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东材科技(601208):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东材科技: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1208 公司简称:东材科技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公司负责人唐安斌、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敬国仁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严丹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本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关于“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予以详细描述,敬请查阅相关内容。 十一、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6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5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2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5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5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58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 本报告期,公司主要从事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新型绝缘材料为基础,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环保阻燃材料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消费电子、平板显示、电工电器、5G通信等领域。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采用“集团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基地化运营”的管理模式,集团设立三大中心(技术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着力于战略引领、资源配置、技术研发、薪酬设计、绩效考核、风险管控、资本运作的统筹管理。公司全面推行“基地化”自主运营模式,以六大基地公司(绵阳小枧、绵阳塘汛、绵阳东林、江苏海安、山东东营、河南郑州)为运营主体,授予各基地公司销售、技术、制造、采购、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自主经营权,以净利润为导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1、采购模式 公司一贯秉承 QCDS指标原则,积极拓展物料采购渠道,完善供应商管理制度。公司的大宗物料采购策略由集团战略管理部统筹规划,生产设备由集团工程部统一招标订购,生产性原材料、辅料备件、办公劳保用品等均由各基地的供应链管理部自主采购。在日常采购业务中,公司严格按照供应商开发、供应商管理、采购业务三权分离的模式,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系统。 2、生产模式 从产业链的位置来看,公司处于大型石化企业与终端产品制造商的中间环节,产品均为满足特定用途的功能性原材料。因此,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大宗物料、生产性原材料由战略管理部、供应链管理部向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统一采购,制造部门结合设备性能参数和客户预订单情况,自行制定排产计划,调配资源组织生产,完成检验并办理入库。 3、销售模式 (1)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以直销为主导,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 80%以上。直销模式是通过公司营销人员销售至终端客户群,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经销模式则是将产品销售给各级分销商,通过分销商开发和服务中小型客户,进而不断扩大营销服务网络。 (2)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公司以内销为主导,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 90%以上。内销由各基地营销人员销售至国内品牌厂家,外销由集团国际营销部直接与海外客户进行洽谈和交易。 (3)强化大客户营销策略:公司根据客户对经营业绩的贡献能力,并结合其经营规模和发展潜力,对客户群进行信用分级管理,强化大客户营销策略。各基地公司均委派销售专员负责大客户的销售业务,深入了解其发展需求,资源配置给予倾斜,尽可能为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步骤地培育一批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核心客户,进而形成长期稳定的行业竞争优势。 (三)行业情况说明 1、绝缘材料行业 绝缘材料是保证电气设备(特别是电力设备)能否可靠、持久、安全运行的关键性材料,它的技术等级和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电力工业、电器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输电线路的最高电压等级正由 500kV逐步提高至 750kV或 1000kV,输电线路电压等级每上升一个台阶,电力设备的绝缘系统也需要配套升级。没有高性能的绝缘材料作为保障,从发电、输变电到电器设备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电网运行不稳定,严重时导致整个电网瘫痪的局面。 因此,绝缘材料的技术水平在保障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期间,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新基建”的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光伏、风电)、特高压输电、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迎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期,且伴随着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和上游供应端的配套升级,进而持续带动了耐高压、耐高热、耐冲击、耐腐蚀、耐辐照等新型绝缘材料的市场化需求。 公司绝缘材料产品的主要下游行业为光伏行业、特高压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A、光伏行业 公司应用于光伏行业的主要产品为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其市场需求量与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容量紧密相关。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共同推动疫情后的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能源体系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拥有安全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显著优势,已获得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成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2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先后出台 50余项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涉及指导规划、创新发展、监管消纳、金融补贴等诸多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 30.88GW,同比增长 137.4%,超过去年前十个月装机总和,其中,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 8.91G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 10.74GW、集中式光伏装机 11.22GW,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 放眼全球,世界主要经济正体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球已有超过 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主流光伏市场强势复苏,新兴光伏市场快速发展。