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东吴证券(601555):东吴证券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东吴证券:东吴证券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1555 公司简称:东吴证券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范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姚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菁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本报告期未拟定利润分配预案、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主营业务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走势高度相关,经济金融政策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波动都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本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中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27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2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3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3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3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3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39 第十一节 证券公司信息披露......................................................................................................... 173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注册资本和净资本
公司的各单项业务资格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各主要单项业务资格情况详见公司2021年年报。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母公司的净资本及风险控制指标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投资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国际业务等。 财富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研究业务、投资顾问、产品销售、融资融券等服务。 投资银行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活动,包括股票承销与保荐、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新三板挂牌,为企业客户的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投资交易业务:从事权益性证券投资及交易、固定收益投资及交易、衍生金融产品投资及交易、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商品交易与套利等。 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包括券商资产管理服务、基金资产管理服务等。 国际业务:境外子公司的海外业务。 (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6月同比增长14.3%,增速接近去年三四季度水平。但受疫情反复、地缘冲突加剧等影响,经济运行具有不确定性。 报告期内,受疫情与经济影响,沪深300指数下跌9.22%,创业板指数下跌15.41%,上证指数下跌6.63%,深证综指下跌12.09%。 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上半年证监会先后发布《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转板的指导意见》、《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等多项政策,进一步深化新三板、科创板等领域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一定程度上拓宽券商的业务范围,助力全面推进注册制。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坚持以建设规范化、市场化、科技化、国际化现代证券控股集团为发展愿景,以“坚持根据地、融入长三角、服务中小微”为战略导向,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机遇,加大服务实体力度,加快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提升风险合规管理水平,各项业务经营稳步推进,行业影响力逐年提升。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扎根苏州、深耕长三角,具备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板块,公司长期扎根苏州,长期坚持“做深、做熟、做透、做细”的根据地发展方针,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长三角地区复制根据地战略,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体制环境优良、科创资源密集的区位优势,依托优质客户资源,公司各项业务的开拓以及综合化经营得以加快推进。同时,公司围绕苏州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投行围绕苏州四大先进产业集群调整打造四个专业化上市服务团队,研究所设立相应团队加强产业研究。积极参与设立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基金,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杠杆和引导作用,助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二)组织优势、专业优势持续积累,综合业务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公司有效推进战略布局、业务布局,持续积累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投行业务以打造“一流投行”为愿景,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紧抓北交所机遇,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公司的禀赋优势和服务中小微的战略导向高度契合,集聚优势资源,推动项目落地,保持行业领先。研究业务以提升研究和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坚持“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一流的品牌化投研服务,在市场影响力逐年提升的同时,为公司各项业务提供智力支撑,推动业务协同发展;境内外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实现了在新加坡、香港等境外资本市场的业务布局,更好服务长三角实体企业的海外金融需求;大运营优化成效明显,从流程、管理以及IT等各方面构建了大运营体系,实现了经纪、资管、自营条线运营集中,全面提升服务和运营支撑能力。 (三)信息技术持续投入,加快公司数字化转型进程 公司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聚焦科技赋能业务,实现科技创造价值。