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柳药集团(603368):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8月17日 17:11:09 中财网

原标题:柳药集团: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368 公司简称:柳药集团 转债代码:113563 转债简称:柳药转债


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二〇二二年八月十七日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朱朝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苏春燕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曾祥兴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其他披露事项”中“(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 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中国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披露过的公司文件正本及 公告原稿




常用词语释义  
本公司、公司、柳药集团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桂中大药房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仙茱中药科技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仙茱制药广西仙茱制药有限公司
康晟制药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万通制药广西万通制药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DTP 药品高值直送药品,是以价值较高的自费药品为主的多点配送,这 种销售方式销售的药品多为大病用药,如肿瘤药、血液用药、 精神用药等。
DTP 药店主要经营DTP药品,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高值直送药品的 药店
两票制药品从药厂到药品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药品流通企业到医院 再开一次发票
医保双通道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购买医保国家谈 判品种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本次激励计划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可转债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报告期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

公司的中文名称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柳药集团
公司的外文名称Guangxi Liuyao Group Co., Lt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朱朝阳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申文捷韦盼钰
联系地址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电话0772-25660780772-2566078
传真0772-25660780772-256607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地址由“柳州市柳东新区官塘创业园 研发中心1号楼8-2号”变更为“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公司办公地址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45000
公司网址www.lzyy.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投资部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柳药集团603368柳药股份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9,201,605,990.628,322,953,073.7810.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085,437.95329,417,392.5912.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364,391,506.59315,105,415.4415.6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3,464,833.61-1,115,887,131.35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55,325,632.345,460,085,144.853.58
总资产18,074,344,247.0315,874,750,518.7513.86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020.9112.0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020.9112.0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1.010.8716.0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46.26增加0.28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6.465.99增加0.47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11,002.29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 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 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 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6,204,402.86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 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 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 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 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 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 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 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 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19,505.7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546,366.6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755,601.37 
合计4,693,931.36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
公司核心业务所处行业为医药流通业,是连接上游医药工业企业与下游医疗机构、个人消费者等终端客户的中间环节,包含批发和零售两大板块。在宏观需求、行业政策及新技术影响下,当前行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医药流通市场保持稳中向好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老龄化趋势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和医药产品的需求持续扩大,而居民支付能力的增强和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带动健康消费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根据历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的数据统计,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从2000年的1,50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064亿元,22年间增长了16.32倍。

近年来,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新技术跨界融合,行业在降价、控费、结构调整、竞争加剧等压力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销售增速放缓但稳中有升,在健康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的基础上,行业呈现长期向好的态势。

2、行业集中趋势加快
在“两票制”全面落地推动下,药品流通环节进一步压缩,行业优势资源向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中。近年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实施,耗材带量采购逐步启动,中成药集采推进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集采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推动以量换价和终端用药结构的调整,规模化运作和成本控制成为行业主旋律。同时市场准入和监管趋严,加快淘汰落后企业,行业集中度未来将持续提升。在零售市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表现在连锁化率的提高。根据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下,未来药品流通行业集中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3、智慧供应链服务推动流通企业渠道价值再造
在当前行业集中度提升和降价控费医改政策背景下,一方面,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医疗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生产研发和医疗服务提升等主业方面,将其市场运维、物流管理、客户管理等基础工作转给具备渠道资源优势、物流技术优势的流通企业承担,从而有效降低销售和流通管理环节成本费用;另一方面,通过流通企业搭建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药械的数据信息统一和共享,满足医保DRGs(按病种)付费、药品零加成实施情况下精细化、可追溯管理要求,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最终。此外,在零售板块,随着互联网+医疗、处方外购、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等政策落地,零售药店既能承接控费、控量和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动下医院端流出商品,满足医院患者个性化药品需求,又能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增值服务,满足消费者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医药流通企业的渠道价值和专业化服务功能日益受到上、下游客户青睐,形成覆盖全链条的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服务体系,实现流通企业渠道价值的升级再造,在行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业态,推动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5G网络、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互联网+医药、互联网消费加快发展,推动药品流通领域传统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线上平台、线下服务、营销模式、运营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等政策出台,从政策层面引导并逐步解决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消费面临的问题,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发展,发展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智慧药房等新形态,“互联网+医药”发展逐步放开并走向规范化,行业新服务模式正在形成。