作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主力产业”,光伏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已率先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主动跟进海外电站项目的配套化建设,产能规模与成本优势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凸显,出口规模快速提升。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达78.6GW,同比增长 74.3%;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 259亿美元,同比增长 113.1%,出口额再创新高。 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性原材料之一,国内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的产能基本饱和,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与原材料供应短缺之间的矛盾突出。同时,在光伏装机规模持续高增之际,光伏硅片、晶硅电池、组件等生产制造环节的技术变革,已成为驱动光伏产业降本增效的根本因素,也对上游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进一步带动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产品的迭代升级。随着国内新一轮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产业化项目正在陆续投产,技术创新加快,产能释放在即。 公司作为国内首批涉足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制造的厂商之一,自主研发能力强,制造技术成熟、产品技术领先、业界口碑良好。近年来,全球光伏市场对高性能光伏组件的配套需求日益旺盛,加之国内同行大规模投放产能,导致公司在光伏市场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为抓住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东材、东材膜材分别投资建设一条“年产 2万吨特种功能聚酯薄膜项目”生产线,聚焦新一代高效组件及双面发电组件的配套需求,巩固在传统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密切关注光伏产业与新兴领域(5G通讯、互联网、绿色建筑)的跨界融合趋势,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加大对无氟强化 PET薄膜、透明耐紫外基膜等竞争性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B、特高压行业 公司应用于特高压行业的主要产品为电工聚丙烯薄膜、大尺寸绝缘结构件及制品,其市场需求量与特高压建设的开工数量紧密相关。我国的电力能源呈逆向分布,能源中心的地理位置距离负荷重心较远,东西部电力资源分布不均,特高压电网作为跨区域输电的重要载体,具备输送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输送距离远的综合优势,不仅能有力推动西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促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可以提升中东部地区接受外输电比例,提高清洁能源供应,有效缓解能源供应和雾霾治理的压力,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2022年 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根据上述规划布局,我国的电力能源系统恐将继续保持逆向分布,而特高压作为电力能源传输的骨干网架,能有效解决发电端的传输消纳和用户端的空间错配等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国家电网将加快推动特高压电网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力度,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 14直”,涉及线路 3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 3.4亿千伏安,总投资 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的特高压投资 2,800亿元,同比增长 35.7%。回顾上半年,国内新一轮的特高压建设稳步推进,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开工建设,白鹤滩-江苏特高压工程、闽粤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产。根据国家电网公开信息显示,年内计划建成投产南阳-荆门-长沙、荆门-武汉特高压交流等工程,计划陆续开工建设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直流以及武汉—南昌、张北-胜利、川渝和黄石交流“四交四直”8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过 1500亿元,进一步发挥电网投资的拉动作用。同时,随着国际能源合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加速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计划到 2030年建成 9项以特高压技术为核心的跨国输电工程。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必将持续带动特高压装备制造、智能化技术支撑、建设安装、投运维护等诸多领域的市场需求。 公司的电工聚丙烯薄膜产品技术领先、综合性能优异、售后服务快捷,与全球主流的特高压用电容器厂家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占据国内高压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领域较高的市场份额。 公司的大尺寸绝缘结构件及制品,产能规模大、自主研发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国内柔性直流/交流输电、轨道交通等领域。未来,公司将深度挖掘新型特高压设备的配套需求,高度关注跨国输电、电网智能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宽新型绝缘材料的应用领域,提升传统优势领域的营收规模和市场领先地位。 C、新能源汽车行业 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要产品为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是薄膜电容器的核心原材料。薄膜电容器具有无极性、寿命长、绝缘抗阻高、频率响应广、介质损失小等优势,能承受反压、无酸污染且适合长时间存贮,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逆变器、车载充电器以及配套充电桩等核心零部件。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挑战,我国加大在汽车环保领域的探索力度,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国产品牌迅速崛起,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产销量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多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扶持政策,包括降低新能源企业进入门槛、延长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等,引导国内制造商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生产,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例。2022年 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指出,到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0%左右。同时,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推动车桩协同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 本报告期,国内疫情反复导致部分汽车制造产线停工和线下销售中断,加之欧美市场的购买力滑坡,我国汽车市场整体有所下滑,总体产销量分别为 1,211.7万辆和 1,205.7万辆,同比下降3.7%和 6.6%。但随着国内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出炉、锂电材料产能相继释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在整体汽车市场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实现逆势高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量为 266.1万辆,同比增长 120%;累计销量为 260万辆,同比增长 12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1.6%,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2年 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这预示着新能源汽车不再是小众产品,已逐步成为被大众消费者接受的燃油车“替代品”。