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长阳科技(688299):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时间:2022年06月09日 18:02:26 中财网

原标题:长阳科技: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公司代码:688299 公司简称:长阳科技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致股东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股东: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值此年报之际,我向各位股东汇报一下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及对未来展望。

2021年有挑战也有收获。尽管受到原材料聚酯切片大幅上涨、限电停产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但公司砥砺前行、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2.97亿元,同比增长 24.08%,净利润 1.87亿元,同比增长 5.54%,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净利润 2.18亿元,同比增长 23.20%。

2021年公司突出重点,积极谋划促发展、利长远大计。一是落户合肥,面向光学基膜产品中高端应用,布局 8万吨产能。二是搭建团队,进军动力电池隔膜,布局包括动力电池等成长性确定的领域。三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落实“百人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8.72%。我们坚信,只有加大对未来的投入,才会收获美好的明天。

在 2022年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受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疫情反复对供应链冲击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存在一定压力,但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相信困难能够被克服,2022年全年目标也能够较好完成。我们判断,首先,虽然目前原材料处于高位,但进一步上涨可能性不大。今年通过产品价格和结构的调整,我们有望保持甚至提升主要产品毛利率水平。其次,Mini LED作为一代新的显示技术已经站稳脚跟,今年有望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在应用场景上不断扩大,公司相关产品将持续受益。再次,产能的保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结构的调整有望带来光学基膜量价齐升。最后,隔膜和 CPI薄膜等也有望今年投产,这将为公司后续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广大投资者也备受煎熬。我相信,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终将带来宏观面的回暖和需求面的提振。我们只要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加大研发投入、踏实做事,终究会迎来价值和价格的双重回归。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让我们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董事长:金亚东
2022年 4月 22日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有关风险的说明。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金亚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辰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户中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85,177,557股,扣除公司回购专户的股份余额514,646股后,应分配股份数为284,662,911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8,466,291.10元(含税),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24%。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的总额。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存在一些基于对未来政策和经济走势的主观假设和判断而做出的预见性陈述,受诸多可变因素影响,实际结果或趋势可能会与这些预见性陈述出现差异。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6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3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7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6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4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6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06
第九节 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10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08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 章的财务报告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 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长阳科技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阳永汇宁波长阳永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长隆新材料宁波长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香港长阳长阳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长阳新材料宁波长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阳远新材料上海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合肥新材料合肥长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新能源合肥长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韩国三星韩国三星电子,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公司
韩国 LG韩国 LG集团
东旭成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裕兴股份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航天彩虹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
兰埔成南京兰埔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合肥乐凯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美国 3M明尼苏达矿业及机械制造公司
日本东丽东丽株式会社
日本帝人帝人株式会社
SKC韩国 SKC株式会社
保荐机构、华安证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师、立信会计师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聚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聚酯,由对苯二甲酸(PTA) 和乙二醇(EG)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加热缩聚而 成的一种结晶性高聚物
聚酯薄膜以聚酯切片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配方, 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拉伸制成的薄膜, 具有优良的工业特性
背光模组BLU,Back Light Unit,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 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 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功能膜是一类具有电、磁、光、热等方面有特殊性质,或 者在其作用下表现出特殊功能的薄膜材料
光学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 类光学介质材料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 写,薄膜晶体液晶显示技术或液晶显示器,为平 板显示器的一种
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由 大量发光二极管构成,可以是单色或多色彩的。 LED 作为背光源,具有色域更广、能源利用率 高、低能耗、环保及寿命长等优势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 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电流通过时, 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涂布将糊状聚合物、熔融态聚合物溶液涂布于纸、布、 塑料薄膜上制得复合材料(膜)的方法。
BOPET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TPX聚 4-甲基戊烯,是一种高透明的结晶性塑料
FPC柔性电路板
裁切将功能膜卷材通过专用设备加工成型成各种特 定尺寸膜片的工艺过程
聚酯切片由聚酯经物理加工制成的切片,聚酯薄膜的主要 原材料
母粒是一种含有添加剂的聚酯切片,是将所需要的聚 酯切片、助剂与树脂等进行混合混炼,经过加工 制得的颗粒料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长阳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Solartron Technology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金亚东
公司注册地址宁波市江北区庆丰路999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315000
公司办公地址宁波市江北区庆丰路999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15000
公司网址http://www.solartrontech.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章殷洪田庄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庆丰路999号宁波市江北区庆丰路999号
电话0574-562053860574-56205386
传真0574-562053630574-5620536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长阳科技688299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境 内)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 61号 4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胡俊杰、张辛幸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的保荐机构名称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湖路198号
 签字的保荐代表冯春杰、何继兵
 人姓名 
 持续督导的期间上市日起至 2022年 12月 31日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 年同期增 减(%)2019年
营业收入1,296,688,065.651,045,044,542.9924.08910,261,053.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86,786,638.98176,977,360.245.54143,077,038.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174,069,932.50157,076,321.4910.82128,789,359.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210,982,053.69265,886,171.38-20.65130,713,158.20
 2021年末2020年末本期末比 上年同期 末增减( %)2019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1,987,886,055.431,749,697,836.9113.611,612,093,472.22
总资产2,486,504,620.362,181,807,536.7313.972,055,506,010.89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1年2020年本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2019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60.634.760.6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650.633.170.6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0.620.5610.710.5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10.57减少0.47个百 分点17.3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9.419.38增加0.03个百 分点15.58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6.055.05增加1个百分 点4.19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08%,其中反射膜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4.31%,受设备停机改造及限电停产影响,光学基膜产能受限,光学基膜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 7.31%。

