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中创物流(603967):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中创物流: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967 公司简称:中创物流 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李松青、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楚旭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琛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因实施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80,000,010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为保持会计指标的前后期可比性,已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2021年半年度的每股收益。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 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14日,主营综合性现代物流业务,为进出口贸易参与主体提供基于国内沿海港口集装箱及干散货等多种货物贸易的一站式跨境综合物流服务。 随着公司“一体两翼”战略的提出,公司将主营业务重新整合,划分为三大业务板块:跨境集装箱物流、智慧冷链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其中跨境集装箱物流是公司的主体业务和基本盘,主要包括: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场站仓储、沿海运输等围绕国际集装箱运输开展的相关物流服务。智慧冷链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是公司基于传统业务的延伸和突破,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助推器。 公司网络布局主要集中在宁波以北,主要港口均设立口岸公司,配备专业的管理和业务操作团队,使得各口岸公司兼具多种业务功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经营网络。此外,公司还拥有专门的信息化技术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公司各业务操作系统,搭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坚持数智能化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应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经营模式 1、跨境集装箱物流 公司从事的跨境集装箱物流业务主要围绕国际集装箱海运展开,为进出口贸易商、同行业物流公司、船舶经营人、集装箱经营人提供包括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场站仓储、沿海运输、网络货运、铁路接卸等相关物流服务。 (1)货运代理 公司从事的货运代理业务主要围绕国际间货物进出口的班轮运输展开,为进出口贸易商或接受其委托代理的其他同行业物流公司提供货运咨询、代理订舱、辅助备货、签发提单、目的港服务等国际货运代理一站式服务。公司目前在青岛、宁波、上海、连云港、日照、烟台、威海、天津、大连、北京、西安、郑州、济南等地均设有分、子公司,市场人员直接服务于客户,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及市场变化,提供统一标准的优质服务。该模式确保了市场信息的及时性;保证了对客户需求的直接了解并快速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能够在公司统一业务系统下,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服务。 (2)场站 公司从事的场站业务是以堆场、仓库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依托,为船舶经营人、集装箱经营人提供集装箱的运输装卸、检验维修和改造堆存等空箱流转服务,并为出口贸易商或受其委托代理的其他同行业物流公司提供待运货物的收发交接、拆箱装箱、运输配载、信息服务、堆存集港等重箱出口服务。此外,公司还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进出口货物仓库储运服务,如:理货、分拣、包装、堆存、拼箱及保税等专业化增值服务。公司一直秉承以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根本的理念,为客户提供货物港口前沿作业的管家式服务。 (3)船舶代理 公司从事的船舶代理业务是指公司根据船舶经营人的委托,办理船舶进出港的申报手续、物料伙食补给、航修和燃油计量;安排检疫、引航、泊位、拖轮及组织货物装卸等服务;为船舶经营人提供进口舱单的制作及申报服务,代船舶经营人向收货人提供换单、押箱服务并向发货人提供出口预配舱单的信息录入、提交申报等单证操作服务。船舶代理业务以华北地区为核心,网络辐射宁波、连云港、日照、烟台、威海、天津、大连等口岸。 (4)沿海运输 沿海运输业务是指公司根据自有或租赁船舶及舱位互换等资源制定合理的集装箱船舶运力或舱位安排,为国际大型班轮公司提供进出口货物在国内母港和次级港口之间的中转、运输等外贸内支线沿海运输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同时承接与国内贸易相关的货物沿海运输业务。公司的沿海运输业务主要以青岛、大连、宁波、烟台、日照、岚山、连云港、石岛、龙口、威海等北中国各沿海港口为支点,依托于密集的支线网络,为班轮公司的母船提供中转增值和支线运输的延展服务。公司依托内外贸同船运输的资质,近年来不断延伸业务链条,在传统的集装箱海上巴士驳运服务基础上,延伸形成了集散、件杂、内外贸物流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5)大宗散货物流 公司的大宗散货物流业务主要围绕国际间铁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开展,为矿石生产和出口商、贸易商、国内大型钢厂等客户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监装监卸、码头控货、保税仓库、混矿加工、中转分拨疏运等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公司已与我国进口铁矿石重要枢纽港口:大连港、青岛港、日照港、可门港成立合资公司,着力借助港口的资源平台以及中创物流自身的行业经验,对外与海外矿山、贸易商进行商务、技术等方面的业务接洽;对内与我国海关、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进行紧密对接,将港口的传统优势与服务升级充分的结合起来。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海外网络,围绕东南亚矿山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等展开业务。公司投建的可满足20万吨级船舶进行海上过驳装卸的“坤甸和谐”轮已于2021年底在印尼投入使用,后续公司将加大投入,稳步推进以印尼为重点的东南亚大宗散货物流业务发展。 