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神州细胞(688520):神州细胞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神州细胞:神州细胞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520 公司简称:神州细胞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谢良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谢良志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赵桂芬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1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5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2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 1. 2022年 1-6月营业总收入均来自安佳因的销售收入。 2.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亏损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亏损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安佳因产生的销售收入增加。 3.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有所增加,主要系公司销售收入增长、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 4.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有所减少,主要系公司持续亏损所致。 5. 总资产较上年增加,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增长、生物药品生产基地项目投入增加以及部分临床研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 神州细胞是一家创新生物药和疫苗研发公司,致力于开发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为国内外患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选择,树立领先的生物制药品牌。经过多年的生物制药技术积累和创新,公司已建立覆盖生物药研发和生产全链条的高效率、高通量技术平台,自主研发了多样化及具有特色的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管线。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有 1个生物药品种获批上市、3个生物药品种处在上市申请阶段,6个品种处于临床研究中后期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1.SCT800产品(重组八因子药物,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国家药监局已核准签发注射用重? 组人凝血因子 VIII(安佳因)的《药品注册证书》,用于国内成人及青少年(≥12岁)血友病 A(先天性凝血因子 VIII缺乏症)患者出血的控制和预防;SCT800的儿童预防治疗 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新增儿童适应症的补充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已完成生产和临床的现场核查; 2.SCT400产品(CD20药物,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国家药监局已受理 SCT400产品的上市申请,并已完成生产和临床的现场核查; 3.SCT630产品(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家药监局已受理SCT630产品的上市申请,并已完成生产和临床的现场核查; 4.SCT510产品(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国家药监局已受理 SCT510产品的上市申请,目前处于 CFDI注册生产现场核查和临床现场核查实施阶段; 5.SCT-I10A产品(PD-1单抗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公司已开展 SCT-I10A产品的 1项单药治疗和 2项联合治疗的 I期临床研究、1项单药治疗的 II期临床研究、1项联合治疗的 II/III期同时开展的临床研究以及 2项联合化疗治疗的 III期临床研究; 6.SCT200产品(EGFR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公司已完成 SCT200产品的结直肠癌 I、II期临床研究,并已开展 6项其他项目的探索性 I期或 II期临床研究; 7.SCT1000产品(14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产品,用于预防因感染 HPV引起的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等疾病):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数据库锁定,II期临床研究入组已完成并完成全程免疫接种; 8.SCT510A产品(VEGF单抗产品,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数据库锁定,III期临床研究已启动; 9.SCTV01产品(多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重组蛋白疫苗产品):目前正在开展SCTV01C的国内 I/II期临床研究和 SCTV01C/SCTV01E的多项国际 I/II/III期临床研究; 10.SCTA01产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和抗体药物):已完成 I期临床试验研究,正在开展 2项 COVID-19患者的国际多中心 II/III期临床研究;此外,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开发的二代中和抗体 SCTA01C及其与一代中和抗体 SCTA01的联用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此外,公司有多个品种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公司还储备了涵盖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疫苗和细胞治疗等多类别、丰富的早期候选药物产品管线,如针对中重度银屑病的 IL-17单克隆抗体、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 CD38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及带状疱疹、多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多个双特异性抗体项目等,可以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品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二)主要经营模式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业务,公司首个产品安佳因(SCT800)已于2021年 7月获批上市并持续产生销售收入,其他处于临床研究及上市申报阶段的9个产品进展顺利。