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简科技(300777):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8日 12:22:20 中财网

原标题:中简科技:2021年年度报告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杨永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魏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田永梅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结合碳纤维行业特性及产品应用领域等方面,认为在生产经营中,公司可能存在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三期项目的相关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技术泄密的风险、股权分散的风险、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豁免披露部分信息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判断的风险。详细内容请见第三节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的相关内容。敬请广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439,574,78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83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4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3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7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董事长、财务总监、会计主管签名盖章的财务报表;
2.会计事务所出具的 2021年审计报告;
3.报告期内公司在巨潮网上披露的相关公告。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中简科技、发行人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元、万元除特别指明,均为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上年同期2020年 1月 1日至 2020年 12月 31日
报告期2021年 1月 1日至 2021年 12月 31日
董事会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股东大会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募投项目1000吨/年国产 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
丙烯腈Acrylonitrile,无色透明液体,有核桃仁味,略带刺激性,易燃、易爆 可挥发形成有毒气体。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原料, 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伦)、ABS塑料、AS塑料、丙烯酰胺 等
碳纤维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 CF)是由有机纤维(粘胶基、沥青基、 聚丙烯腈基纤维等)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机构的无机纤 维,是一种含碳量高于 90%的无机纤维
石墨纤维石墨纤维(graphite fiber)是将相应的有机前驱体纤维制成碳纤维后 在 2000-3000℃石墨化而得。分子结构已石墨化、含碳量高于 99%的 具有层状六方晶格石墨结构的纤维
拉伸模量拉伸模量(TensileModulus)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弹性。其值为将材 料沿中心轴方向拉伸单位长度所需的力与其横截面积的比
中简科技碳纤维产品牌号"ZT7"表示为高于 T700级,"ZT8"表示为高于 T800级,"ZT9"表示为 T1000/T1100级;M表示为"石墨纤维","40,55,60"表示为拉伸模 量高低;"3K、6K、12K"指产品的规格
千吨线1000吨/年国产 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 募投项目
三期项目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项目,为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募投项 目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中简科技股票代码300777
公司的中文名称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中简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inofibers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Sinofibers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杨永岗  
注册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兴丰路 6 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213127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兴丰路 6 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13127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魏星李剑锋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兴丰路 6 号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兴丰路 6 号
电话0519-896206910519-89620691
传真0519-896206900519-8962069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 16号院 7号楼 12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王忻、王鹏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 1508号吴燕杰、侯传科2019年 5月 16日-2024年 12 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元)411,791,068.91389,515,378.895.72%234,454,789.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201,265,642.58232,343,656.60-13.38%136,603,277.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189,540,259.76216,869,535.05-12.60%124,962,684.5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262,683,062.01297,794,789.63-11.79%113,401,670.35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50.58-13.79%0.3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50.58-13.79%0.3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66%21.51%-5.85%16.58%
 2021年末2020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1,510,710,297.691,357,475,025.2811.29%1,204,385,572.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1,344,174,695.751,184,667,829.2413.46%979,924,862.64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
金额
√ 是 □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4579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73,240,536.53127,894,485.7099,348,254.98111,307,791.7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42,292.7361,920,414.1051,166,945.9456,235,989.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112,674.8159,507,153.1049,673,583.2554,246,848.6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725,705.84-12,629,268.80-14,456,350.25257,042,975.22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93,076.60-2,328.6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10,032,616.6813,692,521.6612,962,640.64计入当期损益政府补 助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2,500,867.361,595,857.56747,038.35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99,796.61-69,122.05-12,535.0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061,287.372,892,515.11 社保减免
减:所得税影响额2,069,185.202,730,727.332,054,222.31 
合计11,725,382.8215,474,121.5511,640,593.0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受全球新冠疫情和日、美等国加强对碳纤维出口管控的影响,碳纤维国产化进程近年来进一步加快,呈现供不应求的局
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这为未来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产碳纤维一方面处于
加速进口替代的机遇期,另一方面,受制于国内碳纤维整体技术水平与日本、美国的差距,以及航空航天重点领域急迫需求
和国内碳纤维有限产能的矛盾,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与全球碳纤维使用占比结构相比较,我国在航空、航天等高附加值领
域的结构占比要远低于全球水平,未来我国在航空、航天等行业碳纤维需求市场存在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随着航空装备建设进度加快,报告期内主要客户A对公司碳纤维及相关制品的采购量提升,经双方协商对产品价格进行
了下调。公司在保证现有产品稳定供应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新一代高附加值、高毛利率产品,优化公司的产
品结构;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品的质量提升,增强产品的议价能力;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各生产单元和业
务部门降低成本,最大限度提升各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以弥补调价带来的影响。

