,909.681.27%28,189,853.451.52%19.38%
分地区     
境内2,476,513,780.1893.23%1,688,692,304.4691.55%46.65%
境外179,857,258.226.77%155,834,688.148.45%15.42%
分销售模式     
时段法     
时点法2,656,371,038.40100.00%1,844,526,992.60100.00%44.01%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行业      
汽车零部件及配 件制造2,002,396,594.511,352,893,994.4732.44%11.98%20.31%-4.68%
锂电池正极材料653,974,443.89588,697,820.919.98%1,061.58%830.46%22.36%
分产品      
精密液压零部件731,259,856.41495,334,060.4432.26%10.38%15.06%-2.76%
电磁驱动零部件997,929,490.71621,179,145.1137.75%-4.20%0.57%-2.96%
锂电池正极材料653,974,443.89588,697,820.919.98%1,061.58%830.46%22.36%
分地区      
境内2,476,513,780.181,810,150,327.5126.91%46.65%67.48%-9.09%
境外179,857,258.22131,441,487.8726.92%15.42%22.93%-4.47%
分销售模式      
时段法      
时点法2,656,371,038.401,941,591,815.3826.91%44.01%63.47%-8.70%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 适用 √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制造销售量万支12,988.3812,218.996.30%
 生产量万支13,495.3112,597.97.12%
 库存量万支3,563.813,056.8816.58%
锂电池正极材料销售量10,120.112,199.38360.13%
 生产量13,018.21,943.55569.82%
 库存量3,659.49761.4380.63%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锂电池正极材料销售量同比增加360.13%,生产量同比增加569.82%,主要原因是江西升华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取得重要进
展,产销量增加,经营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汽车零部件及配 件制造直接材料1,058,767,829.0778.26%858,240,734.7576.32%23.36%
汽车零部件及配 件制造直接人工124,395,201.419.19%97,611,258.078.68%27.44%
汽车零部件及配 件制造制造费用169,730,963.9912.55%168,626,476.6015.00%0.65%
汽车零部件及配 件制造合计1,352,893,994.47100.00%1,124,478,469.42100.00%20.31%
锂电池正极材料直接材料528,233,216.2689.73%49,749,044.8878.63%961.80%
锂电池正极材料直接人工9,867,089.181.68%1,455,205.432.30%578.05%
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费用50,597,515.478.59%12,065,551.1419.07%319.36%
锂电池正极材料合计588,697,820.91100.00%63,269,801.45100.00%830.46%
说明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