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航天宏图(688066):2022年半年度报告
|
时间:2022年08月18日 21:01:47 中财网 |
|
原标题:航天宏图: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066 公司简称:航天宏图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详细描述可能面对的相关风险,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王宇翔、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姝雅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姝雅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3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6
备查文件目录 | 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
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
|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
及公告的原稿。 |
| 其他相关资料 |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 | |
公司、本公司、航天宏
图 | 指 |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章程》 | 指 |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
国信证券、保荐机构 | 指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会计师 | 指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航星盈创 | 指 | 北京航星盈创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系公司 股东 |
上交所 | 指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国家发改委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科技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工信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商务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国家住建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国家水利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国家林业局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自然资源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财政部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三会 | 指 |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
PIE ( Pixel
Information Expert) | 指 | 公司研发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
PIE-Engine | 指 | 公司研发的遥感云服务平台 |
遥感(RS) | 指 | RemoteSensing,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
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
性的探测 |
地理信息系统(GIS) | 指 |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一种具有信息系统空
间专业形式的数据管理系统。在严格的意义上,这是一个
具有集中、存储、操作和显示地理参考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应用于科学调查、资源管
理、财产管理、发展规划、绘图和路 线规划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 | 指 | 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是中国自行研制的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
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
的卫星导航系统 |
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 指 | 利用空间资源,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
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
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
统组成 |
态势推演系统 | 指 | 由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构成用于态势推演的有机整体,通过
搜集、分析特殊区域的态势信息,进行预测和研判,为指
挥员提供技术支持 |
Landsat 系列卫星 | 指 | 美国陆地卫星系列 |
Hyperion 传感器 | 指 | 搭载在美国地球观测1号上的高光谱传感器 |
Modis 传感器 | 指 |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 ModerateresolutionImagingSpectroradiometer),
是搭载在卫星上的传感器 |
正射影像图 | 指 | 用正射像片编制的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
的平面图 |
GPS | 指 | 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由美国国
防部研制建立的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
的卫星导航系统 |
GLONASS | 指 | 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是俄罗斯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
星导航系统 |
GALILEO | 指 |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
航定位系统 |
SaaS | 指 | 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它是一种通过互联
网向用户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和安装软件,
而是向公司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
用户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
向提供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 |
VR/AR | 指 |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 |
报告期、本期 | 指 |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06月30日 |
元、万元、亿元 | 指 |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 | 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的中文简称 | 航天宏图 |
公司的外文名称 | Pies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 Piesat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王宇翔 |
公司注册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杉创意园四区5号楼3层301室 |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 不适用 |
公司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A区1号
