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电气风电(688660):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电气风电: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660 公司简称:电气风电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有关风险的说明。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缪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黄锋锋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芳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 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2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6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2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6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注:本报告中所涉数据的尾数差异或不符系四舍五入所致。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注1、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上年度受政策影响,海上风电市场出现装机高峰,整体交付量较大,本期受在手订单的项目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订单交付延期,导致同比波动明显。 注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度营业收入规模下降,毛利规模下降。 注 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下降,主要是因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而下降。 其他说明详见第三节“六、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中的相关内容。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行业基本情况 1、报告期内行业主要政策回顾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承前启后之年,处于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起步期,也是风电行业全面实现无国家补贴平价上网的第一年。随着国家双碳“1+N”顶层政策体系设计出炉,3060目标的发展路径更加明晰,能源体系顶层设计文件亦陆续发布。2022年上半年,国家多部委针对新能源行业做出工作部署,先后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2022年新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延续平价上网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将进入向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22年1月至6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210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1,26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7万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场发电量为3,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15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58小时。以上相关数据表明,2022年上半年国内风力发电市场平稳运行。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设备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后市场配套服务,同时推进风资源开发和服务业务,实现各块业务联动。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产品基本实现了全功率覆盖和全场景覆盖。产品覆盖2MW到11MW全系列风电机组,主要应用于陆上和海上场景的风力发电。 其中,报告期内销售的陆上风电机组主要是2.X系列、3.X系列、4.X系列,海上风电机组主要是4.X系列、5.X系列、6.X系列、7.X系列、8.XMW系列。 (四)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在报告期内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 1、风力发电机组整机业务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获取项目订单,采用“按单定制、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方式,通过向上游符合相应标准的供应商采购定制化及标准化的风机零部件,由公司生产基地完成风力发电机组的装配、测试与生产,完成订单交付。 2、风资源开发业务 该业务是风机整机业务向下游的延伸,主要包括风资源开发、电站投资及建设、风场运营或转让等环节。公司独立或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风资源、投资风电场,待项目建成后,或自持运营获取发电收益,或通过项目转让获取投资收益。 3、服务业务 该业务主要涉及风机的增值服务、风场管理优化、人员能力提升等,包括备件方案、精益运维、专项运维、智能装备、智能资产管理、风场技术改造、培训与咨询等。公司根据业主方实际业务需求,对项目所涉及的人员、技术、物料、装备等方面进行任务分解,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专业化服务,服务完成后由业主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验收。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目前,公司是国内具备领先风电整机设计与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基本实现了全功率覆盖和全场景覆盖。陆上产品方面,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先进的陆上风电整机制造商与服务商之一;海上产品方面,公司掌握了先进的海上风电研发、供应链管理、制造和运维能力,在具备一定海上风电技术开发能力的基础上,从技术引进发展到自主研发,不断提高海上风电机组的环境适应性和发电收益,树立了国内海上风电整机领域的龙头地位。 除风力发电机组整机设计技术外,公司还具备了以叶片技术、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风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在关键部件、关键技术上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与优势。公司注重“风机场网环数”全面发展。 