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道氏技术(300409):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8日 12:28:08 中财网

原标题:道氏技术:2021年年度报告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公告编号:2022-043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荣继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东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刁国栋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578,995,581股为基数,合计派发现金股利 28,949,779.05元(含税),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0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0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0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的 2021年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以上文件的备查地址: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道氏技术、公司、本公司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佳纳芜湖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佳纳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佳纳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道氏佛山市道氏科技有限公司
宏瑞新材料江西宏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MJMM.J.M SARLU
MMTMINERAL METAL TECHNOLOGY SARL
格瑞芬佛山市格瑞芬新能源有限公司
青岛昊鑫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门道氏江门道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江门昊鑫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赣州昊鑫赣州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股东、股东大会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股东大会
董事、董事会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
监事、监事会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监事会
上市公司于 2014年 12月 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报告期2021年 1月至 12月
建筑陶瓷用于建筑物饰面或作为建筑物构件的陶瓷制品,主要指陶瓷墙地砖, 不包括建筑玻璃制品、黏土砖和烧结瓦等。
釉面材料用于形成陶瓷表面釉面的材料统称,既包括传统的釉料、釉面色料及 辅助材料,还包括陶瓷墨水等新型材料。
陶瓷墨水用于陶瓷喷墨打印的耗材。陶瓷喷墨打印具有以下优点:节能减排, 摆脱传统工艺需要制片、晒网、刻版等中间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 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打印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可进行复杂图案 的装饰;原料标准化,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可对凹凸面进行装饰、 易于实现个性化产品生产;图案的精度提高,可以制备出复杂、高精
  度的装饰图案。
基础釉又称底釉或面釉,在建陶生产过程中施于坯体表面,与坯体密着、颜 料熔合。其主要作用是调整砖形及促使印刷釉、全抛釉发色良好,防 止生产过程出现釉面缺陷,如起泡、出现针孔等。
全抛印刷釉系全抛釉和印刷釉的合称。全抛釉是一种配方釉,是施于瓷质釉面砖 的最后一道釉料,其形成的釉面可以进行抛光加工;全抛釉砖集抛光 砖与瓷质釉面砖的优点于一体,釉面类似抛光砖般光滑亮洁,釉面花 色图案丰富,色彩绚丽厚重。印刷釉也是一种配方釉,与釉用色料及 印油相配合成为花釉,通过丝网或辊筒印刷后形成建筑陶瓷多种多样 的图案。每一种色料对印刷釉都有具体要求,同一种色科由于印刷釉 成分不同,呈色也会有所差异。
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以 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 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又称单原子层石墨。
金属量各种矿料、金属废料或其金属化合物中,按某金属元素占所有元素的 重量比例折算出的某金属元素的重量。
化学元素 Co,原子序数 27,原子量 58.93。主要用于高温合金、硬质 合金、电池、色釉料、磁性材料及催化剂等领域。
钴盐钴金属离子与酸根构成的化合物。
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的简称,其中三元指的是镍、钴、锰(铝) 三种金属,具有储存电能的功能,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道氏技术股票代码300409
公司的中文名称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道氏技术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Guangdong Dowstone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Dowstone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荣继华  
注册地址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三联佛仔坳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29400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不适用  
办公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怡水三路 1 号 1 座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28000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dowstone.com.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吴楠刘小兰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怡水三路 1 号 1座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怡水三路 1 号 1座
电话0757-822603960757-82260396
传真0757-821068330757-8210683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 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 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怡水三路 1 号 1 座董事会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上海市南京东路 61 号新黄浦金融大厦 4 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徐冬冬、刘志鹏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区 浦明路 8 号蓝天、陈思捷2020年 5月 13日至 2023年 12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9年
营业收入(元)6,569,192,183.213,314,724,365.8798.18%2,986,416,006.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元)561,699,962.8160,516,433.78828.18%24,001,010.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564,742,664.058,008,746.296,951.57%6,227,404.3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元)445,615,132.35534,005,406.82-16.55%1,040,753,618.5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020.13684.62%0.0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020.13684.62%0.0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52%2.45%12.07%0.99%
 2021年末2020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9年末
资产总额(元)7,990,019,874.434,835,000,748.0765.25%4,445,007,232.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元)4,492,026,551.952,479,168,494.7481.19%2,470,629,432.03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
金额
√ 是 □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9701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068,399,561.971,703,998,356.091,829,102,244.831,967,692,020.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47,918.77191,460,562.13182,570,617.18116,720,864.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375,948.37186,023,441.42184,124,614.27124,218,659.9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015,620.26178,082,863.42140,530,336.66210,017,552.53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9,075,501.86-1,393,161.7838,978.84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19,608,343.5324,859,083.8621,665,007.70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562.29 -5,570,277.24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14,340.002,309,813.09314,154.31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336,218.11-15,397,069.765,406,900.2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034,433.3149,716,543.84 股权处置损失及理财 产品收益
减:所得税影响额-831,334.937,575,536.574,012,698.40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52,128.7111,985.1968,459.33 
合计-3,042,701.2452,507,687.4917,773,606.0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系股权处置损失及理财产品收益。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主要业务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大力发展锂电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全力拓展新能源赛道,形成“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锂电材料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业务。

