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长江通信(600345):长江通信2021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4月29日 22:26:26 中财网

原标题:长江通信:长江通信2021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0345 公司简称:长江通信 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熊向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梅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梅勇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1年度实现母公司净利润95,423,489.09元, 按公司会计政策以此为基数分别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和10%的任意盈余公积共计19,084,697.82元。

公司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452,420.87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50元(含税)向公司全体股东分配红利9,900,000.00元。公司剩余累积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此预案需经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存在对未来发展战略、持续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风险。

对于经营发展中面临的经营风险,公司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具体情况请参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中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的内容。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 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21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3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3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4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4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4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48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的财务报表。
 载有会计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 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长江通信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信科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武汉邮科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烽火科技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东)
武汉金控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东)
武汉高科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东)
长江智联武汉长江通信智联技术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长盈科技武汉长盈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长飞光纤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参股公司)
东湖高新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参股公司)
烽火通信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烽火集成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光迅科技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科移动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众智武汉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烽火创新谷武汉烽火创新谷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网锐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立信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章程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北斗应用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服务
云哨云哨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平台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中国法定流通货币单位
报告期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长江通信
公司的外文名称WuHan Yangtz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Group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YCIG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熊向峰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梅勇谢萍
联系地址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工业园文华路2号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工业园文华路2号
电话027-67840308027-67840308
传真027-67840308027-6784030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工业园文华路2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430074
公司办公地址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关东工业园文华路2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430074
公司网址www.ycig.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劵报》、《上海证劵报》、《证劵时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秘书处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交所长江通信600345-

六、 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 事务所(境内)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 99 号保利广场 A座28 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李顺利、余文琪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2019年
营业收入109,880,458.29176,619,036.17-37.79%176,267,835.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91,452,420.8783,436,886.819.61%112,772,513.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92,294,128.7188,939,893.713.77%105,864,157.4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24,488,726.8624,643,169.57不适用-77,497,691.01
 2021年末2020年末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2,110,296,208.401,998,096,258.385.62%1,957,137,282.20
总资产2,318,037,901.972,178,866,968.156.39%2,094,514,196.64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019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60.429.52%0.5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60.429.52%0.5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0.470.454.44%0.5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74.17增加0.30个百分点5.8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4.524.45增加0.07个百分点5.49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37.79%,主要系由于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部分项目招标、建设及交付的进度延迟所致;
2、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802万元,主要系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对参股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1,869万元所致;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913万元,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有所减少,同时在执行中的项目采购增加所致。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2021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0,640,486.5769,081,558.992,263,734.5317,894,678.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6,051,112.8767,844,265.793,030,282.3514,526,759.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5,084,107.4967,866,654.612,959,260.2416,384,106.3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37,920,852.69-9,479,221.59-10,110,555.8533,021,903.27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金额附注 (如适用)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96,097.11与收益相关-442,102.38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 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116,124.20与收益相关1,785,705.001,170,000.00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 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 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1,220, 777.09528,410.96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 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4,033,790.42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 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 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 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 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 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 资取得的投资收益407,228.05与收益相关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650.003,901,386.54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 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 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 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2,661,157.20与收益相关-8,068,036.61-422,446.63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   2,302,785.32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841,707.84 -5,503,006.906,908,355.97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0.000.000.00407,228.05
应收款项融资0.0019,472,665.4019,472,665.400.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7,017,996.147,017,996.140.000.00
合计7,017,996.1426,490,661.5419,472,665.40407,228.05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谋发展,改革创新添动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面向智慧城市建设、聚焦智慧交通行业的产业定位,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投入,提升运营服务能力,强化管理协同,加强对外合作,公司经营总体保持稳定态势。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面向智慧城市,聚焦智慧交通,市场拓展稳步推进
公司聚焦智慧交通核心业务,围绕智慧交管、智慧交运、北斗应用、智慧城市应用四个板块,进行市场布局和业务拓展,在技术预研、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协同作战,取得一定的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在湖北、重庆、广西和江西等地区获得智慧机场、智慧停车、智慧园区等智能化应用项目订单。但由于市场拓展和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滑。