公司积极布局行业前沿产品,积极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前瞻性地把握行业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成功构建了数字化顶层设计级别、智能化生产制造级别、整机系统级别、核心部件级别、风电场级别的核心技术能力,正在逐步实现从整机制造商向风电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转变。公司主要核心技术体系与内容概述如下表: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产品方面: (1)海上产品研发进展: 2022年6月,公司开发的“Poseidon”海神平台首台EW8.X-230机组样机成功下线。该款产品该款产品具有更大的单位千瓦扫风面积,旨在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中低风速海域风场资源,为国内海上风电走向平价市场提供优质机组解决方案。 2022年7月,经过部件测试与整机车间测试,公司开发的“Petrel”海燕平台首台EW11.0-208机组在广东汕头顺利完成吊装,是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已完成吊装的最大兆瓦级海上产品。该机组将于下半年开始批量交付。 (2)陆上产品研发进展: 公司在卓刻平台上共计开发了 WH6.25N-172、WH4.65N-182、WH5.0N-182、WH5.6N-182 和WH6.25N-182等5款机型,其中WH4.65N-182、WH5.0N-182、WH5.6N-182和WH6.25N-182等4款机型均已完成样机下线,并于今年7月开始陆续批量生产,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卓刻平台WH6.25N-172机型样机试制工作。 为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在卓刻平台基础上通过技术突破和创新研发了容量更大、叶片更长的陆上大容量产品平台。该平台容量将覆盖到5MW~8MW级别,叶轮直径超过200米,能够适应国内从北到南的大部分市场,兼具大容量和高捕风发电能力等优势。该平台下的5款产品均已在报告期内取得设计认证。 技术方面: (1)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穿透: ① 大叶片设计与制造技术: a.2022年3月,公司研发的S89叶片通过静载测试,全面应用于卓刻平台产品,并于今年5月开始批量交付。S89采用叶片轻量化设计理念,从气动设计源头上着手,优化结构设计,力主平衡叶片重量和结构可靠性,是公司为平价时代而设计的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叶片。 b.2022年7月,公司研发的S112超长海上风电叶片顺利下线。该叶片长达112米,是目前国内最长海上风电叶片,其下线标志着公司迈上了海上风机大风轮时代的新台阶。S112叶片具有如下设计优点:采用高升阻比/低粗糙度敏感性的翼型族,在有效提高风能捕获能力的同时仍能保证在各类风场的复杂环境下仍能保证高鲁棒性(即复杂环境下仍具有安全稳定运行能力);采用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平台设计技术,对叶片气动性能、结构经济性和整机载荷进行迭代优化设计,使整机效率达到最优平衡;采用碳纤维叶片设计技术,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的比模量高、比强度高等优势,使机组更加轻盈高效;采用面向制造的模块化设计,为未来提升批量制造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 塔架技术: a.钢-混凝土混合塔架(以下简称“混塔”)技术研发与制造: 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完成预研可与风机强耦合的模块化混塔模具,该模具可按不同模数调整管片壁厚,在满足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又能提高所生产的混塔搭配主机的适用范围和适配精度。 相应自研开发完成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基地布局的模块化混合塔架体系,可根据不同风场项目的需要适配轮毂高度为120米-180米区间内的所有陆上机型,从提高标准化程度、规模化效益以及长周期高效适配主机迭代等方面提升公司风电机组的综合竞争力。 b.新型结构塔架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新型结构式钢塔的设计工作。该技术将大幅度提升结构承载能力,为陆上大兆瓦低风速机组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支撑结构方案。目前应用该技术的塔架已进入生产制造阶段。 ③ 驱动链技术研发: 公司已完成了新型紧凑型半直驱驱动链拓扑结构设计,该结构类型的驱动链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目前已经应用于卓刻平台和“Poseidon”海神平台。此外,自主配套开发的国内首款直冷中速永磁同步发电机,通过系统性优化,扭矩密度更高,并充分考虑了在不同产品平台上实现通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该款发电机的模块化程度。 (2)整机载荷控制技术: 公司提升并优化了MBC(基于模型的智能控制技术),建立了关键部件的载荷估计器,降低了机组载荷,提升了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风机已有的主控系统基础上,公司在风机侧加装智能终端,形成风机的“双大脑”系统,并为该智能终端开发了健康监测、不平衡计算、寿命估计、工况识别等多款应用软件,可大幅提升了机组智能化水平。 (3)数字化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在风机端和风场端全面推广和应用包括智能控制系统WT-Agent、端智能终端&远程听诊系统Edge-Agent、风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Park-Agent等在内的多款数字化产品。根据以上数字化产品实际应用的情况,对其快速升级,增强了风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客户数字化体验。 在公司云端全面推广应用以下数字化产品并根据应用情况对其进行迭代优化:①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系统Prognostic-Agent升级了故障预测算法,可提升故障预警算法准确性;②智能诊断软件平台Health-Agent已覆盖逾千台风机,报告期内公司对其预警工程算法进行迭代升级,提升了对大部件“健康状态”的预警准确性;③风电场数字化设计平台WindSight升级优化了流体计算算法和软件执行效率,计算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得到提升,能为客户带来更精准便捷的风资源评估服务。 (4)深远海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深远海关键技术研发与布局,继2021年完成水池实验后,完成了风机与浮体的详细设计迭代,并对风机+基础的一体化载荷仿真进行优化,相应改进了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漂浮式风机的运行载荷,提升机组的发电量。 (5)全生命周期优化: ① 整机生命周期优化: 陆上机组: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的3MW和 4MW 级陆上风机产品(包括WB3.0N-150、WB3.6N-168、WB4.55N-168 等机组)已完成调试、运行和维护技术闭环,以及批量问题解决和优化升级,并基于批量风机现场运行情况进行整机系统优化和定制化优化升级,从而提高产品制造可靠性、运行稳定性和发电能力。 