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九丰能源(605090):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九丰能源: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5090 公司简称:九丰能源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公司负责人张建国、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影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朱颖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可能存在的风险,详见本报告之“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其他披露事项”之“(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 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32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42 第七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3 第八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4 第九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71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适用 √不适用 七、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95,928.58万元,同比增长 95.36%,主要系公司 LNG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及 LPG产品销售数量及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4,156.83万元,同比增长 61.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4,546.90万元,同比增长 46.90%,主要系面对极度不利的外部环境,公司积极构建“海气+陆气”双资源池,调整和优化运营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客户用能成本,盈利能力实现稳步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推进能源服务型业务拓展,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以及公司持有的美元资产在报告期内实现汇兑收益所致。 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9,808.60万元,同比增长 538.13%,主要系报告期实现盈利,且期末库存水平降低从而减少了经营资金占用所致。 4、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621,216.6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 8.26%,主要系报告期实现盈利所致。 5、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 1.03元/股、稀释每股收益 1.03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1.04元/股,分别同比上升 35.53%、35.53%及 23.81%,主要系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增长所致。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十、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立足于清洁能源产业,经营产品主要包括 LNG、LPG等,并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1、天然气/LNG行业 (1)我国天然气行业基本情况 天然气行业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核心领域。其中上游主要涉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等,具 有资金规模大、技术密集、风险高等特点,国内常规天然气及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煤层气)开 采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参与,近年来,在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方面,民营企业参与度持续提 升;中游主要涉及天然气输送领域,随着我国油气行业“X+1+X”模式推进及“全国一张网”改革 思路的确立,预计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将逐渐形成以国家管网公司为核心的主干管网资产运营 主体,与省级管网公司、区域管网公司并存的局面,共同推动中游天然气输配的高效率实施;下游 主要涉及天然气的应用,包括城镇燃气、工业燃料、化工原料、燃气发电、交通燃料等,参与主体主 要包括城市燃气公司、燃气运营商、LNG汽车加气站等,市场竞争较为充分。 图 1: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示意图 (2)我国天然气及 LNG消费量需求持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日益重视,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相关政策:对新上工业项目优先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重点用能领域(如居民用能、工商业用能等)实施“煤改气”,用天然气替代煤、重油等高污染燃料;在交通燃料领域,推广液化天然气重型货运车辆发展,开展沿海、内河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应用;加快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等。 受上述因素影响,国内天然气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1年-2020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复合 增长率达 10.6%。2021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 3,726亿立方米,同比增幅为 12.7%(注:发改 委 2021年根据新增市场主体情况,调整了年度统计口径)。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及天然气价格高 企等多重因素影响,1-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 1,52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0.6%。 