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薄膜电容器及其上游原材料的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从产业链格局来看,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薄膜电容器生产国,但中高端领域的配套能力较为薄弱,基本被松下、基美、TDK等国际领先企业所垄断,特别是核心原材料——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的产能严重不足,长期依赖于德国创斯普、日本东丽、法国波洛莱等海外企业进口。为抢占新兴领域的发展机遇,国内电容器厂家正聚焦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产能投放,以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稳定供应。但是,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的制造设备均产自德国、日本等,项目建设周期长达 2-3年,短期内薄膜电容器产业链供需失衡的格局或将延续,原材料供应缺口扩大,将导致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的价格持续上行。 目前,公司拥有 3条聚丙烯薄膜生产线,其中仅有一条可用于生产超薄型聚丙烯薄膜,并向法拉电子、丰明电子等国内知名新能源用电容器厂商稳定供货,但面临着产品规格多,转产频繁等问题,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成都东材投资建设两条超薄型聚丙烯薄膜生产线,合计产能 3000吨/年,产品定位于新能源领域用薄膜电容器的配套需求,推动电容器向小型、高容量、高场强方面发展,可填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带来的国产化配套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2、光学膜材料行业 公司应用于光学膜材料行业的主要产品为光学级聚酯基膜,是光电产业链前端最重要的战略性材料之一,其市场需求量与终端电子产品(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密切相关。 光学级聚酯基膜需满足高透光率、低粗糙度、高平整度、高表观质量等特殊性能,对光学性能稳定性、关键装备精密度的要求极高,且下游客户群对供应商的认证标准高、周期长,是聚酯薄膜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领域。 2022年上半年,受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欧美多国通胀率高企、物价飙升,导致大众消费情绪受到抑制,终端消费品市场的购买力明显下滑,加之全球“宅经济”的刺激效应逐渐消退,物流运输受阻,终端品牌厂商迫于降价与滞销的双重压力,纷纷加强库存控制和风险管控,导致电视、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的产销量均低于预期。根据 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达 4,726万台,同比下降 6.5%;第二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4,517万台,同比下降 6.8%。据市调机构 IDC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7,420万台,同比下降 14.1%;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6,720万台,同比下降 14.7%,终端消费品市场整体持续低迷。在平板电脑市场,受国内“双减”政策落地的影响,线下课外辅导机构大幅压减,导致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课后情景化教学和碎片式学习的需求上升,带动了平板电脑的个性化市场需求。据市调机构 IDC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 676万台,同比增长 8.1%;第二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为 715万台,同比增长 8.3%,实现逆势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各地疫情日趋稳定,消费补贴政策落地显效,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出恢复发展态势,叠加终端品牌厂商积极消纳库存,终端电子产品的出货量下滑幅度收窄,有望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此外,随着智能终端的渗透率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家居、穿戴式产品和车载交互式屏幕等创新智能应用将得到迅猛的发展。作为其硬件载体,终端电子产品将直接获益于通信网络建设和应用场景升级,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迭代,光学膜产业链的景气度有望提升。 近年来,在国内市场需求强劲、人才梯队健全等优势的驱动下,海外产能纷纷向大陆转移,加之国内厂商密集投放产能,我国触控模组、LCD/OLED显示面板、MLCC陶瓷电容器等光电产业的产能规模迅速扩大,自主核心技术和全球产业话语权也快速提升。但作为其核心原材料,我国光学级聚酯基膜的产能结构分化严重,常规品种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中高端系列基本为垄断性生产,长期依赖于日本(东丽、三菱、东洋纺)、韩国(SKC、科隆)等海外品牌进口,进而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压缩产品的盈利空间。目前,在全球金融局势严峻和“经济内循环”的叠加效应下,为打破海外基础原材料的技术垄断,光电企业正积极寻找优质的国产配套供应商,以实现关键性原材料的本土化采购,为我国光学膜制造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渠道和品牌的积累由量变进入质变阶段,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的进程明显加快。 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增亮膜基膜、OCA离型基膜、ITO高温保护基膜、MLCC离型膜基膜、偏光片离保膜基膜、贴合膜基膜、窗膜基膜等,制造技术成熟、性能指标日趋稳定。近年来,考虑到现有产能已基本饱和,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主动融入消费电子、新型显示、5G通讯等领域的配套化建设,先后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MLCC及PCB用高性能聚酯基膜项目”、“年产 2万吨新型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年产 25000吨偏光片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年产 20000吨超薄 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定位于制造 MLCC离型膜基膜、高端抗蚀干膜基膜、偏光片离保膜基膜等产品,提升公司在中高端领域的综合配套能力。 同时,公司还凭借自身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投资建设“年产 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主要定位于减粘膜、柔性面板功能胶带、OLED制成保护膜等涂布产品,进一步向OLED柔性显示领域进行产业链延伸。未来,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释放,公司在光学膜产业链的产能规模将快速扩张,品种结构和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公司将加快整合市场优势资源,加大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构筑拳头产品的技术壁垒,巩固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3、电子材料行业 公司应用于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主要产品为电子级树脂材料,是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上游核心材料。作为集成电路的硬件载体,印制电路板承载着连接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数字及模拟信号传输等核心功能,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公司生产的电子级树脂材料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低膨胀系数等特性,能够满足信号传输高频化、信息处理高速化的性能需求,是制作高性能覆铜板的三大主材之一,可广泛应用于 5G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等领域。 