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道通科技(688208):道通科技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道通科技:道通科技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08 公司简称:道通科技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李红京、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方文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方文彬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5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5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2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029.1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4%;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地区情况如下: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欧洲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8%,主要系报告期汽车综合诊断产品、TPMS产品和软件云服务实现高速增长; 中国及其他地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86%,主要系报告期TPMS产品、软件云服务实现高速增长,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系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产生销售及研发费用合计7,822.4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系增加新能源业务相关的资源和备货增加等导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系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系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产品简介 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主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汽车智能诊断和检测、TPMS(胎压监测系统)、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和相关软件云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 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汽车已被构建成一个复杂的智能网络系统,高效、准确的汽车维修越来越依赖于智能化的汽车诊断和检测系统以及后市场数字化生态体系的构建。 公司紧跟汽车新三化发展趋势,以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为依托,以持续研发创新为驱动,不断从纵向与横向推出新的产品,目前已构建了数字维修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及智能化事业部,不断加大在战略性领域和关键性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时充分发挥跨品牌兼容性优势,持续丰富核心产品类别并不断加强产品竞争优势。
2、主要产品及服务的发展与演进 随着我国互联网消费者渗透率的提升,加上新冠疫情的催化作用,以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化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历史性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汽车后市场,行业消费互联加速发展并开始引领产业从消费互联进入产业互联,行业整合升级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公司紧随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跨品牌兼容性优势,持续丰富核心产品类别并不断加强产品竞争优势,为维修门店和车主提供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汽车智能诊断和检测、TPMS(胎压监测系统)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及相关软件云服务产品,助力汽车后市场的“新三化”业务升级,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1)数字化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公司通过一系列智能诊断、检测等数字化终端工具,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维修场景下的智能诊断检测专业服务,并通过“端+云+大数据+AI”一体化融合的数字化智能诊断维修解决方案,大幅提升诊断、维修效率。公司未来将以“云”为核心,端云融合,深度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维修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全面走向数字化,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 (2)智能化 随着汽车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更加多样化,使其所需要的传感器等智能电子零部件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系统和部件需要性能更智能、功能更全面的诊断设备和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在巩固传统综合诊断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基于自主研发的汽车智能诊断核心技术积累和竞争优势,针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深入开发了具有技术竞争力和高兼容性的TPMS系统诊断匹配工具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标定工具,同时凭借对主动安全协议及技术的积累,逐步开始拓展毫米波雷达等智能传感器业务。 (3)新能源化 公司紧紧把握新能源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结合第三方独立维修门店需求,率先拓展了综合诊断产品新能源车型的持续覆盖,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能源趋势下给汽车后市场在维修、保养、充电、光伏、储能等方面的新机遇,以智慧电池检测技术和车桩兼容技术为核心,深度运用AI、大数据云平台技术能力,围绕光、检、充、储全链路,贯穿新能源诊断检测系统产品,智慧充电检测系统产品,充电运营平台系统产品以及光伏储能系列产品,实现桩、云、光伏、储能设备的智能化高效联动,持续构建 “光、检、充、储”一体化服务生态系统,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演进图如下: (二)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随着 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走向规模化商用,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加快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未来汽车及汽车后市场产业将形成以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为载体创新驱动的商业模式,技术快速迭代,竞争者多样化,政策法规密集出台,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问题对全球车及汽车后市场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促使行业加速整合,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重构全价值链。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由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以及用户的品牌意识较强,行业参与者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和规模实力,整体行业集中度较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主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汽车智能诊断和检测、TPMS(胎压监测系统)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相关软件云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公司始终把自身放在国际竞技场上,和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全球化的运营,公司以发达的欧美汽车后市场为突破点,在成功占领发达市场和树立品牌知名度后,又逐步进入全球其他众多充满潜力的地区和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汽车后市场智能综合诊断检测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未来,随着新能源车普及率的逐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相关维保服务产品及专业技术的配套需求将随之增加,为充电桩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对于中国“出海”桩企来说,除了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面对充电桩国际标准的争夺,由于欧美的汽车测试标准和法规相较于中国市场而言更为严苛,中国“桩企”出海要想获得海外市场认可,还需在当地解决充电桩安装、零部件维护等多方面的售后服务,因此对于出海“桩企”来说,需要更加成熟的技术支持以及更加丰富的海外市场拓展经验。这就要求中国出海“桩企”具备全球化布局及销售能力、拥有全球丰富的实车测试资源、并且真正具备扎实技术,才能立稳脚跟。 公司过去多年一直深耕海外市场,始终走高端化路线,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欧美汽车后市场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因此凭借公司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品牌积累、中国企业的供应链优势以及充电桩产品突出的性能优势,快速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及欧盟CE、UKCA、MID认证等等,对比同等级MID友商产品,体积降低50-70%,整机成本降低30%,计量误差度小于0.5%,达到专业电表精度,产品上市后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未来,新能源业务将继续对标行业标杆企业,加速切入高质量的国际市场,充分发挥公司的全球化优势,实现稳定快速增长,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的领跑者。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变革浪潮已然扑面而来,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走向规模化商用,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加快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未来汽车及汽车后市场产业将形成以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为载体创新驱动的商业模式,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重构价值链,主要趋势和发展影响如下: (1)智能网联化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电子电气(“EE”)架构向集成式推进 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智能汽车或将延伸智能手机的升级趋势,通过 OTA 技术实现性能的提升与功能的拓展。