楼5层 |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 100195 |
公司网址 | http://www.piesat.com.cn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 不适用 |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王军 | 张路平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化创意
产业基地A区1号楼5层 |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
化创意产业基地A区1号楼5层 |
电话 | 010-82556572 | 010-82556572 |
传真 | 010-82556572 | 010-82556572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 |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证券时报》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 http://www.sse.com.cn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 公司证券部 |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 不适用 |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 | |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 航天宏图 | 688066 | 不适用 |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 | 781,282,928.14 | 436,487,345.65 | 78.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535,935.10 | 5,605,291.44 | 52.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 | 7,861,596.86 | -567,577.89 | 不适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60,081,722.87 | -225,317,367.85 | 不适用 |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263,202,354.84 | 2,261,672,854.76 | 0.07 |
总资产 | 3,913,376,901.32 | 3,465,254,522.79 | 12.93 |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0.03 | 66.6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5 | 0.03 | 66.6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 | 0.04 | -0.0034 | 不适用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37 | 0.41 | 减少0.04个百分
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 | 0.35 | -0.04 | 增加0.39个百分
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16.31 | 19.37 | 减少3.06个百分
点 |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1,282,928.14 元,同比增长 78.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8,535,935.10 元,同比增长 52.28%,主要因为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国营销网络日臻完善,分支机构订单快速增长,促使公司总体订单快速增长,最终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稳步增长。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0,081,722.87元,主要系公司业务量增大,收入增幅较大,但本期采购增幅大于回款增幅。同时公司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金额和加强品牌宣传,导致本期费用增幅较大。
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增长66.67%,主要系公司规模扩大,业务量增加,利润增长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金额 | 附注(如适用)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 1,400.00 | |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 | 4,493,584.45 | 七、67 |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 | |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
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
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 -753,258.36 | 七、68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 |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 263,354.51 | 七、68 |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 | | |
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 | |
债务重组损益 | | |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 | |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 |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 |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 |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 322,718.72 | 七、70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 | |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 | |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 | |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
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
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 | |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 | -3,514,230.03 | 七、74和七75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 | |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 | 813,569.29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126,893.82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 | 12,337.23 | |