2、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20.65%,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及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1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78,939,854.48319,656,807.93354,287,057.05343,804,346.1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43,161,551.1248,520,330.9454,406,556.3040,698,200.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41,340,681.2346,241,109.0451,394,211.3935,093,930.8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5,235,371.6787,614,977.0032,906,989.3575,224,715.67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金额附注(如 适用)2020年金额2019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33,381.05 -381,064.37-14,240.8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1,629,571.26 21,072,338.3817,044,466.45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1,323,069.42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 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4,223,114.14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2,824,228.69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 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 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753,269.61 -104,428.86-1,493,967.3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2,249,328.26 3,510,035.092,571,649.1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12,716,706.48 19,901,038.7514,287,678.59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 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400,000,000.00200,363,550.00-199,636,450.0012,693,419.43
应收款项融资78,740,094.0254,177,818.98-24,562,275.04-
交易性金融负债--62,400.00-62,400.00-
合计478,740,094.02254,478,968.98-224,261,125.0412,693,419.43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面对原材料涨价、设备停机改造及限电停产等挑战,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 129,668.81万元,同比增长 24.08%;实现净利润 18,678.66万元,同比增长 5.54%。因公司实施 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在本报告期内计提股份支付费用4,440.08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实现净利润为 21,803.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20%。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全年发展目标,专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创新和改变,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研发创新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 7,847.17万元,同比增加 2,570.69万元,同比增长 48.72%,持续的研发投入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
在反射膜产品上,深化配方与工艺,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持续降低制造成本,保持公司反射膜长期竞争力。此外,针对 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应用进行专项开发,并实现批量出货;配合光学基膜产线改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过往复循环的设计、试验、调试,光学基膜在透光率、雾度、外观、附着力等关键指标方面持续改善,为后续产品品质有效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提供保障。

2、注重研发创新,推进新产品开发
落实“十年十膜”战略目标,推进 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高效运转。持续推进 CPI薄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等项目的开发与验证;通过战略规划完成锂电池隔膜、偏光片用功能膜等项目的立项和开发;通过难点解析重点攻关 TPX离型膜项目。公司短期、长期产品规划清晰,积极储备和研发面向未来科技前沿的新产品。

3、加快研发平台建设,深化人才队伍建设
搭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加快长阳尖端研究院各平台建设,购置若干试验设备,完善公共测试平台的检测服务、试产机制与评价体系;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产品基础理论研究,有效缩短产品开发进程;落实公司三年“百人计划”的目标,加快研发队伍的搭建,完善人才引进力度与内部人才培养强度的“双轨道”发展路径。

(二)营运管理方面
1、募投项目投产保障反射膜产品供应
2021年 5月,公司募投项目“年产 9,000万平方米 BOPET高端反射型功能膜项目”正式投产,投产后运行良好,新增产能有效缓解了反射膜长期供应紧张的局面,为公司反射膜做大、做强、做精提供了充足的产能保障。

2、光学基膜产品品质持续提升
公司继续加大光学基膜研发投入,优化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不断改造和调试加工设备,持续优化洁净生产技术,光学基膜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稳定性不断改善。此外,公司组织对光学基膜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光学基膜产品品质稳定性持续提升,但受设备停机改造及限电停产影响,报告期内,光学基膜产能受限。

(三)围绕重点产品,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公司在销售部门实践“铁三角”拓展业务,通过重点业务战役,优化营销、生产、财务等内部流程,提升研判和把握市场形势能力。

