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金运激光(300220):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7日 07:03:49 中财网

原标题:金运激光:2021年年度报告


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梁萍、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梁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吴学林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一)业绩亏损主要原因:1、公司 IP运营业务板块发展迅速,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亦明显增加;2、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大,特别是 IP运营业务线下渠道的机器点位拓展处于扩张阶段,受疫情反复影响致使收入未能同比增加,导致亏损加大;3、海运及国内物流费用同比大幅增加;4、研发费用支出有所增加;5、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有所增加;6、人民币汇率波动(升值)对损益有所影响。

(二)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行业景气度未有不利变化,行业规模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技术替代等情形。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

财务指标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涉及销售收入增长、银行借款减少、净利润亏损等。

(三)因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公司在经营中存在业务进展不达预期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具体内容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敬请投资者注意并仔细阅读。

(四)公司改善盈利能力的措施:1、激光板块加大海外市场开拓,提高直销占比,提升销售毛利率;2、IP衍生品运营板块优化产品和渠道结构,推出 NFT系列新产品,强化电商运营,提高新产品销售占比,保持适度销售规模情况下尽快实现该板块盈亏平衡。
新冠疫情的反复给公司 IP运营的线下业务带来较大冲击,在疫情防控期间销售收入下滑较明显,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7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4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6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文件。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金运激光股票代码
公司的中文名称  
公司的中文简称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注册地址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  
电子信箱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丹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石桥一路 3号 3栋 金运激光大厦 
电话027-82943465 
传真027-8294346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签字会计师姓名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元)346,927,354.78196,820,611.0876.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63,837,918.77-55,525,702.75-14.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66,964,405.87-53,856,798.21-24.3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61,135,782.65-39,387,391.14-55.2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222-0.3672-14.9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222-0.3672-14.9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34%-14.29%-21.05% 
 2021年末2020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394,917,459.85452,603,896.99-12.7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148,724,292.01212,565,768.95-30.03%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项目2021年2020年备注
营业收入(元)346,927,354.78196,820,611.08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元)204,904.7622,462,469.58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元)346,722,450.02174,358,141.50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81,025,996.1293,043,900.2593,334,689.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2,465.46-8,218,872.41-6,003,028.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61,045.17-9,204,635.67-6,861,049.7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15,352.79-5,121,510.90-9,716,171.3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87.27-22,104.29-11,768.5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3,386,797.843,113,801.532,174,874.1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 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0,078,262.86-9,326,097.31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331,585.90253,207.5558,795.87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 5,082,364.35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29,344.57233,273.23392,443.2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30,000.00 
减:所得税影响额596,864.631,277,193.52347,193.9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24,189.31-1,026,009.47-1,024,561.78 
合计3,126,487.10-1,668,904.54-6,064,384.7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激光装备制造和IP衍生品运营两大板块。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激光装备制造业务属于“制造业”(行业代码:C)项下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C39),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属于“批发和零售业”(行业代码:F)。

1、激光设备行业
公司处于激光产业链的中游激光设备行业,产品可应用在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汽车应用、信息技术、光通信、光存储等众多下游领域。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较快,根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编写的《2021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692亿元,2021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整体销售收入规模预计为820亿元,相较2020年度增长18.50%。

激光设备行业的周期性主要与制造业周期和终端产品创新周期相关,激光设备的需求来自于下游企业的资本开支,受企业资本开支能力和意愿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利润、产能利用率、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对行业未来前景的预期等。目前制造业周期处于景气阶段,激光设备行业处于需求旺盛阶段。但2021年下半年,受原材料价格高涨、“拉闸限电”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有所下降,激光设备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长期看,激光加工在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等方面优势明显,并且符合智能制造的大方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光加工对于传统加工的替代。随着新应用拓展,激光设备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在行业竞争格局方面,国内激光加工设备因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行业进入门槛降低,加之细分应用行业规模小、下游客户定制化需求多等原因导致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激光加工设备集成业务的公司,坚持“小而美”、“专精特”的经营发展思路,抢占细分市场,聚焦行业客户,凭借对行业客户需求深度的理解力、技术沉淀优势、持续创新迭代能力和产品性价比在细分应用行业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获得了客户的良好口碑认可。报告期内,公司荣获“第五批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入选《湖北省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2、IP衍生品运营行业
公司在IP衍生品运营行业属于全产业链发展方式,涵盖上游的IP原创、获授权等IP供应,中游的IP衍生品设计、生产、宣传等IP运营,下游的消费者触达。