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业务发展,信息系统运行平稳,网络安全形势可管可控。同时公司围绕“大财富+大机构”的业务主赛道,推进一批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工,部分项目于上半年建设完成。通过智能行情交易、新一代CRM系统的建设,公司财富管理数字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iTrade机构交易生态、投行质量评价、新版卖方研究平台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公司大机构业务版图的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RPA流程机器人、管理会计等一批管理类系统的建设完工,公司管理精细化能力进一步优化。公司继续支持在区块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密码应用等方面的新兴技术创新,启动了年度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具有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合规风控管理审慎高效 公司坚持把“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建设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公司合规风控管理的能力、质量和效率,公司入围证监会公布的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的合规风控组织架构,各级管理和监督机构之间权责明确、运作规范;制定了有效的合规风控管理机制,包括风险应对和处理机制、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有效激励和问责机制在内的各项机制;持续加大合规风险信息技术投入,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合规风控能力,实现了风险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的统筹兼顾和动态均衡,保障了公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聚力,形成了东吴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人才机制 公司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经营管理实际问题和推动事业发展,为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公司建设成为规范化、市场化、科技化、国际化现代证券控股集团提供了重要保障。 公司深入贯彻证券行业文化建设要求,秉承“为实体经济增添活力、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的企业使命,坚持“规范化、市场化、科技化、国际化的现代证券控股集团”的企业愿景,倡导“待人忠、办事诚、共享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公司启动领导班子薪酬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实施领导班子市场化考核制度,实行高级管理人员任期契约制,加快薪酬市场化改革,激活经营机制。同时,公司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咨询项目,规划“千人远景计划”,制定实施专业技术职级管理办法、员工薪酬管理细则,理顺人才发展机制,对标行业优化薪酬架构,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考核体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由于俄乌地缘政治危机、美联储加息缩表、国际金融市场大幅调整、疫情反复等原因,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上升。面对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公司上下勠力同心、奋勇拼搏,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坚决防范各类风险,努力稳住经营局面,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开展。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1亿元,同比增加5.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减少38.82%。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325.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2.98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1亿元,同比上升5.64%,主要原因为:投资交易业务收入同比上升33.23%,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上升6.74%,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上升6.33%。公司营业成本33.38亿元,同比上升42.67%。主要原因为:投资交易业务成本同比上升122.04%,投资银行业务成本同比上升32.38%,财富管理业务成本同比上升4.44%,国际业务成本同比上升15.34%。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220.23亿元,主要流入项目为: 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减少额为115.06亿元;代理买卖证券收到的现金净额为37.14亿元;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收到的现金为32.67亿元;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为25.85亿元;融出资金净减少为23.81亿元,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2.43亿元。主要流出项目为: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3.89亿元;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2.89亿元;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为8.8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减少额、融出资金净减少额、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以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为-251.47亿元,主要流入项目为: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为193.78亿元;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为4.20亿元。主要流出项目为:投资支付的现金为448.97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为-7.39亿元,主要流入项目为: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14.23亿元;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99.84亿元。主要流出项目为: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05.40亿元;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5.83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的减少。