2、智慧冷链物流 公司所从事的智慧冷链物流业务是指公司以港口智能冷库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低温货物的进出口代理、查验消杀、存储保管、分拣加工、分拨配送等冷链物流服务。公司先后在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四个国内主要冻品进口口岸投建共计24.5万标准货位的智能立体冷库,总面积达到20万㎡,总容量达到135万m3。智能立体冷库采用AGV平面仓、巷道机立体仓、四向穿梭车密集仓、自动整形器、自动缠膜机、激光测量、光电感应等综合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无人仓储模式,依托CCS、WMS、WCS、冷链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冷链物流仓储环节的数智化、无人化管控。 管理上打造了“智能云仓”管理模式,实现多口岸、多企业、多货种、多仓库、集中化管理,形成“四港”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系统、统一服务标准,整体“联动”的格局,可为客户提供密钥控货、线上自主查询盘点结算、业务远程可视、信息实时推送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3、新能源工程物流 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工程物流是指根据风电、石化、核电等客户超限设备的个性化、专业化物流需求,为客户提供的非标准化、非常规化的特种专业物流运输服务。站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公司重点聚焦国际风电运输、核电工程物流、国内海上风电运输、大型石化工程物流。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大型设备运输所需车辆和船舶的公司,配备有自行式模块运输车、法国尼古拉斯液压轴线车、自航式平板驳船及重吊等特种运输装备,依托车、船、码头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行业分析 1、外贸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8.66万亿元,增长4.8%。5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特别是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快速恢复,带动全国外贸整体增速明显回升。上半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95万亿元、2.71万亿元和2.47万亿元,分别增长10.6%、7.5%和11.7%。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7.8%和5.6%。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保稳提质还面临不少压力。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国外贸仍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仍然具有坚实的基础。 2、航运市场 2022年上半年,由于俄乌冲突、疫情反弹、高通胀席卷全球等原因,世界经济增速放缓。 全球集运市场需求增长,但增速较2021年显著下降。德路里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集运量同比上涨3.3%,增速较2021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其中东西主干航线集运量同比上涨4.9%,增速较2021年同期下降16.9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疫情仍然在世界各地蔓延,整体供应链体系继续受到影响,港口拥堵、作业效率降低以及集装箱流转较慢继续拖累集运市场的运转,增速较2021年放缓。据克拉克森预测,2022年全球集运需求增长3.8%,增速较2021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太平洋航线运量约为3110万TEU,同比上涨2.6%,增速较2021年下降7.6个百分点;亚欧航线运量约为2560万TEU,同比上涨2.8%,增速较2021年下降1.0个百分点。 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影响,全国交通物流受到较大影响。5月份以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效支撑了经济复苏,主要物流指标稳中向好,重点枢纽加快复工达产,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国重点港口航道畅通高效,运行平稳有序,主要指标稳中向好。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亿标箱,同比增长3%;货物吞吐量完成75.8亿吨,同比下降0.8%,其中,外贸吞吐量下降3.7%。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公路集疏运不畅,港航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公转水、公转铁,加大外贸运输服务保障,内支线集疏运需求量明显上升。下半年,随着疫情继续得到稳定控制,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中国集运市场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 3、新能源市场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供应链价格扰动等不利因素的挑战,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547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 其中,水电新增941万千瓦、风电新增129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30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5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6%、18.7%、44.7%和2.2%。 受疫情、物流及建设进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1206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7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比约72.5%,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27.5%。目前风电项目经济性好,加上年度装机目标的约束, 2022年全年风电装机量在50-60GW,下半年或出现风电抢装。海外侧,欧洲海风利好政策频发,欧盟四国(丹麦、荷兰、德国、比利时)规划至2050年海风装机达到150GW。