1、反射膜产品维持较强竞争力,重点应用领域拓展持续推进
报告期内,虽然受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等不利影响,但是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及服务、快速的供货反应速度,反射膜出货面积持续增加,仍稳居全球第一,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公司针对 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应用通过“业务战役”重点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未来,随着 Mini LED反射膜等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反射膜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2、光学基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市场拓展稳步推进
随着公司光学基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显示用光学预涂膜、光学离型膜及光学保护膜等领域客户拓展顺利,但受设备停机改造及限电停产影响,报告期内,光学基膜产能受限。

(四)积极稳妥推进产能布局
合肥光学基膜及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是公司未来业务的重要发力点,公司结合市场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拟有计划、分步骤投入该项目,保障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1、扩充光学基膜产能,扩大公司业务规模
公司拟在合肥新建“年产 8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项目产品主要应用方向为偏光片离型膜和保护膜、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离型膜、新型显示用预涂膜等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建设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而扩充产能,有利于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

2、布局锂离子电池隔膜,落实战略目标
公司拟在合肥投资建设“年产 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项目建设有助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公司转型升级,符合公司“十年十膜”的发展目标。

(五)落实股权激励,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技术骨干与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限制性股票的归属和预留部分的授予工作,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落地有利于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公司长远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高分子功能膜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公司秉承“成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功能膜公司”的企业愿景,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及相关产业政策,结合公司“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十年十膜”的发展目标。公司致力于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储备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不断衍生新产品、拓展新领域,逐步实现公司由技术追随者到技术引领者的转变,最终致力于打造关键基础工业新材料平台、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世界级企业。

2、主要产品及服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反射膜、光学基膜、背板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

(1)反射膜
公司生产的反射膜,产品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液晶显示用反射膜和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按照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非涂布反射膜和涂布反射膜。在液晶显示领域,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可量产的反射膜产品型号达 30多种,是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个尺寸液晶显示电子产品领域;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公司通过进一步的技术投入和技术储备,在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上贴合功能性的薄膜,调整收放卷张力,优化胶水固化工艺,在国内独创研发并可量产多层复合反射板。此外,公司针对 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等需求不断深化产品开发。

(2)光学基膜
光学基膜作为多种光学膜(扩散膜、增亮膜等)的基膜,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报告期内,公司光学基膜在关键指标透光率、雾度等方面持续改善,应用领域重点转向光学离型膜、光学保护膜、显示用光学预涂膜等领域,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巨头的技术差距。

(3)背板基膜
公司生产的背板基膜包括普通白色型、普通半透明型、高耐水解型、高阻水高反射型四个系列,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其中高反射型背板基膜属于公司领先的产品。

(4)其他功能膜
为了响应市场及满足客户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开发新产品,保证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其中,公司普通型和高阻胶型两大系列的TPX离型膜产品已实现量产,“年产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正在建设中,力争2022年实现小批量生产。此外,公司按照“十年十膜”的目标,重点聚焦新型显示、半导体、5G、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这四大应用场景,重点开发这四大应用场景中严重依赖进口且急需实现进口替代的关键性功能膜产品,积极研发和储备CPI薄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等产品。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坚持以研发为先导,以生产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实行“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控制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形式,公司尖端材料研究院负责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行业情报的收集以及专利成果的申报。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从研发项目立项、研发费用投入及研发成果评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设立基膜制备、合成技术、精密涂布/复合、精密加工、光学设计等技术开发中心;在研发流程上面,建立产品开发 IPD流程,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管理 6个阶段,建立了一个涵盖流程概览、阶段流程、子流程和模板的分层结构框架,搭建了全面的项目管理体系;在合作研发方面,一方面公司积极加强与外部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借助外部力量促进研发能力的提升。公司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化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特种功能膜等新型产品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公司结合产业特征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与下游客户进行协同研发。根据与下游客户进行直接交流及需求分析,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最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也为公司与下游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增强了客户粘性。

2、采购模式
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 PET膜级切片、母粒及树脂等。公司设有专门的资材管理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一般情况下,公司根据生产计划、销售订单、库存情况以及原材料市场情况进行原材料采购。公司主要原材料都必须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主要供应商的原材料采购多以框架性采购合同为基础,采购数量和价格在合同中约定或公司在实际需求时以订单形式明确落实。PET膜级切片作为石油炼化下游相关产品,公司主要向中国石化、恒力石化等采购。此外,所需的树脂、母粒等均为通用产品,市场供应充足。