1、 “碳材料+锂电材料”相关行业
公司所处的“碳材料+锂电材料”行业终端市场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数码市场、储能市场等。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受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需求增长带动,出货量达到327GWh,同比增长129.7%。其中,储能电池出货48GWh,同比增长196%;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3%。GGII预计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070GWh,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550GWh。

随着全球持续践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也将快速增长。公司所处的“碳材料+锂电材料”行业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旺盛。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因此公司所处的“碳材料+锂电材料”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

(1)碳材料
公司碳材料产品主要为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墨、 NMP、天然气、丙烯、液氮等化工产品,下游终端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导电剂作为锂电池的一种关键辅材,涂覆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可以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环寿命。常用的导电剂根据接触类型可以分为传统导电剂和新型导电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新型导电剂导电性能更优,尤其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性及机械性能更优,是未来发展趋势。

2014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销量持续高速增长,带来对动力电池巨大的需求。基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需求持续提升,市场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碳纳米管因性能更优异,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070GWh,碳纳米管导电剂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比将达61%,碳纳米管导电剂渗透率提升,主要受动力电池高镍化以及硅碳使用量提升带动,加之市场对快充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加快,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碳纳米管产品的使用。








2021年和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导电剂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 随着下游动力电池行业对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需求的增长,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快速增长。然而纯硅 基负极由于缺少碳几乎无导电性,必须添加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的数据,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共实现出货72万吨,较2020年大幅增长97.26%,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负 极材料出货量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5年负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达到145万吨,我国硅基负极材料 出货量将达到2.2万吨。所以硅碳负极材料及碳纳米管导电剂的市场空间广阔。 2014年-2025年中国硅基负极出货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
(2)锂电材料
公司锂电材料产品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及钴盐等,上游主要为镍钴锰等原材料生产商,下游行业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锂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基于能量密度高、放电容量大、循环性能好、结构比较稳定等优势,三元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三元前驱体为三元正极材料的镍钴锰氢氧化物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储能系统的电池正极材料。

近年来,在全球碳中和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在中美欧等主要国家出现快速增长,发展新能源汽车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诸多国家的共识。据Clean Technica网站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2021年全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649.54万辆,同比大涨108%,为历年最高涨幅,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62%),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2022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43.1万辆,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有望达到6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逐步由政策补贴转向需求驱动,目前已经进入S型曲线快速增长阶段。

根据EV Tank数据,在全球电动化大势已成的情况下,三元锂电池由于出色的能量密度,成为动力电 池最主流的技术路线,国内三元正极持续增长,从2017年10.6万吨达到2021年42.2万吨,复合增速达到41%。 1 根据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测算,到2025年,全球三元前驱体需求量近167万吨,三元前驱体需求旺盛。 全球三元前驱体需求量预测(万吨)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招商证券
2、陶瓷材料相关行业
公司陶瓷材料业务的上游主要为长石、石灰石、高岭土等矿山开采行业,还有生产氧化镨、氧化锆、氧化锌等的化工行业。公司所用的原材料绝大部分为天然普通矿物和普通化工产品,分布广泛,市场供应充足。公司陶瓷材料产品主要为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下游为建筑陶瓷行业。

受益于我国的建筑陶瓷业务的快速发展,2020年以来,我国已逐渐从建筑陶瓷大国迈向建筑陶瓷强国,大板、岩板、家具装饰等新产品已逐渐领先于全球,我国建筑陶瓷的整体水平也开始逐渐在世界建筑陶瓷具有代表水平。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逐渐集中和环保政策趋严,中小企业加快退出。因此,建筑陶瓷的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产建筑陶瓷龙头企业在扩张,小规模的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目前国内市场初步形成寡头竞争格局。建筑陶瓷生产厂商属于高耗能企业,2021年受限电政策影响,部分企业出现限产甚至停产的现象,鉴于公司陶瓷材料下游客户主要为行业知名大型优质客户,公司陶瓷材料业务的市场份额不减反增。

