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佳华科技(688051):2022年半年度报告
|
时间:2022年08月19日 20:56:23 中财网 |
|
原标题:佳华科技: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051 公司简称:佳华科技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阐述了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五、风险因素”部分。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李玮、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朋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赖维君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8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40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2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3
备查文件目录 | 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
章的财务报告 |
|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
公告的原稿 |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 | |
公司、本公司、股份公司、罗
克股份、罗克佳华、佳华科技 | 指 |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 |
百昱信息/上海百昱 | 指 | 上海百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控股股东 |
共青城华云 | 指 | 共青城华云投资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员工持股平台 |
上海普纲 | 指 | 上海普纲企业管理中心(有限
合伙),公司股东 |
太罗工业 | 指 |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
佳华智联 | 指 | 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
佳华物链云 | 指 | 成都佳华物链云科技有限公
司,公司子公司 |
佳华重庆、重庆公司 | 指 | 罗克佳华(重庆)科技有限公
司,公司子公司 |
山东罗克 | 指 | 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
华环生态 | 指 | 太原华环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有
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
数据科技 | 指 | 太原罗克佳华数据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
天益蓝 | 指 | 山西天益蓝环境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
佳华智慧 | 指 | 佳华智慧(太原)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
佳华智造 | 指 | 佳华智造(太原)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
智汇聚园 | 指 | 重庆智汇聚园科技产业发展有
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
上海科技 | 指 | 罗克佳华(上海)科技有限公
司,太罗工业子公司 |
海南公司 | 指 | 海南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子公司 |
加桦惠至 | 指 | 加桦惠至科技(上海)有限公
司,公司子公司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元、万元 | 指 |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
章程、公司章程 | 指 |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章程 |
报告期 | 指 |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30日 |
报告期末 | 指 | 2022年6月30日 |
光大证券、保荐机构 | 指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天元所 | 指 |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
德勤所 | 指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 |
上市 | 指 | 佳华科技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挂牌交易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 |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的中文简称 | 佳华科技 |
公司的外文名称 | RocKontrolTechnologyGroupCo.,Ltd. |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 RocKontrol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李玮 |
公司注册地址 |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京通街9号205 |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月27日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变更注册地址的议案》, 将
公司注册地址由“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
层、2层、3层”变更为“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京通街 9
号205”,该议案已经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 |
公司办公地址 |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2层、3层 |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 101111 |
公司网址 | http://www.rockontrol.com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 公司于2022年1月29日披露《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注册地址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2-002) |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黄志龙 | 潘雨菲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2
层、3层 |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
2层、3层 |
电话 | 010-61502051 | 010-61502051 |
传真 | 010-80828823 | 010-80828823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 |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 http://www.sse.com.cn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 北京市通州区嘉创路10号院6号楼1层、2层、3层 |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 不适用 |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 | |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人民币普通股(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 佳华科技 | 688051 | 不适用 |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
营业收入 | 13,796.28 | 29,505.71 | -5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899.20 | 1,253.75 | -570.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的净利润 | -7,885.98 | 181.66 | -4,441.0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4,956.10 | -10,000.28 | - |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
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25,578.72 | 132,299.94 | -5.08 |
总资产 | 169,044.36 | 185,819.55 | -9.03 |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76 | 0.16 | -575.00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 | -1.02 | 0.02 | -5,200.0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57 | 0.84 | 减少5.41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 | -6.11 | 0.12 | 减少6.23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49.20 | 24.76 | 增加24.44个百分点 |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疫情影响,签单量减少所致。
2、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570.52%,主要系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
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441.07%,主要系本年度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减少。