图 2:2011年-2021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单位: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数据、LNG行业信息 根据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 LNG表观消费量从 2015年的 2,479.60万吨增长 至 2021年的 9,535.60万吨,2015年-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5.17%,未来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 使用,LNG消费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图 3:2015年-2021年我国 LNG表观消费量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 (3)国内自产天然气严重不足,进口 LNG增速较快;国产 LNG稳步增长 受制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国情,国产天然气规模长期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增长,需求缺口持续扩大。2011年-202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7.0%。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 2,052亿立方米,增幅为 8.2%,年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 45%,较上年同期增加 3.1个百分点, 创历史新高。 图 4:2010年-2021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进口、消费及对外依存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BP、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产天然气、管道进口、LNG进口等多元化供应格局。2010年以来,我国 天然气进口规模持续提升。2017年开始,LNG的进口量超过 PNG,进口 LNG在我国天然气供应中 占比越来越高。2021年度,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合计达 1,675亿立方米,其中管道进口 586亿立方米, LNG进口 1,089亿立方米,占比分别为 35%及 65%。2022年上半年,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企,叠 加疫情影响下国内需求疲软,天然气进口量出现回落。1-5月,我国进口天然气 624亿立方米,同比 下降 9.3%;LNG进口 36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19.6%。 图 5:2010年-2021年我国天然气供应情况 单位: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数据、LNG行业信息 国产 LNG方面,随着 LNG液化工厂产能逐步提升,国产 LNG产量实现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2021年,我国 LNG产量逐年递增,2021年我国 LNG累计产量为 1,545.10万吨,同比增长 15.92%。 图 6:2016年-2021年国产 LNG产量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海气 LNG”市场与“陆气 LNG”市场相互补充 根据 LNG来源不同,可分为“海气 LNG”(即进口 LNG)与“陆气 LNG”(即国产 LNG),两个市场相互补充。 “海气 LNG”主要采用长约或现货方式在境外直接采购 LNG,通过国际 LNG远洋船运,进入国内沿海地区的 LNG接收站,在接收站码头卸载,以“液进液出”或“液进气出”的方式输送到应用市场,该市场以城镇燃气、工业燃料、化工原料、燃气发电需求为主,交通燃料需求为辅;在市场区域分布方面,“海气 LNG”市场主要分布在沿海接收站码头半径覆盖范围内的槽运市场及进入管网的管道气市场;在市场竞争方面,该领域涉及境外 LNG供应的稳定性、国际结算、远洋运输、接收及仓储、下游客户等环节,业务链条较长,具有一定进入壁垒,市场竞争相对较为缓和。 “陆气 LNG”主要采购境内井口原料气或管道气,通过液化工厂净化、液化、分离等工序生产出 LNG产品,应用市场以 LNG汽车加气、船舶加气等交通燃料市场需求为主,城镇燃气、工业燃料、化工原料、燃气发电市场需求为辅;在市场区域分布方面,“陆气 LNG”市场主要分布在原料气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在市场竞争方面,该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但在特定区域内,受 LNG运输半径影响,先进入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会占据相对有利的竞争地位。 2、LPG行业 (1)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持续稳步增长 2010年以来,我国液化石油气(LPG)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11-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3%。 2021年,我国 LPG表观消费量 6,988.11万吨,同比增长 10.59%。2022年上半年,我国 LPG表观消费量 3,658.09万吨,同比增长 5.06%。 图 7:2011年-2021年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 (2)化工原料用气需求增长是带动 LPG消费增长的主导因素 我国 LPG的用途包括化工原料、民用燃料、商用燃料、工业燃料和车用燃料。目前,化工原料 用气已成为占比最高的 LPG消费用途,亦为我国 LPG市场的主要增量。受近年来我国化工原料向 轻质化方向发展的影响,LPG作为比石油脑、煤等经济性及环保性更优的原料被大量运用;随着 LPG 深加工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大,用于化工原料的 LPG需求量得以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乡村振 兴战略的稳步推进,LPG民用气用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3)我国 LPG供需缺口扩大,进口依存度提高 我国 LPG供给来源主要为国产和进口,其中国产 LPG主要来自于石油炼厂,主要成分包括丙 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进口 LPG通常以丙烷和丁烷成分为主,纯度高、杂质少,并可根据实际 需求进行不同比例配比。 近几年,随着国内 LPG深加工装置产能的不断扩张,诸多石油炼厂将产出的液化气用于 LPG深 加工领域,导致国内燃料用气供应下降,需要进口 LPG进行补充;此外,PDH等 LPG深加工装置 的扩展也需要依赖大量的进口 LPG作为原料气,故国内 LPG市场对进口气依赖度逐渐提升。 根据金联创数据,2021年我国 LPG进口总量 2,449.40万吨,同比增长 24.63%,对外依存度持 续提升。受疫情影响,2022年上半年我国 LPG进口总量约 1,177万吨,同比下降 2.65%。 