公司已建立并不断健全和完善研发、采购、生产和市场销售体系。 1.研发模式 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的特征。针对上述特征,公司综合考虑自身技术平台能力和优势、临床需求和生物药未来发展趋势确定产品研发方向,制定研发策略,采用以自建药物研发团队为主、合作模式研发为辅的方式进行新药研发。公司已建立了包括新药早期发现、新药分子结构优化、新药生产细胞株开发、生产工艺开发和优化、生产工艺放大、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产品制剂研发和优化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技术平台,这些关键技术环节均为公司自主研发完成,不存在合作研发或引进授权的情形。在产品研发的非核心技术环节和临床研究中,公司从节省人工成本考虑或遵从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按照行业通行做法进行了服务外包,主要包括委托第三方进行细胞株鉴定、试剂定制生产及检测服务、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 CRO、CRC服务外包等。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业务由采购部门负责。为了对采购进行统一管理、规范采购程序、对采购环节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采购部门制定了公司《采购制度》《临床项目服务采购制度》《工程服务采购制度》和《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工作询价、比价、执行、付款等阶段均需要履行公司制定的相应审批程序,所有员工在参与采购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采购制度进行,确保采购活动符合公司内部政策及合规性。采购部门根据经审核批准的需求订单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并执行采购。采购人员根据需求部门提交的采购申请,综合考虑各物料的交货期、库存量确定订货时间,按需制定分批到货计划,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控制公司库房的储货量,确保公司通过对采购端的有效管理实现成本控制、质量保证以及相关风险管理。 3.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生产由生产部门负责。临床试验阶段,临床部门根据临床研究计划提出用药需求;商业化生产阶段,由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提出销售需求。生产部门根据前述需求拟定生产计划,并按下述流程完成生产活动: 截至目前,公司已按照 GMP标准建立了可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线,包括 2条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液生产线(其规模分别为 2*2,000L和 4*2,000L)和 1条制剂生产线(用于成品制剂灌装/冻干)。公司二期生产基地正在建设 3条原液生产线和 3条制剂生产线,其中 1条原液生产线(规模为 2*5,000L)和 3条制剂生产线已完成洁净区装修,待投入使用。 4.销售模式 ? 针对公司已上市产品安佳因,公司系以自建销售团队为模式进行销售。目前公司营销团队的组织架构已搭建完毕,已建立包括市场部、销售部、市场准入部、KA部、政府事务部、医学事务部、商务部、业务运营部、销售支持部、营销培训部等关键部门在内的完备组织体系。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自营团队销售为主,目前未开展 CSO或代理商模式。销售团队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覆盖面广、渠道多样的营销网络:全国划分大区作为管理单元,根据工作量和产出合理配置人员架构;除部分终端公司采取直接配送模式外,大部分通过商业渠道进行分销及配送,目前主要以全国性或地方性实力突出的商业公司为主提供产品的终端配送服务;终端销售覆盖除公立医院外,还包括各省市双通道药房及民营医疗机构;同时通过尝试创新支付等方式,实施从资金到药品的全方位患者支持计划,大幅度减轻了患者支付负担;开展与专业学术团体/学会合作,支持血友病三级诊疗体系建设,推进各层级医院血友病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产品渗透率。 未来针对特定的品种或区域,公司将考虑多种商业模式进一步快速推进药物可及性及产品的覆盖率。 (三)行业情况说明 1.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医药制造业(分类编码:C2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生物药品制品制造(C276)”。 (1)医药制造业发展阶段 受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预期寿命的提高双重因素影响,我国老龄化速度远高于全球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 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 14.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 2025年,中国 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 2.5亿人,占总人口的 17.3%。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卫生总费用的增加,进一步拉动医药需求。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从 2016年到 2021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从 4.63万亿人民币增加到约 7.56万亿人民币。根据弗若斯特在市场驱动力的高速增长下,我国医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已超过 8,300多家,从新冠疫情前维持数年的 7,400~7,500家增加了近 1,000家;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20年和 2021年分别为人民币 24,857亿元和 29,289亿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 4.0%和 17.8%,利润总额分别为人民币 3,507亿元和 6,271亿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 10.1%和 78.8%。 (2)生物药发展阶段及趋势 生物药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治疗性蛋白、疫苗、血制品、细胞与基因治疗以及其他生物疗法诸如组织和溶瘤病毒药物等。