(二)行业政策信息
自2021年发布至今,公司业务所处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中对公司影响较大的为:
发布时间发布机关政策名称政策内容
2022年3月国务院《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新能源,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备,加快建设动力 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 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 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 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 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 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 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 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2021年11月工信部《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 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 (征求意见稿)从锂离子电池企业及项目的产业布局、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质量管理 产品性能等方面进行鼓励和引导,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 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我国锂离 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

1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业务,其中“碳材料+锂电材料”业务均与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相关,目前公司已经形成钴镍资源、钴盐、三元前驱体、导电剂等上下游一体化布局;陶瓷材料业务方面,公司采取服务好现有大客户、加强战略客户的拓展、抢占细分区域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加大研发和工艺创新以降低成本等策略,巩固公司陶瓷材料行业地位。公司已发展为碳材料业务增长、锂电材料业务快速增长、陶瓷材料业务稳中有升的局面。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效益提升,全年业绩增长亮眼,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919.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17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8.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56,474.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51.57%。

(一)碳材料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对碳材料资产实施深度整合,深入完善涵盖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高纯粉体、导电浆料、NMP回收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整合后,公司碳材料业务运营平台为格瑞芬,下属子公司包括青岛昊鑫、江门昊鑫、江门道氏、赣州昊鑫。报告期内,公司碳材料业务的经营以青岛昊鑫为主。

公司碳材料产品主要包括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产品具有稳定性好,品质优异、性价比高等特点。基于单壁碳纳米管在硅碳负极的重要应用,公司下一步将进入硅碳负极材料业务,此举将极大的拓展公司碳材料业务的发展空间。


分类产品名称主要用途
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剂主要用于镍钴锰三元动力电池正极、硅基负极
 石墨烯导电剂主要用于铁锂动力和储能电池
2、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业务体系,主要生产、销售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

在采购方面,公司根据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库存量和产品使用情况制定月度采购计划,另外结合各家供应商的报价、产品的技术指标、交货周期后确定;在生产方面,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部根据营销部的月度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严格按照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生产;在销售方面,公司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先进的产品技术优势带动产品销售。

3、年度经营情况分析及业绩驱动因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也将随之快速增加,作为锂电池的关键辅材,锂电池导电剂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报告期内,公司碳材料业务订单充足,产品结构优化,核心产品量价齐升。

报告期内,碳材料业务收入增长快速,该板块主要完成以下经营内容: (1)资产整合,激励核心人员
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及未来发展规划,公司两度对碳材料业务进行深度整合和聚焦,构建完整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激励核心人员,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公司稳健持续发展。2021年6月,佛山道氏对格瑞芬增资40,000万元后,将青岛昊鑫变更为格瑞芬的全资子公司。2021年12月,基于碳材料业务核心人员历史贡献及未来影响,公司对其进行股权激励,转让其格瑞芬5%股权。同月,佛山道氏对格瑞芬增资20,000万元后,将江门道氏和赣州昊鑫变更为格瑞芬全资子公司。整合前后的股权结构变化如下:


增资前股权结构图增资后股权结构图
  
(2)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
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性及机械性能更优,公司第五代单壁管产品已完成实验室样品制备。报告期内,公司从客户需求出发完善了碳管粉体从粗到细的产品系列,配合客户完成了高固含量产品的率先量产,且通过研发创新及调整工艺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代系量产时间管径(微米)2 比表面积(m/g)纯度(%)
第一代2015年40-6080-120≥98.0
第二代2016年8-15220-290≥99.0,≥99.9
第三代2017年7-12250-350≥99.0,≥99.9
第四代2020年4-7450-600≥99.0,≥99.9
第五代目前在实验室样品完成制备1-3>600≥99.0,≥99.9
公司积极布局多项前瞻研发,持续的研发投入,单/双层碳纳米管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高固含碳纳米管浆料、低污染连续纯化技术、二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浆料等核心研发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碳材料板块共申请国家专利31件,授权17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

(3)扩大生产规模,构建全供应链
报告期内,公司已形成“青岛+江门(古井和恩平)+龙南”三大导电剂生产基地,快速扩大导电剂生产规模,深入完善涵盖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粉体纯化、高纯粉体、导电浆料、NMP回收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青岛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江门基地已形成年产0.5万吨导电浆料产能,2022年规划年产1.5万吨浆料产能; 2022年规划建成年产3,000吨碳纳米管粉体提纯产能,其中年产1,000吨产能项目于2022年上半年试产;龙南基地2022年规划年产3万吨NMP回收产能,其中年产3,000吨于2022年上半年试产。

