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鲁创01 (163115): 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发行的公开发行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原标题:20鲁创01 : 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发行的公开发行债券跟踪评级报告 鲁鲁信信创创业业投投资资集集团团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及其发行的公开发行债券 及其发行的公开发行债券 跟踪评级报告 跟踪评级报告 跟踪评级概述 编号:【新世纪跟踪[2022]100351】 评级对象: 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发行的公开发行债券 本次跟踪 前次跟踪 首次评级 主体/展望/债项/评级时间 主体/展望/债项/评级时间 主体/展望/债项/评级时间 19鲁创 01 AA/稳定/AAA/2022年 6月 16日 AA/稳定/AAA/2021年 6月 28日 AA/稳定/AAA/2018年 12月 18日 20鲁创 01 AA/稳定/AAA/2022年 6月 16日 AA/稳定/AAA/2021年 6月 28日 AA/稳定/AAA/2020年 1月 3日 19鲁信创业 AA/稳定/AAA/2022年 6月 16日 AA/稳定/AAA/2021年 6月 28日 AA/稳定/AAA/2019年 7月 31日 MTN001 21鲁信投资 AA/稳定/AAA/2022年 6月 16日 AA/稳定/AAA/2021年 6月 28日 AA/稳定/AAA/2020年 12月 18日 MTN001 跟踪评级观点 主要财务数据 2022年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本 项 目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0.02 0.03 2.44 0.97 货币资金 创投在投资收益、基金投资、项目退出等方面取 14.59 19.56 23.74 23.83 刚性债务 得积极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创投行业环境、 22.75 23.51 26.44 28.04 所有者权益 盈利波动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与风险。 -0.15 -0.18 0.05 -0.05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主要优势: 57.25 63.78 71.61 72.13 总资产 19.96 25.65 28.97 29.05 总负债 ? 整体资质较好。鲁信创投作为国内主板上市的 15.59 19.58 23.74 23.83 刚性债务 创投公司,投资经验丰富,公司实施基金化转 应付债券 11.29 16.50 20.68 20.28 型以来,持有的大量优质股权资产逐步进入回 37.29 38.13 42.64 43.08 所有者权益 报期,对业绩具有支撑作用。 2.22 1.21 1.35 0.23 营业收入 2.26 3.38 5.19 0.48 净利润 ? 资本实力强。鲁信创投资本实力较强,且负债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1.41 -1.09 -0.71 -0.37 水平合理、资产质量良好、资产变现能力较强, 4.25 5.62 7.37 EBITDA - 各项债务受保障程度高。 34.86 40.22 40.45 40.28 资产负债率[%] 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 239.15 194.70 179.62 180.76 ? 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鲁信集团提供的比率[%] 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有效 575.73 632.13 331.12 296.76 流动比率[%] 增强了上述债券的偿付保障。 现金比率[%] 463.66 443.67 286.98 255.13 5.06 5.99 6.70 - 利息保障倍数[倍] 6.04 8.97 12.85 净资产收益率[%] -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7.08 -4.79 -2.60 - 主要风险: 与负债总额比率[%]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入 ? 创投业务投资风险。鲁信创投所处的创业投资 19.69 2.16 -15.18 - 量与负债总额比率 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由于创投行业 [%] 投资周期较长,投资业务的不确定风险较大。 EBITDA/利息支出 5.23 6.07 6.82 - [倍] 若公司投资资金大量沉淀于投资项目公司,无 EBITDA/刚性债务 0.28 0.32 0.34 - 法形成“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将 [倍] 影响公司持续发展。 667.01 666.77 700.06 700.55 所有者权益合计 ? 管理压力加大。鲁信创投作为国有创投机构, 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 57.96 63.23 75.38 - 实施基金化转型后,公司经营的可持续性有赖 余额比率[%] 于创投业务的良性循环,这对公司管理架构、 - - 0.14 - 担保比率[%] 投资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和人才队伍 注:表中数据依据经审计的 2019~2021年及未经审计的 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整理、计算;担保人数据根据鲁信集团经审计的 2019~建设等方面均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及未经审计的 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整理、计算。
业务 1. 外部环境 (1) 宏观环境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疫情形势因变异毒株的高传染性而依然严峻,受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等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恢复节奏放缓,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国内经济在年初的较好表现后再遭疫情冲击,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压力。短期内,宏观政策将主要围绕“稳增长”开展,实现年度增长目标任重道远;从中长期看,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2022年第一季度,新冠疫苗接种持续推进,病毒变异后的高传染性以及部分国家防疫措施放松导致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球通胀压力保持高位,经济恢复节奏放缓;美联储已开启加息进程,美元强势及美债利率快速上升对全球的资本流动及金融市场运行带来挑战。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紧张,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已逐步显现。总体上,疫情、通胀、美联储政策收紧、债务压力、俄乌冲突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修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旧较高,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有利于我国应对这种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我国经济年初表现较好,但新冠变异毒株在全国较大范围的快速传播再次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失业率阶段性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温和增长,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虽从高位回落但幅度仍较大。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活动增长相对较快,而与地产、教育、交通、餐饮、穿着相关的传统制造业普遍低迷;能源原材料、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的经营绩效增长良好,其余工业行业在成本的大幅上升侵蚀下,盈利增长普遍承压。