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安达科技(830809):2022年半年度报告
|
时间:2022年08月23日 22:21:39 中财网 |
|
原标题:安达科技:2022年半年度报告
![](//quote.podms.com/drawprice.aspx?style=middle&w=600&h=270&v=1&type=day&exdate=20220823&stockid=23428&stockcode=830809)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Guizhou And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半年度报告
公司半年度大事记
一、 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情况
公司于 2022年 3月 2日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贵州监管局(以下简称“贵州证监局”)提交
了《中信 证券 股份 有限 公司关于对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
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的申请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贵州证监局对公司报送的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备案
申请材料予以受理,备案日期为 2022年 3月 2日。
二、定向发行股票情况
2022年 6月 9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发的《关于核准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
行股票的批复》(编号:证监许可〔2022〕1145号),核准公司定向发行不超过 139,924,821股新股。
安达科技 2022年 5月 31日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定向发行股票,并经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
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备案确认,该新增股份已于 2022年 7月 8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
牌并公开转让。本次定向发行的新增股份登记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 421,586,000元变更为
561,510,821元。2022年 7月 13日,公司完成了上述工商变更的登记手续。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概况 ........................................................................................................................ 5
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 7
第四节 重大事件 ...................................................................................................................... 22
第五节 股份变动和融资 .......................................................................................................... 25
第六节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变动情况 .................................................. 28
第七节 财务会计报告 .............................................................................................................. 31
第八节 备查文件目录 ............................................................................................................ 134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刘建波、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申小林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田庆军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事项 | 是或否 | 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半年度报告内容存
在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 | □是 √否 |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完全保证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是 √否 | 董事会是否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 | √是 □否 | 是否存在未出席董事会审议半年度报告的董事 | □是 √否 | 是否存在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 | □是 √否 | 是否审计 | √是 □否 | 是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 □是 √否 |
【重大风险提示表】
重大风险事项名称 | 重大风险事项简要描述 | 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 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为 75.63%。其中第一大客户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 38.48%,
客户集中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公司会继续加快新产品和新客户
的开发,进一步加深与其他锂电池厂商的合作来降低对单一客
户的重大依赖。 | 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 | 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系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
料之一。然而,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
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氢燃料
电池、固态电池等新电池技术,这可能会对公司经营带来一定
影响。若未来动力锂电产品技术方向或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
化,则公司可能存在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 |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 随着近年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面临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上国家制定的“三
