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南模生物(688265):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8日 19:20:16 中财网

原标题:南模生物:2021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65 公司简称:南模生物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二〇二二年四月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本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详情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四、“风险因素”部分的相关内容。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费俭、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强依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强依伟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
公司拟以实施2021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7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20,036,622.84元,本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92%;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

上述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中现金分红的数额暂按目前公司总股本77,963,513股计算,实际派发现金红利总额将以2021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计算为准。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 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南 模生物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砥石生物上海砥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之一
砥石物业上海砥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之一
广东南模广东南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之一
北京分公司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美国南模Shanghai Model Organisms Center (USA) LLC,系公司注册于 美国的境外全资子公司
砥石咨询上海砥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系公司股东之一
璞钰咨询上海璞钰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 之一
砥君咨询上海砥君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 之一
张江投资上海张江集体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系公司股东之一
康君宁元北京康君宁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原名宁波康 君宁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之一
海润荣丰深圳前海海润荣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 之一
上海科投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之前为上海科技投资公 司,系公司股东之一
恒赛创投上海恒赛青熙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之一
浦东新产业上海浦东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系公司股东之一
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仁济医院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药明生物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达生物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恒瑞医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百济神州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美冠科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太仓)有限公司、中美冠科生物技术 (北京)有限公司
药明康德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南模中心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
Jackson LaboratoryThe Jackson Laboratory (JAX),美国杰克逊实验室,一家非营 利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
TaconicTaconic Biosciences, Inc. 一家美国动物模型服务供应商
Charles River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International, Inc.一家全球性实验动 物和 CRO服务供应商
百奥赛图北京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以新药合作开发 为主的生物技术公司
集萃药康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从事人源化模型 与药物筛选技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
GMIGlobal Market Insights,一家全球市场调研及咨询机构,专注 于医疗健康、技术、材料等领域
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年复合增长率
AAALAC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国际实验动物饲养评估认 证协会)
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本报告期、报告期2021年 1月 1日至 2021年 12月 31日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模式生物模式生物是指应用于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 生命现象的生物物种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精确地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 DNA 插入、删除、修改或替换的一项技术或过程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 Model,利用基因工程或重组DNA 技术对遗传物质进行了改变的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通 常为了研究特定基因功能制备特定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主要为药物研 发相关公司和研发机构提供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服务
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是用于实验动物的一个术语,指动物 或设施等没有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基因能够编码蛋白质或 RNA的核酸序列,包括基因的编码序列 (外显子)和编码区前后具有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序列和单 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
靶点指体内具有药效功能并能被药物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如某些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那些编码靶标蛋白的基因也被 称为靶标基因。事先确定与特定疾病有关的靶标分子是现代 新药开发的基础
CRISPR/Cas一种基因编辑技术,是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systems的英文缩写, 该系统原为原核生物的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用来抵抗外源 遗传物质如噬菌体病毒等的入侵,利用该系统,可以在真核 细胞中高效实现基因编辑。CRISPR/Cas9为最早用于真核细胞 中进行基因编辑的 CRISPR/Cas系统
基因打靶,ES细胞 打靶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同源重组技术,一种 可在小鼠中实现基因精确改造和编辑的技术
基因组是一个细胞或者生物体所携带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序列,包 括全套基因和间隔序列,它指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 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 DNA分子
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s,是免疫系统的调节分子,这些分子及介 导的信号通路对于防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产生自我耐受发 挥重要作用,某些癌症可以通过利用免疫检查点分子来保护 自己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指程序性死亡因子 1,是一种 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通过下调免疫系统对人体细胞的反 应,以及通过抑制 T细胞炎症活动来调节免疫系统并促进自 身耐受
PD-L1PD-1ligand 1,指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 1,是 PD-1的主要配 体,可通过与 PD-1结合介导免疫抑制功能
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 Associated Protein 4,指细胞毒性 T淋 巴细胞相关蛋白 4,是一种蛋白受体,其作为免疫检查点分
  子,可下调免疫应答反应
TIGIT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一种主要在 T细胞和 NK细胞表面表达的免疫检查点分子
CD47CD47 antigen,一种广泛表达的跨膜糖蛋白,通过与免疫细胞 上的信号调节蛋白 α(SIRPα)结合,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 用,从而保护健康细胞不被免疫系统攻击
APOEApolipoprotein E,载脂蛋白 E,是一种与体内脂肪代谢有关的 蛋白质。它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心血管疾病有关。
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种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逐渐退化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恶化,出现功能障碍
罕见病患病人数占总人口 0.65‰到 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
人源化模型,人源 化动物模型携带有人的功能性基因或移植了人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动 物模型
基因敲入(KI)Gene Knockin, 一种基因修饰类型,在生物体基因组特定位点 定点插入一段目的序列
普通敲除(KO)Conventional Knockout,一种基因修饰类型,目的基因在整个 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中均被功能性破坏
条件敲除(CKO)Conditional Knockout,一种基因修饰类型,通过在目的组织 或细胞中表达重组酶,目的基因可在生物体内的特定组织和 细胞中被功能性破坏
点突变Point Mutation,一种基因修饰类型,将生物体基因组上一个 或多个 DNA碱基特异改造为其它碱基
显微注射利用显微操作器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进行细胞 或早期胚胎操作的一种方法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可组成遗 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简称 NHEJ,是一种修复双链 DNA断裂(Double-strand DNA breaks,DSB)的方法,此机 制的修复蛋白可以直接将双股裂断的末端彼此拉近,再由 DNA连接酶的帮助下,将断裂的两股重新接合,不依赖于同 源 DNA序列
同源重组Homology Dependent Repair,简称 HDR,是一种修复双链 DNA断裂的方法,指在两个相似或相同的 DNA分子核苷酸序 列之间交换的一种遗传重组,并且在断端不会出现核苷酸缺 失或增加,能精确地修复 DNA双链的断裂
LoxpP1噬菌体基因组中的特殊位点序列,在基因编辑操作中被成 对使用,被 Loxp序列包围的基因序列在 Cre酶的作用下可根 据 Loxp序列的方向而发生相应的修改
药代动力学Drug Metabolism Pharmacokinetic,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外 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ADME)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的实验内容
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 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指嵌合抗原 受体 T细胞免疫疗法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主要研究者。一般用于研究,指某项目 的主要研究者
RNA是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是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 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RNA 由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 缩合而成长链状分子
ACE2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2,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糖蛋白与人类呼吸道上皮细 胞 ACE2蛋白结合感染人体
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 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
全人源抗体通过转基因或转染色体技术,将人类编码抗体的基因全部转 移至基因工程改造的抗体基因缺失动物中,使动物表达人类 抗体。利用这种动物模型产生的抗体,可以达到抗体全人源 化的目的



