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上海凯鑫(300899):2021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上海凯鑫:2021年年度报告 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2022-015 2022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葛文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袁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玮平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请广大投资者仔细阅读并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63,783,4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30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0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3 备查文件目录 (一)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 适用 □ 不适用
□ 适用 √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适用 □ 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系收到的个税手续费返还。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 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级别的新型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物质分子量不同而实现分离,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 广泛适用于产品分离、提纯、浓缩、精制和深加工。膜分离现象早在250多年以前就被发现,但是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应用是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膜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 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电子、 轻工、纺织、石油、食品、医药、生物工程、能源工程等领域。 中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膜分离产业逐渐走向成熟,近15年进入高速增 长期。据《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统计,1999年,全球膜产业总产值在200亿美元左右,中国膜产业的总产值约为28亿元人 民币,仅占全球总产值的1.7%。到2017年,全球膜产业总产值达到820亿美元左右;同年,我国国内分离膜市场总产值接近 20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总产值35%左右。在国际市场,由于我国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性能良好,价格低廉,服务到位, 大批产品和工程化技术被国外客户采用。“十三五”期间,中国膜工业协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年均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20%, 到“十三五”末产值规模再翻番,达到2,500 亿~3,000亿元,膜产品出口产值每年超过100亿元。据中国膜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2018年,我国膜市场总产值接近24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600亿元。 (二)政策扶持 随着我国工业稳步发展,工业水处理需求增加及废水排放监督趋严,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而推 动了膜分离行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资源回收相关产业的日益重视,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 列旨在推动膜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政策,化工与石化、生物制药等行业也将膜分离技术作为清洁生产技术加以推广。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实行强制性 节水用水措施与标准,完善国家鼓励类和淘汰类工业用水、工艺技术和设备目录,加快对钢铁等高耗水企业实施节水工艺改 造,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研发先进适用节水技术。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期间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环保产业的发展。 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强化工业清洁生产,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共识明确以国家绿色发展水平实现总体提升为主要目标。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 十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部署,具体提出积极推动工业 废水资源化利用,完善工业企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实施工业废水循环 利用工程,有条件的工业园区统筹废水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建立企业间点对点用水系统,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分级 回用。重点围绕火电、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组织开展企业内部废水利用,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 利用示范企业。 与此同时,2021年1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在国家高新区率先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碳达峰、园区绿色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目标,部分高新区率先实现碳中和。2021 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实 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 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 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国家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 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做好降低碳排放的工作。2021 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该专项管理办法重点支持污水垃圾处理 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碳、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突出环境污染治理等四个方向,重点支持各地污水处理、污水资源 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商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 提出了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污泥处置设施短板,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提升设施处理能力。2021 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 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 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20万 吨/日以上。我国海水淡化规模不仅在国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上面提到的全球数据,世界各地对于海水淡化的需求也 很强烈,我国海水淡化膜和海水淡化设备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前景十分向好。