4、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575.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5,200.00%,主要系本年度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减少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金额 | 附注(如适用)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 -62,357.94 | |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
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
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
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 9,807,811.82 | |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
的资金占用费 | | |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
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
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产生的收益 | |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 |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 | |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
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 | |
债务重组损益 | | |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
整合费用等 | | |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
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 |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
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 |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
项产生的损益 | |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
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
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 | 3,175,584.17 | |
资收益 | |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 | |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 | |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
损益 | | |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
损益的影响 | | |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 | 32,728.88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项目 | 8,424,175.70 | 前期股权激励计划未满足可行
权条件予以作废注销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1,298,015.38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212,124.41 | |
合计 | 19,867,802.84 | |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佳华科技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者,十多年以来一直聚焦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物联网的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积累了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实施应用经验。
公司以数据为核心、以平台为载体和中枢,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为抓手,致力于实现物联网数据互通共享,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向各垂直领域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建立全价值链的物联网云链大数据平台。
公司基于感知层的环境监测传感器、企业能耗监测存证器等大量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标识解析、协议转换、边缘计算等功能,以及平台层中以海东青时序数据库和云链平台为核心的数据层、以AI云平台为核心的计算层等核心技术,聚焦于为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场景,提供基于物联网综合技术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数据服务。
在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垂直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持续提炼沉淀数据的通用处理能力,包括数据的汇聚、存储、建仓、治理、分析、交换等方面的技术工具和流程,以及有权属数据的积累,基本形成以大中台小前台的研发模式,进一步夯实公司数据战略的基础。
报告期内,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市场机会,公司作为由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作为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项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在线监测系统顶层方案设计”的编制单位,并依托长期持续积累的行业经验、客户资源以及物联网领域的综合技术等优势,以大中台、小前台模式建立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的监测、量化、分析系统,并进行试点推广工作。
自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并提出要“建立基于数据资产管理、交易、服务的产业生态”以来,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数据要素价值体,开展数据要素价值评估试点。”公司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在报告期内,应邀参加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导的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工作,
提报的两个项目均取得较高的评价。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物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该中心经国家发改委批复予以命名;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7)单位委员,行为识别工作组的副组长单位,人脸识别工作组、基础共性工作组、动物特征识别研究组、汽车应用研究组和移动设备工作组成员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42)单位委员,模型与算法研究组、芯片与系统研究组、产品和服务研究组、可信赖研究组和基础工作组成员单位;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大数据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是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0)WG4鉴别与授权工作组、WG5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组、SWG-BDS大数据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成员单位;是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WG5)智慧园区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WG2数据库工作组、WG16人工智能工作组、WG20智能终端工作组的成员单位;是工信部密码应用推进标准工作组的成员单位。
公司是国家标准GB/T 36964-2018《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成本度量规范》的副组长编制单位,和工信部SJ/T 11680-2017《信息技术软件项目度量元》行业标准组长编制单位,行业标准SJ/T 11463-2013《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的参与编制单位,地方标准DBJ04/T 417-202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标准》、DB14/T 2009-2020《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技术规范》的主导编制单位,地方标准DB14/T 1979-2019《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的参与编制单位,团体标准T/CAQP 027—2022《企业 ESG 信息披露通则》、T/CAQP 026—2022《企业 ESG 评价通则》的参与编制单位,研究报告《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园区建设指南》《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以及《智慧产业园区标准体系研究报告2021》的参与编制单位。