项强标”等文件都体现了对电池安全性能的严格要求,磷酸铁
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增大,磷酸铁锂头部企业及行业外企
业纷纷扩大产能,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 国家产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未来对相关产品的
销售补贴政策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 | | 相关产业。如补贴政策出现变化或取消,或新能源汽车推广不
及预期,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公司
主要产品销售。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铁源、磷源和锂源。2021年,受
宏观经济及行业景气的影响,大宗化工原料价格价格上涨明
显,特别是碳酸锂等紧缺原料价格。如果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
上涨且公司无法向下游传导,将降低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同
时,随着公司产能规模的不断提升,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幅提升,
如果公司不能稳定的采购足量原材料,将导致公司开工负荷不
足,从而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 |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 |
是否存在被调出创新层的风险
□是 √否
释义
释义项目 | | 释义 | 公司/本公司/安达科技 | 指 |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安达化工 | 指 | 公司前身贵州省开阳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 | 上达化工 | 指 | 贵州开阳上达磷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安达化工于
2013年 9月 30日分立后的新设企业) | 贵阳安达 | 指 | 贵阳安达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 开阳安达 | 指 | 贵州开阳安达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 中通博纳 | 指 | 北京中通博纳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息烽发展银行 | 指 | 息烽发展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 盘江电投 | 指 | 贵州盘江电投配售电有限公司 | 青岛劲邦 | 指 | 青岛劲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西博新材 | 指 | 深圳市西博新材料创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报告期 | 指 | 2022年 1月 1日至 2022年 6月 30日 | 报告期末 | 指 | 2022年 6月 30日 | 股东大会 | 指 |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 董事会 | 指 |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 监事会 | 指 |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 元、万元 | 指 | 人民币元、万元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业务规则》 | 指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 | 《挂牌公司治理规则》 | 指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治理规则》 | 《公司章程》 | 指 |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股转系统 | 指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 股转公司 | 指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信证券 | 指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中信证券 | 指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会计师/大华 | 指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第二节 公司概况
一、 基本信息
公司中文全称 |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称及缩写 | Guizhou And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 | ADKJ | 证券简称 | 安达科技 | 证券代码 | 830809 | 法定代表人 | 刘建波 |
二、 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姓名 | 李建国 | 联系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园中小企业孵
化园 B5组团 B5-4 | 电话 | 0851-87221005 | 传真 | 0851-87221005 | 电子邮箱 | [email protected] | 公司网址 | www.adkjny.com | 办公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生态科技园中小企业孵
化园 B5组团 B5-4 | 邮政编码 | 550016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的网址 | www.neeq.com.cn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 |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城关镇城西村坪上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
有限公司开阳分公司办公室 |
三、 企业信息
股票交易场所 |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 成立时间 | 1996年 8月 23日 | 挂牌时间 | 2014年 6月 18日 | 分层情况 | 创新层 | 行业(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 | 制造业(C)-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电池制造
(C384)-锂离子电池制造(C3841) | 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 | 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的生产和销售;锂、钴、镍等原矿
石、半成品、成品以及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锂电池(各规
格、型号)及本企业生产产品等系列研发与制造所需的相关设
备、仪器仪表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废旧锂电池拆解回收、材料
