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可达(688800):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原标题:瑞可达: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声 明 1、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3、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目 录 声 明............................................................................................................................ 1 目 录............................................................................................................................ 2 释 义 ............................................................ 4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7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 7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7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 10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30 五、科技创新水平以及保持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或措施 ............................... 46 六、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 56 第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63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 63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 66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 67 四、募集资金投向 ............................................................................................... 69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 70 六、本次发行是否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70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 70 第三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72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概况 ................................................................... 72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 ........................................................... 72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营业务的说明,以及募投项目实施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方式 ............................................................... 87 四、发行人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 ....................................................................... 89 五、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立项、土地、环保等有关审批、批准或备案事项的进展、尚需履行的程序及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 89 六、本次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的情况 ........................................................... 90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91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 91 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 ................................... 92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 92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 92 五、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 92 第五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93 一、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93 二、可能导致本次发行失败或募集资金不足的因素 ....................................... 99 三、对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或实施效果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 100 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102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 102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 107 三、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声明 ..................................................................... 108 四、保荐机构(主承销商)董事长、总裁声明 ............................................. 109 五、发行人律师声明 ......................................................................................... 110 六、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 111 七、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 112 释 义 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涵义: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股权结构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发行人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持有发行人 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有吴世均、国科瑞华和黄博。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吴世均直接持有公司3,225.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86%;同时通过联瑞投资间接持有本公司0.88%的股份,通过员工战配资管计划间接持有本公司0.46%的股权,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吴世均先生,1978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身份证号为510228197812XXXXXX,复旦大学EMBA。1998年7月开始,历任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员、销售部副经理。2006年 1月创立瑞可达有限,历任瑞可达有限监事、执行董事、总经理。2014年 5月起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任联瑞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江苏艾立可总经理兼执行董事、四川瑞可达执行董事、绵阳瑞可达执行董事、武汉亿纬康执行董事、瑞可达技术执行董事。 2、北京国科瑞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国科瑞华直接持有公司7.53%股份,基本情况如下:
3、黄博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黄博直接持有瑞可达 6.61%的股份,同时通过联瑞投资间接持有本公司 0.25%的股份,通过员工战配资管计划间接持有本公司黄博先生,1977年 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身份证号为510227197709XXXXXX,本科学历。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任重庆金美通信有限公司技术员,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任苏州格博精密机械制造(电子)有限公司销售经理。2006年进入瑞可达有限,期间任瑞可达有限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监事、副经理等职务。2014年5月起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发行人所处行业类型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类,属于“C398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类,属于“C3989 其他电子元件制造”小类。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类,属于“1.2 电子核心产业”中类,属于“1.2.1 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小类,并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C3989 其他电子元件制造”。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为电子元器件行业中的连接器子行业。 (二)行业管理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公司所处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电子信息司,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CECA),公司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下属电接插元件(电接插元件包括连接器和其他开关产品)分会的理事单位。 行业主管部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包括: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电子信息司主要职能包括: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协调重大系统装备、微电子等基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组织协调国家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CECA)是由电子元件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加强行业自律;履行好服务企业的宗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新产品鉴定、科研成果评审、行业标准制订和质量监督等工作。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接插元件分会主要职能是:对全行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协会内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和市场指引。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连接器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中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是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同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1、行业概况 连接器系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连接器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线缆一起,为电子产品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 个电路系统电气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作为复杂产品模块化设计产生的必需品,连接器现已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 工业、消费电子、军工及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连接器制造亦在工业 化进程中发展成为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据 Bishop & associates, Inc.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已从2011年的489亿美元增长 至2020年的627亿美元。连接器行业对下游应用领域变化反应敏锐,终端市场 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 Bishop & associates, Inc.预计,2023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900亿美元。 2011-2020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Bishop & associates, Inc.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球连接器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亚太(不含日本和中国)五大区域,占据了全球连接器市场95%以上的份额。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北美、欧洲和日本连接器市场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下滑态势,而以中国及亚太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成为推动全球连接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0年连接器市场销售份额 数据来源:Bishop & associates, Inc.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连接器下游应用产 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使得我国连接器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我国连接 器市场规模为112.96亿美元,到2020年增至201.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6.66%,显著高于全球同期增速。从地区市场规模占比情况看,中国已超过欧洲、 北美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市场规模占比也从2011年的23.10%提升 至2020年的32.18%。 2011-2020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Bishop & associates, Inc. 2、行业特点 (1)连接器生产企业与下游客户关系紧密 连接器作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关键零部件,市场对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工艺水平、传输速度及产品精度都有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本行业下游大型制造商的需求逐步由单纯的连接器产品向系统连接解决方案转变,要求连接器生产企业能够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包括参与客户产品同步设计、协助客户制定产品方案、对所用原材料进行选型、检测、制造,并能够及时完成产品制造和配送服务等。连接器生产企业通过定制化的研发和生产模式,深入参与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流程中,通过与下游客户的供应链融为一体,连接器生产企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客户关系。 (2)行业竞争充分、产品竞争分化 连接器行业是一个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特征的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部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占优,而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的领先企业则以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 3、发行人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发行人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本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铜材、塑料粒子、线缆等基础原材料和配件行业。 这些行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整体产能储备充足且充分竞争,市场供应充足。 