公司的中文名称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南模生物
公司的外文名称Shanghai Model Organisms Center, Inc.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SMOC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费俭
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半夏路178号2幢2-4层
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半夏路178号2幢2-4层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01318
公司网址https://www.modelorg.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刘雯孙蕊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半夏路178号2幢3层上海市浦东新区半夏路178号2幢3层
电话021-58120591021-58120591
传真021-20791150021-2079115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中国证券报( www.cs.com.cn)、证券时报(www.stcn.com)、证券 日报(www.zqrb.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南模生物688265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 师事务所(境 内)名称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杭州市江干区新业路 8号华联时代大厦 A幢 6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谢贤庆、刘雯雯
报告期内履行持 续督导职责的保 荐机构名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广东路 689号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姓名张子慧、陈亚聪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1年 12月 28日至 2024年 12月 31日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2019年
营业收入275,268,955.60196,190,409.8540.31154,802,856.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60,860,905.5144,555,912.1736.5923,249,904.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52,478,343.6632,725,493.2460.3612,404,626.6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11,457,504.2859,102,989.2688.5834,771,067.40
 2021年末2020年末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1,783,660,380.23254,932,381.93599.66135,376,469.76
总资产1,964,057,227.03357,019,704.01450.13218,695,273.99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2019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040.7833.330.4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040.7833.330.4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900.5757.890.2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3320.79增加0.54个百分点18.7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18.3915.27增加3.12个百分点10.02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7.4217.54减少0.12个百分点18.53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 营业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同比增长 40.31%。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标准化模型品系库,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致使客户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标准化模型收入同比增长 77.59%;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完善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开展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等 CRO服务,建立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11.05%。

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增长 36.59%、60.36%,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规模化效应、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的结构化调整所致。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54,305,590.4667,498,574.0467,929,320.2785,535,470.8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1,834,124.9714,770,758.2912,122,750.8122,133,271.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10,768,141.7213,542,850.278,384,343.8019,783,007.8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2,925,966.0128,805,082.6219,089,340.9360,637,114.72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05,812.44-17,346.55-61,995.72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 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 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 外7,907,800.335,897,853.8710,732,413.31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   
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 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 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 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 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 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 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 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2,278,991.802,603,997.711,993,434.19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 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 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 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7,183.99-31,035.86-34,200.8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8,319.435,343,793.6260,723.34
减:所得税影响额1,469,553.281,966,843.861,845,096.1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8,382,561.8511,830,418.9310,845,278.13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70,057,172.60110,252,423.2840,195,250.68342,277.52
合计70,057,172.60110,252,423.2840,195,250.68342,277.52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南模生物成立于世纪之交--2000年,以“编辑基因,解码生命”为己任,打造了以模式生物基因组精准修饰、基因功能表型分析、药物筛选与评价为核心的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模型、标准化模型等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以及模型繁育、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饲养服务等相关技术服务。公司业务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小鼠、大鼠、斑马鱼、线虫等,公司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主要指基因修饰小鼠模型,公司累计研发构建了超过 7200种标准化模型资源库,超过 400种人源化模型资源库,为基因功能研究、新靶点发现及新药药效评价提供相应的动物模型和技术服务,服务众多科研机构研究团队、创新药公司及 CRO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订单量实现较快增长;积极扩大生产规模,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设施保障;持续加强技术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公司全年经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27,526.90万元,同比增长 40.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 6,086.09万元,同比增长36.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 5,247.83万元,同比增长 60.36%。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科研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研发助力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创制需求动物模型品系,扩大标准化模型品系库,在基因功能研究及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罕见病等药物研发领域,公司自主研发标准化模型超过7200种,尤其在PD-1、PD-L1、CTLA-4、CD47、TIGIT等免疫检查点、APOE4型阿尔兹海默症、A/B型血友病等前沿、重点的疾病研究领域,均建立了相应的小鼠模型,得到科研单位和药物研发企业的广泛应用。

