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优彩资源(002998):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优彩资源:2022年半年度报告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年8月18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戴泽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徐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徐平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8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43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公司盖章的 2022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原件。 (四)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 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为涤纶纤维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和 涤纶非织造布等。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1、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业务,定位于差别化、功能型产品。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将上 游废旧 PET原料回收利用,有利于解决废旧 PET聚酯难处理的问题,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 用、绿色发展”。公司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主要应用于工程、地毯、汽车内饰、服饰等领域,具体如下:
件下可保证皮层熔化而芯层仍保持物理结构,冷却后在无任何化学粘结剂的基础上提供良好粘连作用,具有高黏结强力、 低热熔黏合温度、快速黏合、剥离强度高等特点,既保持了主体纤维特性,又能获得高孔隙率及回弹性的宏观结构。低 熔点涤纶短纤维在下游应用过程中消除了传统化学黏胶剂使用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和排放, 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目前,低熔点涤纶短纤维正在逐步替代家纺 行业、汽车内饰行业等使用的传统化学黏胶剂,目前尚未有其他替代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产品出现。相关下游产品形式 主要为与其他纤维混合经过非织造加工形成硬质棉等,大量应用于服装家纺、家具、汽车内饰、医用卫生等领域。低熔 点涤纶短纤维应用场景如下: 3、非织造布 非织造布是一种直接利用聚酯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 结构的纤维制品。非织造布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通过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 构,然后采用针刺、水刺、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最后整理成型。从工艺上来说,纺粘、熔喷、针刺、水刺、热 粘合是较为普遍的工艺,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生产工艺以纺粘为主,纺粘工艺非织造布产量约占非织造布总产量的 50%左 右。公司非织造布产品属于纺粘非织造布类别。 非织造布工艺流程图如下: 非织造布具有独特的结构,生产工艺灵活,生产流程相对较短,通过后续各种整理工艺能够生产出具备各种功能性 特点的产品,应用范围较广。纺粘非织造布特点有:高强度,具有较好的拉力强度;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老化、抗紫 外线、延伸率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透气性;耐腐蚀性较好,对酸及一般非极性有机溶剂有较强的抵抗力;无毒、耐 微生物、能防蛀、不受霉菌等作用。 鉴于非织造布的特殊结构和优良的性能,其应用于服装行业、汽车内饰行业、土工建筑工程行业、医疗卫生行业等。 其中非织造布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各种新型耐久性非织造布服装面料,各种服装饰衬里、服饰辅料(服装标签、花 边、护胸罩、肩垫)等;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座套、遮阳板、车门软衬垫、车顶和行李仓的衬垫和覆盖材料、绝热 和隔音材料、汽化器、空气过滤器、簇绒地毯的底布、沙发软垫材料等;在土工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地下排灌用 土工布渗沟,公路、铁路建设中用于分离加固的排水用土工布,岸坡堤坝加固土工布,桥梁工程土工布,人工水池用不 渗透土工布,防水沥青底布等;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有手术衣帽、口罩、纱布、缝合线、尿不湿、卫生巾等。 (二)原生涤纶与再生涤纶行业产业结构图如下: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研发和销售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再生 PET原料、色母粒、PTA、MEG、IPA等,公司结合生产需求及原料市场供应状况确定采购类别及数量。对于再生 PET原料,由于受原油价格及再生 PET原料供需市场影响,其价格时有波动,因此公司 建立了相应的原料保障及预警机制,确保采购数量和采购质量能满足生产需要;对于 PTA、MEG、IPA等原生原料,公司 主要根据生产需要与供应商约定采购规模进行采购。公司再生PET原料主要来源于废旧塑料回收经营单位/个人以及部分 原生化纤生产企业,原生PET原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大型化工生产企业或综合贸易商。 为保障原料供应,保证连续生产,公司定期召开产、供、销联席会议,生产部根据销售部订单安排生产计划,采购 部根据生产计划并结合原料库存、市场供求状况确定采购类别及数量,对于生产急需、库存量较低的原料安排优先采购。 对于再生 PET原材料采购,采购部业务员根据公司采购需求对接供应商,确定采购类别及数量、价格后签订采购订 单;对于原生原料PTA、MEG采购,公司一般与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合同,根据生产需要约定月度采购量,并参考CCF月 度均价进行结算;对于低值易耗品等临时性采购,由采购部确定供应商及采购品种后,并经采购部负责人等审批再与供 应商签订正式采购合同。同时,在采购合同中就验收标准、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等采购条件进行约定。公司实行原料检 测制度,在原材料到货后,根据送货单、采购合同对原材料进行验收;如验收结果与采购合同约定有所差异,由采购部 与供应商协商采取相应措施。 2、生产模式 由于公司产品种类较多,客户需求多样化,公司再生涤纶纤维主要采取产供销一体化的“以销定产、适度库存”模 式,低熔点纤维产品主要根据生产线产能以及上月客户需求情况安排生产。