图 8:2015年-2021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出口数量 3、氢能源行业 (1)氢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被誉为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发展氢能已成为多个国家在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共同选择。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工业化国家均已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制定了氢能技术目标,氢能产业的商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国内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 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 1,2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到 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 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为 5%;到 2050年,需求量将达到 6,0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为 10%,产业链产值达到 12万亿元/年。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用氢 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的 19%;工业领域用氢 3,370万吨、建筑及其他领域用氢 110万吨,相当于减少 1.7亿吨标煤。 (2)氢能顶层设计落地,氢能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发展低碳能源成为时代重任。氢能作为清洁的低碳能源,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多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陆续出台,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 2022年 3月 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其中提到强化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着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储运、应用及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力争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 2022年 3月 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提出了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应用,以及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的若干具体路径,对氢能产业走向成熟,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深远意义。《规划》提出到 2025年,我国要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 200万吨/年;再经过 5年的发展,到 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 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2022年 6月 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要求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氢能储输用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产业化发展,打造规模化的绿氢生产基地;推广燃料电池在工矿区、港区、船舶、重点产生能源资源丰富、现代煤化工或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好的地区,重点开展能源化工基地绿氢替代;积极探索氢气在冶金化工领域的替代应用,降低冶金化工领域化石能源消耗。 (3)广东省积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2022年 2月 28日,广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征求《制氢加氢一体站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该规范适用于水电解制氢工艺的氢能汽车加氢站,制氢加氢一体站的氢气制备、输送、压缩、储存、加注等方面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要求,为国内该领域首个省级地方标准。 2022年 4月 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指出多渠道扩大氢能应用市场,聚焦氢能核心技术研发和先进设备制造,加快培育氢气制储、加运、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高密度储氢装备制造,短期加强高压气态储氢建设,长期布局低温液氢、低压固态储氢产业;利用低温氢燃料电池产业区域先发优势,形成广州-深圳-佛山-环大湾区核心区燃料电池产业集群;支持建设大型民用液氢示范工程;推进氢燃料电池产业园建设,建立广深高温燃料电池及系统研发制造基地;建立广州、佛山、东莞、云浮氢能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惠州、茂名、东莞、湛江氢能制储运产业集聚区。 2022年 7月 28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了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强调各有关地市和部门要把握机遇,用好用足国家鼓励政策,积极推动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持续提升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加快完善加氢站建设管理规范,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要求,积极支持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此外,统筹安排各级财政资金补贴支持整车、氢能供应等发展。 