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主要产品是潮玩(盲盒)。潮玩(盲盒)行业仍处于成长初期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在行业规模方面,根据Mob研究院数据显示,盲盒作为潮玩破圈第一品类,2021年中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139.1亿元,同比增长36.5%,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为186.6亿元,同比增长37.7%。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消费以及优质IP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未来优质IP授权商品将成为有效提升消费者意愿的关键,粉丝经济刺激受众付费的意愿进一步增长,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IP衍生品运营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节假日是公司销售的旺季,经济发达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高,是公司的重要销售市场,周期性与国民经济周期基本一致,受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潮玩市场竞争激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有数百名参与者,于2019 年,按零售价值计,市场前五大参与者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2.8%,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份额还有很大的空白空间等待企业的挖掘和占有。这也均符合中国潮玩行业正处于成长初期的特征。

目前IP衍生品主要品类为潮玩(盲盒),形成了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因此,在市场空白空间较多的前提下,如何结合数字技术(如区块链、AR、VR等)在IP衍生品运营上的应用趋势,开拓虚实结合的盲盒新品类“NFT潮玩系列产品”是公司报告期内在探索和实践的,以相较于传统实体潮玩盲盒形成差异化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在开发新品类盲盒、丰富盲盒新玩法、延长IP生命周期等方面展开相关工作,持续调整和构建IP衍生品运营业务的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秉承着数字技术商业化的战略定位,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以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智能应用和以IP衍生品运营业务为主的商业智能应用两大板块。

(一)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的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定位为“数字化激光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打造“高端激光加工设备定制化生产源头厂家”,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能。具体业务分为金属激光、柔性非金属激光和激光熔覆三部分。

2、 产品及经营情况介绍
1)金属激光业务
主要产品系平面光纤激光切割机、光纤激光切管机以及自动化产线系统解决方案等,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在健身器材、钢制家具、汽车管件等行业的金属加工。报告期内,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研发迭代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一方面稳固现有客户需求,保证全自动小管切管机、通用型切管机等常规产品销量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加大新客户、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公司新开发了自行车、医疗器械等行业客户,高功率万瓦级切割机、高端三维五轴全自动切管机等新产品研发落地并实现销售。

市场营销方面,在海外疫情未好转的情况下,落地解决方案销售无法有效展开,公司转变思路,新签订多个区域代理协议,国外市场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由于未能落地直销,导致海外市场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降,毛利率有所下滑。国内业务由于上游核心零配件国产化水平提升、行业进入门槛降低等因素,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为保证市场份额,销售价格有所降低,导致毛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报告期内公司金属激光业务国内外市场销售收入已经恢复到2019年水平。

下一阶段,公司将深耕细作,一方面强化在金属管材切割领域的优势,不断探索客户的新需求,向金属管材行业激光切割领军企业的目标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开发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推动新产品新业务的快速增长,提升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高产品盈利能力,促进高端激光装备制造业务规模效益的稳健增长。

2) 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
主要产品系大幅面高速高精度激光裁床、智能高速激光模切机、鞋材智能划线设备、小幅面精密激光切割设备、自动化智能激光切割等设备,应用于工业柔性材料、数码印花、数码标签、汽车、电子辅材、航空航天、教学科研、军工等行业。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推进技术工艺攻关,提升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完成了高速智能激光模切机、大幅面高速高精度激光裁床产品的全新升级,形成标准化、模块化机型,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针对小幅面精密切割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切割精度、速度及稳定性,满足客户对于切割高品质的要求;完成了第二代划线机的迭代,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应用在鞋材领域的四头切割+双头喷墨划线和喷墨打印式划线机成功研发落地并形成销售。

公司的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由于下游客户行业分布广、细分行业规模小、客户定制化需求较高等特点,标准化设备无法有效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公司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定制化生产才能满足企业柔性生产的需要,也导致公司该板块业务增长较慢。

在市场营销方面,海外市场积极开拓具有营销以及技术服务能力的经销商,提高线上服务能力。国内市场,公司加强了开拓,业务前移,在华南地区组建了业务团队,提高华南区域当地的营销以及技术服务能力。此外,公司积极参加行业细分领域的展会,有效推动了公司相关行业产品的销售,如高速智能激光模切机销量增长约45%。