再生循环利用 | 普通股股票交易方式 | □集合竞价交易 √做市交易 | 普通股总股本(股) | 421,586,000 | 优先股总股本(股) | 0 | 做市商数量 | 24 | 控股股东 | 控股股东为(刘国安)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 实际控制人为(刘国安、刘建波、李忠、朱荣华),一致行动
人为(刘国安、刘建波、李忠、朱荣华、中通博纳) |
四、 注册情况
项目 | 内容 | 报告期内是否变更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52010021572310X1 | 否 | 注册地址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
顺县长寨街道办长征大道人才公
寓 10楼 | 否 | 注册资本(元) | 421,586,000元 | 否 |
五、 中介机构
主办券商(报告期内) | 国信证券 | | 主办券商办公地址 | 深圳市罗湖区红岭中路 1012号国信证券大厦 16层
26层 | | 报告期内主办券商是否发生变化 | 否 | | 主办券商(报告披露日) | 中信证券 | | 会计师事务所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 签字注册会计师姓名及连续签字年限 | 李琪友 | 杨一 | | 0.5年 | 1.5年 |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 16号院 7号楼 12层 | |
六、 自愿披露
□适用 √不适用
七、 报告期后更新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一)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做市商数量为 26家;
(二)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持续督导主办券商由国信证券变更为中信证券;
(三)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公司定向发行股票已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
并完成新增股份登记,公司总股本由 421,586,000股变更为 561,510,821股。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盈利能力
单位:元
| 本期 | 上年同期 | 增减比例% | 营业收入 | 2,901,825,489.98 | 442,524,636.48 | 555.74% | 毛利率% | 29.77% | 14.22% | -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19,993,357.00 | 29,331,821.90 | 2,013.72%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617,653,816.44 | 27,449,999.59 | 2,150.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
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 | 39.60% | 3.16%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
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后的净利润计算) | 39.45% | 2.96% | - | 基本每股收益 | 1.47 | 0.07 | 2,013.72% |
(二) 偿债能力
单位:元
| 本期期末 | 上年期末 | 增减比例% | 资产总计 | 4,986,061,714.21 | 2,887,725,431.94 | 72.66% | 负债总计 | 2,573,773,708.61 | 1,741,421,457.38 | 47.80%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284,452,131.56 | 1,146,303,974.56 | 99.29%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 4.07 | 2.72 | 49.63%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52.06% | 58.44% | -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51.62% | 60.30% | - | 流动比率 | 1.36 | 0.90 | - | 利息保障倍数 | 33.23 | 12.82 | - |
(三) 营运情况
单位:元
| 本期 | 上年同期 | 增减比例%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4,658,513.06 | -64,898,120.66 | 122.59%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6.16 | 3.58 | - | 存货周转率 | 2.60 | 3.52 | - |
(四) 成长情况
| 本期 | 上年同期 | 增减比例% | 总资产增长率% | 72.66% | 63.75%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555.74% | 1,149.18% | - | 净利润增长率% | 1,986.38% | 138.52% | - |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单位:元
项目 | 金额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 -2,247,318.5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
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 5,018,302.34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9,975.4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 2,780,959.20 | 减:所得税影响数 | 407,482.70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33,935.94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 | 2,339,540.56 |
三、 补充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四、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差错更正等情况
(一) 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差错更正 □其他原因 □不适用
单位:元