2022年 8月 12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科技厅等八部门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示范期末,实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八大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进入全国前五,形成一批技术领先并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现推广 1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目标,年供氢能力超过 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 200座,车用氢气终端售价降到 30元/公斤以下,示范城市群产业链更加完善,产业技术水平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推广应用规模大幅提高,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到 2025年末,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定位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立足于天然气、石油气等清洁能源产业,为广大客户提供用气保障能力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 LNG、LPG产品及服务。经过 30多年的发展,公司业务布局已涵盖国际采购—远洋运输—码头仓储—加工生产—物流配送—终端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了“海气 LNG端到端”(从资源源头端到直接用户需求端)的全方位布局;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陆气 LNG”资源与市场,努力打造拥有海气、陆气双资源优势的专业化综合性服务平台。 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甲醇、二甲醚(DME) 等。其中 LNG及 LPG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甲醇、二甲醚等化工产品是公司稳步发展的业 务,氢能是公司积极布局的新赛道业务。 图 9:公司“海气 LNG端到端”全产业链布局图 1、采购、运输模式 公司 LNG、LPG采购以境外采购为主,采购模式主要为长约采购与现货采购。公司与马石油和 ENI已签订 LNG长约采购合同,约定年度基础提货量、计量方式、价格计算公式、结算方式等,公 司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年度提货计划并实施。长约采购的 LNG气源为供应商所属的马来西亚及 印度尼西亚本土井口气,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司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公司与国际市场诸多知名能 源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凭借良好的国际信用,进行 LNG及 LPG现货采购,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 况及需求缺口灵活制定采购策略,并做好资金安排、船运安排、商检指定、报关卸货等。 此外,公司积极打造“海气+陆气”双气源资源池,在“海气 LNG”价格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 加大境内“陆气资源”现货方式批量采购(如向中石化、中海油、川渝 LNG工厂采购等),确保供 应链的安全及价格竞争力,提升客户粘性。 图 10:公司 LNG、LPG海外资源池分布图在 LNG、LPG运输方面,公司积极布局专用船运市场。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自有及租赁的运 输船 8艘,其中 5艘 LNG运输船(3艘自有,2艘租赁),1艘 LPG运输船(租赁),募投项目在 建 2艘运输船(1艘 LNG船,1艘 LPG船),能够完全满足公司 LNG及 LPG产品的周转与运输, 可以有效避免船运市场供给出现波动,及船运价格上涨对公司供应链造成的不利影响。 图 11:公司自有 LNG远洋运输船(船号:Global Energy) 2、接收、输配模式 公司拥有自主的 LNG、LPG接收码头,位于东莞市立沙岛,码头岸线 301米,海域面积 16.59 公顷,最大可靠 5万吨级船舶,共设有 3个泊位。在仓储方面,公司建有 16万立方米 LNG储罐、 14.4万立方米 LPG储罐、12.5万立方米甲醇储罐等,可实现 LNG年周转能力 150万吨,LPG年周 转能力 150万吨,能有效保证公司业务流的规模化周转及顺畅、高效。 图 12:公司位于东莞市立沙岛的 LNG、LPG接收码头及库区效果图 公司 LNG、LPG资源接收上岸并进入储罐后,通过“液进液出”及“液进气出”方式,将产品输送至目标客户端。在“液进液出”方面,截至 2021年末,公司在运营的 LNG槽车近百台,可保证液态产品的日常输送。在“液进气出”方面,公司投建的东莞市立沙岛 LNG接收站气化项目,总气化规模为 40万方/小时,并联通东莞市城市管网,可实现气态产品的高效输送。 此外,公司积极与国家管网公司开展中长期 TUA合作,在合适条件下通过国家管网公司的接收站码头实现 LNG异地上岸,助推公司 LNG业务摆脱单一码头依赖。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以境内直接终端用户销售为主,同时基于做大资源池为目的,在合适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国际业务。 在国内业务方面,公司通过“资源(LNG、LPG)+资产(码头、仓储)+市场”模式,服务半径覆盖了粤港澳大湾区较密集的用能群体,包括直接终端用户及中间商客户等。在客户结构方面,LNG业务下游客户中工业(园区)用户、燃气电厂、大客户等直接终端用户销量占公司国内销量的比重超过 70%;LPG业务用气结构中应用于终端居民用气的比例预计超过 80%,化工原料用气占比预计未来将持续提升。在 LNG业务策略方面,公司采用“长约气对应国内直接终端用户”、“现货气对应国际业务”的基本业务逻辑,确保长约定价与下游客户销售定价的相对一致性,提升价格弹性及顺价能力,当出现极端情况时,进行内外互补、合理修正。在 LPG业务策略方面,公司参照不同客户的资信情况、采购需求、前瞻合作等因素,制定了一套灵活的销售定价模式,通常以 CP、FEI或者附近石化炼厂挂牌价为基础进行计价。 4、服务模式 公司定位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能源服务是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公司现阶段实现转型发展和经营模式优化的重要方向,公司将加大能源服务领域的资源投入,持续提升服务类业务在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中的比重。现阶段,公司服务型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资产+服务”模式:依托于自身 LNG船运、LNG接收、码头仓储、LNG槽车物流等核心资产,为境内外客户及第三方提供运输、周转、仓储、物流等能源基础设施服务,以服务输出方式开展业务合作。 (2)“平台+服务”模式:利用自身在资源池、国际信用、专业、核心资产等综合性平台优势,参与到第三方国际 LNG交易环节,为客户提供交易及点价等服务。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端到端”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定位为“具有价值创造力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业务布局已涵盖国际采购—远洋运输—码头仓储—加工生产—物流配送—终端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了“海气 LNG端到端”(从资源源头端到直接用户需求端)的全方位布局。