2、坚持创新发展,加大技术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投入科研资金1,6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8%。公司围绕技术战略地图,加强产学研合作,在高速公路智慧化管理、恶劣天气能见度估算、变道交通违法自动识别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一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智慧化管理、押运车辆监控、营运车辆监控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新增知识产权及各类专利33项, “高速公路货运车辆通行安全和畅通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监测服务平台示范项目”入选工信部“2021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云哨’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平台”荣获湖北省“楚治——2021‘荆楚杯’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

3、对标标杆,推进管理变革,管理效能和风险防控水平持续提升
公司围绕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及“三年对标提升行动”方案,采取务实管用的管理措施,强化内部管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依法完成换届,法人治理持续完善;人员结构、任职资格体系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持续引进高质量人才,围绕提升全员创效的各项内部培训持续开展;加强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融合,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严控“两金”目标,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建设和内部专项审计工作,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夯实合规管理基础;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强化内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多项专项整治,深入查漏补缺,风险防范水平不断提升。

4、基建项目全面动工,为公司发展蓄势赋能
公司信息电子产业园基建项目克服疫情影响,通过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招标代理机构、监理机构等单位的沟通合作,完成了项目总包招标、桩基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已经全面动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硬件”保障,为未来发展蓄势赋能。

5、献礼百年,党建经营融合发挥实效
公司党委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党建促经营”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 顺利完成“两委”换届,深入开展支部品牌支部建设,“开拓者”与“创新号”支部品牌充分发挥了党建品牌的示范效应,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并涌现出一批获得各类表彰的优秀集体和个人。公司积极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参与乡村振兴计划;党工团联动围绕经营管理开展了技能竞赛、安全生产知识竞等活动,在公司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深耕以智慧交通业务为代表的新型智慧城市产业,提供智能化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销售、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

随着国家新基建政策以及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的相继出台,极大程度上助推了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从顶层设计到配套实施,智慧交通行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新基建政策加码,数字经济成为新时期下加速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支撑,政策需求双轮驱动助推智慧交通行业迎来持续高景气发展,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上升期,交通运输与城市运行的智慧化势在必然,交通行业将全面实现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的数字化网络化、运营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运输系统整体的智慧化,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数据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出行体验更好、货物流通更优、政府决策更准。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推动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智慧交通为代表,基于北斗系统的智能化应用产业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公司持续深耕以智慧交通业务为代表的新型智慧城市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基础。“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抢抓智慧交通政策红利,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聚焦重点业务区域,致力于成为国内信息电子领域重要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龙头企业。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用户及大众对于卫星(北斗)导航应用和行业信息化需求,深耕以智慧交通业务为代表的新型智慧城市产业,以卫星(北斗)导航及位置服务技术为核心,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在智慧交管、智慧交运等智慧交通行业细分领域,提供智能化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销售、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化终端(北斗定位终端、视频监控终端)、管理平台和信息化应用软件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的骨干企业之一。公司在基于导航和位置服务的交通信息化应用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承担过多个国家“863”计划及省市级科技项目的开发与研究。

公司坚持抢抓市场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产品创新,重视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报告期内,公司新组建了“智慧交通业务产出线”,在技术预研、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精准发力。公司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湖北省交通管理局合作开发了国内首套智慧交通高速大脑项目,成功推出“公安交管视频专网集成指挥平台”,为公安集成指挥平台提供及时、全量的数据服务。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技术研发实力,推广升级已成功项目经验,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下降37.7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5万元,同比增加 9.61%。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场开拓不及预期,部分项目招标、建设及交付的进度延迟所致,而净利润增长主要是按照权益法核算对参股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09,880,458.29176,619,036.17-37.79%
营业成本95,874,959.56142,611,160.67-32.77%
销售费用13,265,172.3215,387,949.58-13.80%
管理费用29,937,786.8826,948,101.9511.09%
财务费用-2,455,391.65-1,407,429.37-74.46%
研发费用14,970,619.7310,966,044.1836.5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488,726.8624,643,169.57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359,280.9434,850,680.7924.4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754,990.96-15,504,249.79不适用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37.79%,主要系由于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部分项目招标、建设及交付的进度延迟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32.77%,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13.80%,主要系公司加强费用管控,销售人员绩效工资减少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11.09%,主要系相关优惠政策变动,职工社保费用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74.46%,主要系本期短期借款减少、利息支出减少,利息收入有所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36.52%,主要系公司重视培养研发人才,人工费用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913万元,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有所减少,同时在执行中的项目采购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4.41%,主要系本期收到参股公司股权转让款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425万元,主要系本期取得的短期借款减少、偿还银行借款增加所致。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988万元,同比下降37.79%,营业成本9,587万元,同比下降32.77%,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6.51个百分点。主要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建设项目招标、建设及交付的进度有所延迟所致。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
信息电子行业109,880,458.2995,874,959.5612.75%-37.79%-32.77%减少6.52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
智能交通产品 及服务109,880,458.2995,874,959.5612.75%-37.77%-32.75%减少6.52个百分点
信息电子配件 及材料///-100.00%-100.00%减少1.16个百分点
合计109,880,458.2995,874,959.5612.75%-37.79%-32.77%减少6.52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分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
国内109,880,458.2995,874,959.5612.75%-37.79%-32.77%减少6.52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情况      
销售模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
直销109,880,458.2995,874,959.5612.75%-37.79%-32.77%减少6.52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
智能交通产品及服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7.77%,主要是由于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部分项目招标、建设及交付的进度延迟所致。