公司正在参编和研究的标准/研究报告有:国际标准《资产管理 人员参与和能力指南》(20213274-T-469),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边缘计算安全技术要求》(20211001-T-469)、《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20201565-T-469)、《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20202577-T-469)、《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的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编程接口第2部分JAVA实现》(20202863-T-469)、《信息技术面向对象的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编程接口第3部分C#实现》(20202865-T-469)、《气溶胶PM10、PM2.5质量浓度观测光散射法》(20191096-T-416)、《生物特征识别研究进展报告2021》《2021年行为识别行业研究报告》等。公司主导生态环境部归口的行业标准《环保物联网接入设备技术规范》(2013-77)已进入报批环节。
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AI算法和系统研发
截至2022年6月30,AI算法和系统研发拥有5项核心技术。其中“集成式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
其中“AI算法模型训练”和“融合时序预测技术”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持续研发、优化模型累计82个,其中高空抛物检测、攀爬检测、睡岗检测和集成式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为报告期内新增模型。AI模型应用部分场景如下:低碳环保、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类包含:渣土车识别、违规占道经营场景、烟火场景、扬尘场景、黑烟车场景、河道垃圾场景、工业企业偷排、工地出入口清洗场景、塔吊喷淋场景、裸露土地场景、雾炮机工作场景、脱硫脱硝能耗优化、污染动态管控、标准站实时预测、污染实时风向玫瑰图和污染传输贡献等;综合类包含:车牌识别场景、人脸识别场景、体态识别场景、危险行为识别场景等;其中“跨硬件AI推理技术”累计支撑跨硬件平台模型部署48个,AI模型部署运行AI芯片类型包含:GPU/NNIE/Ascend;其中“精准溯源和动态管控技术”,以观测数据和机理模型为基础,能快速实现颗粒物PM2.5的城市内溯源、城市间溯源以及行业溯源,并基于此开发出了适用于污染事件的动态管控技术,能快速评估污染减排措施的实时管控效果,以及评估日管控和周管控效果。
其中新增“集成式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该技术以观测数据和机理模型为基础,能实现常规气象、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常规气象、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预测和垂直廓线预测;实现PM2.5的组分构成预测以及污染物浓度的二维传输剖面。
以上5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依托核心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3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74项。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AI算法模型训
练技术 | 自主研发 | 1、该技术为分布式架构,基于Pytorch
实现深度学习相关的自研AI算法集成,
能实现从单机到多机分布式的高性能、
高可靠的模型训练。
2、该技术融合AutoML中的神经网络架
构搜索,能够根据算力硬件特性,在保
持识别精度情况下,进行最优算子与网
络结构搜索,充分发挥硬件推理精度与
性能优势。
3、公司在全球顶级视觉挑战赛PascalV
OC目标检测任务排名第九、Trillion
Pairs人脸识别排名第五、国家电网调
控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第五。 | 1、已经作为核心的算
法训练库,应用于公司
自研的AI自动平台;
2、可广泛应用于视觉
领域的低碳环保及安全
应急的模型训练 |
2 | 跨硬件AI推理
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将模型直接编译成可执行动态库
,实现跨硬件适配,跨语言接口统一,
同一套代码能自动适配各类AI硬件;该
技术已取得华为鲲鹏、华为晟腾、Atla
s等不同硬件的适配证书,解决了AI模
型跨平台部署开发周期长,调试困难,
精度下降严重等难题,提升了AI模型适
配的研发效率。 | 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
觉领域AI算法模型的跨
平台部署 |
3 | 融合时序预测
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融合机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突破
单一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极限,
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使
用融合时序预测技术,实现成本的节省
。 | 公司已经在低碳环保产
品中用于空气质量的预
测,目前已在多个项目
中应用 |
4 | 精准溯源和动
态管控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以观测数据和机理模型为基础,
能快速实现颗粒物PM2.5的城市内溯源
、城市间溯源以及行业溯源,并基于此
开发出了适用于污染事件的动态管控技
术,能快速评估污染减排措施的实时管
控效果,以及评估日管控和周管控效果
。 | 公司已经在低碳环保产
品中用于空气质量的预
测,目前已在多个项目
中应用 |
5 | 集成式空气质
量预报预警技
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以观测数据和机理模型为基础,
能实现常规气象、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序
列预测,以及常规气象、污染物浓度的
空间分布预测和垂直廓线预测;实现PM
2.5的组分构成预测以及污染物浓度的
二维传输剖面。 | 公司已经在低碳环保产
品中用于空气质量的预
测,目前已在多个项目
中应用 |
2)AI云平台
截至2022年6月30,AI云平台拥有6项核心技术。其中“策略引擎技术”和“视频片段事件技术”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
“云服务接口技术”基于云服务对外提供接口能力的特点,实现利用轻量级协程高并发、高性能等特性构建微服务对外提供云服务接口,通过可靠的签名算法进行访问合法性校验,在识别出租户身份前提下对单租户并发访问量合理限制,同时又具体多租户横向扩展的能力,适应云服务的单点限流和多点扩容的业务需求。
“模型编排调度技术”基于不同AI业务场景与原子模型服务的关系特点,实现了通过简单编排配置和少量新增代码即可将原子模型服务编排调度为复杂业务场景能力的运行框架,降低业务场景研发成本并且提升原子模型服务的复用率从而提升算力资源的使用率。
“资源动态调度技术”基于云服务资源使用不定性的特点,实现根据当前算力资源使用情况动态扩展或减少模型服务的部署实例,保证最小的算力资源使用下满足当前的计算需求。
“多帧投票技术”通过提高每秒分析的帧率,将短时间内的多个单帧分析结果累加之后进行综合的加权投票得到综合置信度,以此作为依据输出最终分析结果,可在低延时的消耗下,比较有效的减少单帧模型误检、漏检导致的错误结果输出,提高最终对外输出的AI分析结果准确率和召回率。
新增“策略引擎技术”基于AI模型输出的信息,通过针对AI事件实体对象、实体属性配置多组规则策略,实现AI事件送审及推送业务方式对AI事件进行实体过滤,减少无需送审或业务不关心的实体对象,将运营工作与业务需求解耦,有效提升运营审核率和覆盖率。
新增“视频片段事件技术”基于直播流解码特性,将解码前的直播流数据进行缓存,通过配置事件发生时刻前后时间段,对时间段内的事件实体进行追踪,使用较小的资源代价输出视频片段,并提供视频片段合成能力,为AI事件提供视频存证。
以上6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依托核心技术已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及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云服务接口技
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利用轻量级协程高并发、高性能等特性构建微
服务对外提供云服务接口,通过可靠的签名算法进行
访问合法性校验,在识别出租户身份前提下对单租户
并发访问量合理限制,同时又具体多租户横向扩展的
能力,适应云服务的单点限流和多点扩容的业务需求
。 | 可应用于智慧
园区的工业企
业数据服务、
智慧环保的环
境执法服务、
低碳环保一张
图的线上服务
等领域 |
2 | 模型编排调度
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实现了将单一功能的原子模型根据需求动态编
排调度为复杂业务场景能力的运行框架,降低业务场
景研发成本并且提升原子模型服务的复用率从而提升
算力资源的使用率。 | |
3 | 资源动态调度
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实现根据当前算力资源使用情况动态扩展或减
少模型服务的部署实例,保证最小的算力资源使用下
满足当前的计算需求。 |
4 | 多帧投票技术 | 自主研发 | 多帧投票技术通过提高每秒分析的帧率,将短时间内
的多个单帧分析结果累加之后进行综合的加权投票得
到综合置信度,以此作为依据输出最终分析结果,可
在低延时的消耗下,比较有效的减少单帧模型误检、
漏检导致的错误结果输出,提高最终对外输出的AI分
析结果准确率和召回率。 |
5 | 策略引擎技术 | 自主研发 | 基于AI模型输出的信息,通过针对AI事件实体对象、
实体属性配置多组规则策略,实现AI事件送审及推送
业务方式对AI事件进行实体过滤,减少无需送审或业
务不关心的实体对象,将运营工作与业务需求解耦,
有效提升运营审核率和覆盖率。 |
6 | 视频片段事件
技术 | 自主研发 | 基于直播流解码特性,将解码前的直播流数据进行缓
存,通过配置事件发生时刻前后时间段,对时间段内
的事件实体进行追踪,使用较小的资源代价输出视频
片段,并提供视频片段合成能力,为AI事件提供视频
存证。 |
3)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系统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基于零信任的SDP系统”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
“基于零信任的SDP系统”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系统已获得公安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为军工、政企用户量身打造的芯片级专用软硬件加密解决方案,解决企业用户涉密电子文件和应用程序数据的安全信任问题。
