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莱茵生物(002166):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莱茵生物:2022年半年度报告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年 8月 9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秦本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郑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为鹏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半年度报告中涉及公司未来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本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在本半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描述了公司未来经营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0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0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0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25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2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3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3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37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 2022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四、公司已将上述文件的原件或具有法律效力的复印件同时制备于公司住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供社会公众查阅。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1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 具体可参见 2021年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2022年上半年,植物提取行业景气度良好,国内外“减糖、无糖”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产销持续高速增长,国际国内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实现营业总收入 64,174.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1.71%。 本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天然甜味剂、茶叶提取物等大单品的市场开拓,通过内部技术改造,强化成本管控能力,快速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3,333.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3.62%,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1,236.8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18.97%,超过去年全年净利,盈利能力加速提升。同时公司工业大麻工厂顺利量产,未来有望加速驱动公司业绩增长,打造公司第二业绩增长极。 报告期内,公司分业务情况如下: 项 目 本期(万元) 上年同期(万元) 同比增长 植物提取物业务 59,705.38 44,154.52 35.22% 38,841.07 26,406.18 47.09% 其中:天然甜味剂 40,513.38 29,552.14 37.09% 其中:境外销售额 19,191.99 14,602.38 31.43% 境内销售额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如下: 1、天然甜味剂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在全球减糖需求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8,841万元,成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基于天然甜味剂业务的快速发展现状,本报告期公司紧抓核心环节,一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产能;二是加强原料基地的建设,增强与农户的合作黏性,保障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三是通过子公司对甜叶菊、罗汉果种苗的种苗研发布局,从源头对生产成本、毛利进行管控;四是拓展产品品类,开发更多具有天然属性的产品,为健康消费品品牌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多链条赋能“甜蜜事业”的高速发展。 同时在销售端,公司与大客户芬美意的战略合作持续推进,双方合作的紧密性及满意度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对芬美意销售额为 3,793.25万美元,同比增长 32.06%,未来仍有约 18,872.21万美元(按最低采购额计算)订单需求加速释放。而国内市场,在降糖概念带来的“鲶鱼”效应下,食品饮料厂商大量推出“0糖”类食品饮料,带动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等品种的快速发展。在报告期公司加强市场形势研判,准确把握国内市场需求,通过与国内知名食饮品牌的合作,打造出更多减糖、无糖产品,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健康的产品选择,提高人们健康水平。 2、加速天然甜味剂产业布局,持续提升行业集中度 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将在批文有效期限内完成整个发行工作。结合目前天然甜味剂市场的旺盛需求,公司预期此次募投建立年产量 4,000吨的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将为公司未来天然甜味剂业务的高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产能基础,后续有望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3、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研发投入 2,487.9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64.56%,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国内、国际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共计 114项,支撑公司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矩阵不断扩展。