在分布式架构阶段,整车功能的迭代主要依赖于 ECU 数量的累加来实现,而上百个功能各异的 ECU 均由不同的供应商所提供,其上层也均运行着不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因此导致了汽车无法进行数据的有效传输及功能的集中处理。而在“软硬件共同定义时代”,汽车架构将演化至集中式的 EE 架构,域控制器的出现将集成大量 ECU功能,并推动软硬件以及通信架构进一步升级,使汽车具备 OTA 能力,以实现车载性能/功能的在线升级,从而有效缩短了汽车的迭代周期,并减少了线下召回的成本。 (2)新能源趋势催生不同汽车后市场服务需求 在碳排放压力下,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或地区宣布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从时间节点来看,挪威及部分国家中心城市将于 2025 年最早禁燃,随着荷兰、德国、印度、英国等国家将于 2030年集体禁燃,全球进入密集禁燃期。根据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渗透率达到11%,同年燃油汽车销量将达到拐点,步入下行趋势;到2030年全球销量将继续攀升至3000万辆,渗透率达到28%;到2040年全球销量有望达到60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5%。 随着新能源车普及率的逐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相关维保服务产品及专业技术的配套需求将随之增加,为充电桩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 从欧美的充电桩市场来看,欧美的汽车测试标准和法规相较于中国市场而言更为严苛,中国“桩企”出海要想获得海外市场认可,还需在当地解决充电桩安装、零部件维护等多方面的售后服务,因此对于有丰富的海外市场拓展经验、全球化市场布局且品牌知名度高的中国桩企,有非常大的先发优势以及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 (3)国内汽车后市场发展利好独立后市场服务方 历经近20年高速发展后,中国汽车存量市场即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不断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和平均车龄保证了中国后市场持续的增长潜力,也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变革与整合。根据德勤发布的《2020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202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国内车龄的老化将进一步加速其从4S店体系流失,利好第三方维保行业发展。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在2010-2018年间,我国保有期在5年以上的车辆占比呈逐年上升态势,保有期在5年以上的车辆占比从39%提升至47%,车龄的增长一方面将直接带来更多的维保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车龄突破质保期限,消费者对4S店体系的依赖性也会逐步降低,更多转向独立后市场服务方,为整体后市场尤其是独立后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核心技术凝结于自有的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软件之中,在高效稳定和超强兼容的汽车诊断通信系统、智能易用和超强承载的汽车诊断专用操作系统基础上,公司产品实现了快速通信和兼容全球众多协议和原厂软件的强大功能;同时通过智能仿真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高效数据采集、汽车模拟仿真、自动分析诊断协议等功能,形成了精准完备的核心数据库和算法库,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并通过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实现诊断准确率、覆盖面及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基于数十万台诊断系统采集积累的海量远程诊断数据及维修应用案例,公司利用云平台维修信息 系统为客户提供远程诊断、高效精准的智能维修方案推荐等端到端一站式服务,实现从诊断设备 到诊断维修业务综合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近二十年的核心技术积累构筑起了公司研发的核心竞 争力。 借助公司诊断产品长期以来积累的快速通信、兼容全球众多协议、原厂软件的强大技术积淀, 公司开拓性地针对新能源车技术、产品储备进行了前瞻性布局,打造了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 解决方案,将公司已经积累多年的汽车诊断技术、电池检测技术、大数据AI技术,以及重点投入 的充电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充电检测系列产品的核心技术:车桩兼容技术、安全充电技术和智 慧电池检测技术。 (一)车桩兼容技术:实现车型覆盖大于99.5%,一次充电成功率大于99% 在对电动车使用直流充电桩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直流电通过充电桩—动力电池进行传输,中 间省去了车载充电机的环节,因此这个过程就需要充电桩与整车控制装置或电池管理系统(BMS)进 行通讯,由于不同品牌车型、充电桩对充电标准的理解和实现不完全一致,导致很多情况下无法 成功充电,公司基于多年在汽车通信领域的技术能力积累,沿用此前在OBD协议、诊断协议的兼 容性上领先的经验和能力,针对性的开发车桩通信仿真平台,依托于覆盖全球的实车测试资源, 能够非常高效的开发、验证兼容不同协议标准,不同品牌车型的充电桩产品,同时依托强大的车 辆诊断技术,准确获取车辆异常停止充电的原因,针对不同车型采取个性化充电策略,通过这一 技术,实现车型覆盖大于99.5%,一次充电成功率大于99%。 (二)安全充电技术:IP65防护等级,三级防护检测、各场景100+关键指标极致测试 充电桩失效率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充电桩最薄弱的三个硬件区域,分别为充电模块、显示屏和充电枪的安全防护方面的问题。针对充电模块,公司采用全灌胶、全隔离充电模块,可靠性提升 10 倍,模块年失效率小于 0.2%;针对显示屏,公司采用定制的车规级的 LCD 显示屏,-40度蚀、低接触电阻设计的充电枪,安全可靠;同时,在整机系统设计上,采用低阻抗风道设计,消 除柜内回流、热岛风险,整桩故障率小于1%。