本行业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交通等领域,连接器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为电子信息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连接器制造业的下游行业包括汽车制造行业、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等,本行业的产品是下游行业的关键元器件,并伴随下游行业发展同步增长。 (2)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连接器市场的影响 连接器行业的上游行业目前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供应充足,对于稳定和降低本行业的制造成本有积极的作用。 本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汽车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目前,下游行业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2021年以来产销量快速增长,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日益凸显,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13.40%,从而拉动本行业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来看,下游行业市场保持增长,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将促进公司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公司业务向更广、更深方向发展。 (四)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情况 连接器行业是一个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特征的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部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占优,而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的领先企业则以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 连接器行业系充分竞争的行业。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连接器市场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自1980年以来,全球前10大连接器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已从 1980年的38.0%上升至2020年的60.80%。欧美、日本的连接器跨国公司由于研发资金充足及多年技术沉淀,在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上均具有较大优势,往往在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不断推出高端产品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主要连接器生产商根据其自身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领域。泰科、安费诺、莫仕等全球性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通信、航天、军工等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将大量的标准化制造业务外包给代工企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日本的矢崎、航空电子等连接器从业企业,利用其在精密制造方面的优势,在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连接器产品方面占有较高份额。台湾地区则通过代工生产,逐步形成了鸿海精密、正崴精密等领先企业,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建立成本优势,具有较强工艺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在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上占据了主要份额。 相比国外的知名连接器企业,国内连接器生产厂商发展起点相对较低,技术储备不足。但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尤其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电子制造服务产能转移等为契机,国内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中本土企业快速崛起。国内连接器制造企业凭借较强的工艺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更为贴近客户以及反应迅速灵活等优势,快速形成了规模优势,在制造成本、产品品质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下游客户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连接器行业中的部分领先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的研究设计能力,积极与下游企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类市场迭代所需的新型连接器产品,并充分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加快企业发展速度。目前,国内连接器企业已经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抗衡的能力。 在规模效益凸显的计算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国际连接器制造企业独大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国内连接器厂商凭借产业集群效益、市场优势,通过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形成了良好的成本管控,从而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国内企业在技术壁垒、地域限制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连接器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不占优势,泰科、安费诺等国际企业仍然占据相关领域连接器产品的技术高地。各应用领域的国内外主要连接器制造商如下:
国内企业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为契机,在技术上打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垄断,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和知名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通信和汽车亦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领域,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汽车电动化、网联化以及5G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连接器产品均系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电子元器件产品。随着下游行业的技术快速迭代和需求规模增长,通信和汽车领域已成为国际和国内连接器产品最大的两个应用市场。 2、主要竞争企业情况 在移动通信基站、汽车连接器领域,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泰科、安费诺、莫仕、矢崎、航空电子、罗森伯格、雷迪埃、灏讯等国外企业以及中航光电、得润电子、航天电器、永贵电器、徕木股份等国内企业。
数据未在公开渠道披露 除上述专业从事连接器业务的企业外,行业内还有部分企业跨业开展连接器业务,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3、公司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首先,产品设计和工艺创新系通信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产品性能提升的核心,亦是提升产品一致性以及质量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的根本,系公司核心竞争力。其次,公司柔性化的制造、组装测试工序兼具精度及自动化高水准,为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及时交付奠定了良好基础。再次,公司在产品设计、工艺创新和制造工序中均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的高质量为瑞可达赢得了客户高满意度。最后,前述竞争优势为公司积聚了深厚的客户资源,良好的客户资源一方面是公司技术研发、工艺创新、性能质量的有效体现;另一方面亦是公司研发制造的基石,产品的研发制造需要依托客户平台才能够形成有效需求。 (1)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优势 公司专注于通信和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产品制造十余年,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及先进人才的持续引进,公司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优势明显。 ①优秀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公司自设立之初即将成为“细分领域连接系统行业全球领先者之一”作为企业愿景。公司以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行业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并不断实现产品上的技术突破。 公司建有近200人的研发、设计团队,针对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不同的产品系列和研发方向,建有不同的研发小组,致力于各领域产品的长期开发及演进。公司还设有产品委员会,负责产品的设计评审及工艺评审,负责产品瓶颈的技术攻关;各产品线经理负责各产品线的长期技术规划及演进、产品系列规划、成本和市场规划等;各研发团队负责产品性能、质量的实现,以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各产品的开发进度管控、客户需求响应等工作。 公司前沿性开发了无线基站的光电模块集成连接器,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型 突破。公司成功把握5G通信这一时代机遇,研发制造的板对板射频连接器使用 精密冲压和注塑工艺替代传统的机加工工艺,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将成本大 幅度降低。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换电连接器技术基于前期积累的对于换电产品及 模式的理解,结合连接器产品浮动容差技术,为蔚来汽车定制研发方案,通过 多轮严格筛选,公司的换电连接方案得到蔚来汽车的最终认可,成为其关键核 心零部件换电连接器组件的主力供应商,同时亦是其高压连接器产品的重要供 应商。2021年,公司在乘用车换电连接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攻克商用车换电 连接器更大电流承载要求、更恶劣使用环境、更高使用寿命的应用难题,向市 场推出了商用车、重型卡车换电连接器,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公司的板对板射频连接器技术、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技术、换电连接器技术、 高密度混装连接器技术和板对板高速连接器技术等核心技术均系公司技术和研 发积累形成。 ②持续工艺创新能力 公司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产品技术研发,还体现在工艺路线的持续优化中。 公司根据具体产品性能要求,持续提出工艺设计改进方案,为客户供应高附加 值服务。 能;此外,公司应用 LCP(液晶聚 合物)新材料替代原来的PTFE(聚四氟乙烯)材料,从而使得加工工艺由机械加工转为注塑成为现实。通过持续的工艺创新,公司5G板对板射频连接器产品达到了产品性能及价格的良好平衡,在持续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品的插损、驻波比、阻抗、径向容差、轴向容差等技术指标与灏讯、罗森伯格、雷迪埃、四川华丰等国内外企业指标基本趋同。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从2012年开始逐步设计研发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产品完成了代际更迭。公司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核心技术基于专利的环簧、复合端子等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接触电阻同时增加插拔寿命,从而降低通电温升。最新的防凝露产品,公司针对塑胶材料和密封材料,进行了反复实验,形成最优方案,使得产品完全插合时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绝,防止产品内部出现水蒸气凝结而造成产品的损坏。水快换连接产品能够防止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因通过电流过高而造成的温度过高的问题。 高压大电流连接器的未来发展方向系配合新材料的运用,达到产品的薄壁化、中空化和小型化。公司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系列产品与泰科、安费诺、中航光电以及航天电器等行业内主要企业性能指标趋同。 ③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作为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连接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十余年,能按客户所需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现已具备光、电、微波、数据连接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还具备包含连接器件、组件和模块的完整产品链供应能力。 公司能够根据客户行业特征、下游市场应用领域、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最终产品的参数、功能需求、产品应用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下游客户提高产品开发效率,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客户合作黏性的增强。 新能源汽车综合解决方案应用图 (2)集柔性和高效于一体的生产制造能力 公司具备连接器产品的全流程制造能力,从源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原材料的冲压、压铸、精密机械加工,塑胶材料的注塑,到连接器部件、组件至模块等系统产品的自动化组装。公司订单具备多型号、多批次的特点,故能够实现高效的柔性化生产,系公司良好制造管理能力的体现。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环节,作为实现产品批量生产的前提条件,模具的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决定了连接器产品的精密度、良品率和生产效率。在模具设计环节,公司综合运用设计及仿真软件,紧密把握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公司全面掌握了精密切削加工、高精密研磨成型等多项精密模具加工技术,配备了先进的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精密磨床等加工设备,加工硬度达到HRC90-HRC92,表面粗糙度达到Ra0.04。 在产品制造环节,公司将高效生产贯彻于生产的每个环节,各工艺均能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力。公司具有优秀的连续模开发技术,冲裁件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逐步成形,能够使得多工序冲压在一副模具上完全成形,大幅度提高了冲压速度。公司的全自动高速冲压设备能够完成每分钟300-700冲次,适用于多种高密度接触件的批量制造;此外,公司还具备连续模的深拉伸能力,能够实现5G板对板连接器的快速生产。自动化精密注塑系统能够实现塑料原材料的自动烘料、智能吸取上料,并配备了机械手或多关节机器人从事辅助,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和实时监控。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柔性自动化装配线充分发挥了机器设备高效稳定以及手工作业平衡性的双重优势,将装配设备与辅助人员进行有序排列组合,形成生产节奏的最优化,大幅提升整个组装工艺的产能。
(3)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注重产品品质,从客户要求沟通、设计开发控制、供应商选择、原材料入库、过程质量控制、产成品检验检测各个环节流程严格把控,取得了ISO9001、IATF16949、IRIS、GJB9001C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树立了瑞可达品牌的高质形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客户赞誉度。 为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市场部和技术中心事前充分与客户进行沟通,对合同规定要求、客户特殊需求以及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进行评审以确保公司产品或服务质量能够达到相应要求。 在与客户充分沟通后,技术中心会在确定功能性能质量要求后进行设计开发策划,最后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输出方式与输入要求的适合性进行验证,而设计开发输出除应满足质量需求以外,还给予制造过程中的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性信息。公司的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并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定认可。 公司供管部根据采购信息持续收集适当供应商信息,对供方产品质量、规模及信誉、及时性、风险、体系认证及潜在影响等方面进行评定,并且与合格供应商签订《品质保证协议》对质量要求予以规范。当公司在合格供应商处订购的材料到货时,质量部先检查来料是否有供方的出货检验报告,然后根据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判定,严格按检验水准单次抽样计划规定的标准执行检验。 公司的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系统于2018年初投入使用,具备每道工序扫码作业、自动识别、测试数据存储/记录/读取、生产状况实时监控及反馈和二维码追溯等功能。