合计 | 674,338.24 | |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作为国内卫星应用与运营服务领域的行业领导者,拥有一支以硕博士为主的技术研发团队(含平台软件研发人员和事业部技术人员),共计2,489人,占员工总人数80.14%,覆盖先进信息技术及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40余个细分学科,技术实力雄厚。国家已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自然资源、气象、农业、水利、城市治理等领域也相继发布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规划,公司牢牢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深度挖掘行业需求,为应急管理、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水利等多个行业领域提供了前沿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 PIE-Engine 时空云计算平台,构建了数字地球形态的空天信息孪生体,汇聚航天航空遥感、北斗导航、气象水文等多领域地球观测科学数据,面向各级政府部门、特种行业用户、大中小型企业等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时空信息多时相、全频谱、诸要素的综合分析与应用服务。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布局有序推进,探索“第二增长曲线”,业务模式从卫星应用产业链中下游向上游延伸演化,全面启动了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计划建设工作,为突破自主可控数据源瓶颈和云服务规模化推广提供天基能力支持。2022年6月,经公司股东大会决策,计划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募资打造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应用服务平台,该平台可集成公司雷达卫星星座所形成的航天遥感能力,共同构建空天地全息感知体系,为不同行业提供智能决策,更加直观、精细、实时、动态地管理生产和生活,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建设,并可逐步开拓B端、C端市场。
公司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交付模式的升级迭代,结合不同行业应用场景,同时向产业链上下游探索延伸,陆续推出了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行业应用服务以及云服务三条产品线,具体情况如下:
(1)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产品线
空间基础设施是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信息支持、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空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天基系统、地面系统及关联系统组成,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战略性基础数据设施,是支撑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的重要国家服务基础设施,在卫星应用产业链中处于关键核心位置。随着“新基建”的有关规划持续推进,空间基础设施产品线内涵进一步丰富,公司业务也从单一的卫星领域延展到包含感知能力、数据中心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订单持续放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公司逐步承担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空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服务
重点围绕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面向相关国家重点、重大专项建设,开展涵盖卫星运营中心、卫星星座、数据中心、重大对地观测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站网设施等“新基建”范畴的方案论证和咨询设计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在已有的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论证设计服务基础上,陆续开展了涵盖卫星运营中心、行业大数据处理中心、空天地一体化治理平台等专项能力建设在内的咨询设计论证服务。
2)空间基础设施系统建设
空间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业务主要是围绕高效的空天数据处理、多维度立体化的时空大数据分析,多行业深层次综合应用和服务,提供观测数据分析、云端算力基础,高效算法模型、信息可视化产品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挖掘数据深层价值,为产品提供二次赋能、探索提高服务质量的方式方法。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地球云服务平台“PIE-Engine”获得行业内权威专家认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一套包容性强、普适性广的成熟产品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用户等各类客户的高度评价。该平台集成了公司自主开发的光学、微波、光谱、雷达等多种数据算法,在支撑大气海洋环境,陆地资源环境,陆海空导航等卫星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替代。
(2)PIE+行业产品线
公司拥有可对标Google Earth谷歌地球平台的PIE-Engine。随着公司业务向平台化发展,融合接入的细分行业逐渐增多,PIE-Engine平台作为公司经营发展的核心产品,已从单一的多源遥感数据处理工具,发展成为承载海量地球观测数据、开展时空智能分析、实现物理世界孪生建模的新一代智慧地球平台;基于平台形成的解决方案覆盖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气象海洋、农业林业、环境咨询、水文水利、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十多个行业,为政府实现信息化综合治理及国防信息化建设提供空天大数据分析利器。公司秉持“深度挖掘需求,自上而下推广”市场发展战略,凭借兼容性强的平台型产品,依托成熟的营销网络体系,快速推动PIE平台及解决方案在全国省、市、县等单位的落地应用,精准对接地方部门的遥感应用服务市场。同时,公司在持续拓展气象海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优势行业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了特种行业、应急管理等领域卫星应用服务热点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3)云服务产品线
2022年上半年,PIE-Engine平台增加了超过20种数据集,数据总量达到6PB,数据集个数达到160多种,覆盖了更广阔的行业领域和用户群体。在产品方面大幅增强了可视化、交互式的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了遥感AI场景分类任务从样本标注到模型训练、发布、解译的全流程能力,增加了超过20个航空航天AI模型以及20万+样本数据,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针对大数据分析和知识挖掘业务需求,平台研发了Knowledge知识图谱产品,实现了从本体构建到语料标注、模型训练到知识抽取、图谱构建到图谱应用的全链路工具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气象、地震、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典型图谱库。
云服务能力方面,PIE-Engine增加了面向农业、能源和建筑工程的无人机服务能力,可向中小型园区提供 SaaS 化的无人机巡检和精准施工监管服务;发布了订阅式的面向全国地面沉降和大型基础设施形变监测的SAR雷达数据SaaS服务,形成了30多个全国重点区域沉降监测产品,完成了近百个用户订单的生产,将专业化的时序InSAR处理技术以极低的成本赋能行业应用。
