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德林海(688069):德林海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7日 00:22:50 中财网

原标题:德林海:德林海2021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069 公司简称:德林海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胡明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季乐华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熊安培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2022年4月25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司2021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0元(含税)。截至2022年4月25日,公司总股本59,470,000股(尚未开设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303,200.00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不实施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送红股在内的其他形式的分配。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因相关事项导致公司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该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规划、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际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53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7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11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20
第九节 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12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21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 财务报告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德林海、公司、本公司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林海有限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系公司前身
合肥德林海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合肥有限公司,系德林海之全资 子公司
大理德林海大理德林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系德林海之全资子公 司
德林海生态无锡德林海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系德林海之全资 子公司
昆明德林海昆明德林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系德林海之全资子公 司
玉溪德林海玉溪德林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系德林海之全资子公 司
浙江德林海浙江德林海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系德林海之全资 子公司
开远德林海开远德林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系德林海之子公司
德林海湖泊生态医院无锡德林海湖泊生态医院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系德林 海全资子公司
汶牧建设无锡汶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系德林海全资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政府二元公共需求湖库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以及蓝藻水华的预防和控 制的政府公共需求
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 象
水华大自然中由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高度密集,成团 漂浮在水体表面,使水体呈现蓝绿色或赤红色的现象
藻水分离将含藻水(富藻水/藻浆)通过专用设备处理,使水中 的蓝藻与水分离的过程。最终藻渣浮于水面,清水位 于浮渣下面
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通过两级串联的气浮分离池连续工作,逐级利用水中 产生的大量微细气泡与高密度蓝藻颗粒相互接触粘附 并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从而实现藻水分离
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根据水位变化和蓝藻聚集厚度调节抽吸装置,适应不 同水位高度,实现高效抽吸水面表层不同浓度的藻浆
蓝藻囊团破壁技术利用强烈的液力剪切和湍流,使得高浓度蓝藻悬浮液 中的蓝藻细胞群不断被粉碎分散
加压控藻技术通过对水中蓝藻施加0.5Mpa以上外压,致使包裹多细 胞的囊膜破裂,细胞分散形成单细胞碎粒,细胞中气 囊塌瘪
藻泥藻渣经过脱水后获得的半固形泥状物,含水(75~ 90)%,含蓝藻干物质约(10~25)%。每处理 1,000t 藻浆,可获得藻泥约(5,000~10,000)kg,蓝藻干物 质量约(500~2,000)kg
气浮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微气泡,粘附水中悬浮性颗粒 或疏水性物质,在水中上浮完成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絮凝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聚焦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 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微纳米气泡3-8微米以下的超微细气泡
通量在流体运动中,通量是单位时间内流经某单位面积的 某属性量,是表示水量输送强度的物理量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报告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德林海
公司的外文名称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Delinhai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胡明明
公司注册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梅梁路88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8年1月3日,公司变更注册地址。变更前注册地址: 无锡水上十八湾杨湾太湖藻水分离杨湾站;变更后注册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梅梁路88号
公司办公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梅梁路88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14092
公司网址http://www.wxdlh.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晓磊邵岭
联系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梅梁路 88 号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梅梁路 88 号
电话0510-855106970510-85510697
传真0510-855106970510-85510697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证券日报》( www.zqrb.cn)《证券时报》(www.stcn.com)《上 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德林海688069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 师事务所(境内)名称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500号国家开发银行大厦32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叶胜平、张岩
报告期内履行持 续督导职责的保 荐机构名称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89号长泰国际金融大 厦16/22/23楼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姓名赵雁滨、安超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0年7月22日-2023年12月31日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 年同期增 减(%)2019年
营业收入491,462,653.23491,387,352.510.02296,879,606.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08,800,835.41192,776,591.86-43.56100,424,171.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91,874,832.51182,312,640.32-49.6194,348,979.2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92,320,410.82-91,044,210.34不适用42,735,938.36
 2021年末2020年末本期末比 上年同期 末增减(% )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1,486,265,259.191,412,759,182.275.20314,027,690.09
总资产1,838,622,759.851,640,227,975.2012.10446,830,051.95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19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833.80-51.842.2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833.80-51.842.2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收益(元/股)1.543.59-57.102.1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424.41减少16.87个百分点37.1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6.3723.08减少16.71个百分点34.88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6.394.88增加1.51个百分点4.50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80.0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397.58万元,下降 4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9,187.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043.78万元,下降49.61%。主要原因如下:
(1)项目毛利率较上年有所下降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2021年公司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类型,制定了不同的市场开发策略,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相关成本费用的上升,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公司的净利润。

(2)坏账准备的计提
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部分政府项目建设资金筹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按项目建设进度到位,即使资金筹集到位也需经过严格的验收、专项决算审计及资金审批流程,从而导致部分项目回款时间晚于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影响公司应收款项账龄,公司根据账龄组合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增加,本年度计提坏账准备5,036.68万元,较上年计提金额增长249.05%,导致公司利润下降。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2020年度应收款10,587.50万元已全部收回,2021年度应收款6,352.50万元,目前已收回4,352.50万元。杞麓湖水质提升项目目前暂未收到回款,在通海县杞麓湖“湖泊革命”指挥部的指导下,杞麓湖治理整改方案正在制定完善中,待整改方案完善后公司将与相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协商杞麓湖应收款事宜。