针对充电桩的整体安全防护,除了常规的保护措施 之外,设计了防雷,烟雾预警,浸水预警等功能保障充电安全,通过三级防护检测、各场景100+ 关键指标极致测试,实现充电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三)智慧电池检测技术:提前1-7天安全预警,SOH估算误差做到业界领先的小于3%的水平 目前有两类问题困扰的新能源车主,一类是电池安全事故频发问题,另外一类是电动车仪表显示的里程不准确,特别是存在异常掉电的情况,究其原因是车载BMS对SOH的估算积累了较大的误差,突然触发的校准导致电量跳变。而传统的电池管理手段受限于数据、算法、算力的原因,是难以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公司借助长期以来积累的独特的对车辆协议的技术积累优势,通过采集覆盖 90%车型的生命周期电池数据、充电行为数据、维修中的故障电池数据,结合电化学机理和大数据AI的算法,实现了电池的智慧检测功能,提前1-7天安全预警,SOH估算误差做到业界 领先的小于3%的水平,通过精准定位故障问题点、检测评估电池健康状态以及实施安全风险AI预 警等可以有效监控电池状态避免热失控风险,提高电池及用车的安全性。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1)新能源产品: 充电桩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多系列交流桩及直流桩产品快速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及欧盟CE、UKCA、MID认证等等,对比同等级MID友商产品,体积降低50-70%,整机成本降低30%,计量误差度小于0.5%,达到专业电表精度,产品上市后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 云平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发道通充电云平台相关功能,目前已构建运营、运维、智慧广告、Charge APP交互功能四大能力模块。灵活运营:能够实时监控场桩状态,多级商户管理、灵活计价配置、进场控制,大数据经营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可通过云端DLB技术进行智能负载调节,调整场站功率配置,合理利用峰谷电价为运营商节省电力成本,提升管理效率20%。智能运维:智能远程诊断、远程排障,降低人工干预成本;智能日志分析,实时监控,提前预警,降低故障率,减少无效上站。智慧广告:全球性SSP+DSP程序化广告平台,可持续获取全球优质广告资源;智能化CMS远程广告播控系统,可实现全球实时审核、投放、监控、跟踪;增加运营收入30%。AUTEL Charge APP:支持定时充电,多维度充电记录统计;支持ALM DLB保证家庭用负载安全,实现更多车辆同时充电;支持地图搜索最近充电桩,查看周边配套设施;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可实现私桩共享,获取额外收入;监控充电状态和记录,具备快捷开具发票报销等功能。 (2)汽车综合诊断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持续在新能源领域突破,为维修技师提供诊断和维修完整解决方案。公司在中国区发布了新一代新能源诊断平板 MS909EV,支持全球主流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全面诊断功能,全新自主研发的EVDiag Box可支持电池包离线检测,帮助维修技师在多种场景下完成对电池包故障的定位,其中新发布的高压系统框图,图形化电池数据流大大提升产品易用性,能够帮助传统维修店快速转型新能源维修。 此外,为持续加强公司现有综合诊断系统的核心竞争优势,扩充产品组合。2022年4月,公司发布第二品牌OTOFIX的综合诊断平板D1 Pro、D1 Max,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全面提升,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3)TPMS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在国内推出第二品牌OTOFIX的Sensor产品TPS EZ1及工具TS1。EZ1支持传感器ID复制,装车即可使用,传感器可被无限次编程,适用于不同车型,性能品质媲美原厂;TS1集胎压系统诊断与胎压传感器激活、读取、编程、学习于一身,最多可同时无线编程16个胎压传感器、信号稳定,通过OBD学习、自学习、静态学习及克隆,OBD学习的车型覆盖业界领先。 此外,Sensor、诊断软件持续更新覆盖 2021-2022 新车型,保持车型覆盖率 99%以上,持续在全球保持领先。 (4)ADAS校准工具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的ADAS校准软件实现了全球2022年款新车型的覆盖,同时新增100多个品牌1975年-2022年四轮定位功能,实现全球车系覆盖率95%以上,为行业内最新最全的ADAS标定系统和四轮定位系统。 2022年公司正式上市ADAS校准与四轮定位二合一设备IA900,产品将四轮定位调校与ADAS标定进行有效融合,打破了汽车后市场四轮定位和ADAS标定环节相割裂的局面,大幅提高四轮定位与ADAS标定的效率和准确度,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为了实现自动驾驶的各种功能,汽车越来越依赖于各种雷达等 ADAS 传感器的输入,ADAS 传感器非常精密,安装位置要求严格,如果它们安装的位置发生了移动,都需要重新进行校准,因此维修技师在使用IA900对车辆进行校准维修的过程中,将大幅降低其在标定校准过程中繁琐的工作量,目前IA900已在全球正式上市,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得到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客户的高度认可。 (5)软件云服务(软件升级云服务): 持续丰富新车型的更新覆盖:报告期内公司完成60余车系2022年新车型诊断软件的开发,其中法拉利、BMW、大众,奥迪、丰田等新车型诊断为行业首发。并成为首家拿到Renault安全网关授权,在设备上发布解锁功能的诊断仪厂商。 持续完善远程专家功能模块:报告期内开发完成订单撮合平台,包括需求发布、查看、撮合、音视频交流、支付、评价等主要功能;新增P2P网络连接方式,时延较中转服务器方式有较大程度降低,连接通道稳定可靠;支持全球及区域主流的140+车系品牌(持续增加);已支持Ultra全系列产品及新发布的诊断产品;已在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稳定运行中,支撑各地区的本地化运营,其余地区和国家正在试点推广中。 (6)毫米波雷达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侧向感知毫米波雷达ASR100以及应用于大型商用车转向辅助系统的侧向雷达+预警显示屏+无需接入车身协议的GPS整体解决方案ATS100已经量产并小批量出货,是商用车后装领域唯一符合欧盟UNECE R151法规标准的产品,核心产品参数指标超越国际友商产品,同时,ATS100产品新增应用于大型商用车的高速盲区辅助和变道辅助功能已开发完成。