“基于指纹识别智能密码”钥匙内置的半导体指纹模块可以在本地硬件设备上离线完成指纹对比,任何人都无法提取或窃取指纹信息,其极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体验将成为用户身份认证的关键终端设备。“基于指纹识别的智能密码钥匙”符合国家商密标准,已经获得国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行为追踪技术通过弱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实现用户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操作日志记录,为数据安全管理和审计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
“基于底层驱动的防勒索技术”通过安全策略和安全区全方位防护勒索病毒,确保企业用户数据文档安全。基于零信任的SDP系统通过类似“白名单”的访问控制形式,屏蔽和拒绝了网络中未被授权用户的陌生访问,通过“内网隐身”来减小网络的被攻击面,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安全护航。
以上4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依托核心技术已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中的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1项。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基于指纹识别
的智能密码钥
匙 | 自主研发 | 以智能密码钥匙构建佳华科技用户身
份认证技术和系统产品,改进传统智
能密码钥匙需要输入PIN码进行人员身
份确认的方式,采用指纹生物特征识
别的方式实现基于硬件的高强度安全
的双因素身份认证。 | 可在低碳环保、智慧园区
下的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
中广泛应用 |
2 | 基于区块链的
用户行为追踪
技术 | 自主研发 | 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行为追踪技术通过
对电子文件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可
以完整记录文件密级调整和文件操作
记录,追踪用户操作文件的变化轨迹
。确保记录不被篡改,完全可信。 | |
3 | 基于底层驱动
的防勒索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可对文档、用户数据文件进行
主动防护。通过安全区技术和白名单
机制监控终端所有进程的文件操作行
为,确保只有安全策略允许的文件操
作才能被执行,保障企业数据资产安
全。 | 可在高安全、高保密性的
应用环境中广泛应用 |
4 | 基于零信任的S
DP系统 | 自主研发 | 对任何接入应用系统的人和设备都进
行验证,网关默认拒绝一切IP的访问
,只有SDP客户端经过敲门授权后,才
会针对授权过的客户端开放访问通道
。企业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和
具体的需求,在后台合理限制用户可
以访问哪些应用。每次访问都要进行
身份验证和行为审计。 | 可在双碳数据标注和AI数
据标注等服务中广泛应用 |
4)商用密码服务安全平台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服务器密码机”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
“国密算法FPGA加速技术”基于FPGA硬件的PCIe板卡,对国密SM2/SM3/SM4算法进行高速、并行的芯片级代码实现,实现服务器密码机高吞吐、低时延的密码算法处理和计算。
“商用密码服务中间件技术”具有自主密钥管理、权限管理、日志审计、系统监控等机制,能将密码算法过程封装在其内部完成,提供符合GM/T0018-2012《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的国标接口和国际接口(如PKCS#11),基于此类标准接口对接各类业务系统,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的应用层密码服务,其中,密码应用基础设施中的智能密码钥匙和PCIe密码卡已获得国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
其中新增“服务器密码机”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密码钥匙和PCIe密码卡搭建,集成了智能密码钥匙的多因子认证机制,以及PCIe密码卡的高速密码运算能力,提供安全完善的密钥管理和高性能的密码计算服务,确保用户数据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以解决信息安全系统非授权访问、数据泄密、数据篡改等信息安全的核心问题。
以上3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国密算法FPGA加
速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对SM2/SM3/SM4国密算法进
行Verilog源代码级别实现和优化
,性能良好,安全可控。 | 可在高安全、高保密性的
数据传输环境中广泛应用
,如:碳监测、碳排放数
据报送过程中 |
2 | 商用密码服务中
间件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实现接口调用和系统管理
更简单、更便捷,行业应用可以
快速平滑接入商密服务以满足安
全合规要求,保证业务数据产生
、传输、接收到处理整个过程的
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不可
抵赖性。 | |
3 | 服务器密码机 | 自主研发 | 提供网络协议接口,支持设置连
接密码和白名单,进行应用授权
认证。系统可靠性高,支持数据
链路断链重连。严格的密钥管理
和权限分级管理,确保密钥安全
和设备访问控制安全。 | |
5)海东青时序数据库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9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内存限制”、“主从切换”、“数据脱敏”和“有损压缩”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
“时间序列索引技术”基于对时序数据使用的特点,采用时间分段索引设计,以及按时间排1/10),以及大幅提高按时间段的数据查询性能。使用实际项目线上数据对比MySQL、Oracle、Hbase三种数据库,占用空间分别为这三种的1/6.4,1/6,1/5.6。该项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后,存储成本降低了1/6。
“SQL优化技术”是基于时间段分布数据信息,生成更优的SQL执行计划和更小的写入开销,从而大幅加速时序数据查询和数据写入性能;同时利用数据标签的时间索引,对于小时间范围查询,可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基于时序数据的写入和查询性能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2-5倍。
“ISR分布式算法”是一种可靠日志复制管理算法,是实现主从架构及分布式架构的基础,并且ISR算法可以让主从架构无缝升级到分布式架构,此算法可以通过配置让用户在数据可用性和数据一致性之间做出选择,而不用绑定到某一种上,同时基于此算法也可以实现主从切换,故障转移等功能。
“时序数据库数据存储加密技术”该技术针对时序数据库特点,基于存储算法改造,配合国密算法,同时支持硬件国密板卡或纯软件加密两种模式,高效实现数据存储的加密能力。
“预计算聚合查询优化算法”是采用在数据落盘时对数据进行预计算,将预计算结果持久化到TSM文件中的block index entry,在聚合查询时,若时间范围完全包含某block,那么直接返回此block index entry中的预计算结果,从而避免读取此block数据的IO开销和数据运算的CPU开销,从而提升聚合查询的性能。在性能测试报告中,性能可提高30倍。
内存限制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内存占用情况,对请求速率和请求的内存开销进行限制,能极大避免数据库服务OOM。
主从切换针对原有主从数据复制方案,解决了原主从方案中主宕机时服务不可用的问题,提高了数据库服务的可用性,且减少运维工作。
数据脱敏基于数据安全要求,通过字符操作函数实现对原始数据的脱敏。结合权限系统,能够满足所有脱敏需求,同时还有灵活易使用的特点。
有损压缩基于数据存储要求,使用旋转门压缩算法,通过不存储冗余数据的方式降低磁盘存储成本,提升查询效率。
以上9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依托核心技术已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申请中的专利4项。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时间序列索引技
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基于对时序数据使用的特点,采用
时间分段索引设计,以及按时间排序的列
式数据存储,可以高效的实现数据压缩(
占用存储空间只有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1/5
到1/10)。 | 可用工业互联网数
据服务、生态环境
数据服务、碳监测
数据领域 |
2 | SQL优化技术 | 自主研发 | 是基于时间段分布数据信息,生成更优的S
QL执行计划和更小的写入开销,从而大幅
加速时序数据查询和数据写入性能;同时
利用数据标签的时间索引,对于小时间范
围查询,可进一步提高查询效率。 | |
3 | ISR分布式算法 | 自主研发 | 是一种可靠日志复制管理算法,此算法可
以通过配置让用户在数据可用性和数据一
致性之间做出选择,而不用绑定到某一种
上,同时基于此算法也可以实现主从切换
,故障转移等功能。 | |
4 | 时序数据库数据
存储加密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针对时序数据库特点,基于存储算
法改造,配合国密算法,同时支持硬件国
密板卡或纯软件加密两种模式,高效实现
数据存储的加密能力。 | |
5 | 预计算聚合查询
优化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采用数据落盘时进行预计算,将预
计算结果持久化,在聚合查询时尽量只访
问预计算结果,从而减少IO读取和数据运
算,提升性能。 | |
6 | 内存限制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内存占用情况,
对请求速率和请求的内存开销进行限制,
能极大避免数据库服务OOM。 | |
7 | 主从切换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针对原有主从数据复制方案,解决
了原主从方案中主宕机时服务不可用的问
题,提高了数据库服务的可用性,且减少
运维工作。 | |
8 | 数据脱敏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基于数据安全要求,通过字符操作
函数实现对原始数据的脱敏。结合权限系
统,能够满足所有脱敏需求,同时还有灵
活易使用的特点。 | |
9 | 有损压缩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基于减少数据存储成本要求,使用
旋转门压缩算法,通过不存储冗余数据的
方式降低磁盘存储成本,提升查询效率。 | |