海上机组: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完成批量安装海上风机共计约8.5GW,对应的各平台产品均已进入生命周期稳定运行阶段。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着重对于WG5.55F-172机组W6.5F-185机组进行生命周期运行的验证,消除机组小批量运行的故障,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提升了机组的运行稳定性与发电效率,同时也为新产品开发提供设计经验,提升设计可靠性。 ② 部件及整机设计工具的优化: 整机设计工具链优化:公司完成了全新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一期部署,并在报告期内对该系统进行了迭代优化。公司定制开发的这一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对研发流程再造、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实现对产品定义、研发项目管理与产品开发流程、研发工艺协同、可配置BOM(Bill of Material,即物料清单)、一体化变更等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业务的数字化,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起覆盖产品研发需求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平台。 部件设计工具优化:公司持续优化叶片数字化设计平台,2022上半年度实现了叶片气弹设计大部分流程的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叶片的迭代效率,梳理了基于MBD(Model Based Design)的叶片设计流程梳理及标准化。该叶片设计平台功能覆盖并打通了翼型设计优化、叶片气动-结构-载荷一体化设计、有限元结构设计、工艺制造等模块。同时,公司完成部署了全新的塔架参数化设计平台,开发并完成了基于马可夫矩阵的塔架主体自动升级优化设计功能,嵌入到塔架设计工具链平台中,提升了塔架设计优化效率。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注: 1、相比2021年末年报,已完成结题的项目包括:“风电机组可靠性和并网测试技术研究”、“风电前瞻性技术预研与研究” “下一代风机载荷仿真技术开发”、“叶片关 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陆上2.5MW平台优化及产品研发”、“陆上3-4MW级产品开发(二期)”及“海上台风型产品研发”。相应成果见本文“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以 及2021年报中“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2、基于双碳背景、大兆瓦风机产品及技术研发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对“6MW直驱型海上风电机组系统优化设计、先进制造及验证技术”、“陆上3.X产品研发”、“陆 上4.X产品研发”、“陆上5.X产品研发”、“海上3-5MW产品研发”、“海上6-8MW产品研发”、“海上中低风速产品研发”、“海上大兆瓦产品研发”、“深远海和综合能 源技术研究(二期)”等研发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投入需求相应调整了预算,并新开“陆上大兆瓦产品研发”、“海上大兆瓦产品研发(二期)”两项目。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产品前沿占位与精细化优势 公司积极布局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前沿类产品。风电行业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大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的产品开发能力与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将成为风机整机厂商未来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风机产品已经实现了能够满足目前市场的全功率与全场景覆盖,可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进行差异化设计。并且还可为各类产品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更高效稳定的风场项目运营与投资回报。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的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在中国海上风电样本库,已经在大型风机的研发设计与产业化落地上具备领先的技术积累,构筑了高可靠性下的整体最优解决方案能力。长期的技术深耕与前瞻性的产品布局有力支撑了公司未来发展与市场竞争力。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海上“Petrel”海燕平台、“Poseidon”海神平台和海陆共用卓刻平台上,公司根据市场当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开发了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海陆大兆瓦风电机组。 2、核心技术与研发体系优势 公司具备国内较强的整机及关键零部件设计能力,陆上产品基本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海上产品已经从技术引进发展到实现自主研发,掌握了先进的海上风电研发、供应链管理、制造和运维能力。除风力发电机组整机设计技术外,公司还具备了以叶片技术、控制技术为代表的风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具备了领先的装备制造能力,形成了由数字化顶层设计、智能化生产制造、整机系统、核心部件、风电场等各个级别组成的核心技术体系优势。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进行对包括叶片、驱动链、塔架等在内的核心部件从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穿透掌握,更进一步提高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设计质量、可靠性和系统协同性,增强公司对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同时,公司采取开放式研发策略,除上海研发总部以外,还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中心、广东研发中心、杭州研发中心、大连研发中心及西安研发中心,报告期内积极筹建兰州研发中心。其中,欧洲研发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向国际化道路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公司还与上海挪华威认证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认尚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研究机构以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兰州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充分运用风电领域的国内外优势资源,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体系,构建了产品、技术、研发的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引擎。 