全球而言,相较于化学药,生物药的发展相对较晚,直到近 40年方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但由于生物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满足了化学药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近年来生物药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国家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物药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随着相关科技的显著发展、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以及肿瘤免疫疗法的兴起,预计到 2024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会达到 4,567亿美元,到 2030年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至 7,680亿美元,2023年至 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9.0%。生物药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的生物药行业发展滞后于全球市场,也因此带来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过去几年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是全球生物药市场增速的数倍,2015年到 2020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从 1,453亿元增加到 3,87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21.64%。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 7,125亿元。目前我国的生物药市场仍处于细分市场结构不稳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持续增加、技术替代较为频繁、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细分市场迅速增长的时期。2020年,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占生物药市场份额为 58.5%,而我国单克隆抗体市场只占生物药市场的 10.6%。 这显示出了我国单克隆抗体市场的巨大市场潜力。我国生物药市场占比第二的血制品市场,在全球生物药市场中绝大部分都已被重组治疗蛋白所取代。 (3)疫苗产业发展阶段及趋势 200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疫情不断,从禽流感、SARS、H1N1到 2020年初肆虐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种新型病毒、突发疫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对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治与控制工作不断提出挑战,也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疫苗学领域步入全新时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出具的《全球和中国疫苗行业报告》,按销售收入口径,全球疫苗市场规模由 2016年的 275亿美元增加至 2020年的 365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额的 2.8%,年复合增长率为 7.3%。在全球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和 WHO等国际机构的努力推动下,中低收入国家疫苗的可及性得到提高,同时药企在新疫苗产品上持续投入,促进了全球疫苗市场的增长。预计全球疫苗市场将于 2025年和 2031年达到 809亿美元和 1,36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 17.3%和9.1%。 虽然我国在疫苗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疫苗市场。据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疫苗行业总计实现批签发 5,704批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9.2%,较2019年增长 32%。从批签发总量来看,总体维持在 5亿支。2016年至 2020年期间,批签发总量平均年增长率为 6%。根据灼识咨询的测算,我国疫苗市场规模(不含新冠肺炎疫苗)由 2015年的 251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761亿元,并预计将于 2030年达到 2,157亿元,2021年至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12.3%,疫苗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创新生物药和疫苗的研发,长期坚持自主研发和自行掌握核心技术,已建立生物药和疫苗上下游全套技术平台,并独立自主开发了有竞争力的产品管线,覆盖肿瘤、自免、遗传病和疾病预防等多个领域。公司累计承担 20余项国家新药重大专项研发项目,具备持续不断自主研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best-in-class”或“me-better”创新生物药的技术平台和配套能力。 2021年 7月,公司历时 14年开发,用于罕见病甲型血友病治疗的首个国产重组八因子产品? (安佳因)上市。该产品是公认最难生产的生物药之一,公司进行了重大工艺革新,一条生产线? 的设计产量可达 100亿国际单位(IU),接近全球数十厂家产量总和。安佳因的上市有望解决中国患者药物可及性问题,彻底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公司自主研发的 14价 HPV疫苗 SCT1000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 14价 HPV疫苗,涵盖了 WHO公布的全部 12个高危致癌的 HPV病毒型及 2个最主要导致尖锐湿疣的 HPV病毒型,其生产在工艺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较高的技术门槛。SCT1000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独有的无弹状病毒污染的昆虫细胞株进行产业化生产,可避免后续工艺变更的潜在风险,加快临床整体研发进度。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SCT1000无致敏性;临床前免疫原性研究显示,SCT1000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激发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并产生中和抗体。