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 20%,单位GDP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6%左右,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等目标。2021年12月,工业和 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达到94%左右,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规 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 下降16%,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格局。 2022年,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指出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强化交通和建筑节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 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带来更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在工业流体领域提供膜分离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最早将膜组合工艺方案应用于 化纤企业清洁生产过程中,帮助化纤企业实现生产流程中的碱、半纤维素及酸等化学品的回收利用,这些发明专利、集成技 术和相关配套设备在国内主要化纤生产企业获得推广和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环保和经济价值。在印染行业领域,公司是少数 利用组合膜技术及生物处理技术全面综合利用印染废水的膜技术应用公司之一;在医药行业中,公司是少数将膜技术组合工 艺方案应用于青霉素系列产品和头孢系列产品纯化及废液处理领域的膜技术应用公司之一;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公司 是首家采用超高压反渗透膜等技术,为企业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大幅降低了零排放的运营成本,同时采用高压纳滤膜技 术最大限度的实现盐的分离,通过零排放系统生产合格的氯化钠和硫酸钠产品可以提高零排放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此外,公 司也是少数将膜技术组合工艺方案应用于棉浆和木浆黑液全面综合利用的膜技术应用公司之一,帮助纸浆企业实现了木素的 高价值回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与对客户行业的深刻研究,公司提供的膜分离技术方案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的综合 竞争力稳步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工业流体特种分离业务,通过深挖客户在工业流体分离、废水处理领域的差异化需求,依 托众多自主研发的膜分离应用技术、结合对国内外各种膜产品性能和膜分离技术的深度了解,为客户提供包括清洁生产 技术方案设计与实施、膜分离装备集成、运营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在内的定制化膜分离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实物载 体主要体现为向客户提供的膜分离系统集成装置以及向使用膜法清洁生产工艺的客户提供零部件的更换和维护服务。 有别于其他从事工业生产末端废水处理、并以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为目标的环保企业,公司主要以工业流体过程 处理为主,根据客户对工业流体分离的具体要求,形成定制化的过程处理优化方案,在帮助客户实现流体中有价物质的 回收利用的同时也以过程处理的方法处理工业生产的末端废水,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排 放,达到“分清离浊、物尽其用”的目的,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完成绿色产业转型工作,从而实现客户经济效益、 社会环保效益与公司经济利益的“互利多赢”。 (二)主要产品和服务及用途 1、向工业客户提供工业流体分离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从事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向工业客户提供工业流体分离解决方案,实物载体主要体现为向客户提供 的膜分离系统集成装置。在在膜分离系统集成装置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工艺流程研发、施工图设 计、自动控制系统程序编写、现场指导安装调试等环节,中间的生产加工及安装环节通常采用委外加工或外包方式完成。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纸浆、化纤、生物制药、纺织印染、化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行业领域。 (1)化纤行业 在化纤行业,公司提供的碱回收循环使用技术方案可帮助客户实现生产过程中废碱的碱回收率达95%以上,回收净碱约40万吨/每年。半纤维素回收技术方案可分离、回收生产过程中半纤维素,回收物可用于再加工饲料添加剂、食品添 加剂,如低聚木糖、木糖醇等产品。公司的酸回收循环使用技术方案将生产工艺中未利用的酸进行回收,并同时将此过 程的水进行综合利用。 (2)生物制药行业 公司使用纯水装置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医药工艺要求的进水水质;通过膜分离技术对原有生 产工艺进行改造,减少化学品的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废弃物排放;通过膜分离技术和结晶技术的结合, 对多种生物制药产品的废弃母液进行综合利用,可大幅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 物排放;通过对达标排放的废水进行深一步处理,并通过膜分离技术和蒸发结晶技术使废水达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 做到近零排放。 (3)纺织印染行业 公司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可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方法,大幅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成本,减少60%以上沉淀污泥的固废处理成本,处理后排放污水各项污染物参数指标均大幅下降;废水经进一步深度处理可作为生产用水重复使用,目 前中水回用率达50%~70%左右或根据生产需要做到近零排放,使客户在满足行业最用水标准的同时扩大产能。此外,公 司还能有效帮助企业回收并循环使用生产过程中30%以上的热能,降低企业生产耗能。 (4)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 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公司可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包括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方案,优化分离提取工艺技术, 提高分离效率、产品收率,和产品品质;工艺排放液的水回收系统,回用水代替生产给水,降低新鲜水供用量;公司提 供高浓盐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在回收水的同时,进行分盐处理,回收有价盐分,同时帮助企业实现液体零排放。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随着环保监管逐年趋严,环保行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拥有核心技术及持续创新研发能力是环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的重要保障。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在工业流体领域提供膜分离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通过了解工业企业在流体 分离、废水处理过程的差异化需求和各种不足,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特征的过程处理解决方案及配套设备,自主掌握核心 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在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持续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加大研发投入,重视技术的研发 与应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1%,公 司现有研发人员占公司全体员工比重为29.79%。 持续的研发投入带来持续的技术进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专利证书48项。在积累专利技术的同时,公司的 技术、产品与业务受到了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客户的高度认可,获得诸多荣誉。