科目/指标 | 上年期末(上年同期) | | 上上年期末(上上年同期) | | | 调整重述前 | 调整重述后 | 调整重述前 | 调整重述后 | 应收账款 | 368,840,502.99 | 368,063,688.57 | - | - | 流动资产合计 | 1,546,290,349.10 | 1,545,513,534.68 | - | - | 在建工程 | 491,437,553.17 | 196,465,203.00 | 35,646,615.38 | 29,591,781.89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3,188,063.65 | 13,181,754.34 | - | -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6,077,297.22 | 301,049,647.39 | 0 | 6,054,833.49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342,218,206.57 | 1,342,211,897.26 | 866,764,924.16 | 866,764,924.16 | 资产总计 | 2,888,508,555.67 | 2,887,725,431.94 | 1,138,764,021.00 | 1,138,764,021.00 | 应付账款 | 135,772,399.07 | 138,282,842.94 | 51,108,791.50 | 52,951,284.53 |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 | 2,264,904.34 | 2,190,024.34 | - | - | 流动负债合计 | 1,722,934,790.96 | 1,725,370,354.83 | 208,043,663.22 | 209,886,156.25 | 负债合计 | 1,738,985,893.51 | 1,741,421,457.38 | 224,269,663.22 | 226,112,156.25 | 盈余公积 | 87,278,202.83 | 86,954,097.56 | - | - | 未分配利润 | 180,674,249.47 | 177,779,667.14 | -65,162,735.20 | -67,005,228.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权益合计 | 1,149,522,662.16 | 1,146,303,974.56 | 914,494,357.78 | 912,651,864.75 | 股东权益合计 | 1,149,522,662.16 | 1,146,303,974.56 | 914,494,357.78 | 912,651,864.75 | 负债和股东权益
总计 | 2,888,508,555.67 | 2,887,725,431.94 | 1,138,764,021.00 | 1,138,764,021.00 | 营业收入 | 1,587,039,562.70 | 1,577,128,058.30 | - | - | 营业成本 | 1,199,305,036.80 | 1,190,151,664.76 | - | - | 销售费用 | 4,934,831.67 | 4,511,472.62 | 2,333,556.58 | 2,326,499.24 | 管理费用 | 40,981,751.60 | 41,240,049.13 | 31,478,917.70 | 33,168,037.40 | 财务费用 | 19,468,602.47 | 20,309,844.04 | - | - | 信用减值损失 | -23,098,881.25 | -23,034,454.10 | - | - | 营业利润 | 249,769,178.58 | 248,399,293.32 | -186,849,769.88 | -188,531,832.24 | 利润总额 | 241,451,235.97 | 240,081,350.71 | -187,887,662.07 | -189,569,724.43 | 所得税费用 | 9,221,267.06 | 9,227,576.37 | - | - | 净利润 | 232,229,968.91 | 230,853,774.34 | -184,130,907.83 | -185,812,970.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 | 232,229,968.91 | 230,853,774.34 | -184,130,907.83 | -185,812,970.19 | 综合收益总额 | 235,028,304.38 | 233,652,109.81 | -193,710,407.83 | -195,392,470.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综合收益
总额 | 235,028,304.38 | 233,652,109.81 | -193,710,407.83 | -195,392,470.19 |
科目/指标 | 上上上年期末 | | 上上上上年期末 | | | 调整重述前 | 调整重述前 | 调整重述后 | 调整重述后 | 预付账款 | 3,819,527.88 | 5,294,767.95 | 10,192,761.55 | 5,263,222.30 | 流动资产合计 | 418,659,529.14 | 420,134,769.21 | 627,338,479.70 | 622,408,940.45 | 在建工程 | 120,284,218.70 | 40,081,330.44 | 201,016,727.69 | 180,864,984.32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0.00 | 66,719,840.89 | 0.00 | 13,048,071.94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886,622,302.75 | 873,139,255.38 | 883,974,220.68 | 876,870,549.25 | 资产总计 | 1,305,281,831.89 | 1,293,274,024.59 | 1,511,312,700.38 | 1,499,279,489.70 | 应付账款 | 42,231,572.44 | 30,384,195.81 | 39,838,540.21 | 34,663,339.72 | 流动负债合计 | 181,980,566.28 | 170,133,189.65 | 149,578,473.17 | 144,403,272.68 | 负债合计 | 197,077,066.28 | 185,229,689.65 | 161,126,973.17 | 155,951,772.68 | 未分配利润 | 118,968,172.63 | 118,807,741.96 | 369,041,134.23 | 362,183,124.04 | 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权益合计 | 1,108,204,765.61 | 1,108,044,334.94 | 1,350,185,727.21 | 1,343,327,717.02 | 股东权益合计 | 1,108,204,765.61 | 1,108,044,334.94 | 1,350,185,727.21 | 1,343,327,717.02 | 负债和股东权益
总计 | 1,305,281,831.89 | 1,293,274,024.59 | 1,511,312,700.38 | 1,499,279,489.70 | 营业成本 | - | - | 522,266,781.35 | 523,567,781.35 | 销售费用 | 10,964,196.87 | 11,044,238.27 | 32,038,898.33 | 32,045,214.21 | 管理费用 | 56,657,944.02 | 56,247,595.74 | 23,437,141.64 | 25,086,124.79 | 营业利润 | -241,919,927.63 | -241,589,620.75 | 47,243,037.72 | 44,286,738.69 | 利润总额 | -238,776,390.36 | -238,446,083.48 | 49,681,872.50 | 46,725,573.47 | 净利润 | -224,542,688.96 | -224,212,382.08 | 46,016,036.47 | 43,059,737.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净利润 | -224,542,688.96 | -224,212,382.08 | 46,016,036.47 | 43,059,737.44 | 综合收益总额 | -216,450,688.96 | -216,120,382.08 | 34,626,036.47 | 31,669,737.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
有者的综合收益
总额 | -216,450,688.96 | -216,120,382.08 | 34,626,036.47 | 31,669,737.44 |
备注:上述表中数据均为每年期末数据或全年数据。