5、围绕大健康产业链延伸加快,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面对当前行业形势的变化和医改政策环境的收紧,传统配送服务模式盈利能力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高速增长,药品流通企业围绕大健康产业,一方面通过投资上游医药工业业务,开展药品生产研发,同时发挥自身营销渠道优势,助推自产商品的快速市场覆盖,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弥补政策带来的毛利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在批发端为上、下游客户提供渠道和供应链增值服务,在零售端提供慢病管理、用药咨询、患者教育、健康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实施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等创新业务,从而提升客户粘性,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6、中药产业创新享政策红利,加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医保函〔2021〕229号)提出: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文件还明确提出公立医疗机构销售中药饮片可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顺加不超25%销售;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等多项扶持政策。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全面部署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此外,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制确定,目前已出台200多个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也陆续出台。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提出了配方颗粒“属地化”管理要求,同时进一步扩容了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范围,给企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创新产品生产研发提供了强大动力。

7、器械耗材集采和国产化替代加速落地
2021年围绕器械耗材集采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3月4日,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由国家拟定基本政策和要求,组织各地区形成联盟,以公立医疗机构为执行主体,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探索完善集采政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在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扩大采购范围,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高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此外,近年来推动器械国产化进度持续加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医疗器械要求采购国产的目录中,DR、CT等在内的一系列高端影像类器械产品均在目录清单中。

(二)主营业务
柳药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上市企业。公司经过近七十年来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深耕细作,逐步形成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工业为主业,供应链增值服务、医药互联网服务、终端健康服务等创新业务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业务体系。

(三)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现阶段主营业务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医药工业为主。公司医药批发和医药零售业务通常“医药商业”,经营品种包括各类药品、医疗器械、耗材、检验试剂等。主要经营模式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商品,经过公司的仓储、物流、分销、零售药店等环节,销售给下游客户(包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械经营企业、个人消费者等)。公司医药工业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药械生产企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类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器械等产品。此外,公司近年来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业务,积极发展药械SPD项目等供应链增值服务,开展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等的“新零售”服务,实现传统板块转型升级,推动批零协同、工商协作,并通过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中药代煎、中医诊疗等终端配套服务巩固公司核心业务稳健发展。

1、医药批发与供应链增值服务
公司批发业务主要是指公司作为上游供应商的配送商或分销代理商,将商品配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或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连锁药店等。批发业务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购销差价或商品分销、代理业务中上游供应商给予的促销返利。近年来,公司通过信息系统和智能化设备应用,为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专业物流增值服务,满足客户精细化、智能化、规范化、可追溯管理要求,从而提升客户粘性,推动集采集配落地,提高公司市场份额。2022年上半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收745,722.32万元,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1.22%,较去年同期增长10.47%;其中医院销售业务是公司批发业务的核心,2022年上半年医院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84,828.83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4.60%。

2、医药新零售
公司零售业务是通过终端药店向广大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产品销售和健康服务的一类业务,其利润主要来自于医药产品进销差价。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桂中大药房及其旗下药店面向广大个体消费者提供医药零售服务。公司近年来进一步优化门店布局,发展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慢病药店等特殊药店,开展处方外延、慢病管理、网上药店等创新业务,借助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打造“新零售”业态,保持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40,858.55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5.34%,较去年同期增长8.51%。

3、医药工业
医药工业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研发业务。公司旗下目前拥有仙茱中药科技、仙茱制药、康晟制药、万通制药以及广西康达卡勒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康达卡勒幅”)等5家医药工业企业,构成公司的医药工业体系。目前,公司医药工业业务主要围绕中药产业布局,开展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以及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现代中药产品生产研发。其中仙茱中药科技主要从事各类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业务,已能生产加工中药饮片1,100多个品种、近8,000个品规。仙茱制药主要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业务,负责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研发基地投产后的具体运营工作。康晟制药和万通制药主要开展中成药生产研发,旗下分别拥有安神养血口服液、归芪补血口服液和复方金钱草颗粒、万通炎康片(胶囊)等多个独家专利产品和知名品牌。

此外,广西康达卡勒幅主要负责公司高端器械生产研发项目的实施,项目主要产品包括磁共振、彩超等医学影像产品。2022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375.55万元,占比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3.31%,较去年同期增长26.78%。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各业务板块占比 2022年半年度 2021年半年度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中各业务板块占比 2022年半年度 2021年半年度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突出的渠道资源和批零一体化优势
柳药集团近七十年来在医药流通领域精耕细作,建立了深而广的服务网络,累积了丰富的渠道客户资源,已成为国内外主要药械生产企业在广西区内的主流配送商,同时公司在广西各核心城市均设立有子公司,业务覆盖全区100%的二级以上医院。此外,公司子公司桂中大药房作为本土老牌药品零售连锁药店,覆盖面广,品牌认知度高,是广西销售规模领先的零售连锁药店,在品种、客户资源和渠道方面能与批发业务协同互补,并能有效承接在医改背景下医院客户端流出品种,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明显。公司的全方位覆盖以及批零一体化经营,能够较好把控医院和药店两大药械消费终端场所,形成突出的渠道优势和业务发展基础,是广西区内的首选配送企业。