另外,公司应用于智慧泊车和工业行人检测领域的NANO雷达已进入到C样阶段,厘米级精度,具备与超声波雷达相似的小尺寸,6颗Nano雷达可替换12颗超声雷达+ 4颗角雷达,可提供当前市场其他产品不具备的测高能力。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新能源资本化比较多,已开发完成多项认证,形成无形资产。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除去公司工厂的生产人员,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73.96%。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资源优势:汽车协议及实车测试资源 由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的技术门槛高,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需要较强的技术和规模实力,需要对各类汽车品牌、车型等各类通信协议和相关数据进行长期的积累和优化,形成自身独有的信息数据库和核心算法库,以确保在诊断精确度、反馈响应速度等方面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对各类汽车品牌、车型等各类通讯协议和相关数据进行长期的积累和优化,车辆协议信息数据库平台的资源日益丰富,具备“超强兼容性”、“车型覆盖面广”、“智能精准”等优势,公司一直围绕汽车协议及实车测试的资源优势不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产品拓展,为汽车后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构建生态护城河。 (2)研发创新优势:高效、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前瞻性是保证企业研发成功的核心与基础,公司通过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和对目标客户定位,以行业和产品为出发点,紧紧抓住汽车行业数字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大趋势,持续高强度进行研发投入,确保方向正确,长期可持续发展。 依托于汽车协议及实车测试的技术资源核心优势,公司在不断巩固汽车综合诊断产品的基础上,紧随行业技术变化趋势持续进行迭代创新,先后发展出 TPMS 系列、ADAS 系列等更加智能、专业的产品,继续在车型覆盖面、兼容性、准确度等方面构筑优势,逐步引领汽车后市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公司在保障传统业务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全面向新能源业务发力,快速推出了智慧充电检测系列充电桩产品,产品上市以来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对核心技术的投入,快速突破并扎实积累电力电子、车桩兼容性、云服务、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助力汽车后市场的新能源化业务升级,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3)产品性能优势:智能精确,设计精美 公司始终坚持“价值创新、孜孜以求”的经营理念、“将产品做到极致”的产品理念以及“超越客户期望,立于拼搏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在长期的研发投入中对新技术革新与不断学习,在行业内始终保持核心技术的优势地位。 公司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产品兼容性强、覆盖面广、操作简单智能、集成度高、更新迭代快,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突出。在操作交互方面,拥有系统优化、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优秀的界面和用户体验;在兼容性方面,采用智能协议模拟和转换技术,支持全球众多协议和原创诊断软件。 同时,基于核心诊断数据,公司在诊断准确性、覆盖面广和智能易用方面有突出优势。 公司的智慧充电检测系统产品借助车桩兼容技术、安全充电技术、智慧电池检测技术等核心技术,具有充电更快、电池更安全、车桩兼容性更好及运维成本更低等性能优势,1、充电更快,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与散热技术,实现同级别产品充电速度优于竞争对手 30%以上;2、电池更安全,基于电化学机理结合大数据AI算法的智慧电池检测技术,提前1-7天安全预警,电池 SOH 估算误差做到业界领先的小于 3%的水平;3、车桩兼容性更好,基于汽车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针对性开发车桩通信仿真平台,依托于覆盖全球的实车测试资源,实现一次充电成功率大于99%,远高于业界平均80%的水平;4、运维成本更低,通过整机全面可靠性设计,将整机失效率降低到业界领先的1%以内,并通过器件级的远程监控技术,实现90%以上故障可远程诊断,60%以上故障可远程排除,降低客户整体运维成本 30%以上。凭借突出的产品性能优势,充电桩产品陆续荣获了 “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CPTE 2021充电桩行业最佳产品设计奖”、 2021EVE“南新奖”、“TüV 南德安全认证证书”、2022 年德国 IF 设计奖、2022 年德国“红点奖”、入围德国复兴银行KFW439/440/441补贴项目(用户购买该项目指定品牌及型号范围内的充电桩产品可享受补贴优惠)、意大利能源机构GSE推荐产品(用户使用该机构推荐品牌及型号范围内的充电桩产品可享受电费减免优惠)、法国ADVENIR家用充电设备财政项目推荐产品(用户购买该项目推荐品牌及型号范围内的充电桩产品可享受补贴优惠)、2022年波兰Zloty Medal奖项以及2022年马德里Galeria奖项。 (4)品牌及渠道优势:全球市场和品牌具备较好知名度,始终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发展与布局,公司已在全球主要销售区域设立了销售子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全球营销网络。 