目前该产品正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临床 I/II期研究,如进展顺利,预计可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展 III期临床。 公司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开发的 2价和 4价重组蛋白疫苗 SCTV01C、SCTV01E正在国内外开展多项 I/II/III期临床研究,其中 2价疫苗 SCTV01C已在国内外的部分临床研究中取得期中分析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良好,接种后可产生强烈的广谱交叉中和抗体反应,免疫原性和广谱性表现优异,同时还具有在热稳定性、生产、储存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有望成为高效、持久预防包括德尔塔、奥密克戎等主要变异株感染的广谱疫苗,为国内外新冠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完整技术平台体系,覆盖创新中和抗体候选药物发现、生物药生产工艺、生物药质量控制、生物药成药性评价、规模化生产和管理等多方面技术内容。其中,创新中和抗体候选药物发现技术体系包含生物药靶点抗原设计和优化技术、多种属动物免疫技术、抗体亲和力成熟和结构优化技术等多项技术;生物药生产工艺技术体系包含 CHO细胞、SF9细胞、Hi5细胞和 CAR-T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配方研制和优化技术、高效表达病毒样颗粒(VLP)的生产工艺技术、重组蛋白药物化学修饰技术等多项技术;生物药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包含大分子生物药结构确证技术、生物药质量分析技术等技术;生物药成药性评价技术体系包含体外药效评价技术、体内药效功能评价技术平台等技术;规模化生产和管理技术体系包含原液生产线工艺设计技术、灌装生产线设计技术、冻干生产工艺技术等技术。 以上核心技术在公司的技术平台、生产工艺、生产质量标准体系、生物药生产能力方面先进性表征如下: (1)公司技术平台的先进性表征 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已同时具备研发和生产真核细胞表达重组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CAR-T细胞治疗产品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等 4种不同类型生物药的技术和能力,并拥有自主研发和生产用于大分子生物药产业化的 CHO细胞无血清、无动物源性成分的培养基和加料液的技术和能力。 公司已掌握亲和纯化介质偶联技术,针对重组八因子工艺过程中出现的杂质,开发出专用的亲和层析介质,有助于大幅度提高产品纯度和纯化收率,实现重组八因子蛋白的高效产业化。 公司建立了先进的多种复杂结构大分子生物药制剂筛选和配方优化技术,具备解决重组蛋白(如干扰素-β)、抗体片段(SCT520FF)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具有天然不稳定特性(容易降解、聚集)的复杂结构生物药稳定性问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 上述研发平台的综合能力和集成优势使公司具有快速完成抗体和疫苗临床前研发和生产并申报临床的能力。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公司结合自身技术平台优势,快速完成了 3个中和抗体和 5个重组蛋白疫苗的临床前研发和生产,并获得 2个中和抗体(SCTA01和 SCTA01C)的临床批文和 2价及 4价重组三聚体蛋白疫苗 SCTV01C、SCTV01E的临床批文,充分体现了公司已有技术平台在研发速度和效率方面的先进性。 (2)公司生产工艺的先进性表征 公司建立了重组八因子蛋白药物第三代生产工艺技术,相较于血浆提取八因子生产工艺或传统重组八因子连续灌注培养生产工艺,公司的该等生产工艺具备产量高、工艺简洁、工艺易于平行放大、无白蛋白添加剂、生产周期短等特点。相较于以中试规模进行临床样品生产和上市申报的相关同类竞品,公司采用 2,000L细胞培养商业化规模生产线生产相关产品的临床 III期研究样品并已采用或预计采用相同规模生产线用于上市申报和商业化生产。 公司建立了抗体药物高浓度制剂开发技术平台,利用该等平台研发的多个抗体药物最高制剂浓度达到 200mg/mL的先进水平,使慢性疾病患者在皮下或肌肉给药不超过 1mL体积时的最大给药剂量可提高到 200mg,为降低给药频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可行性。 (3)公司生产质量标准体系的先进性表征 公司建立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应用体系,通过其先进的质量分析体系,公司可实现对结构复杂的多种类型大分子生物药(重组蛋白药物、PEG定点修饰长效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片段抗体药物、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和病毒样颗粒疫苗等)进行理化特性、蛋白一级和高级结构、蛋白修饰、杂质残留、生物活性分析、蛋白相互作用及稳定性方面的系统分析,有助于公司全面了解工艺开发过程中产品质量情况,有利于公司高效地避免错误和高效地开发出高质量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公司依据国内和国际药品监管相关法规和指南,参照已上市同类药品的质量标准及参照欧盟和美国 GMP管理体系制订了一系列在研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正在建立符合欧盟和美国 GMP和药典标准的原材料质量标准以及产品放行标准。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高质量的产品质量标准,例如:公司多个抗体产品的 DNA残留质量标准均为≤100pg/剂量,而与之对比的国外同类产品(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的 DNA残留的质量标准为不超过 10ng/成人剂量;公司 SCT800的比活性达到 7,590~13,340 IU/mg蛋白,? ? 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活标准(例如,任捷的比活性为 5,500~9,900 IU/mg蛋白;百因止的比活性为 4,000~10,000 IU/mg蛋白,我国对血源性八因子制定的比活标准为不低于 10 IU/mg蛋白)。 (4)生物药生产能力的先进性表征 公司利用自身的生产工艺开发和优化能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平台,建立了生产具有成本效益和高质量标准的生物药物生产能力。 公司拥有研发和生产用于生物药商业化生产的 CHO细胞培养基、加料液的技术和能力,可以提高商业化生产关键原料的供应保障,增加商业化生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拥有研发和生产多种生物药亲和填料等关键原材料的技术和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降低对进口关键原料的依赖。 公司已在其商业化规模生产车间完成 9个生物药品种的试生产,上述产品质量符合参照国内和国际同类品种以及相关法规制定的质量标准,为公司积累了较丰富的生产工艺放大、生产运行和 GMP管理经验。