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1.财富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70亿元,同比增长6.33%。 2022年上半年,全市场成交量(股票+基金)124.53万亿元,同比上升7.6%,但受市场下跌影响,权益类金融产品销售影响较大,两融业务放缓,财富管理业务承压。公司稳步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多措并举激活存量、拓展增量;制定沉默客户激活方案,提升公司整体交易市占率和资产规模;加强渠道建设,深化与同花顺的合作,同时开发新渠道投放;加强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及金融产品引入、销售;推进网点建设,优化布局,成立私人财富中心,启动私财营业部筹建;坚持金融科技赋能,秀财APP进行版本升级,基本完成功能重构,运营能力增强。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数量同比增长4.96%,代理买卖业务成交量(A股+基金)2301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融资融券期末余额178.8亿元,同比减少11.1%,代销金融产品收入4789万元,同比增长10.2%。 公司研究所以合规为展业前提,抢抓行业发展机遇,着力推动投研驱动业务、风险全过程管控、金融科技牵引等三大能力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围绕苏州建设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的中心任务,升级对外对内投研服务。截至报告期末,研究所已经组织电话会议1904场,媒体活动线上路演73场,线下会议26场。根据交易所数据,研究所累计市占率已达2.40 %,主要核心客户的研究排名均保持前12。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东吴期货有限公司开展期货经纪业务。 报告期内,东吴期货初步完成按照客户类别开展服务的架构设置,新设立产业服务部;加强网点建设,在上海、唐山、济南筹建3家营业部;引导业务部门线上线下同步拓展业务,保持业务发展不松懈、不掉队;组织开展丰富的线上投教活动,增强与投资者的互动联系。 2.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6.74%。 股权融资业务。报告期内,随着注册制的进一步完善, 2022年上半年A股IPO首发上市公司171家,融资规模3119.20亿元(根据同花顺统计)。公司抢抓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机遇,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深挖苏州及江苏核心根据地,加速布局全国业务领域。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腾亚精工、威博液压及沪江材料3单IPO 项目,过会保荐项目7单(其中北交所1单),新增申报20单(含北交所8单);完成兆丰股份、苏试试验及长华股份3单再融资项目,过会4单,在审3单;完成并购重组项目1单,在审1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完成北交所上市家数行业排名第2,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固定收益业务。2022年上半年,国内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足,信用债供给量较紧,债券收益率整体呈现波动下行趋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巩固区域市场竞争优势,根据wind统计,合计承销各类债券163只、承销规模合计66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6%、12%。公司主力债券品种公司债及企业债承销规模和承销只数行业排名均为第8名。江苏省内企业债+公司债市场占比达21%,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绿色碳中和科技创新公司债,并顺利完成1单创投科创债、1单创新创业债、2单绿色ABS发行工作;成功获批苏高新集团优质主体企业债并完成首期发行,成为全国首单发行的区县级优质主体企业债。 新三板业务。公司新三板业务坚持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并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新三板挂牌6家,挂牌数位列行业第1;完成项目申报8家,申报数位列行业第5;持续督导家数295家,列行业排名第3。 3.投资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投资交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33.23%。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2021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沪深300分别较年初-6.63%/-15.41%/-9.22%,为权益投资带来不小的挑战。公司坚持金字塔型的资产配置总体思路,通过加大对低相关性资产的配置来夯实底仓,平滑业绩;调整细化投资管理模式,坚持安全垫要求和底线思维。重视研究赋能,深入挖掘,提高研究成果高效转化。公司紧抓上海证券交易所对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的推出机遇,及时拟定科创板股票做市业务方案,积极申请业务资格。 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上半年受国内外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修复动能有所放缓,宽信用推进受阻,使得债市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维持偏强走势,尤其信用债市场出现资产荒,信用利差进一步收敛,债券市场呈现出“低利率,低波动,高不确定性”的特点。公司抓住了年初短暂的窗口期,抢配资产提升仓位,并在疫情冲击过后逐步减仓卖出,兑现波段收益,为实现全年投资任务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以研究指导投资,深入分析宏观环境与市场因素,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优化持仓结构,提升底层资产收益率,构筑投资安全区;推进票据、销售交易等新业务,拓展创收渠道。同时,优化人员架构,引进投研人员,补充薄弱环节,梳理投资流程,提升了投资效率。 新三板投资业务。公司持续做好梳理现有持仓项目,积极跟进新增挂牌项目进展,加大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项目研究,挖掘潜力项目。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新增2个做市项目、8个投资项目。做市投资项目中已上市企业13家(含北交所3家)。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吴创新资本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东吴创新资本进一步加强业务合规管理,延续大类资产配置方案,低相关性的组合配置方案较好地分散了市场的震荡风险,贡献了较为稳定的组合收益。报告期内,东吴创新资本完成了增资项目1个,股权投资项目4个,智能产业园建设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报告期内,东吴创新资本实现营业收入11.10亿元,净利润8,182.65万元。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东吴创投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报告期内,东吴创投有序推进各项投资项目,积极促成苏州各板块科创培育基金、创新基金、康养产业基金落地。报告期内,东吴创投设立3个基金,基金规模5.005亿元,东吴创投(含母基金)新增项目立项17个,投资项目4个,总计投资金额6,300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95.82万元,净利润1,493.65万元。 4.