公司不断优化 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ES细胞打靶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四大核心技术,同时对分子克隆、干细胞建立和培养、基因打靶和基因编辑、动物受精卵及胚胎显微操作、基因修饰动物育种扩繁、动物体外辅助生殖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整合与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效率,节约了时间及成本,优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质量,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累计投入 4,794.7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9.31%。

(二)积极开拓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对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需求持续上涨,订单量实现较快增长,2021年度公司新签订单 3.09亿元,新签订单增长率达 38.87%;同时公司不断完善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开展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等CRO服务,建立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11.05%。

1、科研客户:公司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科所院校,以及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知名医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服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综合性医院等科研机构累计超过 600家,有效加强客户存续度,科研客户收入占比达 60.08%。

2、工业客户:报告期内,公司长期与药明生物、药明康德、中美冠科等知名 CRO公司,以及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 等知名创新药企业合作,形成了较强的药效评价模型和服务优势,工业客户收入占比达 39.92%,占比逐年提升。

3、国外市场:公司已取得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AAALAC)的认证及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OLAW)的认证,目前已向美国、韩国及新加坡等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技术服务,报告期内国外市场收入 1,943.8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80.68%,国外市场占比 7.10%。

(三)强化经营管理

业务板块2021年度2020年度同比增减(%)
定制化模型3,811.314,248.03-10.28
标准化模型9,491.215,344.4277.59
模型繁育7,485.215,682.4831.72
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3,815.201,807.68111.05
饲养服务2,497.722,239.9711.51
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263.23233.8612.56
主营业务收入合计27,363.8719,556.4439.92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同比增长 39.92%。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标准化模型品系库,标准化模型收入同比增长 77.59%;公司不断完善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积极开展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等 CRO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市场对公司产品、服务的认可度,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11.05%。

(五)开启新征程
报告期内,公司把握国内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机遇,于 2021年 12月 28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1,949.09万股,募集资金净额14.68亿元,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及助力基因修饰模型研发。随着发行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及融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的力量,聚焦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战略布局,吸纳高端人才,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务涉及的模式生物包括小鼠、大鼠、斑马鱼、线虫等,公司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主要指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模式生物是指应用于科学研究及药物研发、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生命现象的生物物种,被称为“活的试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鼠是和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的哺乳动物,组织器官结构和细胞功能与人类相似,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且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改造的技 术手段相对成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模式生物。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系指以模式生物为载体,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目的 DNA片段导入或删除修改内源基因,而构造出的能够模拟人类特定生 理、病理、细胞特征的生物模型。相较于野生型的模式生物,基因修饰模式生物能够对目标基因 开展功能缺失或功能获得的研究,达到对人类生理或病理更精确的模拟,因此更适合作为研究人 类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致病机制探索的实验模型。 自成立以来,在基因功能研究及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罕 见病等药物研发领域,公司自主研发标准化模型超过 7200种,尤其在 PD-1、PD-L1、CTLA-4、 CD47、TIGIT等免疫检查点、APOE4型阿尔兹海默症、A/B型血友病等前沿、重点的疾病研究 领域,均建立了相应的小鼠模型,得到科研单位和药物研发企业的广泛应用。 随着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以 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性进步,从基 因水平探究疾病机制已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靶向化、精准化”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 的发展方向,同时为大规模研发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提供了可能。公司提供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能 够对特异性基因位点和药物靶标进行模拟,是服务基因功能研究和创新药研发的重要临床前实验 工具之一,为众多科研机构研究团队、创新药公司及 CRO公司提供定制化模型、标准化模型等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以及模型繁育、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饲养服务等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关系如下: 相关业务具体情况如下:
1、定制化模型
公司根据客户研究意图、技术可行性、建模成功率及实施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选择或整合适宜的构造策略,根据模型构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转基因、普通敲除、条件敲除、基因点突变、基因敲入等类别。

定制化模型产品系在客户提供目标基因信息、策略建议的基础上,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完成策略设计、模型构建,并向客户交付可稳定遗传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公司目前已累计为客户提供了超过 6100种的定制化模型,积累了深厚的定制化模型开发经验。

2、标准化模型
标准化模型产品系基于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先导研究,自主研发构建可供客户选用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公司通过对基因功能、疾病机制、靶点作用等相关课题开展先导性、基础性研究,研制了一系列契合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标准化模型,累计超过7200种。

按照用途的不同,标准化模型产品可分为药效评价模型、引种模型、工具模型等类别。药效评价模型系主要服务于工业客户用于靶点验证、药物安全性测试、药代动力学研究等用途的模型,包括人源化模型、常见疾病模型、免疫缺陷模型、罕见病模型等,近年来需求呈上升趋势,是标准化模型的主要类别;引种模型主要服务于科研客户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创新发现,以普通敲除模型和条件敲除模型为主;工具鼠模型主要服务于科研客户用于条件敲除修饰模型的交配繁育。

3、模型繁育
模型繁育业务是指利用公司研发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或者客户提供的已有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通过自然繁育方式或者辅助生殖繁育方式,在特定的周期内,向客户交付特定基因型模型产品的业务,是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的衍生。公司通过模型繁育业务,能够一次性或分批次为客户交付指定数量的特定基因型的模型品系,有效解决客户在基因型鉴定、扩繁周期、动物品质、运营管理上面临的技术或成本障碍。