在北美市场,凭借着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公司与AdvancedAutoParts、GenuineParts等四大汽配连锁零售商和MedcoTool、IntegratedSupplyNetwork等北美汽车后市场大型综合性批发商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公司持续深耕美国市场,突破地域及语言、文化带来的局限,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本地化的售后服务,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建立起专业系统化的营销体系,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根据美国 PTEN(ProfessionalTool&EquipmentNews)杂志在 2021 年度对购买公司产品的受调查者占比达到了50%以上,该数据在2017年为34%,与实耐宝(Snap-on)和OTC等属于市场主要参与者,具有较好的用户品牌认可度。 (5)人才与团队优势 公司已逐步组建了较为完整全面研发团队,建立起稳定的研发和质量保障体系,研发领域覆盖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主要技术领域,形成了包含软件、硬件、设计、测试等职能完整的研发组织架构。在实际研发中,公司团队在新型设备研发、软件开发、工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云技术业务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1,923件,其中发明新型专利650项,实用新型专利280项,外观设计专利870项,软件著作权123项。 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主要研发人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技术领域包括汽车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互联网工程、工业设计等学科,全面覆盖了公司技术和产品各个环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达1,18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73.96%(不含生产人员),核心技术团队均具有专业的行业经验,研发团队稳定性强。 (6)产品生态优势:一体化的数字化智能维修解决方案将推动汽车后市场数字化变革和产业互联 作为全球汽车智能诊断、检测领域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公司在全球汽车后市场拥有数十万具有高度客户黏性的行业终端用户,同时拥有海量汽车诊断数据库及核心算法,得天独厚的市场及技术基础使得公司能够不断在汽车后市场推出横向和纵向新产品和服务种类,同时新的产品和服务类别又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形成产品生态护城。 一方面,公司在巩固现有产品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推出更加智能、专业的数字化设备:从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开始,陆续推出一代、二代、三代产品,持续迭代更新,引领行业;同时公司紧随行业趋势,先后发展出 TPMS 系列、ADAS 系列等专业的数字化设备,产品在继承超强兼容、车型覆盖面广、智能精准的优势外,通过专有技术与诊断核心技术相结合,形成生态护城河。 另一方面,基于多年积累的诊断维修数据与案例,未来通过数字化管理过程,紧紧围绕全场景智能修车,从智能化的诊断、智能化的维修,再到智能化的供应生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智能维修解决方案。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公司聚焦汽车后市场数字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战略布局,加速新业务孵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307.35万元,同比下降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65.23万元,同比下降62.96%;毛利率水平稳中有升,同比增加0.48个百分点达到 58.4%;公司一方面持续加大在智慧充电检测系统业务方面的研发投入,现已顺利通过欧美主流国家的标准测试认证;另一方面,公司结合产品竞争力优势,加大销售团队布局及市场拓展力度,顺利在多国实现销售突破。 (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汽车后市场数字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行业趋势 公司高度重视汽车行业数字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大在战略性领域和关键性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28,368.37万元,同比增长27.7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27.46%,增加6.23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达1,18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73.96%(不含生产人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1923件,获得1282件。 1.在数字化方面,公司在五大核心技术打造的智能诊断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全球诊断、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将维修场景数字化,构筑数字化智能终端生态。在此基础上,深度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维修信息、远程专家和维修案例,提供智能维修综合解决方案。 2.在新能源化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化发展趋势下的挑战和机遇,并依托过去多年积累的汽车协议兼容性及实车测试方面丰富的技术资源优势快速在汽车新能源化业务相关领域进行布局。 (1)智慧充电检测产品: 产品研发及认证进度: 充电桩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多系列交流桩及直流桩产品快速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及欧盟 CE、UKCA、MID认证等等,对比同等级 MID友商产品,体积降低 50-70%,整机成本降低 30%,计量误差度小于 0.5%,达到专业电表精度。 云平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发道通充电云平台相关功能,目前已构建运营、运维、智慧广告、Charge APP交互功能四大能力模块。