(5)存量客户升级,同时加强新客户开拓
随着现有客户需求扩大,公司从产量及产品指标各方面配合升级,核心供应地位稳定。同时,加大开拓行业优质客户,积极拓展外部市场订单,现已进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供应商体系。

4、行业地位
公司以石墨烯导电剂为起点,于2014年开始批量将石墨烯导电浆料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是国内最早将石墨烯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2017年,公司又开发出用于三元电池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搭建了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中组部引进专家董安钢为首席科学家、自上而下有梯度的技术研发团队,使得公司专利范围从生产工艺、设备设计、配方优化等各方面都不断创新,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

公司作为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具有稳定性好、品质优异、性价比高等特点,受到国内外主要锂电池生产商的认可。且产品品类丰富能全面覆盖下游小型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数码电池类型厂商客户,与竞争对手主要产品均有相应对标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

2021年中国新型导电剂浆料市场总规模达到9.8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61.5%;其中碳纳米管导电剂市场规模为7.8万吨,增长62%;公司在产销规模、客户结构、产品研发实力等方面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二)锂电材料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2021年,公司进行了资产整合,将现有的锂电材料相关资产注入芜湖佳纳。当前芜湖佳纳及下属子公司分工如下:

公司名称业务分工
芜湖佳纳融资控股平台
广东佳纳三元前驱体、钴盐、镍盐的研发、生产、销售
江西佳纳三元前驱体、钴盐、镍盐、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生产
芜湖新能源材料三元前驱体及镍盐的生产
MJM钴、铜原材料的生产与销售
MMT钴、铜原材料的生产与销售
印尼佳纳镍原材料的生产与销售
香港佳纳海外贸易及投资平台
广东佳纳进出口海外项目公司采购、出口平台
清远佳致研究院新能源行业下游固态电池等方面研发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运营主体为广东佳纳,主要开展锂电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和钴盐,是国内重要的钴产品供应商之一。由于矿物原料中钴铜伴生,所以电解铜也是公司的主要产品。


分类产品名称主要用途
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主要用于生产动力汽车、电动工具、储能系统的电池正极材料
钴盐氯化钴主要用于油漆催干剂、氨气吸收、干湿指示剂、电镀、陶瓷着色剂、其 他钴盐的合成等
 硫酸钴主要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镍氢电池材料、电镀、陶瓷釉料 油漆催干剂、催化剂、分析试剂、饲料添加剂、轮胎胶粘剂等
 碳酸钴主要用于生产钴的氧化物、钴盐、化学试剂、以及玻璃、陶瓷等行业的 着色颜料
铜产品电解铜主要用于电力、电器、机械、车辆、船舶工业民用器具等方面
2、经营模式
广东佳纳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业务体系,主要生产销售三元前驱体、钴盐、电解铜等产品。

(1)采购模式
广东佳纳的原材料采购有年度采购和零散采购两种形式。年度采购为公司每年年底根据生产部预计的下一年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库存量和产品使用情况制定全年采购计划,然后据此与上游供应商进行谈判,签署年度供应框架合同。零散采购主要为佳纳能源为应对新增客户或者年度生产计划之外的生产需求而进行的采购。相较于年度采购,零散采购的规模较小。

广东佳纳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的具体需求进行定量生产。公司根据国内营销部和国际业务部的月度销售计划制定月度生产计划,严格按照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生产。

(3)销售模式
广东佳纳与主要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采用直销方式销售钴盐和三元前驱体,其中,国内市场销售由国内营销部负责,海外市场销售由国际业务部负责。MJM和MMT生产的电解铜直接对外销售。

3、年度经营情况分析及业绩驱动因素
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发展,三元前驱体作为锂电池的重要材料,其行业需求持续向好。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整体订单充足,其中高镍产品供不应求;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镍产品的销售;核心产品量价齐升,同时在产能扩张和资源储备上发力,国内外双布局。

报告期内,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较高,该板块主要完成以下经营内容: (1)资产整合,引入战略投资者助力发展
为了把握市场机遇,推进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报告期内,公司对锂电材料业务进行梳理整合,将江西佳纳变更为广东佳纳全资子公司,将广东佳纳变更为芜湖佳纳子公司,为之后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资源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公司业务全面发展。