(3)研发投入情况
2021年,公司主要围绕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需求中的“内源治理”开展创新及研发工作。为积极推进“大湖清”战略,公司在现有蓝藻治理以及水质提升技术基础上,开展富营养化水体内源治理技术研究。公司针对重点水域已基本实现控源截污,但水体富营养化依然存在,在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正开展“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的攻关。本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3,139.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4%。

2、报告期,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 1.83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 51.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54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57.10%,主要是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减少以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加所致。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1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15,236,789.0458,640,900.7493,049,765.22224,535,198.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40,117,089.21-1,811,101.6412,891,954.8457,602,893.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35,825,954.81-8,843,071.168,922,779.5255,969,169.3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76,455,359.32-49,578,018.952,542,435.1431,170,532.31
注:1、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财政审批流程时间较长,从而影响收款进度,同时一、二季度因春节期间集中支付供应商款项,新项目投入支付材料设备等款项,以及支付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导致一、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2、二季度因根据账龄组合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1,677.90万元导致净利润为负。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金额附注(如 适用)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325,000.00七、68 -2,531.2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7,774,737.79七、67, 七、746,442,544.786,434,689.04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9,900,173.22七、684,135,085.29727,899.72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 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 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4,635,534.41七、701,504,100.71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35,932.20七、74, 七、75-4,452.42-186,875.12
减:所得税影响额3,023,510.32 1,613,326.82897,989.89
合计16,926,002.90 10,463,951.546,075,192.46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 响金额
交易性金 融资产733,004,100.71561,700,306.77-171,303,793.9414,535,707.63
合计733,004,100.71561,700,306.77-171,303,793.9414,535,707.63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将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国内环保行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经济复苏放缓,部分地区受疫情管控物流不畅、且钢材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面对多重挑战,公司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坚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思路,采取“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管理提升”的策略,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经营中的风险与挑战,持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研发投入,延伸业务领域,致力于由蓝藻治理综合服务商向湖库富营养化治理综合服务商升级迈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加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强业务拓展及品牌影响力,扩大公司业务服务网络,确保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但报告期内,由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增大,以及部分政府项目建设资金筹集由于种种原因未按进度拨付到位,项目回款时间晚于合同约定时间,影响公司应收账款账龄,计提的坏账准备增加,导致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146.27万元,同比增长 0.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80.08万元,同比下降43.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187.48万元,同比下降49.6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3,862.28万元,同比增长1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8,626.53万元,同比增长5.20%。

(一)公司营业收入情况
2021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46.91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为99.39%,主营业务贡献突出,其中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实现收入32,778.40万元、蓝藻治理运行维护实现收入10,227.41万元、治理服务 5,841.10万元。2021年公司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异龙湖除藻净化水质提升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实现收入8,834.25万元(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实现收入5,841.10万元(治理服务)、杞麓湖及入湖河道水质提升项目实现收入 5,682.39万元(包括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收入 3,662.56万元、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收入2,019.84万元)、十八湾沿线蓝藻离岸打捞应急处置工程(二期)项目实现收入 2,497.89万元(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无锡经开区太湖水域蓝藻打捞处置能力提升工程实现收入1,629.22万元(包括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收入1,435.62万元、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收入193.60万元)、锦园藻水分离站提能大修工程实现收入1,425.28万元(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贡湖片区(雪浪段)应急建设加压控藻深井工程实现收入1,332.04万元(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

(二)新增大额订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了“高藻期苏州城区水源保障工程(西塘河)”“异龙湖除藻净化水质提升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派河河口蓝藻防控与生态修复工程”“十八湾沿线蓝藻离岸打捞应急处置工程(二期)项目施工”“八房港原位控藻项目工程总承包(EPC)专业分包”等合计超过5亿元的大额订单。

(三)创新与研发情况
公司的创新与研发工作紧紧围绕着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需求而开展,具体包括调查诊断、蓝藻治理、底泥治理、水质提升、生态修复,以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方向。

2021年,公司以解决问题以及开展前瞻性技术储备的原则进行科技项目的研发攻关。公司共计申请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2021年新获得授权专利共计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56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拥有软件著作权4项。

(四)加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管控
2021年公司加强了经营性现金流管控,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明确责任人,及时和客户进行沟通,对于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及时做好跟踪和监督工作,尽快收回应收款项。

2、加强资金统筹调度,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确保公司生产与投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求量,对于大额的资金支出,建立健全科学的审批制度进行严格把关。在不影响公司项目实施、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暂时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

3、重视材料、设备的价格管控,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现金流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以湖库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以及蓝藻水华的预防和控制为重点的蓝藻治理业务,以及以水质提升为目的中小湖泊整湖治理业务。具体包括根据湖库蓝藻治理的政府二元公共需求,开发、销售一体化、成套化蓝藻治理先进整装技术装备以及提供藻水分离站等蓝藻治理技术装备的专业化运行维护服务。