近年来,在“新基建”政策的引领下,我国 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下游应用广度拓宽,与信息通讯相关产业的融合加速,构筑着国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各大电信运营商深化落实《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累计完成 5G投资 898.8亿元,同比增长 29.6%;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我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 5G基站 185.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4.55亿户。从产业规模上看,5G基站具有精度高、覆盖半径小的特性,同等覆盖范围需配置的 5G基站数可达到 4G基站数的 1.5倍,且基站天线仍延续大规模阵列化和一体化有源天线的趋势,导致单个基站 PCB板面积大幅提升。由此可见,5G通讯的全面普及将迅速拉动 PCB产业的市场需求,进而为其上游的原材料供应链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汽车电子行业正伴随着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快速演进。传统燃油汽车在车载显示多屏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消费驱动下,电子设备渗透率大幅提升。而电子元器件及芯片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安全系统、通讯系统、娱乐系统中的用量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正越来越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产销量和渗透率显著提升,为整车 PCB配套及上游电子级树脂材料带来了充裕的增量空间。同时,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我国陆地风电、海上风电的装机规模均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 1,294万千瓦,截至 2022年 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 3.42亿千瓦。2022年 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以沙漠、戈壁、荒漠 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第二批风电建设规划到 2030年,风光基地项目的建设规模达 4.55亿千瓦。按照 1GW风电装机量约消耗 6000吨配方料和 700吨结构胶推算(1吨配方料中含 65%的纯环氧树脂,1吨结构胶含 50%的纯环氧树脂),1GW风电叶片需要消耗高达 4,250吨特种环氧树脂,为高性能环氧树脂释放出巨大而持久的市场动能。 近年来,随着海外覆铜板及下游 PCB产能纷纷向我国转移,国内厂商密集投放产能,我国基础覆铜板行业的产能规模迅速扩大,占全球产能 7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基地。 但是,我国的产能结构分化严重,常规覆铜板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而高性能覆铜板(HDI板、IC载板等)领域的技术壁垒较高,贸易逆差仍在持续攀升。为避免受到国际金融博弈和原材料价格的牵制,国内覆铜板企业正加快中高端领域的产能投放,积极寻找国内树脂供应商,联合开发高频高速、高耐热性、高导热性、高可靠性等高性能覆铜板的多元化解决方案,保障 5G通讯网络建设的安全稳定。 为抓住我国覆铜板行业的转型机遇,公司提前布局 5G通讯、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项目培育,在成都设立了以开发高性能树脂材料为核心任务的东材研究院-艾蒙特成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碳氢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活性酯树脂、苯并噁嗪树脂、特种环氧和特种酚醛树脂等电子级树脂材料,并与多家全球知名的覆铜板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同时,公司正加快推进“年产 5200吨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 6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的试生产工作,积极抢抓“年产 16万吨高性能树脂及甲醛项目”的建设进度,拓展高性能树脂在电子材料、复合材料、绝缘材料、防腐涂料、橡胶轮胎等诸多领域的市场化应用。未来,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释放,品种结构和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为我国 5G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关键性原材料的本土化保障。 4、环保阻燃材料行业 公司应用于环保阻燃材料行业的主要产品为环保阻燃共聚型聚酯树脂,是环保阻燃聚酯纤维及纺织品的上游基础原材料,具有耐水洗、加工性能优良、阻燃性能稳定、无卤环保等特殊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地毯窗帘、汽车及轨道交通内装饰、消防军备、安全防护等功能性纺织领域。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火灾死亡 6-7万人,而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并非火源,而是周边材料在燃烧中释放的大量烟雾和毒气。作为全球产量最高、用途最广的合成材料,聚酯纤维具有抗皱性、高强度、弹性恢复能力强等性能优势,但其极限氧指数只有 20%-22%,在燃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熔体滴落现象和浓重的烟雾,是火灾中引燃、蔓延和致人烫伤的直接祸因。因此,如何减少纺织品燃烧危险性及燃烧时有毒气体的释放,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全球纺织品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人类环保、安全、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欧美国家在功能性纺织领域的安全法规日益完善,海外市场对环保阻燃、抗菌阻燃聚酯纤维及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为攻坚中高端的阻燃纺织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出阳离子可染阻燃聚酯、耐热阻燃聚酯、阻燃抗熔滴聚酯等系列产品,可满足欧盟 RoHS指令/REACH法规的环保要求,终端产品出口比重较大。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提出按照“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将构成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拓宽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医疗卫生、大众消费领域对抗菌、吸排和空气自净化等功能性聚酯的市场需求尤为突出。为提前布局健康纺织品领域,公司在四川成都设立成都葛伦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葛伦森”功能性民用品牌,自主研发的抗菌阻燃聚酯、抗菌吸排聚酯、抗菌去甲醛聚酯等健康类聚酯树脂,已在医疗卫生、日用家纺等民用领域实现小批量应用。未来,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整合市场优势资源,努力将“葛伦森”品牌产品推广到更多功能性民用纺织领域,积极推动安全健康纺织产业的绿色转型。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平台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第一批优势培育企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平台建设方面在行业内首屈一指。公司长期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研发和科研平台共建工作。 公司子公司东方绝缘、江苏东材的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公司在成都天府新区建设的“成都研发基地”已投入运行,将有助于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和前沿创新技术的研发,进而有效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平台升级。 (二)技术创新能力优势 公司一贯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明确技术创新的核心定位,并建立了核心技术人员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流动机制,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竞争力。集团技术中心认真贯彻公司发展战略,紧抓新产品研制、项目申报及市场推广等工作,多个研发项目通过公司立项/输出评审,并实现小批量试制和市场销售。