经过半年的产品迭代优化,PIE-Engine已初步形成“平台+SaaS应用”、“软件+数据”的服务模式,同时适配了信创名录下多家国产软硬件环境,为用户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环境下的安全、自主、丰富的服务能力。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瞄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的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开展相关核心技术持续攻关;面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市场需求,开展了大区域、规模化实景三维数据处理和产品制作相关核心技术研究并形成了系列化产品;面向特种领域及行业部委遥感大数据智能解译分析市场需求,公司开展了智能遥感解译自主训练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集成到PIE-Engine平台后,大大提升了云端自动识别解译的精度;面向北斗三号区域和全球短报文业务的大规模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公司研发了北斗三号格式化报文通信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行业及特种用户使用需求。面向未来规模化星座仿真、自主规划、碎片监测、碰撞预警、态势推演等业务需求,公司也逐步启动了星座数字建模与在轨孪生、星上智能处理等关键技术调研和攻关,完成了PIE-STK产品持续升级。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现有核心技术如下:
序
号 | 核心技术
名称 | 技术
种类 | 核心技术概况 | 技术的先进性 | 技术壁垒 |
1 | 空天地多
源数据全
自动融合
建模技术 | 公司
独创
技术 | 实现海量空天地多源异
构数据的联合平差,融
合镶嵌,模型纹理自动
映射,半自动匀光匀色
处理,快速生成高精度
倾斜摄影三维模型。 | 该技术采用分布式空中三角测
量技术,有效的将计算峰值均匀
的配置到算法管道的多个环节,
可支持 10万张以上影像空中三
角测量平差解算;基于多视影像
匹配算法,结合相机多视几何间
强相关约束条件,保证了在各种
条件下获取数据的处理精度;针
对复杂场景,基于视点相关的自
动纹理映射技术,保证高分辨率
无缝纹理生成,实现空地融合建
模,有效提升近地面建模精度。 | 行业内同类其他产品大多
采用航空数据进行三维模
型自动化生成,未充分综
合利用空天地多源数据融
合建模,无法保证近地面
建筑、地物等建模精度。
空天地多源数据高精度融
合建模成为该技术实现的
壁垒。 |
2 | 大数据量
实景三维
模型数据 | 公司
独创
技术 | 通过该技术对大数据量
实景三维数据进行轻量
化处理,在保证三维模
型结构、纹理以及与其 | 该技术通过模型化简技术,保持
重要的特征,构建不同细节层次
的模型,根据视点距离,选择不
同细节层次的模型来可视化,提 | 实景三维数据包含大量的
几何信息,数据量较大,如
果不进行轻量化处理,难
以实现高精度渲染及展示 |
| 轻量化技
术 | | 他地物合理关系的条件
下,实现实景三维模型
数据与物联感知数据的
融合,高品质渲染和展
示,从而面向不同行业
提供高效服务。 | 高渲染的速度;同时对纹理布局
进行优化,采用压缩算法实现纹
理高保真压缩;并采用几何模型
+姿态/位置矩阵的方式存储,从
而实现相同的几何模型只存储
一次,绘制时采用实例化技术减
少显卡的渲染压力,减少磁盘存
储空间的同时提升渲染效率。 | 以及应用分析。三维模型
轻量化技术包含结构、纹
理以及实例化等技术,既
要保证精度,又要兼顾效
率以及不同模型间,模型
与其他地物间的关系,技
术复杂度较高,具有一定
的技术壁垒。 |
3 | 基于多版
本样本和
算法的模
型自动迭
代训练与
评估技术 | 公司
独创
技术 | 在云环境下将 GPU 算
力、存储资源和深度学
习框架无缝集成,可支
撑低代码、全流程的模
型开发训练,并且具备
根据反馈更新版本化的
样本数据,触发模型的
迭代训练。 | 该技术以容器化的方式封装遥
感自动化深度学习所需的训练
和评估推理框架,基于统一的
CPU/GPU 计算资源池和异构数
据存储池实现遥感数据深度学
习模型从开发、训练到评估应用
的全流程,并根据样本数据版本
化更新自动触发模型的迭代训
练与更新。 | 该技术支持不少于 5 种国
内外主流的深度学习框
架,训练过程中支持不少
于 6 种指标或中间成果的
可视化展示,使得训练过
程“黑盒”不黑;通过样本
数据的版本化管理自动触
发模型的迭代训练,实现
了自动化的遥感深度学习
平台,具有一定的技术壁
垒。 |
4 | 北斗三号
格式化报
文通信技
术 | 公司
独创
技术 | 该技术采用格式化编码
技术,设计了动态可扩
展的北斗三号格式化报
文协议,实现了一套北
斗格式化报文应用服务
框架;并实现了一种面
向多用户通信会话的长
报文自适应冗余传输策
略,显著提升报文通信
成功率与效率。 | 该技术通过以下指标体现出先
进性:
(1)数据传输量减小到原始数
据量的约十分之一;
(2)采用可视化方式,信息录
入时间缩短到原来的约十分之
一;
(3)北斗长报文传输成功率高
达 99%。 | 该技术实现了成套格式化
报文通信系统框架,并形
成了多个行业的协议库,
需要大量的行业应用积
累,创新性较强,攻关难度
大,具有一定的壁垒。 |
5 | 导航仿真
推演技术 | 公司
独创
技术 | 该技术实现了统一时空
基准的卫星星座、装备
三维模型及卫星业务二
三维可视化;提供空天
地一体化仿真方案,支
持轨道、卫星钟差等卫
星段仿真,对流层延迟、
电离层延迟等空间段仿
真,观测数据、接收机钟
差等地面段仿真;具备 | 该技术通过以下指标体现出先
进性:
(1)具备北京时、北斗时、UTC
时、GPS 时等多个时间系统统
一;
(2)具备地心惯性系、地心地
固系、WGS84、J2000等多个空
间基准的统一;
(3)具备数万个卫星、地面站
及装备的实时渲染; | 该技术将卫星业务、导航
业务及可视化技术相结
合,提出空天地一体化仿
真算法,解决大量数据的
并行计算与实时渲染,具
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
性,攻关难度大,具有一定
的技术壁垒。 |
| | | 卫星毁伤、地面站毁伤、
信号干扰、卫星补网、地
面站补网、功率增强、伪
卫星增强、地轨增强等
推演能力,以及三维可
视、数据标绘、场景特
效、地图控件、空间分析
等可视化能力。 | (4)支持影像、高程、矢量、实
景、三维模型等 5类多源时空数
据的融合显示;
(5)支持 TMS、OGC、3DTiles、
MapBox等 4类标准服务与数据
的加载;
(6)具备定位导航授时、星基
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区域短报
文通信、全球短报文通信的等 5
类北斗三号服务的推演评估。 | |
6 | 大规模航
空影像三
维重建关
键技术 | 公司
独创
技术 | 实现空中三角测量以及
多视重建(SfM+MVS),
在不依赖场景或者对象
外形的情况下,以高效
率实现全自动恢复三维
场景。 | 该技术采用摄影测量中空中三
角测量和计算机视觉中运动恢
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
缩写为 SfM)相结合的方式,针
对无序众源大量影像解算影像
外方位元素、相机参数、连接点
等信息,可对 20万张以上影像
进行处理;再以此为基础通过多
视重建算法(Multi View Stereo,
缩写为 MVS)以全自动的方式,
高效率、高质量重建三维场景或
者对象三维模型。 | 大规模航空影像三维重建
关键技术避免了传统的空
中三角测量中对相机、摄
影条件等具有较为苛刻的
要求,在不依赖场景或者
对象外形的情况下,以高
效率、高质量的实现全自
动或恢复三维场景。
大规模航空影像三维重建
成为该技术实现的壁垒。 |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在原有的PIE遥感图像处理工具及行业插件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信息技术,搭建了“一云”、“一球”、“一工具集”的产品序列。发布并上线了可对标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时空遥感云服务平台的PIE-Engine(“一云”),并集成 PIE-Engine Server 时空数据服务模块、PIE-Engine Studio 遥感技术服务模块、PIE-EngineAI智能解译服务模块、PIE-Engine Factory数据处理服务模块,PIE-Engine UAV无人机应用服务模块等,满足用户基于云计算进行地球科学大数据分析应用的需求以及支撑行业领域业务系统的构建需求,同时也为广大C端用户提供了低成本的教育与工作平台;以仿真与XR为核心的PIE-Earth(“一球”)智慧地球平台,集成了PIE-Map跨平台GIS开发组件,具备云、边、端多种形态,满足互联网场景下大规模仿真、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及特种领域的态势呈现、指挥控制等应用需求,PIE-Earth Meta数字孪生构建服务模块,可用于快速构建不同尺度、高度逼真的实景三维和数字孪生城市场景;PIE基础软件工具集(“一工具集”)提供了覆盖多源地理时空数据
的分析、处理与加工生产能力,已实现全类型、全传感器、全流程的数据服务能力。 公司面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持续推出全新的业务产品,不断夯实遥感智能解译关键技术,持续进行产品云化升级迭代,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得专利46个,软件著作权201个。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 本期新增 | | 累计数量 | |
| 申请数(个) | 获得数(个) | 申请数(个) | 获得数(个) |
发明专利 | 47 | 27 | 182 | 86 |
实用新型专利 | 9 | 11 | 22 | 21 |