英国规划容量共3.2GW项目于2022年并网,下半年风电将迎来国内外需求共振,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海上风电机组容量趋于大型化,对运输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冷链物流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产业升级创新和扩大内需给冷链物流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我国目前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等全面升级,对高质量、精细化、智能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冷链物流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新特征,特别是在物流供给规模增大和需求多样化的带动下,不同品类、不同来源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细分加快,差异化服务增多。相关企业也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大对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资源投入,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升级。 为加快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明确重点,精准发力,自2021年年底以来,冷链物流领域相关政策持续落地:①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规划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称保障作用显著增强;②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时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作出系统安排;③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培育冷链运输骨干企业,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④自2022年初以来全国各省也陆续发布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将不断完善,冷链分拨配送体系更加健全,冷链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将加速涌现。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提供综合多元的物流服务 公司以大货运为龙头,业务覆盖进出口物流链的各个环节,在国内主要港口以及重要的内陆城市布局网络,并逐步向国际延伸。凭借在跨境集装箱物流领域的多年深耕,公司与众多全球知名的船舶经营人保持深度合作,形成了互为客户、供应商,互利双赢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公司在内部生态与网络建设等方面一直秉承全链贯通、联动互动的优良传统,为客户提供多网络、多功能、长链条、一体化物流服务,有效增强客户粘性,奠定了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良好的结算信誉及资金优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公司采购海运运力服务需要向船舶经营人支付大量国际海运费、码头操作费等相关费用,而船舶经营人作为跨境综合物流的上游供应商,往往对公司的资金结算信誉、周期和综合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公司通过在青岛等口岸多年的业务积累,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确保能够准确、及时的按协议要求支付船舶经营人各种费用,通过对资金支付周期的严格控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资金链,资金的良性循环使得公司既满足了开展两项代理业务的基本需求,又凭借良好的结算信誉在船舶经营人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渐增大,公司资金实力也随之逐步增强,有效的支撑了经营网络和客户覆盖的扩张,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3、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信息化成就物流业的未来,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中创物流始终以信息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自主开发为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培养了大量的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建设了一支了解物流行业、熟悉操作流程、技术能力强的开发团队。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物流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各业务板块的网络化、透明化管理,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实时管控和风险管理,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查询和数据推送服务。近年来,结合业务实际操作场景,公司积极推进数智化与业务、管理的深入融合,通过自助收费、无人闸口、IPA智能识别等应用,使得效率、管理和客户体验都大大提升,为公司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多元的专业物流团队,奠定难以复制的优势 人才的凝聚力、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现代物流服务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我国面临高端物流人才,尤其是胜任国际物流业务的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以员工为本,珍重人才”始终是中创物流引进、培养和留住人才的基本理念。自成立以来中创物流通过建立骨干员工持股的股权架构,致力于引进、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人才,加强产学结合的力度,完善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评和激励体系,激励员工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加强管理和技能培训力度,持续优化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努力营造人才高地孵化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公司已建立了多元、专业、稳定的物流管理团队,这使得中创物流具有其他竞争者难以复制的人才及团队优势。 