(二)对高质量的医院终端客户的全覆盖
医院终端客户(尤其是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是城镇医疗服务的中心,也是药械消费的主要场所。据统计,2021年在全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渠道中,公立医院占比63.55%,远高于其他两大渠道。作为公司核心客户资源的公立医院,不仅因其药械需求量大且稳定、采购金额较高等优势能够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也因为其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核心地位,能够推动公司其他业务活动和合作项目的开展,建立业务发展生态圈。公司长期保持和加强与各核心医疗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已实现对广西区内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的全覆盖。公司与医院终端客户的良好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不仅能促进公司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推动公司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及其他创新药、自产产品的市场开发,还能有效推动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药事服务、DTP药店、供应链增值服务等新业务和合作的开展。

(三)广西区内高质量的连锁药店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桂中大药房是全国药品零售百强企业,是广西本土最早的连锁药店品牌之一,在广西区内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销售规模领先广西区内其他连锁药店品牌。截至报告期末,桂中大药房旗下拥有直营药店730家,率先实现在广西区内核心区域、核心医疗机构周边布局。同时,桂中大药房也是广西区内最早开展DTP药店业务和网上药店业务的企业,拥有DTP药店超过100家,在区内的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等数量规模领先同行。此外,作为柳药集团子公司,桂中大药房在区内能较好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实现零售端与医院端在品种、渠道、客户资源方面的共享互补,推动处方外延、慢病管理、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新零售”业务开展,在未来承接医院端流出业务将发挥巨大作用,形成高质量的零售药店业务,助力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和新业态发展。

(四)丰富的上游供应商资源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品种满足率和供应能力 柳药集团凭借在区域市场较高的终端覆盖率和配送能力,以及对上游供应商提供渠道增值服务,获得上游客户的信赖,吸引越来越多的上游供应商与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在集中招标采购获得配送权的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取得全部集采带量品种在广西区内的配送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基本实现与国内外主流药品供应商达成在广西区内的合作,经营品规覆盖了医院的临床常用药品和新特用药,是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在广西区内的主经销商。此外,公司不断加大新品种的引进,长期保持与紧缺品种生产企业的合作,确保药品供应的持续、稳定、领先,成为区内同类企业中经营品规最齐全且供应充足稳定的少数企业之一。供应商数量和经营品种的不断增加也成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极大推动下游客户开发,满足各类终端客户和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品种需求。

(五)覆盖全区的高效物流配送网络和专业信息管理系统
公司是区内少数同时具备多个现代医药物流基地的医药流通企业,仓储规模和配送能力领先全区同行。随着玉林物流运营中心项目的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司已形成以南宁、柳州、玉林三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桂林、百色、梧州等主干城市作为配送节点,全面辐射自治区14个地级市的高效物流配送网络。公司建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组建专门的信息管理团队,根据公司发展实际和客户需求,开发实施符合自身要求的信息系统。近年来,公司针对客户服务需求、医药工业生产以及医药电子商务等业务研发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搭建客户信息平台等,为公司精细化管理和创新业务开展提供保障,也为公司上、下游客户提供更高效、规范、便捷、安全、精准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粘性。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上半年,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反复和通胀预期影响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伴随着带量集采、按病种付费等医改政策叠加落地以及新技术加速跨界融合,行业以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进入转型阵痛期和关键转折点。但在国家强而有力的经济维稳政策和疫情防控政策支持下,从长远看国内经济仍将保持向上趋势,常态化抗疫、人口增长、社会老龄化发展,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药械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增长,行业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面对行业政策变化和新技术融合、疫情多点频发带来的供需挑战和竞争压力,公司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带领全体员工紧跟党走,一方面发挥企业优势,承担自治区疫情防控定点收储供应单位重任,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另一方面紧密围绕既定的年度经营目标扎实开展工作,发挥渠道资源优势,构建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发展创新药和器械耗材板块转型升级。公司加快发展医药工业业务,不断提升工业板块研发能力和生产规模,通过工商协同推动自产医药产品的销售规模,提升工业盈利能力,实现各业务板块的相互协作发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实现营业收入 920,160.60万元,同比增长 10.5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08.54万元,同比增长12.04%。公司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工业板块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形成公司内生发展强劲动力,助力公司盈利能力恢复提升。