3、市场区域与风资源覆盖优势 以布局全国性的生产制造基地为基础,联动区域运维中心、销售分公司等组织,基本构建了辐射全国各地的高效高质量服务体系与能力,基本实现了全国各地重点市场客户、资源、人才的覆盖。尤其是海上风电领域形成了对福建、江苏、广东、山东的海上风电重点风资源地区的覆盖与多地联动,稳固公司在海上风电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持续强化营销力量向北京营销中心及重点区域布局:北京营销中心开展对北京央企客户总部联络及现场沟通,促进了客户总部关系的维护与信息的获取;五个陆上与两个海上区域公司,关注区域市场中的重点市场,在新能源资源开发以及与地方能源企业的合作中取得进展。 4、产品品牌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已形成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体系的产品体系、优质的产品质量、可靠的服务能力。公司产品经过市场多年的验证,获得了具有竞争力的客户口碑、建立了稳定优质的客户群网络。目前,公司是国内风电项目风机设备首选供应商之一,市场知名度高,具有较为突出的品牌优势。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自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国家多部委制定并发布了系列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攻坚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22年上半年度风电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下持续高质量跃升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发布,2022年1月-6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万千瓦,同比增长19.37%。 2021年度是国家对海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海上风机市场出现了装机高峰,整体交付量大且交付均集中在前三季度。2022年上半年度,国内海上风机交付及装机量在装机高峰后相应有所回落,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度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7万千瓦,同比减少87.42%。同时,在手订单的项目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订单交付延期。此外,由于国家对风电市场上网电价补贴政策退坡,海上、陆上风机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上各项因素导致公司2022上半年收入规模相较去年同期有较大降幅,净利润随收入规模相应减少。 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公司紧密结合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采取各项措施主动应变,同时抓住“双碳”目标带来的行业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开展以下各项工作,力争稳步推动公司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 1、以整机业务为战略支点,打造具有技术优势的风机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技术研发,落实技术迭代。为顺应风机大型化趋势,上半年持续优化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加快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4 款卓刻平台产品已陆续完成样机下线并于今年7月开始批量生产。公司在卓刻平台基础上升级推出了新一代陆上大容量平台,强有力地提升了陆上产品的竞争力,该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已经获得批量订单。“Poseidon”海神平台产品EW8.X-230和“Petrel”海燕平台产品的EW11.0-208两款新机型已经分别在山东、广东获得了首个批量订单,同时12MW级以上半直驱海上产品研发已经在报告期内启动,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市场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2、深入穿透核心部件产业链,构建成本可控、供需平衡的部件供应体系 随着风电行业平价时代的开启,风电整机市场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愈加强烈,各大整机商对核心重要部件的产业链穿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前述研发成果中所述,公司从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对包括叶片、驱动链、塔架等在内的核心部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技术穿透掌握,不仅提高了这些核心部件的设计质量以及与整机的系统协同性,还增强了公司对关键核心部件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将为公司实现成本控制策略、保证交付进度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3、强化市场营销布局,实现全方位业务拓展 公司持续挖掘风电市场潜在商机,对陆上市场,结合各省份新能源发展规划,针对全国各陆上区域不同的市场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营销及风机选型策略,进一步拓展市场;同时依托公司原有的海上市场优势,持续跟踪沿海省份海上风电规划,在广东、山东等省份获取市场订单的同时,公司对海上市场的战略发展也在海南、江苏、浙江、辽宁等省份持续迈进,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零碳装备产业项目也正式落户海南洋浦,推动当地低碳发展。对于海外市场,公司明确了韩国、柬埔寨、越南、东欧、中亚作为市场开拓的重点区域,积极推进属地化团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订单3,443.40MW,其中已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订单1,927.20MW,累计在手订单9,866.60MW。 4、持续推进资源开发合作,发电收入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跟进新一轮国家沙漠、戈壁、荒漠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进度,制定差异化的项目方案。针对甘肃、四川、内蒙等重点区域加速前期布局,积极对接地方政府,争取资源份额,为后续获取订单及提升市场份额打下良好的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持风场中已完成建设的装机容量为109.4MW,在建的装机容量634MW。 