3、生产模式
生产过程中,公司按照客户需求的产品规格、数量和交货期制定销售订单,技术部门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定生产工艺,生产管理部门则根据销售订单、生产工艺,结合库存情况、产能情况制定具体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流程管理,监督安全生产,组织部门的生产质量规范管理工作。在产能有剩余的情况下,公司会根据市场行情和销售预测,对部分产品进行适量备货,以确保客户订单突然增加时,能快速生产出客户需要的产品,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4、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主要客户对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品质和性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试制、认证等环节后才能加入其供应链系统。一般而言,从接洽至通过国内知名终端客户认证通常需要 3-6个月的时间,而通过国外知名终端客户认证则通常需要 6-12个月。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以直销模式为主,为拓宽市场和客户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也会选取部分有市场经营能力和客户资源的经销商进行合作。公司以丰富的产品类型、良好的产品品质及快速的供货响应与韩国三星、韩国 LG、京东方等国内外知名面板、终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
在国内特种功能膜市场上,国际厂商因历史悠久起步较早,行业经验丰富,研发生产技术先进等原因,我国特种功能膜长期依赖进口,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日本东丽、日本帝人和韩国 SKC等国外企业长期以来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从“十三五”期间,国家新材料产业规划将先进高分子材料列入重点发展六大材料之一,2020年 7月,中国 BOPET专委会发布的《聚酯薄膜行业十三五概况及十四五规划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聚酯薄膜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绿色化、功能化、差异化的理念,全力促进行业产品进一步向高端化、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近几年,随着聚酯薄膜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聚酯薄膜行业投资增速过快,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差异化及功能性聚酯薄膜起步相对较晚,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较为落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部分功能性聚酯薄膜仍需要依赖进口。国内聚酯薄膜行业呈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但近几年国内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BOPET高端膜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

(2)行业基本特点和主要技术门槛
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因其自身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电工电子等工业领域。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相应地对特种功能聚酯薄膜产品的品质、性能、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薄膜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配方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有着苛刻的要求,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在产品配方设计方面,设计者根据不同组分在薄膜中的作用和功能,选择不同的助剂体系以及不同数量及粒径大小的粒子;再根据产品设计的目标性能对不同原料进行组分配比,对不同配比下制造出的试样进行多方面性能测试。通过大量的实验与筛选,最终确定出符合目标性能的最优化配方设计。

在制造工艺方面,根据薄膜拉伸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单向拉伸技术和双向拉伸技术,目前特种功能聚酯薄膜多采用双向拉伸技术,相比于单向拉伸技术,双向拉伸技术可有效改善薄膜的拉伸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尺寸稳定性以及厚度均匀性等多种性能,并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双向拉伸的原理是将聚酯切片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挤出厚片后,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范围内(高弹态下),通过纵拉机与横拉机时,在外力作用下,先后沿纵向和横向进行一定倍数的拉伸,从而使高聚物的分子链或结晶面在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取向而有序排列,然后在拉紧状态下进行热定型使取向的大分子结构固定下来,后经冷却及后续处理便可生产出理想的薄膜。

在生产设备方面,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包括挤出系统、铸片系统、拉伸系统、收卷系统四部分。挤出系统是将原料由固态转变为熔体,同时将各自原料充分混炼的设备。聚酯切片进入挤出机,在挤出机高温和巨大的剪切力作用下熔融、塑化成均匀的熔体。挤出系统主要由挤出机、一次过滤器、计量泵、二次过滤器等组成。铸片系统是将挤出系统输送来的均匀稳定的熔体通过模头流延在转动的急冷辊上,使之形成无定型的厚片。拉伸系统是将从铸片系统中形成的厚片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纵向和横向拉伸,使分子链向特定的结晶面取向形成薄膜的过程。

拉伸系统主要由纵拉机和横拉机组成。收卷系统主要作用是将成型的薄膜用芯轴卷成指定长宽的成品,同时控制卷轴张力。收卷系统主要包括收卷轴、张力控制器、压花辊、展平辊、静电消除器等装置。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目前国际上仅美国(如美国 3M)、日本(如东丽、帝人)、韩国(如韩国 SKC)、中国(如公司、航天彩虹、兰埔成、合肥乐凯)等少数国家掌握了光学膜等特种功能聚酯薄膜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

公司自成立之初,管理团队就根据聚酯薄膜产业的特点,坚持走差异化道路,提出了“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