6)IoT物联网平台V2.0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高性能网关技术”“全链路监控技术”“规则引擎技术”“灵活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及数据资产服务”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升级及优化。
“高性能网关技术”该技术利用轻量级协程高并发、高性能等特性构建微服务,设备与网关连接后使用单独协程并发处理数据,结合Kubernetes容器编排的部署方式实现了设备海的量接入、数据的高效处理,经CNAS的权威性能测试,具备了百万设备的并发接入能力。并且能够基于Kubernetes CRD实现网关的自动化部署与更新,新增了基于Kubernetes CRD 的网关自动化部署及更新。
“分布式计算引擎”该技术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流批一体的处理方式,改进了内存的回收、优化网络通信效率。经第三方测试报告,对比MapReduce和Spark,在相同条件下,实时性是Spark的1.35倍,是MapReduce的2.02倍。
“底层网络协议”该技术支持在无线通信弱网环境下的稳定通信,支持0-RTT鉴权,经第三方测试报告,在模拟真实5%丢包率的情况下,性能分别为TCP的1.28倍,UDP的1.22倍。
“低代码数据解析技术”该技术支持在通用协议之上,通过图形化操作或脚本编写方式,快速完成数据解析插件的开发,实现设备协议数据的解析,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数据解析能力。
“全链路监控技术”该技术支持在微服务架构下,构建服务与服务、服务与中间件、用户与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调用数据展示及告警,便于平台运营和管控,及时发现服务异常,提升平台软件服务水平,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全链路监控的能力,新增基于全链路监控的告警功能。
“规则引擎技术”该技术支持在设备与设备间进行数据、命令的联动,支持设备数据在平台流转到数据库、消息总线、缓存、分布式计算引擎等组件,为平台数据流转核心,丰富和便捷了平台应用场景,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具备规则引擎的能力,新增数据流转到分布式计算平台,及分布式计算平台处理后数据再次流转的功能。
“基于SQL结合图形操作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该技术支持通过图形化编排和SQL编写,完成设备大数据实时数据流分析,降低了数据分析的难度,同时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数据分析的能力。
“灵活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及数据资产服务”该技术支持在B/S架构下,通过可拖拽配置的2D图表组件,结合灵活的后端数据绑定方式,快速实现客户数据的精准展示,通过数据资产,方便灵活的梳理数据,用户可通过无感知的数据生成与计算方式,结合可视化的拖拽功能,自动生成需要的可视化图表与大屏,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数据可视化的能力,新增数据资产,用来方便灵活的梳理数据,用户可通过无感知的数据生成与计算方式,结合可视化的拖拽功能,自动生成需要的可视化图表与大屏。新增了大量常用的可视化组件,包括地图、时间控件、折线图、视频等。
以上8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依托核心技术已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中的专利2项。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级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高性能网关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利用轻量级协程高并发、高性能等特性
构建微服务,设备与网关连接后使用单独协程
并发处理数据,结合Kubernetes容器编排的
部署方式实现了设备海的量接入、数据的高效
处理,经CNAS的权威性能测试,具备了百万
设备的并发接入能力。并且能够基于
Kubernetes CRD实现网关的自动化部署与更
新 | 可用于低碳
建筑、智慧城
市的工业互
联网数据服
务、企业低碳
环保优化体
系等领域 |
2 | 分布式计算引擎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流批一体的处理
方式,改进了内存的回收、优化网络通信效率。
经第三方测试报告,对比MapReduce和Spark,
在相同条件下,实时性是Spark的1.35倍,
是MapReduce的2.02倍。 | |
3 | 底层网络协议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在无线通信弱网环境下的稳定通
信,支持0-RTT鉴权,经第三方测试报告,在
模拟真实5%丢包率的情况下,性能分别为TCP
的1.28倍,UDP的1.22倍。 | |
4 | 低代码数据解析
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在通用协议之上,通过图形化操作
或脚本编写方式,快速完成数据解析插件的开
发,实现设备协议数据的解析,经过第三方机
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数据解析能力。 | |
5 | 全链路监控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在微服务架构下,构建服务与服
务、服务与中间件、用户与服务之间的依赖关
系和调用数据展示及告警,便于平台运营和管
控,及时发现服务异常,提升平台软件服务水
平,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全链路
监控的能力。 | |
6 | 规则引擎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在设备与设备间进行数据、命令的
联动,支持设备数据在平台流转到数据库、消
息总线、缓存、分布式计算引擎等组件,为平
台数据流转核心,丰富和便捷了平台应用场
景,经过第三方机构测试,具备规则引擎的能
力。 | |
7 | 基于SQL结合图
形操作的大数据
分析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通过图形化编排和SQL编写,完成
设备大数据实时数据流分析,降低了数据分析
的难度,同时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经过第
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数据分析的
能力。 | |
8 | 灵活的数据可视
化技术及数据资
产服务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在B/S架构下,通过可拖拽配置的
2D图表组件,结合灵活的后端数据绑定方式,
快速实现客户数据的精准展示,通过数据资
产,方便灵活的梳理数据,用户可通过无感知
的数据生成与计算方式,结合可视化的拖拽功
能,自动生成需要的可视化图表与大屏,经过
第三方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易用的数据可视
化的能力。 | |
7)云链共享平台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7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其中“区块链跨链子系统”为报“支持国密的区块链底层架构”该架构实现了区块链底层、数据存储层以及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国密算法加解密,可使用基于软件层面的加解密算法,同时也支持国密硬件加解密卡。
“基于密钥对的角色权限控制体系”该技术使用国密算法的密钥对进行身份访问控制,每一对密钥都可设置系统访问权限,使用者在进行数据存证时也基于此密钥进行加解密,同时,系统管理员与普通用户的密钥进行隔离,通过独立的管理客户端连接网络以进行高权限操作。
“安全可控的点对点数据共享网络”该技术实现了基于权限控制的点对点共享网络,为实现两节点间数据可控访问提供便利,同时由区块链系统加持,为数据访问链路进行存证留痕,以便追踪数据流向。
“支持硬件加密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是基于硬件加密卡,采用国密核心算法,为进一步提升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以及数据共享的传输安全性而开发的一套底层区块链基础设施。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在原有支持国密的区块链底层架构之上,将软件加密改为了硬件加密,为安全性及实时性要求更高的系统提供更好的支撑。
“基于K8S的区块链管理平台技术”是基于K8S优秀的容器编排能力,为提升区块链系统部署效率,更好的掌控区块链系统监控,降低人力、时间成本而设计的区块链管理平台,并且为多云及混合云等场景提供跨云同链的特性,同时为应对特殊的跨链场景,区块链管理平台自带的跨链网关能够实现多源同构区块链的跨链融合。
“开放平台技术”将云链共享平台数据存证、审批、溯源等能力对上游业务系统开放,这使得有研发能力的机构能够将现有系统与云链共享平台进行整合,提升整体系统的协作效率。
其中新增“区块链跨链子系统”,将原有集成在“区块链管理平台”中的跨链网关系统化、可配置化,使业务使用方能够更灵活的配置。
以上7项核心技术,均属于自主研发,依托核心技术已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3项,申请中的专利3项。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及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支持国密的区
块链底层架构 | 自主研发 | 该架构实现了区块链底层、数据存储层以及点对点网
络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国密算法加解密,可使用
基于软件层面的加解密算法,同时也支持国密硬件加
解密卡。 | 可用于低碳
建筑、智慧
城市的工业
互联网数据
服务、企业
低碳环保优
化体系等领
域 |
2 | 基于密钥对的
角色权限控制
体系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使用国密算法的密钥对进行身份访问控制,每
一对密钥都可设置系统访问权限,使用者在进行数据
存证时也基于此密钥进行加解密,同时,系统管理员
与普通用户的密钥进行隔离,通过独立的管理客户端
连接网络以进行高权限操作。 | |
3 | 安全可控的点
对点数据共享
网络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实现了基于权限控制的点对点共享网络,为实
现两节点间数据可控访问提供便利,同时由区块链系
统加持,为数据访问链路进行存证留痕,以便追踪数
据流向。 | |
4 | 支持硬件加密
的区块链基础
设施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实现了区块链底层与自主研发的加密卡对接,
从以往的软件加密过渡到安全性及实时性更高的硬件
加密,并且已通过华为鲲鹏技术认证,适配国产操作
系统。 | |
5 | 基于K8S的区块
链管理平台技
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快速部署全新区块链,并部署链码,并且