公司生产前由技术人员根据订单技术指标以 及原料库存情况进行配料生产。同时,公司也会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及客户历史销售记录,备货部分常规产品,以便于提 升交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定期召开产、供、销联席会议,制定相应计划。生产部会根据销售部编制的每周销售计划编制相应的生产计划, 并根据生产线各自的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参数模块、所需原料特点、品质类别及技术指标,分别确定生产人员、物料、 设备,应对客户订单需求及市场环境的变化。 质量控制方面,公司对生产过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从最初的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受到严格 的控制,以确保产品最终质量。公司按照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原辅料检验规程、成 品检验规程、安全生产规程等文件的规定进行生产。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销售人员直接与下游客户接触,销售订单确定具体产品数量、金额、规格。公司下游客户主要 为纺纱、非织造布、服装家纺、汽车内饰等生产制造型企业,以及部分贸易型企业,产品主要在境内销售,部分用于境 外销售。 (四)公司所处行业分析 1.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类制造业”的子类“C28化学纤维制造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282合成纤维 制造”-“C2822涤纶纤维制造”。 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 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从发展政策层面看,公司的主要产品符合相关政策。其中,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是环保、绿色、循环经济的代表产品之一,大力发展再生涤纶产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低熔点涤 纶短纤维在下游应用过程中消除了传统化学黏胶剂使用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和排放,有利 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制造业绿色化水平。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分 2020年之前、2021-2025年两个阶段,以行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对化纤再生循环产业发展进 行战略布局,具体如下: 2020年发展目标: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 循环化、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建立废旧化纤纺织品的回收物流链,增加 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等有效供给,推进再生纤维、绿色纤维标志与认证体系建设,提升再生纤维产品市场认知度、认同 度。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化纤再生制造体系。废旧化纤再生循环产量世界第一,废旧化纤纺织品的资源 利用率提升至12%,再生总量达500万吨/年,高值化利用率达30%。 2025年发展目标:在 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完善化纤再生产循环产业全链条建设,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 装备支撑。实现废旧化纤纺织品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实现废旧化纤纺织品再生资源利用率增长66.7%、达到20%,总再生量 增长一倍、达1000万吨/年,高值化利用率增长66.7%,高值化利用率达50%。 3.细分行业发展概况 (1)再生涤纶的发展概况 发达国家从20世纪 50年代就开始研究回收利用废旧PET的方法。由于研发投入较大,技术积累丰,在目前的再生涤纶回收利用领域保持着技术先驱的地位,引导着行业理念与技术的进步与变革。在技术领先的同时,美国、日本等发 达国家已相继建立相对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以进一步鼓励再生涤纶行业发展。 未来,国外再生涤纶行业在技术上将进一步提升废旧 PET聚酯制品的回收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再生涤纶产品的应 用范围;在运行形态上将与回收行业,纺织行业以及零售行业紧密协作,进一步推进 PET聚酯循环利用系统的建设。国 外成熟的PET聚酯循环利用技术以及运行模式,对我国再生涤纶行业以及回收行业、纺织行业都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涤纶产业开始具有一定的规模,我国再生涤纶行业也相应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虽然起步晚,但凭借巨大的废旧品资源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再生涤纶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 再生涤纶生产国。 (2)低熔点纤维的发展概况 上个世纪 60年代,热粘性粉末用于热粘合纺材制作以来,热粘合聚合物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已有近 50年的历史。 最早的低熔点纤维是由日本公司智索(CHISSO)开发并工业化生产,其开发的 PE/PP皮芯复合纤维(“ES纤维”)是最 早的低熔点纤维产品,于 1977年实现工业化,之后该公司又陆续开发了 PE/PET、PP/PET等品种,相关品种在丹麦 Danaklon公司及美国塞拉尼斯(Celanese)公司等也有生产。由于聚烯烃存在耐干洗性差的缺陷,因此随后又出现了低 熔点的多元共聚改性聚酰胺纤维等品种,以美国 EMS-Griltech公司开发的 Grilon系列为代表,主要用于羊毛、棉纤维 的非织造粘合,制品的耐干洗性和熨烫性均较好,但成本较高。 随着80~90年代聚酯纤维的高速发展,相关的低熔点聚酯复合纤维品种也不断涌现,如日本尤尼吉可(UNITIKA)公 司的Melty系列、EMS-Griltech公司的Grilene系列等,解决之前聚烯烃/PET复合纤维粘合稳定性差的问题,并快速成 为市场主流产品。之后韩国汇维仕(Huvis)、韩国世韩(SAEHAN)公司、日本帝人(TEIJIN)公司等又专注于低熔点聚 酯纤维从事了大量的研发,开发出了多个代表性畅销产品,如4080纤维和Elk纤维,占据目前市场的主要份额。 国内低熔点纤维生产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上海石化、大连合纤所等单位曾通过反应性共混等方式进行了低熔 韩国品牌,国外品牌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价格高昂。2005年以后,上海远纺、四川汇维仕和厦门翔鹭 三家外资公司各自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设备,研究开发出低熔点聚酯合成和纤维生产技术,相继成功推出了低熔点涤 纶短纤维产品,在部分领域上实现了日韩产品的进口替代。