部分模型繁育涉及使用多种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品系进行数代交配,且每一代均需通过基因型筛选留种后方可安排下一代的繁育,公司为上述繁育交配过程提供了自行研发的工具鼠等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并制定繁育计划。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生理、代谢、基因型鉴定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与普通动物模型存在差异,需要相对特殊的饲养繁育管理经验。上述模型繁育过程相对复杂,一般客户需寻求专业的模型繁育服务。

4、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
公司提供药效评价服务用于创新药临床前研究。公司选择特定的基因修饰动物,必要时辅助其它造模手段得到疾病动物模型,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给药后对疾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判断受试药物针对该类疾病的药效、药物代谢及分布和药物副作用。例如利用 PD-1人源化小鼠进行皮下肿瘤建模,并用这些荷瘤鼠对 PD-1抗体药物进行抗肿瘤药效评价。与一般 CRO公司相比,公司充分利用在模型构建上的优势,能够针对性地提供多类别疾病动物模型,开展精准药物的药效试验服务。

表型分析服务为针对特定基因型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和实验条件,开展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的生理、生化、代谢、行为、病理、细胞和生物分子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表型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获得有关基因功能或人类疾病机制的新知识,鉴定新的药物靶点等。例如在禁食状态下,检测某基因敲除小鼠的胰岛素变化情况,判断该基因是否参与胰岛素调控。

除大小鼠的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外,公司已建立成熟的斑马鱼研究技术服务平台。斑马鱼可用于药物开发的多个阶段,如靶点确认(基因功能研究),高通量药效与安全性筛选,先导物优化,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老药新用(临床新适应症开发)等。斑马鱼模型既具有体外实验快速、高效、经济的优势,又具有体内动物实验预测性强、可比性高等优点,可以有效填补体外实验和哺乳类动物实验之间的缺口,完善现有药物研发流程。斑马鱼模型和哺乳动物模型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最关键的是大大缩短了药物临床前早期研发的周期,进而大幅加快药物研发进程。

5、饲养服务
饲养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主要为以下方面:(1)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 SPF级在内的不同等级的动物房、为客户提供的动物提供生存环境;(2)公司为部分客户提供实验场地,部分饲养服务客户并不从公司处取走实验动物,而是利用公司设施进行实验并获取数据;(3)公司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动物的生命维持、微生物检测、疾病诊断、基因型鉴定等其他服务。

6、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
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包括大小鼠模型鉴定、胚胎冻存、线虫研究等技术服务,公司将上述相对零散的业务划分为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

公司线虫技术服务平台可提供线虫基因编辑、衰老与寿命研究实验服务、氧化应激实验服务、水土环境评价服务等。线虫是世界上第一个被阐明所有体细胞发育谱系(cell lineage)和神经元相互作用的多细胞生物。成年雌雄同体线虫由 959个体细胞构成(成年雄性线虫由 1031个体细胞构成),具有 302个神经元,有明确的器官和组织结构。线虫生命力强劲,能像细菌一样在-80度条件下长期冻存,需要时可随时复苏。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通过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科研客户、工业客户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获取收入和利润,提升行业地位。

2、研发模式
为了更好适应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公司在技术、产品及服务方面的先进性,公司实施研发创新战略,通过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对基因修饰技术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进行持续研发。

基因修饰技术研发,系指基于当前基因科学的研究进展及文献调研,对公司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和编辑策略进行创新,以提高基因编辑效率和策略的稳定性。此类研发项目主要由模型研发部负责实施。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系指基于对行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判断,对潜在符合客户需求的模型进行针对性的预研。此类项目涉及模型的构建、扩繁和验证,由模型研发部、订单生产部、快速繁育部和表型分析部门共同完成。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为直接采购,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大小鼠、气体、试剂耗材、饲料、垫料等。

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管理,公司制定了合格供应商制度,对潜在供应商的经营资质、技术水平、质量管控能力、生产能力、产品价格、交货周期、供应商配合能力、付款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从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公司对各类原材料特别是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为提高采购效率,控制采购成本,公司通过综合管理部对采购申请、批准、询价、供应商选择、验货和付款等环节进行控制。

4、生产模式
(1)基因修饰动物模型
对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流程如下(以定制化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为例):
A.需求分析及生产方案设计:项目人员根据客户所需定制的模型信息、已公布基因信息和相关文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和生产方案设计,并反馈给客户;
B.项目立项:客户认可设计方案后,签署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定制合同,并由商务部派工立项; C.模型生产:根据模型构建策略的不同,生产流程可分为1)随机转基因模型构建;2)基于CRISPR/Cas技术的普通敲除模型构建;3)基于 CRISPR/Cas技术的点突变、基因敲入、条件敲除、人源化等涉及同源重组的模型构建;4)基于 ES细胞打靶技术的模型构建。具体生产流程如上图所示;
D.项目结题:获得相关基因修饰小鼠模型后,项目执行人需出具项目结题报告,模型研发部需对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制备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和结题报告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由商务部安排将定制模型动物发送客户,由客户接收、确认后进行项目结题。