2022年上半年,公司申报的 2项科技类创新项目被省市级项目立项,共申请专利 33项,获得授权专利 20项,其中,“环氧浇注干式电力设备老化无损评估与绝缘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止 2022年 6月 30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353项、已获授权有效专利 185项,其中包含发明专利 147项,实用新型专利 30项,外观设计专利 8项,为公司的产业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制造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十余条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并结合公司多年积累的制造经验对进口生产线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探索智能化制造模式,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持续提升核心设备的交付能力,在国内同行保持领先地位。 2022年上半年,各基地公司持续推进精益化制造各项工作,定期组织对生产设备进行运维和巡检,推进生产设备节能降耗的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现场、制造工序的过程管控,整体制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产品交付和项目达产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四)质量及标准优势 公司坚持“忽视质量就是砸自己的饭碗”的质量理念,先后通过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车用材料通过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检测中心通过 CNAS认可。公司主要产品已通过美国 UL认证,符合欧盟 RoHS、REACH环保要求,被四川省认定为第一批“四川省技术标准创制中心”、“四川省 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公司从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各环节的质量管控,以确保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质量口碑和品牌形象。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宏观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剧,俄乌冲突再次升级,地缘政治的风险溢价正推动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材料市场大幅波动,国内多地新冠疫情散发,市场主体经营困难明显加剧,国民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严峻背景下,“稳增长、稳预期”成为我国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各地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支持力度,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约 562,64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2.5%;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4.8%,第二季度同比增长 0.4%,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就化工新材料行业来看,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新基建”的政策推动下,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新能源产业(光伏、风电)、特高压建设作为绿色能源转型和跨区域输电的中坚力量,正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化建设高峰。与此同时,受益于下游 5G通讯、光电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高速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国内供应商的采购成本和区域配套优势逐渐凸显,核心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明显加速,为公司新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发展,增加值同比增长 9.6%,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 6.8个百分点。从细分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11.2%、31.8%、19.8%,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报告期,公司紧密围绕董事会年初制定的“创新提质增效益、项目攻坚促发展”总体工作方针,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抢抓项目建设进度,推动提质降本增效,严控各项期间费用支出,整体运营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35亿元,同比增长 15.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2亿元,同比增长 45.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78亿元,同比增长 3.3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29元,同比增长 31.82%。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产品销量增加,结转成本增加。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销售人员薪酬增加。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管理人员薪酬增加。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利息支出增加,汇兑收益增加。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收到的票据用于背书支付增多,导致未能到期托收,现金流入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在建工程项目投资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上年同期因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无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 1,797,014.52(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0.03%。 本公司子公司东方绝缘于 2016年 7月 27日与 IDI Fabrication,Inc.以及 Thomas Koltay签订三方投资协议,协议约定 IDI Fabrication,Inc.注册资本由 35,000欧元增加至 630,000欧元,其中:东方绝缘认购 250,740.00欧元,持有 IDI Fabrication,Inc 39.80%股权,享有 1个董事席位。该联营企业 2019年 12月 31日净资产为-94,196.58欧元,2020年 5月企业股东决定同比例增资,东方绝缘以债转股方式增资 174,485.64欧元。2022年 6月末按持股比例计算期末享有净资产折合人民币为1,797,014.52元。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无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①2022年 3月 16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出资设立子公司并购买土地使用权的议案》。为满足公司生产基地合理化布局的需要,保障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实施,公司拟出资人民币 3亿元,在四川成都设立全资子公司东材科技集团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公司“创新中心大楼”及未来产业化项目投资的实施主体,公司的持股比例为 100%。 经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成都东材已办理完毕工商登记手续,成立日期为 2022年 3月 22日。 ②2022年 6月 30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四川东材科技集团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出资设立子公司的议案》。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保障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实施,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东材拟出资人民币 1亿元,在四川成都设立全资子公司四川东材科技集团成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都东材的持股比例为 100%。 