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宝兰德(688058):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原标题:宝兰德: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修订版) 公司代码:688058 公司简称:宝兰德 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 (修订版)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易存道、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那中鸿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那中鸿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0,0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4,000,00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公司 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89.48%。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0,0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转增16,000,00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56,000,000股。 公司尚处于回购股份期间,通过回购专用账户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 截至本次董事会审议之日,公司尚未实施回购。 如在本次董事会审议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应分配股数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转增)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转增)总额。如后续应分配股数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已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 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3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70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9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9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12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36 第九节 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13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37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5%,系报告期内公司抓住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机遇,夯实电信业务的同时,金融行业和政府行业收入增长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降低5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降低73.19%,系报告期内,公司从不同行业维度不断挖掘延伸业务,在金融与党政领域做深做广客户维度;在研发领域投入大量研发人员,因此由于销售渠道的建设以及产研力量的持续投入带来公司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迅速,而收入的体现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使得公司本期业绩承压。 2021年度,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未完全消除,并且为进一步增加研发实力和业务扩展能力,公司大量引进优秀人才,沉淀技术积累,提升项目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导致公司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销售团队的成本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占比较上年度提升较多, 2021 年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8.07%,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团队建设,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销售费用较去年增长83.18%,使得 2021年整体成本上升比较明显,再加上新产品销售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期间费用提升大幅度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123.22%,主要系上述研发、营销人员增加导致的成本大幅增加,以及税金支出同比增加,使得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长幅度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幅度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均较2020年末下降,主要系报告期未分配利润减少所致。 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较2020年分别下降56.21%和55.92%,主要系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且股本未发生变动所致。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1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发展规划方向,在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带领下,全体员工努力拼搏,继续夯实公司在电信、政府、金融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抓住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在军工、能源等行业的市场机会,不断拓展行业新客户,增厚公司业绩。同时,公司继续坚持技术及创新驱动,产品围绕基础设施软件+智能运维快速布局,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整合产品组合,形成满足各行业市场需求的系列解决方案,优化客户体验。