公司自成立时,研发团队以反射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升级,使得反射膜性能不断提升、型号不断丰富,成为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产品。在技术水平方面:公司通过不断优化配方设计以及工艺参数,成功研发出多相泡孔结构,取代了之前的双相泡孔结构,使核心指标反射率进一步提升到 97%以上,可与国外巨头企业同类产品相媲美,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产品种类方面:公司是全球少数拥有完整的反射膜产品组合和技术储备的企业之一,公司实现了液晶显示全尺寸应用领域的覆盖,有效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在客户资源方面:公司反射膜产品凭借品质优良、供货速度快等优势,得到了客户广泛认可和使用,已成为韩国 LG、京东方、群创光电等国内外知名面板、终端企业的供应商,并成为韩国三星电子光学膜片全球供应商;在产品成本方面:公司自行规划设计及调试反射膜所需的生产线和专用设备,由公司提供技术规范并委托专业的设备制造商进行定制化制造,在保证产品制造设备高精密性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反射膜产品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份额方面:公司反射膜出货面积位居全球第一,报告期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地位稳固;在应用领域上,公司 Mini LED反射膜、中小尺寸用反射膜、吸塑反射膜已实现批量销售,满足了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公司反射膜产品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名牌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并获得了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2019年,公司作为唯一的光学膜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授予“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卓越贡献奖”。
2018年底,公司结合发展战略及技术积累,进军技术壁垒更高的光学基膜领域,虽然公司光学基膜起步较晚,技术突破时间较短,但经过研发团队往复循环的设计、试验、调试,在高洁净、高透光率等核心技术指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正在逐步缩小与国外巨头的技术差距。在产品配方设计方面:公司在实际研发过程中,结合表面张力要求、附着性要求以及耐水性要求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的配方研究与试验,调配出适合不同功能性涂层的底涂树脂配方,在通过不断优化涂布工艺技术,保证了光学基膜的表面厚度均一性,便于后续涂覆等加工工艺生产与产品的稳定;在工艺流程优化方面:光学基膜的制备涉及较多的关键流程,如挤出、过滤、双向拉伸等,以双向拉伸环节为例,其中涉及的重要工艺参数有拉伸温度、拉伸比、热定型温度、定型区间长度等。这些关键流程以及过程工艺参数都会对光学基膜性能和质量产生影响,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往复试验,优化工艺流程及参数。公司利用在反射膜制备技术上的积淀和储备,报告期内,公司光学基膜生产经验不断积累,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在洁净生产方面:针对光学基膜对雾度、透光率等核心指标的要求,公司不断改造和调试加工设备,对洁净生产技术持续优化,光学基膜的透光性和雾度等关键指标持续改善。公司光学基膜所应用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业中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国外巨头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在光学基膜领域不断的进行研发投入,力争光学基膜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实现光学基膜的全面进口替代。

报告期内,公司背板基膜业务收入占比较小。目前公司背板基膜在 PCT48小时后断裂伸长率、热收缩率、平整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与主要竞争对手相当,已到达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背板基膜在技术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公司率先研发并量产的高反射型背板基膜,在满足绝缘性能的基础上,可有效提升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得到了下游太阳能背板厂商的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光学基膜、背板基膜所应用的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反射膜所应用的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专利包。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平板显示作为物联网的显示终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CRT)来说,平板显示已成为显示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平板显示(FPD)包括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液晶显示(LCD)凭借其具有的工作电压低、功耗低、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平板显示(FPD)产业的主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液晶显示等领域。
(1)液晶显示(LCD)
液晶显示(LCD)作为平板显示技术的一个分支,因其在性价比、分辨率、耗电量、屏幕尺寸多样化、技术成熟度、制造工艺等多个关键性指标上占据优势,已成为当前平板显示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和产品,占据了平板显示领域 90%以上的市场份额。OLED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由于量产技术尚未成熟、价格居高不下等原因,在大尺寸应用领域方面仍然有很多难题尚待解决。

而 TFT-LCD在改善宽视角、快速响应、对比度、黑底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特别是采用量子点技术大幅提高了色域,甚至超过了 OLED的色域,这一短板的补缺大大提升了 TFT-LCD的竞争力。
目前,大尺寸 LCD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脑上,小尺寸 LCD主要用在手机、车载工控等方面,其中液晶电视是 LCD应用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屏幕的大尺寸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已成为 LCD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LCD电视的大尺寸化将有效带动上游光学膜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

(2)OLED显示
OLED全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尤其是 AMOLED显示器件,凭借高对比度、可柔性、色彩艳丽等优点,近年来已进入快速商业化阶段。未来五年,智能手机用 OLED显示面板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出货金额和面积将出现“量价齐升”的发展势头。但相比于 LCD技术,OLED产品成本较高、产能有限,导致终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部分中高端手机,TFT-LCD面板在大尺寸面板应用领域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成本竞争优势。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 TV市场出货数量 2.32亿台,其中,OLED电视全球出货量 660万台,占比极小。