特别地,公司在“海气资源池”方面优势明显,在 LNG船远洋运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公司位于华南地区的 LNG、LPG接收站具有较强稀缺性。 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及关键核心资产的独特优势,可以极大提升公司业务的可控性,避免外部冲 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以提高公司产品周转能力和运作效率、降低中间环节成本。以船运为例, 在正常的海运假设条件下,自有 LNG运输船的单位运输成本较租赁方式降低约 37%;此外,在全产 业链布局对公司提升 LNG、LPG保供能力,做大资源池获取客户信任度,提高品牌影响力,挖掘潜 在价值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X优势+目标客户”模式下的综合竞争力 以 LNG业务为例,按照市场区域划分,分为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国内业务按客户类型划分, 又分为以工业(园区)用户、燃气电厂、大客户为代表的直接终端用户,以及以城市燃气、贸易商 为代表的中间商客户。公司不断强化不同类型客户的差别优势,形成了“X优势+目标客户”模式下 的差异化综合竞争力,增强客户粘性。 图 13:公司“X优势+目标客户”业务模式 (三)拥有规模化、稳定直接终端用户的清洁能源服务商 公司将直接终端用户作为 LNG市场开拓的重中之重,为客户提供专业、灵活的定制化一站式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要,为各类工业企业(如陶瓷厂、玻璃厂、食品厂、五金厂等)、工业园区、燃气电厂、大客户等各类直接终端用户提供气源供应、LNG气化站建设与管理、管网与储气站建设、专业安全与技能服务、技术咨询等综合服务,以满足客户对稳定气源供应的需求。公司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 5S能源供应与服务标准,包括先进的安全运营标准、领先的一体化设备安装运行标准、稳定质优的气源供应标准、个性化服务标准及节能技术标准。 截至 2021年末,公司直接终端用户超过 100家。2021年度,终端销气规模占国内销售量的比重超过 70%,客户黏性不断增强,价格弹性与顺价能力持续优化。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规模化、稳定直接终端用户的清洁能源服务商。 (四)良好的国际资信及充足的资源池保障 开展国际 LNG、LPG采购,对买方的资信要求较高。公司凭借优良的国际能源接收与储备库资源、良好的交易信用、充实的资金实力、所处地区广阔的市场容量等优越条件,与国际能源供应商常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基于良好的国际贸易品牌资信,公司境外采购及交易获得了国家行等多家大型内外资银行的授信与融资支持,涉及备用信用证、进口发票融资、跟单信用证、运费 融资、押汇、贴现等。 在资源池方面,公司已与马石油和 ENI分别签订 LNG长约采购合同(合同有效期最长至 2026 年 3月 31日),进行按约长期采购;同时,与国际市场诸多知名能源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进行 LNG、LPG现货采购,如马石油、卡塔尔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Vitol(维多)、Glencore(嘉能可)、 Marubeni(丸红)、Pavilion(兰亭)、Chevron(雪佛龙)、韩国 SK燃气等。目前,公司已形成稳 定、多元、可靠的“海气资源池”,并以国内“陆气资源”作为有效补充,打造“双气源资源池”, 确保供应链安全。 目前,在 LNG业务方面,公司是华南地区 LNG 流通市场的重要供应商;LPG业务方面,以 2021年进口量计算,公司是我国第四大 LPG进口商,华南地区第一大 LPG进口商。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体经营情况 2022年上半年,受地缘政治、俄乌冲突、“北溪-1”输气量下降、欧洲天然气短缺、美国德州 墨西哥湾自由港 LNG工厂火灾事故等因素影响,国际天然气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持续凸显,海气价 格较上年同期明显攀升,高价传导致使国内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公司经营带来较大挑战。 图 14:(左)国际市场 2020年、2021年和 2022年上半年 LNG现货中国到岸价; (右)国内市场 2020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和 2022年上半年国内 LNG均价走势 面对极度不利的外部环境,公司积极构建“海气+陆气”双资源池,调整和优化运营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客户用能成本,盈利能力实现稳步提升;同时通过上半年的“压力测试”,公司整体抗波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持续稳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95,928.58万元,同比增长 95.3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4,156.83万元,同比增长 61.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64,546.90万元,同比增长 46.90%。 截至 2022年 6月 30日,公司资产总额 912,443.56万元,负债总额 272,308.64万元,资产负债率 2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621,216.63万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 10.56%。 (二)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度,公司经营发展的关键词为“开拓”,按照目标明确、统筹规划、执行有力、管控有度、高效协同的发展思路,在业务链条、业务方向、业务手段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确保各业务板块内部关键经营考核指标的达成。 1、LNG、LPG业务实现稳健、创新发展 2022年度,在核心主业经营策略上,公司提出了“四稳”方针,即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求变、稳中求胜,推动 LNG、LPG业务稳健、创新发展。 LNG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在资源池方面:面对极度不利的外部环境,公司实施资源池国际国内双循环,完善国内采购渠道,构建“海气+陆气”双资源池,调整和优化运营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客户用能需求;在终端市场方面:用户为主,城燃、贸易商等中间商客户为辅的客户结构。