同时,为提升公司拳头产品天然甜味剂的单品竞争力,公司针对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生产线分别进行专项技术改造,经过莱茵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持续投入,公司成功达成产能提升、收率提高、成本降低的三大重要改造目标,单品利润获得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未来高速发展提前储备产能,进一步增强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的全球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持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密切追踪行业动态及新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大在新产品研发及生产技术优化方面的投入。依托“五大研发中心”,持续强化以单一成分提取的分离纯化为基础,以产品配方应用解决方案服务为方向,持续为品牌客户全面赋能,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天然健康产品服务商。 4、工业大麻提取工厂顺利量产,第二成长曲线打开局面 2019年公司正式布局工厂大麻业务,累计投资近 8,000万美元在美国建设了“工业大麻提取工厂”。 截至本报告期末,该项目已正式量产,为目前全美最大的工业大麻提取工厂,印第安纳州政府列为美国工业大麻提取领域的示范项目。为快速推进公司在工业大麻业务领域的发展,公司孙公司 Hemprise设立了工业大麻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工业大麻相关产品的工艺、应用与配方研发,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应用解决方案,持续保持产品竞争优势和增强客户粘性。 随着美国工业大麻法规政策持续向好,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在植物提取领域打造的渠道、客户、品牌优势,快速打开国际市场,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红利。 5、成本管控初见成效,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公司将优化内部管理效能、持续降本增效作为本年内部管理工作的重点,由公司管理人员牵头,进行更为细化、量化的财务预算管理,层层分解,明确管控指标、具体措施和责任人,遵循以效率为核心进行管理,以效益为核心进行决策,鼓励全体莱茵人加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共同参与企业降本增效的进程中。聚沙成塔,成效终显,今年上半年,在总营业收入实现 41.71%高增速的情况下,各项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得到有效管控,成功达成控制目标,企业盈利能力及整体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植物提取行业市场情况 (1)我国植物提取出口保持良好态势 依托丰富的植物资源与高速迭代更新的提取技术,我国已成为植物提取产品主要生产及出口大国,每年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天然、健康的植物提取产品。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达 30.3亿美元,同比增长 23.9%,即使面对疫情及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植物提取行业仍维持着正增长水平。从产品种类分析,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万寿菊提取物、辣椒提取物、枳实提取物、越橘提取物、芦丁、银杏叶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等品种依旧是植物提取出口大品种,出口额合计占植物提取物出口总额 50%以上。2022年上半年,我国植物提取市场持续活跃,出口额达 17.65亿美元,同比增长 28.19%,较 2021年全年增速进一步提升,植物提取出口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在植物提取主要消费市场美国,食用膳食营养补充剂是当地居民的日常习惯,疫情的蔓延更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对大健康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提升免疫、抗炎抗病毒等膳食补充剂需求不断增长,持续强需求也有力拉动着作为膳食营养补充剂重要原料的植物提取物市场的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对美出口植物提取物总金额达 7.7亿美元,同比增长 25.7%,占我国植物提取出口总额超过 25%,从出口数据可看出植物提取主要市场需求增速稳定,景气持续。 (2)多项利好持续推动天然甜味剂行业发展 随着全球对“糖”的研究不断深入及消费者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减糖已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及消费者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代糖行业在政策、健康、宣传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获得了高速成长,其中,天然甜味剂凭借其天然、健康、性价比高、可打清洁标签等优势在众多代糖产品中脱颖而出,在政策及供需端共同利好的推动下迈入发展快车道。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Innora Market Insights的预测显示,2026年全球天然甜味剂主要产品甜菊糖甙规模市场有望达 11.7亿美元。 政策端,现阶段软性+硬性政策双管齐下,世卫组织、各国政府持续展开对减糖的呼吁,部分国家和地区已进入通过征收“糖税”等方式“强制性”要求生产商降低糖的添加阶段。 需求端,消费者控糖意识的提升将推动自身增加购买“无糖、低糖”产品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食饮产品也进一步提出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如必须是纯天然、植物来源、清洁标签等,这也将更有利于引导消费者偏好选择添加天然甜味剂、而非其他代糖的食饮产品。 供给端,在海外市场,现阶段天然甜味剂已成为代糖产品中的明星产品,应用较为成熟,市场上可以看到如 Truvia、Pure Via等品牌推出的丰富多样的袋装甜味剂、液体甜味剂、甜菊糖片等天然甜味剂产品供消费者选择。国内市场发展脚步也在进一步加快,自“无糖、低糖”食饮概念火爆出圈,国内食饮品牌方争相推出无糖、低糖食饮产品,为了更进一步迎合消费者对于天然、清洁标签等更高要求,饮料厂商也愈发重视天然甜味剂特有的“天然”概念,消费市场倒逼品牌进行产品创新,未来天然甜味剂也有望成为国内众多代糖产品中的更优选择。 (3)新政策及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工业大麻行业持续向有序发展阶段迈进:在需求端,欧洲、加拿大、美国等地对于工业大麻行业应用开放程度逐步加快,据公开消息了解,美国已有 4个州允许 CBD添加应用至食饮领域。