科目/指标 | 上年同期 | | | 调整重述前 | 调整重述后 | 应收票据 | 91,376,253.01 | 2,059,139.87 | 应收款项融资 | 0.00 | 89,317,113.14 | 预付款项 | 30,574,884.06 | 25,574,884.06 | 其他应收款 | 1,969,624.72 | 2,072,104.72 | 流动资产合计 | 824,192,449.74 | 819,294,929.74 | 在建工程 | 242,066,915.21 | 65,683,659.17 | 使用权资产 | 0.00 | 3,967,683.88 | 长期待摊费用 | 2,188,749.86 | 1,833,801.11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21,137,445.14 | 21,198,933.14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0.00 | 175,273,647.70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042,825,877.62 | 1,045,390,492.41 | 资产总计 | 1,867,018,327.36 | 1,864,685,422.15 | 短期借款 | 408,059,139.87 | 58,059,139.87 | 应付账款 | 84,721,668.28 | 92,490,422.66 | 预收款项 | 3,866,327.23 | 0.00 | 合同负债 | 0.00 | 3,421,528.53 | 应交税费 | 69,965.17 | 353,405.5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0.00 | 2,623,525.85 | 其他流动负债 | 0.00 | 350,444,798.70 | 流动负债合计 | 889,933,421.99 | 900,609,142.55 | 租赁负债 | 0.00 | 1,117,524.56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19,989,000.00 | 21,106,524.56 | 负债合计 | 909,922,421.99 | 921,715,667.11 | 未分配利润 | -3,249,187.61 | -17,375,337.9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 957,095,905.37 | 942,969,755.04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957,095,905.37 | 942,969,755.04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 1,867,018,327.36 | 1,864,685,422.15 | 营业收入 | 473,094,105.39 | 442,524,636.48 | 营业成本 | 409,626,075.86 | 379,600,900.24 | 税金及附加 | 979,825.73 | 1,263,266.06 | 销售费用 | 1,355,974.26 | 1,276,674.32 | 管理费用 | 12,178,030.93 | 11,259,236.64 | 财务费用 | 9,199,154.39 | 9,331,261.93 | 其他收益 | 1,209,000.00 | 2,172,041.23 | 投资收益 | 4,872,068.39 | 1,200,000.00 | 信用减值损失 | -7,508,118.13 | -6,990,074.11 | 资产处置收益 | 0.00 | 14,850.00 | 营业利润 | 32,054,125.78 | 29,916,245.71 | 营业外收入 | 1,001,367.84 | 26,717.84 | 利润总额 | 33,054,749.54 | 29,942,219.47 | 所得税费用 | 532,690.97 | 610,397.57 | 净利润 | 32,522,058.57 | 29,331,821.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32,522,058.57 | 29,331,821.90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 | -19,312,000.00 | 986,068.39 | 综合收益总额 | 13,210,058.57 | 30,317,890.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 | 13,210,058.57 | 30,317,890.2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361,072,062.61 | 11,072,062.61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0.00 | 350,000,000.00 |
(二)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1、会计政策变更
公司自 2022年 1月 1日起执行财政部 202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5号》
中“关于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
外销售的会计处理”、“关于亏损合同的判断”内容,本公司可比期间财务报表已按解释 15
号执行,因此本次执行解释 15号对可比期间财务报表无影响。
2、会计差错更正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要求,对 2019年 1月 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
2020年 1月 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2021年 1月 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涉及的相关事
项、跨期费用调整、财务报表列报调整等前期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对 2018年度、2019
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1年 1月-6月财务数据进行了追溯调整。具体财务数据
追溯调整详见第三节 四、(一)。
五、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六、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公司是一家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及其前驱体(磷酸铁)的制造企业,
根据挂牌公司管理型分类结果,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C38,
中类为电池制造 C384,小类为锂离子电池制造(C3841)。根据挂牌公司投资型分类结
果,公司所属行业一级、二级分类为原材料、三级分类为化学制品(111010),四级分类
为商品化工(11101010)。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由传统的磷化工生产企业变为新材
料制造企业。公司目前的产品有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及其前驱体磷酸铁。公司
依托多年磷化工产品生产经验,在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客户
的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制定不同的产品开发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公司
目前的客户主要有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中兴派能等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等。公司
的研发团队有着丰富的锂电池行业研发、生产和管理经验。公司通过自行研发等,确保整
个工艺流程的全面控制。公司地处黔中腹地,有丰富的水、电、天然气及磷矿资源,主要