同时,公司以参股形式投资了多个风电项目,根据各个参股项目的持股比例折算,共计资源持有量为220.65MW左右,其中已完成建设的装机容量为170.65MW,在建的装机容量为50MW。 报告期内,公司自持风场中已建成的装机为公司带来的发电收入为3,961.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8.43%。 5、提升运维能力,完善后市场服务业务经营体系 通过自研的齿轮箱空中维修、6MW 变压器空中更换等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工装不断得到有效验证,能有效降低运维作业成本、提高运维效率。同时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业务,进一步提升运维服务质量。 公司深入布局以大容量的新型风电机组替代老旧小容量风电机组(“上大压小”)的风场改造市场,推进定制化风机替代、叶片梯次更换、叶片回收再造利用、深远海叶片运输船开发等业务模式,完善质保期外业务的运营体系,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后服务服务市场中持续提升行业竞争力。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质保期外服务业务新接订单金额为 2.31 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收入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 6、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主动优化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 应对“双碳”新形势和竞争合作新挑战,公司主动优化“十四五”战略规划,战略意图扩展为:践行“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为核心主业,以风电为战略支点,纵向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垂直整合,横向打造多链共生生态,拥抱“Wind to X”的智慧能源新生态未来。 “精于风”是为纵向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以“一体两翼”格局做深做强。其中,“一体”为风力发电设备设计、制造、销售业务,是公司的战略支点;“两翼”是在上游对核心部件进行布局、在下游拓展风电设备的服务。上游核心部件布局可助力整机业务穿透核心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整机业务发展的同时为下游的服务业务提供规模支撑,并随着整机技术实力的提升来拓展服务业务的利润空间。同时公司将继续发展风资源开发以及项目投资的业务。“不止于风”是为横向多链融合,通过链赋能赛道、链应用场景,并且围绕赋能赛道和应用场景来链朋友圈、链数据,打造共生生态,拓宽发展边界。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五、风险因素 √适用 □不适用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研发风险 风电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技术迭代及客户要求的提升将对公司研发与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将持续对技术研发进行投入,但公司能否顺应未来风电市场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的领先性,推出更受客户认可的产品具有一定不确定性。针对这一潜在的风险,公司在制定产品战略规划和技术战略规划时,将深入洞察市场、挖掘客户需求,主动研判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市场推动、技术拉动的双轮驱动制定产品和和技术战略规划,提高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较大。目前公司具备一定的人才优势,已形成一支稳健高质量的技术研发和技术管理队伍。如果公司不能有效的培育、选拔、任用、留住现有技术人才,并吸引新技术人才,将会导致公司失去人才优势而对技术核心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采取多方面举措,一方面提升核心技术知识的数字化沉淀,同时在持续加强核心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公司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核心技术是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核心技术的保密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如果在经营过程中,因核心技术信息管理不善导致核心技术泄密,将对公司的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优化核心技术信息的权限管理体系,确保公司核心技术避免发生泄密风险。 (二)经营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风电行业进入平价时代以来,海上、陆上风机价格均持续走低。2022年上半年度前期,供应链大宗原材料的价格仍呈现上涨的态势,虽然近期大宗原材料价格已开始回落,但是短期内需要交付的风机订单均已完成所需原材料的采购并开始生产,因此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要体现在公司的经营业绩上还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公司需要不断优化设计和技术迭代更新,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性能、高品质产品。同时持续控制成本,做到技术领先下的成本领先,否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或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公司将发挥技术优势,研发创新,顺应市场机组大型化趋势,推出适应不同市场环境需求的新产品。对各核心部件进行全方位的技术穿透,加强产品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应用,并对关键资源进行提前锁定,有效控制成本,化解市场竞争的风险。 2、核心零部件交付风险 随着全球风电装机需求的释放,全行业的芯片都处于缺货状态,导致相关部件交付周期拉长。 同时受到国际形势恶化的影响,部分国际班列停运,主轴承等部分依赖进口的核心部件的交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上供应链的风险因素可能对公司后续的正常生产经营及订单交付造成影响。为应对供应链可能带来的风险,公司实施战略采购,加速国产化进程,优化供应链,深入到核心部件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和制造过程,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确保有序生产与交付。 3、运输交付风险 随着国内海陆风机大型化发展趋势愈发显现,风机主机设备及叶片尺寸、重量逐步增加,可适配物流运输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长途运输车辆、专用倒运车辆、海运船舶等)资源紧张,超限物流审批周期变长,可能导致产品物流运输周期延长,物流成本增加,影响订单交付及收益。公司为此积极推进主机设备可拆解分体物流方案的实施,控制单体运输尺寸重量上限,以扩大可适配物流设备的范围。同时,提前参与设计布局新型风电专用倒运设备及海运船舶,进一步整合锁定物流运输资源,确保物流成本可控,降低交付风险。