在供给端,由于工业大麻原料、CBD价格的下降,市场陆续出现参与者退出的情况,CBD提取行业供给产能呈现缩减,推动行业整合并购加速启动,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的企业将更具行业竞争力。 在政策端,美国持续推动多项关于工业大麻或相关行业法案的制定进程,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大麻二酚和大麻研究扩展法案》、4月众议院通过《大麻机会、再投资和清除法案》(简称“MORE ”法案),关于 cannabis合法化法案 CAOA也于 7月 21日正式提交参议院。现阶段各相关法案的推进都有利于工业大麻行业更明确、规范的“监管”的建立,制造商将拥有可遵守的基本标准和适当的标签法规,从而进行合规产品的市场化推广,达到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目的同时,也将为工业大麻行业参与者营造稳定的市场经营环境,共同推动工业大麻行业向向有序发展阶段迈进。围绕“监管”的建立,Brightfield机构也给出了市场分析与预测,在缺少 FDA的监管下,预计 2022年美国 CBD市场零售额将达 50亿美元;如 FDA在 2024年以前开始监管 CBD行业,美国 CBD市场零售额有望于 2027年达到110亿美元。 替抗应用政策迈进:在我国及全球“饲用禁抗、养殖限抗”政策的背景下,市场对饲用替抗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寻找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了养殖行业迫切需求。葡萄籽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等作为植物提取行业中的老品种,具备强大的抗氧化、抗病毒、消炎等作用,有望成为饲料用抗生素的优选替代品之一。2022年 8月 1日,为规范植物提取物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我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就《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此举措将有利于鼓励更多植物提取新产品的研发创制,推动植物提取物在动物饲料领域的应用。 2、植物提取产业周期性特点 植物提取产业对原料依赖度较高,会受到农作物特有的区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影响。但由于现阶段植物提取市场参与者较多,市场集中度不高,且可提取种类超 300种,单一产品的波动对整个植物提取行业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整个行业暂未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的生产经营业务,持续专注植物功能性成分提取领域。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客户的使用目的,经过物理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或天然中草药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形成的产品。公司已成功研究开发出 300多个标准化植物提取产品,主要系列有:天然甜味剂提取物、工业大麻提取物、茶叶提取物及其他保健护肤提取物等。 公司产品及用途如下: (四)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按业务模块,建立了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经营体系。植物提取业务构建了采购+生产+研发+销售的经营模式;终端消费品业务主要采用采购+OEM+销售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利用集成优势降低采购成本,规避质量及供货风险。公司设有专门的采购部门,制定原材料的采购标准、采购计划,建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含比价)机制,公司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选择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责任。采购合同需要经过采购部、审计部、财务部和主管经理审阅后方可执行。同时,对于一些原材料的采购,公司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从种植户直接采购,既强化了公司对原料的管控,又降低了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公司所有产品均严格按照 GMP规范进行生产,以销定产。生产部根据销售部提供的各产品年度销售预测以及月度发货情况,结合各产品产能,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协调和督促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标准、卫生规范等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由各生产车间负责具体产品的生产管理。QA对整个生产过程中关键生产环节的原料、中间产品、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监控。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通过优化组织机构,加强设备技术改造来提升劳动生产率,控制生产成本。 (3)研发模式: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模式。自主研发模式:公司内部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健康产品研发平台新产品、应用配方、新工艺、种苗研发及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取得不凡成效。联合研发模式:公司目前与中科院天津生物工业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研发资源优势,开展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有效整合人才、资金和信息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4)销售模式:坚持推进大单品战略,深化营销模式整合。公司近年来陆续建立了桂林、上海、美国洛杉矶、意大利萨沃纳四大销售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球市场的营销模式。公司销售团队注重产品的市场属性分析,明确产品定位,提供深度的产品配方解决方案,采取终端直销方式,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市场服务和管理,强化技术销售能力,提升营销质量。 (五)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植物提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植物提取行业唯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单位成员。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四大营销中心和五大研发中心。