消费增长受疫情的影响波动明显,汽车对商品零售形成较大拖累,餐饮与疫情前的差距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增长相对较快,而房地产投资则持续下行;在高基数、产业链优势逐步回归常态以及海外修复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创新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推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面的长期政策部署;宏观政策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为短期内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支持。我国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推出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对特定主体和薄弱领域提供精准支持,财政支出节奏显著加快;政策层面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强化监管监测,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央行加大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加快,以及政策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均有利于实体部门宽信用,而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基调下,实体融资增速回升空间有限。我国金融监管持续完善,切实且严肃地践行金融法治,并通过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提高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为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5.5%左右的增长目标在疫情的再度冲击下任重道远,短期内宏观政策将主要围绕“稳增长”开展:预计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将导致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排放行业生产活动延续分化;疫情仍是导致消费波动的重要因素;制造业投资有基础保持较快增长,基建投资在适度超前基建以及前期政策成效显现带动下增速提升,房地产投资惯性下滑后才会逐步趋稳;出口增长仍有韧性,但外部需求恢复节奏放缓会导致增速回落。从中长期看,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2) 创投行业环境 2021年以来,得益于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宏观经济企稳恢复。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环境回暖显著,投资者投资信心增加,投资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募集基金数额及投资数额均创历史新高。在经历了 2021年补足式增长后,2022年第一季度,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回归至正常水平。而投资市场在美国对中概股监管收紧、国内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投资节奏明显放缓。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在竞争格局上仍呈现两头分化趋势,行业大部分基金管理人仍以小额募集状态(管理规模 5亿元以下)为主,但头部机构募集资金集中度上升。市场投资金额占比最高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 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半导体及电子设备。退出端,2021年国内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案例数同比上升仍受益于 A股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平稳运行。 2021年以来,得益于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宏观经济企稳恢复。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环境回暖显著,募集基金数额及投资基金数额均创历史新高。投资者投资信心增加,投资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在经历了 2021年补足式增长后,2022年第一季度,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回归至正常水平。而投资市场在美国对中概股监管收紧、国内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投资节奏明显放缓。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数据披露,截至 2022年 3月末,我国存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14993家,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1382支,存续私募股权基金规模 10.81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 15731支,存续创业投资基金规模 2.43万亿元。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在竞争格局上仍呈现两头分化趋势,募集资金仍不断向少数头部机构聚集,行业大部分基金管理人仍以小额募集状态(管理规模 5亿元以下)为主。 募资方面, 2021年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持续企稳恢复。在此次背景下,我国股权投资募资市场显著回暖,全年募集基金 6979支,同比上升 100.7%,募集资金总额约 2.21万亿元,同比上升 84.5%。2022年第一季度,募资市场逐步回归正常水平,新募集基金 1374支,同比下滑 0.6%,募集资金总额 4092.70亿元,同比下降 3.2%。 募资结构上仍呈现两极化趋势,市场上单支基金超百亿规模主要以大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和基建基金为主。分基金类型来看,其中成长基金募集资金 13019.77亿元,占比 59.0%;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 6607.31亿元,占比 29.9%;并购基金、早期基金、房地产基金、基础设施基金募集资金分别为 829.50亿元、235.46亿元、425.43亿元和945.38亿元,占比分别为 3.8%、1.1%、1.9%和 4.3%。 图表 2. 2012-2022年 Q1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情况
投资方面,在募资市场回暖、IPO保持高增长背景下,2021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及金额增幅明显,创历史新高。2021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12327起,同比上升 63.1%;涉及投资总金额 1.42万亿元,同比上升 60.4%。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市场明显节奏放缓,投资案例数同比下降 27.5%至 1599例,投资金额同比下降 47.1%至 1968.2亿元。 分投资阶段来看,2021年早期投资案例数量 1857起,同比上升 72.6%,投资总金额 229.47亿元,同比上升 86.4%;创业投资案例数量 5208起,同比上升 65.1%,投资总金额 3710.91亿元,同比上升 90.0%;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数量 5262起,同比上升 58.1%,投资总金额 10288.32亿元,同比上升 51.4%。 从投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2021年,多数行业的投资活跃度均同比上升,前三大投资行业分别为 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三大行业投资总额占比为 50.97%,投资行业集中度同比小幅提升。从投资案例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仍为投资金额最多的前五大地区。2021年,前五大地区投资案例合计数占案例总数量的 81.91%,投资金额合计数占全部投资额的 78.42%。 图表 3. 2012-2022年 Q1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新世纪评级整理 退出方面,2021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案例数量共 4532笔,同比上升 18.0%。 其中 IPO退出案例数量 3099笔,同比增长 27.3%。