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应用态势智能感知,该产品展现出灵活数据采集、智能联动分析、专业指标体系、图形化操作引导、自动化监控采集配置、采集凭证批量化配置、全流程闭环管理七大技术优势,将为很多企业级用户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使用中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在用得“好不好”的问题上为确认IT资产是否真替真用,亟需能用、好用的自查工具等问题。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9,983.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65%;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2.0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0.15万元,同比降低73.19%。 (一)行业拓展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电信领域。除公司中间件产品在中国移动总部及20多个省份核心业务系统的应用逐年增加外,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智能运维产品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落地,为客户的IT运维保驾护航。 在政府行业,公司一方面继续巩固存量市场,提高客户粘性,另一方面,开拓增量市场:加大部委客户的开拓力度;同时,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布局。报告期内,在保持政府行业中间件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扩大的基础上,公司智能运维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在逐步开始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运维保障和服务,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产品的多元化对营业收入增长将产生持续推动作用。 金融行业是对 IT 系统高度依赖的行业,因此对于中间件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稳定性要求较高。该领域对国外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目前主要市场份额仍由 IBM、Oracle占据。国产中间件产品进入到金融行业客户的核心业务系统较少。公司之前在对技术要求苛刻的电信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对核心业务系统替换境外同行中间件的经验以及多年的运行经验,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 公司目前已经在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的多个客户系统中实现了中间件的应用,推广和应用的范围有明显扩大之势。在2021年已公开招投标的金融客户中,宝兰德中标率达50%以上,全年金融行业收入增速明显。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的不断发展深入,其他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也正在陆续开展。公司将抓住时代机遇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不断在多个行业进行拓展和发展,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不断丰富产品品类 目前公司中间件产品既包括了应用服务器 BES Application Server、交易中间件 BES VBroker等基础中间件软件,还形成了容器管理平台 BES CloudLink CMP、软件仓库BES CloudLink Barn、数据交换平台 BES DataLink DXP、数据集成平台 BES DataLink DI、大数据平台 BES DataLink DSP等数据和云计算类中间件,同时通过消息队列服务平台 BES MQ PaaS,应用服务器轻量级版本、微服务版本等的研发,丰富了云原生应用中间件产品类别。报告期内,公司陆续推出并完善了Web服务器中间件、缓存中间件、安全中间件等新的中间件品类,另一方面以云原生技术为核心,支持容器、微服务等多种灵活的交付方式;以运营商场景为基础,不断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容器云PaaS平台。 在智能运维产品线方面,公司不断补齐监控产品类别,实现全栈融合监控能力,增强低代码开发能力,快速适应用户需求变化。在应用性能管理软件 BES WebGate基础上,新推出基础设施监控软件 BES WebGate Infrastructure 产品并启动了用户体验类监控采集产品的研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融合监控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新推出智能运维编排软件 BES Opslink OOS,允许用户通过拖拉拽方式快速建立运维作业和任务,实现自动化调度,快速应对用户不同运维场景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着重建立全域贯通的融合监控体系,打造兼顾传统运维、自动化运维、敏捷运维、智能运维的一体化运维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缓存中间件、容器监控、浏览器监控、APP监控、容器云监控、应用态势智能感知、低代码平台、运维一体化平台等产品,并更新各类产品版本58次、完成各类产品特性1,160次。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和丰富来助力公司市场的快速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从产品功能在用户整体IT系统架构中应发挥的作用出发,梳理各产品功能定位,并进一步规范化和统一技术架构,使产品的组合集成更标准、更便利,方便应对不同场景下的产品组合,形成产品强强联合的优势,给用户提供更优质客户体验。目前,公司已整合形成了容器云解决方案、融合监控解决方案、智维大脑解决方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应用态势智能感知等系列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客户的应用场景需求。 (四)积极参与构筑行业生态 公司积极推进行业生态建设,产品先后与国内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几百家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兼容性互认。报告期内,公司成为了华为鲲鹏生态内的首家完成应用服务器产品基于鲲鹏技术实现全栈优化的中间件厂家,并成为华为早期通过Validated认证的厂家。 (五)报告期内获得的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先进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获得多项资质奖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的重要资质奖项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培养、使用、留住人才等环节,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人才激励机制,组织员工参加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等,营造集聚各类优秀人才的环境,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企业级基础设施软件企业。目前形成了以基础设施类软件及智能运维类软件“两翼协同发展”的格局,主要从事相关软件产品的研发、推广及为客户提供专业化运维技术服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如下: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 盈利模式 公司报告期内的盈利主要来自于销售自行研发的软件产品以及销售软件产品的售后技术服务。持续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丰富产品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从而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是公司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 2、软件销售模式 公司具备独立完备的销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提供给中国移动、金融行业、政府行业等大型政企客户,直接销售模式是公司进行软件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政府行业软件产品销售一般按客户要求以经销销售模式进行。不同销售模式的主要业务流程内容如下: (1)直接销售 公司具备独立完备的销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报告期内,直接销售模式是公司进行软件产品和服务销售的主要方式。 在该模式下,公司参与客户的公开招标或商务谈判。达成交易意向后,公司直接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如公司签订产品供货合同,公司根据合同内容进行产品发货,并向客户提供安装实施、调试、及支持试运行等相关工作。产品到货后公司向客户索取到货证明,试运行阶段结束后公司向客户索取试运行稳定报告。如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公司向客户提供合同中指定服务内容。 由于中间件软件产品在客户的业务系统中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同时中间件软件本身与上层应用软件紧密相关,所以产品一经使用,替换中间件软件相对成本较高。一般在新建系统中,客户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确定产品及合作方,而在后续的系统扩容业务中,客户一般不会更换中间件产品提供厂商,通常采取单一来源谈判的方式进行扩容采购。 智能运维类软件产品在客户日常运维操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效率提升作用,同时,智能运维类产品会管理大量现网应用系统的运行数据,与用户现网的已存在的管理系统打通完整的支撑流程,所以产品一经使用,替换运维产品的成本较高。一般在运维能力的独立规划建设中,客户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确定产品及合作方,后续扩展能力时,客户一般会采用在原有系统上功能扩充的方式进行以便提升进行成本控制。客户会关注厂家的功能覆盖度。 (2)经销销售 公司经销销售模式是指,公司通过经销商进行产品销售,由经销商将产品销往最终客户的一种方式。 经销商模式下,当客户发布与公司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时,公司一般协助经销商参与客户的公开招标或商务谈判。经销商与客户签订产品或服务采购合同后,经销商与公司签订产品或服务采购合同。如经销商与客户签订产品供货合同,公司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将产品发往经销商或经销商指定的客户地点,对于需要由公司直接向客户提供安装实施、调试、及支持试运行等相关工作的公司将提供相应工作,产品到货后经销商向客户索取到货证明,试运行阶段结束后经销商向客户索取试运行稳定报告。对于不需要由公司直接向客户提供安装实施、调试及支持试运行等相关工作的公司将根据双方的合同在产品到货后经销商提供到货证明。 如经销商与客户签订服务合同,公司依据与经销商的合同内容,将直接向客户提供合同中指定服务内容。 3、采购模式 公司作为软件企业为非生产型企业,业务流程不涉及生产环节,其销售自行研发的软件产品 具有无差异化和可批量复制的特性。公司日常经营发生的采购主要为偶发性的外包服务采购和采购开发部署软件相关的其他软硬件产品。 4、研发模式 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一般需要进行市场需求分析调查、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制定预算, 在经过公司管理层对项目的可行性和预算论证通过后方可立项。立项后,项目研发过程分为 6个阶段:规划、需求分析和设计、架构设计、开发实现、测试及发布。待研发项目完成后,通过注册软件著作权,形成软件产品,再向客户出售软件产品实现盈利。 公司研发形成产品并向客户销售的过程即为公司实际的生产过程。公司在软件产品交付后,通过售后技术服务的方式为客户维护公司软件产品并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 5、技术服务模式 由于公司中间件和智能运维产品在客户的业务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客户需要公司在销售软件产品后持续提供技术服务以辅助客户维护系统稳定,持续更新演进。公司专业化技术服务内容 主要包括:保障服务、升级服务、系统维护服务和开发服务四种类型,其中保障服务和升级服务是关键和基础的支撑服务,客户需要购买这些服务来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这类服务一般只在客户发生需要维护及升级需求时才会要求公司提供相应服务内容,且这些服务往往以远程支持服务为主。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基础设施软件和智能运维类软件为主的中间件产品以及应用性能管理产品和智维大脑服务产品等智能运维软件的研发和销售,并提供配套专业技术服务。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归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 ” 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 。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归属于软件开发业(I6510)。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 “软件开发生产(含民族语言信息化标准研究与推广应用)”属于“鼓励类”产业。 (1) 基础设施中间件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中间件软件行业早期由国际知名厂商 IBM 和 Oracle 以领先的产品技术迅速占领了市场,随着国产中间件厂商技术的升级,以宝兰德为代表的国产厂商赶超者,在电信、金融、政府、军工等行业客户中不断打破原有的IBM 和 Oracle 的垄断,逐步实现了中间件软件产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 近年来,中间件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以企业级用户的需求为主,企业级客户主要集中在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领域,该类客户 IT 系统规模大,重要性高,因此,相关客户对中间件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高。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拉动中间件产品新蓝海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新基建”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铺开,2020 年,在复工复产、“新基建”全面启动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高速发展,各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项目开始大面积铺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企业集中签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盟相继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也随之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的风口,全产业迎来了大踏步发展的机遇期。 2021 年是“十四五” 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将成为重塑中国 IT 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意味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也将迎来一个现象级的新蓝海。 云原生技术引爆新技术新产品市场需求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应用在从传统的部署架构开始向云端迁移,同时大量引入新型的分布式计算、微服务等理念实现应用架构的升级,结合容器、DevOps 等新兴的技术和理念,逐步推动企业应用向云原生转变,中间件同样也在应用云原生的过程中悄然转变,同时开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多类型的中间件产品开始进入细分领域,同时为应用的云原生化转型提供支撑。 (2)智能运维软件行业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运维需求激增 伴随国产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的不断落实,新型国产化软硬件产品在各行各业纷纷落地,由于产品的兼容适配性及稳定性的差异导致的业务系统故障明显增多,传统基于设备的监控运维产品无法满足需要,从而催生了大量面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运维工具产品需求。 同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的测试认证工作也为行业内的运维产品销售设定了相应门槛,公司产品目前已经通过了相应认证测试,具备了产品销售能力。 智能运维成为 ITOM 类产品主要方向 全球IT 运维行业已从被动式监控和管理演进到通过对监控和运营数据和经验的积累主动监控管理业务系统,即所谓的 IT 运营分析(IT Operations Analytics, 或称 ITOA),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或称 AI)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全球主要 IT 运维厂商将 AI 算法与 ITOA 技术相结合, IT 运维行业正在向智能运维(Artificial Intelligent Operations,或称 AIOps)的方向演进。 我国智能运维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实践,也取得了初步的落地成果,除了都开始了尝试 AIOps 落地,整个智能运维逐步形成了产业生态化。在智能运维场景上也呈现了精细化、多样化的趋势,用户在具体场景的异常检测、根因分析、趋势预测等算法要求会根据场景和检测重点有所区别和调整。整个产业中也在通过算法服务化方式转变,提升应用开发效率,让整体服务更好,并逐步形成整体 AIOps 技术的平台化,加速新算法的落地和创新。 (3)主要技术门槛 1)技术门槛 中间件软件属于基础类平台产品,技术要求远高于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因为中间件软件具有跨平台性,所以其对基础底层的技术要求很高,应当满足高性能、稳定性、可扩展性、跨平台、跨语言的要求,这需要开发商具备优秀的软件架构能力和底层技术研发能力。 针对云原生环境下的中间件,不仅仅需要在传统中间件类型上进行丰富,提供更多的服务满足应用架构升级、分布式、微服务化转变等需求,同时还需要中间件产品自身的云原生化转变,能够实现对云上基础资源的适配,支持容器化运行、有状态无状态服务分离、组件模块化、支持弹性伸缩等能力。同样需要开发商在云计算领域有大量的软件开发和运行调度等研发能力。 面向云计算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技术复杂度高,需要支持云计算的特性,即大规模、按需使用、灵活快速部署等。大规模要求平台具备高效并行计算能力及数据传输能力,这对软件基础架构要求非常苛刻。按需使用要求云管理平台必须能够实现按照策略完成物理资源、中间件实例、应用实例三个层次的自动化调度;大部分 IT 系统对时间、事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云管理平台在实现实时调度方面必须保证性能和稳定性。智能运维包括资源管理、智能监控、运维大数据存储和分析、智能决策、智能告警、可视化、智能控制等。同时,面向 IT 行业的智能运维,需要大量的 IT 运维工作经验,对系统架构、应用架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深入了解,才可以在算法层面进行针对性的调优,整个面向云计算的智能运维平台工作量巨大,技术要求高,技术面广,行业经验要求深,开发周期长,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2)市场壁垒门槛 公司所在行业的最终客户中相当大比例是大型企事业单位,这些客户不仅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而且对厂商提供的售后服务要求也很高。基础软件产品的供应商只有通过长期的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才能形成规模化、稳定成熟的客户群体。客户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业务及企业规范都依托于底层和支撑的软件基础架构,相关系统的有效运营依赖于供应商对客户信息系统的深入理解,因此,客户在软件基础架构的投资规模很大,同等条件下,其替代及更换成本较高。