灵活运营:能够实时监控场桩状态,多级商户管理、灵活计价配置、进场控制,大数据经营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可通过云端 DLB技术进行智能负载调节,调整场站功率配置,合理利用峰谷电价为运营商节省电力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20%。智能运维:智能远程诊断、远程排障,降低人工干预成本;智能日志分析,实时监控,提前预警,降低故障率,减少无效上站。智慧广告:全球性 SSP+DSP程序化广告平台,可持续获取全球优质广告资源;智能化 CMS远程广告播控系统,可实现全球实时审核、投放、监控、跟踪;增加运营收入 30%。AUTEL Charge APP:支持定时充电,多维度充电记录统计;支持 ALM DLB保证家庭用负载安全,实现更多车辆同时充电;支持地图搜索最近充电桩,查看周边配套设施;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可实现私桩共享,获取额外收入;监控充电状态和记录,快捷开具发票报销等功能。 市场拓展进度: 线下销售:已在多国实现了销售突破,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线上销售:2022年 6月,交流充电桩产品登陆全球主流电商亚马逊美国站,目前该品类冲进该类目前 5名。 同时结合产品竞争力优势,发挥数字营销的威力,通过权威展会、行业媒体、精准投放,建立样板点,面向目标用户提升品牌认知和销售转化,加强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卓越品牌。 2022年上半年已参加行业内包括澳大利亚墨尔本汽配及售后服务展、2022亚洲未来交通展、2022阿尔及利亚汽配展、2022南非新能源汽配展、Evse第十六届深圳国际充电设施产业展览会、2022 The Tire Cologne 德国展会、2022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汽车保养、轮胎及维修展览会、2022 TTM 波兰汽车技术博览会、2022 西班牙马德里汽车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2022 挪威国际电动车研讨会及展览会、2022 fully charged英国展览会等在内的全球 33场展会,同时建立了多个国际示范站,包括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纽约,美国洛杉矶,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等地。总体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加,海外充电桩市场需求暴增,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将紧紧把握时代大机遇,聚焦市场开拓,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2)新能源汽车诊断维修工具产品: 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故障频出、维修流程繁琐、维修效率低、维修店数量有限无法满足维修需求等问题,结合独立第三方维修门店的需求,率先在中国区发布了新一代新能源诊断平板MS909EV,支持全球主流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全面诊断功能,全新自主研发的 EVDiag Box可支持电池包离线检测,帮助维修技师在多种场景下完成对电池包故障的定位,其中新发布的高压系统框图,图形化电池数据流大大提升产品易用性,能够帮助传统维修店快速转型新能源维修,后续将持续完善在新能源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全流程中一系列新能源智能诊断检测设备的开发,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共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 7月,在第十届云山汽修大会上,公司与华胜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推动双方在数字化变革、新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拓展与提升,加强在数字化汽修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一站式工具链解决方案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新能源车后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3. 在智能化方面,公司持续拓展智能驾驶战略新机会,对毫米波雷达等产品及技术进行持续投入,公司侧向感知毫米波雷达 ASR100以及应用于大型商用车转向辅助系统的侧向雷达+预警显示屏+无需接入车身协议的 GPS整体解决方案 ATS100已经量产并小批量出货,是商用车后装领域唯一符合欧盟 UNECE R151法规标准的产品,核心产品参数指标超越国际友商产品,同时,ATS100产品新增应用于大型商用车的高速盲区辅助和变道辅助功能已开发完成。另外,公司应用于智慧泊车和工业行人检测领域的 NANO雷达已进入到 C样阶段,厘米级精度,具备与超声波雷达相似的小尺寸,6颗 Nano雷达可替换 12颗超声雷达+ 4颗角雷达,可提供当前市场其他产品不具备的测高能力。 (二)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全面推动数字化营销 公司在全球范围紧抓视频直播契机,将线上品牌宣传与线下产品体验进行有效结合,推动公司全方位数字化营销变革,主题涵盖第二品牌OTOFIX、ADAS标定设备等,有效提升产品销量。 (三)加强供应商战略合作,降低半导体短缺风险 2022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受地缘冲突、供应链中断、通货膨胀以及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放缓程度加剧。半导体行业仍然面临芯片和电子元器件短缺和交期拉长等诸多挑战,公司管理层积极预演各项风险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加强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机制,确保供应保障和产品成本竞争优势,为全年经营目标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加强越南生产中心防疫工作,保障产品供应 考虑全球化布局以及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国际贸易摩擦,自 2018 年公司将部分产能逐步向越南转移。