报告期内,鉴于终端气价水平整体偏高,公司以优化存量客户用能成本、提升存量客户黏性为基础,审慎拓展新增客户,确保终端市场的稳健发展;在服务型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加大能源服务领域的资源投入,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通过“资产+服务”、“平台+服务”等模式,为境内外客户及第三方提供运输、周转、仓储、物流、交易、点价等综合服务,服务型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LPG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夯实在华南地区、港澳地区 LPG市场的领先地位,积极开拓湖南、广西、江西等周边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在巩固民用气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强化在化工原料用气市场的布局与投入力度,包括业务策略制定、考核目标确定、团队搭建与优化、激励方案等,山东区域化工原料气业务取得积极突破,为公司 LPG业务走出华南区域、进入化工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公司围绕“扩码头、进化工、搭平台”的 LPG业务发展战略,推动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报告期内,公司与惠州市港口投资集团、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投资等相关方达成协议,拟共同投资建设液化烃码头项目(5万吨级),并与惠州港公用液体化工码头、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投资、湖南宇新化工等相关方共同投资建设配套 LPG仓储基地,打造“码头+库区”一体化服务模式,为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湖南宇新化工可降解塑料项目、公司 LPG业务及化工园区的其他潜在客户提供一体化配套服务。 2、积极推进森泰能源100%股权收购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上陆地、到终端、出华南”的 LNG业务发展战略,快速布局中上游资源领域,积极推进森泰能源 100%股权收购项目。本次交易中,公司拟向 New Sources、李婉玲等53名森泰能源股东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森泰能源 100%股份,其中以现金支付人民币 60,000万元,以发行的股份支付人民币 12,000万元,以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支付人民币 108,000万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 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 120,000万元),用于建设 20万吨/年 LNG产能项目、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本次交易相关费用。 自 2022年 1月 4日公司股票停牌并正式启动项目收购以来,公司组织相关中介机构完成了对标的公司的审计、评估工作,先后审议并披露了本次交易的重组预案、重组草案等与本次交易相关的文件,并完成了审计报告及备考审阅报告的加期审计及更新等,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次交易正在证监会行政许可审查流程中,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该项目的审批及实施。 3、完成购买华油中蓝28%股权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 LNG业务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积极布局川渝区域的中上游资源领域,在推动森泰能源 100%股权收购项目的同时,按照错位对标、协同发展的整合思路,选择优质合作项目并高效率推进。报告期内,公司筹划通过现金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为 2.26亿元)购买华油中蓝 28%股权,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22年 6月,公司完成相关资产交割和工商变更手续。 华油中蓝是西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天然气液化工厂,物理气源来自中石化元坝气田,一期液化产能达 150万方/天(折合 30万吨/年),主要供应 LNG加气站等终端客户;二期液化项目已完成征地、公用辅助工程建设,预计建成后将额外新增 30万吨/年产能。 本项目实施后,将助力公司打造“海气+陆气”双气源格局,降低波动性,在突破公司原有市场辐射范围,间接实施“出华南”战略的同时,间接切入汽车加气市场,拓宽终端应用领域。 4、积极推动氢能业务布局 2022年以来,公司按照氢能业务战略规划,积极推动与巨正源 PDH工业副产提纯氢项目的合作,并择机推进天然气重整制氢、电解水制氢等不同制氢方式项目的落地,实现在制氢领域的突破;同时,根据下游终端用户氢气需求情况,加强与燃料电池行业的紧密合作,甄选合适位置,加快加氢站或加气/油站改装加氢站的落地;报告期内,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东莞市加氢站“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到 2025年前,东莞市共建加氢站 29座,公司参股企业中油九丰(公司持股 49%)所属分布在樟木头、塘厦、常平、东城的 LNG加气站纳入东莞市近中期加氢站总体布局规划,实施类型为加氢站、加氢(加气)站或加氢充电综合能源站。此外,公司将密切关注“川渝氢走廊”政策的实施情况,积极推动森泰能源 100%股权收购项目,借助森泰能源在井口原料气、加气站,以及四川区域低成本水电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筹划跨区域布局氢能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5、推动公司集团管控模式的落地,强化内部管理 为满足发展需要,公司根据不同产品、业务链条以及业务资质属地监管原则在各地设立、投资了约 60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已形成集团型企业管理架构。报告期内,公司充分考虑各业务板块/事业部的战略定位、业务特点、风险类型、治理结构等因素,区分财务管控、战略管控、价值链管控、约束、资源整合、信息沟通等核心问题,降低公司控制风险。报告期内,公司重新梳理整合集团各职能部门,提升职能部门运作效率及服务支持能力,强化支持事业部发展的合力;继续提高集团层面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完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流程控制、信息化等重要体系,为高效管理提供抓手。