得益于国内注册制的平稳运行,被 投企业 IPO数量较上年同比大幅提升。其次退出占比较高的方式依次为股权转让、回购 以及并购。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案例共 731笔,同比下降 31.7%, 其中 IPO退出案例数量 593笔,同比下跌 5.7%。 图表 4. 2011-2022Q1年股权投资市场项目退出情况(包括 VC、PE)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新世纪评级整理 图表 5. 2021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项目退出方式分布(按退出案例数、笔) 资料来源:清科研究中心、新世纪评级整理 2021年 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进一步促进私募行业整体规范发展。同时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促进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我国目前构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利好股权投资行业退出环境。 自 2013年私募基金纳入证监会监管以来,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监管环境日益完善。 2021年 1月 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在《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即行业法规条例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和完善,进一步促进私募行业整体规范发展。《规定》共十四条,主要内容包括:1)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经营范围,并实行新老划断;2)从严监管集团化私募基金管理人;3)重申私募基金应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4)明确私募基金投资的禁止行为;5)强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规范要求;6)明确法律责任和过渡期安排。 除了基础法律框架,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促进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有利于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021年 1月 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文中第 18条提到“鼓励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法依规与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和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研究完善保险机构投资私募理财产品、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和债转股的相关政策。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开展长周期考核”。此项方案将激励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从事私募股权行业。2021年 11月 26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21]46号),文中提到“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支持商业银行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等出资创业投资基金、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等,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股权融资。”2021年 12月 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对现行保险资金运用领域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对 14件规范性文件予以修改。修改内容包括拓宽保险资金股权投资范围,放松私募基金和创投基金限制。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调整,将加大保险机构对创投基金和私募基金投资力在退出环境方面,2021年 11月 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开市。北交所由新三板精选层升级而来,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将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业务运营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或旗下子公司直接作为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共 3支:山东省鲁信新旧动能转换创投母基金(以下简称“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山东省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山东省创业基金”)以及山东省科技风险投资资金(以下简称“山东科技资金”),收取管理费收入 0.19亿元。 2018年以来,山东省政府为助推省内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开展、加快提升相关产业升级而谋划了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2018年 11月,该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与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国信”)共同发起设立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高新投出资 0.20亿元作为基金管理人,公司本部出资 4.70亿元认缴 47%有限合伙份额,山东国信出资 2.60亿元认缴 26%有限合伙份额,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 2.50亿元认缴 25%有限合伙份额。该基金优先投资于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项目,在山东省内投资比例不低于 70%,对生物技术、医疗及器械、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投资比例不低于 50%。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项目的落地,公司的管理规模及竞争地位均有一定提升。截至 2022年 3月末,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 10.00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其中公司母公司层面出资 4.70亿元,公司子公司山东高新投出资 0.20亿元,山东国信出资 1.82亿元,新动能基金管理公司(代表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出资 2.50亿元,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 0.74亿元、刘梦杰出资 0.04亿元。投资方面,该基金已完成 19个项目合计 7.26亿元投资(包含对子基金的出资)。 该公司的投资领域主要包括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等山东省优势产业,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项目退出方面,2021年,该公司参股基金共有 9家企业通过 IPO审核,实现首发上市。另有 2家企业于 2022年实现创业板及科创板上市。 截至 2021年末,该公司及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出资设立的各基金共持有境内 A股上市项目 21家,持有香港 H股上市公司 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13家(其中 3家入选新三板创新层)。 图表 7. 截至 2021年末,鲁信创投及控股子公司持有的上市项目明细情况(万元)
图表 8. 截至 2021年末,鲁信创投作为主发起人出资设立的各基金投资持有的上市项目明细
2021年,该公司本部参与 1 家上市公司定增业务,新增投资金额 0.50 亿元,分红及减持回笼资金 0.36 亿元。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定增业务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市值