此外,公司自主开发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生产与检测的同步化,在保证品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制造效率。例如在端子压接环节,监控能够进行压接高度、拉脱力等测试,压力曲线能够实时监控;连接器自动组装系统能够100%自动对插拔力、保持力等机械性能进行检测;紧固件锁附环节能够实现扭力、深度和电批圈数的实时监控。除上述自动化检测以外,公司生产部门还根据《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首样鉴定、设备及工装检验。 公司质量部和市场部持续进行客户产品质量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对产品外观、功能性、尺寸问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在时限内提出解决方案并有效执行。此外,公司还将借助系统信息进行生产过程和原材料追溯,从源头进行相应质量问题的防控和改善。 公司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品质检测流程,各环节均制定了相应检验规程和作业规范,产品的高质量为瑞可达赢得了客户满意。报告期内,公司进货检验良率、工程内良率、成品检验良率均达到 99.50%以上;客户产品退货率低于 20PPM(每百万件),公司荣获 2020年苏州市质量奖,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品质口碑。 (4)优秀的快速响应能力造就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产品的定制化要求较高,从而使得快速反应和响应能力成为客户成功拓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提升,公司逐步引入 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统,推进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对业务流程的实行过程监控,以此建立业务分析数据库,快速准确提供管理层所需的生产组织以及市场管理数据,实现生产组织、供应商管理和客户维护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运作。 公司已构建了组织扁平化、管理平行化的企业架构体系,努力打造快速响应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积极打造平台化销售,形成高度垂直的供应链体系。 公司新品开发的平均速度为2-4周,交付速度约为2-4周,客户响应时间为24小时。 自设立以来,公司持续获得知名客户的认证,即是公司连接器产品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公司业务主要覆盖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以及工业等领域,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的移动通信主设备商、大型整车制造企业、电子制造服务商和电力电气制造商等:包括中兴通讯、诺基亚、爱立信、三星、蔚来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宁德时代、玖行能源等。 4、公司的竞争劣势 (1)产能处于扩张期,现有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现有产能不能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产能瓶颈较为明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增长较快,公司产能规模日益紧张,成为业务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公司正在陆续规划、建设新产能,但产能的投建需要一定的时间。 (2)经营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公司凭借优秀的客户服务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及较好的研发能力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连接器产品供应商。随着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投入及市场开拓,未来公司知名度将持续提升。但目前公司的研发实力、工艺积累、品牌知名度及国际销售网络等方面与泰科、安费诺、莫仕等连接器行业的国际领先厂商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公司经营实力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主营业务概况 公司是专业从事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自设立伊始,公司始终以连接器产品为核心,持续开发迭代,坚持客户需求导向,现已具备包含连接器件、组件和模块的完整产品链供应能力。经过十余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同时具备光、电、微波连接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之 一。 公司对于产品技术的持续钻研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探索,使其能够提供新 能源汽车、通信系统(包括民用和防务)、工业和轨道交通等综合连接系统解决 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公司开发了全系列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及组件、充换电系列连接器、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 电源分配单元)等组件及模块系统,各种部件及配件产品能够灵活组合,从而构成了公司丰富的产品、组件和模块系列,逐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开市场,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行业的优质供应商之一。经过数年的市场开拓与技术创新,公司已成功获得全球知名汽车企业和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的一级供应商资质并批量供货。主要客户包括蔚来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宁德时代、玖行能源等。 在通信基站系统应用上,公司把握时代机遇,建设了HTTA(Hybrid to the antenna 光电混装连接到塔)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了适用于5G系统MASSIVE MIMO的板对板射频盲插连接器、无线基站的光电模块集成连接器等多款新型连接器,并申请了相应的发明专利,为公司在5G网络建设中赢得了先机。 公司拥有民用和防务移动通信领域的多项生产资格,在移动通信业务上,公司已成功获得中兴通讯、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及KMW集团、波发特等通信系统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资质;公司还是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二级保密单位。上述资质认证为公司在通信领域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 客户保证。此外,公司通过工艺革新、新材料运用等方式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 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工业领域,公司开发的多通道车钩连接器、重载连接器应用于轨道交通 和智能机器人等行业,对于同类型产品的国产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公司已具备连接器产品从前沿研究、协同开发、工艺 设计、自动制造到性能检测的整体解决能力,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逐步凸显。 (二)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 1、产品体系 公司是从事连接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生产制造商,产品 包括连接器件、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模块。 布线等优势。 连接器模块系将电子器件集合组装成模块的产品,通常需要将连接器、印 制线路板、保护密封装置、钣金结构件、继电器等合组装成模块。 2、产品应用领域 公司的连接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通信领域以及轨道交通、 电力设备等工业领域。 (1)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产品 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主要为纯电动、混合动力整车及其电机、动力电 池和电控系统的配套产品。 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图 公司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产品主要包括高压连接器、高压线束总成、PDU/BDU(电源分配单元总成)、充电接口/充电枪座、铜排及叠层母排、信号类连接器产品等。 公司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主要产品情况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