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以行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对化纤再生循环产业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 涤纶纤维行业的绿色制造体系探索与布局,一方面针对上游原料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公司扎根于再生涤纶行业不断 进行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另一方面针对下游涤纶制品应用场景的“绿色、循环”,公司又积极布局了具备可循环再利 用性、低有机物挥发性等优点的低熔点纤维市场。公司将充分利用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再生 有色涤纶短纤维和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生产技术研发,从研发、生产两方面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以结合涤纶纤维制造 的特点,加强原料应用能力,同时也为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奠定基础,从而巩固并加强公司在工艺技术方面的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先进的技术水平与研发实力 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与研发实力,2015年8月,公司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认定为“国家再生有色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2017年3月,公司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评为“2016年度全国化纤 行业应用创新企业”;2017年 11月,公司参与共同研发的“废旧聚酯纤维高效高值化再生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纺织 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年 12月,公司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时, 公司已与东华大学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再生有色聚酯纤维新材料研发中心”,由东华大学在产品研发、技术开 拓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于自有复合型涤纶短纤维专利技术,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发出功能型复合低 熔点纤维相关技术,从而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涤纶纤维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稳定的涤纶纤维生产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均具有多年的涤纶纤维行业经验,其中公司董事 长兼总经理在本行业从业20多年,从涤纶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到产品生产工艺再到企业管理流程都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 的心得。同时,公司建立了一套优秀的采购团队和销售团队,在原料采购、供应管理、市场调研、客户开拓等方面均具 有丰富的成功经验,能够充分保障项目主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以及新增产能的顺利实现销售。 3.系列丰富、高质量的产品 再生涤纶纤维行业内企业通常集中于某一细分领域,而公司再生聚酯纤维产品定位于差别化、功能型,产品系列 丰富,包括棉型、产业用再生聚酯纤维两大类,覆盖水利、公路土工用布、地毯、隔音材料、汽车内饰、纺织服饰等多 领域需求。公司掌握废旧 PET聚酯物理化学回收法核心技术,在物理回收法的基础上加入以化学方法提升废旧 PET聚酯 熔体品质的技术,通过在生产中除去杂质提升原料粘度,显著降低了物理回收法中原料特性粘度的损失,同时显著提升 了制成品品质。公司还开发原料配色试验装置、添加具有补偿作用的色母粒,通过原液着色工艺实现熔体色泽的均一、 稳定,降低加色费用。公司生产的再生聚酯纤维具有功能型、高品质、全色谱、色差小、色牢度高等特性,并通过 GRS、 SGS、INTERTEK认证,质量稳定可靠。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鉴定,公司汽车内饰用再生聚酯有色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 土工用粗旦再生有色聚酯纤维制备关键技术总体技术水平先进,产品品质优良。 4.经营多年形成的行业地位和口碑 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较好的口碑,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江河牌”被评为无锡知名商标,“恒泽图 案”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再生涤纶纤维领域龙头企业之一。2016年 12月,公司被工业 和信息化部列入第一批《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生产企业名单。凭借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群中获 得了良好的口碑。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2020年公司再生涤纶短纤维产量位都居行业第四。公司还 参与制定了《纤维级循环再利用聚酯(PET)泡料》、《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涤纶)行业绿色采购规范》、《再生有色 粗旦涤纶短纤维》等行业标准,目前正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物理化学法再生聚酯纤维高效柔性 化制备技术,负责再生聚酯纤维制品高效液相增粘匀化、再生聚酯短纤维纺丝成型等物理化学法再生聚酯产业化关键技 术。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期低熔点业务受募投项目投产影响,收入和成本大幅增长。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我国再生涤纶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主要面临原生涤纶以及再生涤纶内企业间的竞争。一方面,再生涤纶与原生涤纶相比具有环保、成本优势,在石油资源日益减少以及环保趋严的背景下,再生涤纶市场前景广阔。但若出现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再生原料供应受限等不利因素,将不利于再生涤纶发展。