报告期内,千吨线完成等同性验证工作并进行了试生产,通过该项目的建设,积累了设计、调试、工程优化、项目管理
等经验,抢占了发展制高点,夯实自主工艺技术和设备体系,并解决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能及稳
定批量供货能力。随着三期项目的启动,公司将更进一步的满足航空航天及其他中高端市场对高性能碳纤维的持续需求,助
力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应用取得新的突破,提升国产碳纤维在高端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

1、主要从事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碳纤维及其织物,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主业、坚持自主创新,围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开展研发制备工作,已率先实现了ZT7系列高性能碳
纤维产品在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稳定批量应用。公司技术团队完全掌握了设计、工艺、控制综合等碳纤维制造核心技术。

公司坚持“技术向纵深发展,应用向纵横发展”的理念,通过加大工程化及新产品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碳纤维及织物产品
的品质和产业化水平。协同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平台,通过航空航天领域及中高
端民用市场的推广应用,促进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公司主要生产ZT7及以上级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在基础研发、技术要求、工艺规范等方面与一般民用产品有所不同,
是航空航天高端碳纤维应用高技术壁垒和高起点竞争的体现,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自主设计的国产化设备、以及丰富
的生产经验,能够稳定批量生产航空航天所需的高性能碳纤维及其织物。随着公司产能进一步提升,将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巩固公司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及民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为丙烯腈。公司为此建立了合格供方评价及再评价管理制度,形成《合格供方名录》;采购部
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合格供方进行评审或再评审,《合格供方名录》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度更新一次。

丙烯腈及长期使用的原辅料采购必须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其他一般原辅料,采购部可采取询价比较的方式选择
供应商。目前,公司已与主要原辅料供货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因公司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产品性能参数经过长时间实验论证,在客户产品定型之时既已确定,性能参
数不会发生改变,公司碳纤维产品均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设计和生产,即订单驱动式生产模式。

公司掌握了同一生产线装备下,生产不同碳纤维产品的技术,具备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制的特定碳纤维产品的能力。公
司能依靠智能化柔性生产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3)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主要是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集团,客户明确且集中度高,因此,公司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销售产品全部为
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且绝大部分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客户对公司产品各项性能参数指标通过定型、认证、评审通过
后,进入最终用户认定的合格供方目录,由客户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向公司下订单并签订合同。

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年度合同或年度供货协议,安排年度生产计划;生产部计划部根据客户每月下发的《产品交付计
划表》,进行组织生产,待公司自检合格后,由市场部分批次向客户发货;产品交付后,经客户检验并确认合格后,确认销
售收入。

4)质量监控模式
公司依托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技术规范、测试标准、接受准则等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在高性能碳纤
维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形成七大生产过程和五大检验控制过程,并形成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制备的五大过程控制要点,分别包
括原料采购及纯化过程、聚丙烯腈纺丝原液制备过程、聚丙烯腈原丝制备过程、预氧化碳化过程、表面处理及上浆过程及碳
纤维成品测试,对高性能碳纤维制备过程实施全流程质量监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以“技术领先,专注应用,技术与批产向纵深发展,应用向纵横发展”为战略目标,将创新作为公司发
展的第一动力,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研发任务,历经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技术研究到工程化应用、从实验室小规模试
制到现代化企业规模化生产、从跟踪仿制到与国际先进企业同台竞技”四个转型的蜕变。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在人才、技
术、装备保障等方面,公司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主要如下:
1.人才优势
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永岗、温月芳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企业属于双科学家领衔的科技创新型公司,拥有稳定的
自主培养的高性能碳纤维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团队核心成员连续研究时间超过15年,工程化过程中培养机械、设备、上浆剂、
复合材料等专业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形成涵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人才梯队。团队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
任务,先后获得国家“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等多个荣誉称号,熟悉碳纤维研发生产全流程及关键
设备的设计,能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为未来研发更高级别碳纤维打下深厚的技术基础。