(一)医药批发板块
2022年上半年,国家第六批集采、广西参与的多省联盟采等正式执行。集采的常态化落地尽管对公司毛利水平带来压力,但也带来了量的增长,促进规模化集中配送服务落地。公司在抢抓集采品种,持续扩大配送规模的同时通过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和创新品种的引进开发,优化公司品种结构。此外,公司积极开展供应链增值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客户粘性,稳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降低降价控费对公司业务的不利影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5,722.32万元,同比增长10.47%。

1、发挥渠道优势,强化新品引进,不断扩大品种优势
公司根据带量集采实施和医保目录调整情况,抢抓重点品种,发挥公司渠道资源优势,强化与上游供应商的密切协作,通过DTP药店业务、创新药推广项目等深入与创新药研发企业的合作,争取国谈集采、省级挂网等新品配送权的同时加大新进入医保目录品种、肿瘤病、慢性病、罕见病治疗药、疫情特效药的引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广西已导入系统的国采第六批国谈集采品种配送点击率达100%,在2022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导入广西集团采购服务平台品种中配送点击率达98%以上,省级挂网联盟采品种中配送点击率达 97%以上,并在广西率先引进新冠特效药,充分体现了公司渠道优势和运营实力。同时在创新药领域,公司与辉瑞、赛诺菲、阿斯利康、罗氏制药、正大天晴、恒瑞医药、西安杨森等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建立良好合作,成为其核心产品、重磅新品在广西的主分销商,公司品种优势进一步扩大,为批发业务发展奠定品种基础。

2、器械耗材、检测试剂快速突破,品种结构持续优化
当前,公司在广西区内的医疗器械耗材市场份额较低,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在医疗器械耗材、检测试剂集采落地以及规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医院客户渠道优势,加快器械耗材、检验试剂产品引进和市场拓展。公司设立专业的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子公司开展专业化经营,通过组建专职营销团队,以及引进战略合作方,实施分销与代理并行的经营模式,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进一步丰富公司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品种。同时公司根据国家医改政策和医院客户对器械耗材的精细化管理需求,推动与医院开展器械耗材、检验试剂SPD项目,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通过提供专业平台和进驻专业服务团队,推动器械耗材、检验试剂集采、集配模式落地,快速提高公司器械耗材品种在医院客户的份额。2022年上半年,公司医疗器械耗材实现营收92,929.6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82%。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品种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优化公司品种结构,助力提升公司毛利水平,推动公司批发业务未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3、智慧供应链增值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助力传统业态数字化转型
公司继续发挥自身在信息技术、专业药械管理方面的优势,围绕行业政策要求和上下游客户需求开展一系列增值服务,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上下游信息的衔接、共享,推动传统配送服务向互联网+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转型。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药械耗材SPD项目,通过供应链信息平台搭建和专业运营团队的服务,助力打造统一药械的数据标准编码,帮助医院通过平台服务实现药械的标准化、可追溯、精细化管理目标。同时,公司应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自身服务与医院线上、线下业务的深度对接,推动互联网医疗合作、处方流转项目落地。通过供应链增值服务体系搭建和项目开展,有效提升公司与上下游客户的粘性,逐步建立起覆盖药械供应商、物流配送、医院终端的服务闭环。报告期内,公司与河池市人民医院、来宾市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器械耗材SPD项目合作,累计开展器械耗材SPD项目合作医院达12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签约开展供应链相关服务项目的医院已达百家,有力提升公司药械市场份额,推动新业态和新品种发展。

(二)医药零售板块
2022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优化了零售药店布局,强化单店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发展DTP、医保双通道等特色药店和慢病管理等专业健康服务,推动零售业务与互联网医疗、处方外延的对接,实现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的协同,批发与零售业务的协作,构建“新零售”业态。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0,858.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1%。

1、优化连锁门店布局,提升单店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2022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当前居民健康消费渠道、消费习惯的改变,优化门店布局,谨慎增开门店,调整关闭部分不盈利门店,突出线上引流功能和线下专业服务的衔接,构建半小时便民服务圈,着重提升医院院边店、DTP药店、医保双通道等特色药店的占比。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药店总数730家,其中医保药店631家,期内新开门店4家,关闭门店13家。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单店运营能力,提高店员专业化服务水平,强化会员系统、慢病管理系统功能应用,推动数字化营销,依托品种优势、处方流转、专业服务和精准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专业、有温度的购药服务体验,从而提高单体门店盈利能力。