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2. 报告期内,除上述新增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28件外,公司还提交了1件PCT国际专利申请。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临床研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2.因临床前研究阶段项目成功转化具有不确定性,故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前产生的研发投入未单独按项目进行归集。2022年 1-6月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之前产生的研发投入为 9,658.60万元(已剔除 2022年 1-6月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公司研发项目开发周期长,主要围绕在研项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后的技术服务采购编制预算,故上表已列示进入临床阶段的项目预计投资规模。 3.上述研发投入包含资本化金额 2,923.33万元。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1.上述研发人员数量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人数; 2.报告期内,部分从事临床样品生产的研发人员转为从事上市产品生产的生产人员,加上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增加较快,因此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 3.研发人员半年平均工资=研发人员1-6月成本/1-6月发薪人次*6。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由高端人才团队领军,研发历史长、研发人员比例高、研发经费投入大,拥有相对领先的技术平台,具备独立自主研发临床亟需且具有竞争优势的“best-in-class”或“me-better”潜质的创新生物药的人才、技术、体系和经验,依托独立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开发了拥有全球化商业权益的产品管线,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长期快速增长的潜力,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公司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如下: 1.公司具备生物药生产工艺技术和产业化优势 公司自主研发建立了具有领先优势的生物药生产工艺技术平台和体系,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具有产能和成本优势,例如:①公司按照 GMP标准建立了相对领先的重组凝血八因子蛋白的产工艺,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研究的14价HPV疫苗品种。2021年4月,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无弹状病毒污染昆虫细胞株生产的 14价 HPV疫苗向国家药监局提出的临床试验补充申请获得批准,采用新工艺生产的临床样品开展I期及II期临床研究可避免后续工艺变更的潜在风险,从而加快临床整体研发进度。 2.公司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储备,兼顾产品管线的广度和深度 公司在发现及研发创新药的领域拥有较强的能力。公司能够独立进行靶点评估、机制研究及验证,并且在临床药品筛选、功能学验证及开发生物药等关键步骤中具有较强的能力。截至本报? 告披露日,公司 SCT800产品安佳因已获批上市,3个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6个产品处于 II期及 III期临床研究阶段。此外,公司还储备了涵盖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疫苗和细胞治疗等多类别、丰富的早期候选药物产品管线,可以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品种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3.公司已按照GMP标准建立可用于独立开展商业化生产的生产线,并在建生物药生产基地 公司按照 GMP标准建立了可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线,包括 2条基于 CHO细胞培养技术的原液生产线和 1条制剂生产线,可生产水针制剂和冻干制剂。公司已利用该等生产线成功完成 9个生物药品种的试生产和 4个生物药品种的生产工艺验证。公司正在按照 GMP标准建设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七街 B5M4地块的生物药生产基地,拟定建设 3条原液生产线和 3条制剂生产线,以满足在研产品上市后的商业化生产需求。 公司已参照国内和国际标准建立了 GMP生产管理体系和规范,9个品种已获得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通过大规模的生产线,公司预期可拥有稳定的生产周期,且具有潜在的成本优势。 4.公司已建立拥有丰富生物药产品研发和生产经验的研发与管理团队 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生物药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经验,团队成员参与过国际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多项药品的研发、生产、国际临床及注册申报、市场营销工作,以及超过二十个生物药产品的上市前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工作。公司的创始人谢良志博士是国际知名的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专家和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YANG WANG(王阳)博士拥有二十多年的疫苗和抗体药物研发和项目管理经验,曾主导宫颈癌疫苗的质量分析和质量标准建立工作,是国际知名的生物药质控专家。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既定战略目标,稳步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坚持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双轮驱动,牢记“用毕生精力做好药”的使命与初心,切实践行“做药为人”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持续创新、精益求精来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产品与技术的突破与升级。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计 3.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18%。 ? (一)安佳因销售持续放量,业绩增长表现超预期 ? 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重组凝血八因子药物,安佳因自上市以来,整体销售情况一直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继 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 15,580.46万元销售收入以来,2022年第二季? 度销售额继续攀升至 22,020.52万元,报告期内安佳因整体销售收入超过 3.76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 25.30%、41.33%,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 截至报告期末,安佳因针对国内存量市场的营销网络已基本铺设完成,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可及性,也为持续的销售放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公司还通过尝试创新支付,实施全方位患者援助计划等使患者群体切实获益受惠;通过持续支持血友病三级诊疗体系建设,推进各层级医院血友病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产品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通过在医生和患者群体中举行形? 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推广和交流活动,促进血友病治疗理念的改变,强化安佳因的品牌效应。 报告期内,公司营销队伍规模持续扩大,由 2021年底的 231人增加至 2022年 6月底的 287人,? 未来还将继续增加人员规模,以支持安佳因和即将商业化的 SCT400产品的市场销售业务拓展。 ? 2022年 1月,安佳因儿童适应症的补充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如能在 2022年底前? 顺利获批,儿童患者群体可观的用药需求有望继续带动安佳因的销售额攀升,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国际业务方面,公司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伙伴的合作沟通也在持续推进中,目前除已经达成合作协议的印度、土耳其、印尼、斯里兰卡、巴西外,又新增巴基斯坦、沙特、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区域合作伙伴,争取利用合作方的资源和经验优势,快速推进在当地的相关临床和注册工? 作,加快安佳因在已开展合作国家的商业化进程。 (二)新冠疫苗研发进展顺利,期中分析取得积极结果 自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全力投入到新冠病毒疫苗和中和抗体的研发中,随着病毒变异株越来越具有传播力,隐匿传播的威胁进一步凸显,公司将重点投向新一代广谱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上。目前开发出的二价重组蛋白疫苗 SCTV01C和四价重组蛋白疫苗 SCTV01E已在国内及阿联酋、约旦、老挝等多个国家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并分别开展多项 I/II/III期临床试验,SCTV01C的部分临床研究已取得期中分析数据。 SCTV01C是公司针对新冠病毒变异快、以原始株为基础的国内外第一代疫苗对变异株中和抗体滴度和保护率下降等问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 2价变异株重组蛋白疫苗。其活性成分包含两种WHO认定的主要变异株阿尔法和贝塔的重组 S三聚体蛋白抗原,并采用比传统铝佐剂更能显著增强 Th1细胞的水包油新型佐剂。 已经取得的期中分析结果显示,SCTV01C除了安全性良好外,1针加强免疫后 28天即可产生强烈的广谱交叉中和抗体反应,其中: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真病毒交叉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值达到 3500的超高滴度值,比文献报道 50%疫苗防感染保护率所需最低中和抗体滴度值 25.6高130倍以上;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真病毒交叉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值达到 800以上,比文献报道 50%疫苗防感染保护率所需最低中和抗体滴度值 25.6高 30倍以上。基于 SCTV01C在临床安全性、免疫原性、广谱性方面的优异表现以及在热稳定性、生产、储存等方面的优势,SCTV01C有望成为高效、持久预防包括德尔塔、奥密克戎等主要变异株感染的广谱疫苗,为国内外新冠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此外,公司还在 SCTV01C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 4价重组蛋白疫苗产品 SCTV01E,其抗原成分增加了最新流行的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重组 S三聚体蛋白抗原,目前正在阿联酋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三)疫苗生产许可证的取得及后续产能扩张,助推多项在研产品的商业化提速 公司于 2022年 6月取得北京市药监局换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后新增生产范围“预防用生物制品”,即公司目前临床在研的多价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及 14价 HPV疫苗,新增生产车间和生产线包括原液车间及原液生产线、佐剂车间及佐剂生产线、制剂车间及制剂生产线、包装车间及包装线。前述新增生产范围、生产车间和生产线,意味着公司已具备生产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和 14价 HPV疫苗的条件与资质,公司在疫苗领域的产业布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 SCT400、SCT630及 SCT510三个品种中,SCT400和 SCT630已完成注册生产现场核查,SCT510处于 CFDI注册生产现场核查实施阶段,用于前述品种生产的原液生产线和制剂生产线均已完成工艺验证。 后续产业化建设方面,目前二期在建生产基地已有1条原液线和3条制剂线完成洁净区装修,待投入使用。 (四)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强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承担作为公众公司的社会责任及义务,构建公司治理良好生态,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抓好关键少数培训和监督,不断改进“三会一层”管理体系的运作制衡机制,通过及时透明的信息披露、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等多种措施维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持续强化市场沟通能力,合规且充分地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加深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的理解和核心价值的认可,从而增进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了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一方面通过基本薪酬、年终奖金、长期激励、医疗保健福利等经济性薪酬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晋升及良好的工作软环境等非经济性薪酬提升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和企业认同感。合理、科学的薪酬设计促进了公司员工特别是中层骨干团队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人才流失导致的技术流失,同时也增强了队伍凝聚力和员工的工作热情。面对 2022年 4月下旬以来北京地区新一轮新冠病毒疫情威胁,公司董事长身先士卒,带领全体员工克服区域封控、交通停运等种种不利影响,第一时间开启“驻司保产”模式,确保产品研发和生产不中断运行。 高端人才建设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家特聘专家 2人、北京市特聘专家 4人、外国高端人才(A类)3人、亦麒麟人才 8人、经开区优秀人才 25人。公司还设有博士后工作站,目前有 3名博士后。研发队伍结构上,公司研发人员 71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 44.9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92.1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39.39%,研发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五、 风险因素 √适用 □不适用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除针对? 甲型血友病的重组蛋白药物安佳因已获准上市销售外,其他所有在研药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特别是随着部分产品逐步进入关键性临床研究阶段,研发投入规模也将继续增加。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 25,034.1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 19,880.19万元。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亏损并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如果公司未盈利状态持续存在或累计未弥补亏损持续扩大,则可能触发《上市规则》第十二章第四节财务类强制退市条款的规定,存在退市风险;如公司在上市后不能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充分认可,也可能存在触发《上市规则》第 12.3.1条规定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条件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项目研发正常推进,不断有优秀人才加入,现金流情况良好,且公司核心管理及研发团队稳定,具备覆盖创新药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丰富经验。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公司为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行业公司,大部分主要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内亏损净额的多少将取决于公司药品研发项目的数量及范围、与该等项目有关的成本、获批产品进行商业化生产的成本、公司已上市产品产生收入的能力等方面。 即使公司未来在研产品陆续上市实现商业化使得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加,但如果收入和利润不能完全覆盖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公司还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临床前研发风险 为使产品在临床药效、生产工艺等方面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降低产品临床失败风险,增强产品上市后的竞争力,公司在相关产品的临床前研发工作中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但公司完成临床前研发工作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可能最终无法获得符合预期目标的临床前研究结果或者该临床前研究结果不足以支持进行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或者相关申请未能获得监管机构审批通过。如出现前述情形,公司可能无法收回临床前研发成本,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可能因此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为此,公司通过临床前研发平台技术和设备的及时更新迭代,使得自身研发创新能力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并通过科学立项、原材料自产、流程优化等方式控制成本、降低风险。 2.临床研发风险 公司在研药物取得上市批准前必须进行各种临床试验,以证明在研药物对于人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临床试验进度方面,公司在临床试验时可能遇到各种事件进而推迟临床试验的进度,可能导致公司开发成本增加、候选药物的专有权期间缩短或公司的药品晚于竞争对手的药品上市。 在临床试验结果方面,早期或中期临床试验结果良好的产品不一定在后期临床试验中也有同样的的表现,公司无法完全避免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不如预期,并进一步导致公司取得候选药物药品注册批件的时间延迟、取得的药品注册批件较预期的适应症范围窄,甚至无法取得药品注册批件,或导致公司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后药物退市。因此,公司在临床研究过程中高度重视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着力加强对临床运营项目的科学管理、合理提速。 3.对外合作的风险 公司在临床前及临床研发过程中需要与第三方如 CRO、研究者、试验中心等开展合作。如果第三方未能完整履行合同义务、履行合同未达预期或未能遵守相关规定,公司获得的试验数据准确性、合规性将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相关监管机构不接受公司的临床数据、临床试验推迟甚至终止、公司的候选药物无法获得监管机构的审批或实现商业化,变更第三方亦可能导致公司增加额外的成本及延迟,从而可能会影响公司预期的开发时间表。