2、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技术装备
根据湖库中蓝藻水华发生的程度、水华聚集和分布情况,以及湖库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政府蓝藻水华治理应急处置、预防控制的目标要求,公司开发了多适应性、多样化的蓝藻治理技术装备,主要包括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车载式藻水分离装置、蓝藻加压控藻船、水动力控(灭)藻器、深井加压控藻平台等,黑臭河治理的主要技术装备为可移动式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技术装备名称技术装备示意图技术装备简介
岸上站点藻水分 离系统集成 采用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蓝藻囊团 破壁、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等核心技 术,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了蓝 藻打捞、脱气沉降、气浮分离、脱水 等多个环节的技术和设备,形成了可 规模化和工厂化处理蓝藻的基站。适 用于蓝藻水华长期规律性、大范围聚 集区域的常态化应急处置。
车载式藻水分离 装置 车载式藻水分离装置将成套化藻水分 离装置集中于一个箱体内,将箱体放 置在一辆标准三轴卡车上,使得藻水 分离装置高度集约化,更具灵活性。 可根据蓝藻治理需要,快速方便地移 动到指定地点进行应急处置。适合湖 湾、河道、水库及景观水体等。
组合式藻水分离 装置 组合式藻水分离装置为机动性应急蓝 藻治理装备,可以根据蓝藻聚集情况 和应急处置需求,结合道路情况选点 放置、运营。适用于蓝藻水华聚集严 重、但无条件建设大规模藻水分离站 的湖库。
加压控藻船 公司研发的加压控藻船,以玻璃钢船 体为平台,配置蓝藻打捞、压力控藻 和曝气装置,可机动灵活地在蓝藻水 华爆发水域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置,控 制蓝藻聚集、防止其发白发臭。可广 泛用于湖泊、水库、河道、鱼塘以及 景观水体等水域蓝藻水华的防控。
水动力控(灭)藻 器 水动力控(灭)藻器以固定的方式间 隔布置于蓝藻爆发水域中,通过调控 水温和水流速,改变蓝藻生长所需的 环境条件,实现预防和控制蓝藻大规 模爆发的目的。可广泛用于湖泊、水 库、河道、鱼塘以及景观水体等。
技术装备名称技术装备示意图技术装备简介
深井加压控藻平 台 利用不同静水压力下蓝藻囊团和气囊 结构变化,致使蓝藻失去上浮能力, 生理功能失活的原理,在水上建造由 蓝藻导流、深井加压控藻、水体推流 循环、水底底层增氧等系统组成的深 井加压控藻平台。可大通量、低能耗、 高效率地清除水体表层蓝藻水华,达 到应急处置和预防控制水华灾害的目 的。
可移动式黑臭水 体治理装置 可移动式黑臭水体治理装置通过快速 补充水体溶解氧含量,为微生物生存 提供有利条件,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对黑臭水体加入 净化剂与超微细气泡,通过高效气浮 使致黑致臭物质从水中分离,形成浮 渣,并对浮渣脱水,从而使黑臭水体 迅速变为清澈。主要适用于城市黑臭 河道、景观水体等的治理。
(2)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服务
通过长期的蓝藻治理项目实施及售后服务,公司在蓝藻治理装备流程管控、技术指导、设备维护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公司向客户提供蓝藻治理整装集成技术装备后,客户出于节省人力、节约成本、排放达标、设备稳定运行等目的,通常将蓝藻治理运营整体外包给专业运营服务提供商进行管理运营。

运行维护服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技术装备的日常运行工作、技术指导和设备维护等,客户根据藻水处理量、运行时长、藻泥产生量等多项指标,按照合同约定周期向公司支付运行维护服务费用。

通过运行维护服务,一方面,公司可为客户实现蓝藻治理装备高效、稳定、低成本的运行,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实现应急处置蓝藻水华灾害以及湖库富营养化的常态化控制,对客户进行有效的需求跟踪和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运行维护服务收入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保证了公司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降低了业绩波动的风险。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蓝藻治理整装集成技术装备、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服务以及以提升水质为目的的整湖治理服务获取收入,其主要盈利模式:提供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获得销售收入;提供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服务获得收入、整湖治理服务收入。上述业务的经营模式有所差异。

1、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
(1)移动式技术装备
① 采购模式
公司提供的成套技术装备所需的通用零部件、标准设备按照市场价格直接对外采购,非标准设备、核心设备(主要依托公司创新的工艺技术并向第三方定制生产的设备)通过定制的方式采购。非标准设备、核心设备的部件由多个供应商生产完成,单个供应商难以掌握公司成套设备的设计资料。

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对合格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采取多项措施控制采购成本和保证供货质量。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采购部会同项目执行中心根据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交货方法、到货地点和交货期限制定供货计划,组织采购标准设备、非标准设备、核心设备及配套部件。采购部按计划向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履行审批程序后执行采购。

② 销售模式
公司开发的各类整装集成技术装备技术含量较高且需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水质状况设计,其研发设计过程需要与客户不断沟通取得反馈意见,因此公司技术装备的销售由研发中心主导,市场开发中心协助完成。公司的研发中心与市场开发中心通过定期拜访客户、持续关注公开发布的招标公告等方式,及时有效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公司主要通过参与公开招标程序或与客户的商务谈判获取订单。此外,公司也积极进行技术和装备的宣传推广,通过已建成项目的示范效应开拓新客户。

(2)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
① 采购模式
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项目所需设备的采购模式与移动式技术装备相同。对于与蓝藻治理技术装备安放及藻水分离工艺要求紧密相关的地基平整加固、藻浆池挖建和辅助配套设施,该等辅助项目占合同总体预算比例很小,为提高整体项目实施效率并保证公司整装成套技术装备的运行效果,业主方将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采购连同辅助项目一揽子授予公司承接。公司承接后,将该等辅助项目分包给承包商予以实施。