(3)Mini LED/Micro LED显示
Mini LED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既可以作为小间距显示屏的升级产品,提升可靠性和像素密度,又可以作为新型背光源提升 LCD屏的显示性能,与 OLED直接竞争,维持 LCD面板市场份额,显著提高 LED背光源产值。Mini LED做背光源一般采用直下式设计,通过大数量的密布,从而实现更小范围内的区域调光,能够在更小的混光距离内实现更好的亮度均匀性、更高的色彩对比度,进而实现终端产品的超薄、高显色性、省电;搭配柔性基板,配合 LCD的曲面化也能够在保证画质的情况下实现类似 OLED的曲面显示。另一方面,由于目前 OLED是有机材料产品,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不及 Mini LED。2021年是 Mini LED商业化元年,三星、苹果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采用 Mini LED背光的 TV及平板类产品。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2.1%。未来几年,在三星、苹果等国际大厂的推动下,Mini LED背光产品出货量将快速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配合三星等下游客户推进 Mini LED背光产品,已经实现批量供应。

目前,虽已有部分厂家产出 Micro LED概念产品,但受制于制造成本高昂、巨量转移技术未突破等因素影响,暂未实现规模量产。

(四)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始终专注于反射膜、光学基膜等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过多年的技术投入及技术研发,公司在原材料分子结构设计、薄膜表面微结构设计、胶水和复合材料的配方设计、产品制程和关键设备设计技术、精密涂布与复合技术、薄膜表面印刷及裁切技术、产品评价及应用开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均是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实践不断总结而来。截至目前,公司拥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具体情况及来源以及核心技术形成的具体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其在生产环节中贡献情况如下:

序 号技术 名称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应用 产品应用的生 产环节成熟 程度技术 来源
1聚酯薄膜 双向拉伸 生产线设 备设计能 力根据产能的需要,自主设计并建设反 射膜、白膜、光学基膜和背板基膜生产 线能力,其中,生产线整体由公司自主 设计建设,所需的其他专用设备,由公 司提出设备技术规范和品质要求,委 托专业的设备制造商为公司定制化生 产制造,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30%以上, 实现低成本扩充生产规模。射 膜、白 膜、光 学基 膜、背 板基 膜反射膜、白 膜、光学基 膜和背板基 膜关键工艺 节点所用设 备及生产线 的优化布局大规 模应 用自主 设计 集成 创新
2高反射率 高辉度反 射膜配方 设计配方技术包括(1)白色填料技术:即 选择合适的白色填料并且能够在树脂 中获得良好的分散性,形成多个反射 界面,提升产品反射率;(2)不相容 树脂技术:选择合适的不相容树脂,使 拉伸过程中在不相容树脂与树脂间、 不相容树脂和填料间出现微粒空穴, 空穴的大小和分布均匀,控制空穴的 大小和分布保证获得优异的反射率; (3)反射膜增韧技术:选择合适的高分 子改性材料,使聚酯材料与功能材料 交联,提高双向拉伸聚酯反射膜的韧 性,提高生产稳定性,改善产品力学性 能。射膜用于功能母 粒的造粒环 节,通过在 拉伸环节形 成多相泡孔 结构从而提 升反射率并 提高生产稳 定性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3光学膜的 光学设计 开发应用相关光学理论和数值仿真,根据 光学膜在显示架构中的作用,设计出 光学在膜片中的最佳路径。其次通过 筛选膜片中各类材料并根据这些材料 的折射率来实现膜片的产品设计。最 后通过制备的样品进行验证。射 膜、光 学基 膜、扩 散膜、 增亮 膜、复 合膜通过光学设 计合理指导 产品结构设 计和原材料 的筛选和搭 配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4反射膜生 产工艺技 术通过大量的试验与筛选,不断优化工 艺参数,实现产品优异的物理性能和 光学性能。主要包括:(1)拉伸技术: 合适的拉伸温度和拉伸比,以获得膜 内微细泡结构,提高反射率。(2)热 定型技术:选择合适的热定型温度和 定型区间长度,保证获得较低的热收 缩;(3)链条管理技术:优化链条保养 技术,进行链条寿命管理,降低膜面印 痕及折痕等品质问题的发生的风险。射膜用于横向拉 伸和纵向拉 伸环节,优 化工艺参数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5光学基膜 生产工艺 技术将理论设计与工艺试验相结合,不断 的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产品优异的物 理性能和光学性能。主要包括:(1) 拉伸技术:合适的拉伸温度、拉伸比和 拉伸速率,调整薄膜的取向程度和结 晶程度,提高薄膜的平整度、力学性能 和光学性能。(2)热定型技术:通过 对热定型及冷却区间温度和长度的独 特设计,将薄膜热收缩控制在极低的 程度,保证了后续加工使用的耐温性。 (3)在线涂布技术:开发出适合不同 功能性涂层的预涂树脂配方,改善薄 膜的表面附着力的同时赋予薄膜更好 的光学性能,并不断优化涂布工艺技 术,保证了预涂层厚度和表面张力的 均匀性,便于后续各种功能涂层的再 加工。学基 膜用于纵向拉 伸、在线涂 布和横向拉 伸环节,优 化工艺参数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6高分子改 性工艺技 术把相关的功能添加剂以共混造粒的方 式形成功能母料,投入到聚酯薄膜生 产过程中,以实现聚酯薄膜的特定性 能,如抗静电、抗紫外、耐候性、耐水 解等。板基 膜、白 膜、反 射膜用于共混造 粒环节,通 过不同的产 品配方设计 以获得特定 的性能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7精密涂布 技术选择优化的配方组分和工艺条件(包 括配液黏度、涂胶量、生产速度、烘箱 温度风速或 UV能量等),保证产品的 外观和光学性能。在涂布反射膜领域, 公司通过配方调整及设备改造,优化 涂布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稼动率, 增产增效地将涂布产品的产能提升 20%;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良率与 得率。在保持大中尺寸显示用涂布产 品持续增量的同时,公司通过配方筛 选优化与终端客户的配合,成功开发 中小尺寸涂布反射膜产品,并在 iPad、 笔记本、手机等中小尺寸背光领域实 现批量销售。射 膜、增 亮膜、 扩散 膜用于精密涂 布环节,保 证产品的外 观和光学性 能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8高反射率 型抗 UV背 板基膜将反射膜的技术与背板基膜技术相结 合,能在保持原有绝缘性能、力学性 能、及抗 UV性能同时,提高薄膜反射板基 膜用于具有高 反射率的背 板基膜小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 的发电效率。    
9多层高分 子薄膜/金 属薄膜复 合技术选择优化的涂布配方和复合工艺(涂 层厚度、贴合速度、收放卷张力等)、 实现多层高分子薄膜和金属薄膜的复 合,生产时控制各段工艺条件,实现复 合产品的快速贴合、低内应力、低翘 曲,提高产品挺度、拉伸强度、遮光性。 通过优选合适的压敏胶原料、工艺优 化等,制备出低 Vocs气味、高剥离力、 耐候性佳的 Mini LED背胶反射膜,同 时也开发出低收缩、低剥离力的定制 化 Mini LED产品。目前背胶反射膜已 实现在三星、LG、华为、TCL等终端 Mini LED显示厂商实现批量销售,为 Mini LED的大规模量产提供反射膜国 产化保证。层复 合反 射板、 增亮 膜用于多层复 合反射板贴 合、 Mini LED背胶反 射膜生产环 节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10特种聚烯 烃多层流 延技术通过设计优化与改造生产设备,控制 各段工艺装备条件,制备的多层特种 聚烯烃薄膜晶点、划伤缺陷少,各层厚 度均一、尺寸稳定性好。PC离 型膜用于挤出和 流延生产环 节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11高精度多 孔式裁切通过特殊形式刀模,搭配全自动高精 度裁切设备进行加工,通过特殊裁切 加工将反射膜加工成为客户端需求的 裁切形状,达到客户的应用与组装需 求。射膜用于关键裁 切环节,保 证产品的外 观和光学性 能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12高精度荧 光油膜印 刷以设计图纸开立印刷网版,可通过全 自动印刷机将特殊油墨印制在膜上, 搭配全自动 UV固化机油墨进行固化 及干燥,从而达到客户对品味及画面 的需求。射 膜、扩 散膜用于印刷环 节,保证产 品的外观和 光学性能大规 模应 用自主 研发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认定称号认定年度产品名称
单项冠军产品2018年光学反射膜
备注:2021年 11月,公司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关于印发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通过复核的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的通知》(工信部联政法函[2021]326号),公司光学反射膜产品作为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通过了复核。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重点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较好的预期研发成果。

公司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反射膜,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配方设计,优化工艺流程,生产效提高应对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水平。公司积极配合终端开发了小尺寸、高亮度及减薄化等多种反射膜,其中 Mini LED反射膜、吸塑反射膜、高亮度反射膜等产品不断优化,性能取得显著突破,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