可通过K8S网关同时管理多个生产集群,在多云及混合
云的场景下,可通过统一的区块链管理平台部署整个
区块链基础设施。其自带的跨链网关目前能够实现多
源同构区块链的跨链融合。 | |
6 | 开放平台技术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支持通过分配密钥对,为上游业务子系统提供
接入云链共享平台的开放能力,并为业务子系统提供
包括单点登录、资源存证、使用授权等功能。经第三
方测试机构测试,平台具备了开放平台服务能力。 | |
7 | 区块链跨链子
系统 | 自主研发 | 该技术通过内置的跨链网关,使用适配器模式与市面
上已有的其他异构区块链基础设施进行链接通信。由
于集成在区块链管理平台里,仅需进行简单的配置,
即可使区块链网络具备跨链能力。 | |
8)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通用型二级节点
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拥有4项核心技术。其中“数据溯源检索技术”为报告期内新增的核心技术。
“边缘端IoT流式处理技术”结合边缘流式数据处理的特点,编写了基于数据源、SQL、目标的规则引擎来实现边缘端的流式处理。该技术运用于各类物联网的边缘计算场景中,通过边缘处理可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节省网络带宽费用和存储成本。
“工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引擎”支持接入Modbus,OPCUA,IEC61850,IEC104和BACnet等众多协议和设备,同时提供管理控制台,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进行可视化的配置,实现跨工业设备数据的接入,将接入设备解析并转换为统一的MQTT等协议后,可接入云端工业物联网平台。通过该引擎可实现在边缘端的工业协议解析、数据汇聚和流式处理的一整套边缘解决方案。
“双碳数据标识解析体系”创新性的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主要解决企业碳排放过程中监管部门与企业信息不互通,防止企业存在瞒报、误报、漏报等情况,同时企业也需要在银行征信、金融服务、碳市场交易等方面的碳排放数据得到认可和信任。该体系利用标识解析技术为每一笔碳排放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存证,并赋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码,保证了数据的可信可追溯,建立了企业与监管机构、服务机构等之间互联互信的基础。
其中新增“数据溯源检索技术”基于数据标识解析体系实现数据间的关系检索,帮助用户快速查询目标数据周边的数据,并能查看两条数据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关系图谱的形态呈现,并针对物联网数据的时序特性,提供时间的筛选检索,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微观数据,构建数据关系网。
以上4项核心技术,在构建泛工业物联网平台,赋能工业领域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均属于自主研发技术。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技术来源 | 核心技术及先进性说明 | 应用领域 |
1 | 边缘端IoT流式
处理技术 | 自主研发 | 基于数据源、SQL、目标的规则引擎来实现边
缘端的流式处理。该技术运用于各类物联网的
边缘计算场景中,可扩展实现对不同的数据源
的支持,实现在边缘端ERP、MES、WMS和工业
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实时分析与处理;通过
边缘处理可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节省网络带
宽费用和存储成本。 | 可广泛应
用在生态
环境、碳
排放交易
、绿色信
贷等领域 |
2 | 工业物联网数
据采集引擎 | 自主研发 | 支持接入Modbus,OPCUA,IEC61850,IEC104
和BACnet等众多协议和设备,同时提供管理控
制台,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进行可视化的配置
,实现跨工业设备数据的接入,将接入设备解
析并转换为统一的MQTT等协议后,可接入云端
工业物联网平台。通过该引擎可实现在边缘端
的工业协议解析、数据汇聚和流式处理的一整
套边缘解决方案。 | |
3 | 双碳数据标识
解析体系 | 自主研发 | 利用标识解析技术帮助用户掌握了解企业碳排
放信息,补充传统手工抄表,手动汇总和手动
上报的信息记录方式,碳排放数据通过系统自
动收集,传输打码、汇总上报,可进行数据分
析和信息追溯,保证每一笔数据都真实可信,
监管机构和服务部门通过标识解析了解企业碳
排放详情,帮助企业搭建可信的数据体系。 | |
4 | 数据溯源检索
技术 | 自主研发 | 基于数据标识解析体系实现数据间的关系检索
,帮助用户快速查询目标数据周边的数据,并
能查看两条数据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关系图谱
的形态呈现,并针对物联网数据的时序特性,
提供时间的筛选检索,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微观
数据,构建数据关系网。 | |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认定主体 | 认定称号 | 认定年度 | 产品名称 |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2020 | 无 |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本报告期内,公司新获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另获软件著作权17项,商标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91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39项,商标308项。截止本报告期末,申请中的发明专利59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商标25件。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 本期新增 | | 累计数量 | |
| 申请数(个) | 获得数(个) | 申请数(个) | 获得数(个) |
发明专利 | 11 | 2 | 59 | 15 |
实用新型专利 | 1 | 9 | 3 | 33 |
外观设计专利 | 4 | 1 | 4 | 8 |
软件著作权 | 18 | 17 | 1 | 539 |
其他 | 21 | 1 | 25 | 308 |
合计 | 55 | 30 | 92 | 903 |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 本期数 | 上年同期数 | 变化幅度(%) |
费用化研发投入 | 54,768,551.17 | 39,804,397.48 | 37.59 |
资本化研发投入 | 13,110,944.34 | 33,237,438.65 | -60.55 |
研发投入合计 | 67,879,495.51 | 73,041,836.13 | -7.0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
例(%) | 49.20 | 24.76 | 24.44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19.32 | 45.50 | 26.18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系前期资本化项目均已接近尾声且陆续结项,使资本化支出降低而费用化支出增加,研发投入整体上与上年同期变化不大。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序
号 | 项目名
称 | 预计总投资规
模 | 本期投入金额 | 累计投入金额 | 进展或阶段性成果 | 拟达到目标 | 技术水平 | 具体应用前
景 |
1 | 云链平
台V2.0 | 11,217,600.00 | 2,243,641.77 | 10,764,737.40 | 已发布,软件版本持续迭代和
优化中。 |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跨层级、跨地
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集成、
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
数据确权等能力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广泛用于
智慧城市、智
慧园区、双碳
领域等需要
多系统协作
的大型解决
方案 |
2 | IoT物
联网平
台V2.0 | 18,850,100.00 | 3,908,724.91 | 17,631,854.68 | 已发布,软件版本持续迭代和
优化中。 | 为物联网设备及物联网应用提供
包含通用的设备接入协议、设备安
全认证、设备数据安全传输、设备
数据安全高效存储、设备数据高效
分析验证、视频平台接入、规则引
擎,开发者中心以及分布式计算平
台等功能的综合型物联网平台。 | 国内领先水平 | 可用于低碳
建筑、智慧城
市的工业互
联网数据服
务、企业低碳
环保优化体
系等领域 |
3 | 海东青
时序数
据库 | 6,649,900.00 | 1,585,312.77 | 6,581,099.10 | 1. 完善数据库迁移工具开
发。2. 完成主从稳定版和主
从自动切换。3. 完成内存资
源限制,提升服务稳定性。 | 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库主从版
本。完善数据库生态,降低用户使
用门槛。 | 国内外同类型数
据库之间处于领
先水平 | 可用工业互
联网数据服
务、生态环境
数据服务、碳
监测数据领
域 |
4 | AI算法
和系统
研发 | 48,570,100.00 | 5,373,264.89 | 47,738,100.40 | 已产出软著15个,专利10个。
模型累计研发82个,AI自动化
平台1个。平台支持多硬件部
署,包含数据收集、标注、模
型训练、部署、测试功能,已
经在内部投入使用并对外销
售; | 整体目标为提供高准确率、高性
能、高稳定、跨GPU和NPU硬件平
台部署的AI服务。预计完成AI
模型80+个,产出多项知识产权。
AI系统的整体目标为提升AI建模
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建模成本,最
终可以达到规模化生产AI模型等
能力且对外销售和商用; | 国际先进水平 | 可广泛应用
于视觉领域
的低碳环保
及安全应急
的模型训练、
计算机视觉
领域AI 算
法模型的跨
平台部署及 |
| | | | | | | | 低碳环保产
品中空气质
量的预测 |
5 | 机房智
能机器
人 | 2,922,500.00 | 218,022.40 | 1,922,681.55 | 已完成一台样机,并进行了功
能性能测试。已申请实用新型
专利4项、外观专利1项、软
件著作权2项 | 持续优化机器人性能,增加机器人
AI识别的准确率,增加视觉AI识
别的模型,拓宽机器人应用场景,
代替IDC人工巡检。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用于机房
配电室自动
巡检 |
6 | 非分散
红外