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减少37.48%。 受国内A股市场较大波动影响,各类权益型业务受冲击较大,新发份额缩减,保有量相对稳定但增速放缓。公募基金保有量较去年同期总体维持增长状态但增速放缓。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持续完善产品线,打造特色精品产品。纯固收产品与新增固收+产品形成互补,衍生品业务从单一定制走向集合销售。大集合参公改造取得成效,超额完成销售目标,持续发力机构业务,积极拓展代销渠道。截至报告期末,截至6月末,母公司管理总规模596.37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513.77亿元。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东吴基金开展基金管理业务。 受疫情及经济环境影响,上半年市场调整较大,基金销售跌入历史冰点,东吴基金业务及产品发行工作的开展因外部环境影响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东吴基金专注投研,坚持投资主线,成长性权益基金业绩排名居前;做好公募REITs运营工作,落实新项目推进;产品方面,上半年新发行产品3只,募集规模37.33亿元,获批基金3只,已报会待批基金3只,上半年开发落地专户产品5只。报告期末,东吴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298.42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245.04亿元,专户资产管理规模50.00亿元,子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规模3.38亿元。 5.国际业务 报告期内,国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12亿元,同比减少95.31%。 受内地与香港新一轮疫情,以及国际环境急剧变化等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东吴香港业务发展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东吴香港克服今年开局以来的重重困难,努力做到疫情防控与经营管理两不误,各项业务得以稳健开展。东吴香港经纪、期货子公司股票融资业务规模取得较大增长,债券配资业务开始起步;资管子公司积极拓展机构投资者,已和友商合作建立RQFII业务;投行业务已参与2个保荐项目,参与承销6笔境外债券项目,共计承销债券金额约6.12亿美元。报告期内,东吴香港启动了境外美元债券发行流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发行批复,此次发债能够进一步推动东吴香港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增强公司国际化经营水平。 东吴新加坡旗下牌照公司的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仍处于发展前期。上半年,东吴新加坡自营业务对所持仓债券标的进行了持续风险监测及跟踪分析,确保持仓债券最终没有违约情况的发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自营资金投资本息的安全。资产管理业务在专户及股权业务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上半年新增了7个专户产品,成立了1只股权子基金;新增1只平台基金。投行业务继续专注于东南亚股权市场和企业融资服务,深耕东南亚市场的一级和二级市场,完成1单凯利板上市公司的配售项目等,并与多家企业签订并续签了咨询业务,为多家基金客户提供专业的研究报告服务。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1,301,958,816.08(单位:元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98%。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具体参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 附注5、63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的相关内容。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末,集团长期股权投资20.65亿元,与上年末相比增加0.62亿元,增幅为3.08%。具体内容详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 附注5、13长期股权投资”和“附注7、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参见 “第十节 财务报告 附注9、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期末公允价值”。 (五)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六)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 1 亿元人民币,公司持有 70%的股权,经营范围为: 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截止 2022年6月30日,东吴基金总资产5.02亿元,净资产3.37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86.30万元,净利润559.22万元。 2.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 7.7亿元人民币,本公司持有 93.8%的股权,其经营范围 包括: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业务。截止 2022年6月30日, 东吴期货总资产123.63亿元,净资产10.53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250.96万元, 净利润3,091.21万元。 3.东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人民币,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 创业投资业务;代理其他创业投资企业等机构或个人的创业投资业务;创业投资咨询业务;为创 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服务业务;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与创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截止2022 年6月30日,东吴创投总资产12.66亿元,净资产12.53亿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93.65万元。 4.东吴创新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 50 亿元人民币,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经营范 围为:另类投资。截止 2022年6 月30 日,东吴创新资本总资产54.84亿元,净资产54.02亿元, 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182.65万元。 5.东吴证券中新(新加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万新加坡元,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截 止 2022年6月30日,东吴新加坡总资产2.51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46亿元人民币,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7.7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4.47万元人民币。 6.东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60亿港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截止 2022年6月30日,东吴香港总资产33.4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2.38亿元人民币,2022 年上半年 实现净利润-7,555.73万元人民币。 (七)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上半年度纳入本集团合并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产品共19个,其中有1个产品已于22年上半年度清算(2021年度:22个,其中有3个产品已于2021年度清算)。于2022年6月30日,合并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为人民币 4,234,688,671.73元(2021年 12月 31日:人民币3,983,800,902.10元)。 五、 其他披露事项 (一)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公司经营活动面临的主要风险 (1)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与证券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交易规则等的变动,对公司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对证券市场影响较大,宏观政策、利率、汇率的变动及调整力度与金融市场的走势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证券行业是受高度监管的行业,监管部门出台的监管政策直接关系到证券公司的经营情况变动,若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因不适应或违反法规、政策或监管要求,可能会受到监管机构罚款、暂停或取消业务资格等行政处罚,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或声誉损失。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利率、汇率、证券及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或急剧波动而导致公司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及衍生品标的价格波动风险等。公司的市场风险主要涉及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产品投资、衍生品交易及资产管理相关投资业务。主要表现为所投资证券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或波动引起的投资损失的可能性。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发行人、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由于信用等级下降、履约能力下降,给证券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源于融资融券业务、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等信用业务以及非权益类投资业务等。主要表现为债券等主体违约、交易对手违约、客户违约等造成公司损失的可能性。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指在集团业务范畴内,由于内部制度流程失效、员工行为不当、信息系统以及外部事件影响给集团业务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由内部程序、人员、信息系统、外部事件等原因,引发客户投诉、信访、诉讼,或导致账户透支、各类业务差错、系统故障事件、违反员工执业行为,甚至收到内外部监管函件等,最终给公司带来直接损失或造成监管扣分、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可能来自于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资产变现困难、交易对手延期支付或违约,以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类别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等。 (6)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因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公司的声誉风险主要是由于公司经营行为或外部事件、及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引起,或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等其他风险转化而来。 2.公司已经或计划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围绕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公司总体风控政策,实施风险总量管理、风险分类管理、业务分类风险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对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分析,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及应对方案,始终做到公司风险的可知、可控、可承受。 (1)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由公司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经营管理层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设立的合规风控专员四个层级构成。 公司设首席风险官负责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部门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监测、评估、报告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并为业务决策提供风险管理建议,协助、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全面了解并在决策中充分考虑与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及时识别、评估、应对、报告相关风险。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自上至下覆盖各类别风险、各项业务,为日常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导原则。公司制订了《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并按照风险类型分别制订了公司层级的《风险管理办法》、《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细则》、《信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及配套三个实施细则、《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子公司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等,同时针对各业务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具体风险管理工作规则。 公司制定了年度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风险限额等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强化风险控制指标落实执行。风险偏好按照公司经营和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应对政策以及外部信用评级方面进行描述;风险容忍度指标按照风险分类分别设置;风险限额管理根据公司资本、业务和风控监管指标情况,针对不同风险种类和各业务条线的特点,由公司经营层根据市场及经营情况在授权范围内对风险容忍度指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和落实经营授权限额指标和风险分类关键指标。 