(2)研发项目创新突破,科技项目硕果丰富
公司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建设,提供“电池级镍钴盐制备-高性能前驱体制造-废旧动力电池拆解-有价金属高值化绿色回收-前驱体材料循环再造”的产业链集成技术服务模式。公司研发战略重心聚焦“产品与用户”,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一流研发平台建设;专注于单晶、高镍、无钴、四元前驱体、废旧锂电池循环回收、镍钴盐规模化高效提取、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核心引擎技术开发,深度布局前驱体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领跑行业技术革新。

三元前驱体高镍化为大势所趋,具有较高技术壁垒,报告期内,公司在高镍低钴、NCA等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锂电材料板块已累计申请国家专利319项、国际专利5项、授权15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9项;发表论文82篇,其中国内期刊发表论文66篇、SCI论文16项、出版著作1部;参与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24项、团体标准11项。广东佳纳获工信部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广东省3家)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3)优化供应链管理,布局战略资源
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供应链体系,多层次、多元化的配置原材料来源,在刚果(金)、印度尼西亚、中国积极构建钴+镍+正极材料前驱体一体化:①公司早在2018年收购MJM公司有钴中间品冶炼产能。2021年10月,MJM与MMT签署《增资协议》,增资后,MJM持有MMT的股权比例从45%上升至87.23%,MMT公司所在的科卢韦齐市矿产品位、数量、价格具有明显优势,该区域供应链完善,成本更低,能较好保障公司铜、钴矿等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②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设立PT JIANA为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镍资源保障,后续公司将择机在印度尼西亚开展建设镍资源冶炼项目,该举措将有助于公司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打通并进一步优化公司原材料供应,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方向。③广东佳纳坚持以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眼光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注重完善和优化钴供应链合规的体系建设,是首批通过RMI(Responsible Minerals Initiative)钴审核的企业,获得了RMI的认证合规证书,同时也是国内首家通过复审的企业。随着供应链合规的重要性在行业领域愈发凸显,通过RMI审核有效提升了广东佳纳在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助力广东佳纳在国内外高端市场的开拓。④广东佳纳通过海关高级认证,提高了公司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的通关效率。

(4)三大生产基地及配套基地,产能加速投放
公司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钴镍盐产线。英德基地已形成年产3.2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规划的年产1.2万吨三元前驱体预计2022年上半年投产,投产后,英德基地将形成积极筹备开工建设。

配套基地方面,刚果(金)已有1.2万吨电解铜和0.2万吨金属量钴中间品产能,正在新建年产电解铜2万吨和钴中间品0.3万吨金属量的项目,预计2022年年底投产。投产后非洲刚果(金)基地将形成年产电解铜3.2万吨和钴中间品0.5万吨金属量总产能。公司已规划在印度尼西亚开展镍资源冶炼项目,设立印尼产业基地。

(5)存量客户业务稳定,重点客户开发有所突破
公司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结构,发挥制备高镍大单晶型正极前驱体的优势,高镍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公司存量客户稳定,新客户开发有所突破。国内市场,公司与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批量供应高镍产品,与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批量供货,与中信国安、美达瑞、青岛东佳形成稳定供应关系。为了进一步拓展锂电材料业务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公司通过持续不断地技术攻关与研发创新,充分发挥公司高镍技术优势,成功导入全球顶尖汽车用动力电池产业链。

(6)实施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积极性
报告期内,公司筹划引入有赣州国资背景的企业现金增资广东佳纳,引入有芜湖国资背景企业等增资芜湖佳纳,并相应的预留员工可赎回的股权额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障公司稳定持续发展。

4、行业地位
广东佳纳拥有先进的湿法冶炼技术,以及完整的钴盐及三元前驱体生产和销售体系,产业链布局优势凸显,产品质量优异稳定,是国内重要的钴产品供应商之一。广东佳纳坚持“专注品质、专注特色、持续进步、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已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二级计量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五个国际体系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广东佳纳拥有行业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国际领先的检测设备与技术,其钴产品及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均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其高端钴盐出口量处于行业前列水平。

(三)陶瓷材料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陶瓷材料业务涵盖了标准化的陶瓷原材料研发、陶瓷产品设计、陶瓷生产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领域,是国内唯一的陶瓷产品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

公司提出“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技术服务无限贴近客户,不断地推出新材料和新技术,解决行业的通用材料技术”的业务方针,报告期内,公司设立陶瓷材料事业部从事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的生产及销售。

公司陶瓷材料板块的主要产品为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主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