(2). 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3). 重大采购合同、重大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成本构成 项目本期金额本期占总 成本比例 (%)上年同期金额上年同 期占总 成本比 例(%)本期金 额较上 年同期 变动比 例(%)情况 说明
信息电子行业原材料92,683,535.2396.67136,774,731.7695.91-32.24说明1
信息电子行业人工工资2,756,374.022.874,989,605.423.50-44.76 
信息电子行业折旧435,050.310.45846,823.490.59-48.63 
信息电子行业小计95,874,959.56100.00142,611,160.67100.00-32.77 
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成本构成 项目本期金额本期占总 成本比例 (%)上年同期金额上年同 期占总 成本比 例(%)本期金 额较上 年同期 变动比 例(%)情况 说明
智能交通产品 及服务原材料92,683,535.2396.67136,741,438.3395.88-32.22 
智能交通产品 及服务人工工资2,756,374.022.874,989,605.423.50-44.76 
智能交通产品 品及服务折旧435,050.310.45846,823.490.59-48.63 
智能交通产品 及服务小计95,874,959.56100.00142,577,867.2499.98-32.76 
信息电子配件 及材料原材料0.000.0033,293.430.02-100.00 
信息电子配件 及材料小计0.000.0033,293.430.02-100.00 
合计 95,874,959.56100.00142,611,160.67100.00-32.77 

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
说明1: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32.77%,主要系本期收入下降所致。


(5). 报告期主要子公司股权变动导致合并范围变化
□适用 √不适用

(6).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 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08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64.52%;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1,74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5.90 %。

报告期内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B.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71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3.41%;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

报告期内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3. 费用
√适用 □不适用
(1)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400万元,增幅36.52%,主要系研发投入人工费用增加所致。

(2)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74.46%,主要系本期短期借款减少、利息支出减少,利息收入有所增加所致。

4. 研发投入
(1).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4,970,619.73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1,982,105.10
研发投入合计16,952,724.83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5.43%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11.69%

(2).研发人员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50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8.74%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类别学历结构人数
博士研究生1
硕士研究生21
本科27
专科1
高中及以下0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类别年龄结构人数
30岁以下(不含30岁)17
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26
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2
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5
60岁及以上 

(3).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智慧交通业务,在高速公路智慧化管理、恶劣天气能见度估算、变道交通违法自动识别等关键技术上加大投入,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22.1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 7.57%。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智慧交通业务的研发投入力度,持续优化产品及技术布局,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4).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适用 √不适用

5. 现金流
√适用 □不适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913万元,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减少及采购支付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4.41%,主要系本期收到参股公司股权转让款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425万元,主要系本期取得的短期借款减少、偿还银行借款增加所致。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上期期末数上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本期期末 金额较上 期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应收票据0.000.001,135,970.000.05-100.00说明1
存 货15,652,283.570.687,991,944.810.3795.85说明2
在建工程23,366,102.751.013,038,966.020.14668.88说明3
短期借款30,999,859.001.3455,900,000.002.57-44.54说明4
应付账款112,576,098.074.8662,383,082.842.8680.46说明5
合同负债6,411,661.010.281,460,718.970.07338.94说明6
应交税费5,705,756.060.259,370,089.860.43-39.11说明7
递延收益0.000.00500,000.000.02-100.00说明8
其他说明
说明1: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减少100%,主要系本期票据到期所致; 说明2:存货较上年期末增加95.85%,主要系本期未完工项目产生的存货增加所致; 说明3:在建工程较上年期末增加668.88%,主要系公司信息电子产业园项目在建投入所致; 说明4:短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减少44.54%,主要系本期减少融资规模所致; 说明5:应付账款较上年期末增加80.46%,主要系本期存货采购增加所致; 说明6:合同负债较上年期末增加338.94%,主要系本期预收货款增加所致; 说明7:应交税费较上年期末减少39.11%,主要系本期缴纳增值税增加所致。