公司通过制度建设、分级授权建立完善了覆盖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应对机制,根据风险监测和评估结果,选择与公司风险偏好相适应的风险回避、降低、转移和承受等应对策略,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资本补充、资产减值、风险对冲、规模调整等应对机制。建立了风险应急机制以应对流动性危机、交易系统事故等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制定及时有效的应急应变措施和预案,明确应急触发条件、风险处置的组织体系、措施、方法和程序,并通过压力测试、应急演练等机制进行持续改进。建立了顺畅的风险报告与应对机制,对于一般风险事件由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提出处理方案,风险管理部门监督并跟踪执行情况;对于重大风险事件,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将有关情况连同处理建议报首席风险官和相关领导,风险事件处置完成后,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会同风险管理部门评估原因,并据此完善制度流程;对于风险责任人,按照公司制度问责或处罚。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基于业务复杂程度和风险指标体系,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符合整体风险管理需要的系统化管理,系统对业务与风险信息进行采集、汇总、计量、预警和监控,覆盖各风险类型、业务条线、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并致力于实现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相关风险信息的集中管理。根据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数据管理规划,每年制定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专项预算,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完善风险数据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明确风险管理系统和风险数据集市的应用目标、管理范围、实现手段、工作流程,逐步提升风险管理系统管控能力和风险数据应用价值。 公司开展业务或者产品创新建立内部评估和审查机制,对创新业务或产品的合规性、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并制定管理制度,明确操作流程、风险控制措施和保护客户利益的措施。风险管理及合规部门全程参与创新业务的方案论证、风险与收益特征评估、多元化风险应对策略制定、风控指标设定等,财务部、信息技术部等中后台部门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和系统建设等,确保中后台的意见在方案、制度、策略中体现。创新活动开展后,注重过程的控制,及时纠正偏离目标行为,建立覆盖公司全部业务的动态监控系统,针对不同业务和产品制定相应的风险限额,对于超越风险限额的情况进行准确计算、动态监控和自动预警,并建立资本补充与业务规模、结构调整机制,明确异常情况的报告路径和处理办法。 公司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及信息报告机制,规范各类重要信息收集、处理、传递、贮存及使用流程,保障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风险管理部门、经营管理层、董事会之间风险信息传递与反馈的及时、准确、完整,保障信息披露及信息报告的规范、及时。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对所负责事项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风险暴露状况以及实质性风险损失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评估与分析,形成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报告。 (2)各类风险的应对措施 ①市场风险的控制 公司主要从限额管理、证券池管理、风险评估及风险对冲等方面来控制公司的市场风险。 限额管理:公司建立集团层面自上而下的风险限额指标体系,包括在险价值(VaR)、DV01以及止盈止损等关键风控指标,通过交易系统及风险管理系统,事前控制和动态监测投资交易行为及资产变动情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提示。通过设置单一标的在多个业务条线及投资组合的集中度指标,分散单证券投资风险;通过设置单项投资的止盈止损、各业务条线损失限额以及公司市场风险总容忍度,有效控制单项投资和公司自营投资业务市场风险亏损过大的情况。 证券池管理:公司建立证券池管理机制,通过证券池分级管理,细化投资标的优选标准及投资额度,严格把控投资标的资质,强化事前投资准入审核;持续监测跟踪标的资质变动,及时更新证券池标的;定期评估证券池准入标准,结合业务开展需求和市场行情,优化准入要求。 风险评估: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结合投资策略,强化对标的跟踪及产品投资的风险穿透式管理,全面评估业务承担的市场风险;运用市场风险计量等方法定期评估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状态和风险承受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绩效分析、市场风险指标(在险价值、希腊字母风险指标等)的测算、压力测试等方法;针对市场大幅波动或面临较强下跌风险时,加大测算频率,控制公司在极端情况下可能承担的风险损失,确保公司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相应业务。 风险对冲:公司积极研究量化对冲等投资策略,灵活运用量化模型及金融衍生工具,开展风险中性的投资交易业务、对冲部分市场风险敞口。公司通过期货、期权、互换等场内外衍生品对冲股票价格波动、利率变化等风险因子对组合收益的影响,同时积极寻找市场套利机会,通过Delta、Gamma、DV01、久期等风险敏感性指标,跟踪监测市场风险指标,有效控制方向性风险敞口。 ② 信用风险的控制 公司主要采取内部信用评级、交易对手管理、尽职调查、授信及集中度管理、风险化解与处置及合同管理等方式控制信用风险。 内部信用评级:在非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中,公司通过建立证券池管理机制和统一内部信用评级机制,细化投资标的筛选标准,定期、不定期评估、更新证券池准入标准和证券池标的,强化事前准入审核,严防非权益类证券信用风险;持续跟踪债券发行人信用变化,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投资标的,及时调整内评等级。在信用业务中,建立融资人内部信用评级机制、标的证券内部评估体系,审慎评估融资人信用等级、标的资质,密切跟踪融资人、标的风险事项,及时调整内评等级、标的折算率等。 交易对手管理:在非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中,选择资本实力强,盈利状况好,管理和运作规范、信用良好的交易对手,建立交易对手库,并定期、不定期评估、更新交易对手清单,减少不良交易对手产生的信用风险,持续跟踪交易对手信用状况变化,评估其偿债能力。对信用业务客户,全面了解客户资信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综合确定客户信用评级、授信额度,采取盯市、回访等措施及时了解客户信用资质变化,评估其偿债能力,对于失信客户执行黑名单管理。 尽职调查:在非权益类证券投资中,对债券发行人、交易对手开展必要的尽职调查,研究债券发行人、交易对手的偿债、履约能力,规避兑付风险。