(1)陶瓷墨水
陶瓷墨水是一种含有无机颜料的液体,用于陶瓷喷墨打印工艺中,代替丝网印刷和辊筒印刷。通过喷墨打印,陶瓷墨水可在陶瓷釉面形成各种图案或色彩。陶瓷墨水以无机颜料作为发色体,采用超细微纳米技术和微胶囊包裹技术,使微纳米级颜料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的液体物质,满足了喷墨打印的使用要求。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将喷墨技术引入陶瓷印刷领域,极大的推动建筑陶瓷生产控制的数码化和产品款式的个性化,目前已成为市场上主流的陶瓷印花技术。

(2)陶瓷釉料
陶瓷釉料是指经过加工精制后,施在坯体表面而形成光面或者亚光釉面或未完全玻化而起遮盖或装饰作用的物料。公司陶瓷釉料产品主要有基础釉、全抛印刷釉、熔块干粒釉。其中熔块干粒釉是公司的新产品,如大板干粒、普通熔块干粒、冰晶干粒、金砂干粒等,是引领大板行业发展的创新产品。

1)基础釉
基础釉又称底釉或面釉,主要用于生产瓷质釉面砖,在建陶生产过程中施于坯体表面,与坯体密着、颜料熔合。其主要作用是调整砖型,促使陶瓷墨水、色料发色良好,防止生产过程出现气泡、针孔等缺陷,可有亚面、亮面、细腻面、防滑等釉面效果。

2)全抛印刷釉
全抛印刷釉系全抛釉和印刷釉的合称。全抛釉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的特殊配方釉,是施于拋釉砖的最后一道釉料。全抛釉按照施釉方式不同分为淋釉全抛釉和印刷全抛釉。印刷釉是陶瓷色料的载体,有助于色料发色,使图案有质感。

3)熔块干粒釉
熔块干粒釉产品包括熔块干粒和其他晶体干粒及相应配套的添加剂等,客户通过全抛、半抛或不抛等加工工艺,将大板干粒、普通熔块干粒、冰晶干粒、金砂干粒等创新性的新产品应用于大板生产中。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原材料的品质决定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由公司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共同负责。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共同分析供应商的产品品质,与供应商确定原材料的质量指标,采购部则负责现场考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供应能力,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公司与主要原料供应商大多是长期合作,年初签订年度供货合同,具体生产所需原材料由采购部下达采购指令,并根据采购的金额实施分级审批制度。

(2)生产模式
1)陶瓷墨水是标准产品,公司根据订单和库存等确定公司的生产计划。公司的订单系统可根据公司墨水的装机台数和目前正在洽谈的拟装机台数确定公司下月的墨水用量,再根据公司的合理库存以确定公司的排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2)釉料产品兼具标准化和个性化。标准化是指釉料有标准的基础配方,但具体到某一客户则需要对产品配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调,向不同客户供应的同类产品的互换性较差,因此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公司产品生产组织具体如下:
公司现有客户的既有产品,客户给公司的均是长期订单,对客户的需要公司已有对应的产品品种,公司根据其订单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确保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对于新客户和老客户采购新产品,由于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所处地域的不同,因此其坯体材料和窑炉生产条件不尽相同,公司在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首先需要现场收集客户所使用的坯体材料与配方、烧成温度、关键设备的性能和指标等,研究确定产品配方。如果公司现有的产品有与之适配的产品,则直接进入客户生产线上试验,满足客户的需求后,直接进行后续生产;如果无适配产品,公司先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调整产品配方,生产样品并将样品提供给客户,由客户在其陶瓷生产线上试验,满足客户的需求后,公司正式确定该客户的产品配方,依据该产品配方,进行后续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陶瓷材料板块销售以直销为主。

1)陶瓷墨水
陶瓷墨水系标准化较高的产品。公司进行整体的品牌推广、产品统一定价,并根据全国陶瓷产区的分布划分若干市场区域,组织相应的销售队伍进行销售。

2)陶瓷釉料
客户向公司购买釉料通常是购买做某一种砖的组合物料,考虑到釉料的使用过程对客户的产品品质和优等品率影响较大,公司向客户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技术服务,以提升客户的优等品率。釉料产品的销售和公司的技术服务是密不可分的,公司采用技术营销和产品营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其中技术营销包括向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和综合技术服务。