5、长年累积的品牌优势,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完善的业务资质 中创物流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建立起良好的品牌优势,与物流链上国内、国外知名的上下游产业的公司均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公司和马士基、达飞轮船、长荣海运、中远海运等国际大型班轮公司常年开展合作,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海尔电器、山东电力、沃尔沃配件、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众多知名客户及同行业其他物流公司均保持了良好的业务往来,长年累积的品牌优势与稳定的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关系,为中创物流的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业务保障。 公司的品牌优势还体现在完善的业务资质上。作为社会民生的基础行业,物流行业受到政府部门的重点监管,相关业务的拓展需取得政府部门的批准。公司目前已取得了全套业务相关资质证书,包括开展货运代理业务所用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表和无船承运业务备案登记;开展场站业务所用的港口经营许可证;开展国际船舶代理所用的备案登记;开展沿海运输所用的企业水路运输许可证;以及开展电力行业项目工程物流所用的电力大件总承包甲级资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大型货物运输(四类))等。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上半年,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的多重考验,公司充分发挥大货运平台的优势,稳定传统业务市场份额,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优化客户服务,夯实传统业务基本盘。同时,公司的新业务也顶住了疫情压力,有序建设、逐步释放产能,为公司的后续发展不断发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1,557.48万元,同比增长39.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332.41万元,同比增长20.27%,较为圆满的完成上半年生产经营任务。 一、一体两翼,舵稳扬帆 展战略:即以国际集装箱物流为主体,以智慧冷链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为两翼,打造新老业务并进发展的新格局。 “一体”包括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场站仓储、沿海运输、网络货运、铁路接卸等围绕国际集装箱海运开展的相关物流服务链。这是公司多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业务,也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盘和原动力。凭借在集装箱传统业务领域的多年深耕,公司实现了“一体”业务的坚实、稳定、持续性发展,为未来“两翼”的快速成长稳舵护航。 “两翼”是指智慧冷链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两翼”业务是公司近年来加速布局、深入探索的领域,也是公司未来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目前,智慧冷链物流与新能源工程物流业务已初具规模,将为公司扬帆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 二、同心同德,聚焦发展 1、坚持大货运理念,发挥综合物流服务优势 2022年上半年,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国际经济形势下行的双重压力之下,公司坚持以大货运理念为指导,通过集团内业务功能和网络布局的联动互动,发挥综合物流服务优势,稳步提升业务量和综合收益。一方面,公司注重统一销售市场,集中力量加强直客、大客户开发力度,持续提升直客和大客户的占比,确保货源稳定。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应对疫情影响,增强业务韧性,优化客户管理,提高整体盈利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冲击:胶东业务中心统一大市场试点,有效串联整合中创烟台、中创石岛、中创威海、中创龙口的各项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场站堆存能力再创新高,作业和场地调度的合理性显著提升;沿海内支线运输调整部分航线,通过加挂、顺挂,加强空箱调运,更大限度提高船舶装载率;天津场站新开拓的件杂货业务,目前已有稳定客户且开始盈利;拥有2条铁路专线的中创天津滨海场站,已于今年3月份开始运营,接卸车皮数量稳步增长,为新疆、内蒙、宁夏等地区的大型资源型生产企业搭建高效的国内、国际铁路一站式转运通道;公司在印尼投建的特种过驳船“坤甸和谐”轮经过磨合,过驳业务量稳步增长,盈利能力超出预期,东南亚“桥头堡”作用凸显。公司后期会加强印尼散货资源市场的开发力度,加大投入,在第二条过驳船10月份投产的基础上,新的发展计划正在积极谋划准备中。 2、在探索中不断前行,领跑智慧冷链物流 天津智冷作为公司智慧冷链物流的“领头雁”,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为青岛、上海、宁波三地智慧冷链物流的后期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天津智冷自今年一季度投产以来,2022年上半年共计完成65,000吨进境肉类、水产、乳制品等冻品的操作。智能化的操作、管理和服务,为其赢得了百余家客户的认可及好评。上海、青岛、宁波冷库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争取年底之前全部投产。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化、数智化,不断提升冷链物流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实现公司智慧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快速发展,做智慧冷链物流行业的领跑者。 3、争做细分领域排头兵,聚焦新能源工程物流 随着双碳和新能源相关政策的落地施行,公司聚焦新能源工程物流领域,依托公司专业装备和技术团队的优势,重点聚焦四个方面:国际风电运输、国内海上风运输、核电工程物流、大型石化工程物流。风电运输方面,上半年公司与金风科技签署了巴西、智利、斯里兰卡等国际风电运输项目合同,并已陆续开始执行。除了国际风电运输市场的充足订单外,公司还于2022年6月成立中创正海控股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布局山东海上风电区域,进一步开拓国内风电运输市场。2022年上半年,公司成功执行了茂名东华能源、天津乙烯、安庆石化等项目,承运了宁波天翼、张化机、广东中泽、山东电力等制造工厂的石化、电力设备。得益于公司的品牌积累和专业设备优势,公司成功中标三门核电AP1000项目的场内物流总承包服务、海南逸盛250吨PTA项目建设物流卸船及转运服务总承包服务、裕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次核心大件设备的海陆联运服务等。未来,公司将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相关的重点领域,依托车、船、码头一体化的行业优势,继续深耕、专攻,力争成为中国优秀的新能源工程物流提供商。 