2.技术优势
公司在碳纤维基础研究方面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积累,同时结合工程化实践经验,能将碳纤维结构转化和设备、工艺的
对应关系进行应用结合,是国内率先完成高强和高模碳纤维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实践的单位,在碳纤维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
产品工程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公司积极发挥产业链“源头型”牵引作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联合技术攻关研究,
形成了强强联合、稳定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确保技术创新、工艺先进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自主可控优势
公司关键核心生产设备采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监造的方式,其稳定性和先进性较为突出。核心硬件设备完全由
公司自主设计和国内制造;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公司联合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设计,关键设备、技术及平台等
实现自主可控。

4.产品优势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高性能碳纤维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公司ZT7系
列及以上级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公司更高性能碳纤维逐步实现产业化,公司产品谱系将更为
完善,有利于公司在高性能碳纤维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一方面公司千吨线通过了客户及相关部门产品等同性验证程序,进一步提升了航空航天高性能
碳纤维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公司新增了碳纤维织物设备,碳纤维织物产能较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2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
业务为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产品的研发及销售,较去年同期相比未发生变化。2021年,公司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
以赴保生产、稳供货,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2%,碳纤维及其织物销量156.06吨,较去年同
期增长34.35%。

受主要客户对相关产品降价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下降13.38%,公司积极采取成本精细化管控措施,通过产
业化技术改进、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产能及产品合格率,降低因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按“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批产一代”的研制思路,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研发费用较上
年同期增长44.98%,公司研发的更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已提供给客户进行新产品验证工作,奠定了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
航空航天领域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411,791,068.91100%389,515,378.89100%5.72%
分行业     
其中:新材料制造业411,653,720.9299.97%389,382,035.2699.97%5.72%
其他业务收入137,347.990.03%133,343.630.03%3.00%
分产品     
其中:碳纤维319,628,328.5877.62%329,389,446.9484.56%-2.96%
碳纤维织物92,025,392.3422.35%59,992,588.3215.40%53.39%
其他业务收入137,347.990.03%133,343.630.03%3.00%
分地区     
其中:北京407,618,194.1998.99%385,940,821.5799.08%5.62%
其他4,172,874.721.01%3,574,557.320.92%16.74%
分销售模式     
普通销售411,791,068.91100.00%389,515,378.89100.00%5.72%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行业      
新材料制造业411,653,720.9294,373,916.9077.07%5.72%50.38%-6.81%
分产品      
碳纤维319,628,328.5874,877,587.6676.57%-2.96%43.42%-7.58%
碳纤维织物92,025,392.3419,496,329.2478.81%53.39%84.89%-3.61%
分地区      
北京407,618,194.1991,768,831.3477.49%5.62%49.53%-6.61%
分销售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 适用 √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
新材料制造业销售量KG156,058.57116,163.9934.35%
 生产量KG145,907.63114,078.4427.91%
 库存量KG5,277.0114,195.83-62.83%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销售量增加主要系客户A的需求量增大;
2、生产量增加主要系千吨线等同性验证完成,具备批产能力;
3、库存量减少主要系客户发货量增加。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合同标 的对方当 事人合同总 金额合计已 履行金 额本报告 期履行 金额待履行 金额本期确 认的销 售收入 金额累计确 认的销 售收入 金额应收账 款回款 情况是否正 常履行影响重 大合同 履行的 各项条 件是否 发生重是否存 在合同 无法履 行的重 大风险合同未 正常履 行的说 明
          大变化  
碳纤维 及织物客户 A63,645.0 635,573.1 235,573.1 228,071.9 431,480.6 431,480.6 4回款正 常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碳纤维直接材料6,803,966.849.09%5,622,766.0110.77%-1.68%
碳纤维直接人工10,157,767.1113.57%6,667,659.0512.77%0.80%
碳纤维制造费用57,218,749.0676.42%39,436,953.1175.53%0.89%
碳纤维运输费697,104.650.93%482,820.640.93%0.00%
合计 74,877,587.66100.00%52,210,198.81100.00% 
碳纤维织物碳纤维成本16,830,476.0086.33%9,122,413.9586.51%-0.18%
碳纤维织物加工成本2,514,898.7112.90%1,345,071.9412.76%0.14%
碳纤维织物运输费150,954.530.77%77,305.050.73%0.04%
合计 19,496,329.24100.00%10,544,790.94100.00% 
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成本结构较去年同期保持基本稳定,未发生较大变化。其中人工成本占比有所
上升主要原因是人工工资上升,制造费用占比有所上升主要为固定制造费用占比有所上升。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408,725,384.45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9.26%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 例0.00%
公司前 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 A327,746,119.5279.59%
2客户 Q46,920,757.7311.39%
3客户 B30,530,882.427.41%
4客户 V2,129,557.530.52%
5客户 P1,398,067.250.34%
合计--408,725,384.4599.26%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37,682,775.62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2.10%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 比例0.00%