(2)模型繁育 模型繁育(以基因修饰小鼠辅助生殖繁育为例)的服务流程如下: A.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最优繁育方案; B.繁育项目立项:繁育方案经客户确认后,双方签署合同,完成项目立项; C.模型繁育:根据方案要求,对基因修饰小鼠进行繁育、对后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获得 目的小鼠; D.项目结题:获得的目的小鼠经微生物、基因型检验合格后,由商务部安排将模型动物发送 客户并由客户接收、确认后,进行项目结题。 (3)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 以药效评价为例,其服务流程如下: A.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对客户提出的技术服务需求进行项目分析和实验方案设计; B.项目立项:实验方案经客户确认后,双方签署合同,完成项目立项; C.项目执行:项目操作人员按照实验方案,对模型动物进行疾病造模及给药,并在药效观察结束后按要求取材,并对样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药效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完成各项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保存及备份;
D.项目报告:实验完成后,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出具药效实验报告初稿;项目负责人对药效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等资料复核无误后,出具正式报告,提交给客户; E.项目结题:客户对项目执行及项目成果进行审核,在约定期限内确认或提出异议;若无异议,则由销售部负责向客户提交与项目相关的实验数据原始资料、实验记录等,并完成项目结项。

5、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的销售模式,通过对高校实验室和研究所的 PI、制药公司和 CRO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交流,确保公司新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能够及时传达到客户,并对客户的特定需求及时响应。

公司设有市场部、商务部、销售部、技术支持部等部门。其中,市场部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宣传企业形象以及推广企业品牌;商务部负责执行具体项目的合同、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结算、产品发货运输的管理;销售部负责编制和实施年度销售计划,完成产品及服务的销售、推介、回款管理任务;技术支持部负责售前技术支持、定制化模型方案设计、售后疑难问题解决,报告期内,公司新客户数、业务订单量总体呈上升态势。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相应扩充了销售团队,加强了营销条线人员的培训。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药物研发、CRO服务等领域。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处行业为“M73研究和试验发展”;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属于“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处行业为“M73研究和试验发展”中的“M731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和“M734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结合主营业务特点,公司所处大行业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行业,所处细分行业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行业。

(1)行业的发展阶段
对于国内而言,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应用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北美等发达地区是当前国际上最大的动物模型市场,但在新药研发、药物临床试验活动逐年增加的带动下,动物模型的使用需求仍保持了较高增速。总体上,我国动物模型服务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尚不成熟,市场规模优势尚不明显,但随着国内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投入、医药研发投入和相关CRO服务规模迅速扩大,动物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

1)全球动物模型市场规模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隶属的动物模型服务行业,近年来规模增长较快,发展前景良好。根据 GMI数据,2021年全球动物模型市场规模(不含动物模型相关服务)约为 178亿美元,预计 2026年将增至 265亿美元,2021-2026年 CAGR约为 8.32%。

按照使用的动物类别,2021年小鼠模型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 90亿美元,预计 2026年将增至130亿美元,占总市场规模比例约为 50%,是动物模型最主要使用的模式生物载体;除小鼠模型外,以大鼠为载体的动物模型亦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021年规模约为 14亿美元。公司提供的产品及技术服务主要以小鼠、大鼠为载体,市场容量广阔。

按照使用的构建技术,动物模型市场主要对应 CRISPR、ES细胞打靶、显微注射、核移植等技术类别。其中,前三类技术对应的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据 GMI数据推算,2021年全球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市场规模约为 120亿美元,预计 2026年将增至 181亿美元,占全球动物模型服务市场规模约 68%;2021-2026年 CAGR约为 8.49%。公司所从事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是最主要的动物模型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趋势。

2)国内啮齿类实验动物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
欧美发达国家的动物模型行业起步于 20世纪初,国内动物模型行业起步于 20世纪 80年代初,产业链发展的时间相差约 80年,中国动物模型市场相对处于发展早期。以小鼠、大鼠为主的啮齿类实验动物作为实验动物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大类,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新药开发的蓬勃发展,其国内产品和相关服务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国内啮齿类实验动物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规模从 2019年的 3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24年的 98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24.2%;预计至 2030年,其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 272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18.5%。

在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中,小鼠模型占据 85%比例,其国内产品和服务市场也呈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为 28亿元,预计到 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8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24.4%;预计到 2030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236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18.8%。

公司所处行业国内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复合增长率较高。

3)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的重要性
一方面,随着生命科学、医学的研究重心不断向基因功能研究转移,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模式生物表型分析体系,从基因水平阐释人类基因组功能和人类疾病发病机制将是长期趋势。人类疾病发病与基因功能变化有强相关性,通过构建相关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将有效支撑疾病发病鼠的研究而发现,人源化小鼠模型也是相关抗肿瘤药物的有效筛选与评价工具。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弹带来的严峻考验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能。随着国家近年来不断重视科研创新并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以及上海市推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积极政策引导,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行业,为生命科学、医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精准医疗的推进提供了重要工具,相比成熟市场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全球基础科学研究、创新药研发、CRO服务领域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因此,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对于完善、夯实我国生物医药体系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行业发展前景总体向好。

(2)行业的基本特点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最早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行业,目前发展为面向科研服务和新药研发两大方向,对应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覆盖生命科学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作为一个技术含量高、学科分布广、人才依赖性强、运行管理要求高、技术发展快、领域新、模型品种增长迅速、科研应用场景多变、需求分散的行业,要求企业需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是对科技研发、创新升级、知识密集、多学科交叉依赖度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综合了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及技术,对企业的模型研发能力、动物繁育体系有较高要求,因此企业既需要大量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支持,也需要熟练掌握分子、细胞、显微注射等技术的操作人员,打造稳定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团队,不断加强研发积累,通过长期的产品开发实践优化和改进实验生产条件,达到高效率高成功率地大规模制备动物模型的条件。