说明8:递延收益较上年期末减少100%,主要系本期政府补助满足确认条件、本期确认为其他收益所致。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 投资状况分析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本报告期初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69,853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181,352万元,增加11,499万元,增加6.34%,主要系以权益法核算确认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见本报告第二节、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4. 报告期内重大资产重组整合的具体进展情况
(六)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七)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经营范围持股比例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
武汉长江 通信智联 技术有限 公司主要从事卫星定 位、视频监控、 移动通信、信息 系统集成和技术 服务等100%7,00019,6304,38812,13753
长飞光纤 光缆股份 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预制 棒、光缆、光纤 及相关产品的研 究、开发与生产 等15.82%75,7911,947,8651,058,503953,60872,068
武汉东湖 高新集团 股份有限 公司主要从事高新技 术产品研发、销 售;环保工程项 目投资、建设、 运营和维护等4.23%75,3802,890,673823,8981,213,99370,332

(八)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 □不适用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智慧交通行业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业需求旺盛,各类型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家政策密集出台,智慧交通行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数字经济成为新时期下加速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支撑,政策需求双轮驱动,助推智慧交通行业迎来持续高景气发展。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上升期,交通运输与城市运行的智慧化势在必然,交通行业将全面实现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的数字化网络化、运营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运输系统整体的智慧化,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数据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出行体验更好、货物流通更优、政府决策更准。

展望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交通作为国家战略,政策利好频出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

国家公布了34家交通强国试点单位中23家的工作方案,鼓励建设智慧民航、智慧港口、智慧停车、智慧交管等各个领域,推动交通体系向智能化转型,行业发展方向逐渐明朗。尤其是随着各地智慧高速建设指南、建设标准的逐步出台,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路段智慧化建设速度将会再度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统筹协作协同系统建设也将成为发展重点。

2、雷达技术应用于智慧交通领域
2021年智能路口、全息路网等概念集体爆发并迅速火热,以及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高速的建设需求激增,引发了新一轮感知设备的更新换代,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雷视融合等新型感知产品进入市场,逐渐成为交通感知领域建设的新宠儿。

从当前的建设情况来看,交通雷达等产品在城市路口、地域路网、高速隧道等细分场景的应用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提升交通数据收集质量和交通检测质量。但相对于已经占据全国路口的视频监测而言,交通雷达尚不能完全替代以及补足视频检测缺陷,同时部分企业在雷视融合等产品宣传上的过度夸大,也让用户产生了巨大心理的落差感,宣传上用户觉得毫米波雷达或雷视融合无所不能,但是却没解决交通的基础问题。

3、伴随不断显现的城市智慧交通建设成果,行业市场潜力将持续释放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给城市带来了拥堵、污染、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应用,将有效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交通路况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及时性,为驾驶员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行驶路线,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交通管理工具,这使得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将倒逼智慧交通行业发展。

目前中国智慧交通建设在部分城市已有了初步成果,未来随着行业向下沉市场不断推进、行业技术不断突破,智慧交通行业整体将迎来一波较快的增长,也有望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将顺应信息电子产业发展的趋势,坚持以发展信息电子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业,聚焦卫星(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信息电子配套产品与服务领域,打造核心技术与产品开发、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与服务能力来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挖掘创造市场机会,为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


(三)经营计划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落实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三年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市场拓展,加强对外技术合作;按照工程计划进度推动信息电子产业园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和管理效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做好“改革创新融合突破”各项工作,形成系统合力,融合发展优势,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如下:
1、坚持客户导向,立足稳健经营,全力推进市场开拓。聚焦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抓住智慧公路发展机遇,提升市场参与能力,加快形成拳头产品在全国市场的推广,同时带动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研发体系协同,提升产品竞争力。要不断强化研发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公司的研发投入结构,强化中长期技术预研,聚焦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攻关交通大数据、AI图像视频识别、能见度估算等关键技术。发挥智慧交通产出线“三位一体、优势协同”的集成创新优势,支撑好市场推广及项目落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产品复制推广。