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主营业务分析 1、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102.35%,主要系公司 LNG产品采购单价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及 LPG产品采购数量及采购单价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34.71%,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增长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管理费用费用同比增长 36.84%,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管理人员薪酬及中介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591.39%,主要系公司持有的美元资产在报告期内实现汇兑收益增长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808.60万元,同比增长 538.13%,主要系报告期实现盈利,且期末库存水平降低从而减少了经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4,207.18万元,同比减少 58.38%,主要系报告期内投资项目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25.39万元,同比减少 91.92%,主要系公司于 2021年 5月收到 IPO募集资金所致。 2、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注 1:货币资金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盈利、增加了经营现金流所致; 注 2: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申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所致; 注 3:应收票据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采用票据结算方式的国内销售金额减少所致; 注 4:应收账款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增长所致; 注 5:预付款项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 LNG业务采购规模增长,预付款同步增加所致; 注 6:其他应收款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联营公司华油中蓝实施利润分配,且报告期末尚未收到股利所致; 注 7:存货减少主要系公司上年末冬季补库所增加的库存在本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所致; 注 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收回融资租赁保证金所致; 注 9: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购买华油中蓝部分股权所致; 注 10:在建工程增加主要系公司根据 LNG运输船的实际建造进度进行工程确认所致; 注 11: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主要系公司根据 LNG船的实际建造进度结转预付工程款至在建工程所致; 注 12:短期借款增加主要系本报告期短期经营资金需求量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 注 13:交易性金融负债增加主要系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在报告期末产生浮亏所致; 注 14:应付账款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采购量增长且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货款未达结算期所致; 注 15:预收款项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 LNG运输船租结算模式由预收变更为当月结算所致; 注 16:其他应付款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收到 LNG运输船处置保证金所致; 注 17:租赁负债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支付 LNG运输船租赁款项所致; 注 18: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主要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套期方案已完成所致。 (注:以上指标变动情况按变动比例达 30%及以上的标准列示。) 2、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 3,143,289,304.42(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34.45%(其中流动资产占境外资产的比例为 62.38%)。公司主营产品 LPG、LNG主要从境外进口,公司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区设立多家全资境外子公司作为国际采购平台,掌握海外核心供应商资源,与国际能源供应商常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无 3、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四)投资状况分析 1、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因业务发展需要,报告期公司股权投资金额为 23,902.27万元,上年同期股权投资金额为1,470.00万元,同比增长 1,526.00%。 (注:上述股权投资不包括公司对并表子公司的投资) (1)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币种:人民币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控股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 单位:万元:币种:人民币
单位:万元: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全球经济恢复不确定性风险及新冠疫情风险 从目前情况看,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周期仍处低谷,经济增速放缓。报告期内,受能源价格高企、地缘冲突、通胀加剧等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波动性强、脆弱性高、结构性失衡等特征凸显,而国内经济形势受诸多因素影响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新冠疫情已演变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宏观经济和相关行业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随之可能带来国际汇率波动、海运费用上涨、上下游行业供需波动等诸多不利影响。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报告期内国内局部地区受疫情冲击,且未来疫情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及时调整优化,充分挖掘内生增长动力与发展潜力,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波动冲击带来的影响。