外观设计专利 | 8 | 8 | 13 | 12 |
软件著作权 | 179 | 201 | 681 | 652 |
其他 | | | 2 | 2 |
合计 | 243 | 247 | 900 | 773 |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 本期数 | 上年同期数 | 变化幅度(%) |
费用化研发投入 | 127,453,032.31 | 84,562,673.50 | 50.72 |
资本化研发投入 | 0.00 | 0.00 | 0.00 |
研发投入合计 | 127,453,032.31 | 84,562,673.50 | 50.7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
比例(%) | 16.31 | 19.37 | 减少3.06个百分
点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0.00 | 0.00 | /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所致。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序
号 | 项目名称 | 预计总投资
规模 | 本期投
入金额 | 累计投入金
额 | 进展或
阶段性
成果 | 拟达到目标 | 技术水平 | 具体应用前景 |
1 | 卫星应用云
服务 | 2,488.00 | 85.55 | 2,522.27 | 已完成 | 基于公有云/专有云基础
设施,实现卫星应用解决
方案上云改造,创立SaaS
服务模式,重点完成北斗
定位、海上风电资源评估
以及火情监测三类云服
务。 | 国内率先在华为云上实现
遥感应用上云,搭建多个
应用场景,已在多个单位
进入业务化运行,在行业
中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
进水平。 | 当前遥感应用还主要集
中在科研院所、国家地
方或特种领域的相关单
位,主要的模式还是项
目实施,遥感的“服务”
化既是未来遥感应用模
式的必然趋势,也能让
更多的人使用遥感技
术,带动更大的市场热
度,前景广阔。 |
2 | 无人机航测
系统及智能
检测技术开
发 | 1,200.00 | 334.56 | 1,627.74 | 已完成 | 针对无人机航测需求,开
发研制无人机航测系统以
及与之配套的智能监测技
术。主要完成无人机飞行
控制系统、无人机平台、
无人机复合材料生产、无
人机精准定位和智能识别
技术等研制任务,搭建起
基于模块化设计、智能图
像识别、SLAM精准定位等
关键技术的无人机智能航
测系统。 | 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电
池、便携式折叠翼设计、
视觉导航降落等先进技术
的整合与集中应用,使得
无人机系统的使用效率、
便利性、可靠性大大提高,
整体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
平;面向典型航测应用场
景开发的智能图像识别、
多数据源 SLAM 定位技术
等则将无人机系统的航测
能力提高到了国内领先水
平。 | 基于研制的无人机智能
航测系统,可以进行环
保监测、国土测绘、资源
监测、电力巡检等众多
无人机航测服务,在航
测效率、精度等性能上
有较大提升;同时无人
机航测系统作为体系完
备的产品,在航测市场
上也有广泛的市场前
景。 |
3 | 卫星应用基
础软件平台
升级(多源
多平台全谱
段卫星遥感
数据高效高
精度处理能
力提升) | 4,000.00 | 86.99 | 5,093.12 | 已完成 | 基于微内核+插件式架构,
引入先进的遥感理论和方
法,搭建了一套集光学、
SAR、高光谱等多源遥感影
像处理和自动化信息提取
于一体的国产自主高分遥
感处理平台。该平台具有
在CPU/GPU内存内全流程
逻辑处理多源遥感影像数
据的能力,支持陆地、海
洋、气象等多源异构卫星
影像数据的全流程一体化
快速处理。 | 实现基于长时间序列
insar 技术的地面沉降监
测,监测精度达到毫米级;
提升软件平台的定量遥感
反演整体能力,实现不低
于 40 种地表参量的高精
度遥感定量反演。 | 支持 CPU-GPU 协同计算
模式,采用面向对象的
多尺度分割,实现一次
分割,多重尺度实时渲
染。采用自主开发空-谱
信息综合分类算法功能
模块处理的高光谱影像
成果进行地物分类处
理,其分类精度比传统
分类方法提高不小于
15%。 |
4 | “宏图位
智” 北斗智
能服务云平
台 | 8,000.00 | 373.00 | 6,914.04 | 研发阶
段 | 基于PIE-MAP平台接口,
利用物联网、AI技术,围
绕智慧城市、市政管理、
生态环保、智慧农业、智
慧旅游和应急管理应用,
研发北斗应用服务云平
台。 | 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用
户在PaaS和SaaS两个层
面提供基础平台能力和行
业应用能力。打造“基础
平台+应用生态”的战略,
降低“北斗+”应用门槛,
赋能企业政府,服务社会
大众。在行业中处于国内
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 基于北斗、室内导航、
4G/5G、低轨宽带卫星、
通信卫星业务、遥感卫
星数据融合能力,提供
室内外联合导航定位、
应急管理指挥、物联网、
全域感知等方面应用,
对于城市管理、精细农
业、安全管理、应急指挥
具有重要意义。 |
5 | 气象卫星遥
感应用及服
务 | 6,500.00 | 434.92 | 4,474.30 | 研发阶
段 | 基于PIE核心产品,综合
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
术,开展气象常规资料及
气象卫星资料的综应用,
为环保、农业等领域提供
气象服务。 | 具备各类气象资料的专业
处理能力,并构建气象大
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统
一管理和在线分析服务;
且自主研发各类行业专业
应用核心算法,实现对终
端用户服务能力的整合。 | 能够提供灾害天气监
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陆表生态、气候资源监
测及评估分析等多方面
应用,将卫星遥感产品
服务各个行业,服务社
会,对防御自然灾害、防 |
| | | | | | | | 灾减灾和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
6 | 卫星海洋遥
感应用服务 | 5,000.00 | 345.06 | 4,135.62 | 研发阶
段 | 依托大数据、GIS等技术,
实现对海洋卫星遥感数据
的深入挖掘分析,卫星应
用产品的实时发布与共
享,达到分发产品标准化,
业务管理一体化,监测报
告智能化。 | 提供海洋生态灾害监测、
近海海洋动力环境保障、
海域空间管控研判精细
化、高时效和准确的信息
服务,在行业中处于国内
领先水平。 | 可应用于我国沿海省份
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
家海洋相关领域,完成
海洋遥感监测业务体
系,形成较强的海洋业
务应用核心竞争力。 |
7 | 遥感云计算
服务平台 | 7,500.00 | 1,316.
36 | 10,312.86 | 已完成 | 基于公有云/私有云,实现
多源遥感大数据“采、存、
算、管、用”一体化全流
程的云上处理计算,包括
数据的存储管理、融合处
理、实时分析、智能解译、
专题产品生成、共享发布
和二三维跨终端显示。基
于遥感云计算服务平台,
结合行业应用需求,打造
多条面向行业的遥感云服
务产品线。 | 国内率先实现多载荷、全
功能、流程化、高效弹性
的遥感云计算服务,已支
撑多个重大项目业务化运
行,在行业中处于国内领
先、国际先进水平。 | ①为公司缩短产品研发
期,提升软件交付质量,
降低人力成本;②基于
一个云平台打造多个行
业云产品线,是遥感技
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也
是各用户单位信息化建
设的主要需求,市场前
景广阔。 |
8 | PIE-AI 遥感
图像智能解
译平台 | 9,000.00 | 465.60 | 5,586.31 | 研发阶
段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遥感影像地物目标自动
化、智能化、高精度、高效
率的智能检测与识别,通
过规范化、标准化样本数
据库的建设与管理,稳定
支撑深度学习算法敏捷开
发、快速迭代,为用户提
供便捷的遥感图像智能解
译平台。引入知识图谱技 | 国内遥感领域专业的遥感
信息智能解译解决方,拥
有资深的算法研究经验,
国内率先实现高精度全自
动智能识别飞机型号、舰
船型级,将智能解译已成
功运用于道路、水体、大
棚、车辆等典型遥感地物
智能化检测识别中,检测 | 遥感图像智能解译在城
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用地类型监测、智慧水
力、智慧电力、智慧国防
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
前景。 |
| | | | | | 术,实现各类解译信息结
果的智能关联、推理预测、
智能预警,并提供个性化
智能服务。 | 迅速,解译准确率高,处
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 |
9 | 仿真推演与
模拟训练平
台 | 3,500.00 | 1,448.