同时,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繁育需要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因此要求企业建设符合标准的实验室、动物设施以及购置专用设备,以保证繁育环境能达到恒温恒湿、SPF级别等要求;此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制备及培育等环节均涉及动物设施的使用,因此需要具备专业设施运维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人才;加之,在实验动物的管理和实验过程中,AAALAC认证作为国际性认证,成为实验动物福利、动物质量、生物安全水准和国际前沿医学研究的质量标志,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求企业从初期的设施建设、管理到后期的实验动物使用、维护和管理,都需要积累丰富的大型动物设施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

另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作为活体产品,其性状受品系背景、基因修饰方式、饲养环境影响,甚至实验设施的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小鼠表型的不同,进而影响实验结果,要求企业需保持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动态需求。由于更换品系供应商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客户对于经过自己验证过的品系忠诚度较高,对于行业新进入者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经验,其获得市场优质客户认可的难度较大。

(3)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一个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通常需要:1)基于前期基因功能研究专业知识的积累,构思模型设计策略;2)基于生物信息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根据基因修饰难度,出具模型构建的可行性方案;3)通过对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知识的熟练运用,进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4)基于前期基因功能研究和相关表型的专业知识,对构建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生理和病理表型进行分析。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综合了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理论的交叉,对于企业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技术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设施运营管理体系等均有较高要求,要求企业需不断加强研发积累,优化产品开发以及改进实验生产条件。此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制备、扩繁的效率和良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行业新进入者由于缺乏充足的经验,通常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成立于 2000年,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的公司之一,深耕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市场多年,始终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模型研发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体系和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提供涵盖多物种模型构建、模型繁育、表型分析、药理药效评价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品和技术服务。在定制化模型服务方面,公司通过对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和 ES细胞打靶技术的优化,快速、高效地完成模型构建;在标准化模型服务方面,公司依托于对前沿课题的先导性研究,为自发肿瘤、代谢性疾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见病等领域提供疾病和人源药靶模型;在药理药效评价方面,公司选择特定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辅助药物或手术等其它造模手段得到疾病动物模型,覆盖了大部分人类重大疾病的药效评价方法,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体外到动物体内的众多疾病模型系统,全面评价各类创新药IND申报所需的临床前模式动物相关的药理药效评价。同时公司拥有专业、成熟的销售团队,凭借丰富的模型品系资源储备和优质的技术服务,公司与一批知名的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稳定合作,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及良好的客户基础。公司在国内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的公司中收入规模排名靠前,并且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报告期内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地位。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模型品系资源储备,人源化药物靶点模型众多。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超过 7200种自主研发的标准化模型。公司针对医药研发行业对动物模型的新需求,尤其在CRO公司、医药公司等开展药效研究及评价等方面,开发了丰富的模型资源管线:截止报告期末,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已开发了 456种人源化基因修饰模型品系;针对靶向治疗药物,已开发了 133种自发肿瘤模型小鼠品系;针对罕见病治疗,已构建了 52种罕见病小鼠品系;针对适合异种细胞或组织移植的载体,已开发了 42种免疫缺陷小鼠品系。公司在服务于工业客户创新药研发需求的药效评价动物模型方面具备优势。

动物设施是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和技术服务的关键要素,公司拥有成熟的 SPF级实验动物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上海共有 4个生产研发基地(半夏路、金科路、哈雷路、金山),约有超过十万个动物饲养笼位,此外,广东中山的生产基地于 2022年 3月底投入运行。同时,公司已取得实验动物相关完备的业务许可资格或业务资质,包括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国际 AAALAC认证、OLAW认证等,运营过程严格遵守全面的动物福利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同时接轨国际管理要求,为拓展公司的全球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靶点发现及生物靶向创新药研发的不断增长提升了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需求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及创新药研发不断催生出新的靶点发现及临床前研究需求。基因功能研究及靶点发现需要不断地对不同基因片段及位点进行基因编辑。随着基因功能研究及靶点发现的深入进展,对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的研发及市场需求将有所提升。根据弗洛斯特沙利文分析,创新药市场规模及在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均不断提升,预计 2024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0,790亿美元,其中,预计 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将达到 2,019亿美元。与此相适应,创新药物各阶段临床试验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临床前药物研发需求同步高速增长,带动了用于临床前研究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需求的增加。

根据弗洛斯特沙利文数据,以中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分析,2020年国内抗肿瘤药物以化疗药物为主导,占整体市场的 63.4%,其他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生物靶向药物等)占29.1%,其余 7.5%为免疫治疗药物。随着相关有利政策推动,新药上市及患者负担能力的提高,预计到 2030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将分别占据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 45.9%和 39.9%。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市场份额的提升过程意味着临床前研究及对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需求不断提升。

可以预见,在我国向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制高点迈进的过程中,发展大分子创新药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研发投入金额和占比将不断加大;靶向针对肿瘤、罕见病的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其对于疾病动物模型的“靶向性”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受此驱动,能够更好模拟人类疾病,实现靶点精准表达的人源化动物模型以及可以用于抗体药物研发的全人源抗体模型将成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尖端化研究领域,能够深度契合靶向生物创新药的研发需求。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受益于靶向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及精准治疗的发展,市场规模有望得到高速增长。