使用周期越长,其对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商的粘性就越强,这个特点对市场新进入者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壁垒。 3)人才门槛 中间件和云环境下的智能管理平台软件是平台基础软件,连接应用和操作系统、数据库。不同于一般行业解决方案开发商的研发人员,中间件和云管理平台要求开发人员熟悉基础底层核心的知识,不仅仅精通中间件自身的技术,还要精通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的技能,更需要有对技术演变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云管理平台还要求对当前兴起的虚拟机技术、容器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有很好的掌握。一般而言,培养一个好的中间件产品和云管理平台技术人员需要 3~5年时间,这导致了中间件产品以及云平台软件的高端技术人员很稀少。而智能运维需要有大型软件的系统架构经验,需要精通网络通信、大数据、AI 算法和可视化等,这方面的人才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而且要专注于相关领域,因此这种人才稀少,培养周期长。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基础设施软件市场地位 云应用基础设施市场是新兴市场,行业用户在 PaaS 方面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很大。公司凭借在 PaaS 领域丰富的产品能力、针对行业客户大型核心系统的支撑能力和针对企业用户的定制服务能力而处于市场主要供应商地位。 智能运维软件市场地位 在智能运维服务市场,公司凭借为大型企业级客户提供专业 IT 应用系统的智能运维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积累,特别是在运营商客户中积累的大量电信级系统建设经验,处于市场主要供应商地位。 (1)公司产品性能优越,是行业内实现自主可控的领先企业 电信、金融、政府等行业是中间件使用最广泛的行业。同时,在电信、金融行业,因其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对产品稳定性和运行性能要求高等特点,它们也是中间件门槛最高的行业,能否打入电信、金融是中间件厂商综合实力的体现。 由于国外的公司品牌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有完善的IT以及行业业务解决方案,且很早进入这个市场,培养了很多行业渠道,基本上国内金融行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都是由 IBM、Oracle 两家国外公司垄断。公司进入该领域的时间较晚,但经过努力公司产品已开始应用于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保险公司和券商的多家金融机构,例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寿保险、中信建投等。在电信行业,特别是中国移动,公司的产品经过多年的潜心发展,已在多地实现了对 IBM、Oracle 产品的替代。 报告期末,公司已在中国移动北京、上海、广东(南方基地)、湖南、黑龙江、江苏等20 多个省的核心业务系统以及中国移动集团总部的集中大数据平台、集中 ERP 项目和 WLAN 认证计费平台项目等核心业务系统中,替代国外主流产品,实现产品的大规模运用。 (2)公司产品围绕基础设施软件+智能运维双轨驱动两翼发展快速布局 公司自成立以来对基础设施中间件类软件及智能运维软件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持续跟踪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通过不断加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投入力度,对产品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公司产品功能、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和完善。 公司产品逐渐形成应用架构基础设施和智能运维两大类, BESWare 中间件系列、 CloudLink 云计算系列、 DataLink 大数据系列、 WebGate 融合监控系列、 OpsLink 运维系列和 AILink 智维系列等六个系列产品品牌。 中间件产品品类不断丰富满足应用上云及云原生转变,保持业界先进水平 目前公司推出了应用服务器 BES Application Server、交易中间件 BES VBroker、消息中 间件 BES MQ、Web服务器软件 BES WebServer等基础中间件软件,形成了容器管理平台 BES CloudLink CMP、软件仓库 BESCloudLink Barn、数据交换平台 BES DataLink DXP、数据集成平台 BES DataLink DI、大数据平台 BES DataLink DS等云计算和数据类中间件,同时通过消息队列服务平台 BES MQPaaS,应用服务器轻量级版本、微服务版本等研发,丰富了云原生应用中间件类别。 不断补齐监控产品实现全栈融合监控能力,增强低代码开发能力和 AI 能力以快速适应用户需求变化,全面助力自动化、数智化运维新场景 在应用性能管理软件 BES WebGate 基础上,逐步研发演进出基础设施监控软件、业务性能管理软件、应用可用性探测软件以及用户体验类监控软件等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融合监控解决方案。公司推出的智能运维编排软件 BES OpsLink OOS,允许用户通过拖拉拽方式快速建立运维作业和任务,实现自动化调度,快速应对用户不同运维场景需求。智维大脑服务软件BES OpsLink AIOps,打造企业级智慧运维大脑,通过横向拉通各类通用业务能力,实现能力的高效共享和赋能高效运维,为生产、运维全流程、全环节注智赋能。 架构优化,产品定位统筹,突破单独产品销售方式,形成更丰富的解决方案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从产品功能在用户整体 IT 系统架构中应发挥的作用出发,梳理各产品功能定位,并进一步规范化和统一技术架构,使产品的组合集成更标准、更便利,方便应对不同场景下的产品组合,形成产品强强联合的优势,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客户体验。公司已整合形成了容器云解决方案、融合监控解决方案、智维大脑解决方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应用态势智能感知等系列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的市场销售需求。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社会和技术指数级进步的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已经开始,研发出可植入技术、移动支付、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人脸识别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并逐渐应用。 