25 | 2,106.22 | 研发阶
段 | 基于分布式多智能体、并
行计算等技术,通过多智
能体的分布式协同计算、
并行计算等手段实现智能
体的快速计算与状态同
步,通过可视化行为建模
等手段实现各类设备的快
速构建,通过智能想定编
辑快速生成对抗想定,通
过分布式导调干预可支撑
真实、虚拟、构造等多类
型的大规模仿真推演与训
练,通过二三维态势显示
实现环境的全方位多视角
实时渲染,实现构建自主
可控分布式智能仿真支撑
平台。 | 国内分布式仿真平台解决
方,拥有专业的分布式仿
真、协同计算、智能体控
制、环境构设等方面研究
经验,国内率先实现高精
度模型分布式并行计算、
大规模仿真实体高效管
理、复杂环境实时计算等
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
地位。 | 分布式仿真计算在推
演、模拟训练、研究、论
证等领域,以及在城市
应急管理、智能交通、城
市执法、灾害推演等领
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
景。 |
10 | 虚拟世界孪
生建模引擎 | 5,000.00 | 116.46 | 983.90 | 研发阶
段 | 基于摄影测量、计算机视
觉技术,基于三维图形建
模内核,具备空天地多源
数据全自动融合建模,智
能纹理映射,三维模型单
体化等能力,结合遥感、
测绘以及物联感知数据融
合可视化及空间量测分析
技术,为自然资源精细化
管理、城市精细化治理, | 国内遥感测绘领域专业的
空天地多源数据融合建
模、模型单体化以及多源
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公
司,拥有资深的摄影测量、
计算机视觉、三维建模及
可视化算法研究经验,国
内率先实现大场景倾斜摄
影三维模型重建,三维模
型单体化,构建现实世界 | 该产品研制有力支撑国
家十四五规划,新型基
础测绘,实景三维中国
的建设,有力的支撑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业
务,助力、加速数字中国
建设,可广泛应用于自
然资源、智慧城市、桥隧
检测、电力巡检、施工监
测、军警防务、应急指挥 |
| | | | | | 以及其他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 的数字孪生,其技术成果
已经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等多个领域,具有巨大
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
11 | 分布式干涉
sar卫星工
程研制 | 3,000.00 | 919.40 | 2,023.26 | 研发阶
段 | 赶超国际目前在轨及在研
的SAR卫星星座,打造国
内领先国际先进的SAR卫
星运营商。按照“一星多
用、多星组网、天地协同、
融合应用”的发展思路,
构建全球覆盖、高时效、
高精度的小型 SAR 卫星
对地观测体系,形成全球
快速重访的多频段、多极
化、多倾角混合式SAR星
座;建设天地协调一体化
地面应用系统,构建集数
据、生产、分析和应用于
一体的“云+端”开放式
服务平台,形成高精度、
高分辨率成像观测、地形
测绘、形变监测数据的业
务生产、服务和运营能力,
满足国土、减灾、地震、农
业、林业、交通、海洋、环
保、气象等不同行业用户
的迫切需求 | 本项目通过低成本轻小型
SAR 卫星,建立多星组网
的高分辨率SAR对地观测
体系,能够大幅度提升全
球观测的时效性,另外分
布式星座,在数据时效性
或更新频次等方面,具有
明显优势,同时,混合式
InSAR 星座,既具备成像
观测功能,还具备地形测
绘、形变监测等功能,且
具有一定的自主智能性。 | SAR遥感卫星不受光线、
气象条件的限制,可以
补充光学观测手段的不
足,具有全天候、全天时
的遥感数据获取能力,
一是在多云雾地区、高
山和丘陵地带,获取有
效的高精度遥感数据,
为地物分类、目标识别
等提供数据源;二是在
应急条件下快速、及时、
准确获取对地观测信
息,为突发事件提供灾
害监测、灾情评估等保
障;三是干涉测量能力,
以满足高精度地形测
绘、形变检测以及三维
立体成像等应用需求,
因此在测绘、国土、减
灾、地震、农业、林业、
交通、海洋、环保、气象
等行业领域具有广阔的
应用价值。 |
12 | 交互式智慧
地球平台研
发及应用示
范平台 | 43,792.00 | 166.42 | 166.42 | 研发阶
段 | 基于无人机倾斜侧影数
据、卫星遥感数据、GIS数
据以及算法模型,构建具
有普适性、前瞻性的核心
数据展示与智能应用服务 | 突破虚拟现实(VR)、增强
现实(AR)、混合现实(MR)
技术,实现人与物理实体
的交互、控制,实现城市
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物 | ①为公司在空天信息一
体化应用领域创新提供
基础研究平台;②面向
用户进行空天遥感信息 |
| | | | | | 平台。以数据为驱动,映
射真实物理世界,实现城
市物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的
仿真、预测;实现地形与
城市的多维仿真、虚实交
互、精准控制、智能预测。 | 理实体对象以及关系、活
动等在数字空间的多维映
射和连接,以及综合分析。
在行业中处于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水平。 | 应用推广,培育新的应
用市场挖掘市场潜力。 |
13 | 遥感云计算
服务平台升
级 | 20,000.00 | 5,943.