风险防范方面,该公司成立时间较长,经过多年发展,项目决策机制已逐步完善。 公司围绕构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赋能化”基金化管理体系建设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全面风险防范为重点,针对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全方位强化项目投资、投资基金、实体产业三个层面的风险管控。为降低股权资产风险,在投资项目选择、投资项目后管理中等主要风险阶段,公司制定了适合自身经营模式的风险控制措施。在投资项目选择阶段,建立了项目经理尽职调查机制、专家评审制度、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核机制、风险控制委员会审核机制等控制手段。在投资项目后管理汇总,建立了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公司的评价体系、风险项目预警机制、风险或危机处置机制等控制手段。 (2) 磨具业务 该公司经营磨料磨具产业的时间较长。公司前身是 1950年成立的山东电极厂(后更名为“山东金刚砂厂”、“中国第四砂轮厂”),是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磨料专业生产厂和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大型一类企业。公司磨料磨具业务所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为磨料、磨具、涂附磨具的生产、销售,下游客户以军工、汽车零部件加工、航天航空、精密加工类企业为主。公司磨料业务经营主体为山东鲁信四砂泰山磨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四砂磨料公司”),磨具业务经营主体为淄博四砂泰山砂布砂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砂泰山”),鲁信高新下属子公司。2020年 1月,公司完成了对鲁信四砂磨料公司 57.98%股权转让,持股比例降至 35%,丧失对该板块业务的控股权。目前,公司并表实业经营业务仅剩磨具业务,包括对磨具产品和纱布砂纸的生产和销售。 2021 年,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等多项不利因素,该公司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确保磨具实业板块生产经营安全稳定有序推进。2021年,公司磨具业务产量 2776吨,同比提高 12.34%;磨具销量 2672吨,同比增长 7.61%;磨具库存量 321吨,同比增长 20.68%。公司生产砂纸 12514万张,销售 12157万张,库存量 3210万张,砂纸产量及销量分别较上年增长 20.08%和 6.30%,库存量较上年增加 12.51%。2021年,公司磨具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22亿元,同比增长 8.16%;毛利率 24.14%,较上年增加 0.25个百分点。 该公司计划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磨具业务板块经营实体。根据公司 6月 10日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公司子公司鲁信高新计划通过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四砂泰山 100%股权与淄博理研泰山涂附磨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研泰山”) 47%股权,转让价格分别为 1.14亿元和 0.80亿元。本次交易的受让方为富卓磨料(山东)有限责任公司。上述资产出售方案已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管理 跟踪期内,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跟踪期内,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截至 2021年末,公司控股2 股东为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集团”),持股比例为 69.57%。 公司在治理结构、组织架构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截至 2021年末,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直接控股子公司共有 7家,间接控股子公司 11家,子公司主要从事投资管理及制造业等业务。公司主业涉及的主要经营主体详见附录三。 该公司近年来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为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关联资金往来、受让关联方股权协议转让资产及关联担保等。公司关联交易涉及金额处于合理规模,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截至 2021年末,公司对关联方理研泰山应收股利余额为 0.14亿元,对关联方天一印务应收票据 0.05亿元,对关联方上海隆奕发放委托贷款形成其他流动资产 0.20亿元。受让股权资产形成的关联方其他应付款余额为 0.26亿元。 根据公开市场信息、人行征信系统信息、审计报告披露信息、该公司提供的信息,公司不存在违约记录。 财务 跟踪期内,该公司负债经营水平尚可,刚性债务以长期限的应付债券为主,整体负债水平维持平稳,EBITDA 对利息支出覆盖程度较高。公司资产以股权资产和持有的股权投资基金份额为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磨具业务收入,创投业务形成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近年来,随着前期项目陆续实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逐年提升。2021年,公司利润贡献主要来源于被投企业上市估值增加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现金流方面,受对外投资增加影响,非筹资性净流量为负。由于行业特性,公司面临盈利波动风险。 1. 公司财务质量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该公司 2021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版)及其后颁布和修订的 42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公司于 2019年 1月 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 2 截至 2021年末,该公司经审计的合并会计报表口径资产总计为 71.61亿元,所有者权益为 42.6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41.93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35亿元,实现投资收益 2.25亿元,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5.82亿元,实现净利润 5.1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5.09亿元)。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未经审计的合并会计报表口径资产总计为 72.1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 43.0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42.38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0.23亿元,实现净利润 0.4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0.49亿元)。 2. 公司偿债能力 (1) 债务分析 截至 2021年末,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42.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1.83%。本年度所有者权益小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利润积累。2021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占比分别为 17.46%、22.00%和 53.28%。