② 项目实施模式
公司的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的总目标和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指标实行全面管理。公司完成技术装备集成及其相关的工程安装后,由客户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项目涉及的房屋建筑物、地基等工程由客户另行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

③ 销售模式
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项目的销售模式与移动式技术装备相同。

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业务,客户在验收之前需要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相关设备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验收标准进行检测,检测达标之后方可实施验收。如验收标准中包括水质检测要求,客户自行委托或要求公司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水质检测报告。在客户自行委托的情况下,第三方检测机构直接向客户提交水质检测报告,无需向公司出具;在公司委托的情况下,公司取得第三方检测机构后向客户提交水质检测报告。

2、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服务
(1)采购模式
运行维护服务所需的主要物资为药剂(用于物理法处理含藻水)、辅材等,由运行管理部编制物资需求计划,公司采购部根据需求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并通过对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目录的厂家进行询价、比价,履行审批程序后执行采购。

运行维护服务中的蓝藻打捞服务技术含量较低、时间性强,公司将蓝藻打捞服务使用劳务外包的模式,由外部劳务公司承担,并签订劳务外包合同。公司提供打捞设备,劳务公司按照合同要求组织劳务人员进行打捞,负责安全作业、设备维护等具体管理工作。

(2)服务提供模式
公司的运行维护项目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负责组建专业运行管理团队,在委托运营期间按合同的约定提供实施运行维护服务,包括蓝藻巡查、打捞、分离、处置及臭味控制一体化工作,负责蓝藻治理处理设施的保养和维护,确保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指标,并接受客户的监督考核。相关的运营费按月根据藻泥处理量和设备运行时长确认,一般按季度或年度进行统一结算。

报告期内,运行维护服务收入的依据为处理量和综合服务质量,其中,处理量包括藻泥产生量、藻水处理量、运行时长等量化指标,综合服务质量包括效果指标(蓝藻去除率、藻泥含水率等指标)和管理指标(日常工作机制、安全运行管理情况等),由客户以考核评分表或抽检监测的监测报告作为依据评定运行维护服务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为购买公司整装集成技术装备的客户提供运行维护服务。部分客户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服务提供商,公司通过参与客户的招标获得项目;部分政府部门客户通过政府部门内部决策流程委托公司运行维护项目。

3、整湖治理服务
(1)采购模式
以水质提升为目的的整湖治理设备采购模式与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的采购模式相同。在运行过程的的采购模式与蓝藻治理运行维护的采购模式相同。

(2)销售模式
公司开发的各类整湖治理技术装备技术含量较高且需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水质状况设计,其研发设计过程需要与客户不断沟通取得反馈意见,技术装备的销售由研发中心主导,市场开发中心协助完成。公司的研发中心与市场开发中心通过定期拜访客户、持续关注公开发布的招标公告等方式,及时有效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公司主要通过参与公开招标程序或与客户的商务谈判获取订单。

(3)项目实施模式
公司整湖治理技术装备的安装实施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的总目标和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指标实行全面管理。公司完成技术装备集成及其相关的工程安装后,由客户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该模式通常分为建设期和运行考核期,建设运行期公司需垫付大量资金完成治理方案中的项目建设及运行治理。运行期主要是通过项目运行治理水质,达到治理方案中约定的分阶段水环境绩效指标,从而实现整湖治理的目标,同时政府按合同约定分阶段验收付费。

(4)服务模式
在委托运营期间按合同的约定提供实施治理维护服务,确保经水质提升设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指标,并接受客户的监督考核。根据合同约定的时点,水质达到合同约定的相关标准后,依据合同中的收入确认标准,确认收入。

4、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分为前瞻性研究和定制化研发。

(1)前瞻性研究
公司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行业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应用技术的研发工作,储备核心技术。公司的前瞻性研究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在依靠公司研发团队独立研发的同时,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合作研究,借助外部研发力量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

(2)定制化研发
公司接收客户订单后,研发中心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水质状况及客户对装备性能、功能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估、立项、技术研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形成高效能、低成本的蓝藻治理集成技术方案,并委托第三方供应商进行定制化设备、部件试制,完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后定型。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蓝藻治理,作为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一个细分行业,蓝藻治理是属于水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的重要途径行业,亦即整湖治理行业。该行业包括调查诊断、蓝藻治理、污染底泥治理、水质提升、生态修复以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细分领域(细分行业)。其共同特征就是通过污染物存量的减量化(减少存量),最终实现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生态的转化。该行业关系到饮用水安全、水生生态健康、水环境质量以及所处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蓝藻治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历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富营养化湖泊正在开展蓝藻治理工作。

随着蓝藻治理技术标准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升级,行政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治理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整个行业发展的“风口期”正在酝酿形成。

在过去30年中,世界各国对防治蓝藻爆发采取了诸多措施,诸如废水脱氮去磷处理、排水改道、疏浚底泥、湖水稀释和溢流、底泥暴晒与干燥、深层排水、曝气循环等方法。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尽量控制外源性(点源、面源)营养物质的输入;削减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对蓝藻爆发后采取应急除藻抑藻。虽然某些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的说来大多数措施执行起来往往旷日持久、耗资巨大、收效甚微,难以彻底解决湖库水华问题,从根本上治理大中型湖泊的蓝藻爆发,到目前为止仍是世界性难题。综合来看,蓝藻爆发应该从两方面来治理:一方面是治标,另一方面是治本。治标是治理水体本身的污染问题,即除藻、除磷、消除富营养化等。治本是加强湖泊流域管理,防止污染物、防止过剩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治标是短期应急措施,治本是长期解决之道。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湖泊污染和蓝藻爆发。