3、年度经营情况分析及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虽然受房地产行业波动承压,但公司陶瓷材料产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公司陶瓷釉料的产能为40万吨,居于行业领先地位;陶瓷墨水产能3.5万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陶瓷材料业务收入稳定增长,该板块主要完成以下经营内容: (1)坚持研发创新和品质提升
干粒抛、黑金砂、冰晶干粒和金属干粒相继大批量投产,为公司业绩和利润做出较大贡献。精雕墨水、数码釉料墨水等功能墨水进一步完善,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巨晶干粒和金砂鎏金、金属墨水等产品取得突破,2022年将会批量生产及推广。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陶瓷材料板块共申请国家专利111项,获授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获得国际先进成果鉴定3项及多个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奖。

(2)以市场拓展作为发展驱动力
加强对战略客户的服务和维护,除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大客户继续增长外,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宏宇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锦成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战略客户的开拓也取得较大突破。

釉料市场方面,除了在高端釉料销量上取得的增长外,公司也在积极开展研发降本工作,通过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墨水市场方面,加强市场开拓和提升产品竞争力,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建筑陶瓷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是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和陶瓷材料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陶瓷墨水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行业地位突出,处于国产陶瓷墨水的第一梯队,质量和性价比得到了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与诸多著名陶瓷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随着行业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以及釉面材料产品的升级换代,公司陶瓷材料业务将继续稳步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布局优势
在发展新能源定位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公司快速切入锂电材料和碳材料赛道,先后收购广东佳纳和青岛昊鑫。广东佳纳三元前驱体业务从2011年中试线试产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钴产品业务处于行业前列;青岛昊鑫是国内最早将石墨烯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掌握了完整的石墨烯制备工艺。经历收购、融合、发展的过程,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从上游的钴镍资源、钴盐、三元前驱体、导电剂等的上下游一体化布局。

2、产品与客户优势
碳材料板块,公司自原料端起就开始严格把关,产品性能优异的和性价比高。针对石墨烯产品,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天然石墨类材料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拥有完善的石墨烯制备工艺和设备,生产的石墨烯产品规格多样,品种齐全。针对碳纳米管产品,公司具有碳纳米管的生产及提纯产线,通过多年深入的研发可制备不同长径比,不同比表面积的碳纳米管粉体。同时公司依托多年碳纳米管提纯的生产经验,推出了高纯度的碳纳米管产品。公司碳纳米管产品系列具有品种齐全、纯度高、导电性高等优势。公司通过IATF16949、ISO9000、ISO14000、ISO18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环保法规Reach、ROSH检测认证,具有完备的质量控制能力,产品质量得到业内主流生产企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的认可,产销量均处于行业前列。

锂电材料板块,公司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生产工艺设备先进、技术领先:产品粗颗粒硫酸钴理化指标一致性好,三元前驱体技术成熟,高镍前驱体出货比例大幅增长,钴产品及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均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高端钴盐出口量处于行业前列水平。目前,锂电材料业务的客户覆盖了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PECIALTYMETALS RESOURCES LIMITED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基于长期合作与客户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关系,稳定的客户群体也为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陶瓷材料板块,公司在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同时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和陶瓷材料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技术实力和经营规模均居行业前列。公司拥有世界领先水准的检测设备,为产品提供24小时动态监测,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质控优质、稳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和全方位的服务,公司逐步建立了较好的客户结构,包括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等在内诸多著名陶瓷企业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较好的客户结构加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新产品推广,将为公司维护在釉面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发挥巨大作用。

3、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创立以来,一直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以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研发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公司研发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锂电材料板块,公司研发战略重心聚焦“产品与用户”,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一流研发平台建设,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发
中心”、“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省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专注于单晶、高镍、无钴、四元前驱体、废旧锂电池循环回收、镍钴盐规模化高效提取、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核心引擎技术开发,深度布局前驱体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领跑行业技术革新。三元前驱体研发及工艺技术持续精进,拥有优质小颗粒单晶高镍产品,具有成熟的连续法、半连续法、间歇法多种前驱体制备工艺技术,单晶工艺晶体结构控制技术国内领先,高镍前驱体形貌和微观孔隙率控制技术具有独创技术。公司具有单晶、高镍为代表的前驱体技术集成包,拥有多个高质量技术发展平台,高镍产品2021年出货8系及以上占三元前驱体销售收入比例约49%。

碳材料板块,公司以科技研发为主导,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传统化学氧化还原法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新型石墨烯制备技术,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的领军企业。公司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如新型连续化环保提纯技术、单壁碳纳米管的研发制备、高倍率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高固含量导电剂的制备、石墨烯粉体工业制备体系工艺和技术、石墨烯导电浆料制备工艺和技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工艺和技术、碳纳米管粉体制备技术、氧化插层石墨快速制备石墨烯技术等,成为公司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石。