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再生涤纶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低,虽然公司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结构丰富,并通过扩展下游应用领域、规模化经营、开发差别化产品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行业竞争地位,但是当行业内其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经营改善等手段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低熔点涤纶短纤属于涤纶功能型、差别化开发方向之一,具有低碳环保、易热粘结、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的热点原料,应用前景广阔。我国低熔点涤纶纤维生产起步较晚,但产能扩张较快,市场竞争情况日益激烈,若下游市场需求不达预期,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面对此风险,公司一方面持续做好现有客户维护和新客户开发工作,另一方面将持续推进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原生原料主要为 PTA和 MEG等,均属于石油化工原材料,受原油价格、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综合影响,其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未来如果 PTA和 MEG 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公司的库存和采购管理、产品的市场价格调整不能有效降低或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再生涤纶行业的上游原料主要为 PET 瓶片、泡料等再生 PET 原料,受原生涤纶上游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影响,再生 PET 原料价格一定程度上也受原油价格的影响,但由于再生 PET 原料从回收到用于再生涤纶生产需经过回收、分拣、打包等多个环节,回收刚性成本较高,因此原油价格变动对废旧聚酯再生料的传导更为复杂。 未来如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对原生涤纶产品价格端传导较快,而再生涤纶产品成本端受刚性回收成本、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导致传导较慢,若再生 PET 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且不能及时传导到再生涤纶产品的销售价格,或再生涤纶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而上游再生 PET 原料价格不能及时同步调整,将削弱再生涤纶产业的成本优势,降低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行业的毛利水平,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面对此风险,公司在建立相应的原料保障及预警机制,确保采购数量和采购质量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减轻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 (三)技术人才的流失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非织造布,与常规涤纶化纤相比,技术难度及附加值更高。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和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及相应产品新功能的开发均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技术储备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虽然公司已经同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了保密合同,并采取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仍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一方面会在短期内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进程,另一方面会缩小公司与同行业竞争对手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对优势。 面对此风险,公司通过提升技术人员薪酬,制定了有效的技术人才奖励制度,合理使用人才,激励公司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此外,公司积极探索建立技术人员激励和培训机制,突出专业技术和知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通过该模式将公司的技术发展与员工的研发积极性相挂钩,有效促进公司发展。 (四)经营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也将更趋于复杂,从而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内部控制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 面对此风险,公司将及时调整、完善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认真总结自身和其他优秀公司适应快速发展的经营管理经验。 (五)汇率波动风险 随着规模扩大,公司加强境外市场开拓力度,境外销售规模逐年增长,同时公司从境外采购部分原材料、设备等。公司境外销售、采购均主要以美元结算,未来若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此风险,公司已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并已建立健全相关控制制度,适时开展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 以应对外汇波动风险,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六)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自2020年初起,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是海外疫情仍在持续,国内疫情情况也略有反复,虽然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很小,但如果未来海外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冲击国内经济,进而对国内业务产生间接影响;另一方面直接对公司从境外采购部分原材料、设备产生直接影响。 面对此风险,公司持续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意识,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关注员工健康;开放合作,扩展供应商池,分散风险。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报告期内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的有关情况 1、本报告期股东大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没有发生变动,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