从目前情况看,蓝藻治理行业今后仍将在三个需求层面上进一步发展: 第一个层面是需要确保湖库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国家生态环境部定义了六类水环境突发灾害事件,蓝藻水华灾害为其中之一。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求湖库饮用水水源地要针对蓝藻水华灾害事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对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的水华发生区域,采取增氧机、藻类打捞等方式减少和控制藻类生长和扩散。

第二个层面的需求是,对已发生的蓝藻水华灾害进行应急处置,将这种灾害对饮用水安全、对水生生态系统、对环境、对区域形象、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在做到应急处置的基础上,对蓝藻爆发进行主动性地预防控制,降低蓝藻生物量,防范水华形成。目前阶段的蓝藻治理工作主要是在太湖、巢湖、滇池、洱海等常年频发蓝藻水华的湖泊开展。

第三个层面的需求是,针对已经形成富营养化的湖泊进行内源治理,采取包括蓝藻治理在内的综合性措施,改善水质,将“藻型浑水”湖泊逐步转变成“草型清水”湖泊。

目前,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行业的技术门槛主要是技术难点以及行政准入两方面,其中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科学合理评估湖库健康状况和富营养化情况,找到造成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的真实关键因素,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理手段,高效快速的“对症下药”,最后需要对湖库进行常态化管控维持治理成果。通过对目标污染物存量的减量化(减少存量),最终实现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生态的转化方面;另一方面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专利技术具备排他性的特征,而本行业主要以政府部门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其采购主要通过招投标进行,注重专有技术的保护,形成了行政准入门槛。

综上所述,我国各重要湖泊水库均面临富营养化程度高、蓝藻水华灾害频发的问题,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短期内还可能加重,治理任务十分繁重。我国湖泊水污染防治在近10年内的主要控制方向是严格保障现有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遏制主要湖泊富营养化趋势,降低水体水质营养化指标浓度;逐步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还有庞大的潜在市场亟待挖掘。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针对太湖、滇池等大型淡水湖泊,德林海提出“打捞上岸、藻水分离”的技术路线,打破了“磷释放—蓝藻快速繁殖—消耗溶解氧—加速磷释放”的恶性循环。公司在蓝藻打捞、沉降和藻水分离三个核心环节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拥有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蓝藻囊团破壁技术等核心技术。公司应用核心技术设计研发的蓝藻治理技术装备在处理工艺、处理水量、处理水质类型、处理效率等多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可低能耗、高效率、规模化地处理超高浓度藻浆,成为我国湖库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以及富营养化控制的行业引领者。

在国内蓝藻治理的重点湖泊“老三湖”和“新三湖”中,德林海承担了巢湖、太湖、滇池、洱海四大湖泊的蓝藻治理主要工作,并在富春江(G20期间)、洱源西湖等全国蓝藻爆发的湖库开展蓝藻治理任务。新三湖中的白洋淀、丹江口尚未开展大规模蓝藻治理。公司现已在全国范围内为30多座藻水分离站提供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承担全部藻水分离站的售后服务,并对无锡杨湾藻水分离站等多座藻水分离站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具有丰富的湖库蓝藻治理经验。

近年来,公司在加压控藻技术上取得突破,将其应用于防控灭藻为主的加压控藻船、深井控藻平台等技术装备,并进一步提出“加压灭活、原位控藻”防控有机结合的蓝藻治理技术路线。

目前,公司针对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以及预防、控制提出的“打捞上岸、藻水分离”以及“加压灭活、原位控藻”两条技术路线,构建起国内主要湖库蓝藻治理较为完整、有效的主流技术路线。围绕上述技术路线,公司先后在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蓝藻囊团破壁技术以及加压灭活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多项高效能、低能耗、安全稳定的整装集成技术装备,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藻情湖库蓝藻防控、应急处置,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市场主导作用,对保障湖库人口饮用水安全、生态多样性发挥重要功能,系国内蓝藻藻情较为严重、治理任务较为迫切大型湖库蓝藻治理主力军、排头兵。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富营养化湖(库)内源治理行业即富营养化水体整湖治理行业,包括调查诊断、数字湖泊、孪生预警、蓝藻治理、污染底泥治理、水质提升、生态修复以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细分领域(细分行业),其共同特征是通过污染物存量的减量化(减少存量),最终实现藻型浊水向草型清水生态转化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治理新模式,为新兴的“风口”行业,代表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新方向。

报告期内,公司为积极推进“大湖清”战略,在现有蓝藻治理以及水质提升技术基础上,开展富营养化水体内源治理技术研究。公司针对重点水域已经基本实现控源截污,但水体富营养化依然存在,在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已经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的情况下,正开展“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的攻关。目前,该课题已打通“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路线,初步构建“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整装成套装备。为探索相关技术装备在不同纬度、水深、温带以及水动力情况等场景下的通用性,公司在太湖、巢湖、星云湖、白洋淀等多个湖泊以及星云湖入湖河道开展“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便于后续项目商业化应用,针对相关试运行情况,正在推进相关整装成套技术装备的迭代升级技术攻关,为水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四)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拥有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蓝藻囊团技术、加压控藻技术、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各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专利权属清晰,且在市场中的产业化应用成熟,具体如下:

核心技术技术成熟程 度技术水平技术来源技术先进性
一体化二级强化 气浮技术规模化应用国际领先原始创新可处置高藻水,高浓度藻类悬浮 物,出水中蓝藻密度远小于单级气 浮分离技术,出水中的总磷、总氮、 氨氮、COD均有降低,出水水质明 显提高。
高效可调式涡井 取藻技术规模化应用原始创新可适应不同水位高度,根据蓝藻聚 集程度灵活调节井口高度,高效抽 吸藻浆(包括高浓度的藻浆),大 幅提升打捞量并降低成本。
蓝藻囊团破壁技 术规模化应用原始创新可用于处理浓藻浆和失活的陈藻, 提高絮凝沉淀效果、出水水质和蓝 藻去除率。
加压控藻技术规模化应用国内领先原始创新通过物理加压方式对蓝藻加压处 理,致使蓝藻脱气沉降,实现大通 量、低能耗、无害化的原位控藻。
陷阱式柔性清淤 技术技术示范国内领先原始创新通过多频探测系统对湖底淤泥堆 积情况进行探测后选定淤泥堆积 最厚区域布设淤泥捕获井,精准搜 集游泥浮泥,淤泥流入捕获井内通 过重力沉降脱水减容后再将捕获 井内淤泥清出,继续捕获淤泥,周 而复始从而实现在无人工扰动情 况下的底泥清淤工作。
公司在蓝藻治理治理为主的内源治理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技术先进性,快速迭代的风险较低。一是围绕“打捞上岸、藻水分离”的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路线和“加压灭活、原位控藻”的蓝藻水华预防、控制技术路线,在蓝藻打捞、脱气、沉降和气浮分离等核心环节不断攻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优化和改进蓝藻治理技术方案,十余年来市场上尚未出现已应用推广的替代性技术。二是公司在蓝藻治理行业深耕多年,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平台已形成明显的平台效应,新兴技术及技术装备需与现有平台对接,对后续进入该区域市场的竞争者构成了兼容性壁垒。三是公司通过长期的技术研究和治藻实践,储备了丰富的基础数据、技术装备,并适度超前研究、超前开发,争取尽快突破潜水打捞、藻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瓶颈,打通监控预警、蓝藻治理、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进一步保持乃至扩大技术领先地位。四是随着河湖富营养化治理需求的提升,在外源污染初步得到控制的基础上,水体自身的氮磷以及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已成为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促进生态修复、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推动“藻型浑水态”向“草型清水态”生态系统转化,针对河湖污染性底泥持续向水体释放氮磷等情况,公司积极开展“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研究,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升水质,保障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认定称号认定年度产品名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基于藻水分离技术的蓝藻污染治理成套装备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2021年新获得授权专利共计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56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拥有软件著作权4项。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年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81458
实用新型专利766456
外观设计专利0011
软件著作权2244
其他0000
合计17911469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31,399,016.4523,978,888.6930.94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31,399,016.4523,978,888.6930.94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 例(%)6.394.88增加1.51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度增加30.94%,原因如下:公司在湖库内源污染治理共性问题上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鉴于我国湖库众多、成因各异,周边的生态特点、流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迥异,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状况也各有不同的现状,公司在几个代表性的湖泊分别开展了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提升技术集成装备应用研究开发;此外,针对部分湖泊外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水体底泥持续向水体释放污染物已成为制约水质改善的现象,公司正在开展“陷阱式”柔性清淤技术的研发,导致研发投入较上年度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序 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 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 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水体藻类 及漂浮物 智能化打 捞装备研 究4,300,000.002,223,350.733,649,931.41研发出了一款适合在 水面高效打捞漂浮物 及藻类的打捞船。申请 了三项专利,其中发明 专利一项,授权了实用 新型专利两项。已达到 预期目标并完成结题。研发一款适合在水面高效打捞 漂浮物及藻类的打捞船。国内 先进该装备研发成 功后,可以依 据其对水面垃 圾的智能识 别,实现快速 的水面漂浮物 的快速清除, 有较广的应用 前景。