响应国家科技创新的号召,公司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决策、机器人与服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与决策等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方面不断加大开发投入; 5G、物联网、边缘计算新技术蓬勃发展 国内各个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开展 5G 网络建设和 5G 业务的试商用工作,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建设内容, 5G 网络建设的大力推进,将极大的促进物联网的建设以及边缘计算应用的落地。基于容器、云计算、大数据、AI能力等构成的智慧中台体系被定位成运营商整体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助力5G业务和物联网应用的创新。公司积极参与运营商智慧中台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同时大力推进满足规范体系的容器云管理、微服务平台、开发运维一体化等产品研发,为运营商5G、物联网业务创新从技术中台维度上进行创新赋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 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 新基建” 浪潮推动 5G 时代加速前行,更低时延带宽、 更高隐私安全、 更广应用前景的云计算新模式--分布式云已成为云计算应用发展趋势。 云边协同作为分布式云的核心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利用云边协同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和提升数字化转型质量已成为主流模式,以容器技术为基础的边缘计算节点与分布式云的协同也逐渐开始形成标准。公司容器等相关技术将迎接边缘计算的市场新机遇的挑战。 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加速应用落地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逐步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运维领域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落地应用场景,各个公司或组织正在结合各自实际系统运维需求将这些技术逐步应用到运维实践中,同时,技术开始走向细分方向,并随着各个领域技术的不断成熟,整个产业生态在不断完善,算法服务化、场景精细化、行业多样化为整体技术平台化奠定了基础,整体AIOPS进入到加速创新的阶段。 公司在大数据与决策领域加强数据可视化、数据集成、数据交换等产品研发,拓展政府行业电子政务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结合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深入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传统运维领域实现注智赋能,提升了客户运维工作生产效率,提高了系统生产运行质量,降低了企业IT系统的建设成本。同时,结合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应用,开发了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能运维机器人,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运维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城市新技术进入到创新共享时代 技术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变革,包括低成本的信息流通和互动模式、动态实时的全局信息和响应能力、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与建设模式、新经济与新产业的崛起等,产生了巨大福利。为了更好的实现创新共享,智慧城市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为各类应用的运转提供环境,城市数据和控制层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功能,通信和网络层、支撑系统层为智慧城市运行提供必要支撑,这三者可以理解为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是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础环境。 Docker 容器技术和微服务技术不断演进完善, 越来越多的公司或组织在进行 IT 系统建设时选择容器技术或微服务技术,正逐渐成为云计算应用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智慧城市应用向云上迁移,云原生相关技术已经成为规划者在规划城市智能体时的重要技术倾向。公司容器云解决方案已经具备了快速向相关领域复制的能力,将积极参与到新智慧城市的建设大潮中。 拓展数字经济新产业方向 结合公司在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方面的产品、人才和技术的储备,公司围绕大数据相关的数字经济方向加大了投入,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方向上积极探索,挖掘相关行业市场机会。 (四)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持续聚焦于分布式、云化架构软件基础设施领域,在长期大型企业软件基础设施平台及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实践中,公司密切关注基础设施平台和智能运维领域技术的更新发展,将创新技术与传统技术架构有效融合,自主研发形成了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的新增了关键核心技术包括:Java应用服务器性能优化技术、分布式应用事务可靠性处理技术、智能运维领域机房智能化技术、网元异常的根因分析方法和异常检测方法、基于知识图谱相似性算法的故障判定技术等。 公司自主掌握中间件相关的6项核心技术。除了保持核心技术与业界规范的同步发展外,公司积极跟进业界应用在云计算领域的需求变化,从应用云原生化演进对中间件云原生化转变的要求出发,结合在云计算领域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形成了云原生中间件完整的解决方案、覆盖了容器、微服务、DevOps等相关新兴领域的产品的自主研发,并与传统中间件、消息中间件等产品形成了优势整合,转向为应用提供覆盖开发、生产、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支撑。 公司在智能运维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是结合实践和理论算法抽取实验而成,具有很强的实际效果,目前已经在多个客户落地运行。算法模型的优化沉淀需要经过大数据长时间的训练,AI在运维领域取得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算法的选择和复杂度,同时取决于积累,公司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多个客户现场的多种业务场景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1个,新取得软件著作权49项,共拥有141项软件著作权;新取得注册商标1项,共有17项注册商标。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