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较大的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及列示在流动资产的合同资产账面价值期初合计为8,417,106,861.59元,期末合计为8,666,489,349.28元,占期初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7.42%和33.87%,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较大,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如果下游客户出现资金状况紧张或其他影响回款的不利情形,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结合不同订单项目、不同客户的特点,形成差异化的客户信用管理政策,改善客户信用期,健全应收款项催收机制,提高收款效率。 2、对政府补助存在一定依赖的风险 上期和本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 39,637,435.63 元和 117,375,251.41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14%和84.78%,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增长幅度较大。若未来政府相关政策或补助发生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业务创新,不断提高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3、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随着国家对风电行业补贴政策的退出,风机售价快速下降,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如果公司产品成本下降的速度无法与市场价格下降的速度相匹配,可能会导致公司毛利率水平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进而导致公司业绩的波动。公司将积极推进机组大型化的研发落地,优化载荷控制的同时提升机组平台化、模块化程度,并从物料、物流、制造等全方位落实成本压降,确保公司的毛利维持在稳定水平,以应对市场价格下降带来的风险。 (四)行业风险 国家支持与引导政策调整的风险 我国风电行业未来持续与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将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国家支持与引导政策调整将影响风电场投资者投资意愿与风机整机行业景气度,进而对公司整机业务的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紧密跟踪行业相关政策动态,分析并识别对行业、公司的影响,前瞻性地做出相应策略调整。 (五)宏观环境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的风险 根据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情况,仍然存在疫情反复的风险,可能导致产业链相关环节、公司生产基地出现开工率降低或主要原材料、产品运输延迟的情况。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防疫管控政策并执行落地,做到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应急处置更加快速精准、防范措施坚决落实到位。公司将根据交付计划合理安排各生产基地的生产节奏,并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锁定整合物流运输资源;定期摸排供应商所在地防疫政策,对于突发情况提前做好规划与预案,加强供应链应急保障供应能力;多措并举保障各个订单的交付,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 六、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具体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四、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上年度受政策影响,海上风电出现装机高峰,整体交付量较大,本期受在手订单的项目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订单交付延期,导致同比波动明显。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营业收入减少,成本相应减少。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整机销售订单减少,按项目收入比例计提的三包费用、中标服务费及佣金也相应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同时支付较多到期应付账款和到期票据。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投资增加,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相应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上年同期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以下简称“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实际收到募集资金27.99亿元,因此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有所下降。 税金及附加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随着营业收入减少而相应减少。 其他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公司收到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政府补助增加。 投资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上半年度公司对“如东和风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如东海翔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两家参股公司不再有重大影响,实现了历史顺流交易抵消的利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公司持有的非上市权益性投资公允价值波动。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上半年度回款不及预期,逾期金额增加。 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由于甘肃金昌厂房租赁及回购纠纷已得到解决,涉诉厂房租赁事项发生变更,处置部分使用权资产产生的资产处置损失。(详见“第六节 重要事项”中“七、重大诉讼、仲裁事项”的有关说明) 营业外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上半年度收到的保险理赔减少。 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赔偿支出减少。 所得税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因利润总额下降,导致当期所得税相应下降。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