公司连续三次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 员会等四部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同时连续三次荣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先后被认定为浦东新区企业研 发机构,浦东新区文明单位。公司自主研发的“KX高浓度盐水浓缩装置”和“KX工业废碱综合利用系统”先后被认定为上海 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粘胶工业废碱高效回用及浓缩液回收系统”获得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并被列入 《2016年度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24000t/d印染废水热能回收及处理系统”荣获第一届水业中国“星光奖”工程之星 称号。 (二)核心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管理团队均具有20多年的专业膜分离技术知识和应用经验,经过多年的公司运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营管理经验。随着公司的发展,管理团队也在不断的提升公司管理规范水平,同时也聘请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从公司 组织架构、员工发展等多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公司积极有效的调整组织架构,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更新流程制 度,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三)人才优势 公司持续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人才团队,以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团队人员均来自生物制药、制浆造纸、化纤、化工、食品等行业或膜分离专业领域,公司通过项目制分工、轮岗培训 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参与产品的现场安装、调试、运行等过程,在提升研发技术能力的同时全方面的掌 握将技术设计方案产业化的能力,培养一支具备综合能力的技术团队,为公司持续发展和不断研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持。 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2021年公司聘请专业外部机构对公司组织架构及薪酬体系进行了全方面的优化升级,公司将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优化用人机制,强化并明确激励机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来吸纳优秀 人才,增加领军团队的动力保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全体员工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决策和管理层的高效领导下,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 困难,重启延期项目,追赶滞后的项目进度。在此同时,持续的创新技术研发,积极的开拓市场,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保 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42%;毛利率 37.33%,较上年同期减少 0.75%;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06.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9.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70,926.2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2.83%。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充项目资源 公司通过持续的膜分离技术研发,积极储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努力开拓新的行业领域。近年来,公司在围绕传统优势行 业不断发展外,又进一步开辟了石化、造纸等行业。在开辟新行业和新客户以后,公司不断跟进客户新需求,深度介入客户 主生产工艺,帮助客户实现技术升级及效益提升。公司不仅围绕核心客户持续开发新业务,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同行业中的其 他客户,使其成为新的核心客户,从而努力实现“开发一个行业,就深耕一个行业”的目标。 除国内工业水处理市场以外,公司也在不断开辟海外新市场。目前公司已经将海外业务拓展到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 越南、巴基斯坦,并与客户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42%,其中境外收入占比 34.45%,较上年同期增长 6482.72%。 2、持续推进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研发驱动型公司,研发工作贯穿于销售、项目实施与后续运行全过程。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研发及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通过建设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公司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境内、境外的研发与技术服务一体化整体网络,从而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研发和服务水平,促 进公司研发驱动型销售不断朝着纵深方向拓展。 同时,报告期内还启动了“膜分离集成装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通过对公司销售给客户的膜分离系统集成装置之 产品性能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并形成可视化分析结果,实现产品设计和性能的不断优化将减少公司售后 服务的工作量,节约人工成本;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售后服务质量,增加客户的粘性;将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制定产品发展规 划,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 1,688.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5.5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7.41%,较上年同期增 长 1.2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专利证书 48项。在积累专利技术的同时,公司的技术、产品与业务受到了政府部门、 行业组织及客户的高度认可,获得诸多荣誉。 3、完善用人机制,持续人才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公司十分注重对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以适应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核心,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 方式,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改善人才结构。公司目前已经聘请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从公司组织架构、员工发展 等多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公司将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优化用人机制,强化并明确激励机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来吸纳优秀 人才,增加领军团队的动力保障。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 适用 √ 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直接材料是公司营业成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报告期内,因收入的增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都有所增加。其中, 由于境外收入的增加,其对应的相关境外的制造费用也随之增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 适用 □ 不适用
□ 适用 √ 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