62 | 5,943.62 | 研发阶
段 | 融合RS/GIS领域知识,在
多源时空数据的管理、处
理、智能解译基础上,实
现知识挖掘与分析。基于
遥感云计算平台,打造无
人机智慧园区监管、SAR
专题产品订阅、气象灾害
预警监测等订阅式 SaaS
服务产品,逐步构建全国
沉降监测一张图、全球湿
地制图数据服务。初步实
现“平台+SaaS 应用”、
“软件+数据”的服务模
式。 | 国内面向互联网公众开放
订阅的无人机行业监测、
SAR 沉降监测、气象灾害
预警监测服务,在行业中
率先实现 SaaS 化应用模
式。 | 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打造
多个SaaS化服务,是遥
感、GIS专业知识服务大
众的主要趋势,为用户
单位降本增效,市场前
景广阔。 |
14 | 无人机低成
本量产工艺
及集群飞控
技术 | 6,000.00 | 709.12 | 709.12 | 研发阶
段 | 基于私有云,实现公司无
人机生产基地的无人机生
产资料的协调管理,生产
工艺和生产流程以及生产
技术的管理,进而实现无
人机低成本的量产生产;
基于公有云/私有云,实现
对公司生产的无人机进行
飞行状态的跟踪和管理。
实现对公司自用无人机的
远程集群化管理。 | 国内率先实现工业级无人
机的工业化量产生产和集
群化管理。搭建的管理平
台可以按照不同权限进行
不同程度的集群化管理,
可以应对不同的客户需
求,在行业竞争中持续处
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
平。 | 1、为公司缩短新无人机
产品研发周期,提升无
人机研发进度和无人机
生产质量,降低人力成
本;2、集群化管理是未
来的发展趋势,不论是
大的行业,或者区域联
盟亦或者是各级政府都
会对无人机的监管有不
同的需求,集群化飞控
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的解 |
| | | | | | | | 决这些需求,市场应用
前景广阔。 |
合
计 | / | 124,980 | 12,745
.31 | 52,598.80 | / | / | / | / |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基本情况 | | |
| 本期数 | 上年同期数 |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人) | 551 | 437 |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 | 17.74 | 23.4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 | 71,323,844.66 | 52,245,299.80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 | 129,444.36 | 119,554.46 |
教育程度 | | |
学历构成 | 数量(人) | 比例(%) |
博士 | 33 | 5.99 |
硕士 | 226 | 41.02 |
本科 | 277 | 50.27 |
大专 | 15 | 2.72 |
大专以下 | 0 | 0.00 |
合计 | 551 | 100.00 |
年龄结构 | | |
年龄区间 | 数量(人) | 比例(%) |
25岁以下 | 48 | 8.71 |
26-35岁 | 375 | 68.06 |
36-45岁 | 113 | 20.51 |
46岁以上 | 15 | 2.72 |
55合计 | 551 | 100.00 |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过十余年不断经验技术积累,已在多个维度形成特有、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的核心竞争力。
1、人才优势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以硕博士为主的技术研发团队(含平台软件研发人员和事业部技术人员),共计2,489人,占员工总人数80.14%,其中博士101人,覆盖先进信息技术及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40余个细分学科,研发实力雄厚。利用人才优势,公司组建了以北京为首的研发中心,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构建了“研发引领应用、应用提升研发”的研发生态,保证公司产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同时,公司与众多知名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的研发力量相结合,推动公司技术发展。
公司先后完成第一期、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近期又完成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总监级以上和部门核心人员已全面并持续覆盖,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捆绑,既调动员工积极性也降低员工流失的风险,同时公司通过发布招聘需求和利用参加国际性会议机会,面向全球招募顶尖专业人才,不断丰富人才队伍,提供研发、创新人力。
2、平台化优势
基础软件平台具有很强的扩展性,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需求定制开发行业应用系统,更快捷的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在基础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公司有能力有经验针对共性需求研发适用于不同行业的插件集,提高行业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项目的开发成本。依托多年丰富的实践技术积累与尖端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融合引入PIE-Engine平台,解决了传统遥感影像规模化高效处理的行业痛点,已构建多个成熟的云服务产品。深度推广云服务平台有利于提高公司遥感应用产品的先进性和服务质量,也是公司在不同下游市场横向拓展的基础。遥感应用基础软件平台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公司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成熟的基础软件平台企业,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有明显优势。
3、营销网络优势
公司不断完成总部-大区-省办-城市节点四级营销网络建设,随着遥感技术发展提速,和政府级典型项目成果的示范作用,各行业市场化应用需求逐渐显露,例如金融、石油、电力、农业等行业企业。完善的营销网络布局有利于及时掌握用户需求,将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向更深层次的市场延伸。随着营销网点铺设建立,地区销售推广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公司提出大区管理统筹概念,将营销网络区域化、模块化管理,综合提升区域技术支持,方案策划,项目攻关等多方面能力,并且提升沟通管理效率,有效控制销售成本。
4、云服务优势
数据显示,我国在轨公益性和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加,遥感影像数据资源愈加丰富,遥感影像等原始数据的多元化和富集程度提升,极大加强了遥感产业的二次赋值潜力。
针对用户需求的行业应用软件定制化开发,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要求较高,且软件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公司逐渐从项目型营销模式转换成“平台+服务”结合模式,“云服务订阅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高度认可。利用遥感影像、集成平台成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成本更低,且容易与用户间形成较强的粘性,提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在下游市场构筑更深的护城河。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数字经济的浪潮不断涌来,正在重塑不同行业的产业逻辑与业务形态,并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以卫星遥感、导航、通信为重要支撑的空间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持续提供覆盖全球、时空融合、要素全面、赋能百业的空天信息,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军事斗争变革的新质科技力量。随着“十四五”期间卫星互联网启动建设,空间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完善,实景三维、数字乡村、应急管理等行业产业规划相继发布,以遥感和北斗技术驱动的空天信息应用行业渗透率稳步提高,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航天宏图作为空天信息领域的排头兵、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的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坚持自主研发,自建空天数据获取体系,开展产品云化转型实践,持续完善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城市级订阅式遥感云服务业务快速发展。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约14亿元,同比增长2倍以上。营业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78.99%,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PIE+行业、云服务三条产品线收入分别为0.46亿元,7.18亿元、0.17亿元。