下一阶段,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将继续深耕行业细分市场,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完成标准化、批量化和定制化相结合的交付模式,满足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同时,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积极到当地服务客户,加强与客户之间的线上沟通,加强国内外线上营销渠道建设,提升营销能力。

3)激光熔覆业务
包括激光熔覆系统集成和销售、耐磨耐腐蚀涂层加工服务、矿用设备耐磨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主要应用在矿业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探、海工船舶、电力能源、钢铁冶金等工业领域。报告期内,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持续影响,电力能源、石油钻探等行业的熔覆业务收入降幅较大;同时,因国内煤炭行业受产品更新换代、环保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煤机行业客户对高端智能化综采装备的激光熔覆需求有所增长,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盈利空间受到一定挤压。

下一阶段,激光熔覆业务将持续投入萃耐特激光熔覆涂层研究开发,完善工艺水平,推动此技术应用到煤机规模化生产中,实现取代电镀应用。针对不同行业的非标修复要求,公司将增加机器人、离线编程程序模拟等高度灵活性的技术手段,增配现场机加工、动平衡、喷丸、现场质量检测设备,为不同行业提供各种维度的修复服务,提升公司综合服务能力,从而扩大熔覆业务应用市场。在产品和市场结构上,以激光熔覆涂层技术为切入点,添加基材、热处理、机加工,质量检测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和制造矿用设备耐磨金属零部件,作为激光熔覆业务的扩展升级,以产品形式推向海外市场。

3、经营模式
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采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模式。研发模式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产学研发等方式为主;采购模式主要“以产定采”、“安全库存”为主,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制订了规范的供应商遴选制度,在控制供货风险的同时确保供货质量;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为主;销售采取直销和经销两种方式,国内市场以直销为主,国外市场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以经销为主。公司的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体系和集成供应能力,并通过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了整体方案的设计能力、自主开发能力、产品集成供应能力和快速响应服务能力。

4、市场地位
金属激光业务在管材激光加工领域存在一定先发优势,产品的品类、技术升级及自动化上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在管材切割细分市场占有率较高,是金属激光业务的拳头产品;而板材激光加工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竞争优势不大,大幅面高功率、小幅面高精度、中高功率高性价比机型等特色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市场占有率较低。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是公司多年深耕的领域,在行业内保持一定知名度,适应市场需求的迭代能力较强,在行业细分市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由于行业门槛逐步降低,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对公司的竞争优势存在一定挑战。激光熔覆业务已在材料、行业应用、加工工艺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经验,在行业细分领域内成为部分龙头企业配套涂层服务供应商,但行业整体规模较小,公司以做深做精客户为目标,暂未追求扩大市场份额。

5、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155.01万元,同比增长57.74%,较2019年度增长14.75%,营业收入恢复至新冠疫情前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疫情控制得当,整体经济形势逐步回暖,国内市场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在行业环境整体向好的情况下,公司加强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国内订单量有所增长;另一方面是公司在海外疫情蔓延、市场开拓受阻不利因素下,加强与国外客户的线上沟通,积极组织线上的安装培训,加强与国外经销商的联系,同时完善国外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具有营销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带动国外市场订单量的增长。

但,2021年度激光板块平均毛利率为21.47%,较2020年度25.65%的平均毛利率下滑4.18%,降幅较大。

主要原因系:金属激光业务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营收占比较大;但①激光器、数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国内市场的进入门槛降低从而竞争加剧,产品平均销售单价持续下降;②海外出口业务受运费暴涨、代理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综合导致产品毛利率下滑较大,从而影响了激光板块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压缩了公司利润空间。

(二) IP衍生品运营业务
1、业务概述
IP衍生品运营业务主要从事“潮文化”类IP衍生品运营服务,包括智能零售终端设备制造、IP孵化及产品运营、渠道运营三部分。
2、产品及经营情况介绍
1)智能零售终端设备制造
智能零售终端是公司自研自制的具有IP属性的线下智能零售机器人,报告期内累计完成设备生产855台,其中新生产设备747台,早期机型改造升级108台。研发方面,以人机交互为立足点,下半年开发了安装便捷的NFT发售屏组件模块,集独立展示与3屏互动功能于一体,加强了产品展示及引流能力。