为此,公司高度重视对第三方工作的稽查和监测,通过多种措施促使其委托的第三方在试验活动中的行为遵守 GCP等规则并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 4.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 公司致力于新药的研发与生产,需通过专利等方法来保护在新药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对公司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在研药品及技术。如果公司无法为公司的候选药物取得及维持专利保护,或所取得的专利保护范围不够广泛,第三方可能开发及商业化与公司相似或相同的产品及技术,并直接与公司竞争,从而对公司成功商业化相关产品或技术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亦可能面临其他公司或个人伪造公司产品或其他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情况。若对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或制止不力,可能会对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品牌形象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公司始终致力于对自身研发技术与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加强了专利申请的力度,并充分利用分案申请、PCT申请等多种方式来延长在研药品及技术的专利保护期。 5.药品及技术迭代的风险 创新药的开发及商业化竞争十分激烈,且可能受到快速及重大技术变革的影响。公司面临来自全球主要医药公司及生物技术公司的竞争,部分竞争对手有可能开发出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显著优于现有上市药品或公司同类在研产品的创新药物,若前述药物在较短周期内获批上市,将对公司产品和经营造成重大冲击。因此,公司从前期策略着手,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跟踪和前沿研究,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上持续进行投入以及时实现技术平台的升级换代和研发的突破性进展,始终保持研发和创新的竞争优势。 6.人才竞争的风险 生物制药企业是高素质科研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公司持续创新、长期保持技术优势的重要基础。公司与其他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人才方面存在激烈竞争。但如果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公司可能无法及时物色到适合的人选来替代离职核心技术人员。对人才的激烈竞争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薪酬成本大幅增加,并对公司产品的开发以及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为此,公司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技术人员加盟,通过具有竞争力的晋升制度、薪酬和激励体系等手段维持研发队伍的稳定,以持续保持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优势。 (四)经营风险 1.市场竞争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所处治疗市场已拥有较多的已上市竞品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竞品,部分已上市竞品亦已进入医保目录。公司相关产品在入组、未来的市场销售等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态势。 如公司未能招募足够的受试者,公司相关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可能延迟;如公司于其主要产品实现商业化后未能在治疗效果、成本控制、定价等方面取得预期优势,公司相关产品可能因其在市场中不具竞争力无法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即使公司在研药物未来获准上市并取得市场认可,因公司所处的药品市场竞争激烈,在任何时期均可能出现较公司在研药物更能为市场接受、更具成本效益优势的同类产品,公司已上市产品可能无法达到销售预期。公司将根据市场竞争的态势变化,动态化调整营销和定价策略,产品上市后继续开展真实世界研究以收集更多临床用药反馈,为后续研发提供支持。 2.原材料短缺的风险 公司为一家创新生物药研发公司,其在开展研发、生产相关业务时需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虽然公司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已实现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但剩余需采购原材料、设备如出现价格上涨,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设备不满足公司的要求,公司未能与原材料、设备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公司可能会出现原材料供应短缺、中断,或设备不能及时到货的情形,进而对公司业务经营及财务造成影响。另外,受国际贸易摩擦和汇率等因素影响,公司研发生产相关的进口原材料、设备价格可能会上升或者被限制出口,公司的业务经营及财务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完善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采购、库房、需求部门高度配合、统筹安排。 3.产品质量风险 药品质量是药品的核心属性,药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的有效性,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的有效性则受限于多项因素,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复杂,产品质量受较多因素影响。如在原辅料采购、生产控制、药品存储运输等过程出现设施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因素,将可能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若发生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公司将面临主管部门的处罚并导致公司声誉严重受损,并且可能危及公司拥有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系及相关资质证照。公司将坚持质量至上,严格实行生物药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患者获得的药品是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的。(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