原材料和能源成本较同行业有一定的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将努力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性增
长的重大机遇,通过不断的研发,改进产品的工艺和性能,开发新的产品和客户,为股东
创造更好的效益。
与创新属性相关的认定情况
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是否有更新
□有更新 √无更新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01,825,489.98元,较去年同期 442,524,636.48元增
加了555.74%;营业成本2,038,096,045.14 元,较去年同期379,600,900.24元增加436.90%;
净利润为 611,974,231.04元,去年同期为 29,331,821.9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1,986.38%。
报告期内,公司的磷酸铁锂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大幅上升,使得净利润大幅
上升,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近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同时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较上年同期大
幅上升,磷酸铁锂的市场需求也大幅增加;
2、受主要原材料,尤其是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磷酸铁锂产品的价格也大幅
上涨;
3、2022年度上半年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 针对行业受国家政策变动较大的特点,公司将紧密围绕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结合公
司现有科研、技术、市场、资源、成本等优势,积极开发新的客户,在持续提升产品性能
的前提下,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充分应对行业新的变化。具体计划如下:
第一、积极研发新产品。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大幅下降直至退坡,磷酸铁锂
电池的价格优势凸显,下游整车厂纷纷选择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方案。公司将持续加大新
产品的研发力度,尽快推出高能量密度、高压实密度、低成本的磷酸铁锂产品,迎接市场
新的变化。
第二,继续加强品质管控。产品品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生命线。随着
公司产品的丰富、产量的提升,品质管控的难度也逐步加大。公司将继续加强品质管控人
员的培养和培训力度,确保产品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求。
第三、持续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决定了产品的生
产成本。公司通过多年磷酸盐系列产品的生产经验积累,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将难以控制
的化学反应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技术性能,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四、加速产能扩建进程。产能将是未来几年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去
年以来,行业内外企业纷纷宣布扩大磷酸铁锂产能或进军磷酸铁锂行业。按照今年发展的
趋势来看,整个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将会加速完成现有产能扩建项目,满足
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第五、人力资源发展。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公司不断培养和引进研发、管理、专业
技术等各方面的人才。公司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训和管理体系,构建行业先进水平的管理
团队。 |
(二) 行业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
业中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业 C3841。锂电池制造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自律
性组织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近几年来,公司所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新
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政府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
标准制定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的产
业化奠定了政策基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广应用,对动力电池
的需求快速增长,带动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快速发展。
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新阶段。政策红
利是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爆发式增长的根本保证。一是,财政补贴和购置税减免等财
税优惠政策;二是牌照优惠和路权优惠等非财税政策;三是“双积分”政策,倒逼传统燃
油车企业加大布局纯电动汽车,推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产品。
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直接影响,上游锂电材料行业面临价格暴涨、供应紧张等挑
战,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公司面临的机会,在良好的行业发展
趋势下,公司将依托在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研发优势,持续提升和改善相关产品性能,
实现持续稳定成长,同时也会加大产能扩建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三)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元
项目 | 本期期末 | | 上年期末 | | 变动比
例% | | 金额 | 占总资产
的比重% | 金额 | 占总资
产的比