2)IP孵化及产品运营
A、IP孵化分为独家产品和外采产品两类,a)独家产品分为公司的原创IP产品、获得独家签约的IP产品、公司包销的独家采买IP产品、签约国际知名IP产品获得特定授权四类;b)外采产品为公司向外部供应商直接购买产品进行销售,有直接采买和受托代销两种模式。B、公司在IP产品运营上依托私域和公域两大平台进行推广。a)私域平台主要是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等粉丝社群,公司在获得IP授权后在粉丝社群中做预热、宣传,提高粉丝群体对公司IP潮玩的粘性。b)公域平台推广分为基于KOL/KOC所建立的自媒体矩阵,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平台,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

3)渠道运营
公司的渠道运营分为直销渠道和分销渠道。直销渠道以IP小站为自营品牌,线上渠道有天猫、京东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社交平台;线下渠道是自营门店、智能零售终端、快闪店,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渠道,多渠道触达粉丝。公司直销渠道以线下渠道为主,通过线下流量反哺线上平台。

分销渠道的尝试在报告期内起步,成立了北京集客荟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电商客户和线下实体客户开展分销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对IP衍生品业务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做了进一步优化,成立了IP运营中心、NFT潮玩运营中心、消费者触达中心三大业务部门,新设立了广州分公司负责与供应链体系的连接,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下一阶段,公司的IP衍生品运营业务在聚焦“潮文化”类IP衍生品运营的基础上,积极拥抱数字技术运用带来的市场新变化、产品新变化,对接万物数字化、数字产品资产化的第三代互联网时代,拟寻求传统文化属性的IP运营在数字技术碰撞下的创新商业模式,释放潜在的市场能量,促进消费升级。公司已在2021年7月上线发售了NFT潮玩(盲盒2.0),初步尝试了应用增强现实、数字成像等技术为用户提供虚拟玩偶、虚拟场景互动的新体验,上线后的半年内,NFT潮玩(盲盒2.0)共销售约85万只,实现销售收入约3230万元。又于2022年1月正式推出了潮玩盲盒新品类新品牌——NFT BOX,将实体产品和虚拟产品相互映射,虚实结合,打造科技型盲盒,创造新奇特需求,强化IP存在感,丰富用户体验。

3、经营模式
智能零售终端业务的经营模式为公司自主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公司的智能零售终端主要用于铺设自有线下销售渠道,也可以销售给其他下游IP衍生品运营方。IP孵化及产品运营的经营模式为通过自主原创IP或外采IP等方式获得IP授权后对IP进行二次开发,IP实体产品为自主产品OEM代工、第三方产品直接向品牌拥有者采购,IP虚拟产品及虚拟场景互动为公司自主开发。公司在渠道运营上是以自营直销为主,辅助非自营分销。

4、市场地位
由于IP衍生品运营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公认的龙头是产业链一体化的泡泡玛特,其他同行业玩家或擅长IP设计或擅长IP运营或擅长产品生产,公司的优势在于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消费者触达环节(线下智能零售终端的覆盖能力)。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数字化历程为公司形成了数字技术的沉淀,为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打造了硬件和软件的技术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营线下智能零售终端1799台,在行业内处于较领先水平。公司的弱势主是在原创IP的研发、运营能力较弱,自有IP产品品牌力不强,销售收入占比较低,导致公司的IP衍生品运营业务平均毛利率水平低于行业龙头。

5、 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42.68万元,同比增长162.16%,平均毛利率44.48%,与2020年度相比下降1.17%。该板块业务收入增长较大的原因一方面是IP潮玩行业的整体增长,另一方面是公司2020年度业绩基数较低。由于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仍处于培育期,公司需加大投入以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扩张销售渠道及产品品类过程中销售费用快速增长,导致公司该板块业务尚未实现盈利,给公司带来了较大亏损。

公司为提振该板块业绩,逐步扭转亏损局面,在产品和运营策略上做了优化和创新。在渠道方面,配合新产品对线下设备迭代升级,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购买欲望,同时优化线下渠道点位铺设;加大线上投放力度,拟提升线上销售收入占比。在产品方面,公司在NFT潮玩(盲盒2.0)的基础上持续研发探索新品类,在2022年伊始推出NFT系列产品,并在一季度获得了“NFT”纯文字商标在16类办公用品、28类健身器材(玩具)、20类家具(艺术品)三个大类的注册。NFT系列产品将采取“小批量、高周转、持续曝光”的运营策略,延长IP的产品生命周期,以期提高产品平均毛利率。