2藻泥减量 化、无害 化处理— 藻泥深度 焚烧处理 技术装备 研究5,960,000.001,691,451.743,600,204.141、完成外购藻泥处理 设备的选型;2、初步 完成设备的制造、组装 并开始对设备进行调 试运行。3、在设备运 行调试期间,对运行期 间的各类指标进行检 测记录,评估设备性能 并进行优化。①高效脱水;实现连续进料,运 行高效,增强单位时间处理能 力;②热交换效率高:干化后颗 粒由气固分离系统进行分离,分 离后的热蒸汽循环回收利用,仅 排出相当于蒸发量的废气。③提 高了投资性价比:通过藻泥深度 脱水焚烧技术装备研发,在减少 传统藻液脱水干化附属设备的 基础上即可将藻液充分“破碎 化”,不易在干化设备内部形成 粘层、板结等故障,无需藻粉返 混,设备布置自由度大,土建施 工和设备安装简易,减少了建筑 投资和改造成本,减少设备的占国内 先进该技术及装备 无需添置前置 脱水设备、中 间泵送储罐和 返混设备,研 制成功后可减 少现有藻泥脱 水焚烧的工艺 环节,具有较 广的推广应用 前景。
      地面积,减少了设备故障点;④ 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自动化操 作,一键启停,人力需求少,降 低人力成本,可实现设备成长期 稳定性运行,设备维护简易;⑤ 藻泥干化率高:藻泥干化过程中 采用过热蒸汽干化,过热蒸汽干 化过程中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 探究干化效率与传热速率和传 质速率的关系,提高传热系数; 由于藻颗粒表面是湿润的,不易 产生硬壳和氧化反应,藻泥实现 泥性基本无改变,提高干化系统 的安全性。  
3底泥藻种 清除及原 位生态修 复技术装 备研发4,270,000.005,514,949.687,039,973.83成功研制生态抽吸技 术以及快速藻·泥·水 分离技术。申请了一项 发明专利,授权了一项 实用新型专利。已达到 预期目标并完成结题 验收。①研制底泥生态抽吸技术1项: 仅抽吸底泥活性沉积层,不扰动 底层底泥;②研制快速 藻·泥·水分离技术1项:可快 速分离藻·泥·水新技术,实现 清水回湖,泥沙回覆,蓝藻及有 机质底泥出水。国内 先进当前的技术应 用对象重点几 乎都是针对水 体中的藻类, 很难作用到底 泥中的“种源” 蓝藻。本技术 可以直接针对 底泥中的藻种 进行清除,可 有效控制蓝藻 生长繁殖的总 量,具备广阔 的推广应用前 景。
4富营养化5,080,000.006,883,447.6912,090,873.27研制出水体富营养化①研制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提升国内本项目主要技
 水体水质 提升技术 集成装备 应用研究   水质提升集成装备1 套。申请了一项发明专 利。已达到预期目标并 完成结题。集成装备1套,处理量不低于 1000m3/d;②富营养化水体经水 质提升集成装备处理后,水质指 标提升如下:总磷下降不低于 60%,SS去除率不低于80%,COD 下降不低于40%;③富营养化水 体经水质提升集成装备处理后,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不低于 15%(可使湖库营养状态下降不 低于一个等级);④富营养化水 体水质提升系统运营成本不超 过1元/m3。领先术创新之处是 以控制削减富 营养化内源污 染物为抓手, 通过集成研发 大流量、低成 本高效清除河 流、湖库水体 污染物的成套 技术装备,降 低内源污染负 荷;同时为水 体进行原位生 态换水,改善 水体流动性; 从而达到改善 河流、湖库水 体水质,增加 环境容量,逐 步修复水环境 生态系统健康 的目的,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 景。
5湖库富营 养化与蓝 藻爆发遥 感监测诊 断系统平 台构建6,490,000.005,056,488.578,854,568.22完成水质、水华演化模 型的建立:根据历史数 据,完成湖库的水质及 水华演化模型的建立, 对湖库未来水质演变 情况及相关的水华发①建立遥感反演模型:通过卫星 遥感反演模型,对水体的总氮、 总磷、COD、叶绿素a等水质参 数进行反演,获得各项参数的值 及其历史变化情况;②建立水 质、水华演化模型:根据历史数国内 领先通过卫星遥感 反演模型,对 水体的总氮、 总磷、COD、叶 绿素a等水质 参数进行反
     展情况进行模拟,便于 后续分析。据,建立湖库的水质及水华演化 模型,对湖库未来水质演变情 况,及相关的水华发展情况进行 模拟,便于后续分析;③建立综 合评价体系:根据卫星遥感反演 结果,对湖库的富营养化情况及 蓝藻水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④ 建立诊断平台:根据卫星遥感反 演的结果,综合评价体系评价结 果以及演化模型模拟结果,对湖 库的富营养化及水华情况作出 科学的诊断,并给出解决措施方 面的建议。 演,获得各项 参数的值及其 历史变化情 况;根据卫星、 无人机等遥感 反演结果,对 湖库的富营养 化及水华情况 作出科学的诊 断,并给出解 决措施方面的 建议。具有广 阔的推广前 景。
6藻源性肥 料灌溉芦 苇资源化 利用 研究3,030,000.00675,298.90830,688.95实现蓝藻生态化处置 和湿地芦苇的商业化 运用。申请了两项发明 专利。已达到预期目标 并完成结题。①实现蓝藻生态化处置:利用芦 苇湿地对蓝藻进行自然消解,可 以减少藻泥的环境危害以及藻 水分离的成本;②湿地芦苇的商 业化运用:改变现有的湿地芦苇 用于秸秆焚烧或发电厂焚烧的 局面,缓解大气污染的问题;同 时多次商业化利用可以最大限 度的提升芦苇利用价值,带来经 济利益。国内 领先通过本项目的 实施,为蓝藻 资源化利用提 供了新的技术 路径,具有较 广的推广应用 价值。