经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东材国际贸易已办理完毕工商登记手续,成立日期为 2022年 7月 22日。 (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 3月 29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的议案》;2022年 5月 20日,公司召开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议案。 公司子公司拟以自筹及募集资金投资建设四个产业化项目,具体如下: ①成都东材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投资建设“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一期)”。 该项目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建成正式投产预计周期为 24个月,项目投资总额为 39,987万元。 ②成都东材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投资建设“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二期)”。 该项目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建成正式投产预计周期为 35个月,项目投资总额为 35,792万元。 ③江苏东材在江苏省海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 25000吨偏光片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该项目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建成正式投产预计周期为 18个月,项目投资总额为 28,162万元。 ④山东胜通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投资建设“年产 20000吨超薄 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建成正式投产预计周期为 22个月,项目投资总额为 23,711万元。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本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银行理财产品,截止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121,153,333.72元。 (五)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1、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 本报告期,控股子公司东方绝缘实现营业收入 65,188.48万元,同比增长 13.50%;实现净利润 15,550.57万元,同比增长 72.10%,受益于高性能光伏组件、薄膜电容器等市场的需求旺盛、国内多条特高压项目建设相继开启,东方绝缘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依托技术创新、精益制造和品质管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严控各项期间费用支出,整体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情况 本报告期,全资子公司江苏东材实现营业收入 92,645.21万元,同比增长 38.23%;实现净利润 4,872.95万元,同比减少 4.01%,受益于我国显示面板、陶瓷电容器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光学膜材料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江苏东材的新建产业化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释放导致营收规模大幅提升,同时也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设备磨合期单耗偏高等诸多挑战,目前正积极布局中高端的应用领域,加强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3、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 本报告期,全资子公司山东胜通实现营业收入 23,251.96万元,同比减少 17.95%;实现净利润-266.27万元,同比减少 112.57%,受消费市场需求下滑和物流运输受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终端品牌厂商迫于降价与滞销的双重压力,纷纷加强库存控制和风险管控,导致山东胜通的订单品种结构不佳,同质化竞争加剧,加之上游大宗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涨,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整体盈利能力尚在持续改进中。 4、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 本报告期,参股公司金张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8,093.94万元,同比减少 8.83%;实现净利润38.88万元,同比增加 104.34%,金张科技在保持原有市场份额基础上,强化精益制造和品质管控,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新产品实现销售上量,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扭亏为盈”。 (六)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风险 当前,全球金融博弈和动荡局势加剧,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国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 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随着海外制造企业向大陆转移,国内竞争对手密集投放产能,技术水平迭代升级,同质化竞争逐年加剧。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坚持差异化产品策略,依靠不断积累的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及客户群资源优势,巩固主导产品的行业优势地位;同时,公司将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严控期间费用支出,持续优化产能结构,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 2、产能利用不足的风险 随着投资项目、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的产能规模迅速提升,新增产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游市场需求波动、自身技术和客户储备情况。如果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者研发、销售部门的配套能力不足,都可能导致新增产能开工不足,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能源人工成本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快推进三新(新客户开发、新产品推广、新领域拓展)项目开发,加大新产品的技术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为新增产能的消化做好充分准备;并依托技术创新、精益制造和品质管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聚酯切片、聚丙烯切片、PTA等大宗化工材料,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较高,其采购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的价格动向,与供应商保持有效沟通,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原材料的库存储备,提升工艺制造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有效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4、人才流失和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成本上升,具有高专业水平和丰富业务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工资薪酬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下,公司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且无法杜绝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陆续推出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建立起企业与经营管理层、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利益共享机制,并在成都天府新区建成“成都研发基地”,加大“双一流”院校的招聘力度,旨在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和研发前沿创新技术;同时,公司积极开展管理技能、内控治理、业务实操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和技能竞赛,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健全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 化工新材料行业属于国家安全、环保的重点监管领域,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若员工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失修,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近年来,随着中央环保督查力度持续加大,行业治理整顿进入常态化,公司所面临的节能减排、能耗控制等监管风险居高不下。