零售业务披露
1、报告期内线下门店经营情况

所在 地区门店名称门店地址合同面积开业日期闭店日期闭店原因
北京北京朝阳大悦 城IP小站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01 号青年路口朝阳大悦城 B1-YW-0286.1平方米2020.12.12  
北京北京大兴大悦 春风里IP小站北京市大兴区黄村东大街38 号院大悦春风里6楼6F-3095.67平方米2020.12.222021.12.06客流量低
上海上海兴业太古 汇IP小站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789 号兴业太古汇地铁廊M3455平方米2020.12.252021.11.30租金较高
上海上海静安大悦 城IP小站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166 号静安大悦城B1-1468平方米2021.02.18  
北京北京大兴爱琴 海IP小站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久敬庄 路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 F1-09565平方米2021.05.282022.1.25客流量低
上海上海晶耀前滩IP 小站上海市浦东新区耀体路308 号B1-2479平方米2021.06.01  
广州广州花城汇IP小 站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大 道89号之一南区3001号铺53平方米2021.09.08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开设线下门店7家,其中2021年新开设门店4家,由于疫情及自身经营等原因影响关店3家,7家门店共实现营业收入6,436,233.59元。2022年公司暂无新开店及关店计划,具体再视市场形势而定。

报告期内公司直营线下门店店面平效情况

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元)合同面积(平方米)
6,436,233.59501.77
备注:2021年度关闭的3家门店均在2021年年底闭店,故计算店面平效时包括了这3家门店。日均平效的计算公式为所有门店的日均销售收入除以总经营面积。

由于公司在2020年度开设的3家店均在2020年12月中下旬才开业,实际运营时间跨入2021年度,销售收入增长等信息暂不具备可比性。

2、报告期内线下智能零售终端运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在营线下智能零售终端(机器人商店)共1799台,较2020年底净增加178台,机器人商店数量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领先水平。公司在营机器人商店已经覆盖了全国92个城市,进驻商业体1220个,辐射了国内主流商业综合体,并进驻了部分国内连锁影院。公司对机器人商品的铺设根据点位的租售比和销售额的考核情况持续对点位做优化调整。2021年下半年由于国内疫情反复及各地强化防疫措施,对线下销售影响较大,为控制亏损幅度,相比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裁撤183台经营绩效不达标的机器人。

3、报告期内线上渠道运营情况
公司的线上销售渠道包括自建和第三方平台:①自建的销售渠道:“IP小站微信小程序”;②第三方销售平台:互联网电商平台、抖音平台等。(1)报告期内,公司自建销售平台微信小程序的交易额(GMV)为3,901,129.87元,营业收入为2,974,000.46元,累计注册用户数量为188.47万。其注册用户分为直接注册用户和间接注册用户两类:直接注册用户(报告期内累计注册用户数量为96.67万)为公司通过微信生态圈等线上流量直接转化的用户,该类用户在自建销售平台上进行线上消费,人均消费金额为4.04元。间接注册用户(报告期内累计注册用户数量为91.80万)是在公司机器人线下点位上进行线下消费的用户被转化到线上的注册用户。(2)报告期内,公司在第三方销售平台的交易额(GMV)为8,423,795.10元,营业收入为5,890,380.76元。此外,“IP小站APP”为公司自建的运营渠道,报告期内无线上销售。

4、报告期内采购、仓储及物流情况
前5名供应商供货占比:

报告期内,未向关联方采购。

库存管理:公司采购商品有对应的商品编码录入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实行仓管与发货分开原则,每月末存货盘点。

滞销商品处理:对于动销期不达标的商品将作为活动礼品赠送用以拉新促活或打折促销用来引流。

仓储物流情况:公司在武汉、北京和上海有3个自营仓管理货品;物流为外包物流。业务总体规模较小,仓储物流支出占比小。

5、报告期内自有品牌销售情况
单位:元

营业收入
8,205,392.58
19,040,683.94
8,468,474.54
35,714,551.06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新申请商标289件、专利65件;新获授权专利56件、软著14件、作品著作权62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①授权专利的总数为211件,其中发明14件、实用新型103件、外观设计94件;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为51件,其中发明30件、实用新型3件、外观设计18件;②共拥有注册商标230件,其中国内商标216件,国外商标14件;③拥有软件著作权121件④拥有作品著作权62件。

(一)专利
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情况如下:
a、拥有授权专利的总数为211件,其中发明14件,实用新型103件,外观设计94件; b、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为51件,其中发明30件,实用新型3件,外观设计18件。