报告期内,围绕产业发展规律,公司按照“增强上游数据获取能力,加快平台云化转型速度,扩大下游行业应用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展经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扎实推进,积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业务模式从空天信息产业链中下游向上游拓展,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为主的自主数据源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建设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进程,目前“航天宏图一号”卫星星座已基本完成国内频率协调工作,正在积极申报无线电频率许可、空间电台和地球站执照,完成了卫星分系统详细设计、接口签署、正样投产,大部分卫星平台单机设备已经交付,完成了地面及应用原型系统联试、星地接口定义与对接试验大纲,正在开展地面核心系统联试,卫星工程研制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今年末出厂。2022年6月,经公司股东大会决策,计划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自建无人机生产线,形成高频次、高灵动的区域级地图测绘、要素监测、线网巡查、支援保障等航空遥感数据采集能力;伴随公司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将形成贯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实现空天地一体化、云边端实时协同的业务模式,具备为客户提供多维度、多种类、深层次服务的能力,并可逐步开拓B端、C端市场。
(二)推动核心技术跨界融合与持续更新,加大产品云化转型力度
2022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开展以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对地观测技术的跨界融合与持续创新,不断丰富产品形态,构建了“一云、一球、一套工具集”的产品体系。基于PIE-Engine开发的云平台,已初步形成“平台+SaaS应用”、“软件+数据”的服务模式,同时适配了信创名录下多家国产软硬件环境,为用户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环境下的安全、自主、丰富的服务能力;“球”系列产品不断接入云端海量多元数据、继续融入VR/AR/MR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陆海空天电等多维环境全景构建与仿真筹划;工具集产品在原有 PIE产品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针对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批量化自动化生产建模、干涉雷达沉降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完善。
同时,公司基于时空大数据和实景三维技术,以普通大众生活场景为切入点,正在开发“宏图实景APP”,可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探索城市的全新沉浸式体验。
(三)持续完善营销网络,开展典型行业“下沉式”服务
公司延续“深度挖掘需求,并自上而下推广”市场下沉战略,持续建设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逐步形成由总部、大区、省办、城市节点组成的四级营销体系,通过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极大的增强了公司“可复制类”产品的销售能力。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140个营销网点,由于网点具备本地化优势,能打通产品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全国性营销网络已在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多个行业进行了实践检验,成效显著,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公司依然能继续保持收入高速增长,上半年公司京外收入贡献5.94亿元。
以应急管理领域为例,全国灾害风险普查专项面向我国2800个区县全面开展。公司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的标杆优势,依托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将试点项目实施经验和成果快速复制推广至全国,截至6月30日,公司累计中标项目900余个。在此基础上,公司致力于推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安全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目前,公司已在多个区县中标灾害区划评估、普查成果应用试点等项目。
在自然资源领域,公司也全面发挥营销网络优势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参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技术大纲》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编制,并结合前期试点工程经验推出实景三维模型制作与发布系统 PIE-TDModeler,形成了体系完整、技术先进的实景三维解决方案,可提供空天地多源数据获取、海量空天地多源数据的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集群并行倾斜摄影三维模型重建以及千人协同模型单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全链路实景三维建设能力,并面向行业、自然资源领域及公众开展泛在实景三维应用服务探索,为新型基础测绘发展提供技术、应用、安全等不同层面的重要支撑手段。截止目前,公司已在四川、宁夏、包头、黄冈、鹤壁等多个区域开展了实景三维相关建设工作。
面向特种领域,公司根据各隶属单元的体系特点,组建面向不同业务单元的营销队伍,提供精准化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强化平台能力面向多单元的可复制的优势,目前已在原有的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延伸至环境构建、模拟仿真、指挥控制、情报支援等诸方面。同时,公司竞争力不断提升,陆续承担了相关型号的总体研制任务,特种领域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国际业务方面,公司着力于优化完善海外市场布局,整合公司内各项资源并集中优势力量,集中精力做好海外客户、合作伙伴、代理商的开发和签约工作,深入推动海外先进技术研发、产学研转化、学术交流工作,扩大航天宏图国际品牌影响力,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让公司的产品走出去,目前公司已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英国、瑞士、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和老挝、罗马尼亚、阿联酋设立分支机构,上半年已中标海外订单约 40 万美金,随着海外网点的不断建设,后续海外订单有望得到快速提升。
(四)持续探索新型应用场景,拓宽遥感应用边界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卫星应用的新行业、新赛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刚需,向新能源、碳中和、数字化交付不断探索,已初步形成以下业务成果: 一是新能源和碳中和领域,公司已参与某省级林业碳汇项目,并积极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等单位申报十四五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具体涉及碳排放监测、碳汇评估、一体化装备研制等。依托公司数值预报中心、HPC高性能计算机和PIE-Engine平台上的数据与处理算法,在气候变化预估、城市碳动态方向都有所突破。“长时序遥感信息城市时空认知和决策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22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后续公司将发挥卫星与无人机遥感优势,在城市和区域碳排放、碳源碳汇动态变化方向开展更多工作,助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与能源体制机制改及双碳目标稳步实现。
二是数字化交付领域,作为公司通过融合对地遥感和数字孪生技术,从宏观、中观、微观构建精细化实景三维模型,统筹数字化交付全生命周期管理,现已打造了面向厂房园区的数字化交付云平台,并已签署吉兰泰项目、宜昌油库项目、胜利油库和临河油田项目。未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增加,数字化交付将成为普遍需求的技术服务,该应用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
(五)推动IPD改革,加大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人效比
公司自2019年上市后开始启动IPD增量绩效管理改革,在集成研发管理、绩效考核、任职资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IPD推动,强化了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了行业全面开花,区域全面覆盖的市场格局,并通过构建销售和技术人员互动小循环,带动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大循环。报告期内,公司在IPD1.0的基础上,继续开展2.0版体系建设,强化公司商业模式优化及组织能力的演进,开展区域分级、行业拉通和精细化评估,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人力资源体系,加强新员工培养和优秀核心人才识别。通过上述方面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司软实力,提升运营效率,提升人效产出比。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五、 风险因素
√适用 □不适用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卫星应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持续升级及创新是业务不断发展的驱动力。若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公司技术升级与研发失败,公司技术未能及时形成新产品或实现产业化,则难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将会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和经营业绩造2、公司未来的发展及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吸引及保留优秀的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能力。若核心人员重大流失,且公司内部提拔不到或外部吸引不到新的合格人员,则可能造成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管理水平的下降,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