2、发展特色药店和专业服务,提高客户群体稳定性和满意度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快DTP药店、医院院边店、医保双通道药店等特色药店业务的发展,推动慢病管理等专业化健康服务在连锁门店的全覆盖,让专业健康服务融入到就近社区、商圈,提升客户健康消费满意度,稳定客户群体。公司充分发挥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强化与创新药生产企业的合作,保证公司在新特药、高值药以及双通道药品等方面形成与其他连锁药店的差异化品种优势,以特殊药店平台为基础推动处方外延合作和慢病管理等专业化服务落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DTP药店(含医院院边店)数量达174家,医保双通道药店42家。同时公司进一步丰富专业化服务内涵,截至报告期末已基本实现慢病管理全门店覆盖,围绕患者开展医生患教、药历建档、用药跟踪、会员回访、合约购药、互联网+合理用药等服务,增强客户用药依从性和便利性,形成持续消费群体。此外公司发挥自身品种优势,加强了与第三方商保的合作,报告期内陆续在多个城市推出普惠型保险产品,将医保外高值品种、特殊疾病纳入保险范围,与社会医保形成良好互补。

3、发挥批零协同优势,持续推动处方外延项目开展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动“互联网+医药”实践,发挥批发渠道医院客户合作优势,推动零售药店与医院开展处方外延项目合作,通过项目构建处方流转平台实现与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整合医院客户资源、公司品种资源、零售药店专业服务优势和终端消费者健康消费需求,推动零售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新零售”业态。截至报告期末,桂中大药房已与区内20多家核心医疗机构开展处方外延项目,在广西柳州、南宁、梧州、河池等4个城市建立与当地公共APP客户端的对接,通过平台逐步建立与所在城市医疗机构的处方流转机制。

此外,公司旗下仙茱国医馆也强化了与零售药店的协同,医院所提供的诊疗服务、慢病服务成为零售药店重要的增值服务补充,同时通过互联网医院处方外延到药店,促进门店零售业务的开展,形成一站式健康服务链条。

(三)医药工业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中药产业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提升工业板块研发能力和产能规模,不断丰富工业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工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发挥公司商业渠道优势加快自产工业产品在区内外市场的拓展,不断构建完善中药健康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创新项目落地,探索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完善工业配套服务。2022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0,375.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8%。

1、加快产品研发创新,持续提升产能规模,不断丰富产品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在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加强与药材供应企业、种植基地的合作,不断丰富公司产品品种,满足客户多元化产品需求。截止报告期末,仙茱中药科技已能生产加工1,100多个中药饮片品种,近 8,000个品规,基本涵盖医院所需全部常用饮片品种。万通制药进一步加强对核心产品的适应症拓展研究,并积极开展安宫牛黄丸、六味丸以及祛湿健脾茶等新品研发,力争年内完成新品生产上市。康晟制药充分发挥广西医科大学临床资源优势和技术能力,开展医院院内制剂生产加工业务,实施广西院内制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能力提升项目,积极推动临床效果确切、需求量大的医院自研制剂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升自身研发能力。此外,报告期内,仙茱中药科技还开展了广西民族及口岸药材品质和标准化示范性研究创新基地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制剂与药食同源产品工程研究中心等十余个项目申报,中药饮片产能扩建项目逐步投产,饮片产能规模达8,000吨。由公司与仙茱中药科技牵头开发的国内首个开放式中医药产业联盟链平台——“仙茱链”获评全国区块链杰出案例,为未来公司开展中药材交易和进出口贸易提供技术保障。