在涂布复合反射膜领域,公司通过调整配方及设备改造,优化涂布生产工艺,降低涂布过程材料的损耗,提高生产设备稼动率,产能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良率与得率。涂布复合产品采用无溶剂贴合方式生产,在提升反射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降低了涂布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生产。此外,公司积极配合应用终端开发 Mini LED背胶反射膜、中小尺寸涂布反射膜、车灯用有色复合功能膜等产品的研发,其中中小尺寸涂布反射膜已开发成功,并在京东方、LG、国显、天马、群创等客户量产使用;Mini LED产品已批量稳定供货给三星、LG,并对京东方、TCL、索尼等客户也已实现小批量供应。

在光学基膜领域,公司继续围绕电晕基膜和预涂基膜两大方向,深挖产品技术、提高产品品质。电晕基膜方面,公司从上游原料入手,严格把控聚酯切片的物性,从源头上保证了基膜的光学性能,再结合双拉成型工艺的优化,通过大量工艺参数的调整,包括拉伸温度、拉伸比、热定型温度等,有效改善了基膜的外观和物性,实现了中高端离型膜、保护膜基膜的研发和批量量产。

预涂基材方面,公司在产品配方设计方面加大投入,开发出适合不同功能性涂层的预涂树脂配方,大大提高了预涂层的附着力,再通过不断优化涂布工艺技术,保证了预涂层厚度和表面张力的均匀性,便于后续各种功能涂层的再加工。此外,在洁净生产方面,公司不断改造和调试加工设备,对洁净生产技术持续优化,改善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光学基膜透光性和雾度等关键光学指标,并提高了光学基膜的表面洁净度,提升了产品外观品质,满足中高端显示光学基膜的使用需求。

在光伏背板基膜领域,公司开展普通型乳白色背板基膜,透明背板基膜白色抗UV增强背板膜的研发,该项目已进入小试阶段。

在半导体柔性电路板压合离型膜领域,公司已成功研发出三层结构的普通型和高阻胶型两大系列柔性电路板用离型膜产品,以及单层厚度的 TPX离型膜产品,并实现了批量的生产和销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普通型离型膜的成本,提升高阻胶性离型膜的产品性能,并研发不同厚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离型膜产品。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年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3211282118
实用新型专利123130
外观设计专利0000
软件著作权0000
其他0000
合计3313313148
备注:累计数量中,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为 30项,有效获得数为 2项。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78,471,687.5652,764,740.6448.72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78,471,687.5652,764,740.6448.72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 比例(%)6.055.05增加 1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本期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2,570.69万元,同比增长 48.72%,主要系研发人员增多导致职工薪酬增加,新产品开发研发试验投入较多以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 资规模本期投入 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 景
1呋喃二甲酸基聚酯生产示范5,000533.891,769.93量产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纤维与薄膜
2功能膜高价值组合专利培育项目370127.28442.04运行阶段,进展顺利形成功能膜 专利群国内领先知识产权保 护
3用于改善人造石墨片垂直导热系数 (10W/m·K)的聚酰胺酸前体和聚酰 亚胺薄膜1,000432.67925.68中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超薄显示与 柔性电子
4高性能PEN薄膜的研发40035.97369.43客户验证阶段,进展 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液晶显示/柔 性电子
5高端显示用光学基膜的研发45756.69494.07客户验证阶段,进展 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液晶显示/柔 性电子
6高性能显示用聚酰亚胺光学基膜40046.68192.87客户验证阶段,进展 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
7无色透明 PI膜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1,8281,198.781,417.38客户验证阶段,进展 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柔 性电子
8易拉胶带用 TPU膜的开发940610.99610.99中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
9高端显示用预涂光学基膜的开发638639.09639.09客户验证阶段,进展 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
10光学膜特殊印刷技术开发710762.37762.37客户验证阶段,进展 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
11超高辉度白色聚酯反射膜的研发898706.93706.93中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液晶显示
125G手机天线用 LCP膜的开发473347.23347.23小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5G通讯
13超厚 OCA胶膜的开发590271.78271.78小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
14大屏触控纳米银线高达因背涂树脂开 发900461.80461.80小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
15手机用高抗压高亮度涂布型白色反射 膜的研发及产业化505279.36279.36中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液晶显示
16LED显示背光模组用光学复合膜的研 发720269.24269.24中试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液晶显示
17显示折叠屏用关键光学薄膜的研发及 产业化1,15063.5663.56研发阶段,进展顺利成果产业化国内领先新型显示
合计/16,979.006,844.3110,023.75////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