7监测预警 船油改电 及自动巡 航改造项 目3,740,000.00342,804.23656,267.54完成研究报告一份,申 请并授权一项实用新 型专利。已达到预期目 标并完成结题。①研究报告1份;②制作完成规 模为6m×3m左右无人驾驶船舶 1艘,搭载水质自动监测设备一 套。国内 领先通过本项目的 实施,监测预 警船动力改造 后更环保经 济,减少了人 为驾驶船只, 实现了自动巡
        航功能,更安 全可靠,具有 较大打推广应 用前景。
8水体网格 化监测技 术体系构 建2,780,000.00745,354.815,636,697.46完成网格划分标准体 系建立和水体水质网 格化评价方式建立,开 发出水体网格化数据 自动处理系统。申请了 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一 项外观设计专利及一 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达 到预期目标并完成结 题。①建立网格划分标准体系:据不 同湖库水体的面积、水域形状、 多功能监测预警船数量及航行 能力,建立一整套的网格划分标 准体系;②建立水体水质网格化 评价方式:根据网格化实测的水 质数据,对湖库水质情况进行评 价,实现水质数据的有效利用; ③建立水体网格化数据自动处 理系统:根据网格化实测的水质 数据,实现对网格化水质数据的 自动收集整理、汇总、处理,自 动生成水体网格化水质分布图。国内 领先该技术体系对 湖泊进行网格 化划分后,通 过多点网格监 测,与现有断 面监测相结 合,可以实现 全水面的水质 监测,提供更 为精准的监测 结构,具有较 广的应用前 景。
9可升降可 降解沉水 植物生长 床技术装 备研发2,800,000.00813,011.93813,011.93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 完成对可升降沉水植 物生长床结构论证及 产品设计。现正开展可 降解材料研究工作。完成沉水植物生长床可升降可 降解技术及装备研发:①研制沉 水植物生长床可升降可降解技 术1项;②申请专利1项。国内 领先可升降可降解 的沉水植物生 长床,是通过 调节沉水植物 自身的定植深 度,来确保其 始终在水体真 光层深度范围 内生长的技 术。沉水植物 在生长过程中 自身对水体的 净化,同时加 以其他提高透
        明度的辅助技 术措施,从而 能够加快实现 水体透明度的 提高,届时生 长床可逐渐同 步下沉,直至 最终完全下沉 水底、降解。 具有较广的应 用前景。
10陷阱式柔 性清淤技 术研究19,850,000.006,001,299.446,001,299.44开展前期验证与评估 工作,完成柔性清淤陷 阱规格及制造工艺研 究工作,在太湖等水体 中初步开展陷阱式柔 性清淤技术试验。拟完成柔性清淤陷阱规格及安 放方法的研究、淤泥取出方式的 研究、吸泥船的研究、淤泥后续 资源化研究、柔性清淤系统集成 研究等工作:①研究不同条件和 要求下柔性清淤陷阱的技术参 数以及安放位置 ②研究合适的淤泥取出方式,并 集成及研制取泥装备。 ③研究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实 现淤泥的后续利用。 ④集成柔性清淤整装成套技术, 优化系统运行模式。国内 领先该技术根据多 频探测系统对 湖底淤泥堆积 情况布设淤泥 捕获井,淤泥 流入捕获井内 通过重力沉降 脱水减容后再 将捕获井内淤 泥清出,继续 捕获淤泥,周 而复始从而实 现在无人工扰 动情况下的底 泥清淤工作。 具有较广的推 广应用价值。
11新型高效 移动式藻 水分离车1,322,000.00178,151.40957,318.70经过对移动式藻水分 离车的气浮池内部结 构优化,完成日处理量研制一种新型高效移动式藻水 分离车,经过优化后的新型高效 移动式藻水分离车可将日处理国内 领先本藻水分离车 具有投资小、 效率高、占地
 研究开发 项目   提升至1500m3/d以上, 已达预期目标并结题。量提升至1500m3/d及以上。 小、可移动等 特点,适用于 多点位水华爆 发区。
12气液分离 加压装置 研发项目1,787,000.00366,912.35671,093.15①寻找柔韧性和强度 较高的气囊制作材料, 增加设备使用寿命;② 分析不同压力下气囊 的韧性和强度,验证气 囊在更加极端的 情况下的使用寿命。研 制出的装置已达预期 目标并结题研发一种新型气液分离加压装 置对于改进现有除藻工艺具有 重大意义。传统加压装置会形成 “水锤”,使用6个月左右即开 始出现漏缝。预计新型气液分离 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再形成“水 锤”,且该加压装置可正常使用 1年以上。国内 领先本装置使用过 程不形成“水 锤”,对设备 损伤小,使用 寿命长,对改 进现有压力除 藻工艺有重大 意义。
13高效微纳 米臭氧氧 化气浮装 置研发660,000.00332,563.28801,538.48完成高效微纳米臭氧 氧化气浮装置的研制, 臭氧利用率提高,水体 中氨氮含量和COD值降 低,多水中藻类及悬浮 物的分离净化效果好 并形成技术资料,已达 预期目标并结题。①产生大量均匀分布且尺寸极 小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提高臭氧 利用率;②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 氮含量和COD值;③对水体中藻 类及悬浮物的分离净化效果好。国内 领先研制的高效微 纳米臭氧氧化 气浮装置,在 提高臭氧利用 率的同时又能 避免使用空压 机被臭氧腐蚀 的缺点。可应 用于污水深度 处理领域。
14一种用于 生物脱氮 除磷的深 度滤池装 置3,125,600.00573,931.70791,511.65①对前期实验数据总 结,完成反洗工艺优 化;②根据实验结果形 成碳源投加技术参数。 已达预期目标并结题。研制出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的具 有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操作 简便,可精准控制碳源投加量, 脱氮除磷效果好等优点的深床 滤池装置。国内 领先研制的深床滤 池装置具有工 艺简单、运行 费用低、操作 简便,可精准 控制碳源投加 量,脱氮除磷 效果好等优
        点,可用于污 水生化处理领 域。
合 计/65,194,600.0031,399,016.4552,394,978.17////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