2、工商协同加快工业产品市场覆盖,提升销售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商业渠道优势,进一步加快旗下医药工业企业产品在区内外城市的市场拓展。在批发端,公司积极推动自产中药饮片、中成药、配方颗粒产品在区内医疗机构的覆盖;在零售端,公司强化了旗下中药饮片、OTC产品的推广力度,针对性开展推广活动,工业企业也为零售终端客户推出精品包装、礼盒包装,促进公司工业产品零售规模提升。同时公司通过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启动区域代理经销模式,加快拓展广西区外市场。报告期内,仙茱中药科技饮片产品已覆盖近70%的区内核心中医医院;万通制药下游客户数量达450家,产品已覆盖29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拳头产品外加大了天芝草胶囊、复方丹参片等的销售推广。2022年上半年,工业销售规模增长主要来源于:仙茱中药科技实现营收16,021.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15%;万通制药实现营收11,295.5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86%,其中新推品种天芝草胶囊、复方丹参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快增长。此外,康晟制药进一步加快省外市场拓展,新增黑龙江、湖南等区外市场,并积极开展院内制剂生产加工业务。公司在报告期内还完成越南河内办事处的设立,并取得相关证照,这将推动公司与外商联络,促成更多的贸易机会,获得越南中药材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配额,为公司未来发挥广西区位优势,推动旗下中药产品国际市场拓展和进口国外中药材奠定基础。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9,201,605,990.628,322,953,073.7810.56
营业成本8,097,891,920.937,331,426,747.3610.45
销售费用232,784,590.98222,742,821.424.51
管理费用197,229,469.04191,423,439.273.03
财务费用135,559,068.2791,949,172.3347.43
研发费用9,035,840.695,835,894.1754.8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3,464,833.61-1,115,887,131.35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0,044,295.81-170,663,325.64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4,730,260.79138,084,275.19200.35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增长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增长,营业成本相应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扩大,相应的各项费用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扩大,相应的各项费用增加所致。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同比增减
 金额占主营业务 收入比重金额占主营业务 收入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 合计918,128.19100.00%830,065.19100.00%10.61%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医药批发745,722.3281.22%675,046.7381.32%10.47%
医药零售140,858.5515.34%129,813.9715.64%8.51%
医药工业30,375.553.31%23,959.332.89%26.78%
其他1,171.770.13%1,245.160.15%-5.89%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药品797,301.9186.84%759,951.0791.55%4.91%
医疗器械92,929.6510.12%53,156.416.41%74.82%
其他27,896.633.04%16,957.712.04%64.51%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数 占总资产的 比例(%)上年期末数上年期末数 占总资产的 比例(%)本期期末金额较 上年期末变动比 例(%)情况说明
应收票据260,347,070.911.44187,048,234.451.1839.19主要是本期收到的以银行承兑汇票结 算货款增加所致
其他应收款66,834,000.260.3731,636,148.590.20111.26主要是本期支付的保证金增加所致
其他流动资产4,751,798.300.0311,526,126.790.07-58.77主要是待抵增值税减少所致
长期股权投资78,697.88----主要是本期投资广西康达卡勒幅医疗 科技有限公司增加所致
在建工程27,809,287.760.15114,934,056.040.72-75.80主要是本期健康产业园项目转固定资 产减少所致
短期借款3,930,939,390.4421.752,711,206,717.7717.0844.99主要是本期银行贷款增加所致
应付票据2,558,772,701.5814.161,914,505,038.1212.0633.65主要是本期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货款 增加所致
应付职工薪酬8,340,928.250.0516,998,802.220.11-50.93主要是本期发放上年度计提的应付职 工薪酬报致
长期借款327,000,000.001.81246,000,000.001.5532.93主要是本期银行贷款增加所致

其他说明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募集 年份投资项目募集 方式募集资金 投入总额本年度投 入募集资 金总额已累计投 入募集资 金总额募集资金 余额尚未使用募集 资金用途及去 向
2020南宁中药饮片产能扩建 项目公开 发行23,001.9692.965,734.6217,267.341.存放在募集 资金专户中 2.暂时补充流 动资金
 连锁药店产能扩建项目      
   11,220.001,032.517,116.254,103.75 
 玉林物流运营中心项目      
   20,000.00155.255,117.3114,882.69 
 补充营运资金      
   24,000.00-24,000.000 
 合计      
   78,221.961,280.7241,968.1836,253.78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 情况说明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2年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 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公告编号: 2022-045)。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五)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序号被投资单位业务性质注册资本直接持 股比例 (%)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
1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零售15,130.00100.00220,629.3858,679.28141,720.005,701.77
2广西南宁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980.0053.00301,350.8132,747.85213,426.99-1,169.85
3广西玉林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000.00100.0046,742.206,228.7141,991.00721.20
4广西桂林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000.00100.00113,904.937,488.0253,206.43-357.21
5广西贵港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000.00100.0031,850.013,215.8921,176.75275.16
6广西梧州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000.00100.0038,069.201,768.6417,924.07-116.62
7广西贺州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000.00100.0022,401.771,880.6018,483.92-124.39
8广西河池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000.00100.0044,979.542,652.7229,516.23139.51
9广西来宾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300.00100.0023,565.791,031.9415,591.68-0.70
10广西钦州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300.00100.0024,249.031,202.6716,560.81412.07
11广西泛北部湾物流有限公司物流1,000.00100.002,450.452,138.681,354.27240.99
12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工业3,000.00100.0034,505.5815,578.2016,021.554,019.22
13广西柳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批发及技术 服务10,000.0051.0011,603.037,985.435,374.86754.62
14广西万通制药有限公司工业1,898.5060.0033,365.6528,444.7911,301.344,473.12