总部所在植提工厂是业内领先的大型数字化智能综合工厂,美国工业大麻提取工厂为全美最大 CBD提取工厂;四大营销体系覆盖全球市场,研发中心以技术支持市场,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拥有产销一体化及全产业链实力的企业,致力于为消费品牌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天然植物提取产品及配方应用解决方案,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天然健康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所属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战略的发展方向 近年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从 GDP的占比来看,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为 10.1万亿元,同比增长 15%,占同期 GDP比重约 6%,与美国(19%)、日本(13%)等相比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预计 2020-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11.7%。 公司主营的植物提取产品具备天然来源及特定的功能性特点,符合我国大健康产业政策导向及全球天然健康产品的消费潮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同时,随着 2020年国内禁抗政策的逐步落地,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植物源饲料添加剂,将突破现有使用场景,预计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使用的普及,未来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契机。 (2)“减糖”概念持续升温,替糖行业整体受益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 2030年将达到 16万亿元,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 25g。目前减少添加糖的摄入日益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均已将降糖提升到国家强制管控层面,多国出台政策征收“糖税”加速了减糖食品产业的发展和新产品的上市,低糖、替糖食品正在成为新的趋势。 公司明星产品天然甜味剂,符合健康饮食的倡导及全球对于“无糖、低糖”的追求,受到消费者对于“无糖、低糖”食饮产品的旺盛需求,叠加高性价比优势,愈发受到下游厂商青睐,是带动公司营收高速增长的主力产品。 (3)内部创新,驱动公司业绩发展 科技创新是公司稳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密切追踪行业动态及新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聚焦于植物提取物生产与应用的研发与创新,在种苗培育、配方应用加大研发投入,高效推进各项目从研发端到生产端的实施落地,从源头到后端产品全流程可追溯。同时在终端消费品领域持续加码,在终端消费产品配方研制、功能性研究等方面与湖南农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及国内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积极培育和打造自有品牌,实现对下游业务领域的扩张。在企业自身内部,重点围绕生产工艺持续改进提升,进行降本增效,形成生产技术壁垒,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有效提升及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全球植物提取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工艺、管理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公司积极创新,把握市场机遇,深挖市场潜力,在植物提取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认可度逐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管理队伍经验丰富,人员团队稳定,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平均在公司任职 10年以上,长年深耕各自专业领域,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敏感性,对行业未来发展有独特的、深刻的理解,能够较快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推动公司实现更高效、稳步发展。 (二)全产业链覆盖优势 植物提取产业链较长,对植物提取企业综合能力的考验除了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提取技术与生产能力,同样也要做好上游农业与下游消费业的衔接与处理。公司经过 20年的不断努力,已建设完善植物提取生产与运营综合体系,实现多品类高质量规模化提取,更是完成了从原料控制、研发创新、提取生产、质控质检、市场及销售的全流程覆盖,成为植物提取行业中少数拥有全产业链平台的企业。独有的综合实力也是公司与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合作的核心优势。 1、上游-有效控制原料资源 公司上游业务延伸覆盖至种苗的研发及种植基地的建立,为提取环节提供稳定高质量原料来源。 原料主产地优势:广西是除云南以外中国最大的植物资源省份之一,公司部分植物提取产品如罗汉果、荔枝皮等提取物原料是广西地方特产,设址于广西让公司具备部分产品的原料采购的区位优势,尤其是需要采用新鲜原料进行提取的产品,不适合远途运输,更使得公司在原料采购上的地缘优势表现明显。公司的其他主要品种如石榴皮等主产区在东南亚,广西作为东盟自贸区的成员,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种植基地:公司按照规范标准建立了甜叶菊和罗汉果种植基地,大力开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上述合作模式在保证合作社及种植户收益和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公司原料来源的稳定性及产品的利润空间,为公司大单品扩大生产和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也在进行着多种植物的优种选育栽培实验工作,探索复制上述合作基地经验,计划为未来其他植物品种市场规模的扩大提前储备规范原料基地,为原料采购提供有力的保障。 2、中游:多品类高质量规模化提取 (1)领先行业的先进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三大生产基地,分别为桂林第四代综合植物提取工厂、美国工业大麻提取工厂、成都茶叶提取工厂,均为行业内产能、技术、工艺领先的提取工厂。 桂林工厂占地面积约 300亩,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符合 GMP标准的自动化智能提取生产线,全面使用环保节能型技术及设备设施,是目前中国最智能化的植物提取工厂,同时近两年来持续技改的成效凸显,年加工原料能力已成功突破 6万吨。桂林工厂配置了行业内最为先进与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环保新技术的应用,将技术和管理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公司现已成功研究开发出 300多个标准化植物提取产品,综合工厂根据下游市场需求可灵活调整产线及工艺,快速实现不同产品的生产,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提取产品。 