在信用业务中,加强事前尽职调查,从融入方资信状况、资金用途、还款来源及增信措施等多方面了解、评估项目风险情况,提交全面的项目尽职调查报告等,为公司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授信及集中度管理:针对信用风险相关业务,建立同一客户授信限额管理体系,在限额体系范围内根据投资标的发行人、融资人、交易对手信用资质及增信条件等制定授信额度,进行授信管理;在非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设定同一标的、同一发行人风险敞口、集中度指标;在信用业务方面,设定单一客户、单一证券信用风险敞口、集中度指标,控制单一品种、单一业务或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通过信用风险限额及集中度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债券投资、股票质押等重点业务领域风险管控。 风险化解与处置:定期对投资的非权益类证券、信用业务开展风险排查工作,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必要的风险化解措施,避免债券发行人、信用业务融资人资信情况恶化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对于违约风险项目,及时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并充分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工作,尽可能避免或降低信用风险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合同管理:公司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严格贯彻公司的有关制度,实行分级审批,防止欺诈或不公平条款产生的合同风险。 ③ 操作风险的控制 公司主要通过制度流程管理、决策授权管理、人员岗位和权限管理、系统管理等措施控制操作风险。 制度流程管理:公司建立和完善各项业务制度,优化操作流程,强化关键环节管理,定期梳理和评估各业务的操作风险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事先建立重大操作风险应急预案和风险处置流程。 决策授权管理:公司建立业务决策授权体系,定期调整各决策委员会、业务部门的职责与决策授权权限,明确授权的范围、事项、权限、时效和责任,并严格按照授权逐级审批、设置相应的系统权限,定期检查权限执行情况,确保授权管理的有效落实。 人员岗位和权限管理:公司通过细化部门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培训机制、优化考核机制,加强人员管理。公司依据重要业务部门、关键岗位之间不相容、适当分离及相互制约的原则,逐步细化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合理分配人员权限,完善各业务系统的权限管理,确保人员岗位精确覆盖业务操作各个环节;公司通过加强人员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系统操作、合规风控、职业道德等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减少操作失误;同时公司通过激励与约束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员工责任心,降低操作差错。 系统管理:公司建立设计严谨、逻辑清晰的业务生产及业务管理系统,设置必要的操作风险控制节点,通过系统自动化,有效控制业务操作中的人为失误与差错;公司建立操作风险系统,收集和分析操作风险数据,识别重点业务的重点操作风险部位,形成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同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和定期演练,在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降低负面影响,减少实际损失。 ④ 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公司主要通过对流动性的统筹管理、跟踪监测以及应急测试等措施控制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统筹管理:公司坚持资金的整体运作,由资金运营部负责管理公司的资金调配。在境内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公司具有较好的资信水平,维持着比较稳定的拆借、回购等短期融资通道;同时也通过公募或私募的方式发行公司债、次级债、收益凭证等补充公司长期运营资金,从而使公司的整体流动性状态保持在较为安全的水平。 公司不断完善流动性管理体系,在微观操作上,公司强化资金头寸管理,确保日间流动性安全;在宏观策略上,公司建立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池,持有充足的高流动性资产以满足公司应急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跟踪监测:公司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资金负债情况进行每日监测与评估,通过对特定时间点和时间段的资产负债匹配情况的分析以及对资金缺口等指标的计算,来评估公司的资金支付能力。 公司严格按照监管部门风险控制指标中有关规定进行证券投资,并设定了更为严格的公司预警指标,对达到公司预警指标的投资及时跟踪和处置;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分析、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监测流动性风险限额执行情况,并结合流动性风控指标测算情况合理制定公司融资计划。 流动性应急测试:公司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方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模拟极端情形下应急处置流程,有效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防范公司流动性风险事件。 ⑤ 声誉风险的控制 公司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对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全覆盖,及时识别、监测、处置和报告声誉事件,确保声誉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公司明确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原则、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管理流程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要求,并通过评估、稽核、检查等手段保证声誉风险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公司通过建立积极、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声誉风险的正确识别、科学监测、有效控制和及时化解,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声誉事件对公司及利益相关方、行业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维护公司良好形象,为公司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公司在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业务运营、信息披露、工作人员行为管理等经营管理的各领域充分考虑声誉风险,并密切关注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等其他风险与声誉风险的交互影响和转化。公司强化舆情监测,落实舆情报告制度,积极应对、妥善预防声誉风险,强化与媒体的沟通,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 (二) 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 □不适用 1. 诉讼事项 截止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涉及的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诉讼、仲裁案件情况进展如下:
截止目前,公司作为产品管理人(代资产管理计划)涉及的涉案金额在 1,000万元以上的诉讼、仲裁案件进展情况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