2022年公司继续加大越南生产中心疫情防护工作,在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持续开展生产工作,有力地保障了产品供应。公司越南生产中心建设在保障全球供应稳定性和敏捷性的同时,充分发挥越南当地的人力和生产成本优势,保持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 (五)深化组织变革,构筑商业竞争力 2022年公司持续夯实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项目,对各研发事业部流程落地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与辅导。由专业的评审委员会从商业投资及技术成熟度两方面,对研发项目各关键里程碑进行全面分析与决策评审,确保公司研发项目所需资源实现高效调配,并在不断提升产品研发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打造市场及客户满意的产品。 与此同时,公司逐步引入MTL(产品上市至商机)、ISC(集成供应链)流程体系、SRM(供应商管理)系统以及 FOL(财务在线系统)。其中 MTL 流程体系的搭建,推动公司向以客户需求及市场导向为核心的营销体系变革,通过开展深入的市场洞察以及整合式的营销活动,实现提升品牌效力,促进销售线索增长的营销目标。ISC 流程体系的搭建,则通过对公司当前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全面梳理、痛点分析及优化设计,不断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SRM供应商管理系统的搭建,通过不断优化企业的采购流程,与SAP系统对接,实现采购订单需求与供应商实时共享,供应商可以根据SRM系统的需求信息安排生产,及时交付,既缩短了采购周期,又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公司的采购需求,实现了与供应商双赢。FOL 财务费控系统的搭建,通过持续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统一了业务语言与财务语言以及业务活动对应的财务规则,各项业务活动能够进行预算管控,及时分析及调整,同时,通过与SAP、W3、CBS、SRM等业务系统对接,对业务流程集中标准化处理,实现业务线上审批,系统自动进行付款风险预警,提高全流程效率及风险防控力度。 通过端到端流程建设和管理改进,将能力建设到组织上,不断提高组织效率及产品运营效率;针对公司核心骨干及干部队伍,公司挑选高潜质人员入营进行领导力、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销售代表等角色,训战结合,为公司快速培养各级有战略洞察、战役管控能力、战斗意志的骨干和专家队伍,持续打造出一支“来之则战,战之则胜”的精锐之师。 在团队管理上,将激励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产品合伙人、股权激励、项目专项奖等形成一套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享价值的利益分配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五、 风险因素 √适用 □不适用 (一) 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革命性迭代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汽车行业。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各项新兴技术加快与汽车行业融合,催生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发展,使得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也面临众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排除未来在汽车行业可能出现革命性的新型产品和技术,从而可能使现有公司产品技术发生重大变化和革命性迭代。虽然公司始终以研发和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高度重视对研发和技术的投入,但如果届时公司未能成功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效的完成产品技术迭代,则可能导致公司无法保持技术优势,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技术人才流失或不足的风险 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具有较强的行业属性和较高的行业壁垒。 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行业经验丰富、结构稳定的研发团队。目前,与快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相比,高端研发人才相对稀缺,同时行业内的人才竞争也较为激烈,技术人员流失时有发生。未来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且公司未能物色到合适的替代者,或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的要求,则可能会削弱或限制公司的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虽然公司已对核心技术采取了保护或保密措施,防范技术泄密,并与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及非竞争协议,但行业内的人才竞争也较为激烈,仍可能出现由于了解相关技术的人员流失导致技术泄密、专利保护措施不利等原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如前述情况发生,将削弱公司的技术优势,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 随着公司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市场竞争对手或其他主体出于各种目的而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可能难以完全避免。由于知识产权的排查、申请、授权、协商和判定较为复杂,如公司未能妥善处理各类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及纠纷,并在未来潜在的知识产权诉讼败诉,可能导致公司赔偿损失、支付高额律师费、专利许可费、产品停止生产销售等不利后果,该等情形如果发生可能会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 经营风险 (1)境外经营风险 (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