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自愿采用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精益制造、预防污染、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综合方针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安全环保设施投入,健全固定资产日常运维的档案;强化设备能源管控,杜绝设备安全隐患,提升三废处理能力,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6、汇率波动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博弈和动荡局势加剧,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态势加剧,汇兑损益风险有所提升,对公司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进口和产品出口贸易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主动利用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衍生工具,有效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同时在签署外贸合同时,积极争取选用有利计价货币,附加“货币保值”、“汇兑风险共担”等风控条款,有效降低汇兑损失,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7、疫情防控风险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但国内部分地区的区域性疫情频发,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仍存在大规模反弹的风险。如果再次发生较大规模的突发或持续性疫情,可能会造成市场阶段性萎缩、客户需求递延或减少、物流供应链受阻、生产线停工停产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巨大的压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一方面贯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精准排查防控力度,全力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减负性政策,比如税费减免或延迟缴纳、社保减免等,主动做好经营成本、原材料库存、现金流和人力资源的科学管控,持续减负增效,有效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二) 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 股东大会情况简介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适用 √不适用 股东大会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 公司于 2022年 5月 20日召开了东材科技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 2021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2021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关于公司 2021年度财务决算的报告》、《关于公司 2021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关于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关于 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 2021年日常关联交易执行情况及 2022年日常关联交易情况预计的议案》、《关于 2021年度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确认及 2022年度薪酬方案的议案》、《关于为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险的议案》、《关于续聘 20222022年度开展票据池业务的议案》、《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关于向控股子公司提供借款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关于拟将绵阳塘汛基地相关的资产及负债划转至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关于公司符合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条件的议案》、《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的议案》、《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的议案》、《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摊薄即期回报、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议案》、《关于公司未来三年(2022年-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的议案》、《关于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全权办理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事宜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的议案》、《关于修订<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的议案》、《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二、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①公司于 2021年 12月 23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由总经理提名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根据公司总经理曹学先生(离任)提名,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敬国仁先生、周友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自 2022年 1月 1日起至公司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 ②公司董事会于 2022年 3月 28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曹学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曹学先生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但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第五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③公司于 2022年 3月 29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由董事长提名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根据公司董事长唐安斌先生提名,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李刚先生为公司总经理,任期自 2022年 3月 29日起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三、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半年度拟定的利润分配预案、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四、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情况及其影响 (一)相关股权激励事项已在临时公告披露且后续实施无进展或变化的 √适用 □不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