公司资本公积较上年末增加 0.30亿元,主要系本年度新增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以及处置股权投资转出的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叠加影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占比较高,2021年公司执行 2020年度股利分配方案,以公司总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1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1.12亿元,2021年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为 22.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80%。2021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 28.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93%,同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40.45%,负债程度和债务杠杆水平维持平稳。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由于该公司以发行长期限公司债为主,非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较上年末上升,2021年末,非流动负债占比为 84.12%。 从债务构成看,2021年末,该公司负债主要由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应付债券构成,合计占负债总额的 85.28%。2021年末,公司其他应付款余额为 0.37亿元,其中其他应付股权受让款余额为 0.26亿元。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 3.09亿元,主要为银行信用借款,长期借款利率为 4.75%。应付债券余额为 20.68亿元。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为 3.65亿元。 图表 11. 鲁信创投刚性债务结构(单位:亿元、%)
(3) 资产质量分析 截至 2021年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 71.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27%,资产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从资产流动性看,由于创投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股权投资及基金投资规模较高,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比较大。2021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8.73%,较上年末上升 11.65个百分点。 该公司流动资产主要分布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和存货。截其中,货币资金余额为 3.68亿元,主要为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为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已上市公司股票资产及公司购买的资管、基金产品及信托计划投资。2021年末,公司持有的银行理财、资管、基金产品及信托计划投资账面余额为 5.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11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已上市公司股票资产账面余额为 4.2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3.82亿元。2021年公司二级市场减持项目 4家,回笼资金 3.12亿元。存货 0.36亿元,主要磨具相关的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其他流动资产 1.21亿元,其中国债逆回购投资期末余额为 0.96亿元、委托贷款期末余额为 0.20亿元。 该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构成,截至 2021年末,上述科目余额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61.63%、35.64%和 1.04%。同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 34.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0.07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股权项目余额为 9.73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期末余额为 25.02亿元。截至 2021年末,公司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20.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20亿元,主要是因股权处置、新增投资、发放现金股利及权益法核算带来的投资收益的变动综合所致。 2021年,新旧动能转换母基金追加投资 1.98亿元。目前公司权益工具投资规模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截至 2021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合计占总资产比重为 89.87%。由于公司投资项目一般采取公允价值进行估值,公司资产易受资本市场价格波动而波动。公司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及建筑物、与磨具生产销售相关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电子设备等,2021年末为 0.59亿元。 3. 公司盈利能力 跟踪期内,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该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2021年,公司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占各项业务收入总额的比重为 85.66%。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磨具收入和基金管理费收入构成。2021年,基金管理费收入对公司收入贡献较上年有所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 1.21亿元,同比增长 22.10%。 近年来,随着该公司所投项目进入回报期,公司陆续减持上市公司股份,投资收益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一级市场股权转让回笼资金。2021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73.80%至 2.25亿元。2020年,公司对外转让通裕重工,剩余股权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通裕重工的股票减持及其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对 2020年利润贡献合计为 4.79亿元。而 2021年,公司投资收益构成主要来源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1.29亿元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及处置取得的投资收益 0.78亿元。公司 2021年新增上市项目 9家,相应估值提升形成的收益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当中。2021年,受益于私募基金及非上市项目估值提升的贡献,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大幅增加至 5.82亿元。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公3 司对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估值聘请毕马威咨询进行估值。受计量方法影响,股权资产价值易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由于公司上市储备项目较多,近年来,投资板块收益对公司盈利贡献维持高位。 3 对于所持股权为上市流通股票的,采用公开交易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依据;对于流通受限的股票,其公允价值以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同一股票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引入平均价格亚式期权模型计算流动性折扣,确定估值日的公允价值;对于非上市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