(2)中国市场基因修饰模型渗透率较低,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
以 2021年 GMI数据计算,中国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占全球同行业规模的比重约为 7%左右,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为 1.30万亿美元,中国约为 1.45万亿元(约 0.23万亿美元),中国制药市场占全球的比例为 18%。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市场规模占比远低于制药市场规模占比,反映了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存在一定滞后,也意味着同行业中国公司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到 2024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 8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24.4%;到 2030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亿元。临床前服务方面,实验小鼠临床前服务提供商到 2030年占据约 37亿元的市场规模。

公司所处行业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复合增长率较高。

中国市场无论在医药研发支出还是 CRO市场规模增速方面均远高于全球市场,根据 Evaluate Pharma数据,2020年至 2026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预计将以每年 4.2%的速度增长,到 2026年全球医药研发费用将增长至 2,540亿美元;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测,中国医药研发支出,中国医药研发投入预计将从 2021年的 298亿美元,增长到 2026年的 5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越 13.1%,增速远超全球平均增速。全球 CRO市场规模 2019至 2024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8.9%,中国 CRO市场 2019年至 2024年的预计复合增长率高达 26.5%,中国市场预计增长速度均远高于全球市场。下游行业的高速增长为国内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3)临床阶段投入较大,临床前研究及动物实验的重要性日趋显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规模达到 1,908亿美元,其中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阶段、临床阶段的研发投入为 400亿美元、216亿美元和 1,291亿美元,临床阶段研发投入占医药研发整体投入的约68%。中国市场的临床阶段研发支出同样占比较大,2020年,中国医药研发支出合计为 253亿美元,其中药物发现、临床前及临床支出分别为 37亿美元、48亿美元及 168亿美元,临床阶段研发投入占医药研发整体投入的约 66%。

由于临床研究阶段投入占比较大、失败风险率高,临床前阶段恰当地构造和使用动物模型筛选及评价药物的重要性日趋提升,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中降低成本、前置风险的作用日趋突出,这将有效带动动物模型的需求及在临床前研究中更广泛的运用。

(4)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及运用效率提升帮助行业提升研发效率,降低商业化成本 上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推进,人类对于基因的认识逐步深入,带动了基因功能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领域创造了发展空间。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出现之前,行业内常用 ES细胞打靶等技术进行基因编辑,上述技术存在成功率较低、项目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等缺点。

CRISPR/Cas9技术作为本行业划时代的主流技术之一,自 2012年出现以来,通过大幅缩短模型构建时间和降低构建成本,极大推动了动物模型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本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拓宽服务领域、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用提供了契机。行业内公司逐步吸收并优化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通过提升 CRISPR同源重组效率等方面大幅提升了自身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名称技术来源具体表征产品应用
重组增强系 统(IERC)自主研发基于 CRISPR/Cas9系统,通过对实验 系统进行优化,抑制非同源末端连接 的发生,提高同源重组发生效率,尤 其是单链 DNA的重组效率em1(L850X)Smoc C57BL/6-Apc Apc点突变小鼠模型
基因编辑重 组增强系统 (TERC)自主研发基于 CRISPR/Cas系统,通过对 Cas蛋 白的修饰,增加重组载体入核和与切 割位点发生碰撞的几率,进而提高基 于重组载体的同源重组效率em3(hCCR8)/Smoc C57BL/6-Ccr8 CCR8人源化小鼠模型
2、ES细胞打靶技术

技术名称技术来源具体表征产品应用
小鼠 ES细 胞无血清 培养基体 系自主研发该培养体系,各种营养成分清楚,通过 调整各营养成分配比,筛选获得适宜当 前 ES细胞培养的配方体系tm2(hKDR) Smoc C57BL/6-Kdr KDR人源化小鼠模型
小鼠 ES细 胞快速建 系技术自主研发可以对常规小鼠品系和基因修饰小鼠品 系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快速建系tm2(hAPOE4)Smoc C57BL/6-Apoe APOE4人源化小鼠模型
大片段多 基因定点 整合技术自主研发基于重组酶系统的基因组高效整合能 力,将大片段 DNA或者多个基因定点 整合到小鼠基因组中,实现外源基因的 高表达。C57BL/6-Hbb-bt&Hbb- tm1(hHBB)/Smoc bs HBB人源化小鼠模型
3、基因表达调控技术