(七)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医改的深入,行业的整合度加大,在批发流通领域,公司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加剧,集中表现在市场和品种客户的争夺,配送能力和效率的竞争,医院合作项目的竞争等。尤其一些全国性优质医药流通企业在现代物流实施上、信息平台建设上、医院合作项目上具有相当经验。在连锁药店方面,全国性连锁药店已逐步进驻广西,并加快在广西各城市的布局,尽管公司也积极拓展柳州市外市场,但仍然会面临这部分优质连锁药店的挑战。此外,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下,跨区域电商平台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也纷纷加入市场竞争中,市场格局更加复杂,竞争异常激烈。

2、行业政策风险
国家医改政策不断深化,带量集采常态化落地、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相继发布,进一步推动医药分开,降价控费趋势明显,医药流通市场增速受到影响。同时“互联网+”战略的推行,又对传统业态带来巨大冲击。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司面临新医改形势下药品的统一招标采购政策调整、药品定价机制改革以及医院用药结构调整、医药电商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竞争等风险,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3、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作为一家以医院销售为主的医药流通企业,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医院销售业务。虽然该部分客户资信状况良好,但是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同时随着“两票制”的实施,在推动配送服务向大型配送企业集中的同时造成原来“多票制”环境下分散的资金压力集中到公司,一方面配送规模和品种的扩大,公司需要垫付的上游货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下游医院客户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若不能继续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公司将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并且,如果应收账款增长至较大规模将对公司流动资金周转造成较大压力,也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人力资源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公司迫切需要包括药品生产研发、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虽然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人才引入制度,但是不排除出现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等情况,影响公司经营规划的顺利施行及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司面临一定的人力资源风险。

5、新业务或投资项目盈利不达预期风险
面对当前市场高度同质化的竞争局面,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多种营销及服务模式,拓展业务领域,保证自身盈利水平。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渠道增值服务,探索开展医药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模式,同时投资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项目、中药配方颗粒、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等一批产业项目。尽管公司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尽职调查,以及借助第三方力量等方式确保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和盈利能力,但这些领域尤其药品、器械生产领域是公司首次涉及的领域,技术专利形成、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尚需时间,对公司是新的挑战,可能面临相关经验不足、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导致市场不达预期,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二) 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会议届次召开日期决议刊登的指定网站 的查询索引决议刊登的 披露日期会议决议
2021年年度 股东大会2022年 4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n.cn 公告编号:2022-0222022年 4月28日审议通过 14项议案,分别为:关于 《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关于《2021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 议案、关于《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的议案、关于《2022年度财务预算方 案》的议案、关于《2021年度利润分 配预案》的议案、《关于2021年年度 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关于2022年 度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 子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 信额度并接受关联方提供担保的议 案》、《关于2022年度综合授信额度 内为下属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及 授权的议案》、《关于<续聘中勤万信 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广西 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审计 机构>的议案》、《关于变更公司名称 的议案》、《关于变更注册资本、经营 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关 于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 案》、《关于修订<监事会议事规则> 的议案》。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适用 √不适用

股东大会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东大会均采取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和决策程序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上述股东大会中,所审议议案均全部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及时披露了相关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二、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半年度拟定的利润分配预案、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是否分配或转增
每10股送红股数(股)0
每10股派息数(元)(含税)0
每10股转增数(股)0
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的相关情况说明 
 

四、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情况及其影响 (一) 相关股权激励事项已在临时公告披露且后续实施无进展或变化的 √适用 □不适用

事项概述查询索引
2022年3月30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并 调整回购价格的议案》,同意回购注销不具备激励资格 的6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 计46,760股。 2022年7月1日,公司完成前述限制性股票的回购 注销手续。具体详见公司分别于2022年3月 31日、2022年6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上披露的 相关公告(公告编号:2022-015、 2022-035)。
2022年4月27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并 调整回购价格的议案》,同意回购注销不具备激励资格 的3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 计5,600股。 2022年7月1日,公司完成前述限制性股票的回购 注销手续。具体详见公司分别于2022年4月 28日、2022年6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网站(www.sse.com.cn)上披露的 相关公告(公告编号:2022-026、 2022-035)。