状态类型数量
已授权发明11
 实用新型45
 外观设计25
申请中发明16
 实用新型2
 外观设计1
已授权发明1
 实用新型6
 外观设计2
申请中发明3
 外观设计2
已授权发明1
 实用新型15
 外观设计8
申请中发明6
 实用新型1
已授权外观设计53
申请中外观设计15
申请中发明1
已授权发明1
 实用新型22
 外观设计3
申请中发明4
已授权实用新型15
 外观设计3
2、报告期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情况如下:
a、获授权专利数量总数为56件:实用新型19件、外观专利37件;
b、申请专利数量总数为65件:实用新型9件、外观专利51件、发明5件。


状态类型数量
已授权外观设计3
 实用新型3
新申请发明4
 实用新型3
 外观设计5
已授权实用新型7
新申请实用新型5
 发明1
新申请实用新型1
已授权实用新型3
已授权外观设计31
新申请外观设计46
已授权实用新型6
 外观设计3
(二)商标
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商标情况如下:
拥有注册商标的总数为230件,其中国内商标216件,国外商标14件;
状态数量
已注册110
已注册3
已注册93
已注册1
已注册8
已注册2
已注册13
2、报告期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申请商标情况如下: 2021年申请商标的总数为289件,全为国内商标;

状态数量
新申请213
新申请74
新申请2
(三)软件著作权
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的总数为121件,情况如下:
状态数量
已登记67
已登记12
已登记6
已登记7
已登记11
已登记2
已登记5
已登记11
2、报告期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登记软件著作权的总数为14件,情况如下:
状态数量
已登记6
已登记1
已登记2
已登记1
已登记4
(四)作品著作权
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作品著作权的总数为62件。


状态数量
已登记2
已登记57
已登记2
已登记1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346,927,354.78100%196,820,611.08100% 
分行业     
191,550,094.9555.21%121,433,108.8161.70%  
1,786,902.600.52%    
128,426,754.8237.02%48,988,780.4824.89%  
25,163,602.417.25%26,398,721.7913.41%  
分产品     
23,727,095.046.84%12,905,953.106.56%  
20,147,507.375.81%13,392,089.326.80%  
19,364,627.285.58%17,331,052.978.81%  

128,310,865.2636.98%77,804,013.4239.53%
1,786,902.600.52%  
128,426,754.8237.02%48,988,780.4824.89%
25,163,602.417.25%26,398,721.7913.41%
分地区   
11,283,542.923.25%1,746,480.390.89%
33,114,614.659.55%12,360,064.586.28%
103,584,409.9329.86%61,813,949.9231.41%
23,053,771.636.65%6,278,891.913.19%
31,551,759.039.09%29,991,286.9615.24%
7,254,069.162.09%1,818,850.310.92%
14,139,107.024.08%5,764,526.142.93%
122,946,080.4435.44%77,046,560.8739.15%
分销售模式   
93,914,888.4727.07%24,378,112.0712.39%
253,012,466.3172.93%172,442,499.0187.61%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行业      
191,550,094.95150,425,443.0821.47%57.74%66.60%  
128,426,754.8271,304,267.2244.48%162.16%167.81%  
分产品      
128,310,865.26105,737,641.2717.59%64.92%68.96%  
128,426,754.8271,304,267.2244.48%162.16%167.81%  
分地区      
103,584,409.9378,984,219.6923.75%67.57%75.16%  
122,946,080.4487,082,724.0129.17%59.57%64.44%  
分销售模式      
93,914,888.4770,410,023.0325.03%285.24%299.50%  

253,012,466.31165,898,406.6734.43%46.72%45.59%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 适用 √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
销售量720408  
生产量1,3931,639  
库存量2,2961,623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销售量较上期增加76.47%,主要是因为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上升76.27%所致; 报告期库存量较上期增加41.47%,主要是因为加大对IP衍生品运营业务的投入,增加了智能零售终端设备的生产所致。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原材料143,922,752.3160.90%82,838,437.3762.96%  
人工和制造费用6,502,690.772.75%7,451,927.955.66%  
原材料8,712,507.863.69%9,450,590.597.18%  
人工和制造费用4,489,700.211.90%5,212,135.733.96%  
原材料1,139,889.020.48%    
人工和制造费用236,622.300.10%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1.本期新设子公司及孙公司

主要经营地注册地业务 性质持股比例(%) 
   直接间接
深圳市深圳市其他金融业100.00---
北京市北京市零售业---70.00
(1)2021年3月26日,金运激光投资设立金运加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人民币,金运激光持股比例100.00%;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