3、坚持管理变革,提质增效严控风险,着力提升管理水平。要完善法人治理工作,执行好《落实董事会职权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以成本文化工程为抓手,严控“两金”目标,持续做好资产质量夯实工作;加强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加快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做好智慧城市研究院运营资质建设;落实好各领域的风险管理责任,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流程,提高合规经营能力;毫不松懈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安全及保密工作。

4、加强核心骨干人才引进,夯实人才管理基础,激发人才合力。继续推进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完成覆盖各经营单位员工职级认证;强化任职资格、胜任度评估、职位和薪酬联动体系;完善业务单位薪酬体系,推动业务单位的薪酬与业务联动管理改革;着重优化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做好重点战略人才的选育用留。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短板缺项领域的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高端人才和研发人员的占比,持续优化人员结构。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市场竞争风险
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正逐渐转变为以业务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为导向,行业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新特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公司在拓展业务、获取订单等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公司将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把握发展机遇,形成规模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

2、改革与业务转型风险
公司自全面退出光通信设备业务以来,全面聚焦以“智慧交通”为代表的新型智慧城市新航道,或存在转型推进不达预期,未来难以形成稳定的规模化销售。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智慧交通”主业,加强对行业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3、科技创新风险
目前公司研发能力薄弱,市场调研与需求未形成强关联,难以抓住技术发展机会,导致盈利能力弱。公司将加强核心技术投入,加强研发市场调研工作,将市场拓展逐步向自有产品领域聚焦,实现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局面。

4、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目前整体规模不大,对行业领军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结构需要全面升级。公司将严把面试甄选关,聚焦高素质人才;采用兼职、挂职、顾问等多种方式聘请外部专家,改“引才”为“引智”。人力资源结构全面升级,金字塔向纺锤型转变。以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为牵引,鼓励员工学习提升个人能力。


(五)其他
□适用 √不适用

七、公司因不适用准则规定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未按准则披露的情况和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合规、高效运转和内部控制的规范实施,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流程,规范公司运作,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为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开展夯实了基础,为公司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提供了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1、股东和股东大会
公司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召开股东大会,规范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和审议程序,建立了能够确保所有股东充分行使合法权利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尊重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参与权,保证了所有股东的平等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的召开和表决程序均符合相关规定,均经律师现场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书,股东大会决议合法有效。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股东和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进行内幕交易以及损害公司股东利益的情形。

2、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和财务方面严格做到了“五分开”,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管理机构均独立运作,确保重大决策由公司独立作出和实施。控股股东严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并承担义务,行为规范,不存在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的情形。截止报告期3、董事和董事会
公司董事会的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采用累计投票制度选举董事。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7次董事会和8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的换届选举工作,所有程序依法合规。公司董事以全体股东和董事的最大利益为目标,忠实、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职责,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出席董事会,对相关议案表达明确意见,并积极参加各级监管机构组织的有关培训。公司董事会制定了《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明确了董事会的职责,细化了董事会日常的工作,提高了董事会的工作效率,确保了董事会运作的规范和决策的客观、科学。董事会会议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议议程进行,并有完整、真实的会议记录。董事会已设立了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三个专门委员会,三名独立董事分别在专门委员会中担任召集人或主要成员,从组织和制度上进一步保障了公司规范运作。

4、监事和监事会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5次监事会。监事会按照《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全体股东利益为出发点,本着对股东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独立地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日常关联交易以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

5、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公司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上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明确信息披露责任人,做好信息披露前的保密工作,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所有股东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投资者关系及相关利益者
公司注重投资者关系维护,指定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代表负责信息披露工作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定了《投资者咨询服务电话管理方案》,认真对待股东和投资者来访、咨询工作,不断提升电话服务水平,与股民、投资者保持实时互动交流。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规范投资者接待采访活动,对新闻采访接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建立媒体采访登记报告机制,并通过投资者网上说明会、上证E互动平台、投资者热线等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充分尊重和维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报告期内,公司就2020年度业绩及现金分红情况组织召开了投资者网上说明会,参加了湖北证监局组织的2021年湖北省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接待日活动,与投资者进行了良好的互动。(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