公司前 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供应商 116,612,555.4227.38%
2供应商 29,154,684.5415.09%
3供应商 35,046,235.388.32%
4供应商 44,626,151.067.62%
5供应商 52,243,149.223.70%
合计--37,682,775.6262.10%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3,274,893.572,418,154.2735.43%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部门资产折旧 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61,509,879.7083,888,011.90-26.68%主要系报告期内计入管理费用的折 旧、修理费用减少
财务费用-963,786.38745,532.78-229.27%主要系报告期内利息支出减少
研发费用44,487,942.3130,685,724.4844.98%主要系研发项目投入增加所致
4、研发投入
√ 适用 □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国产 T1100级碳纤 维材料制备技术研 发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开发阶段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未来开拓新客户,增加新产 品销售
9H碳纤维制备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开发阶段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航空新产品验证,增加新产 品销售
8E碳纤维制备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开发阶段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航天新产品验证,增加销售 额
ZM40H碳纤维制 备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开发阶段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开拓航空航天细分领域,增 加销售
国产 M60J级超高 模量碳纤维关键核 心技术攻关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开发阶段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开拓航空航天细分领域,增 加销售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2021年2020年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3840-5.00%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4.45%15.09%-0.64%
研发人员学历   
本科45-20.00%
硕士79-22.22%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30岁以下23-33.33%
30 ~40岁2619-3.85%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021年2020年2019年
研发投入金额(元)44,487,942.3130,685,724.4816,689,169.59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0.80%7.88%7.12%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元)0.000.00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 的比例0.00%0.00%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0.00%0.00%0.00%
润的比重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适用 √ 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项目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41,432,928.88426,793,960.263.4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8,749,866.87128,999,170.6338.5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262,683,062.01297,794,789.63-11.79%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03,300,451.83201,046,720.57349.3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30,405,537.60303,303,010.85272.7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227,105,085.77-102,256,290.28122.09%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3,661,049.3269,050,894.40-36.7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43,661,049.32-69,050,894.40-36.7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8,083,073.08126,487,604.95-106.39%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产量增加,采购量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化主要系公司滚动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3、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变化主要本期归还银行贷款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1,259,745.310.55%银行理财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41,122.050.54%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变动 
营业外收入2,157,814.080.94%政府补助
营业外支出8,797.000.00%对外捐赠
其他收益11,559,110.455.04%政府补助结转当期损益
信用减值损失5,982,503.662.61%应收账款计提坏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2021年末 2021年初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  
货币资金192,714,701.6 312.76%200,797,774.7114.79%-2.03% 
应收账款228,327,179.2 115.11%188,505,885.1613.89%1.22% 
存货27,267,578.021.80%28,677,257.122.11%-0.31% 
固定资产725,888,960.2 648.05%681,611,226.1250.21%-2.16% 
在建工程28,919,798.241.91%29,757,521.502.19%-0.28% 
合同负债11,320,754.720.75%11,320,754.720.83%-0.08%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 适用 √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累 计公允价值变 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金额本期出售金 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 融资产(不 含衍生金融 资产)50,023,013.7 01,241,122.050.000.001,004,000,000. 00901,000,000. 00 153,223,429.23
金融资产小50,023,013.71,241,122.050.000.001,004,000,000.901,000,000. 153,223,429.23
0   0000  
上述合计50,023,013.7 01,241,122.050.000.001,004,000,000. 00901,000,000. 00 153,223,429.23
金融负债0.00      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 是 √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变现,无法变现、无法用于
抵偿债务的情况,以及主要资产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受到其他限制的情况和安排。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