三、数智赋能,科技物流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受国际海运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及业务规模增加的影响,公司采购的运力成本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积极开拓市场,销售人员的薪酬及业务推广费等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管理人员薪酬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外汇汇率变化的影响,本期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研发项目不同,费用小幅变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经营良好,销售回款情况较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智能冷库建设、船舶建造款等投资活动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根据经营的需要增加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同时分红1.33亿元。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截止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51、速动比率为1.50、资产负债率为45.32%、净资产收益率为5.80%。公司继续保持了合理健康的资产负债水平,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变动大的分项说明: 1.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0.009亿元,减少98.61%,主要是本期期末理财产品减少。 2.应收票据:期末应收票据1.05亿元,增加70.35%,主要是本期通过商业票据结算有所增加,期末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增加。 3.应收款项融资:期末应收款项融资0.17亿元,减少63.24%,主要是期末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的减少。 4.其他应收款:期末其他应收款2.57亿元,增加278.95%,主要是报告期内冷链代理采购业务增加所致。 5.合同资产:期末合同资产0.02亿,减少54.72%,主要是报告期内根据项目进展确认的合同资产减少所致。 6.短期借款:期末短期借款3.16亿元,增加102.98%,主要是根据公司资金使用计划增加了银行短期借款。 7.合同负债:期末合同负债0.18亿元,增加39.40%,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负债确认增加所致。 8.应付职工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0.27亿元,减少30.29%,主要是报告期公司发放了去年的绩效奖金同时根据经营情况计提了当期的绩效奖金。 9.其他应付款:期末其他应付款1.56亿元,增加33.45%,主要是押金保证金及代结算款项增加所致。 10.长期应付款:期末长期应付款0.0046亿元,减少85.57%,主要是公司运输车辆贷款减少所致。
(七)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及物流行业的发展,国际一流的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及长年累积的国际物流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同时,行业的繁荣吸引更多国有及民营企业和资本进入物流行业寻找商机。国内外物流公司及资本的加入,将大大加剧物流行业的竞争。若不能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持续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以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存在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或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 2.人工成本上升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公司用工数量存在增长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信息化战略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整个服务链条的自动化水平,但总体人工成本仍然呈上涨态势。若公司用工成本持续增加且公司不能通过信息化或自动化措施减少用工数量、提高服务效率,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一定影响。 3.物流信息技术系统研发、安全运作风险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化物流信息技术系统可以有效整合、优化物流流程,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物流信息技术系统对于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公司自行研发和购买的物流信息技术系统包括班轮代理业务系统、船代箱务管理系统、集装箱智能闸口系统、内支线业务管理系统、重大件道路运输自动探路系统等。若未来物流信息技术系统的研发不能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或者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及系统遭黑客入侵等风险因素造成物流信息技术系统无法正常运作,将会对本公司经营造成不良影响。 4.业务区域集中风险 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青岛地区,虽然公司近年根据青岛地区积累的丰富经验,逐步将业务从青岛地区向天津、上海、宁波、大连、烟台、日照等地区拓展,实现全国布局,但青岛地区营业收入的绝对比重仍然较高。业务区域较为集中,一旦青岛港口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短期内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5.汇率风险 本公司外币结算模式一般为收取客户外币后,将约定外币金额支付给相应的供应商,结算周转率较高。公司采取及时结汇、维持外币余额在一定合理水平内等措施,以降低公司汇率波动风险。若未来公司以外币结算的业务量增长,汇率波动仍可能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6.应收账款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绝大部分为一年以内,公司与主要客户均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规范应收账款的日常核算和管理。 但是,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若应收账款的回收不及时,存在应收账款规模进一步增加、公司资产周转能力下降的可能,从而使公司经营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7.经营环境恶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