(NDIR
)气体
传感器 | 4,747,000.00 | 795,467.02 | 2,145,926.54 | 已完成第一代产品开发,正在
进行客户试用 | 提高NDIR技术检测精度,通过
NDIR技术实现CO2、CH4等常见气
体的高精度检测;尤其是各类碳排
放相关温室气体的高精度、低成本
监测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用于环境
监测、工业监
测、安全监
测、温室气体
监测、碳排放
监测等各类
气体监测场
景 |
7 | 数字孪
生平台
研发 | 19,090,599.00 | 2,187,243.96 | 9,373,961.30 | 1、发布数字孪生平台V1.2版
2、进行数字孪生平台V1.3版
产品设计3、完成像素流部署
方案测试,提交测试报告4、
完成平台基础框架优化,提交
指导手册5、完成UI设计流程,
提升UI设计效率 | 数字孪生作为行业新兴产出的技
术,围绕“高复用、高灵活、低成
本)的目标进行设计。1、使用SHP、
OSM等数据进行城市自动化建模
能力开发,最高支持国家3级模型
精度标准;2、制定城市底座城市
三维场景数据标准集,开发可上传
OSM、CAD、SHP数据集文件进行标
准化转换;3、自主研发UTM投影
算法、自动化贴图算法、自动化铁
路模型建设算法、自动化路网模型
算法,天气光照系统;4、自主研
发粒子模型、流体模型算法视觉算
法,与推演算法结合,进行模拟仿
真展示,研发落地大气污染推演项
目;5、实现数字孪生标准场景的
设计,制定统一、标准的场景。 | 国内先进水平 | 仿真环境可
以建设孪生
城市、孪生园
区、孪生景
区、孪生自然
生态、孪生工
业部件等。在
这些孪生环
境中,可以进
行智慧化管
理、生态繁衍
推演、精密部
件分析教学
等多种环境
的应用 |
8 | 数据安
全管理
系统 | 30,475,000.00 | 2,229,710.13 | 14,028,934.07 | 1、已完成智能密码钥匙、高
性价比PCIe密码卡、windows
版电子文件安全系统开发2、
已通过智能密码钥匙、高性价 | 1.完成指纹智能密码钥匙及高性
价比PCIe密码卡开发,并通过国
家密码局商密认证;2.完成
windows版数据电子文件安全系 | 国内领先水平 | 可在低碳环
保、智慧园区
下的工业互
联网数据服 |
| | | | | 比的PCIe密码卡商密认证3、
已获得电子文件安全系统(暨
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系统)安全
产品销售许可证4、完成基于
智能密码钥匙的双碳身份认
证系统开发并应用到生产环
境5、完成双碳可视化反爬平
台开发并应用到生产环境6、
服务器密码机基本功能开发
进度40% | 统(暨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系统)开
发,并获得公安部安全产品销售许
可; | | 务及高安全、
高保密性的
应用环境中
广泛应用 |
9 | 智能建
筑IOT
平台 | 4,985,700.00 | 1,682,561.70 | 3,923,422.74 | 已完成第一期产品开发,正在
采集目标用户反馈意见进行
优化迭代。 | 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架构层面的高
效性和适配性,能够兼容支持物企
多种复杂应用场景下的特殊需求
(离线巡检、能耗设备自动抄表
等),满足用户各种通讯协议物联
网设备的iot接入,并提供各类型
静态、动态数据资产管理服务。 | 采用符合目前智
能建筑主流发展
的数字化、网络
化、物联网、自动
化和智能化技术
应用,处于国内先
进水平 | 可用于各类
型大中型智
能低碳建筑
领域 |
10 | 数字佳
华平台
V2.0 | 7,328,000.00 | 1,339,594.75 | 5,030,270.73 | 1.人力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员
工在公司的工作周期内的多
维度数据化管理;2.项目管理
系统实现了针对项目的生命
周期管理,通过预算及成本以
及项目进度跟进,达到通过数
据对项目进行统筹管理;3.采
供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材料、外
包、费用以及固定资产的采购
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请购、
合同、报检、付款一系列流程,
还有供应商管理及相关统计
报表;4.报工系统完成了多端
报工入口及对应多维度报表;
5.知识产权系统完成对公司
的软件著作权、专利、商标的
申请、查询及管理的功能6;
综合管理系统:完成部分费用
分摊的功能,如餐厅费用、物
联网卡费用的分摊,以及部分 | 持续优化并完善现有业务系统功
能,将部分需要人工核验的功能自
动化,减少人员工作量,进一步提
高办公效率,朝着智能化目标迈
进;公司全部门业务电子化,加强
企业信息化集成,电子化取代纸质
化办公,让大量数据帮助企业做决
策,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对部
分常用且使用人员不方便频繁使
用电脑的业务开发成移动端应用,
加强效率。 | 数字佳华产品是
经过对公司各业
务部门需求调研
后,自主开发的综
合性企业信息化
产品。项目完成后
可处于国内先进
水平 | 可用于企业
信息化管理 |
| | | | | 报表查询功能;7.OA系统:完
成公司各业务部门业务需求
的线上流程配置和日常支持;
7.CRM系统:完成客户管理、
联系人管理、营销管理相关业
务及相关分析报表的功能。 | | | |
11 | 生态环
境物联
网平台
(车载
系统)
V2.0 | 852,700.00 | 12,291.57 | 803,775.20 | 实现了实时地图、道路污染云
图、统计排名、AI事件溯源、
污染源上报相关功能,达到预
期目标 | 利用多元监测数据深入挖掘分析、
通过平台运维制定科学的精细化
治理和监管模式,打通网格间的联
动互动,实现精细化管理,为重点
区域的重点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 基于人工智能的
车载空气环境质
量监测系统关键
技术与应用,通过
中环学相关专家
的成果鉴定,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 可用于城市
道路污染移
动监测 |
12 | 微精灵
(原
名:Air
专业版
产品研
发) | 7,187,450.00 | 1,962,997.35 | 6,723,681.11 | 已发布,软件版本持续迭代和
优化中。 | 为用户提供APP、web、桌面版全
终端的产品使用环境,在此基础上
构建微精灵产品生态圈,对沟通、
消息、任务、机器人等基础应用进
行优化和对外接口开发。 | 微精灵的底层技
术有物联网IoT平
台、国密算法、工
业二级节点及云
链平台的加持,整
个系统采用前后
分离的方式,降低
了模块间的耦合
度,提高了处理复
杂业务的能力。拥
有APP(Android,
ios),pc版,web
版等多个移动端,
属于国内首创。 | 以微精灵为
技术底座,向
双碳业务、智
慧城市、智慧
环保等行业
应用提供技
术支持,为政
府和企业提
供组织级的
核心产品,面
向整个生态
圈,将各类应
用集中在一
个app中,完
成高效协作
的产品 |
13 | 生态环
境大数
据孵化
平台
(原
名:智
慧大气 | 39,384,800.00 | 8,684,738.14 | 31,364,069.15 | 持续完成10个产品模块的功
能开发及功能更新 | 生态环境大数据孵化平台,以物联
网、GIS、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
持续集成传感设备到环境监控对
象中,将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夯实集成应
用,不断减少环境保护管理业务的
人力成本,提高环保管理效率。 | 1、基于物联网、
大数据、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技
术。 2、顶层设
计统一,业务协同
性、关联性强,预
警预测精准,对环 | 可用于低碳
环保领域 |
| 4.0产
品研
发) | | | | | | 保部门的各项专
项行动和领导决
策提供技术和数
据支撑。 3、数
据“一张图”、分
析“图形化”、应
用“全时空”。国
内领先水平 | |
14 | 软件工
程计价
软件 | 1,800,200.00 | 55,055.80 | 1,106,213.55 | 1.软件计价系统V1.0版本完
成2. 已申请完成软著3个,
分别是:估算造价系统、软件
估算造价系统、AI智能识别估
算造价系统3. V2.0开发基本
完成,能够使用算法模型,对
导入的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
文档进行自动规模估算,从而
计算出该软件研发成本预算
区间;同时,V2.0版本根据计
划已建立地标库,方便不同地
域投标成本预算使用。 | 1.V2.0版本2021年底开发完成;
需求文档输入,能够自动识别功能
点;2.建立地标库;3.开发完成
V2.0 | 1.前端使用vue3
技术;2.后端使用
Java语言,采用
springcloud微服
务架构,基于
springboot构建,
nacos作为
springcloud注册
中心,配置中心,
gateway作为服务
统一网关, 使用
mybatis,plus作
为java持久层框
架,采用pgsql作
为关系型数据存
储,采用redis作
为缓存数据库,
spring3.安全方
面security、
oauth2、jwt作为
安全认证,项目完
成后可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 | 可用于全国
信息系统应
用软件造价
评估 |
15 | 智能终
端系统 | 7,570,950.00 | 1,516,495.68 | 4,297,867.16 | 目前已经完成边缘系统基础
版本功能开发 | 开发一套AI边缘设备智能管控系
统,满足多设备远程管控、支持云
端协同、远程升级,实现边云协同
管控方案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用于边缘
设备智能终
端的管理,为
促进优化减
少碳排放提
供监控优化 |
| | | | | | | | 解决方案 |
16 | 烟气治
理岛智
慧运行
管控平
台 | 9,414,012.00 | 2,087,752.59 | 3,202,738.01 | 1. 完成电厂端产品1.0版本
的功能开发与产品优化;2.
完成两项软著申请。3. 完成
该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以
及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解
决方案;4. 完成碳减排与系
统电耗物耗节约量之间的转
化方法和展示;5. 完成算法
模型迭代2.0 | 1. 实现机组烟气系统脱硫系统、
脱硝系统、除尘系统烟气治理效率
的提升,保障机组控制在超低排放
的要求内,达到机组的协同稳定运
行;2. 争取保障脱硫模型优化效
率实现至少5%的优化效率;提升
脱硝优化模型和除尘优化模型的
预测优化效率;3. 保障机组健康
分析中心指标运行的稳定性;4.
完成机组智慧诊断中心非优预警
功能预测准确率;5. 开展设备全
生命周期功能的研究和调研 | 1.该产品是一套
融合燃煤电力烟
气净化的指标评
价体系和评价指
标,而这套指标行
业中是缺失的;2.
融合了数据驱动
和行业机理融合
的脱硫脱硝除尘
预测优化模型,该
技术在整个行业
领先;3.通过系统
优化的系统电耗、
物耗量可实现实
时碳减排量的转
化,与同类型产品
相比,较为前瞻 | 可用于火力
发电企业以
及非电力行
业 |
17 | 工业网
关 | 2,013,625.00 | 675,990.10 | 1,195,707.24 | 1.完成工业网关系列产品中
的两个型号的样机;2.完成碳
链网关主要采集协议的开发
和测试,包括DLT645、Modbus、
OPC以及SQLserver、MySQL和
Oracle数据库的数据采集;3.