重% | | 货币资金 | 893,233,148.63 | 17.91% | 341,101,943.12 | 11.81% | 161.87% | 应收票据 | 50,198,370.43 | 1.01% | 55,652,294.43 | 1.93% | -9.80% | 应收账款 | 574,378,952.57 | 11.52% | 368,063,688.57 | 12.75% | 56.05% | 应收账款融资 | 617,073,041.03 | 12.38% | 50,338,308.40 | 1.74% | 1,125.85% | 存货 | 990,663,429.13 | 19.87% | 575,883,948.09 | 19.94% | 72.02% | 固定资产 | 976,457,930.35 | 19.58% | 768,969,975.72 | 26.63% | 26.98% | 在建工程 | 394,906,401.32 | 7.92% | 196,465,203.00 | 6.80% | 101.01% | 无形资产 | 77,416,758.05 | 1.55% | 55,404,575.14 | 1.92% | 39.73%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210,771,674.30 | 4.23% | 301,049,647.39 | 10.43% | -29.99% | 短期借款 | 130,593,906.96 | 2.62% | 108,247,440.80 | 3.75% | 20.64% | 应付票据 | 1,547,016,417.83 | 31.03% | 848,327,584.72 | 29.38% | 82.36% | 应付账款 | 283,249,240.97 | 5.68% | 138,282,842.94 | 4.79% | 104.83% | 其他流动负债 | 333,456,610.63 | 6.69% | 581,843,227.16 | 20.15% | -42.69% | 长期借款 | 120,000,000.00 | 2.41% | - | - | - |
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61.87%
货币资金较上年增加 ,主要原因是销售回款增加、流动资金借款增加、定向
增发募集资金到位所致;
56.05%
应收账款较上年增加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销售增加;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增加1,125.8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销售增加;
存货较上年增加72.02%,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储备增加及采购单价、在产品和产成品增
加上涨所致;
在建工程较上年增加101.01%,主要原因是开阳安达5万吨磷酸铁锂及配套项目投入
增加;
无形资产较上年增加39.73%,主要原因是购置土地投入项目所致;
应付票据较上年增加82.36%,主要原因是行业景气度上升,公司规模扩张;
104.83%
应付账款较上年增加 ,主要原因是行业景气度上升,公司规模扩张;
其他流动负债较上年减少42.69%,主要原因是公司完成定向发行,相关委托贷款转为
股权及偿还外部单位往来借款所致;
长期借款较上年增加100%,主要原因是项目贷款增加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单位:元
项目 | 本期 | | 上年同期 | | 本期与上年
同期金额变
动比例% | | 金额 | 占营业
收入
的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
收入
的比重% | | 营业收入 | 2,901,825,489.98 | - | 442,524,636.48 | - | 555.74% | 营业成本 | 2,038,096,045.14 | 70.23% | 379,600,900.24 | 85.78% | 436.90% | 毛利率 | 29.77% | - | 14.22% | - | - | 销售费用 | 5,807,879.81 | 0.20% | 1,276,674.32 | 0.29% | 354.92% | 管理费用 | 37,714,768.27 | 1.30% | 11,259,236.64 | 2.54% | 234.97% | 研发费用 | 62,696,905.89 | 2.16% | 10,427,323.43 | 2.36% | 501.28% | 财务费用 | 21,780,539.80 | 0.75% | 9,331,261.93 | 2.11% | 133.41% | 信用减值损失 | -10,696,222.13 | -0.37% | -6,990,074.11 | -1.58% | -53.02% | 资产减值损失 | -14,370,461.43 | -0.50% | 4,153,454.73 | 0.94% | -445.99% | 其他收益 | 5,055,717.77 | 0.17% | 2,172,041.23 | 0.49% | 132.76% | 投资收益 | - | - | 1,200,000.00 | 0.27% | -100.00% | 资产处置收益 | - | - | 14,850.00 | 0.00% | -100.00% | 营业利润 | 704,341,577.24 | 24.27% | 29,916,245.71 | 6.76% | 2,254.38% | 营业外收入 | 20,560.00 | 0.00% | 26,717.84 | 0.01% | -23.05% | 营业外支出 | 2,295,318.57 | 0.08% | 744.08 | 0.00% | 308,377.39% | 净利润 | 611,974,231.04 | 21.09% | 29,331,821.90 | 6.63% | 1,986.38% |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555.74%,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回暖,公司产品销量及
销售单价增加所致;
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436.90%,主要由公司规模扩张及主要原材料成本上涨所
致;
15.55
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回暖,景气度
上升所致;
354.92%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主要是磷酸铁锂行业回暖,公司业绩增幅较大,
向销售团队支付的薪酬奖金增加;
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34.97%,主要是随着业务量增加,公司用工人数增加使得
薪酬及相关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501.28%,主要是为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研发新产品,增加产
品研发投入所致;
财务费用较上年增加133.41%,主要由新增借款利息及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费用增加所
致;
53.02%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 ,主要是公司销量上升,导致应收款项规模较大;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由正转负,主要由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上升所致;
132.76%
其他收益较上年增加 ,主要由收到的与经营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导致;
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100.00%,主要由收到股权投资分红减少所致;
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减少100.00%,主要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减少所致; | 营业利润较上年增加2,254.38%,主要由公司销售量及销售单价增加,毛利率提升所
致;
23.05%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减少 ,主要由公司收到与经营无关的补助减少导致;
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增加308,377.39%,主要由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增加所致;
净利润较上年增加1,986.38%,主要由公司销售量及销售单价增加,毛利率提升所致。 |
(未完)
![各版头条](pic/newspage_headlines.gif)
|
|