同时,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及国内新冠疫情的最新发展,采取积极的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确保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主营产品具有同质性,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虽然受产品销售运输半径的限制,同一经营区域内的竞争者数量相对有限,但若公司经营区域内出现新的竞争者,或现有竞争者的产品供应提升,或如果公司不能维持价格优势和较高水准的运营管理及服务,将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公司位于东莞市立沙岛能源基地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稀缺性,业务覆盖半径内优势较为明显;此外,公司积极构建“海气+陆气”双气源,优化气源综合成本,提升价格优势;同时通过持续提高直接终端用户的销售规模与比重,不断强化客户黏性,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3、上游采购及其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产品为 LNG、LPG,采购主要来源于国际市场。在国际采购过程中,涉及到国际贸易多个环节,同时受国际政治环境、出口国对华贸易政策等方面影响,存在一定的境外采购风险。此外,公司采购定价主要挂钩国际市场指数,若 LPG或 LNG市场指数或原油市场指数剧烈波动,公司上游国际采购价格也将随之波动,公司将面临采购成本波动风险。 公司一方面通过长约采购方式,确保采购“量”的稳定性和“价”的合理性,平滑和降低采购环节的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公司实施资源池国际国内双循环,积极补充国内气源采购渠道,构建“海气+陆气”双气源,减低单一气源波动风险,特别是在海气价格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大境内“陆气资源”批量采购。此外,公司紧密跟踪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强化分析研判,通过对冲金融工具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更重要的是,公司已形成“长约气对应国内直接终端用户”、“现货气对应国际业务”的基本业务逻辑,确保长约定价与下游客户销售定价的相对一致性,提升价格弹性及顺价能力,当出现极端情况时,进行合理修正,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4、“照付不议”采购模式的风险 “照付不议”是天然气贸易的国际惯例和规则,通常指在合同中约定供气的数量要求。根据公司与马石油签订的 LNG长约采购合同补充协议及与 ENI签订的新 LNG长约采购合同,公司需在2021年-2026年 3月内完成不少于 495万吨的 LNG长约采购量。若因公司原因导致公司的实际提货量未达到“照付不议”合同约定量,且公司与上游供应商无法进行协商调整或公司无法协助卖方寻找合适第三方进行转售,则公司可能会面临就未完成合同约定采购量的部分对给卖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风险。若上游供应商无法按约定供货,则可能会对公司 LNG供应的稳定性带来一定风险。 尽管公司与马石油、ENI签订了液化天然气“照付不议”采购合同,但鉴于公司与其已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供需双方仍可通过协商等方式对合同数量、提货时间等“照付不议”相关约定进行适当调整。对此,公司将根据实际经营需求,合理配置长约采购与现货采购的期间及比例,实现长约与现货的优势互补。 5、开展衍生品投资的风险 为减少上游采购价格、下游销售价格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公司按照行业惯例通过金融衍生品开展套期保值等衍生品投资,但若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等价格指数及汇率因突发事件发生超预期的波动或公司套期保值业务操作不当,公司可能面临衍生品投资业务出现大额损失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 对此,公司已建立《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及相关内控制度,对公司衍生品投资的决策权限、授权、及风险控制等进行明确规定,以有效规范衍生品投资行为,控制衍生品投资风险。 6、资产重组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公司于 2022年 1月 4日开始筹划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拟利用资本市场平台通过外延式并购助力公司发展。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次交易正在证监会行政许可审查流程中。公司本次交易尚需获得证监会核准,能否获得核准及最终获得核准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公司资产重组事项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 对此,公司将与交易对方并协同相关中介机构加快工作进度,严格按照证监会对资产重组事项的有关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公司将根据本次交易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目前公司的上游采购主要来源于国际市场,采购结算货币主要为美元,并持有一定的美元资产。 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公司结算的采购成本也将随之波动,持有的美元资产也将相应产生汇兑损益。尽管公司在国际采购环节为锁定汇率会执行部分远期购汇操作,但仍然难以完全消除各类政治、市场变化导致的美元汇率波动对采购成本和汇兑损益的影响。 对此,公司将合理控制美元资产规模,降低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并加强对汇率波动研判,利用外汇套期保值,包括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外汇期权以及其他外汇衍生品业务等,防范或规避外汇波动风险,提高抵御外汇波动风险的能力,增强财务稳健性。 8、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经营的各类产品属危险化学品,公司产品的采购、运输、生产、储存、配送、销售过程对安全有较高要求。如果公司在产品流转环节中存在操作不当、管理不到位,则会形成安全隐患。 对此,公司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公司建立了用于预防、监控、预警和减轻安全风险的完备体系,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在日常经营中,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自公司成立至今,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二)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股东大会情况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