申请软著2项;4.完成数据IoT
平台上传;5.完成硬件和结构
设计及评审 | 适用于多领域、多场景的物联网网
关,具备广泛的接入能力,提供丰
富的采集控制接口,满足各种传感
器的采集和控制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用于智慧
城市、工业互
联网等多个
行业领域 |
18 | 移动AI
分析仪
2.0 | 1,880,000.00 | 361,319.01 | 821,119.12 | 1.完成ai算法在华为sdc相
机上的移植;2.完成采集数据
上传iot平台;3.完成申请软
著1项 | 适配成都自研算法到华为SDC相
机上打造佳华智能专用相机。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用于智慧
城市、智慧环
保等领域,尤
其是在高空
瞭望及森林
防火等项目
中。 |
19 | 车载环
境监测 | 2,522,100.00 | 294,349.73 | 1,187,650.38 | 1.已完成空气质量检测仪(车
载版)降本版开发及测试阶 | 1.空气质量检测仪(车载版),原
有产品的降本版,在原有产品功能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用于车内
空气质量 |
| 单元
V3.0 | | | | 段;2.根据客户新需求进行产
品定制开发;3.已完成OBD盒
子V1版本的开发及测试阶段,
V2版本功能迭代改版优化,产
品开发中。 | 实现的基础上,进口芯片使用国产
化芯片的替代方案,优化设备的体
积以适配更多的车型;2.OBD盒
子,设备具备采集行车工况的基本
功能,可实现对汽车单程油耗及
CO2排放量的采集及计算,数据可
通过4G网络传送至平台,通过对
数据的分析,专用APP可为用户提
供车辆的行车工况数据以及碳排
放数据的收集。 | | (PM2.5)的
监测,以及行
车碳排放数
据的收集 |
20 | AI云平
台 | 23,020,500.00 | 2,862,446.55 | 11,155,326.28 | 已完成拟达到目标,平台已正
常在内部使用 | 开发一套完整多场景AI云分析服
务平台,平台需要包含各个分析场
景的API接口服务,客户管理、商
品管理、工单管理以及平台管理等
核心功能;同时具备私有化部署能
力、硬件资源动态分配、一键式部
署、场景管理、分析节点监控、日
志审计等核心功能;支持运营以及
订阅管理。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应用于智
慧园区的工
业企业数据
服务、智慧环
保的环境执
法服务、低碳
环保一张图
的线上服务
等领域 |
21 | 碳链
V2.0产
品研发 | 10,193,476.04 | 5,647,711.56 | 5,647,711.56 | 1.智慧双碳管理系统(碳账
本):已发布,软件版本持续
迭代和优化中;2.低碳环能管
理系统(数字碳表):已发布,
软件版本持续迭代和优化中;
3.碳链管理平台:已发布,软
件版本持续迭代和优化中;4.
绿色项目库管理系统:已发
布,软件版本持续迭代和优化
中;5.完成市场调研、产品设
计,正在进行产品研发。 | 1.智慧双碳管理系统:为政府及园
区管理部门提供碳排放双控、降碳
路径跟踪、精细化企业管理等服
务,对区域碳排放追溯历史、呈现
当下、预测未来;2.低碳环能管理
系统:帮助企业构建碳数据监测、
量化、分析、管理体系,以碳数据
监测和存证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一
站式碳数据和碳资产管理服务;3.
碳链管理平台:为碳账本、数字碳
表提供碳方面的算法、标准、基础
数据的一个能力平台;4.绿色项目
库管理系统:面向企业(项目)的
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性公共服务平
台,实现企业和项目的碳核算,并
进一步开展碳评价、绿色分类等级
评价和ESG评价等多维度评价,评
价结果将主要服务政府主管部门 | 使用物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区
块链、二级节点等
高新技术,国内先
进水平。 | 应用于政府、
集团、园区、
企业、金融机
构等碳资产
管理和双碳
领域 |
| | | | | | 双碳管理和绿色低碳奖惩政策落
实,及金融机构碳核算、绿色投融
资活动及ESG投资管理等;5.碳市
场信息监管平台:实现监管对象和
业务数据的全要素智能化融合,以
及市场交易的统一集中汇聚和综
合展示。 | | |
22 | 生态环
境双碳
云图 | 10,414,649.23 | 4,258,807.84 | 4,258,807.84 | 已发布,软件版本持续迭代和
优化中。 | 构建数据采集体系,建立一站式数
据治理平台,将有价值的数据合
理、合规、安全、高效的提供给各
业务条线的数据需求方,全方面监
控数据资产在全业务流程中赋能
程度和成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驱动治理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
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化。 | 国内先进水平 | 可广泛用于
智慧城市、智
慧园区、双碳
领域等需要
多系统协作
的大型数据
服务解决方
案,提供数据
采集、数据管
理和数据治
理服务。 |
23 | 智能仪
表采集
终端研
发 | 1,189,430.00 | 488,420.91 | 488,420.91 | 已完成OCR 4G和红外4G终端
第一代样机,实现小批量试
制。 | 实现多种方式的非接触式采集终
端,对于红外采集式电表采用红外
采集仪表数据;非红外采集式电表
或仪表采用摄像头采集仪表数据,
在AI平台上实现OCR图像识别的
方式识别和审核数据。 | 国内先进 | 产品目标用
户为一切企
业单位特别
是用能单位,
包括控排企
业,非控排企
业,CCER企
业。 |
24 | 生态云
链市场 | 10,252,226.00 | 1,272,223.83 | 1,272,223.83 | 已发布第一版环保一张图,软
件版本持续迭代优化中。 | 全面展示公司现有产品能力,售卖
公司和合作伙伴的SaaS产品与服
务,搭建新的线上销售渠道与分销
能力。环保产品可视化、可体验,
方便用户使用和购买,建立起环保
账户体系,为不同环保用户提供一
张图及数据产品服务,同时为环保
类服务商提供安全可靠、持续创新
的云市场环境。 | 数据丰富、理念超
前 | 1、一张图场
景可用于所
有关注环境
质量的公开
场合2、一站
一图场景用
于全国
3000+点位的
污染源监管
治理场合3、 |
| | | | | | | | 数据产品用
于环保领域
“测-管-
治”全流程
场合 |
25 | 碳码服
务器系
列产品 | 1,430,700.00 | 100,859.39 | 100,859.39 | 已经完成碳匣、碳柜、碳专区
服务器的设计、研发、样机生
产、测试及试点工作。进入小
批量生产及市场推广阶段。 | 1.实现全国产化生产和运行;2.
实现数据物理隔离,系统架构保证
客户数据安全;3.实现国密二级数
据传输保证数据安全;4、区块链
技术保证采集数据和录入数据真
实可信、不可篡改;5.可搭载运行
并可独立部署企业碳管理软件;6.
进行不同应用场景设计,第一种为
外观简洁精致可放置于企业碳管
理部门工作室内,第二种为标准服
务器样式,可布设于企业信息化机
房内,与企业IT系统进行有效融
合适配;7.硬件支持指纹身份认
证、一键碳核算、状态指示方便客
户快捷使用;8.可实现与企业现场
端各类碳数据采集终端、企业生产
系统的数据互联,完成碳相关数据
的汇总。 | 国内先进 | 适用于纳入
全国碳排放
交易市场管
理的八大行
业,石化、化
工、建材、钢
铁、有色、造
纸、电力、航
空八大重点
行业被纳入
到碳排放权
交易的范围,
全国大力推
广碳交易,碳
交易市场将
逐步启动。国
家发改委称,
未来的碳市
场是一个不
断完善的体
系,将循序渐
进式发展,从
八大行业配
额分配预估
来看,排放量
差不多将达
50亿吨,是
全国全口径
排放的50%,
这已经是全
球第一市场
规模。 |
26 | 合川智
慧园区
SaaS聚
合平台 | 1,127,160.00 | 200,592.65 | 200,592.65 | 已进行市场调研:对企业进行
需求调研;并对接服务商10
家;目前可行性报告正在评审
中。 | 平台接入多个场景的SaaS产品,
形成一站式SaaS聚合平台。解决
企业多个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管理
需求。 | 创新模式 | 基于合川智
慧园区平台,
面向合川
400+企业推
广 |
27 | 工业信
息系统
数据网
关软件 | 475,000.00 | 40,230.78 | 40,230.78 | 完成了市场调研、产品规格定
义,正在进行产品研发。 | 软件支持从主流的SIS/DCS系统
中快速采集数据,并按照统一的标
准进行转发,且软件支持分布式架
构,满足企业的各种网络架构需求
和网络安全需求,实现软件的快速
部署,数据快速接入。 | 国内先进 | 涉及到工业
企业的各类
数据接入,数
据集成,数据
融合的项目
或系统均可
使用 |
合
计 | / | 285,565,477.2
7 | 52,085,827.78 | 193,007,982.67 | / | / | / | / |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