(二) 临时公告未披露或有后续进展的激励情况
股权激励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2月10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延期的议案》,同意将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延长12个月,即延长至2023年2月18日。具体详见公司公告(公告编号:2022-004)。


其他激励措施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一、 环境信息情况
(一) 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的环保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公司环保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 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均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且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针对性的开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报告期内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和污染事故,无因环境违法受到环境保护部门的行政处罚的情况。


2. 参照重点排污单位披露其他环境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倡导节能环保,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期内,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认证为指导,强化环境管理风险管控,坚持绿色生产、推广绿色服务、推行绿色办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公司旗下各生产企业积极落实绿色生产,重点对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项目开展防治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加大了环保设备投入和环保项目建设,实现合规排放。公司在业务开展中、提供服务时坚持绿色、高效理念,应用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共享,解决供需矛盾,实现节约高效作业;公司在办公中积极搭建远程办公平台,倡导线上办公和线上会议,落实业务单据、资质文件、订单的电子化,同时在药械配送中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周转箱,减少纸箱、包装袋的使用。此外,公司的配送车辆、仓储作业车辆均加大了新能源车的应用,减少碳排放。公司的一系列绿色服务措施不仅减少了纸张、能源消耗,也极大的方便了客户,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的便利性。


3. 未披露其他环境信息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披露环境信息内容的后续进展或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履行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旗下医药工业企业持续加大环保投入,业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包括使用洁能源锅炉、粉尘收集系统,以及新增、扩建污水初沉池、调节池、厌氧塔、一体化处理设施等,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确保排放符合标准。同时公司通过中央空调采用PLC自动控制调节温湿度,纯化水机组回收二级浓水利用,冷却塔采用温度自动控制开起风机,生产线加大了节能型浓缩器等生产设备的投入等,减少机组能耗,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此外,公司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等相关规定对项目环境影响及评价情况予以公示,聘请第三方环保机构开展项目环境评价分析,并报环保部门审核,项目均取得有效的环评批复。公司围绕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入手,采取使用节能灯具、严控空调使用温湿度、强化办公OA使用、推出电子化采购平台、设立分类垃圾桶、倡导“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鼓励绿色出行等措施,强化绿色办公落地。


(五) 在报告期内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适用 √不适用

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扎实实推进帮扶工作,将自身经营发展与地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联系起来。特别是公司通过发挥自身医药行业资源优势,在解决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用药问题、援助因病致贫/返贫人员、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柳药集团将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政策方向,从“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转向“万企兴万村”新征程,公司从以下方面落实乡村振兴工作:
1.通过开展中药特色产业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定制药园项目,指导农民开展专业化、标准化种植采收及初加工作业,实现种植基地与农户、合作社共同发展,带动村财增收、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进步。

2.继续与区内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设立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同时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和专业知识培训、人才培养合作,带动学校就业的同时满足公司人才发展、研发创新需要。

3.发挥公司行业资源优势,与医院、供应商和保险机构合作,加强在疾病防治、健康服务方面的合作,针对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特殊疾病患者,开展慈善赠药项目,提供普惠型保险产品,减轻患者就医用药负担。



承诺背景承诺 类型承诺方承诺 内容承诺时间及 期限是否有 履行期 限是否及 时严格 履行如未能及时 履行应说明 未完成履行 的具体原因如未能及时 履行应说明 下一步计划
与首次公 开发行相 关的承诺解决 关联 交易公司控 股股东 朱朝阳本人承诺在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的相关期间内,本人将 严格遵守《公司法》、《公司章程》、《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定,依法 行使股东权利,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关联交易,自觉维护股份 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将不利用本人在发行人中的股东地 位在关联交易中谋取不正当利益。如发行人必须与本人控制 的企业进行关联交易,则本人承诺,均严格履行相关法律程 序,遵照市场公平交易的原则进行,将促使交易的价格、相 关协议条款和交易条件公平合理,不会要求发行人给予与第 三人的条件相比更优惠的条件。2012年1月 10日 长期  
 股份 限售公司控 股股东 朱朝阳1、本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 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 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2、 本人在发行人处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人所持 有发行人股份总数的 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本人所持 有的发行人股份;在申报离任六个月后的十二个月内通过证 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发行人股票数量占本人所持有发行 人股票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2014年4月 16日 长期  
 其他公司控 股股东如因有关税务部门要求或决定,公司需要补缴或被追缴整体2012年1月 10日 长期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