美国工业大麻提取工厂于 2022年 6月 28日正式量产,该工厂被美国印第安纳州政府列为美国工业大麻提取领域的示范项目,为全美最大的 CBD提取工厂,工厂的整体设计、施工、设备、安全均参照行业高标准制定,公司也成为全美首个实现工业大麻规模化、自动化提取的供应商。 公司控股子公司华高生物提取工厂占地面积约 65亩,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符合有机、绿色标准的茶叶提取生产线,公司近年持续加强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创新,引进并改造众多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先进生产设备,持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2)高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认证和品质控制体系,通过建设全方位更细致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严格质量控制,战略投资的浙江锐德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也作为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持续为公司进行产品品质把关。保持资质认证优势是奠定企业领先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司已通过 FSSC22000、ISO9001、ISO22000、ISO14001等多项认证,多个产品拥有 KOSHER、HALAL、FDA-GRAS、ORGANIC、SC、非转基因等证书,资质认证需要企业付出较大的时间、人力、资金成本,因此上述资质的持有有利于对公司产品的销售及客户的快速拓展,已成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下游-强品牌有力布局下游客户网 (1)品牌优势 公司在经营发展中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实施“Layn Inside”品牌战略,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与维护,公司以优质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供货体系培育形成了“莱茵”品牌,拥有“莱茵生物”、“layn”、“神果物语”等商标,累计获得“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等殊荣,在植物提取行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成为了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2021年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植物提取行业内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2022年 1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的“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称号。公司立足于大健康产业近二十年的历程,无形资产的沉淀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品牌优势也成为公司与世界 500强企业达成良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 (2)市场营销优势 公司已构建以桂林、上海、美国洛杉矶和意大利萨沃纳四大营销中心为核心,辐射欧、美、亚市场的全球营销体系,销售队伍扎根各主要市场,具备快速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公司与全球 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饮料、保健品及化妆品制造企业开展了业务往来,并与多家全球 500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凭借自身优质产品、服务和稳定供应的优势,公司已经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客户群,客户采购量逐步提高,为公司构建综合竞争优势提供重要保障。 (三)研发及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在植物提取行业的研发及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依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先后获批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广西天然甜味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罗汉果产业化工程院”及“广西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研发平台,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广西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除植物提取环节的研究外,公司对上下游领域的研发也在持续投入。2017年,公司组建了专门针对上游原料端研发的植物科学创新中心,致力于开展优质高产罗汉果、甜叶菊种苗的研发及培育;同年,在上海设立了配方应用研发中心,专门开展下游领域即植物提取物在终端消费品的配方应用研发工作,为公司客户的产品创新、配方开发等方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公司终端消费品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21年,公司筹备的非公开发行的项目包括拟建设莱茵天然健康产品研究院,主要从事天然产物中的功能性成分在健康产品特别是食品中的应用研究与推广,推动所研发的各种天然功能成分健康产品走向市场。2021年 6月,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植物提取物应用研发、关键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合作,为后续建设天然健康产品研究院平台奠定了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及技术优势,为公司研发及技术队伍增添活力,公司重视同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合作,依托其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推进公司产品和工艺的研发进程或建立技术储备和积累。公司目前已与中科院天津生物工业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本报告期,公司植物提取业务快速发展,较去年同期增长 35.22%,营业收入增长,成本相应增加; 2、BT项目因本报告期新增苗木养护费收入,导致营业收入及成本增加。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