技术名称技术来源具体表征产品应用
转基因表 达切换系 统自主研发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目的基因过表达模型。 利用该系统制备的条件性过表达小鼠,正常 情况下受强启动子驱动表达,表达量高;可 通过与特定重组酶小鼠交配后,切换到受低 活性启动子驱动状态,表达量低。利用一个 基因修饰小鼠可以实现两种表达量的表型观 察C57BL/6- em1(SA-FRT- Gt(ROSA)26Sor 2xpolyA-CAG-FRT-Loxp-stop-loxp- human ACE2-IRES-tdTomato-WPRE- polyA)Smoc ACE2人源化小鼠模型
内源基因 表达控制自主研发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下调体内基因表达模 型。利用该系统可通过强力霉素,调控内源tm1(TRE- B6.129S-Mycn EGFP)Smoc
系统 基因的表观遗传状态,进而调控内源基因启 动子的开关和表达强度,可在特定的时间点 下调和恢复内源基因表达Mycn四环素调控小鼠模 型
转座子诱 变技术自主研发利用PiggyBac转座子的转座活性,在生物体 中进行基因捕获和诱变,并建立了快速筛选 和鉴定的方法C57BL/6- em1(CAG- Gt(ROSA)26Sor LNL-PB-V5)Smoc Pbase条件性表达小鼠模 型
抗炎症分 子活体筛 选技术自主研发通过构建白介素 1β内源性启动子驱动的荧 光素酶转基因小鼠,建立抗炎症分子的原代 细胞筛选模型和体内筛选模型,可以在体外 对抗炎药物进行高通量筛选和体内药效评价B6.Cg-Tg(IL1B- luc)Smoc 荧光素酶表达小鼠模型
脂肪酶靶 点抗肥胖 分子活体 筛选技术自主研发通过敲除小鼠体内的胰脂肪酶相关蛋白 1, 建立了一个自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模型,利 用该模型可用于针对胰脂肪酶相关蛋白为靶 点的肥胖和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tm1Smoc B6.129S-Pnliprp1 胰脂肪酶相关蛋白基因 敲除小鼠模型
自发肿瘤 模型构建 技术自主研发通过调控原癌基因的表达,在特定组织诱发 肿瘤发生B6.Cg-Tg(pMMTV- PLAG1)Smoc PLAG1转基因小鼠模型
4、辅助生殖技术

技术名称技术来源具体表征产品应用
小鼠促排 卵技术自主研发通过增加雌鼠体内促卵泡激素的水平,过 度刺激卵泡发育,获得较正常 3-4倍的成 熟卵母细胞数量tm2(hSIRPA) C57BL/6-Sirpa em1(hCD47)/Smoc Cd47 SIRPA/CD47双人源化小 鼠模型
性别定向 控制技术自主研发通过药物诱导后 X,Y染色体精子活力差异 对精子进行分选,体外受精,从而可以对 出生小鼠的性别进行控制。tm2(TLR8)Smoc C57BL/6-Tlr8 TLR8人源化小鼠模型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国内领先的主要研发项目情况如下:

序 号名称拟达到的主要目标进展情况应用与行业技 术水平比 较
1人源化抗体小 鼠模型研发用产生人抗体的轻链、重链 序列替换小鼠的对应序列, 建立人源化抗体小鼠模型平 台进行中抗体药物研发国内领先
2罕见病模型资 源库建设模拟人类罕见病发病情况, 制备 100种罕见病基因修饰 动物模型进行中罕见病新疗法 和新药物开发国内领先
3人源化药靶基 因修饰动物模 型资源库建设 (I期)结合当前药物研发热门靶点 情况,制备 200种药物靶点 人源化动物模型已完成靶点药物研 发、药效评价国内领先
4基因敲入重组 酶工具模型库 建设结合科研热点,制备 200种 组织特异性的 Cre,Dre基因 敲入小鼠、大鼠模型已完成生命科学和医 学研究中实现 基因的组织特 异性敲除和过 表达国内领先
5自发肿瘤小鼠 模型资源库建模拟人类肿瘤发生情况,制 备 100种各类组织器官的自基本完成人类肿瘤发生 机制的研究,国内领先
 发肿瘤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药物筛选和药 效研究 
6免疫缺陷小鼠 模型新品系研 发针对新的免疫疗法需求,开 发 10种新的免疫缺陷模型进行中CAR-T等免疫 治疗新疗法的 药理毒理的评 价研究国内领先
7免疫细胞标记 和剔除模型研 发针对新的免疫疗法需求,建 立 20种用于免疫细胞标记和 剔除的小鼠模型已完成对不同类型的 免疫细胞进行 标记或剔除, 示踪免疫细胞 在生理和病理 状态下的动态 变化和功能, 用于免疫疗法 机制等研究国内领先
8人源化小鼠肿 瘤细胞系研发针对当前的免疫治疗热门靶 点,构建 50种人源化肿瘤细 胞系进行中免疫治疗中野 生型小鼠的肿 瘤移植模型构 建,用于药物 抗肿瘤机制研 究和药物药效 评价国内领先
9造血干细胞人 源免疫系统重 建模型在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中 重建人的免疫系统基本完成免疫治疗的药 效评价国内
10外周血单核细 胞人源免疫系 统重建模型在重度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中 重建人的免疫系统基本完成免疫治疗的药 效评价国内领先
11药靶基因敲除 模型资源库针对当前的热门药物靶点, 制备多种药物靶点基因敲除 小鼠模型进行中抗体药物研发 和基因功能研 究国内领先
12小鼠自发肿瘤 同种移植模型 及细胞系研发结合制备的自发肿瘤小鼠模 型,制备 20-30种小鼠自发肿 瘤同种移植模型,制备 10-20 种小鼠肿瘤细胞系进行中抗肿瘤药物研 发、药效评价国内领先
13小核酸药物评 价动物模型研 发结合当前小核酸药物研发热 门靶点情况,制备 20-30种小 核酸药物评价动物模型进行中小核酸药物研 发、药效、药 理及安全性评 价国内领先
14常见疾病大鼠 模型资源库构 建结合市场需求,制备 40-50种 疾病大鼠模型进行中药物研发、药 效、药理及安 全性评价国内领先
15人源化药靶基 因修饰动物模 型资源库建设 (II期)结合潜在新的药物研发靶点 情况,制备 400种药物靶点 人源化动物模型进行中靶点药物研 发、药效评价国内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未发生重大变化。(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