作为国内致力于建筑陶瓷材料创新的领头人,公司在创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实现前瞻性技术创新。公司不断深刻对微纳米制造技术、超分散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包裹技术等基础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以陶瓷墨水制备技术、成釉标准化技术、熔块及干粒应用技术、色料制备技术等为主的核心技术,以材料应用为切入点,建立了一整套完整丰富的产品体系,成为国内建筑陶瓷材料产品领先的制造商。公司现建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等创新平台,并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同深化技术创新。

4、管理优势
公司提出了“人才引领、研发驱动,以创新铸造一流新材料企业”的愿景,为促进业务快速成长,公司实施集团化管控,从集团层面构建核心职能管理部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成立战略发展部,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推动财务部信息化改革,强化财务管理能力;成立研究院、精益制造部、项目发展中心等,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决策机制、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公司以战略为导向进行了资产整合和组织架构调整,优化经营运作和内部控制流程,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形成公司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

公司各业务板块,管理和技术团队稳定,管理和技术骨干在相应的锂电材料、碳材料、陶瓷材料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生产、管理和技术经验,能够及时理解整体市场情况,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适应行业环境和政策变化的经营规划和管理调整。

5、供应链优势
从成本结构来看,原材料是三元前驱体的主要成本,直接材料占比超过90%。

公司向上布局刚果(金)钴中间品,于2018年收购刚果MJM项目,2021年增资刚果MMT项目,保障了公司锂电材料业务钴资源的供应,从而建立起一套包括上游原材料采购、湿法冶炼、中游钴镍盐及下游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在内的完整钴产品产业链。

此外,公司拟在印度尼西亚设立镍资源生产基地,有利于公司有效控制三元材料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1年 2020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6,569,192,183.21100%3,314,724,365.87100%98.18%
分行业     
制造业6,568,867,589.90100.00%3,314,331,603.0699.99%98.20%
其他324,593.310.01%392,762.810.01%-17.36%
分产品     
陶瓷材料1,492,127,869.2222.71%849,973,505.7025.64%75.55%
锂电材料3,782,308,219.7657.58%1,855,110,286.2955.97%103.89%
碳材料573,340,226.368.73%162,206,479.924.89%253.46%
其他721,415,867.8710.98%447,434,093.9613.50%61.23%
分地区     
国内地区5,509,769,451.7683.87%2,596,542,073.0478.33%112.20%
海外地区1,059,422,731.4516.13%718,182,292.8321.67%47.51%
分销售模式     
直销6,569,192,183.21100.00%3,314,724,365.87100.00%98.18%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 30%以上 □ 适用 √ 不适用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

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业务      
制造业6,568,867,589.905,035,864,363.8123.34%98.17%97.40%0.30%
分产品      
陶瓷材料1,492,127,869.221,183,419,657.9520.69%75.55%105.87%-11.68%
锂电材料3,782,308,219.762,952,331,876.9421.94%103.89%90.80%5.35%
碳材料573,340,226.36427,725,051.4925.40%253.46%208.29%10.93%
其他721,415,867.87472,387,777.4334.52%61.23%62.79%-0.63%
分地区      
国内地区5,509,769,451.764,308,579,810.7721.80%112.20%108.22%1.49%
海外地区1,059,422,731.45727,284,553.0331.35%47.51%50.93%-1.85%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 适用 √ 不适用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或业务相关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 适用 √ 不适用
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 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 30%的 □ 适用 √ 不适用
不同产品或业务的产销情况

 产能在建产能产能利用率产量
分业务    
制造业516,000.00105,000.0077.33%399,024
分产品    
主要陶瓷材料435,000.005,000.0078.7%342,180
主要锂电材料44,000.0065,000.0067.1%29,534
主要碳材料25,000.0015,000.0059.2%14,793
其他12,000.0020,000.00104.30%12,517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1年2020年同比增减主要原因分析
陶瓷材料总计销售量331,407131,337152.33% 
 生产量342,180148,926129.76% 
 库存量43,90435,71522.93% 
锂电材料总计销售量29,29821,66935.21% 
 生产量29,53425,50115.81% 
 库存量1,7342,089-17.00% 
碳材料总计销售量13,9076,260122.15% 
 生产量14,7936,387131.62% 
 库存量2,3251,135104.87% 
其他销售量12,42810,80515.02% 
 生产量12,51710,69117.08% 
 库存量29420543.56% 
公司陶瓷材料板块业务规 模扩张;碳材料、锂电材料 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高景气发展;三大业务板块营收较 去年均实现大(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